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設計
① 知恩 感恩 報恩 的主題班會要怎麼設計
可以演個小品,如《第一支鋼筆》等等,然後從父母的愛延伸到一些大愛上去專,提倡大愛無私,不只有屬父母的愛存在著。放首《感恩的心》,放點公益廣告 如《媽媽我為你洗腳》,還有那個忙忙 都忙的那個廣告,呼籲要常回家看看,也可以討論你要感激的人和事。。。。。。
② 知恩口罩怎麼樣
買口罩不應該只認品牌,而是應該注意防護級別。
我國現在口罩必須執行GB2626-2006標准。防塵口罩的等級分為KN100、、KN90三個等級。其中KN100可以對超微粉塵(粒徑0.075微米)達到近100%(99.97%以上)的防護效果。顆粒度大的,可以選用KN95等級。
防塵口罩的防護效果,取決於2個方面。一是濾棉的過濾效率。二是面罩與面部結合的緊密程度。
因此口罩必須分大小號,不分大小號的口罩與面部的貼合效果因人而異。
清塵之道:科學選用經過GB2626-2006標准認證的防塵口罩,有助於預防肺部傷害發生。
1、選擇復式半面罩型。一次性口罩由於漏氣率高,不適合長期或職業防護用。
2、選擇 KN100等級防塵濾棉使用。低防護率將導致身體受到傷害。
3、選擇硅膠材質的較為舒適。適合長時間佩戴,不易引發過敏反應。硬度高的口罩易造成面部壓痕。
4、口罩分大小號,這點極其重要。不要購買那些所謂通用型號的口罩。易漏氣。
5、口罩有覆蓋口鼻,覆蓋口鼻、下頜2種,建議使用後者,相對較為舒適。
6、建議選擇呼吸順暢型口罩。有的口罩採用雙濾棉設計,同時濾棉具有雙面,這樣的口罩相對呼吸順暢。
目前我國已經有KN100等級產品,且綜合使用費用每日一元左右。
③ 怎樣設計感恩學校的主題班會
感恩的意義:
人的一生中,小而言之,從小時候起,就領受了父母的養育之恩,等到上學,有老師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後,又有領導、同事的關懷、幫助之恩,年紀大了之後,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輩的贍養、照顧之恩;大而言之,作為單個的社會成員,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多層次的社會大環境之中,都首先從這個大環境里獲得了一定的生存條件和發展機會,也就是說,社會這個大環境是有恩於我們每個人的。感恩,說明一個人對自己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有著正確的認識;報恩,則是在這種正確認識之下產生的一種責任感。沒有社會成員的感恩和報恩,很難想像一個社會能夠正常發展下去。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對許多事情都可以
;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可以認真、務實地從最細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自發地真正做到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正視錯誤,互相幫助;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將不會感到自己的孤獨……
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艱難險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敗。在危困時刻,有人向你伸出溫暖的雙手,解除生活的困頓;有人為你
,讓你明確前進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軀把你擎起來,讓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終戰勝了苦難,揚帆遠航,駛向光明幸福的彼岸。那麼,你能不心存感激嗎?你能不思回報嗎?感恩的關鍵在於回報意識。回報,就是對哺育、培養、教導、指引、幫助、支持乃至救護自己的人心存感激,並通過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用實際行動予以報答。
一切情緒之中最有威力的便是愛心,但它以不同的面貌呈現出來。感恩也是一種愛,因而安東尼•羅賓喜歡通過思想或行動,主動表達出自己的感恩之情,同時也好好珍惜上天賜給他的、人們給予他的、人生經歷的。如果我們常心存感恩,人生就會過得再快樂不過了,因此請好好經營你那值得經營的人生,讓它充滿了芬芳。
感恩是積極向上的思考和謙卑的態度,它是自發性的行為。當一個人懂得感恩時,便會將感恩化做一種充滿愛意的行動,實踐於生活中。一顆
,就是一個和平的種子,因為感恩不是簡單的報恩,它是一種責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種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感恩是一種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學會做人,成就陽光人生的
。從成長的角度來看,心理學家們普遍認同這樣一個規律:心的改變,態度就跟著改變;態度的改變,習慣就跟著改變;習慣的改變,性格就跟著改變;性格的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願
改變我們的態度,願誠懇的態度帶動我們的習慣,願良好的習慣升華我們的性格,願健康的性格收獲我們
生!
