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擬物化設計

擬物化設計

發布時間: 2021-01-28 22:11:58

Ⅰ 擬物化設計給人的感覺 穩重踏實

南瓜白菜各有所愛而已,不存在誰好看誰難看,我就是做設計的,如果所有的設計就只有一種風格,這樣好嗎?天天讓你吃一樣菜,好嗎?

Ⅱ 一張寫實風格的圖片如何製作擬物化效果

1.打開抄一張人像照片(選擇光感較強襲,易於塑造明暗,同時最好顏值較高,增加繪畫興趣) 右上角模式選擇為繪畫模式。 佐佐大人在這里選了一位清涼乾爽的妹子
2.解鎖當前圖層(原本默認的圖層右側有個小小的鎖的樣子) 並定義當前圖層為新圖案。
3.點擊圖案圖章工具,在生成的圖案選擇欄里找到生成的新定義圖案。

4.新建兩個空白圖層(快捷鍵Shift+F5填充為白色圖層)。
扁平化設計:
特點:界面上單色極簡的抽象矩形色塊、大字體、光滑、現代感十足;交互的核心在於功能本身的使用,所以去掉了冗餘的界面和交互,而是使用更直接的設計來完成任務;扁平化設計則讓你意會這是個什麼東西。
設計扁平化 (Flat) 還是擬物化 (Skeumorphism):
在數碼設備普及度不高的時代,擬物化是有效果的,尤其對於孩子和老人來說,擬物化設計更直觀有趣。但是隨著數碼科技的發展,擬物化的好處會越來越少,隨之帶來的是開發成本增加、審美疲勞等問題,擬物風格更多地作為一種視覺裝飾。

Ⅲ 什麼是「擬物化」設計蘋果公司...

寬泛復而言,擬物化指制「對實際物體的模仿重現」。

例如,通過邏輯推理得出,蘋果的電子書應用頁面類似一個便宜的松木書架;蘋果的記事本程序類似於一本黃色的標准紙簿,這種類型的拍紙簿有格子,有空白,並於約1978年絕版。

擬物化滲透在蘋果以及其它用戶界面的每個角落——應用窗口的陰影效果,以及虛擬按鍵的炫光效果,使得它們看似實體按鍵。

(3)擬物化設計擴展閱讀

不可否認,iOS7的確是在嘗試改變,並且其中新增的一些功能體驗或部分界面確實有值得稱贊之處。iOS7扁平化的設計完全打破了iOS6及以往的擬物化風格,在所有細節中都在追求極簡化與細致化的平衡,不過在其中也難免具有一些問題。

比如扁平化相對於原有的立體感會造成的最典型問題,是其失去了原有的操作觸感,這是一個會更多的影響到蘋果iOS老用戶的問題。

Ⅳ 為什麼扁平化設計成了新的設計方向擬物化設計的相對缺點在哪裡

相對簡單,功能大於視覺
提高可操作性

Ⅳ 擬物化和扁平化設計哪個好

現在的設計越來越走扁平化的設計了
扁平化設計更加簡單直接的將信息和事物的專工作方式展示出來屬,減少認知障礙的產生。
由於目前顯示設備越來越多元化,為了能更好的在不同的設備中顯示相同的效果,操作又簡單,扁平化的設計剛好能滿足這種需求,具有更好的適應性。

擬物化設計現在慢慢的已經是過去式了,扁平化設計會慢慢成為主流。

不知道對你是否有幫助,謝謝!

Ⅵ 擬物化和扁平化區別

你好,兩者來在於源一個像真實的,一個虛無扁平化。

擬物化設計的優點:
認知和學習成本低,外婆級的人也能看懂IOS里賣年幾乎所有原生應用的圖標;
各種按鈕的視覺質感和按下去之後的交互效果,養成用戶對這類「東西」的統一認知和使用習慣;
人性化的體貼:我相信有很多同學都非常喜歡ibooks的體驗,用它來閱讀確實是一種享受。

擬物化設計的缺點:
大多數擬物化界面並沒有實現功能化,只有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視覺的陰影和質感效果。

扁平化的優點:
簡約而不簡單,搭配一流的網路、色彩設計,讓看久了擬物化的用戶感覺煥然一新;
突出內容主題,減弱各種漸變、陰影、高光等擬直視覺效果對用戶視線的干擾,讓用戶更加專注於內容本身,簡單易用。
設計更容易,優秀扁平的設計只需保證良好的架構、網路和排版布局,色彩的運用和高度一致性。

