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公園鋪裝設計

公園鋪裝設計

發布時間: 2021-01-24 09:32:21

❶ 公園內部用地綠化、建築、園路及鋪裝場地等用地應符合什麼樣的比例

公園內部用地綠化、建築、園路及鋪裝場地等用地的比例如下圖示:

《公園設回計規范(CJJ 48-92)》主要內容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委(建設廳),計劃單列市建委,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建設部建標[1991]413號文的要求,由北京市園林局主編的《公園設計規范》,業經審查,現批准為行業標准,編號CJJ48-92,自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起施行。本標准由建設部城鎮建設標准技術歸口單位建設部城市建設研究院歸口管理,由北京市園林局負責解釋,由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出版。

❷ 公園區公共設施設計方面,有規范嗎

第一章總則

第1.0.1條 為全面地發揮公園的遊憩功能和改善環境的作用,確保設計質量,制定本規范。

第1.0.2條 本規范適用於全國新建、擴建、改建和修復的各類公園設計。居住用地、公共設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附屬綠地設計可參照執行。

第1.0.3條 公園設計應在批準的城市總體規劃和綠地系統規劃的基礎上進行。應正確處理公園與城市建設之間,公園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之間以及近期建設與遠期建設之間的關系。

第1.0.4條 公園內各種建築物、構築物和市政設施等設計除執行本規范外,尚應符合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第二章一般規定

第一節與城市規劃的關系

第2.1.1條 公園的用地范圍和性質,應以批準的城市總體規劃和綠地系統規劃為依據。

第2.1.2條 市、區級公園的范圍線應與城市道路紅線重合,條件不允許時,必須設通道使主要出入口與城市道路銜接。

第2.1.3條 公園沿城市道路部分的地面標高應與該道路路面標高相適應,並採取措施,避免地面逕流沖刷、污染城市道路和公園綠地。

第2.1.4條 沿城市主、次幹道的市、區級公園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必須與城市交通和遊人走向、流量相適應,根據規劃和交通的需要設置遊人集散廣場。

第2.1.5條 公園沿城市道路、水系部分的景觀,應與該地段城市風貌相協調。

第2.1.6條 城市高壓輸配電架空線通道內的用地不應按公園設計。公園用地與高壓輸配電架空線通道相鄰處,應有明顯界限。

第2.1.7條 城市高壓輸配電架空線以外的其他架空線和市政管線不宜通過公園,特殊情況時過境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選線符合公園總體設計要求;

二、通過喬、灌木種植區的地下管線與樹木的水平距離符合附錄二的規定;

三、管線從喬、灌木設計位置下部通過,其埋深大於1.5m,從現狀大樹下部通過,地面不得開槽且埋深大於3m。根據上部荷載,對管線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

四、通過喬木林的架空線,提出保證樹木正常生長的措施。

第二節內容和規模

第2.2.1條 公園設計必須以創造優美的綠色自然環境為基本任務,並根據公園類型確定其特有的內容。

第2.2.2條 綜合性公園的內容應包括多種文化娛樂設施、兒童游戲場和安靜休憩區,也可設游戲型體育設施。在已有動物園的城市,其綜合性公園內不宜設大型或猛獸類動物展區。全園面積不宜小於10h?。

第2.2.3條 兒童公園應有兒童科普教育內容和游戲設施,全園面積宜大於2h?。

第2.2.4條 動物園應有適合動物生活的環境;遊人參觀、休息、科普的設施;安全、衛生隔離的設施和綠帶;飼料加工場以及獸醫院。檢疫站、隔離場和飼料基地不宜設在園內。全園面積宜大於20h?。

專類動物園應以展出具有地區或類型特點的動物為主要內容。全園面積宜在5~20h?之間。

第2.2.5條 植物園應創造適於多種植物生長的立地環境,應有體現本園特點的科普展覽區和相應的科研實驗區。全園面積宜大於40h?。

專類植物園應以展出具有明顯特徵或重要意義的植物為主要內容,全園面積宜大於20h?。

盆景園應以展出各種盆景為主要內容。獨立的盆景園面積宜大於2h?。

第2.2.6條 風景名勝公園應在保護好自然和人文景觀的基礎上,設置適量游覽路、休憩、服務和公用等設施。

第2.2.7條 歷史名園修復設計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規定。為保護或參觀使用而設置防火設施、值班室、廁所及水電等工程管線,也不得改變文物原狀。