朋友相聚,酒甜歌美,情濃意深,我感恩上蒼,給了我這么多的好朋友,我享受著朋友的溫暖,生活的香醇,如歌的友情。走出家門,我走向自然。放眼花紅草綠,
,我感恩大自然的無盡美好,感恩上天的無私給予,感恩大地的寬容浩博。 生活的每一天,我都充滿著感
懷,我學會了寬容,學會了承接,學會了付出,懂得了回報。所以,每天,我都有一個好心情,我幸福的生活著每一天。我懂得,學會了感恩,才會在生活中發現美好,用微笑去對待每一天,用微笑去對待世界,對待人生,對待朋友,對待困難。寬容和感動可以
,化
為春暖,
。
對於生活心存感恩,你就不會有太多的抱怨,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比抱怨更重要的是自己為改變這一切做了哪些努力。感恩之心足以稀釋我們心中的狹隘和蠻橫,還可以幫助我們度過最大的痛苦和災難。常懷感恩之心,我們就可以逐漸原諒那些曾和你有過結怨甚至觸及你心靈痛處的那些人,會使我們已有的人生資源變得更加深厚,使我們的心胸更加寬闊宏遠。
因此,感恩,是一條人生基本的准則,是一種人生質量的體現,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礎。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能使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能保持我們的積極、健康、陽光的良好心態。懷有感恩之情,對別人、對環境就會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賞和感激。感恩,是一種美好的情感,是病入
上的凈化劑、事業上的原動力和內驅力,是人的高貴之所在。感恩將使你的心和你所企盼的事物聯系得更緊,感恩將使你對生活、對一切美好事物的信念,從而一生被美好的事物包圍。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能夠生活在一個感恩的世界,這個世界一定是非常美好的,我們的人生也會變得更加美好。
在佛法中,經常說「報四重恩」:一、感念
攝受我以正法之恩;二、感念父母生養撫育我之恩;三、感念師長啟我懵懂,導我入真理之恩;四、感念
供養滋潤我色身之恩。我們感念眾生曠劫供我所需之恩,感念自然界,太陽供我光明與熱能,空氣供我呼吸,花草樹木供我賞悅。
感恩是一束金色的陽光,能化解冰雪,讓我們學習感恩,讓這束陽光也照耀我們大家的心!
④ 幼兒教育活動方案設計 學會感恩
一、活動主題: 感恩你我,真情成長 小班:親親一家人 中班:讓愛住我家 大班:感恩的心 感恩宣言: 小班——愛自己,愛家人 中班——愛自己,愛家人,愛同伴 大班——愛自己,愛家人,愛同伴,愛生活 二、活動目的: 將感恩的種子播撒在幼兒的心田。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樂於助人、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近年來,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人的溺愛導致孩子覺得別人的關懷是理所當然,只知道索取。通過一個月的感恩節活動,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感恩父母,感恩一切關心和幫助自己的人!用一顆感恩的心面對未來的生活! 三、活動時間:11月xx日 四:活動地點:春江幼兒園 五:具體安排: 教師篇:(各園工會負責) 1、在11月份的第一個國旗下講話中,進行《學會感恩》的演講,同時也是對全校師生進行活動的宣傳發動,正式拉開了感恩節活動的序幕。 