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抗震設計手冊
A. 抗震設防烈度一共有幾個等級,抗震等級一共有幾個等級
抗震設防復烈度是按照國家制規定的許可權批准作為一個地區抗震設防依據的地震烈度,目前抗震規范中一共考慮了6、7、8、9度抗震設防和不設防。
抗震等級建築結構應根據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甲、乙、丙、丁類四個抗震設防類別。
(1)建築抗震設計手冊擴展閱讀:
抗震等級是設計部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按「建築物重要性分類與設防標准」,根據設防類別、結構類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個因素確定,而採用不同抗震等級進行的具體設計。
以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例,抗震等級劃分為一級至四級,以表示其很嚴重、嚴重、較嚴重及一般的四個級別。在中國建築業中,已經開始嚴格執行這個等級標准。
抗震設防烈度 ,seismic precautionary intensity。一般情況下取基本烈度。但還須根據建築物所在城市的大小,建築物的類別、高度以及當地的抗震設防小區規劃進行確定。
按國家規定的許可權批准作為一個地區抗震設防的地震烈度稱為抗震設防烈度。一般情況下,抗震設防烈度可採用中國地震參數區劃圖的地震基本烈度。
B. 建築抗震設計手冊有第三版嗎
從抗震規范10版出來後就已經在編寫第三版了,速度比較慢,還沒出版。
C. 建築抗震設計手冊的介紹
《建築抗震設計手冊》是2002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龔思禮。
D. 甲類,乙類建築的抗震等級如何確定
1、甲類、乙類建築:
當本地區的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時,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當本地區的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符合比9度抗震設防更高的要求。當建築場地為Ⅰ類時,應允許仍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採取抗震構造措施。
2、丙類建築:
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當建築場地為I類時,除6度外,應允許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採取抗震構造措施。按建築類別及場地調整後用於確定抗震等級烈度,按調整後的抗震等級烈度。
(4)建築抗震設計手冊擴展閱讀:
各抗震設防類別建築的抗震設防標准,應符合下列要求:
1、標准設防類,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達到在遭遇高於當地抗震設防烈度的預估罕遇地震影響時不致倒塌或發生危及生命安全的嚴重破壞的抗震設防目標。
2、重點設防類,應按高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強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採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礎的抗震措施,應符合有關規定。同時,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其地震作用。
3、特殊設防類,應按高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強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採取抗震措施。同時,應按批準的地震安全性評價的結果且高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確定其地震作用。
4、適度設防類,允許比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適當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時不應降低。一般情況下,仍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其地震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結構抗震等級
E. 建築抗震設計手冊的目錄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抗震設防准則
第二章 地震危險性分析方法的要點
第三章 場址動回力分析確定設答計地震動
第四章 抗震設計有關的部分文件、資料
第五章 名詞術語含義
第二篇 場地、地基與基礎
第一章 地震作用概述
第二章 場地效應與場地分析
第三章 地基基礎抗震驗算
第四章 液化地基
第五章 軟土地基與不均勻地基
第六章 樁基
第七章 計算例題
第三篇 地震作用和結構抗震驗算
F. 建築結構設計系列手冊有幾本混凝土的有幾本
總共有九本,鋼結構設計手冊(上冊)、鋼結構設計手冊(下冊)、混凝土結構構專造手冊、混凝屬土結構計算手冊、建築結構荷載設計手冊、建築抗震設計手冊、木結構設計手冊、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構造與計算手冊、砌體結構設計手冊。
G. 國家有沒有規定房子抗震等級
國家規定了房子抗震等級。
等級確定建築結構應根據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甲、乙、丙、丁類四個抗震設防類別。建築的抗震設防類別劃分見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防分類標准》GB 50223的規定。
也可見《建築抗震設計手冊》(1994年版)高層建築沒有丁類抗震設防。各抗震設防類別的高層建築結構,其抗震措施應符台下列要求:
1)甲類、乙類建築:當該地區的抗震設防烈度為6~8度時,應符合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當該地區的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符合比9度抗震設防更高的要求。
當建築場地為Ⅰ類時,應允許仍按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採取抗震構造措施。
2)抗震設計時,B級高度丙類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震等級應按表3-12確定。
3)建築場地為Ⅲ、Ⅳ類時,對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 15G和O.30G的地區,宜分別按抗震設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時各類建築的要求採取抗震構造措施。
4)抗震設計時、與主樓連為整體的裙樓的抗震等級不應低於主樓的抗震等級;主樓結構在裙房頂部上、下各一層應適當加強抗震構造措施。
5)房屋高度大、柱距較大而柱中軸力較大時,宜採用型鋼混凝土柱、鋼管混凝土柱,或採用高強度混凝土柱。
6)高層建築結構中,抗震等級為特一級的鋼筋混凝土構件,除應符合一級抗震等級的基本要求外,尚應符台下列規定:
⑴框架柱應符合下列要求:
宜採用型鋼混凝土柱或鋼管混凝土柱;
柱端彎矩增大系數`Η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數`Η_VC`.應增大20%;
鋼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區最小配箍特徵值`∧_V`,應按表5-13的數值增大O.02採用;全部縱向鋼筋最小構造配筋百分率,中、邊柱取1.4%,角柱取1.6%。
⑵框架梁應符合下列要求:
梁端剪力增大系數≈「應增大20%;
