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三個設計師

三個設計師

發布時間: 2021-01-31 01:34:23

1. 裝修公司3個設計師是怎麼提點的

每個項目單獨考慮:

每個項目指定一個項目負責設計師。以他為回主,其他的設計師是配合做的答。

具體你看項目,指定給誰做。要看設計師的水平和項目經驗來定。

要做到公平些,新來的設計師,也可以做項目負責,但是看他的水平了。水平夠,老設計師也可以做配合設計師。

至於提點分成。看你給的數點。比如每個項目設計提點為利潤的12%,那麼項目負責設計師6-8%,配合設計師4-6%等等

或者按照總價的3%,來劃分。

請採納

2. 誰能給我津森千里,JILLSTUART,高田賢三這三個設計師的詳細資料

Tsumori Chisato自1990年創立以來,每年都會在東京舉行兩次時裝發布會,時至今日,它已與Commedes Garcons、Yohii Yamamoto並居國際新興名牌之列。

品牌的來歷正是創立人津森千里的日文發音,從文化服裝學院畢業後,津森千里成為三宅一生的得力助手,因此從TsumoriChisato的某些設計上不難發現,該品牌服裝與三宅一生的服裝有雷同之處,即多採用褶皺的設計手法,只是它並不像三宅一生那樣將整件衣服都打褶,她只運用一小塊的褶皺設計,但這一小塊卻已將美麗的人體輪廓勾勒得淋漓盡致。

除了褶皺外,她最愛運用的獨特的印花布料和雪紡飄逸質料,加上不拘泥的細膩的剪裁,足以讓顧客有回票值的感覺。

作為三宅一生的愛徒,從自立門戶開始,她和品牌的一舉一動都極受注視,包括這次巴黎時裝展在內。去年底的巴黎第一秀的整體感觀帶著強烈的日本風格,講求浪漫和飄逸美感。外界對她的評價也非常不俗,總沒有愧負師傅之大名。

Tsumori Chisato簡介

1983年 津森千里離開了Issey Sports

1990年 創立Tsumori Chisato

1999年 Tsumori在日本開設了首間專門店

2000年 是津森千里的轉折點,其首次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品牌Tsumori Chisato,首次登上東京舉辦的時裝發布會

2003年 10月13日首次在巴黎發表2004年春夏系列,終於登上國際品牌之列

Tsumori Chisato設計風格多多少少秉承了issey Miyake的簡潔配搭同線條,宣揚簡單易襯的穿衣哲學。在她的基礎上創造出她稚氣而浪漫的獨特風格,Tsumori Chisato喜歡用柔軟的質料,colourful的色彩,Floral Print同幾何圖案,立體感的剪裁以及極具心思的detail設計。好摩登,好kawaii

創始人:高田賢三(TAKADA KENZO)

注冊地:法國巴黎(1970)

設計師:高田賢三

品牌線:1)叢林中的日本人(JUNGLE JAP):時裝

2)高田賢三(KENZO)最早是男裝,後增加女裝

3)叢林中的高田賢三(KENZO JUNGLE):青少年服裝

4)城市中的高田賢三(KENZO CITY):女裝

品種:服裝、皮包、飾品、手錶、眼鏡,家飾品、浴用品、香水,高爾夫球用具

自由空間:他設計的首要原則是「自然流暢、活動自如」,這是指結構,追求對於身體的尊重,高田賢三是第一位採用傳統和服式的直身剪裁技巧,不需打折,不用硬身質料,卻又能保持衣服挺直外型的時裝設計師。他說:「通過我的衣服,我在表達一種自由的精神,而這種精神,用衣服來說就是簡單、愉快和輕巧。」

異域風情:他的靈感從南美印地安人,蒙古公主、中國傳統圖案與字樣土耳其宮女到西班牙騎士,就像跟他經歷一段令人難忘的旅程,裡面承載著各國絢爛奪目的民族之光,等待人們的發掘,尤其是他對於東方瑰麗而神秘色彩的偏愛,使得他能夠將不同的民族特色融合在一起。

虹彩色調:他把四季都想像成夏天,在顏色上變換著扣人心弦的戲法。具民族特色的深葡萄酒紅、艷紫、案茄子色、卡基和油藍,是他經常使用的,這些構成了流瀉著溫暖感覺的五彩繽紛的組合,而且是又令結合成更強烈的效果,燃放開來。