2、學唱《讓愛住我家》 3、學習《感恩節的由來》 4、網站開設《感恩節主題》。班級網站各個班級負責,主網頁各信息員負責。 幼兒篇: 1、小、中、大班學唱《讓愛住我家》(年級組長負責) 2、畫一幅畫,感恩父母。(年級組長負責) 3、「小手護大手」活動,幼兒給爸爸媽媽擦護手霜。(各班級老師負責) 4、去敬老院為爺爺奶奶表演節目,送上我們誠摯的祝福。(大班年級組) 家長篇: 1、學唱《讓愛住我家》 2、「愛的傳遞」活動:家長填寫愛心卡,鼓勵寶寶把愛心卡送給老師、父母。或者張貼在幼兒園的愛心牆、海報上。 方案二:幼兒園感恩節活動方案 目標: 1、了解感恩節的來歷,知道感恩節是表達謝意的日子。 2、知道感恩節的特色食物與象徵物。 3、享受感恩節的慶祝活動。 4、通過為他人做事、送感恩卡等感恩行動體驗感恩的美好。 前期工作: 1、感謝信:全園發放感恩信,告訴家長感恩節來臨、我們要做什麼、以及對家長的感謝。 2、大廳:a.製作大火雞,標識語:happythanksgivingday感恩節快樂;b.擺放每班製作的小人(風格各異,幼兒參與,和幼兒一樣高,站立起來)(各班負責) 3、班級:a.各班級製作感恩節海報貼到醒目處;b.裝飾班級環境,如手印火雞、爆米花吊飾、羽毛等;c.感恩節的相關教育,如感恩節故事欣賞、感恩節標志性詞彙學習;d.製作感恩賀卡; 4、感恩周:a.每天的晨間接待老師化裝成印第安人。B.感恩行動:周一寶貝為您捶捶背;周二寶貝為您洗洗腳;周三寶貝給您端杯水;周四寶貝送您一個吻;周五寶貝秀一下。 當天活動前的准備:a.全體師幼學習《感恩的心》手語表演; b.請家長幫忙准備水果小吃以及一串爆米花項鏈; c.准備暖場音樂以及《感恩的心》《tenlittleIndians》音樂,主持詞 d.製作「金搖籃美食部落」標志,並准備大布蓋上(用於揭幕儀式);准備剪綵的相關物品。 e.班級的其他兩位老師負責將孩子們帶來的水果、小吃在各層樓道擺好(每班兩個桌子,包裝拆開、切成適宜大小),保證衛生並准備牙簽,紙杯,紙巾等。教育幼兒學會謙讓、適量品嘗。 F.告知食堂做少許小點心用於當日品餐活動。 當日活動流程: A,早上開始抱抱日,擁抱我們的孩子、同事;跟家長表達:謝謝您,感恩節快樂;孩子之間擁抱。 B,9:00全體幼兒戴爆米花項鏈在操場集合。播放暖場音樂10分鍾。 C,9:10,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簡單介紹感恩節相關知識。 D,英語教師帶領幼兒集體表演歌曲Tenlittle Indians。大聲喊出Happy Thanks-giving! E,集體表演《感恩的心》,擁抱身邊的人 F,美食小鎮鎮長(主任)上台互動,請出後勤人員並剪綵。「金搖籃美食部落」酋長(園長)發言並進行揭幕儀式。 G,各班級其他兩位老師帶領孩子們進入樓內,對暗號方可從美食部落牌子下穿過,逐層有秩序地在美食部落享受感恩大餐。英語老師裝扮成部落服務員。講「火雞語」對暗號。 活動結束: 1、感恩節活動新聞發網站 2、每班精彩照片發至班級博客與家長共享 3、幼兒製作的感恩賀卡送給家長,並且把感謝表達出來(說、親、抱等形勢) 4、幼兒寫口述日記講述感恩節的過程與收獲。 5、教育幼兒感恩節雖然結束了,但是我們要一直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去關注身邊所有的美好、所有應該感謝的事物和人們,做一個懂得說謝謝、知道表達感恩的人。讓我們和孩子們天天過感恩節吧! 方案三:幼兒園感恩節活動方案 一、大活動目標 將感恩的種子播撒在幼兒的心田 二、大活動名稱 「感恩你我,真情成長」 三、活動安排: 開幕式:11月xx日 主題活動:11月xx日——11月xx日 閉幕式:11月xx日 四、階段性工作安排: 一、大展板的製作,18號前完成; 1、小班級部完成橫幅的列印及製作。 