扁平化設計的缺點:
需要一定的學習成本,且傳達的感情不豐富,甚至過於冰冷。

Ⅶ 是什麼造成了擬物化設計的好與差

在那場討論中,這兩種設計思維的優缺點獲得了充分地探討,但是在探討過程中支持擬物化設計的人拿出好的擬物化設計進行,支持扁平化設計的 拿出差的擬物化設計進行批評,而對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擬物化設計的好與差卻沒有人探討。本文所要講述的便是個人對比不同評價的擬物化設計後所得到的一些看法。 好的擬物化設計來源於懷舊 在批評擬物化設計的文章中,常常被拿來詬病的就是 iOS 中 Podcast應用的原始界面,對於此界面反感的主要理由是過度擬物化,而同樣是音樂播放界面,同樣是擬物化設計,前陣子推出的 Jing移動客戶端的唱片與唱針就是褒獎多過批評,而在 Jing 中唱片與唱針的交互方式甚至都擬物化了。難道 Podcast 只是把按鈕、旋鈕以及背景圖片的樣式進行了擬物,至於按鈕與旋鈕的交互方式如今在交互設計上也是通用的,這樣就算是過度擬物化了? 通過一番簡單的調查可以發現,Podcast 的界面模仿的是一個博朗的一款型號為 TG 60 的磁帶錄音機。我相信除了音樂設備迷和對工業設計史有過研究的人之外,恐怕不會有多少人看到 Podcast 就會想起 Braun的TG 60,想到的恐怕都是從小上英語課做聽力或者聽音樂磁帶用的普通錄音機。雖然現在電子行業過於發達,錄音機早就不是主流,但是起碼錄音機淡出主流視野還是 十年以內的事,要主流用戶看到 Podcast 這個向經典設計致敬的界面能夠產生一定感情,顯然是過於困難了。而留聲機的淡出則是幾十年以前的事情,雖然唱片和唱針的形式到現在依然有所保留,但大多是 在專業的音樂設備上,這種機械交互方式早已經從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消失。Jing 引進了這種擬物化的交互方式,能夠讓人產生自己在電影中描繪的古典場景中撥弄留聲機上的唱針的錯覺,從而產生懷舊的情緒,是一次比 Podcast 更成功的向經典致敬。 當擬物化設計是為了向經典致敬時,千萬別向你一個人的經典致敬,當這個設計喚起了你心中的懷舊情感時,別人的心中可能正無動於衷。 好的擬物化設計來源於品質 同樣是視覺元素的擬物化,iOS 系統中皮革質感的 Reminders 就很少被人詬病,而木頭紋理的 Newsstand 和 iBooks 同樣有很多人支持。在這些應用中,在視覺上對於質感與紋理細節的追求相信絕對不遜於 Podcast 的「過度擬物化」, 但是為什麼對於這些設計的評價則是褒大於貶呢?我認為原因在於質感的不同。在這個年代裡,由於更低的成本與更高效的生產,塑料和金屬這兩種材料逐漸地統治 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被這兩種包圍的我們觸及到其他材料如木質、皮質的時候,往往會產生物質感受以外的精神感受。因此木質與皮質的紋理能夠讓我們對於 品質的追求得到滿足,而除了少數情況下塑料能夠傳遞簡約美,少數幾種金屬質感能夠給人以未來感,大部分的塑料與金屬給人的都是廉價的感覺。因此 Podcast 模仿了主要採用了塑料和金屬的 TG 60 時,非但不能向主流用戶傳達「這是經典設計」的信息,反而會讓人覺得十分廉價。 同樣是擬物化設計,Evernote food 的壽司圖標同樣十分成功,在這個圖標中,令人心動的不再是質感或者是紋理,而是這個圖標所擬的物——壽司。在我們的飲食思維中,日本的壽司作為日本飲食文 化的代表,作為一種與其說是食品不如說是一種可食用的手工藝品,能向我們傳遞一種精巧、用心以及對於細節的考究,是對於品質追求的代表,而在圖標中更是用 精心的裝盤來加強了這種代表性。 擬物化設計並不是不可行,也並不存在過度不過度的問題,關鍵只是在於擬的是什麼物,能否喚起人們心中的情感,否則沒有情感的單調的擬物化,實際上和扁平化的設計並沒有多大差別,還會在樣式上因為過於累贅而輸給別人。 好的擬物化設計來源於新奇 另外有一些擬物化設計,他們所模仿的東西十分簡單,隨處可見,並不會讓人產生懷舊的情感,同時在品質方面的追求也不那麼強烈。但是由於其在視覺元素 或者是交互上的一些獨特設計十分新奇,從而獲取到了用戶的好感。其中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錘子OS 中的時鍾類應用。這個應用可以說是將現實中一款傳統時鍾類工具的交互方式給拷貝到了設備上,對於交互過程中的一些細節也十分講究。這種交互方式是大家不怎 么接觸到的,雖然對其沒有什麼懷舊的感情,其質感與紋理幾乎不存在什麼擬物化,一個簡單的鍾表工具更不存在什麼高品質體現,但是這種新奇的交互方式帶給了 人們交互上的游戲性感受,在使用的過程中產生了一種好玩的感覺,其用戶體驗已經超出了普通的時鍾類應用的范疇。而在那個失敗的 Podcast 設計中,雖然模仿的是主流用戶所陌生的一款經典設計的磁帶錄音機,可惜的是類似的錄音機大家所接觸到的實在太多了,面對這個界面很難產生新奇的感受。 好設計應用的未來 擬物化設計作為一種設計風格,本身並沒有什麼對與錯。尤其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到這個地步的時候,如果是從傳統互聯網領域進入移動互聯網,那麼在設計 上只需按照系統的設計指南做出標准化的設計,通過繼續提供服務以及本身的品牌影響力即可獲得一定的成功,若是直接從移動平台起步,如果沒有自己獨特的設計 風格,恐怕很難脫穎而出。 而在目前扁平化設計成為趨勢的時候,一個好的擬物化設計更能賺足眼球。 與此同時,目前大部分應用的視覺設計都十分出色,更多的創新空間是在交互設計上,而擬物化思維更能夠帶來交互方式上的新靈感。而在主流系統紛紛被拍 扁、目前的那些「好應用」和系統原生越來越像的的情況下,可以預言,在未來的日子裡,那些「好設計」的應用必將被好的擬物化設計與新的交互方式所佔據。

