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設計准則

設計准則

發布時間: 2021-01-29 02:10:18

⑴ 開式和閉式齒輪設計准則各是什麼

計算準則
1.開式齒輪傳動
主要失效形式齒面磨損,當磨損量過大,產生輪齒折斷。
設計准則:按齒根彎曲強度計算。
2.軟齒面閉式齒輪傳動
主要實效形式是齒面點蝕,點蝕又與齒面接觸強度有關。
設計准則:按齒面接觸強度計算,並驗算齒根彎曲強度。
3.硬齒面閉式齒輪或鑄鐵齒輪傳動
主要失效形式是輪齒折斷。
設計准則:按齒根彎曲強度計算,並驗算齒面接觸強度。
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
輪齒間的接觸壓力通常是很大的,而且是一種高副線接觸,在接觸線上將產生很大的接觸應力(即局部擠壓應力),並且也是脈沖交變應力。
1、輪齒折斷
1)疲勞折斷
輪齒是受一脈沖交變應力,在輪齒根部的過渡圓角處發生疲勞裂紋而發生折斷。
2)過載折斷
短時過載或強烈沖擊。
避免措施:選擇齒輪模數和齒寬、選用適當材料增大圓角半徑、提高齒面加工精度;輪齒進行彎曲強度算等。
2、疲勞點蝕
失效原因:輪齒工作時,表面接觸應力按脈動循環變化,由於材料的不均勻性和應力分布的不均勻性,在輪齒相接觸的側面接觸應力較大的點,會發生如銹蝕一樣的表皮剝落情況,稱為疲勞點蝕。
疲勞點蝕是軟齒面閉式齒輪傳動主要失效形式。
避免措施:採用閉式齒輪傳動;輪齒進行齒面接觸強度計算;
3、膠合
失效原因:高速重載及潤滑和散熱不良時,由於發熱而使潤滑油粘度降低而被擠出,使兩輪齒接觸面常常出現一種互相焊連起來的現象,稱為膠合。當兩輪齒齒面相對滑動時,其表面膠合處即被撕下形成膠合痕跡,最後將使輪齒失效。
避免措施:採用有添加劑的抗膠合潤滑油;提高齒面硬度和降低粗糙度;
4、齒面磨粒磨損
失效原因:開式齒輪傳動,輪齒間將有金屬粉末灰塵、污物等進入而成為磨料,使輪齒間形成一種磨料研磨,長期下來即將使輪齒嚴重磨損而失效。
避免措施:採用閉式傳動;提高齒面硬度和降低粗糙度;保證良好的潤滑。
5、齒麵塑性變形
失效原因:軟齒面齒輪,在重載條件下,在輪齒表面出現的金屬流動現象。
避免措施:提高齒面硬度,降低工作應力,減小載荷集中。

⑵ 結構設計准則有什麼

柱、梁截面應合理:由位移、軸壓比、配筋率等控制,梁大跨取大截面,小跨取小截面,梁的截面也與梁所承受的上部荷載有關,荷載越大截面也應取大,荷載較小截面可相應減小,連續跨梁截面寬度宜相同。柱截面應每隔3層左右收小一次,以節約投資,每次收小時應每側不小於50mm,以方便支模,也不宜大於200mm,以免剛度突變,最上段(頂上幾層)可用300mm×300mm(應滿足計算要求)。收小柱截面,也可相應增加使用面積。混凝土強度等級:宜≥C25(留有餘地),柱樑宜同,變柱截面處不變混凝土強度等級,以免剛度突變。板不宜高於C40(高規4.5.2條規定)、上海市《控制住宅工程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裂縫的技術導則》(2001年12月20日以滬建建(2001)第0907號文發布)一。7條規定「現澆樓板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大於C30」,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分會混凝土質量專業委員會、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專業委員會編的《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指南》(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也建議「樓板、屋面板採用普通混凝土時,其強度等級不宜大於C30,基礎底板、地下室外牆不宜大於C35」,其原因是為了控制水泥用量,混凝土強度等級越高,水泥用量也越多就越容易開裂。柱設計:混凝土設計規范10.3.1條1款:縱筋配筋率不宜大於5﹪,10.3.2條4款:縱筋配筋率大於3﹪時對箍筋直徑、間距、彎鉤有要求,也可焊成封閉環式(與89規范規定必須焊成封閉環式不同了),11.1.13條:抗震設計時不應大於5﹪;高規6.4.4條3款:不宜大於5﹪、不應大於6﹪,抗震設計時不應大於5﹪,6.4.9條4款同混凝土規范10.3.2條4款,但未要求箍筋可焊成封閉環式。