快樂花朵:KENZO的圖案往往取自大自然,他喜歡貓、鳥、蝴蝶、魚等美麗的小生物,尤其傾心於花。包括大自然的花、中國的唐裝與日本和服的傳統花樣等,他使用上千種染色及組合方式,包括祖傳手制印花蠟染等方法來表達花,從而使他的面料總是呈現新鮮快樂的面貌。

品牌識別:

雖然,鮮艷的花案在Kenzo的設計中,始終保持著一定的出現頻率,但大寫的粗體的「KENZO」,或者是高田賢三先生的親手簽名,也是辨別的方式之一。而KENZO旗下的服裝其實還分為三個路線:

1.KENZO PARIS: 這是他創作的精髓,也是他界定在20-45歲之間,高單價的第一路線。

2.KENZO JUNGLE :以「JUNGLE」為名,年齡層介於15-30歲的年輕副牌,不但用鮮艷大膽的熱帶叢林色彩,搭配特殊質材的配件,「重復花色」的靈活搭配,更為風格輕松的年輕服裝創造出一種強烈的特色。

3.KENZO JEANS: KENZO以愉悅豐富的想像力,針對年輕族群設計了這一系列的牛仔服裝。包括牛仔褲、T恤、夾克、襯衫、針織毛衣…,企圖營造出一個簡約舒適的穿著方式。

品牌故事:

世界時裝舞台,長久以來一直為鼻挺目深的歐美人所壟斷。曾幾何時,幾個來自東方島國——日本的設計師帶著一點神秘,一點莫測,更帶著震世的驚嘆站到了這個舞台的中央。成衣設計師高田賢三(TAKADA KENZO)就是其中傑出的一位。這群黑頭發黑眼睛的亞裔設計師的成功,不僅為歐美本位文化吹入了一股清新而淵長的東方之風,而且給在東方本土「奮戰」的時裝業同行以莫大的鼓舞與信心,他們開辟了一條由東方通向「時裝盛世」的路。

高田賢三(TAKADA KENZO)以其同名品牌「KENZO」的熱銷而為世人熟知。這位帶著一臉燦爛微笑,留著濃密的娃娃式長發,謙遜而幽默的藝術家在通往巴黎的成功途中也歷經了暗淡而艱難的日子,但他的作品卻始終沒有絲毫的憂傷,就像雷諾阿的畫一樣,只有快樂的色彩和浪漫的想像。他因而被稱作「時裝界的雷諾阿」。

成功足跡

1939年,KENZO出生於日本南部兵庫池區姬路的一個中產家庭。年輕時,因他並不滿意傳統習慣的約束,不滿足父母界定的學習范疇,隻身一人來到東京,就讀於當時日本唯一的一家時裝學校。在當時的日本,從事縫紉業的男性鮮有,而KENZO是該時裝學校僅有的男性學生,也許正是這種敢於挑戰傳統的不羈性格,成為KENZO以後在服裝業不斷開拓和發展的「原動力」。1964年,日本政府因籌辦東京奧運會征地興建體育館,他靠著一筆三十五萬日元的折遷費,買了一張去馬賽的船票,邁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在此以前,KENZO已在國內積累了相當的設計和操作經驗,他曾在1960年獲得「日本服飾設計獎」,並有為百貨公司長期設計女裝的經歷。

1965年,KENZO開始了夢寐以求的漫長的西方之旅,貨船沿途不斷在世界各地許多港囗裝貨卸貨,在泊岸期間,KENZO得以接觸世界各大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風格,令他大開眼界。KENZO服裝中的濃濃的異國情調,就來自那段經歷。

他原本帶了五箱行李隨船出發,行李內裝滿了他多年的得意作品,他原想憑這些東西在巴黎大展鴻圖,但通過這次旅行,他重新審視這些作品後,毅然將所有設計作品,在沿途的港囗扔掉。當KENZO到達馬賽時,正值冬天,不會法語又身無分文的他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日子。後來又轉道去了巴黎,在那裡租了一間小如廁所的房子。在最困頓的日子裡,為了生計,他甚至為人家的狗剪毛為生。盡管如此,KENZO卻從未停止對時裝的追求,他不斷的將自己的作品寄給各種服裝雜志和服裝公司,終於KENZO通過ELLE賣出去十幾張作品。從此,KENZO在法國的設計生涯有了轉機。