梁端加密區箍筋構造最小配箍率應增大10%。
按國家規范,房屋的設防烈度為7度,就是說至少能承受烈度為7度的地震。抗震度數和地震的里氏級數不一樣。我國抗震設防烈度分6-9度,度數越高要求越嚴。
根據2002年起實施的《建築抗震設計規范》,6度及以上地區的建築必須進行抗震設計,要求做到:當遭受低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多遇地震(50年一遇)影響時,一般不受損壞或不需修理可繼續使用;
當遭受相當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地震(475年一遇)時,可能損壞,經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繼續使用;當遭受高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預估的罕遇地震(1641-2475年一遇)時,不致倒塌或發生危及生命的嚴重破壞。
(7)建築抗震設計手冊擴展閱讀
一般規定
各抗震設防類別的高層建築結構,其抗震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甲類、乙類建築:當該地區的抗震設防烈度為6~8度時,應符合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當該地區的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符合比9度抗震設防更高的要求。
當建築場地為Ⅰ類時,應允許仍按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採取抗震構造措施;
⑴框架柱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採用型鋼混凝土柱或鋼管混凝土柱;
②柱端彎矩增大系數`Η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數`Η_VC`.應增大20%;
⑵框架梁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梁端剪力增大系數≈「應增大20%;
②梁端加密區箍筋構造最小配箍率應增大10%。
⑶框支柱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採用型鋼混凝士柱或鋼管混凝土柱;
②底層柱下端及與轉換層相連的柱上端的彎矩增大系數取1.8,其餘層柱端彎矩增大系數`Η_R`應增大20%;柱端剪力增大系數`Η_VR`應增大20%;地震作用產生的柱剪力增大系數取1.8,但計算柱軸壓比時可不計該項增大;
H. 抗震設計三個標準是什麼 答案
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根據我國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計規范 GB50011-2010》)要求,建築抗震以『三個水準』為抗震設防目標, 即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全球范圍內採用裝配式建築的國家,房屋抗震能力都能滿足抗震性能要求。不同國家的設計地震加速度、房屋高度、結構體系等不一樣,採用的裝配式建築抗震設防理念也不盡相同。
(8)建築抗震設計手冊擴展閱讀
我國的抗震設計:
總體來看,我國在抗震法律法規、國家標准上做得比較充分。
我國發布有《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准》、《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管理規定》等國家標准,對建築物抗震設防分類、責任劃歸、防災規劃均有具體劃分。
《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管理規定》第八條規定:當遭受多遇地震時,城市一般功能正常;當遭受相當於抗震設防烈度的地震時,城市一般功能及生命線系統基本正常,重要工礦企業能正常或者很快恢復生產;當遭受罕遇地震時,城市功能不癱瘓,要害系統和生命線工程不遭受嚴重破壞,不發生嚴重的次生災害。
I. 抗震類別甲乙丙丁和抗震等級一二三四級有什麼關系請具體說明根據
沒關系,因為兩者不是根據同樣的因素確定的。
抗震類別實在抗震設計中,建築根據其在地震時產生的後果及在抗震救災中所起的作用分為四類。
抗震等級是設計部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按「建築物重要性分類與設防標准」,根據設防類別、結構類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個因素確定,而採用不同抗震等級進行的具體設計。
以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例,抗震等級劃分為一級至四級,以表示其很嚴重、嚴重、較嚴重及一般的四個級別。在中國建築業中,已經開始嚴格執行這個等級標准。
(9)建築抗震設計手冊擴展閱讀:
建築結構應根據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甲、乙、丙、丁類四個抗震設防類別。建築的抗震設防類別劃分見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防分類標准》GB 50223的規定,也可見《建築抗震設計手冊》(1994年版)高層建築沒有丁類抗震設防。
各抗震設防類別的高層建築結構,其抗震措施應符台下列要求:
1、甲類、乙類建築:當該地區的抗震設防烈度為6~8度時,應符合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當該地區的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符合比9度抗震設防更高的要求。當建築場地為Ⅰ類時,應允許仍按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採取抗震構造措施;
2、抗震設計時,B級高度丙類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震等級應按表3-12確定。
3、建築場地為Ⅲ、Ⅳ類時,對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 15G和O.30G的地區,宜分別按抗震設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時各類建築的要求採取抗震構造措施。
J. 你真的把抗震等級弄明白了嗎
1、抗震等級是設計部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按"建築物重要性分類與設防標准",根內據容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等,而採用不同抗震等級進行的具體設計。以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例,抗震等級劃分為一級至四級,以表示其很嚴重、嚴重、較嚴重及一般的四個級別。在中國建築業中,已經開始嚴格執行這個等級標准。
2、抗震等級的確定
⑴多高層建築結構的抗震措施是根據抗震等級確定的,抗震等級的確定與建築物的類別相關,不同的建築物類別在考慮抗震等級時取用的抗震烈度與建築場地類別有關,也就是考慮抗震等級時取用烈度與抗震計算時的設防烈度不一定相同。
⑵建築結構應根據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甲、乙、丙、丁類四個抗震設防類別。
建築的抗震設防類別劃分見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防分類標准》GB 50223的規定,也可見《建築抗震設計手冊》(1994年版)高層建築沒有丁類抗震設防。
3、結構總說明中說的抗震等級一類、二類,根據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等,而採用不同抗震等級進行的具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