⑶ 誰知道機械零件的設計准則是什麼,還有設計方法。

1、強度准則
要求機械零件的工作應力σ不超過許用應力[σ]。其典型的計算公式是:
(3-16)
σlim——極限應力,對受靜應力的脆性材料取其強度極限,對受靜應力的塑性材料取其屈服極限,對受變應力的零取其疲勞極限。
S——安全系數。
2.剛度准則
機械零件在受載荷時要發生彈性變形,剛度是受外力作用的材料、機械零件或結構抵抗變形的能力。材料的剛度由使其產生單位變形所需的外力值來量度。機械零件的剛度取決於它的彈性模量E或切變模量G、幾何形狀和尺寸,以及外力的作用形式等。分析機械零件的剛度是機械設計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對於一些需要嚴格限制變形的零件(如機翼、機床主軸等),須通過剛度分析來控制變形。我們還需要通過控制零件的剛度以防止發生振動或失穩。另外,如彈簧,須通過控制其剛度為某一合理值以確保其特定功能。剛度准則是要求零件受載荷後的彈性變形量不大於允許彈性變形量。剛度准則的表達式為
(3–17)
y是彈性變形量,如撓度、縱向伸長(縮短):[y]為相應的許用彈性變形量。零件的彈性變形量可由理論計算或經實驗得到,許用變形量則取決於零件的用途,根據理論分析或經驗確定。
3.耐熱性准則
由於摩擦等原因,機械在運轉時,機械零件和潤滑劑的溫度一般會升高。過高的工作溫度將導致潤滑效果下降,同時,還會引起零件的熱變形、硬度和強度下降,甚至損壞。如在高溫時,金屬機械零件可能發生膠合、卡死;塑料等非金屬機械零件可能發生軟化,甚至熔化等,在某些場合還會引起熱應力。耐熱性准則一般是控制機械零件的工作溫度不要超過許用值,以保證零部件正常工作,其表達式是
(3–18)
為了改善散熱性能、控制溫升,必要時可以採用水冷或氣冷等措施。
4. 振動穩定性准則
當激勵的頻率等於物體固有頻率時,物體振幅最大,激勵的頻率與固有頻率相差越大,物體的振幅越小。激勵的頻率接近物體的固有頻率時,受迫振動的振幅會很大,這種現象叫做共振。振動穩定性指機械零件在機器運轉時避免發生共振的品質。
為了延長機器的壽命,為了避免軸和機器的損壞,應驗算軸的振動穩定性,特別是高速機器的軸。振動穩定性准則要求機械零件的固有頻率應與激勵的頻率錯開,保證不發生共振。
設機器中受激勵作用的零部件的固有頻率為f,激勵力的頻率為fp,一般要求
fp < 0.85 f 或 fp >1.15 f (3–19)
改變機械零件的剛度和質量可以改變其固有頻率。增大機械零件的剛度和減小其質量,提高其固有頻率;減小機械零件的剛度和增大其質量則降低機械零件的固有頻率。有時,機器運轉時為了防止共振要調節轉速。
軸產生共振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材料內部質量不均勻,加之製造和安裝的誤差,使其質心和它的旋轉中心產生偏差,軸旋轉時產生慣性力,這個慣性力使轉子作強迫振動。軸在引起共振時的速度稱為臨界速度。在臨界速度下,這個慣性力的頻率等於或幾倍於轉子的固有頻率,因此發生共振。
5.壽命准則
為了保證機器在一定壽命期限內正常工作,在設計機械零件時必然要對機械零件的壽命提出要求。需要說明,在機器壽命期限內,零件是可以更換的,也就是說某些機械零件的壽命可以比機器的壽命短。機械零件的壽命主要受材料的疲勞、磨損和腐蝕影響。
為了避免發生零件疲勞引起的失效,如疲勞斷裂,應根據機械零件壽命對應的疲勞極限計算疲勞強度。即根據壽命要求,結合零件轉速等具體情況,根據式(3-6),計算出應力循環次數為N時的疲勞極限,再代入強度條件式,計算疲勞強度。當滿足疲勞強度時,可以保證機械零件在破壞前的應力循環次數達到壽命要求。
磨損一般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條件下,腐蝕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橋梁結構件、地埋鋼質管道的腐蝕等。在設計時,主要是保證機械零件在壽命內,不要發生過度的磨損和腐蝕。磨損發生的機理尚為完全被人們掌握,影響磨損的因素也比較多,一般根據摩擦學設計原理來改善摩擦副的耐磨性。主要措施有:合理選擇摩擦副材料;合理選擇潤滑劑和添加劑;控制摩擦副的工作條件,如壓強、滑動速度和溫升。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實用、有效的腐蝕壽命計算方法,通常從材料選擇及防腐處理方面採取措施。如選用耐腐蝕的材料,採用表面鍍層、噴塗、磷化等處理。
6. 可靠性准則
可靠性是產品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產品的質量一般應包含性能指標和可靠性指標。機械產品的性能指標是指產品具有的技術指標,如機械的功率、轉矩、工作力、工作速度等。如果只有性能指標,沒有可靠性指標,產品的性能指標也得不到保證。例如,一台技術先進的飛機,如果可靠性不高,勢必經常發生故障,影響正常飛行和增加維修費用,甚至可能造成嚴重的事故。產品的可靠性用可靠度R(t)來衡量。

