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logo
Ⅰ 中國共產黨的象徵和標志
中國共產黨的黨徽黨旗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徵和標志。
黨徽是代表一個政黨的徽號。中國共產黨黨徽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徵和標志。錘頭是工人的勞動工具,象徵著工人階級;鐮刀是農民的勞動工具,象徵著農民階級。
黨旗是代表一個政黨的旗幟。中國共產黨黨旗為旗面綴有金黃色黨徽圖案的紅旗,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徵和標志。
黨旗上黨徽兩面相對。為便利計,本件僅以旗桿在左的一面為說明標准。對於旗桿在右的一面,凡本件所稱左均應改右。
中國共產黨黨旗的產生:
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黨旗由各級黨組織模仿聯共(布)黨旗的式樣自己製作。具體規格式樣不盡相同。1942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對中國共產黨的黨旗樣式作出決定:「中共黨旗樣式長寬為三與二之比,左角上有錘子鐮刀,無五角星,委託中央辦公廳制一批標准黨旗,分發各主要機關。」這樣,中國共產黨第一批制式黨旗隨即在延安誕生。
當時製作的標准黨旗為長120厘米,寬80厘米,左上角的中間(全旗四分之一處)為黃色斧頭鐮刀,直徑為30厘米。旗褲為白色,寬6.5厘米。旗褲不包括在整個旗的尺度之內。
擴展內容:
1996年9月2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中國共產黨黨旗黨徽製作和使用的若干規定》。
——《規定》指出,黨旗黨徽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徵和標志。
——《規定》還就黨旗、黨徽的使用范圍及黨旗、黨徽的製作作出明確規定。
2002年11月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
——「中國共產黨黨徽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
——「中國共產黨的黨徽黨旗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徵和標志。黨的各級組織和每一個黨員都要維護黨徽黨旗的尊嚴。要按照規定製作和使用黨徽黨旗」。
Ⅱ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標志了什麼
(1)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標志了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災難版深重的中國人權民有了可以依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革命從此在無產階級領導下,不斷向前發展,由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推進。
(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標志了中國革命有了科學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的政黨,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制定了正確的革命綱領和斗爭策略,為中國人民指明了斗爭的目標和走向勝利的道路。
(3)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標志了中國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並溝通了中國革命和世界無產階級革命之間的聯系,為中國革命獲得廣泛的國際援助和避免資本主義的前途提供了客觀可能性。
Ⅲ 黨的標志塗什麼顏色
如果你是塗黨旗的話標志塗黃色,其餘塗紅色
Ⅳ 中國共產黨的標志是什麼
紅旗上鐮刀錘子。僅供參考。
Ⅳ 請知道農工黨的標志或黨徽
農工民主黨是八大民主黨派之一,是參政黨。但尚無該黨標志、黨徽的公開信息。肯定沒有。
Ⅵ 中國共產黨標志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版社會主義事業的領權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Ⅶ 中國共產黨的標志
錘子、鐮刀,是我黨標志。
Ⅷ 共產黨建黨標志著什麼
中國共產黨成立,標志著中國從此出現了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行動指南、以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的無產階級政黨。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終於找到了革命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Ⅸ 共產黨黨徽圖片、含義
中國共產黨黨徽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徵和標志。錘頭是工人的勞動工具,象徵著工人階級;鐮刀是農民的勞動工具,象徵著農民階級。
1996年9月2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中國共產黨黨旗黨徽製作和使用的若干規定》。《規定》指出,黨旗黨徽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徵和標志。《規定》還就黨旗、黨徽的使用范圍及黨旗、黨徽的製作作出明確規定。
(9)黨logo擴展閱讀:
在戰爭年代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黨徽圖案一直處在變動的、不規范的狀態中。中共中央及各級組織有過多次明確黨徽圖案為「鐮刀斧頭」的規定和決議。但同時又受蘇聯國旗的影響,黨徽圖案既出現過「鐮刀斧頭」,也出現過「鐮刀錘頭」。從地域上看,中央革命根據地在許多會議等正式場合多使用「鐮刀錘頭」,閩西、湘鄂西、鄂豫皖、川陝、陝北等革命根據地則多為「鐮刀斧頭」。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舉行,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使用的印信標志,更多地體現為「鐮刀錘頭」圖案。
