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讀後感教學設計

讀後感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 2021-01-27 18:33:58

1. 五年級語文讀後感習作教學,什麼是讀後感教學設計案例

定標題,明寫法。
掌握讀後感的寫法,猶如蓋房搭建了鋼筋框架。專因此要幫屬助學生初步掌握讀後感的寫法。
其一:確定標題。標題有兩種寫法。一種直接命題,一般為「讀《╳╳╳╳》有感」或「《╳╳╳╳》讀後感。」另一種可確定正副標題,正標題一般註明文章的中心內容。副標題表明題材。
其二:掌握讀後感的基本寫法:為讓學生整體把握,快捷理解識記我歸納為這幾個字「引 — 議 — 聯 — 結。」
引——扼要寫出「讀」的內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點語句,很快引出感的觀點和中心。
議——就自己「感」的中心或觀點進行分析議論,說明道理。
聯——就議論的中心展開聯想,繼續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聯系社會和自己的生活抒發感受。
結——結尾概括中心,總結全文,得出結論。結論可與開頭相照應,可歸納出結論性的意見,可強調某一重點,可發出號召。

2. 作文教案怎樣寫讀後感

讀後感就是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或幾句名言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版啟示權寫成的文章。
讀後感的格式(簡單的說):
第一段 把書中主要內容,加以概括,作者寫了什麼,想表達什麼。
第二段 選擇一個比較重要的點,也可以是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話加以表達,我覺得哪哪哪比較好,我有什麼樣的看法。
第三段 聯系實際生活.

3. 怎樣寫《讀後感》教學設計 滎陽市第七小學

讀後感就是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或幾句名言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內章.
讀後感的格容式(簡單的說):
第一段 把書中主要內容,加以概括,作者寫了什麼,想表達什麼.
第二段 選擇一個比較重要的點,也可以是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話加以表達,我覺得哪哪哪比較好,我有什麼樣的看法.
第三段 聯系實際生活,把書里的和生活中的結合起來,抒發下真情實感,生活中怎麼怎麼樣,我覺得怎麼怎麼樣,我學到了什麼.

4. 冀教版五年級作文第四單元《讀後感》教學設計

[冀教版五年級作文第四單元《讀後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寫讀後感的興趣,冀教版五年級作文第四單元《讀後感》教學設計。
2、學習寫讀後感的基本方法,提高閱讀和作文能力。
教學重點:
提高閱讀能力,能夠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學寫讀後感。
教學難點:
在習作中,進一步提高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做到語言精煉,感情真摯。
教學用具: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初識讀後感
我們從上學到現在,學了許多課文,有哪些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有什麼感受?
小結:像這樣在讀過一篇文章獲一本書之後,把自己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道德教育、啟迪說出來或寫下來,就是讀後感,讀後感《冀教版五年級作文第四單元《讀後感》教學設計》。
今天,我們就來上一節作文課,寫讀後感。(板書課題)
二、啟發點撥,指導寫法、構思。
讀後感是一種實用性很強的文體,掌握它的寫法猶如蓋房搭建了鋼筋框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這節課你一定要認真聽喲!

1、
確立標題
(1)直接命題
(2)確定正副標題

2、
讀後感的寫法
引——議——聯——結
引:簡要寫出「讀」的內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點語句,很快引出感的觀點和中心。

看例子,找出哪部分是介紹原文的主要內容,哪些是感受?
議:用一兩句話對原文加以議論,引出下文的「聯系實際」。
聯:具體聯系自己看到的、聽到的社會實際或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談感受。
(1)看範例
(2)學生再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

結:結尾可以概括中心,總結全文;或提出問題,發表看法;還可以是耐人尋味發人深思的,「文無定則」,可以根據讀後感的形式選擇不同的結尾方法。
3、回顧總結
(1)引、議、聯、結的步驟。
(2)寫讀後感需注意:

A:讀原文,抓重點。

B:擺好位,側重「感」。

C:抓住「點」,聯實際。
三、直抒胸意,真情習作。

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篇文章或一本書,運用學到的習作方法,獨立構思,寫一篇讀後感。
〔冀教版五年級作文第四單元《讀後感》教學設計〕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5. 讀後感教案