⑷ 職業生涯設計准則是什麼

利益整合
利益整合是指員工利益與組織利益的整合。這種整合不是犧牲員工的利益,而是處理好員工個人發展和組織發展的關系,尋找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的結合點。每個個體都是在一定的組織環境與社會環境中學習發展的,因此,個體必須認可組織的目的和價值觀,並把他的價值觀、知識和努力集中於組織的需要和機會上。
公平、公開
在職業生涯規劃方面,企業在提供有關職業發展的各種信息、教育培訓機會、任職機會時,都應當公開其條件標准,保持高度的透明度。這是組織成員的人格受到尊重的體現,是維護管理人員整體積極性的保證。
協作進行
協作進行原則,即職業生涯規劃的各項活動,都要由組織與員工雙方共同制定、共同實施、共同參與完成。職業生涯規劃本是好事,應當有利於組織與員工雙方。但如果缺乏溝通,就可能造成雙方的不理解、不配合以至造成風險,因此必須在職業生涯開發管理戰略開始前和進行中,建立相互信任的上下級關系。建立互信關系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始終共同參與、共同制定、共同實施職業生涯規劃。
動態目標
一般來說,組織是變動的,組織的職位是動態的,因此組織對於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也應當是動態的。在「未來職位」的供給方面,組織除了要用自身的良好成長加以保證外,還要注重員工在成長中所能開拓和創造的崗位。
時間梯度
由於人生具有發展階段和職業生涯周期發展的任務,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的內容就必須分解為若干個階段,並劃分到不同的時間段內完成。每一時間階段又有 「起點」和「終點」,即「開始執行」和「完成目標」兩個時間坐標。如果沒有明確的時間規定,會使職業生涯規劃陷於空談和失敗。
發展創新
發揮員工的「創造性」這一點,在確定職業生涯目標時就應得到體現。職業生涯規劃和管理工作,並不是指制定一套規章程序,讓員工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地完成,而是要讓員工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潛能,達到自我實現,創造組織效益的目的。還應當看到,一個人職業生涯的成功,不僅僅是職務上的提升,還包括工作內容的轉換或增加、責任范圍的擴大、創造性的增強等內在質量的變化。
全程推動
在實施職業生涯規劃的各個環節上,對員工進行全過程的觀察、設計、實施和調整,以保證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活動的持續性,使其效果得到保證。
全面評價
為了對員工的職業生涯發展狀況和組織的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工作狀況有正確的了解,要由組織、員工個人、上級管理者、家庭成員以及社會有關方面對職業生涯進行全面的評價。在評價中,要特別注意下級對上級的評價。