第2.2.8條 其他專類公園,應有名副其實的主題內容。全園面積宜大於2h?。

第2.2.9條 居住區公園和居住小區游園,必須設置兒童游戲設施,同時應照顧老人的遊憩需要。居住區公園陸地面積隨居住區人口數量而定,宜在5~10h?之間。居住小區游園面積宜大於0.5h?。

第2.2.10條 帶狀公園,應具有隔離、裝飾街道和供短暫休憩的作用。園內應設置簡單的休憩設施,植物配置應考慮與城市環境的關系及園外行人、乘車人對公園外貌的觀賞效果。

第2.2.11條 街旁游園,應以配置精美的園林植物為主,講究街景的藝術效果並應設有供短暫休憩的設施。

第三節園內主要用地比例

第2.3.1條 公園內部用地比例應根據公園類型和陸地面積確定。其綠化、建築、園路及鋪裝場地等用地的比例應符合表2.3.1的規定。

第2.3.2條 表2.3.1中Ⅰ、Ⅱ、Ⅲ三項上限與Ⅳ下限之和不足100%,剩餘用地應供以下情況使用:

一、一般情況增加綠化用地的面積或設置各種活動用的鋪裝場地、院落、棚架、花架、假山等構築物;

二、公園陸地形狀或地貌出現特殊情況時園路及鋪裝場地的增值。

公園內部用地比例(%)表2.3.1(詳細內容見附件)

第2.3.3條 公園內園路及鋪裝場地用地,可在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按表2.3.1規定值適當增大,但增值不得超過公園總面積的5%。

一、公園平面長寬比值大於3;

二、公園面積一半以上的地形坡度超過50%;

三、水體岸線總長度大於公園周邊長度。

第四節常規設施

第2.4.1條 常規設施項目的設置,應符合表2.4.1的規定。

公園常規設施 表2.4.1(詳細內容見附件)

第2.4.2條 公園內不S修建與其性質無關的、單純以營利為目的的餐廳、旅館和舞廳等建築。公園中方便遊人使用的餐廳、小賣店等服務設施的規模應與遊人容量相適應。

第2.4.3條 遊人使用的廁所面積大於10h?的公園,應按遊人容量的2%設置廁所蹲位(包括小便斗位數),小於10h?者按遊人容量的1.5%設置;男女蹲位比例為1~1.5∶1;廁所的服務半徑不宜超過250m;各廁所內的蹲位數應與公園內的遊人分布密度相適應;在兒童游戲場附近,應設置方便兒童使用的廁所;公園宜設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廁所。

第2.4.4條 公用的條凳、坐椅、美人靠(包括一切游覽建築和構築物中的在內)等,其數量應按遊人容量的20%~30%設置,但平均每1h?陸地面積上的座位數最低不得少於20,最高不得超過150。分布應合理。

第2.4.5條 停車場和自行車存車處的位置應設於各遊人出入口附近,不得佔用出入口內外廣場,其用地面積應根據公園性質和遊人使用的交通工具確定。

第2.4.6條 園路、園橋、鋪裝場地、出入口及游覽服務建築周圍的照明標准,可參照有關標准執行。

第三章總體設計

第一節容量計算

第3.1.1條 公園設計必須確定公園的遊人容量,作為計算各種設施的容量、個數、用地面積以及進行公園管理的依據。

第3.1.2條 公園遊人容量應按下式計算:

C=A/Am (3.1.2)

式中C――公園遊人容量(人)

A――公園總面積(?)