Ⅷ 什麼是「擬物化」設計蘋果公司設計主管換人,今後蘋果產品UI設計可能會是什麼樣子

擬物設計(Skeuomorph)是一種產品設計的元素或風格,指原有物件中某些必需的形式在新的設計中已不再必要,但新設計仍模仿舊有形式,以使新的外觀讓人感覺熟悉和親切。這可以看作是技術領域中的路徑依賴。
擬物設計藏在哪兒
擬物設計並不僅僅局限於計算機圖形用戶界面中,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許多擬物設計的影子,比如你的相機在拍照時,相機會發出」咔」的一聲,你家塑料地板的樣式也很可能是木紋的,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如果你仔細觀察一定會發現不少。
這些隱藏在生活中的擬物設計會讓人感覺自然,你甚至會覺得它是某些產品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生活中也有很多醜陋的擬物設計,比如說那令人作嘔、丑到極致的北京西站,
或者說「革命烈士用鮮血染紅」的紅領巾,
計算機圖形界面上的擬物設計
在蘋果的Mac OS X和iOS系統中,用戶會發現許多具有擬物化設計的軟體,比如備忘錄的設計,這樣的設計讓用戶覺得自己在用一個真實的備忘錄,並且學習成本很低。
或者是podcast的設計,只有在點擊podcast封面後,才能看到這樣的設計
當然GUI上的擬物設計並不只存在於蘋果的系統,Windows 7的Windows Aero界面就是一種擬物設計,它模仿的是磨砂玻璃,並且有強烈的陰影效果。
蘋果高層大動盪後,許多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命題,但這樣的命題是一個偽命題。擬物設計只是一種設計風格,有人把它運用的很好,設計出來的產品非常好看,也有人用擬物設計設計出了非常糟糕的界面或產品。不能說極簡風格好還是擬物風格好,把某種風格運用的出色得體才是好的設計。
這個真不好說,許多人認為蘋果UI界面在未來會往極簡風格發展,因為工業設計大師Jony Ive一直信奉著極簡設計風格,而之前負責iOS的Scott Forstall讓擬物風格在蘋果的UI中無處不見。Scott Forstall走了之後,Jony Ive很可能會發動一場設計大革命,之前的擬物設計都得死。(很像63年前的某些事,是吧)。