⑸ 機械結構設計有哪些基本原則和設計准則

機械結構件的結構要素和設計方法
1結構件的幾何要素
機械結構的功能主要是靠機械零部件的幾何形狀及各個零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實現的。零部件的幾何形狀由它的表面所構成,一個零件通常有多個表面,在這些表面中有的與其它零部件表面直接接觸,把這一部分表面稱為功能表面。在功能表面之間的聯結部分稱為聯接表面。
零件的功能表面是決定機械功能的重要因素,功能表面的設計是零部件結構設計的核心問題。描述功能表面的主要幾何參數有表面的幾何形狀、尺寸大小、表面數量、位置、順序等。通過對功能表面的變異設計,可以得到為實現同一技術功能的多種結構方案。
2結構件之間的聯接
在機器或機械中,任何零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在結構設計中除了研究零件本身的功能和其它特徵外,還必須研究零件之間的相互關系。
零件的相關分為直接相關和間接相關兩類。凡兩零件有直接裝配關系的,成為直接相關。沒有直接裝配關系的相關成為間接相關。間接相關又分為位置相關和運動相關兩類。位置相關是指兩零件在相互位置上有要求,如減速器中兩相鄰的傳動軸,其中心距必須保證一定的精度,兩軸線必須平行,以保證齒輪的正常嚙合。運動相關是指一零件的運動軌跡與另一零件有關,如車床刀架的運動軌跡必須平行於於主軸的中心線,這是靠床身導軌和主軸軸線相平行來保證的,所以,主軸與導軌之間位置相關;而刀架與主軸之間為運動相關。
多數零件都有兩個或更多的直接相關零件,故每個零件大都具有兩個或多個部位在結構上與其它零件有關。在進行結構設計時,兩零件直接相關部位必須同時考慮,以便合理地選擇材料的熱處理方式、形狀、尺寸、精度及表面質量等。同時還必須考慮滿足間接相關條件,如進行尺寸鏈和精度計算等。一般來說,若某零件直接相關零件愈多,其結構就愈復雜;零件的間接相關零件愈多,其精度要求愈高。例如,軸轂聯接見圖5.1。
3.3 結構設計據結構件的材料及熱處理不同應注意的問題
機械設計中可以選擇的材料眾多,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質,不同的材料對應不同的加工工藝,結構設計中既要根據功能要求合理地選擇適當的材料,又要根據材料的種類確定適當的加工工藝,並根據加工工藝的要求確定適當的結構,只有通過適當的結構設計才能使所選擇的材料最充分的發揮優勢。
設計者要做到正確地選擇材料就必須充分地了解所選材料的力學性能、加工性能、使用成本等信息。結構設計中應根據所選材料的特性及其所對應的加工工藝而遵循不同的設計原則。
如:鋼材受拉和受壓時的力學特性基本相同,因此鋼梁結構多為
對稱結構。鑄鐵材料的抗壓強度遠大於抗拉強度,因此承受彎矩的鑄鐵結構截面多為非對稱形狀,以使承載時最大壓應力大於最大拉應力,圖示5.2為兩種鑄鐵支架比較。鋼結構設計中通常通過加大截面尺寸的方法增大結構的強度和剛度,但是鑄造結構中如果壁厚過大則很難保證鑄造質量,所以鑄造結構通常通過加筋板和隔板的方法加強結構的剛度和強度。塑料材料由於剛度差,成型後的冷卻不均勻造成的內應力極易引起結構的翹曲,所以塑料結構的筋板與壁厚相近並均勻對稱。
對於需要熱處理加工的零件,在進行結構設計時的要求有如下幾點:(1)零件的幾何形狀應力求簡單、對稱,理想的形狀為球形。(2)具有不等截面的零件,其大小截面的變化必須平緩,避免突變。如果相鄰部分的變化過大,大小截面冷卻不均,必然形成內應力。(3)避免銳邊尖角結構,為了防止銳邊尖角處熔化或過熱,一般在槽或孔的邊緣上切出2~3mm的倒角。(4)避免厚薄懸殊的截面,厚薄懸殊的截面在淬火冷卻時易變形,開裂的傾向較大。