1970年4月,KENZO在巴黎毗鄰勝利廣場聖母院的維維安展廳大街(GALERIE VIVIENNE)創建第一家專賣店,這是他人生中踏上的一個新台階。他利用打工學到的油漆技術,花了三個月時間別出心裁地在牆壁、台階、天花板上畫上他鍾情的後印象派繪畫大師盧梭的《叢林之夢》並把店取名為「日本叢林」。之後,他把自己的品牌也命名為JUNGLE JAP「日本叢林」,和JUNGLE KENZO「叢林中的KENZO」。他的廣告也都是叢林背景,他的生活和設計中無處不體現著他的「叢林情結」。

1970年8月,KENZO在他專賣店附近的小巷中組織首次小型時裝發布會。雖然場地簡陋,只有二十幾個參觀者,但吸引了《ELLE》的總編前來觀看,並得到了他的極大欣賞。於是十一月KENZO的作品被搬上《ELLE》的封面。此後,他的時裝畫經常在時裝刊物上登載,他設計的服裝也開始受到歡迎。從此,KENZO步入了他時裝事業的青雲路。1971年,他設計的以「日本叢林」為商標的時裝,作為巴黎最新時裝產品銷往美國,商標的獨特情趣和別致的設計風格令人耳目一新,在美國引起轟動,並廣泛的被熱衷新生事物的美國消費者接受。

七十年代初,在反傳統的文化觀念和價值觀念的沖擊下,為貴婦人服務的高級時裝店日落西山,紛紛倒閉。而迷你裙、喇叭褲開始流行。此時的KENZO用色鮮艷活潑,有著強烈的對比,豐富的無所不在的花卉圖案,極富想像力的搭配方式,舒適自由的穿著感受,不受地域限制的國際化設計思路,以及作品中洋溢的輕松、歡快氣氛無不令世人大開眼界,也使KENZO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壯大起來。

KENZO的成衣品牌迅速在國際領域享有盛名,巴黎、米蘭、東京相繼成為他施展才華和精心創作的舞台。KENZO用來自亞洲的聲音表達著自己的創作理念,出眾的才華使他一舉贏得了亞洲第一設計師的美譽。

1995年高田賢三先生將公司出售給LVMH集團(全球奢侈品集團),並專心埋頭設計,使得服裝作品更加出類拔萃。

1999年其獲取了由聯合國主辦的"和平年代"設計大獎,並以"和平年代"為主題舉行兩千年春夏秀KENZO三十年回顧,"美國新世界"晚會,轟動業界。

色彩調配大師

故鄉和巴黎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感交織是高田賢三不同常人的靈感的來源。他始終以巴黎為設計對象,而東方的影響時不時地得以流露。這種風格在他事業的開端就形成了。1970年,擺放在他第一間專賣店Jungle Jap(日本叢林)里的服裝與大街上人們的穿著可以說是大相徑庭。他加寬了袖口,改變了肩膀的形狀,使用的是全棉織物;和服設計中的平面理念在他的設計中隨處可見。然而,他的風格很快被人們接受,並且成為搶手貨。他設計出的像萬花筒般變幻的色彩和圖案更是令人叫絕,被人稱作「色彩魔術師」。

世界時裝舞台,長久以來一直為鼻挺目深的歐美人所壟斷。曾幾何時,幾個來自東方島國——日本的設計師帶著一點神秘,一點莫測,更帶著震世的驚嘆站到了這個舞台的中央。成衣設計師高田賢三(TAKADA KENZO)就是其中傑出的一位。這群黑頭發黑眼睛的亞裔設計師的成功,不僅為歐美本位文化吹入了一股清新而淵長的東方之風,而且給在東方本土「奮戰」的時裝業同行以莫大的鼓舞與信心,他們開辟了一條由東方通向「時裝盛世」的路。

高田賢三(TAKADA KENZO)以其同名品牌「KENZO」的熱銷而為世人熟知。這位帶著一臉燦爛微笑,留著濃密的娃娃式長發,謙遜而幽默的藝術家在通往巴黎的成功途中也歷經了暗淡而艱難的日子,但他的作品卻始終沒有絲毫的憂傷,就像雷諾阿的畫一樣,只有快樂的色彩和浪漫的想像。他因而被稱作「時裝界的雷諾阿」。

