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logo抄襲
1. 如何評價小米被sonos點名錘抄襲
當看到小米出的那款音箱以後總感覺似曾相識,我總感覺現在小米缺乏一點外觀創新,包括小米10系列,都被指沒有創新,根本不像旗艦,新出的音箱也是,既然說的音質多麼多麼好,為什麼不拿出一款設計上亮眼的東西呢?我感覺這就是小米一直被稱為性價比機器的原因,也是米粉一直想要價低質優商品的所在,想要便宜除了供應商之外,設計壓縮也是節約成本的關鍵。
1,有抄襲的嫌疑!!!
2,如果不是抄襲也受到對方品牌形象的影響
3,創意這東西很難去量化評估,所以也很難說是借鑒還是抄襲,除非設計師來講講設計來源...
為什麼這樣說?
有個老闆就問過我這樣的問題,如何確定你的設計是原創?
我想了好久才想到答案:我自己思考出來的就是原創,就算有一模一樣的設計;如果不是自己思考的結果,那就是抄襲。
前半句的意思包括如果我思考後的結果跟別人的呈現是一樣的,那算不得我抄襲,只能是思維撞車...但是但是,我從業這么多年來,很少遇到我獨立思考出來的設計和別人撞車的,因為,從本能上來講,同專業或者相近的東西在思考的過程中都是過濾了一遍的,這也是我跟剛入行設計師講的,瓜田李下,少做跟別的品牌做差不多的同類設計,很難免有抄襲的嫌疑。
為什麼跟剛入行的講,因為剛入行設計師大家都差不多,不夠成熟不夠自信所以東借鑒西引用很正常,我們當初為了快速提案也這樣。
SNONS在就是做Wi-Fi音響起價的,屬於網路音響鼻祖,小米設計師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沒看過這款經典設計。這這是回答第1點。
第2點和第3點我判斷一下就是:借鑒得不夠高明或者說設計得不夠深入
借鑒是設計過程中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借鑒只是一個過程。
判斷是不是抄襲,首先要看的是設計來源是借鑒本身還是原創的設計點。如果是有很清晰的設計思路,設計來源應該有明確的設計指向,從目前設計成果來看,並不明確所以需要設計師來解釋。
2. 小米承認抄襲,國內頻發抄襲的原因是什麼
抄襲這個字並不陌生,頻發抄襲就讓人聽了發紫,出現這樣的現象,也許是因為利益相關,或者是想在別人的技術上提升,爭霸主吧。
3. 小米外觀抄襲可以再不要臉點嗎
臉有屁用,活得好才是真的,告下來算是抄襲,沒告下來就啥也不是
4. 為什麼小米總是抄襲別人,還非說是自己的設計,自己的黑科技
- 整機比小米MAX小一圈,但是由於屏佔比很高,實際上屏幕只比MAX小一點點,感覺很大,清晰度很高,用起來很爽!2.電力充沛,使用一整天毫無壓力,如非重度使用,兩天充一次電沒問題(原答案中拍照時間是晚上9:43,剩餘電量50%)3.陶瓷手感非常棒,溫潤如玉,不會有金屬那種冷冰冰的感覺,仔細盯著看的時候會感覺好像是覆蓋了一層玻璃在表面,又好像不是玻璃,充滿了神秘的質感,還可以當作黑鏡子使用。(最近Black Mirror S03可以看啦~強烈推薦這部神劇~由於太忙只來得及看了第一集,依然是看完之後整個人都不好了)4.電池蓋內表面有大面積的石墨散熱膜,加上系統的優化,實際使用中手機溫度控制的很好,沒有明顯發熱的感覺。5.超聲波距離感應器很靈敏,在貼臉接電話滅屏的功能上與普通手機的使用感受相同,事實上超聲波距離感應器還可以深度開發出更多功能,這個就不細說啦~~~6.壓電陶瓷聽筒很牛逼,雖然你找不到聽筒在哪,但是只需把MIX舉到耳邊,即刻清晰通話無壓力。7.我用的版本是6G+256G的尊享版,速度快得飛起,對比起來比快得有點狠的小米5還要厲害,只能是快得有點霸道啊,哈哈哈。256G啊,感覺把手機用壞了都用不到那麼多空間吧……8.說一個缺點吧,老是自誇也不好,我們還是要秉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公正公開的談感受~~~用起來感覺有點沉,6.4寸MIX(209g),5.15寸的小米5(129g),6.44寸的小米MAX(203g)。