⑹ 機械設計師的設計准則

機械零件的設計具有眾多的約束條件,設計准則就是設計所應該滿足的約束條件。
⒈技術性能准則
技術性能包括產品功能、製造和運行狀況在內的一切性能,既指靜態性能,也指動態性能。例如,產品所能傳遞的功率、效率、使用壽命、強度、剛度、抗摩擦、磨損性能、振動穩定性、熱特性等。技術性能准則是指相關的技術性能必須達到規定的要求。例如振動會產生額外的動載荷和變應力,尤其是當其頻率接近機械繫統或零件的固有頻率時,將發生共振現象,這時振幅將急劇增大,有可能導至零件甚至整個系統的迅速損壞。振動性穩定準則就是限制機械繫統或零件的相關振動參數,如固有頻率、振幅、雜訊等在規定的允許范圍之內。又如機器工作時的發熱可能會導致熱應力、熱應變,甚至會造成熱損壞。熱特性准則就是限制各種相關的熱參數(如熱應力、熱應變、溫升等)在規定范圍內。
⒉標准化准則
與機械產品設計有關的主要標准大致有:
概念標准化:設計過程中所涉及的名詞術語、符號、計量單位等應符合標准;
實物形態標准化:零部件、原材料、設備及能源等的結構形式、尺寸、性能等,都應按統一的規定選用。
方法標准化:操作方法、測量方法、試驗方法等都應按相應規定實施。
標准化准則就是在設計的全過程中的所有行為,都要滿足上述標准化的要求。現已發布的與機械零件設計有關的標准,從運用范圍上來講,可以分為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企業標准三個等級。從使用強制性來說,可分為必須執行的和推薦使用的兩種。
⒊可靠性准則
可靠性:產品或零部件在規定的使用條件下,在預期的壽命內能完成規定功能的概率。可靠性准則就是指所設計的產品、部件或零件應能滿足規定的可靠性要求。
⒋安全性准則
機器的安全性包括:
零件安全性:指在規定外載荷和規定時間內零件不發生如斷裂、過度變形、過度磨損和不喪失穩定性等等。
整機安全性:指機器保證在規定條件下不出故障,能正常實現總功能的要求。
工作安全性:指對操作人員的保護,保證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等等。
環境安全性:指對機器周圍的環境和人不造成污染和危害。

⑺ 計算機系統結構的設計准則

部件
這是最重要也是最廣泛採用的計算機設計准則。因為加快處理頻繁出現事件對系統的影專響遠比加速處屬理很少出現事件的影響要大。
定律
這個定律就是一個公式:即
應會運用此公式做一些計算或分析,所以要記住並理解其意義。
程序訪問的局部性規律
程序訪問的局部性主要反映在時間和空間局部性兩個方面,時間局部性是指程序中被訪問的信息項可能馬上將被再次訪問,空間局部性指那些在訪問地址上相鄰近的信息項很可能被一起訪問。

⑻ 齒輪傳動的設計准則有哪些、

有兩種不同情況:
1.閉式軟齒面傳動:在保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前提下,滿足齒根彎曲疲勞強度;
2.閉式硬齒面或開式齒輪傳動:在保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前提下,滿足齒面接觸疲勞強度。

⑼ 什麼是機械零件的設計准則

1、強度准則

要求機械零件的工作應力σ不超過許用應力[σ]。其典型的計算公式是:

(3-16)

σlim——極限應力,對受靜應力的脆性材料取其強度極限,對受靜應力的塑性材料取其屈服極限,對受變應力的零取其疲勞極限。

S——安全系數。

2.剛度准則

機械零件在受載荷時要發生彈性變形,剛度是受外力作用的材料、機械零件或結構抵抗變形的能力。材料的剛度由使其產生單位變形所需的外力值來量度。機械零件的剛度取決於它的彈性模量E或切變模量G、幾何形狀和尺寸,以及外力的作用形式等。分析機械零件的剛度是機械設計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對於一些需要嚴格限制變形的零件(如機翼、機床主軸等),須通過剛度分析來控制變形。我們還需要通過控制零件的剛度以防止發生振動或失穩。另外,如彈簧,須通過控制其剛度為某一合理值以確保其特定功能。剛度准則是要求零件受載荷後的彈性變形量不大於允許彈性變形量。剛度准則的表達式為

