鋼構設計
① 鋼結構設計
鋼結構設計規范有以下一些:
(一)一般規范
《鋼結構設計規范》(GBJ17-88)
《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范》(GBJ18-87)
《建築鋼結構焊接規程》(JGJ81-91)
《高強度螺栓設計、施工及驗收規程》
《鋼結構加固技術規范》(CECS77:96)中國工程建設標准化協會
(二)專門規范
《高層民用建築鋼結構技術規程》(JGJ99-98)
《高聳結構設計規范》(GBJ135-90)
《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程》(CECS102:98))
《網架結構設計與施工規定》(JGJ7-91)
《壓型鋼板拱殼結構技術規程》
(三)組合結構規范
《鋼-混凝土組合結構設計規程》(DL/T5085-1999)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
《鋼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程》(YB9082-97)冶金工業部
《鋼管混凝土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CECS28:90)中國工程建設標准化協會
(四)其他規范
《上海地方標准輕型鋼結構設計規程》(DBJ08-68-97)
《上海地方標准高層鋼結構設計暫行規定》(DBJ08-32-92)
《上海地方標准建築鋼結構防火技術規程》(DG/TJ08-008-2000)
② 如何設計鋼結構
先應學習建築相關知識、規范,還需學習材料力學、建築力學,再是學習鋼結構的規范專,當然需學如屬:《最新鋼結構實用設計手冊》,《建築結構設計規范應用圖解手冊》,《建築鋼結構工程設計施工實例與圖集》等專業書籍與手冊。去工地和建成的鋼結構建築去實地參觀也是完全必要的!找些鋼結構的設計實際圖紙為自己參考。 掌握鋼結構制圖CAD是不必說了。
③ 鋼結構制製作設計概念
(1)放樣:包括核對圖紙的安裝尺寸和孔距,以1:1大樣放出節點,核對各部分的尺寸,製作樣板和樣桿作為下料、彎制、銑、刨、制孔等加工的依據。
(2)號料:包括檢查核對材料,在料上劃出切割、銑、刨、制孔等加工位置,打沖孔,標出零件編號等。號料應注意以下問題:
1)根據配料表和樣板進行套裁,盡可能節約材料。
2)應有利於切割和保證零件質量。
3)當工藝有規定時,應按規定取料。
(3)切割下料:包括氧割(氣割)、等離子切割等高溫熱源的方法和使用機切、沖模落料和鋸切等機械的方法。
(4)平直矯正:包括型鋼矯正機的機械矯正和火焰矯正等。
(5)邊緣及端部加工:方法有鏟邊、刨邊、銑邊、碳弧氣刨、半自動和自動氣割機、坡口機加工等。
(6)滾圓:可選用對稱三軸滾圓機、不對稱三軸滾圓機和四軸滾圓機等機械進行加工。
(7)煨彎:根據不同規格材料可選用型鋼滾圓機、彎管機、折彎壓力機等機械進行加工。當採用熱加工成型時,一定要控制好溫度,滿足規定要求。
(8)制孔:包括鉚釘孔、普通連接螺栓孔、高強螺栓孔、地腳螺栓孔等。制孔通常採用鑽孔的方法,有時在較薄的不重要的節點板、墊板、加強板等制孔時也可採用沖孔。鑽孔通常在鑽床上進行,不便用鑽床時,可用電鑽、風鑽和磁座鑽加工。
(9)鋼結構組裝:方法包括地樣法、仿形復制裝配法、立裝法、胎模裝配法等。
(10)焊接:是鋼結構加工製作中的關鍵步驟,要選擇合理的焊接工藝和方法,嚴格按要求操作。
(11)摩擦面的處理:可採用噴砂、噴丸、酸洗、打磨等方法,嚴格按設計要求和有關規定進行施工。
(12)塗裝:嚴格按設計要求和有關規定進行施工。
——2011年一級建造師《建築工程管理與實務》考點
④ 鋼結構深化設計
關於鋼抄結構的二次深化設計,主要是對設計總圖中關於鋼結構部分優化和細化。
一般來說,原始設計圖紙是從滿足建築物功能要求出發進行鋼結構設計,主要考慮點是滿足建築外觀、使用功能、結構強度。而二次深化,主要從實際施工角度出發,對於使用原始圖紙進行鋼結構施工過程中所可能遇到的一些列問題作出細化調整,在實際開始施工前就解決這一系列問題。
深化的內容因此也包括了對原圖紙不合理之處作出調整,對原圖紙不詳細部分進行補充。
⑤ 鋼結構的設計規范有哪些
鋼結構設計規范有:
1、《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 ;
2、《冷彎薄壁型鋼結構設計規范(GBJ18-87)》;
3、《高層民用建築鋼結構技術規程(JGJ99-98)》 ;
4、《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程》(CECS102:2002) ;
5、《網架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JGJ7-91)》;
6、《鋼結構高強度螺栓連接的設計、施工及驗收規程(JGJ82-91)》 ;
7、《壓型金屬板設計施工規程(YBJ216-88)》;
8、《鋼-混凝土組合樓蓋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YB9238-92)》;
9、《鋼結構加固技術規范(CECS77:96)》;
10、《鋼管混凝土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CECS28:90)》;
11、《鋼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程(YB9082-97)》;
12、《鋼結構檢測評定及加固技術規程(YB9257-96)》 ;
13、《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技術規程(JGJ138-2001)》 ;
14、《點支式玻璃幕牆工程技術規程(CECS127:2001)》;
15、《輕型鋼結構設計規程(DBJ08-68-97 )》 ;
16、《網架結構技術規程(DBJ08-52-96)》;
17、 《建築鋼結構防火技術規程(DG/TJ08-008-2000) 。
⑥ 如何看鋼結構設計圖
鋼結構設計圖和其他建築設計圖紙相同的看法,首先要看目錄,找出與你要製作或安裝相關的圖號,按順序查看,分主視圖、俯視圖、拋面圖、安裝圖,總之按圖號順序自己總結吧!這個要細心才能看透!