Am――公園遊人人均佔有面積(?/人)

第3.1.3條 市、區級公園遊人人均佔有公園面積以60?為宜,居住區公園、帶狀公園和居住小區游園以30?為宜;近期公共綠地人均指標低的城市,遊人人均佔有公園面積可酌情降低,但最低遊人人均佔有公園的陸地面積不得低於15v。風景名勝公園遊人人均佔有公園面積宜大於100?。

第3.1.4條 水面和坡度大於50%的陡坡山地面積之和超過總面積的50%的公園,遊人人均佔有公園面積應適當增加,其指標應符合表3.1.4的規定。

水面和陡坡面積較大的公園遊人人均佔有面積指標 表3.4.1(詳細內容見附件)

第二節布局

第3.2.1條 公園的總體設計應根據批準的設計任務書,結合現狀條件對功能或景區劃分、景觀構想、景點設置、出入口位置、豎向及地貌、園路系統、河湖水系、植物布局以及建築物和構築物的位置、規模、造型及各專業工程管線系統等作出綜合設計。

第3.2.2條 功能或景區劃分,應根據公園性質和現狀條件,確定各分區的規模及特色。

第3.2.3條 出入口設計,應根據城市規劃和公園內部布局要求,確定遊人主、次和專用出入口的位置;需要設置出入口內外集散廣場、停車場、自行車存車處者,應確定其規模要求。

第3.2.4條 園路系統設計,應根據公園的規模、各分區的活動內容、遊人容量和管理需要,確定園路的路線、分類分級和園橋、鋪裝場地的位置和特色要求。

第3.2.5條 園路的路網密度,宜在200~380m/?之間;動物園的路網密度宜在160~300m/?之間。

第3.2.6條 主要園路應具有引導游覽的作用,易於識別方向。遊人大量集中地區的園路要做到明顯、通暢、便於集散。通行養護管理機械的園路寬度應與機具、車輛相適應.通向建築集中地區的園路應有環行路或回車場地.生產管理專用路不宜與主要游覽路交叉。

第3.2.7條 河湖水系設計,應根據水源和現狀地形等條件,確定園中河湖水系的水量、水位、流向;水閘或水井、泵房的位置;各類水體的形狀和使用要求。遊船水面應按船的類型提出水深要求和碼頭位置;游泳水面應劃定不同水深的范圍;觀賞水面應確定各種水生植物的種植范圍和不同的水深要求。

第3.2.8條 全園的植物組群類型及分布,應根據當地的氣候狀況、園外的環境特徵、園內的立地條件,結合景觀構想、防護功能要求和當地居民游賞習慣確定,應做到充分綠化和滿足多種遊憩及審美的要求。

第3.2.9條 建築布局,應根據功能和景觀要求及市政設施條件等,確定各類建築物的位置、高度和空間關系,並提出平面形式和出入口位置。

第3.2.10條 公園管理設施及廁所等建築物的位置,應隱蔽又方便使用。

第3.2.11條 需要採暖的各種建築物或動物館舍,宜採用集中供熱。

第3.2.12條 公園內水、電、燃氣等線路布置,不得破壞景觀,同時應符合安全、衛生、節約和便於維修的要求。電氣、上下水工程的配套設施、垃圾存放場及處理設施應設在隱蔽地帶。

第3.2.13條 公園內不宜設置架空線路,必須設置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避開主要景點和遊人密集活動區;

二、不得影響原有樹木的生長,對計劃新栽的樹木,應提出解決樹木和架空線路矛盾的措施。

第3.2.14條 公園內景觀最佳地段,不得設置餐廳及集中的服務設施。

第三節豎向控制

第3.3.1條 豎向控制應根據公園四周城市道路規劃標高和園內主要內容,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提出主要景物的高程及對其周圍地形的要求A地形標高還必須適應擬保留的現狀物和地表水的排放。

第3.3.2條 豎向控制應包括下列內容:山頂;最高水位、常水位、最低水位;水底;駁岸頂部;園路主要轉折點、交叉點和變坡點;主要建築的底層和室外地坪;各出入口內、外地面;地下工程管線及地下構築物的埋深;園內外佳景的相互因借觀賞點的地面高程。