至於JILLSTUART 好像是化妝品的

3. 設計師有哪些證

主要有室內設計師資格證書

一、室內設計職業資格證書,是目前國內從事室內、建築、園林、展示設計及相關專業工作人員報考的資格證書,分為高級、中級、助理三個考試等級,分別頒發高級室內裝飾設計師(國家一級職業資格)、中級室內裝飾設計師(國家二級職業資格)、助理室內裝飾設計師(國家三級職業資格)資格證書。

二、報考條件:

1.助理室內裝飾設計師(國家三級職業資格),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大專或高技以上本專業或相關專業應屆或往屆畢業生。

(2)高中以上學歷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

2.中級室內裝飾設計師(國家二級職業資格),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取得助理室內裝飾設計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

(2)高中以上學歷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7年以上。

(3)大學本科畢業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4)碩士研究生畢業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

3.高級室內裝飾設計師(國家一級職業資格),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取得室內裝飾設計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

(2)大學本科畢業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8年以上。

(3)碩士研究生畢業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4. 羅永浩提到的這三個設計師分別是誰

我只想談一談羅永浩吹捧的那個」工匠精神「。世界上工匠最多的國家是義大利。仔細觀察義大利的工業企業就會發現,「豪華遊艇」,「超級跑車」,「奢侈品」,「數控機床」,「高端廚具」等等產業非常發達。這些產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是小批量製造,甚至是單獨定做,同時以手工業為主,並且十分強調「純手工打造」,對工人的技能要求非常非常高。在單一產品上精益求精,不惜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高昂的成本。並且銷售對象以高端商務人士和富豪為主。生產的這些產品,凝結了勞動者的大量心血,事實上已經很接近藝術品了,勞動者介於普通工人和藝術家之間,被稱之為工匠。這些工匠對自身的工作極為認同,甚至一個家族好幾代人都是工匠,同時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由於以上的原因,工匠非常重視技能的傳承和產品細節的琢磨,造就了義大利獨特的工業強國地位。我們再來看看國內,羅永浩推出了一款錘子手機,號稱是以「工匠精神」打造的。哈哈哈哈!天大的笑話,自欺欺人!眾所周知,手機是典型的大批量生產的工業產品,所以必須符合「工業精神」才能生產出來。就拿錘子手機來說,它的設計「沒問題」,之所以「沒問題」要打引號,是因為以藝術品來製作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一旦交給富士康這樣的代工企業來生產就會有問題,它的設計根本就沒有向生產製造來妥協,不符合批量製造的「工業精神」。市面上的很多產品,看上去非常醜陋,易用性也很差,難道生產廠家的那些設計師看不出來嗎?既然看出來為什麼還要生產還要拿出去賣???因為他們知道,這么設計,生產成本很低,製造工藝簡單,質量保證很容易,原材料也很常見,同時消費者也不會太抗拒,這就是設計向生產製造相妥協,最後誕生了常見的「醜陋」的產品。工匠精神的精髓是什麼,答案就是小批量生產,甚至單獨定製!凡是大批量規模化生產的產品,一定是不符合「工匠精神」的。中國到底有沒有工匠?有沒有工匠精神?可以肯定地回答你,有的!就是中餐館的廚師。與之相對應的就是麥當勞和肯德基的廚師,這些快餐店廚師是「工業精神」的產物,所以可以批量復制,同時質量很好控制,但是吃起來毫無「人味」。