[讀後感教案]讀後感教案教學目標:
1、通過學寫讀後感,使學生養成邊讀邊思的良好閱讀習慣,讀後感教案。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閱讀和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會寫讀後感。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談自己的閱讀感受。
教學設計:
一、明確目標。
1、談話導入。
最近你看過什麼書?或者讀過什麼文章?
這本書或這篇文章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你有什麼感受呢?
2、師述:如果我們讀別人的文章只是走馬觀花地讀,那還不算讀。真正地讀,是從文章中「讀出自己」,好比看一場電影,看到動情處,你會流淚,這說明你不僅僅是在看電影,而是從電影中「看出了自己」;再如我每天帶上隨身聽,徒步上班,對《老師的窗前》百聽不厭,這同樣是因為由此很自然地想起過去的校園生活,總之,我是把自己給擺進去了,也就是「讀出了自己。」同樣,我們讀到一篇好的文章,會為之浮想聯翩,會為之感慨萬千……我們說這也是「讀出了自己」。今天我們把這種閱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後所產生的感想給它一個科學的名字——讀後感。
3、明確目標。
讀後感可以是閱讀時即興寫在書旁的一句話,可以是及時寫下的一段話,也可以是一篇文章;讀後感可以是邊讀邊做批註,可以是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認真反思後寫下的一篇文章。今天我們要學的是讀完一篇文章後掩卷而思,用幾段話或一篇文章寫下自己的感受。(板書:寫讀後感)
二、確定感點。
1、讀後感,顧名思義,就是先讀後感,只有把文章讀懂了,讀通了,才有感受可言。
2、理解「感點」。感點就是讀完了文章後最使你感動的那一點或方面,也叫「觀點」或主題。
3、閱讀《背影》,說說你最感動的是什麼?指導學生給這篇文章列感點。
三、暢談感受。
1、推薦文章學生閱讀。
2、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3、全班交流。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發散思維談個人閱讀感受,如聯系實際、進行對照、運用聯想等方法談感受。
四、學寫讀後感。
1、默讀例文《做事要有主心骨》,看看你從中學到了什麼?該怎樣寫讀後感呢?
2、交流。
強調重在寫自己的感受。
3、除了像例文這樣寫之外,讀後感還可以怎麼寫?
引導學生懂得讀後感是閱讀筆記的一種形式,只要把自己讀書後的感想、體會或收獲用一種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了就行了。
4、從你所讀的文章中選一篇感受最深的文章學寫讀後感。
反思:
羅曼羅蘭說過:從來沒有人讀書,只有人在書中發現自己,檢查自己,超越自己。學生學寫讀後感,了解寫讀後感的形式、會寫讀後感還不是最終的目的,我們要通過寫讀後感,養成學生邊讀邊思的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閱讀,把作者豐富的、內斂的情感變成學生自己的情感,使他們的認識上升到另一個層面。【擴展閱讀篇】
所謂「感」
可以是從書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書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讀書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諷刺。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讀後的基礎上發感想。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讀後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讀好原文
「讀後感[1]」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麼都沒有了解,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並感得深刻。如果要讀的是議論文,要弄清它的論點(見解和主張),或者批判了什麼錯誤觀點,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啟發,還要弄清論據和結論是什麼。如果是記敘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節,有幾個人物,他們之間是什麼關系,以及故事發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會背景,還要弄清楚作品通過記人敘事,揭示了人物什麼樣的精神品質,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節使人受感動,為什麼這樣感動等等。
其次,排好感點
只要認真讀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寫成讀後感的方面很多。如對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原作其他內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個別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寫成讀後感。總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內容,只要你對它有感受,都可能寫成讀後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來,這樣才能寫好讀後感。
第三、選准感點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許多感點,但在一篇讀後感里只能論述一個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緊接著便是對這些眾多的感點進行篩選比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自己寫來又覺得順暢的一個感點,作為讀後感的中心,然後加以論證成文。
第四、敘述要簡
既然讀後感是由讀產生感,那麼在文章里就要敘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實,有時還要敘述自己聯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話,讀後感中少不了「敘」。但是它不同於記敘文中「敘」的要求。記敘文中的「敘」講究具體、形象、生動,而讀後感中的「敘」卻講究簡單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學寫讀後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敘述不簡要,實際上變成復述了。這主要是因為作者還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點,所以才簡明不了。簡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簡還要明。
第五,聯想要注意形式
聯想的形式有相同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同性)、相反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反性)、相關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關性)、相承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承性)、相似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似性)等多種。寫讀後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聯想與相似聯想這兩種聯想形式的運用。
編輯本段如何寫讀後感
格式
一、格式和寫法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讀後感《讀後感教案》。題目可以用《讀後感》;還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兩個詞語)做題目,下一行是——《讀有感》,第一行是主標題,第二行是副標題。
二、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三、要密切聯系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四、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五、敘原文不要過多,要體現出一個「簡」字。
六、要審清題目。
在寫作時,要分辨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讀」能抓住重點,「感」能寫出體會。
七、要選擇材料。
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系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
八、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
原文內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
九、要符合情理、寫出真情實感。
寫讀後感的注意事項
①寫讀後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
②要寫得有真情實感。應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絕非「檢討書」或「保證書」。
③要寫出獨特的新鮮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見解來吸引讀者或感染讀者。
④禁止寫成流水賬!
編輯本段要寫關於學習的讀後感應該讀什麼有感
(1)引——圍繞感點 引述材料。簡述原文有關內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要簡練,而且要把重點寫出來。
(3)議——分析材料,提練感點。亮明基本觀點。在引出「讀」的內容後,要對「讀」進行一番評析。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對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後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要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4) 聯——聯系實際,縱橫拓展。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寫讀後感最忌的是就事論事和泛泛而談。就事論事撒不開,感不能深入,文章就過於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讀後感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聯,就是要緊密聯系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系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系現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著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當然在聯系實際分析論證時,還要注意時時回扣或呼應「引」部,使「聯」與「引」」藕」斷而「絲」連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5)結——總結全文,升華感點。「讀」的內容不放鬆。
以上五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一、先要重視感
感要多 讀要少,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二、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系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准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
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四、敘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復述原文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初中作文課中,除了寫\"讀後感\"外,老師還會要求同學們在看完一部電影,電視片或參完某一展覽後寫\"觀後感\",觀後感的寫法與讀後感是一樣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簡述所觀的內容,然後引出觀點,展開論述就可以了。
五、寫景、物的讀後感應該怎樣寫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後脫節。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
(5)簡要地說明原文有關內容,重寫有感,不要重點介紹,偏離主題。