2、背景(幕布亦是海報)的製作。 各級部將各自活動的具體安排(必須寫清活動名稱、目標、准備、時間、地點及參加人員)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寫在2k的鉛畫紙上。經園部審核後由中班統一布置和裝飾。 二、開幕式及准備分工; 1、時間安排 開幕式將按照大、中、小的順序進行,時間安排如下: 大班:15:00-15:15 中班:15:25-15:40 小班:15:50-16:05 2、家長宣傳工作到位 3、主持人 各級部推選一名能渲染氣氛的主持人介紹本級部活動的目標、內容安排及家長配合。 4、開場方式 各級部設計一個感性的開場方式,要能夠讓家長了解我們活動的意義並支持我們的活動,時間控制在5分鍾之內。 (如:大班可以用手語表演「感恩的心」作為開場,中班可以排練一個簡短的表現同伴間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情景表演,小班可以用音樂游戲「小烏鴉愛媽媽」作為開場。) 5、各級部所需音樂由自己年級組負責統一整理、建包後拷到辦公室桌面上; 6、開幕式過程資料的拍攝與收集,活動新聞及時上傳由大班級部負責。 7、過程設計: 上午活動:(8:30) 1、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幕(陳霞) 2、園長致開幕詞 3、大班教師手語表演《感恩的心》 4、全體表演《幸福拍手歌》(錢婷婷領) 下午活動: 1、大班表演,主持人向家長介紹級部活動意義及安排。(主持人自己級部推薦及安排) 2、中班表演,主持人向家長介紹級部活動意義及安排。(主持人自己級部推薦及安排) 3、小班表演,主持人向家長介紹級部活動意義及安排。(主持人自己級部推薦及安排) 三、中班級部准備好去孤兒院的相關事宜。 1、家長宣傳工作到位。 2、聯系孤兒院、車子;標語的列印、橫幅的製作。 3、領好幼兒園園旗、園服、園帽。 4、慰問禮品的准備。 5、幼兒安全教育、禮貌教育。 6、過程資料的拍攝與收集。 7、活動新聞及時上傳。 方案四:幼兒園感恩節活動方案 設計意圖: 我班孩子的平均年齡為4-5歲,所以這次的設計均以日常行為習慣為主建立孩子感恩之心。孩子學東西很直觀,在日常生活 中我們要注重在點滴事物之中,用行動和語言讓孩子感受到別人對他的關愛,同時也希望通過老師的引導能表達自己對別人的關愛。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感 恩教育既是一種人文教育,又是一種情感的教育。教育學生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讓學生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長、老師的付出,離不開社會的關愛。 教學目標: 1、促進家庭和睦,完善人際關系。 2、了解愛媽媽,愛長輩的美好情操。 具體要求學生從最基本做起,懂得知恩圖報和施恩不圖報的道理,即有報恩心,更有感恩行。在家庭盡孝心。應該做到:在家裡,孝敬父母,孝敬前輩,孝敬老人,講文明禮貌; 教學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並了解感恩媽媽
⑤ 感恩主題班會設計
設計目的:
現在的學生,就其心靈的一翼——「情」來看,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對父母之恩,熟視無睹者有之,麻木不仁者有之,貪得無厭者有之,以怨報德者亦有之,唯獨知恩圖報者鮮有之。那麼對父母無情無義之人,對師長、集體就更不會有情有義了。因此.通過本次班會,努力喚回學生回報愛心的良知,並引導學生通過抒發真情實感的習作來重新構築健全的人格,懂得愛的無私、偉大、純潔,激發學生愛的情感。