1943年4月28日,毛澤東在延安楊家嶺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中國共產黨黨旗樣式並作出決定:「中共黨旗式樣,寬闊為三與二之比,左角上有斧頭鐮刀,無五角星,委託中央辦公廳制一批標准黨旗,分發各主要機關。」
1945年4月至6月,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七大會場上第一次懸掛了黨旗。在七大會場上及在此前後各抗日根據地所出現的黨旗黨徽圖案,基本上都統一於「錘頭鐮刀」,已經鮮見「斧頭鐮刀」圖案。
1950年,中央組織部擬定黨旗製作方案,規定「旗面為紅色,長方形,其長與高為三與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綴黃色鐮刀斧頭。旗桿套為白色。」
1952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關於黨旗問題的批復》指出:「黨旗上只有錘頭鐮刀,並無五星(蘇聯國旗上有五星),此點請注意。」這兩個文件的發布,「鐮刀錘頭」的說法從此才固定下來。
「鐮刀錘頭」的圖案,或可從兩個角度理解:一方面,鐵錘是大工業的象徵物,錘頭更多地代表著當時的先進生產力,「鐮刀錘頭」組合才更能體現出中國共產黨是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無產階級政黨;另一方面,從美學角度考慮,「鐮刀錘頭」的圖案更美觀大方。
1982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會場主席台後部幕布中央第一次懸掛中國共產黨黨徽,黨徽兩邊分別斜插五面紅旗。這樣的會場布置成為此後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標配。但這次大會懸掛的黨徽是方柄鐮刀與方柄錘頭的組合。
1987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三大,會場懸掛的黨徽造型有了新的變化:鐮刀柄由方形改為圓形,錘頭也由方形改為缺角形狀,整體更加美觀。
1992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會場懸掛的黨徽與現行的黨徽基本一致,但同年發行的紀念郵票仍是方柄鐮刀的黨徽圖案。
1996年9月21日,經中央批准,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中國共產黨黨旗黨徽製作和使用的若干規定》,指出:「中國共產黨黨旗為旗面綴有金黃色黨徽圖案的紅旗。中國共產黨黨徽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規定》對黨旗黨徽的性質、式樣、規格、製作和使用等都作出明確而具體的規定,並附有標准圖案和製法說明。在中國共產黨成立75年後,黨旗黨徽有了統一而明確的規范。
Ⅹ 中國共產黨的黨旗上的標志有何含義,或有什麼象徵意義
中國共產黨黨旗的象徵意義 :中國共產黨的黨旗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徵和標志。旗面為紅色,綴有金黃色黨徽圖案。紅色象徵革命,黃色的錘子(榔頭)、鐮刀代表工人和農民的勞動工具,象徵著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代表著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黨旗的使用范圍是:召開黨的基層代表大會,舉行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黨內舉行重大慶祝、紀念活動,黨日活動。
黨的委員會及其工作部門、黨的中央和地方委員會派出的代表機關及其工作部門、黨的紀律檢查機關的會議室,可以懸掛黨旗。按照國旗法規定應升掛國旗的場所,一般不同時懸掛黨旗。
(10)黨logo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沒有明確統一的旗幟與徽標。直到南昌起義時,起義部隊仍沿用了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的番號,同時沿用了北伐時所用國民黨陸軍軍旗。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八七會議」後,各地武裝起義相繼展開。這時,中共中央雖然確定了建立工農民主政權的方針,但仍提出組織工農暴動於左派國民黨旗幟之下。
1927年8月20日,毛澤東在以中共湖南省委名義給中共中央的信中鄭重提出:「我們不應再打國民黨的旗子了。我們應高高打出共產黨的旗子,只有共產黨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可以斷定國民黨的旗子真不能再打了,再打則必會再失敗。我們則應立刻堅決的樹起紅旗……」
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第一次明確:必須要「打出共產黨的旗子」,革命才能成功。
1927年9月9日,毛澤東、盧德銘等在湘贛邊界領導發動秋收起義,部隊統一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毛澤東提出秋收起義應該打出一面自己的旗幟,並責成工農革命軍參謀何長工具體負責。
據何長工回憶:「旗子和袖章圖案是當時師部副官楊立三同志和我在修水設計,並請人按圖案製作的」。
設計製作的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軍旗,鮮艷的紅旗中間,一顆大五角星,星中是鐮刀和斧頭的圖案,靠旗桿有一條十厘米寬的空白,上寫著『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的番號,十分威武。
就這樣,「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旗」成為中國共產黨真正亮出的第一面正式旗幟。從此,中國共產黨人鮮明地舉起了自己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