(3–17)

y是彈性變形量,如撓度、縱向伸長(縮短):[y]為相應的許用彈性變形量。零件的彈性變形量可由理論計算或經實驗得到,許用變形量則取決於零件的用途,根據理論分析或經驗確定。

3.耐熱性准則

由於摩擦等原因,機械在運轉時,機械零件和潤滑劑的溫度一般會升高。過高的工作溫度將導致潤滑效果下降,同時,還會引起零件的熱變形、硬度和強度下降,甚至損壞。如在高溫時,金屬機械零件可能發生膠合、卡死;塑料等非金屬機械零件可能發生軟化,甚至熔化等,在某些場合還會引起熱應力。耐熱性准則一般是控制機械零件的工作溫度不要超過許用值,以保證零部件正常工作,其表達式是

(3–18)

為了改善散熱性能、控制溫升,必要時可以採用水冷或氣冷等措施。

4.振動穩定性准則

當激勵的頻率等於物體固有頻率時,物體振幅最大,激勵的頻率與固有頻率相差越大,物體的振幅越小。激勵的頻率接近物體的固有頻率時,受迫振動的振幅會很大,這種現象叫做共振。振動穩定性指機械零件在機器運轉時避免發生共振的品質。

為了延長機器的壽命,為了避免軸和機器的損壞,應驗算軸的振動穩定性,特別是高速機器的軸。振動穩定性准則要求機械零件的固有頻率應與激勵的頻率錯開,保證不發生共振。

設機器中受激勵作用的零部件的固有頻率為f,激勵力的頻率為fp,一般要求

fp<0.85f或fp>1.15f(3–19)

改變機械零件的剛度和質量可以改變其固有頻率。增大機械零件的剛度和減小其質量,提高其固有頻率;減小機械零件的剛度和增大其質量則降低機械零件的固有頻率。有時,機器運轉時為了防止共振要調節轉速。

軸產生共振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材料內部質量不均勻,加之製造和安裝的誤差,使其質心和它的旋轉中心產生偏差,軸旋轉時產生慣性力,這個慣性力使轉子作強迫振動。軸在引起共振時的速度稱為臨界速度。在臨界速度下,這個慣性力的頻率等於或幾倍於轉子的固有頻率,因此發生共振。

5.壽命准則

為了保證機器在一定壽命期限內正常工作,在設計機械零件時必然要對機械零件的壽命提出要求。需要說明,在機器壽命期限內,零件是可以更換的,也就是說某些機械零件的壽命可以比機器的壽命短。機械零件的壽命主要受材料的疲勞、磨損和腐蝕影響。

為了避免發生零件疲勞引起的失效,如疲勞斷裂,應根據機械零件壽命對應的疲勞極限計算疲勞強度。即根據壽命要求,結合零件轉速等具體情況,根據式(3-6),計算出應力循環次數為N時的疲勞極限,再代入強度條件式,計算疲勞強度。當滿足疲勞強度時,可以保證機械零件在破壞前的應力循環次數達到壽命要求。

磨損一般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條件下,腐蝕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橋梁結構件、地埋鋼質管道的腐蝕等。在設計時,主要是保證機械零件在壽命內,不要發生過度的磨損和腐蝕。磨損發生的機理尚為完全被人們掌握,影響磨損的因素也比較多,一般根據摩擦學設計原理來改善摩擦副的耐磨性。主要措施有:合理選擇摩擦副材料;合理選擇潤滑劑和添加劑;控制摩擦副的工作條件,如壓強、滑動速度和溫升。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實用、有效的腐蝕壽命計算方法,通常從材料選擇及防腐處理方面採取措施。如選用耐腐蝕的材料,採用表面鍍層、噴塗、磷化等處理。

6.可靠性准則

可靠性是產品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產品的質量一般應包含性能指標和可靠性指標。機械產品的性能指標是指產品具有的技術指標,如機械的功率、轉矩、工作力、工作速度等。如果只有性能指標,沒有可靠性指標,產品的性能指標也得不到保證。例如,一台技術先進的飛機,如果可靠性不高,勢必經常發生故障,影響正常飛行和增加維修費用,甚至可能造成嚴重的事故。產品的可靠性用可靠度R(t)來衡量。可靠度的定義是:產品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概率。可靠度是時間的函數。有一批數量為n的相同產品,在t=0開始工作,隨著時間的延續,失效的件數no(t)在加大,正常工作的件數ni(t)在減少,在任意時刻t產品可靠度為