懂得感恩回報是我們社會的一種道德規范,並在以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身體力行。
准備工作:1、布置黑板,教室。
2、收集、整理資料。
3、布置做好班會記錄。
4、邀請學校領導參加。
具體過程:
學生齊誦唐代的詩人孟郊《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首詩以富有感情的語言,表達了一位慈母對即將離開自己的兒子的深深的愛。讀來令人感動。這首詩後來簡縮為成語「寸草春暉」,比喻父母恩情深重,難於報答。正是父母對我們有似海的恩情,我們才要想方設法回報他們。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孩子又是怎麼做的呢?請看下面一個案例《塑造孩子的感恩之心》(附後)
在歷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懷有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
同學們相繼上台發言講述父母、老師、朋友等對自己的無限深情,並表示要用實際行動回報那些給予我們恩情的人們。如一位同學在《母親節的禮物》中議論道:「我很慶幸自己,「我跑到雪糕店,買了一種叫『冰涼茶』的雪糕……說:『媽,這是送給你的——母親節的禮物。』母親顯得異常激動和興奮,她微笑地望著我,用顫微微的聲音對我說:『謝謝!』我發現媽媽的眼裡閃著亮晶晶的淚花。……」在文章結尾,作者又深放棄鮮花,選擇了雪糕,因為我知道,浪漫無須苛求,尤其是在母愛面前。母愛並不等於一束康乃馨,或其它貴重禮品;一塊雪糕也並不表示對母愛的輕視和低估。那塊雪糕,就是最好的禮物,因為裡面有我的真誠。」
主持人:其實母親並不在乎自己的子女送的禮物的貴重,而在意的是其中蘊涵的一片感恩孝敬之心。
再如,一位同學這樣說道:「我騎著自行車,載著我的媽媽,飛奔在喧鬧的街頭,路人向媽媽投來欣羨的目光,無一不在昭示,坐在我身後那個笑起來有甜甜酒窩的女人此時是世上幸福的人,而我也是。」
主持人:長大的兒女有一顆感激的心,能為父母盡一份心,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樣,「你是幸福的,我就是快樂的。」
其實值得感恩的不僅僅是對上蒼,我們對父母、師長、親朋、同學、社會等等都應始終抱有感恩之心。我們的生命、健康、財富以及我們每天享受著的空氣陽光水源,莫不應在我們的感恩之列。一位盲人曾經請人在自己的乞討用的牌子上這樣寫道:「春天來了,而我卻看不到她。」我們與這位盲人相比,進一步說與那些失去生命和自由的人相比,目前能這樣快快樂樂地活在世界上,誰說不是一種命運的恩賜,我們還會時常憤怒得發抖而總去抱怨命運給自己的不幸和不平嗎?
結束語:主持人朗誦一首詩
感激生育你的人, 因為他們使你體驗生命; 感激撫養你的人, 因為他們使你不斷成長。 感激幫助你的人, 因為他們使你度過難關。 感激關懷你的人, 因為他們給你溫暖。 感激鼓勵你的人,
因為他們給你力量。 感激教育你的人, 因為他們開化你的蒙昧。 感激鍾愛你的人, 因為他們讓你體會愛情的寶貴。 感激傷害你的人, 因為他磨煉了你的心志; 感激絆倒你的人, 因為他強化了你的雙腿; 感激欺騙你的人, 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 感激藐視你的人, 因為他覺醒了你的自尊; 感激遺棄你的人, 因為他教會了你該獨立。 凡事感激。 學會感激。 感激一切使你成長的人!