5. 世界三大著名平面設計師的比較

福田繁雄(日)與崗特蘭堡(德)、切瓦斯特(美)並稱「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

福田繁雄被譽為「五位一體的視覺創意大師」,即:多才多藝的全能設計人、變幻莫測的視覺魔術師、推陳出新的方法實踐家、熱情機智的人道關懷者、幽默靈巧的老頑童。福田的每一種新觀念都是他不斷探索,嘗試不同可能性的方法的結晶。他總是棄舊圖新,並系統地將各種創意、革新加以融會貫通。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觀想像力的飛躍以及他控制和營造作品的匠心。他在看似荒謬的視覺形象中透射出一種理性的秩序感和連續性。由於他在設計理念及實踐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設計界譽為「平面設計教父」。
福田繁雄先生曾經指出:「設計中不能有多餘」。從這個觀點中不難看出他的設計理念與中國傳統美學講究的「恰倒好處」有某一個共通的契合點。我們就是要學習這些大師,解讀他們的設計。田繁雄是日本當代天才的平面設計家,他既深諳日本傳統,又掌握現代感知心理學,他的作品緊扣主題、富於幻想、令人著迷,同時又極其簡潔,具有一種嬉戲般的幽默感,並善於用視幻覺來創造一種怪異的情趣。
福田先生的每一種新觀念都是他不斷探索,嘗試不同可能性的方法的結晶。日本當代天才平面設計家的他總是棄舊圖新,並系統地將各種創意、革新加以融會貫通。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觀想像力的飛躍以及他控制和營造作品的匠心。他在看似荒謬的視覺形象中透射出一種理性的秩序感和連續性。
岡特·蘭勃,國際公認的歐洲「視覺詩人」的代表人物。對當代的視覺設計產生過十分重要的影響。岡特·蘭勃生長在梅克倫堡的鄉村,這段成長經歷深深影響著他作品中的媒體使用和藝術內容的表達方式,他的作品背後隱含了更多的體力勞動和傳統的手工藝。在作品裡他關注的是主題的物質性。他總是賦予這些主題更多的意義,每一幅招貼都給觀賞者以想像的空間,透過那些隱喻的物體聯想實際事物。
岡特·蘭勃認為,圖形設計師是這樣的一些職業工作者,它們通過形態的變化將某種社會事物濃縮成一種視覺符號,標記和代碼,從而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政治、經濟、宗教和文化運動價值的東西,並以此來表現任何主體。
美國的西摩·切瓦斯特 國際著名設計大師
畢業於美國Cooper州立藝術學院
1954年創立著名的」波什平(Pushpin)」集團公司
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AIGA會員
Cooper州立藝術學院、視覺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國際廣告研究設計中心名譽主任
工作廣泛涉及動畫片、書籍裝幀、插圖、
企業形象設計、環境設計、包裝等領域
導向了20世紀新美國視覺設計運動
他與福田繁雄(日)、崗特蘭堡(德)並稱「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

6. 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作品

福田繁雄(日)與崗特蘭堡(德)、切瓦斯特(美)並稱「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

福田繁雄被譽為「五位一體的視覺創意大師」,即:多才多藝的全能設計人、變幻莫測的視覺魔術師、推陳出新的方法實踐家、熱情機智的人道關懷者、幽默靈巧的老頑童。福田的每一種新觀念都是他不斷探索,嘗試不同可能性的方法的結晶。他總是棄舊圖新,並系統地將各種創意、革新加以融會貫通。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觀想像力的飛躍以及他控制和營造作品的匠心。他在看似荒謬的視覺形象中透射出一種理性的秩序感和連續性。由於他在設計理念及實踐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設計界譽為「平面設計教父」。
福田繁雄先生曾經指出:「設計中不能有多餘」。從這個觀點中不難看出他的設計理念與中國傳統美學講究的「恰倒好處」有某一個共通的契合點。我們就是要學習這些大師,解讀他們的設計。田繁雄是日本當代天才的平面設計家,他既深諳日本傳統,又掌握現代感知心理學,他的作品緊扣主題、富於幻想、令人著迷,同時又極其簡潔,具有一種嬉戲般的幽默感,並善於用視幻覺來創造一種怪異的情趣。
福田先生的每一種新觀念都是他不斷探索,嘗試不同可能性的方法的結晶。日本當代天才平面設計家的他總是棄舊圖新,並系統地將各種創意、革新加以融會貫通。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觀想像力的飛躍以及他控制和營造作品的匠心。他在看似荒謬的視覺形象中透射出一種理性的秩序感和連續性。
岡特·蘭勃,國際公認的歐洲「視覺詩人」的代表人物。對當代的視覺設計產生過十分重要的影響。岡特·蘭勃生長在梅克倫堡的鄉村,這段成長經歷深深影響著他作品中的媒體使用和藝術內容的表達方式,他的作品背後隱含了更多的體力勞動和傳統的手工藝。在作品裡他關注的是主題的物質性。他總是賦予這些主題更多的意義,每一幅招貼都給觀賞者以想像的空間,透過那些隱喻的物體聯想實際事物。
岡特·蘭勃認為,圖形設計師是這樣的一些職業工作者,它們通過形態的變化將某種社會事物濃縮成一種視覺符號,標記和代碼,從而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政治、經濟、宗教和文化運動價值的東西,並以此來表現任何主體。??
美國的西摩·切瓦斯特 國際著名設計大師
畢業於美國Cooper州立藝術學院
1954年創立著名的」波什平(Pushpin)」集團公司
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AIGA會員
Cooper州立藝術學院、視覺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國際廣告研究設計中心名譽主任
工作廣泛涉及動畫片、書籍裝幀、插圖、
企業形象設計、環境設計、包裝等領域
導向了20世紀新美國視覺設計運動
他與福田繁雄(日)、崗特蘭堡(德)並稱「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