9.皮套的手感很棒,是那種很精緻的牛皮質感,其實不用皮套直接用的話,有時候感覺有點滑。10.陶瓷是非常硬的,很難被刮花,也很難變形,強度會非常高,但是相對來說韌性就會稍差一點點啦11.注意了!馬上要說一個非常重要的點!這一款手機非常的具有逼格,拿出去誰都沒見過這么diao的手機,感覺自己酷酷的~12.一個發布會上沒有提到的優點!!!手機公放音樂的效果非常優秀,音質極佳,如同一個音響再放歌的感覺。13.有評論說月產能只有10k台,在此非常負責的說不只這個產能,但是產能確實比起其他小米的型號小很多,具體是多少就不透露了~14.指紋識別速度非常快
- 小米MIX是今年唯一亮點黑科技手機
5. 小米承認抄襲作品,大公司怎樣才能做好監管
設立較高的門檻,採取最嚴重的處罰。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作品抄襲,被披上了借鑒的外衣,甚至有些人會通過用致敬的方式去明目張膽的進行抄襲,這種情況讓我們覺得非常不恥,可是大家又沒有什麼申訴的權利,這主要是因為抄襲的成本實在太低了。
而一旦在工作當中發現了有明目張膽的抄襲行為,應該立刻終止和這些人員的合作,並且將他們直接開除,只有這樣的處理方式才會具有威懾性,讓那些觀點搖擺不定的人立刻糾正自己的思想。
6. 小米承認抄襲,我們是不是就應該原諒小米
小米抄襲事件,讓大家對它相當失望。畢竟我們信任了它這么久了。他不僅僅是抄襲,更多的是辜負了我們對他的信任,對它的愛。我們要不要原諒它,知錯能改,還是可以原諒的,姑且給他一個機會吧。看他以後怎麼做產品才是最重要的。事已發生,無可換回,看他表現吧。
希望可以幫得到你。
7. 小米承認抄襲作品,為什麼知名企業會犯這種錯誤呢
被侵權的3D藝術家叫做彼得·塔卡,該名藝術家表示,小米公司並未與其聯系、沒有授權的情況下使用了其創作作品。兩幅圖片的差距如下,確實能夠看出明顯的抄襲痕跡。6月19日晚,小米公司做出了回應。確實存在設計員工抄襲作品的問題,這名員工違背了小米公司一直尊重知識產權的價值觀,
小米公司內部流程管控存在問題小米公司內部的流程管控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主管領導是否審核後發布十分重要!但是有一點值得肯定,就是小米公司的風險管控。第一時間承認了錯誤,並且採取了安撫藝術家、辭退員工的正確做法。對於小米公司來說,此次事件較為嚴重,將會對自家品牌形象產生不良的影響。
8. 小米承認抄襲藝術家作品,你對於抄襲這種事有什麼獨有的看法
小米承復認抄襲藝術家作品這件制事,讓大家對它相當失望。畢竟我們信任了它這么久了。他不僅僅是抄襲,更多的是辜負了我們對他的信任,對它的愛。我們要不要原諒它,知錯能改,還是可以原諒的,姑且給他一個機會吧。看他以後怎麼做產品才是最重要的。孰能無過,是吧。
希望可以幫得到你。
9. 小米承認抄襲作品的背後有何真相
小米公司他自己在6月20號的時候也承認了,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使用了一名藝術家的作品。後面也表示已經解僱了該違規的員工。這件事情是小米公司被指剽竊一名3D藝術家的三件作品,只是把三件作品加以揉成新的產品,最終在西班牙推廣該公司的設備。
比如小米公司直接修改了蘋果默認的壁紙os,只是增加了一個一些切換圖像的功能。在2017年小米新出的一款MAC Pro的競爭產品,幾乎和那個朋友看起來一模一樣,簡直就是一個翻版,小米的專賣店和蘋果的專賣店也一樣的,包括干凈的和白色的牆壁照明,一隻木質的展桌,簡直就是蘋果店二。
雖然最後小米公司表示的歉意,也會防止這種情況再發生,他們也主動聯系了最初的設計者,但是我覺得小米公司的審批程序和管理人員難辭其咎。
10. 今天無意間看到常州地鐵的logo,和小米的很像,會構成商標侵權嗎
所屬類別,所屬商品和服務不同並不會構成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