塑造孩子的感恩之心
2005年春天以來,山西省發生了多起兒子弒父、弒母或者將父母一並殺害的慘案。這些作案的逆子,往往心狠手辣,且不計後果。而且他們作案的動機都很簡單,無非是因家長惹他們不高興了,便怒從心頭起,致家長於死地了。
分析這種弒父或弒母案件,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作案的行為人有著極為嚴重的人格扭曲和嚴重的性格偏離。屬於偏激意識指導下的突發性故意殺人或突發性故意傷害的刑事犯罪類型。在作案者看來,父母生下我,就得一切為了我;如果父母不為我,或我不如同齡人,那就全是父母的錯。這便是兇手的邏輯。剖析類似案件,這些子女從來不知感恩父母,卻總要向父母索取。一旦索取未果,他們便恨父母如仇敵而向其行凶。
當然,我們又應該看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子女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弒父弒母,恐怕還有一個原因——父母對子女太溺愛、太嬌慣,以至於子女要月亮,他們不敢摘星星。積習成癖,姑息養奸,才導致六親不認、怒而行凶的瘋狂。讓孩子知道感恩,是家長的重要責任。
⑥ 感恩手抄報版面設計
人的一生中,小而言之,從小時候起,就領受了父母的養育之恩,等到上學,有老師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後,又有領導、同事的關懷、幫助之恩,年紀大了之後,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輩的贍養、照顧之恩;大而言之,作為單個的社會成員,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多層次的社會大環境之中,都首先從這個大環境里獲得了一定的生存條件和發
展機會,也就是說,社會這個大環境是有恩於我們每個人的。感恩,說明一個人對自己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有著正確的認識;報恩,則是在這種正確認識之下產生的一種責任感。沒有社會成員的感恩和報恩,很難想像一個社會能夠正常發展下去。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對許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靜氣;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可以認真、務實地從最細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自發地真正做到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正視錯誤,互相幫助;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將不會感到自己的孤獨……
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艱難險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敗。在危困時刻,有人向你伸出溫暖的雙手,解除生活的困頓;有人為你指點迷津,讓你明確前進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軀把你擎起來,讓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終戰勝了苦難,揚帆遠航,駛向光明幸福的彼岸。那麼,你能不心存感激嗎?你能不思回報嗎?感恩的關鍵在於回報意識。回報,就是對哺育、培養、教導、指引、幫助、支持乃至救護自己的人心存感激,並通過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用實際行動予以報答。
「感恩」是個舶來詞,「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給的定義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感恩」是因為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對我們有恩情!
「感恩」是一種認同。這種認同應該是從我們的心靈里的一種認同。我們生活在大自然里,大自然給與我們的恩賜太多。沒有大自然誰也活不下去,這是最簡單的道理。對太陽的「感恩」,那是對溫暖的領悟,對藍天的「感恩」,那是我們對藍得一無所有的純凈的一種認可。對草原的「感恩」那是我們對「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嘆服。對大海的「感恩」,那是我們對兼收並蓄的一種傾聽。
「感恩」是一種回報。我們從母親的子宮里走出,而後母親用乳汁將我們哺育。而更偉大的是母親從不希望她得到什麼。就像太陽每天都會把她的溫暖給予我們,從不要求回報,但是我們必須明白「感恩」。
「感恩」是一種欽佩。這種欽佩應該是從我們血管里噴湧出的一種欽佩。
「感恩」之心,就是對世間所有人所有事物給予自己的幫助表示感激,銘記在心;
「感恩」之心,就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陽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無論你是何等的尊貴,或是怎樣的看待卑微;無論你生活在何地何處,或是你有著怎樣特別的生活經歷,只要你胸中常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隨之而來的,就必然會不斷地涌動著諸如溫暖、自信、堅定、善良等等這些美好的處世品格。自然而然地,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處處動人的風景。
「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學會感恩,是為了擦亮蒙塵的心靈而不致麻木,學會感恩,是為了將無以為報的點滴付出永銘於心。譬如感恩於為我們的成長付出畢生心血的父母雙親。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可以消解內心所有積怨,感恩可以滌盪世間一切塵埃。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豁達地處理。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系的冷淡,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這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們只知有自己,不知愛別人。所以,要讓他們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讓他們學會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著別人通過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的生活。當孩子們感謝他人的善行時,第一反應常常是今後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讓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
「感恩」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也是現代社會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現,一個人連感恩都不知曉的人必定是擁有一顆冷酷絕情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隨時都會產生令人動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說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學習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給予的點點滴滴的關心與幫助,都值得我們用心去記恩,銘記那無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圖回報的惠助之恩。感恩不僅僅是為了報恩,因為有些恩澤是我們無法回報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報就能一筆還清的,惟有用純真的心靈去感動去銘刻去永記,才能真正對得起給你恩惠的人。
「感恩」是尊重的基礎。在道德價值的坐標體系中,坐標的原點是「我」,我與他人,我與社會,我與自然,一切的關系都是由主體「我」而發射。尊重是以自尊為起點,尊重他人、社會、自然、知識,在自己與他人、社會相互尊重以及對自然和諧共處中追求生命的意義,展現、發展自己獨立人格。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學會做人的支點;感恩讓世界這樣多彩,感恩讓我們如此美麗!