6. 《如何寫讀後感》教學設計

1.教師要寫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內典型性,不要事無巨細都羅容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
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7. 教案設計觀後感

怎樣寫讀書筆記》作文指導課教案,說課,教後反思 1.教師要寫自己認回為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答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典型性,不要事無巨細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 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8. 讀後感作文教學設計3

[讀後感作文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新教材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口語交際?習作七》
教學要求:通過寫讀後感,提高閱讀和作文能力,增長見識,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讀後感作文教學設計3。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一本好書,一篇好的文章,讀過之後那動人的情節、優美的文辭會讓我們激動不已,從中受到啟發、教育,甚至終身難忘,把這些感受、感想寫下來,就是讀後感。這節課,我們將要學習的內容就是探討如何寫好讀後感。
二、小組討論,表達共識:
1、我們在四年級就曾經接觸過讀後感,根據自己的閱讀經歷和寫作實際,說說應該怎樣寫讀後感。
2、小組討論,班內交流,師隨機板書:
讀後感,顧名思義就是指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的感想。讀後感作文教學,讀是前題,感是寫作重點,也是教學的目的。學生只有認真讀懂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才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並從中受教育和啟迪。
(1)仔細閱讀原文,認真領會文章精神是寫好讀後感的前提;
(2)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3)要密切聯系實際,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4)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做到議、敘述、抒情三結合。
3、探討讀後感的一般寫法(或結構):
開頭:簡要介紹所讀作品的書名,總的感受。
中間:談感受感想,聯系生活實際中的人、事作比較、談感想。恰當地引用名人事件,貴在真,讀後感《讀後感作文教學設計3》。
結尾:回到所讀的作品,概括提升主題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
4.教師總結讀後感寫作方法。
新課標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編排了讀後感作文教學。學生初次遇到寫讀後感作文,總會碰到新的問題——難寫,甚至不會寫。因為小學生作文大多是以寫記敘文為主,學生一般能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把事情的經過寫出來。而寫讀後感作文卻有別於記敘文,它必須寫出因讀後感的內容。可以寫課文中某一個詞的理解,也可以寫對一個句子或一段話的理解和感悟;當然也可以寫對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總體感受或見解。在寫讀後感中提出自己的質疑,經過分析,表達自己的觀點,抒發自己的情感。可見,讀後感作文又帶有議論文的寫作成分。因此,讀後感作文教學時,關鍵要教給學生的寫作方法。
怎樣教學生寫好讀後感作文呢?總體可圍繞「引、析、聯、結」這四個環節來開展作文教學。
引:或引原文觀點,或引原文的內容。
議:所引原文體現出觀點。
聯:在所給原文的基礎上為基點生發開去,發表議論,由此及彼的聯系現生活中相類或相反的現象,聯系相關的種種問題。
結:從說明原文給人什麼啟示的角度提出看法,總結全文。
三、動筆成文,師巡視指導。
四、作文講評
1、指明學生讀自己的作文,師生共同點評,防止作文步入以下誤區:
(1)敘述原文過多,無感、少感;
(2)無感而發,牽強附會;
(3)空洞抽象,缺乏聯想;
(4)蜻蜒點水,面面俱到。
2、佳作欣賞,體會讀後感的寫作特點,邊聽邊想怎麼寫的:
開頭:由讀引發感想,開門見山,概括感受。
中間:(1)感受具體,邊敘邊議,敘情節不照抄原文,議感受得體。
(2)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人、事,指導自己行動,不然寫作無意義。
結尾:概括升華主題。
3、生匯報自己的收獲及疑問,提升認識。
4、總結選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想人未想之點,寫人未寫之材
好的開頭:起句如爆竹,驟響易徹,使人一見鍾情。
好的結句:結尾如撞鍾,清音有餘。
事真實生動:有說服力,有味道
5、質疑:同學們,心中有什麼收獲或疑惑說出來評議。
「文章不厭百遍改,佳作常自改中來。」
每個人的生活積累、知識積累、語言積累都不同,有差別才能相互啟發,形成互補,根據自己的理解,修改自己的作文。
五、課後自我修改作文,補充完善。
六、板書設計:
讀後感的一般寫法(或結構):
開頭:簡要介紹所讀作品的書名,總的感受。
中間:談感受感想,聯系生活實際中的人、事作比較、談感想。恰當地引用名人事件,貴在真。
結尾:回到所讀的作品,概括提升主題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
〔讀後感作文教學設計3〕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