Ⅸ 擬物化設計與扁平化設計哪個更好

真正的極簡不僅僅是拋去了多餘的修飾,它給復雜帶來了秩序。為了追求極簡主義,iOS 7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將蘋果多年來一直堅持的擬物化設計風格轉變為由Win8 metro界面發揚光大的扁平化設計。下面我們來淺析一下有關扁平化設計與擬物化設計的那些事兒。 擬物設計簡單來說就是對實際物體的模仿重現,來幫助用戶獲得自然的心理感覺。擬物化設計是已故CEO喬布斯所推崇的,他在Mac OS 設計之初就始終堅持這種做法,因為他認為只有通過類比的方式才能弱化用戶在操作電腦時產生的恐懼感,而在交互場景中,擬物化設計可以最大化類比的效果,通過對材質的真實呈現以及通過設計來解決問題的思想,可以更友好地引導用戶使用觸摸屏,使觸摸屏變得更親切,更真實。因此,擬物化的界面通常都具備紋理、陰影、高光等設計元素,而蘋果以秀色可餐為主題的廣告恰恰正是擬物化設計的一個縮影。 擬物化設計的特性: 1、感知性。通過對實際物體虛擬設計的恰當擬物化,可以幫助用戶在情感層面上易於接受,減低學習成本。但過分的濫用也會物極必反,可能會由於不同用戶的不一致行為,產生對功能的誤解,反而增加了學習成本和挫傷了用戶的心理期望。 2、邏輯性。擬物化設計更為本質的可能不在於外觀的好看,而在於組織和交流信息的邏輯形式,或者是交互。例如,設計紙張時,不是模擬紙張的樣式和材質,而是模擬紙張的疊加、覆蓋、抽拉等空間關系,如此,紙張的裂口和陰影是必要的擬物設計,它產生的虛擬邏輯更有效果地區別和組織信息。 扁平化設計通俗來說就是擬物化設計的一個相對面,扁平化設計更注重視覺的極簡主義,拋棄了漸變、陰影、紋理、高光等擬真視覺效果,而採用簡單的圖形與色彩,從而打造出一種看上去更平的界面。在Win8 Metro 界面中,則完全使用了扁平化設計,使內容信息中心化,減少不必要的元素來突顯本質,這也是扁平風格的一個優勢,簡單直接,減少認知障礙的產生。 扁平化設計的特性: 1、極簡性。純粹的視覺圖形,Less is more的極簡理念,正是扁平化設計的核心風格,特別是在手機屏幕有限的空間內完成復雜的交互,扁平化設計可以在復雜的交互中保持設計上的一致性,減少噪音,從而達到化繁為簡的效果。 2、實用性。扁平化設計雖然沒有擬物化設計的視覺沖擊,但去除花哨的效果就是實用至上。簡潔的設計語言,精準的感知定位,可以使用戶的深度操作變得有序而明確,從而在情感與效率上取得平衡。對設計人員來說,擬物化的設計既繁瑣又費時,而扁平化設計將大大減低設計成本,兼容性更佳,不可謂不實用。 其實,擬物化設計與扁平化設計是不同的設計風格,本質上是沒有好壞之分,只存在結合實際應用時恰當不恰當之別。而在蘋果iOS 7的發布中,我們看到了部分扁平化設計影子,這是一個從更好看風格向更適用風格的靠攏。而從網站建設與網頁設計的角度,扁平化設計的極簡性與條理性可以說是大勢所趨。

Ⅹ 什麼叫扁平化UI什麼叫擬物化UI

扁平化設計-Flat 特點:界面上單色極簡的抽象矩形色塊、大字體、光滑、現代感專十足;交互的核心在於屬功能本身的使用,所以去掉了冗餘的界面和交互,而是使用更直接的設計來完成任務;扁平化設計則讓你意會這是個什麼東西。 好處: ·簡約而不簡單,扁平的設計搭配一流的網格、色彩設計,讓看久了擬物化的用戶感覺煥然一新; ·突出內容主題,減弱各種漸變、陰影、高光等擬真視覺效果對用戶視線的干擾,讓用戶更加專注於內容本身,減少用戶使用這類產品的負擔,在扁平化的視覺和優秀的架構設計下顯得非常簡單易用; ·設計更容易,優秀扁平的設計只需要包含良好的架構、網格和排版布局,色彩的運用,高度的一致性,而不需要考慮更多的陰影、高光、漸變等等。(其實也是相對來說的,這里爭論比較大,扁平化對於色彩運用和排版布局的要求更加高了; 壞處: 需要一定的學習成本,且傳達的感情不豐富,甚至過於冰冷。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