7. 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是誰

福田繁雄(日)與崗特蘭堡(德)、切瓦斯特(美)並稱「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

福田繁雄被譽為「五位一體的視覺創意大師」,即:多才多藝的全能設計人、變幻莫測的視覺魔術師、推陳出新的方法實踐家、熱情機智的人道關懷者、幽默靈巧的老頑童。福田的每一種新觀念都是他不斷探索,嘗試不同可能性的方法的結晶。他總是棄舊圖新,並系統地將各種創意、革新加以融會貫通。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觀想像力的飛躍以及他控制和營造作品的匠心。他在看似荒謬的視覺形象中透射出一種理性的秩序感和連續性。由於他在設計理念及實踐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設計界譽為「平面設計教父」。
福田繁雄先生曾經指出:「設計中不能有多餘」。從這個觀點中不難看出他的設計理念與中國傳統美學講究的「恰倒好處」有某一個共通的契合點。

岡特·蘭勃,國際公認的歐洲「視覺詩人」的代表人物。對當代的視覺設計產生過十分重要的影響。岡特·蘭勃生長在梅克倫堡的鄉村,這段成長經歷深深影響著他作品中的媒體使用和藝術內容的表達方式,他的作品背後隱含了更多的體力勞動和傳統的手工藝。在作品裡他關注的是主題的物質性。他總是賦予這些主題更多的意義,每一幅招貼都給觀賞者以想像的空間,透過那些隱喻的物體聯想實際事物。
岡特·蘭勃認為,圖形設計師是這樣的一些職業工作者,它們通過形態的變化將某種社會事物濃縮成一種視覺符號,標記和代碼,從而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政治、經濟、宗教和文化運動價值的東西,並以此來表現任何主體。
美國的西摩·切瓦斯特 國際著名設計大師
畢業於美國Cooper州立藝術學院
1954年創立著名的」波什平(Pushpin)」集團公司
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AIGA會員
Cooper州立藝術學院、視覺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國際廣告研究設計中心名譽主任
工作廣泛涉及動畫片、書籍裝幀、插圖、
企業形象設計、環境設計、包裝等領域
導向了20世紀新美國視覺設計運動
他與福田繁雄(日)、崗特蘭堡(德)並稱「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

8. 傢具設計3個設計師一個月做100萬是怎麼做到的

不是說行啊 一個月三十多完 有些傢具店全屋傢具做下來就六七萬 一個月幾個大單 加些小單 當然肯定會累死 而且必須店生意好

9. 20世紀初現代主義最有影響力的3個設計師

貝倫斯(Peter Behrens, 1868-1940)

貝倫斯是德國現代建築和工業設計的先驅。1886-1891年貝倫斯在漢堡工藝美術學校接受藝術教育,後改行學習建築。1893年起成為慕尼黑分離派成員,1900年加入由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組成的"七人團",開始建築設計活動,1907年成為德意志製造聯盟的推進者與領袖人物,同年受聘擔任德國通用電器公司AEG的藝術顧問,開始其作為工業設計師的職業生涯。
1909年,貝倫斯設計了德國通用電氣公司AEG的透平機製造車間與機械車間,在建築形式上摒棄了傳統的附加裝飾,造型簡潔,壯觀悅目,被稱為第一座真正的現代建築。
除了建築設計之外,貝倫斯還為AEG做了許多產品設計,如電水壺、電鍾、電風扇等。這些設計沒有一點偽裝和牽強,使機器在家居環境中亦能以自我的語言來表達。貝倫斯在AEG這個實行集中管理的大公司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他全面負責公司的建築設計、視覺傳達設計以及產品設計,使這家龐雜的大公司樹立起一個統一完整的鮮明形象,開創了現代公司識別計劃的先河。AEG的標識經他數易其稿,一直沿用至今,成為歐洲最著名的標志之一。
貝倫斯還是一位傑出的設計教育家,他的學生包括格羅披烏斯,米斯和柯布西埃,他們後來都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現代建築師和設計師。
格羅披烏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