(3–20)

若某產品工作至3000小時的可靠度R(t)=0.96,則表示有96%的產品可以正常工作到3000小時以上,對具體一件產品來講,其工作到3000小時的概率為96%。

失效率指產品工作到t時刻,在下階段的單位時間內發生失效的概率,可以證明,其數學表達式為

(3–21)

分離變數,兩邊積分,得

(3–22)

零部件的失效率和時間的關系一般如圖3-13所示。可以用試驗的方法求得失效率曲線。失效率曲線反映產品總體壽命期失效率的情況。從失效曲線可以看出,失效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圖3-15

第Ⅰ階段為早期失效階段,曲線為遞減型。產品投入使用的早期,失效率較高而下降很快。其原因主要是設計、製造、貯存、運輸等形成的缺陷,以及調試、跑合、起動不當等人為因素所造成的。當這些由於先天不良引起的失效發生後,設備運轉逐漸正常,則失效率就趨於穩定。應該盡量設法避免零件的早期失效,降低失效率和早期失效階段的時間t0。

第Ⅱ階段為偶然失效階段,其失效率緩慢增長。失效主要由非預期的過載、誤操作、意外的天災等偶然因素所造成。由於失效原因多屬偶然,故稱為偶然失效階段。降低偶然失效期的失效率則能提高有效壽命,所以應注意提高產品的質量,精心使用維護。

第Ⅲ階段為損壞失效階段,其失效率是遞增型。在t1以後失效率明顯上升。這是由於產品已經老化,疲勞、磨損、蠕變、腐蝕等所謂有耗損的原因所引起的,故稱為耗損失效期。針對這一階段失效的原因,應該注意檢查、監控等,提前維修,使失效率仍不上升。

7.精度准則

對於高精度的機械零件、機構或設備,要求其運動誤差小於許用值。例如在精密機械中,導軌的直線性誤差、主軸的徑向跳動誤差、齒輪傳動的轉角誤差等,必須要有一定的精度要求。可以根據機器和零件的功能要求,選用合適的公差與配合,即進行精度設計,並能正確地標注到圖樣上。還可以按照零件圖給定的公差值,求出機構的誤差,與要求的機構精度比較。

這里還有一篇更全的文章,就是太多了給你個網址

http://wenku..com/view/e22319649b6648d7c1c746f6.html

⑽ 齒輪傳動的設計准則有哪些、

1)軟齒面(≤350HBS)齒輪主要失效形式是齒面點蝕,故可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計算,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
2)硬齒面(>350HBS)或鑄鐵齒輪,由於抗點蝕能力較高,輪齒折斷的可能性較大,故可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設計計算,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校核。
對高速重載齒輪傳動,除以上兩設計准則外,還應按齒面抗膠合能力的准則進行設計。
2、對於開式齒輪傳動,齒面磨損為其主要失效形式,故通常按照齒根彎曲疲勞強度進行設計計算,確定齒輪的模數,考慮磨損因素,再將模數增大10%——20%。
1、對於閉式齒輪傳動:閉式軟齒面傳動:在保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前提下,滿足齒根彎曲疲勞強度;
2.閉式硬齒面或開式齒輪傳動:在保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前提下,滿足齒面接觸疲勞強度。
閉式傳動 閉式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為齒面點蝕和輪齒的彎曲疲勞折斷。當採用軟齒面(齒面硬度≤350HBS)時,其齒面接觸疲勞強度相對較低。因此,一般應首先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條件,計算齒輪的分度圓直徑及其主要幾何參數(如中心距、齒寬等),然後再對其輪齒的抗彎曲疲勞強度進行校核。當採用硬齒面(齒面硬度>350HBS)時,則一般應首先按齒輪的抗彎曲疲勞強度條件,確定齒輪的模數及其主要幾何參數,然後再校核其齒面接觸疲勞強度。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