⑦ 鋼結構設計入門方法
一、明確鋼結構設計所涉及規范、規程
鋼結構設計中所涉及規范、規程總體上可分為三種:1.國家規范(GB),如《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范》(GB50018-2002)、《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等等;2.行業規程(JGJ)或地方規程(DBJ)有:《高層民用建築鋼結構技術規程》(JGJ99-98)、《空間網格結構技術規程》(JGJ7-2010)等等;協會規程(CECS)有:《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程(2012年版)》(CECS102:2002)、《預應力鋼結構技術規程》(CECS212:2006)等等。
二、理解鋼結構設計使用年限、設計基準期和建築壽命的概念
鋼結構設計使用年限、設計基準期和建築壽命的區別。所謂的設計的年限,通常是指在設計之初規定的時間之內,該項產品不會出現大的問題進行大型的維修,只需進行日常的維修保養即可,就能達到設計之初的設計理念。對於設計基準期,是指在設計的過程中確定活荷載代表值選用的時間參數,根據某一特定的區域與關系,進行不同年段進行統計,確定其失效率,最後定下基準。在我們這里提到的建築的壽命,指的是建築最終的使用時間,一般情況下,這個時間是按建築開始,一直到完全報廢退出歷史的舞台的整個的時間。在我們的如今的鋼結構設計中這幾方面的參數數據是不可缺少的。
三、區分鋼結構設計的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是指結構或結構構件達到最大承載能力或出現不適宜繼續承載的變形。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指結構或結構構件達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項規定限。鋼結構設計中,對承載能力極限狀態進行嚴格的控制,保證結構不發生安全破壞;對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要結合建築物的安全等級,使用功能等要求進行有效地控制。既滿足建築物的使用要求,又要兼顧建築結構的經濟性。
四、單層鋼結構廠房設計注意事項
1.注意單層廠房的溫度區段的分隔措施。隨著我國工業建築規模的擴大,近年來建成了一些特大面積的廠房,有的縱向長達數百米,有的橫向十餘跨相連。《鋼結構設計規范》有關溫度區段的分隔長度應按《鋼結構設計規范》或《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程》的相關要求。縱向溫度區段的分隔以雙柱伸縮縫為宜,對有托架的廠房,也可採用鉸接短鋼柱或吊掛鋼板支撐的構造來實現雙柱伸縮縫。縱向溫度區段的分隔如採用雙柱伸縮縫會影響廠房的使用功能,以採用滑動支座的方法為宜。
2.注意單層廠房屋面支撐系統的布置。廠房屋面支撐系統保證了結構在安裝和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提高結構的整體剛度,控制了屋面桿件的平面外計算長度以較少桿件的截面尺寸。屋面支撐系統包括橫向支撐、縱向支撐、豎向支撐(僅用於梯形屋架)和系桿。
3.注意單層廠房柱間支撐系統的布置。廠房的柱間支撐保證廠房縱向的穩定和空間剛度,承受廠房所受縱向的風荷載、吊車荷載及地震力並傳至基礎,控制了柱的平面外計算長度以較少柱的截面尺寸。柱間支撐的設置除按規范要求滿足其上述功能外,還要注意與屋面支撐系統相協調,與屋面支撐設在同一柱距內。對於屋面支撐形式,應首選十字形交叉支撐,這種支撐傳力直接、構造簡單、用料省、剛度大;對於柱間距與支撐高度比值大於2的上柱支撐,可採用人字型或八字型支撐以減少用料;當支撐位置處要考慮人員出入或放置設備,應考慮空腹式門形支撐,但這種支撐用料費、剛度差,所以柱間支撐,尤其是下柱支撐盡量設於無人員或設備的柱距處。
五、鋼結構制圖注意事項
