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關於農業的logo

關於農業的logo

發布時間: 2021-01-26 23:36:56

『壹』 農業現代化的主要標志是什麼

符合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規劃農業生產實現「四化」即機械化、化學化、水利化和電氣化。其中,農機化是農業現代化最主要標志。

農業現代化的意義
1.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

2.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是順應農村發展形勢的現實選擇。

3.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

『貳』 傳統農業的標志和典型形態是什麼

(1)精耕細作農業是對中國傳統農業精華的一種概括,指的是傳統農業的一個綜合技術體系。萌芽於夏商周時期,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是技術成形期,隋唐宋遼金元是精耕細作的擴展期,明清是深入發展期。(2)鐵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是精耕細作技術發展的基礎。鐵犁牛耕技術出現於春秋戰國,在漢代得到改進和推廣。隋唐時期,隨著江東犁的出現,得到完善而為後世所沿用。(3)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產率,是精耕細作技術體系的總目標。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西周時期,實行了壟作法,西漢時實行代田法。還採用輪作倒茬和間作套種方式,宋代以後,江南地區形成稻麥輪作的一年兩熟制和一年三熟制。為了提高土地生產率,人們通過提高耕作技術來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充分發揮土地潛力,在北方形成耕耙耱技術,南方形成耕耙耖技術。(4)改變農業環境,提高土地生產率。中國古代重視農田灌溉,從古至今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改善了土壤環境,使農業收成不再完全取決於天氣的好壞。

『叄』 是什麼標志著我國農業的進步

兩者全能表現出農業的進步
奴隸社會生產工具有了進步,西周晚期出現回鐵器;春答秋時期,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標志著我國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
戰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得到推廣,牛耕的運用是我國農業技術史上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
兩漢時,牛耕廣泛使用,並有了改進,出現了兩牛抬杠式和一牛挽犁式,鐵農具和牛耕都向邊疆傳播;西漢時發明了翻土、碎土的犁壁,這比歐洲早一千多年;西漢農學家趙過發明了播種機械耬車。

『肆』 農業現代化的主要標志是什麼

符合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規劃農業生產實現「四化」即機械化、化學化、水利化和電氣化。其中,農機化是農業現代化最主要標志。

農業現代化的意義
1.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
2.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是順應農村發展形勢的現實選擇。
3.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

就如我家鄉,本來是山溝溝里,以往人們都認為我們那裡不可能使用機械種地。但隨者國家工業化吸納農村勞動力導致農村勞動力減少,人工成本飛速上漲。土地兼並、機械化甚至是以後的更高級的自動化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小時候見到我們那裡的農民上山伐木都使用斧子或者人力拉扯的鋸子,一個勞動力一天能砍刀四五棵大樹就了不起了。但現在普遍使用油鋸,一個小時也不止放倒四五棵大樹,人還輕松。以前山坡陡峭的土地很難種,現在連山坡陡坡上使用的耕田機械都發明出來了。

所以,農業現代化,機械化,自動化的症結不在於向農業投入多少資金,不在於宣傳,不在於技術。根本還是在於國家工業化程度,在於經濟發展水平,在於農民收入上。只要市場化持續推進和發展,農業機械化、現代化根本不是問題。
至於題主問的「農業現代化有多難」,其實農業現代化就算有什麼難的,主要難處也不在農業上,而是整個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市場化水平上。

在探討農業現代化問題之前,需要首先明確農業現代化是有條件的。 農業現代化的前提條件,一是當地二三產業相對發達,農業人口非農轉化速度快。所以題主不要擔心剩餘勞動力往哪裡轉移,一般都是農村沒人了才可能開展農業現代化,否則奪了人家飯碗農民會和你拚命。二是需要有良好的農業基礎設施,增強抵禦乾旱等自然災害的能力。三是健全的農業服務體系,包括產前(良種、育秧)、產中(機耕、植保、收割)、產後(分銷、包裝、銷售)等體系。所以題主擔憂的中國地形問題對農業現代化的影響,可以說是杞人憂天了,農業現代化只會最先出現在經濟發達、設施完備、市場完善的地區,這些地區往往都是平地。山區的農業由於機械化操作成本太高,往往按效益最大化原則種植林果類經濟作物。經營農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地制宜,不可能全中國不同的地形都來同一套農業發展模式。
另外,土地私有化是不可能的。

『伍』 極飛農業logo是什麼


官方網站下載的。

『陸』 如何設計一個農業logo

建議您先專門的設計公司設計

『柒』 中國原始農業起源的標志是什麼

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出現以及聚落、磨製石器的發展,是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志。