「感恩」之心是一種美好的感情,沒有一顆感恩的心,孩子永遠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幫助他的人,更不會主動地幫助別人。讓孩子知道感謝愛自己、幫助自己的人,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個內容。
在這方面,美國人可以堪為楷模。從1863年亞伯拉罕起,林肯總統宣布了感恩節為國家節日。其間的兩百多年,每年一次的感恩活動,從小地方傳播開去。這是一個充滿感謝和愛的節日。美國人歡聚一堂,進行一次特殊的祈禱,感謝、頌揚上蒼在過去一年裡的仁慈和恩惠。非但如此,它更成為一種社會活動,超市門口放個大筐,讓人們留下一份食品給那些食不果腹的窮人,政府機關、學校和教堂准備大量的食物,敞開大門,分發給一些無家可歸的人。更可貴的,平時里無憂無慮的孩子在這一天卻極其認真地挨家挨戶敲開鄰居的家門,募集食品。也就從小培養了幫助窮人的意識,給了他們自己和所有美國人行善的機會。
這就讓我意識到了一些東西。如果細細想想,我們可感謝的東西真的很多:感謝父母對我們的愛、感謝我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子住、有床睡、有燈光照明、感謝健康、感謝老師的教育和所有幫助支持過我們的親人朋友、還有昔日里素不相識的貴人,感謝在寂寞時有音樂陪伴,有對方可以傾訴……感謝上帝!於是,我們可以淺顯簡單地說,如果你感到受冷落、遭拋棄、被友誼背叛了,或許應嘗試先向別人伸出熱情的手,學著去感謝一些東西。(當然,這也可能是你精神振作所需之良葯。)
感恩心態是一種健康的心態,會使人的身心更好地適應社會、適應自然。感恩的舉動所能帶來的連鎖反應,可能會感染改變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包括我們自己。震撼心靈或者悅耳動聽的感謝之聲永遠不會引起誤會,它是沒有國界而可以跨越地球上一切障礙,使世界變得更加和諧更快樂的最簡單易行的方式吧。所以我們要學著去感恩——
為了人生可以沉澱一份理性。
那個籃壇飛人喬丹在群星涌動的NBA賽場退役了,我們大概再也看不到他翱翔的身影。這或許是一個永久的心傷。更或許,我們應該感恩:感謝喬丹帶來出神入化的球技和五個NBA總冠軍的輝煌,感謝他的永不言敗、永不放棄的堅強鬥志。
為了生活能夠增添一份從容和釋懷。
去年的4月1日,張國榮真的作了「一輩子只下地一次的鳥」,無數歌迷都為他傷心落淚。包括今年的愚人節,又一次陰雨連綿。「天空沒有留下什麼痕跡!但我已飛過~~~ 」是的,我們畢竟有《有誰共鳴》、《沉默是金》可以反復吟唱,還有《倩女幽魂》、《阿飛正傳》、《霸王別姬》可以回味的。
學會感恩可以算是人生需要補習的一課。記起一次去看望中學老師,向她表達深藏心中的思念時,感覺到她眼裡好似閃著激動的淚光。我後來有想,即使沒及時向幫助我們的人表達感激之情也沒有關系,其實關鍵是不要忘了在有機會時,請第一時間望著對方的眼睛說:「謝謝你!」的感恩。
人生道路,無論熱衷單槍匹馬「孤膽英雄」,還是天馬行空、獨往獨來,總脫不了所處的環境。每項成功都是由來自人、自然的種種力量合力所致的,也都是在愛情、親情、友情的烘托下達到的。歷來講究養育之恩、知遇之恩、提攜之恩、救命之恩的中國人,是否更應提倡「知恩圖報」、「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作風呢?雖然我們沒有感恩節,但我們是否也該學著去感激一些東西,為了自己,也為了自己生活著的這片土地呢?
古人雲「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學會感恩,讓生命可以輕裝一點,未來才會陽光。所以我會用我所能做到的一切去感謝這個世界,用所能及的全部力量來報答一切。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