鋼結構的設計圖紙和很多的設計圖一樣也是分為兩部分,設計之初的設計圖和施工圖兩部分,我們嚴格按照設計審核的相關的規定,圖紙的設計者主要的方向是在設計圖方面進行深入的鑽研探索,鋼結構的相關的施工單位根據實際的工程方向進行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這兩部分的設計人一定要進好工作的協調工作,互相滲透自己的思想理念,達成共同的目標,以保證工程的進度順利地實施,最後達到工程的目的。
⑧ 鋼結構設計都設計什麼
廠房、高層建築、體育場館、會展館、機場、車站等大跨及高聳結構~
⑨ 鋼結構設計步驟介紹
鋼結構設計對於不同的定量指標和應用都有相應的闡釋,包括對鋼結構防震設計。要注意的是,在鋼結構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安全的角度出發。結構選型和結構布置要相對合理。這篇文章就主要向大家介紹了鋼結構設計的相關操作,並且向大家展示了幾幅鋼結構設計的圖片信息,讓大家可以更加地了解鋼結構設計知識,下面就跟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鋼結構設計步驟
1.判斷結構是否適合用鋼結構
鋼結構通常用於高層、大跨度、體型復雜、荷載或吊車起重量大、有較大振動、要求能活動或經常裝拆的結構。直觀的說:大廈、體育館、歌劇院
2.結構選型與結構布置
結構選型及布置是對結構的定性,由於其涉及廣泛,應該在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指導下進行。在鋼結構設計的整個過程中都應該被強調的是「概念設計
3.預估截面
結構布置結束後,需對構件截面作初步估算。主要是樑柱和支撐等的斷面形狀與尺寸的假定。鋼梁可選擇槽鋼、軋制或焊接H型鋼截面等
4.結構分析
典型結構可查力學手冊之類的工具書直接獲得內力和變形;簡單結構通過手算進行分析;復雜結構才需要建模運行程序並做詳細的結構分析
5.工程判定
要正確使用結構軟體,還應對其輸出結果的做「工程判定」。比如,評估各向周期、總剪力、變形特徵
6.構件設計
構件設計首先是材料的選擇,比較常用的是Q235和Q345。當強度起控製作用時,可選擇
Q345;穩定控制時,宜使用Q235
7.節點設計
連接節點的設計是鋼結構設計中重要的內容之一。在結構分析前,就應該對節點的形式有充分思考與確定。按傳力特性不同,節點分剛接,鉸接和半剛接。初學者宜選擇可以簡單定量分析的前兩者
鋼結構的抗震設計
1)進行動力學分析獲得必須的側向力。在計算前必須有最基本的結構要素,尤其是結構的自重和側向傳力體系要有明確的計劃。最簡單的動力學分析是底部剪力法。這通過計算各樓層的自重和分布計算得出。更為流行的是實用軟體進行線性模態分析。模態分析依賴於結構的自重,側向力單元的分布和剛度。
2)設計側向傳力單元。從動力學中獲得的力需要考慮側向力單元的延性來折減。延性系數由規范規定。注意不能太保守設計。最為整個建築的耗能結構,側向單元只要滿足側向力計算即可。原因是截面過大會降低結構延性,並且所有其他的構件都會受到影響。確定截面後,需要計算出實際的延性。這是因為實際選取的截面會大於計算所要求的界面。所以實際延性會低於理論延性。
3)設計與側向單元聯接的柱和其他主要構件。為滿足「強柱」的要求,使用最大可能的側向單元的力,即考慮側向單元的極限承載力。
4)設計地基。設計思路同3)。如果地質良好,如岩石,可以在最後設計。
5)設計隔板。當然考慮是剛性的還是半剛性的。隔板的破毀將導致結構脆性破壞或倒塌,所以設計思路是不能屈服,必須在線性范圍內。其涉及內容有支柱,弦,連接樣式;剪切連接件等等。
好了,說到這里,小編對於鋼結構設計的步驟以及相關信息就介紹得差不多了,在設計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安全度和可靠度的方面。同時,大家要注意的是,防震設計過程設計思路清晰,以防操作人員收到傷害。如果大家還有什麼問題或者有興趣對鋼結構設計深入地了解的話,可以登錄土巴兔官網進行訪問哦,小兔也會隨時給予答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