在原始的自然條件下,採用簡陋的石器、棍棒等生產工具,從事簡單農事活動的農業。使用石器工具從事簡單活動的農業。系由採集、狩獵逐步過渡而來的一種近似自然狀態的農業,屬世界農業發展的最初階段。

其特徵是使用簡陋的石制工具,採用粗放的刀耕火種的耕作方法,實行以簡單協作為主的集體勞動。大約在距今12000年前,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階段出現了原始農業的雛形,進入原始農業的重大技術突破是馴化野生植物和動物,標志是稻穀和陶器的出現。

(7)關於農業的logo擴展閱讀:

原始農業基本特徵有:

①生產工具簡單落後,以石刀、石鏟、石鋤和棍棒等為主;

②耕作方法原始粗放,採用刀耕火種;

③主要從事簡單協作的集體勞動,獲取有限的生活資料,維持低水平的共同生活需要。

黃河流域迄今最早的農業遺址,屬於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的裴李崗文化和分布在河北中南部的磁山文化,距今較有七、八千年之久。種植業已是當地居民最重要的生活資料來源。

出土的農具配套成龍,從砍伐林木、清理場地和加工木器用的石斧,鬆土或翻土用的石鏟,收割用的石鐮,到加工穀物用的石磨盤、石磨棒,一應俱全,製作精緻。主要作物是俗稱穀子的粟,如河北武安磁山遺址發現了大量窖藏的粟。

采獵業是當時僅次於種植業的生產部門。人們使用弓箭、魚鏢、網罟等工具進行漁獵,並採集朴樹籽胡桃等作為食物的重要補充。養畜業也有一定發展,飼養的禽畜有豬、狗和雞,可能還有黃牛。與這種以種植業為主的綜合經濟相適應,人們過著相對定居生活,其標志就是農業聚落遺址的出現。

『捌』 農業協會的LOGO應從哪方面設計

如果你對設計一竅不通的話我倒建議你可以在網上徵集一下,比如說任務中國這類的網站……

『玖』 農業時代興起和發展的標志是什麼

一、農業時代興起和發展的標志是種植經濟的出現。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們逐漸從原始的狩獵採集等尋找食物的方式轉化為開始飼養和種植的生活,原始的種植也成了主要的食物來源,也比以前的狩獵行為的食物來源要穩定的多,農業逐步開始興起。

二、農業興起的意義

農業出現後,人們改變了仰賴於自然的恩賜的人與自然的關系。人們能夠從一小塊土地上獲得的食物,和在較大土地上採集狩獵獲得的一樣多。人在農業生產實踐中應用了有關生物繁殖的知識,才能依靠自己的活動來增殖天然產品,找到了較穩定可靠的衣食來源。從此人們在自然界就取得了一些主動。所以,農業出現後很快成為我國古代社會的基本生產部門。由於農業的逐步發展,人們可以生產出除滿足生產者本身所需之外的剩餘糧食,這時城市出現,農業和畜牧業、手工業分工,特別是腦力勞動得以從體力勞動中分化出來的物質基礎。

三、原始農業的發展

發達的耜耕農業是主要的經濟部門。當時的人們使用大型磨光石刀、斧,墾辟耕地。他們又把磨得扁平的石耜加寬延長,鑽孔裝上木柄,用作主要的翻土工具。此外,還有改進了的骨耜和雙齒木耒。

到龍山文化後期,又出現了用人拉的三角形石犁。各地還出土有各式的石鋤、蚌鋤和其它的耘田器,這是中耕鋤草的農具,說明田間管理有了加強。在長江下游發現有水利灌溉的遺跡,這是適應稻作的特點,說明已經初步掌握水利和施肥的技術。收獲工具也有比較顯著的改進,在已有的半月形石刀和蚌刀的基礎上,還將石刀不斷加長,穿孔不斷增多。

南方的水稻種植更為普遍。今天南方各省區的許多地方都發現有稻穀或稻穀的遺跡。

在農業發展的基礎上,家畜的飼養也有顯著的發展。主要的家畜,除豬、狗、牛、羊之外,還有馬和雞,後來的所謂「六畜」,當時已經齊全。

漁獵和採集在經濟生活中仍佔一定的地位。在北方的龍山文化遺址,發現有各式箭鏃、網墜和鹿、麝、狐、虎、魚等動物骨骼。漁獵仍是一項重要的生產活動。

『拾』 求一個生態農業的logo設計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