格羅披烏斯出生於柏林的一個建築師家庭,青年時代曾在柏林和慕尼黑學習建築。1907年起在貝倫斯的事務所工作,1910年與邁耶合夥在柏林開設建築事務所,並於次年合作設計了採用大片玻璃幕牆和轉角窗的法古斯工廠。
1919年,格羅披烏斯在德國魏瑪創建了建國立建築學校,簡稱"包豪斯",其目的是培養新型設計人才。學校重視基礎訓練,逐漸形成以平面構成、立體構成和色彩構成為特色的基礎課程。學校主張藝術與技術的統一;動手能力與理論素養並重;強調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提倡在掌握手工藝的同時,了解現代工業的特點並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來進行設計。1925年,由於受到反動政府的迫害,包豪斯遷往德騷,格羅披烏斯提拔了一些優秀的教員,完善了教學計劃和設施,並設計了新的包豪斯校舍。
1928年,格羅披烏斯迫於各種壓力,辭去包豪斯校長職務。1937年,格羅披烏斯到美國哈佛大學任建築系主任,並創立了協和設計事務所。
格羅披烏斯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設計師,設計理論家和設計教育的奠基人,他對二十世紀現代設計的影響是難以估計的。
米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

米斯生於德國的一個普通石匠家庭。1907年,他與格羅披烏斯一同在貝倫斯的事務所工作,受到貝倫斯的很大影響。1928年,他提出了 "少即是多"的名言,提倡純凈、簡潔的建築表現。1929年,米斯設計了巴塞羅那國際博覽會的德國館,其空暢的內部空間,優雅而單純的現代傢具,使他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現代設計家。
1930年米斯擔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長,努力把學校改造為一個單純的設計教育中心。他認為只有建築設計能夠使設計教育得到健康的發展,因而這種以建築為核心來凝聚其他專業的做法一直貫穿於米斯的任期中。但之後政治氣氛日益惡化,1933年納粹政府上台,其文化部發出的第一號命令就是關閉包豪斯,至此結束了其14年的辦學歷程。
1938年,米斯移居美國,任伊利諾理工學院建築系教授。他通過自己一生的實踐,奠定了明確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並影響了好幾代的現代建築師和設計師,很少有人對現代建築的影響能夠有他那麼大。美國作家湯姆.沃爾夫曾在他的著作《從包豪斯到現在》中提到,米斯的原則改變了世界都會三分之一的天際線,這並不誇張,反映出了他的重要作用和影響。
納吉(Laszlo Moholy-Nagy, 1895-1946)

納吉出生於匈牙利,早年以繪畫和平面設計為主。納吉於1921年來到包豪斯, 1923年接替伊頓的職務,負責包豪斯的基礎課程教學。納吉強調形式和色彩的理性認識,注重點,線,面的關系,通過實踐,使學生了解如何客觀的分析兩度空間的構成,並進而推廣到三度空間的構成上,這就為設計教育奠定了三大構成的基礎,也意味著包豪斯開始由表現主義轉向理性主義。與此同時,納吉也在金屬製品車間擔任導師,致力於用金屬與玻璃結合的辦法教育學生從事實習,為燈具設計開辟了一條新途徑,在這里出現了許多包豪斯最有影響的作品。他努力把學生從個人藝術表現的立場轉變到比較理性的,科學地了解和掌握新技術和新媒介,他指導學生製作的金屬製品都具有非常簡單的幾何造型,同時也具有明確、恰當的功能特徵和性能。
包豪斯解散後,納吉於1937年在美國芝加哥成立了新包豪斯,作為原包豪斯的延續,將一種新的方法引入了美國的創造性教育,但這所學校的畢業生多數被聘為藝術家,手工藝人和教師,而非工業設計師。新包豪斯後來與伊利諾工學院合並。

10. QQ炫舞里第三個設計師徽章怎麼收集

就是做任務獲得材料,去製作傢具並擺放。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