第四節現狀處理

第3.4.1條 公園范圍內的現狀地形、水體、建築物、構築物、植物、地上或地下管線和工程設施,必須進行調查,作出評價,提出處理意見。

第3.4.2條 在保留的地下管線和工程設施附近進行各種工程或種植設計時,應提出對原有物的保護措施和施工要求。

第3.4.3條 園內古樹名木嚴禁砍伐或移植,並應採取保護措施。

第3.4.4條 古樹名木的保護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一、古樹名木保護范圍的劃定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1?成林地帶外緣樹樹冠垂直投影以外5.0m所圍合的范圍;

2?單株樹同時滿足樹冠垂直投影及其外側5.0m寬和距樹干基部外緣水平距離為胸徑20倍以內;

二、保護范圍內,不得損壞表土層和改變地表高程,除保護及加固設施外,不得設置建築物、構築物及架(埋)設各種過境管線,不得栽植纏繞古樹名木的藤本植物;

三、保護范圍附近,不得設置造成古樹名木處於陰影下的高大物體和排泄危及古樹名木的有害水、氣的設施;

四、採取有效的工程技術措施和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維護其正常生長。

第3.4.5條 原有健壯的喬木、灌木、藤本和多年生草本植物應保留利用。在喬木附近設置建築物、構築物和工程管線,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一、水平距離符合附錄二、三的規定;

二、在上款規定的距離內不得改變地表高程;

三、不得造成積水。

第3.4.6條 有文物價值和紀念意義的建築物、構築物,應保留並結合到園內景觀之中。

第四章地形設計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4.1.1條 地形設計應以總體設計所確定的各控制點的高程為依據。

第4.1.2條 土方調配設計應提出利用原表層栽植土的措施。

第4.1.3條 栽植地段的栽植土層厚度應符合附錄四的規定。

第4.1.4條 人力剪草機修剪的草坪坡度不應大於25%。

第4.1.5條 大高差或大面積填方地段的設計標高,應計入當地土壤的自然沉降系數。

第4.1.6條改造的地形坡度超過土壤的自然安息角=,應採取護坡、固土或防沖刷的工程措施。

第4.1.7條 在無法利用自然排水的低窪地段,應設計地下排水管溝。

第4.1.8條 地形改造後的原有各種管線的覆土深度,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

第二節地表排水

第4.2.1條 創造地形應同時考慮園林景觀和地表水的排放,各類地表的排水坡度宜符合表4.2.1的規定。

第4.2.2條 公園內的河、湖最高水位,必須保證重要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動物籠舍不被水淹。

各類地表的排水坡度(%)表4.2.1 (詳細內容見附件)

第三節水體外緣

第4.3.1條 水工建築物、構築物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水體的進水口、排水口和溢水口及閘門的標高,應保證適宜的水位和泄洪、清淤的需要;

二、下游標高較高至使排水不暢時,應提出解決的措施;

三、非觀賞型水工設施應結合造景採取隱蔽措施。

第4.3.2條 硬底人工水體的近岸2.0m范圍內的水深,不得大於0.7m,達不到此要求的應設護欄。無護欄的園橋、汀步附近2.0m范圍以內的水深不得大於0.5m。

第4.3.3條 溢水口的口徑應考慮常年降水資料中的一次性最高降水量。

第4.3.4條 護=頂與常水位的高差,應兼顧景觀、安全、遊人近水心理和防止岸體沖刷。

第五章園路及鋪裝場地設計

第一節園路

第5.1.1條 各級園路應以總體設計為依據,確定路寬、平曲線和豎曲線的線形以及路面結構。

第5.1.2條 園路寬度宜符合表5.1.2的規定。

園路寬度(m)表5.1.2 (詳細內容見附件)

第5.1.3條 園路線形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與地形、水體、植物、建築物、鋪裝場地及其它設施結合,形成完整的風景構圖;

二、創造連續展示園林景觀的空間或欣賞前方景物的透視線;

三、路的轉折、銜接通順,符合遊人的行為規律。

第5.1.4條 主路縱坡宜小於8%,橫坡宜小於3%,粒料路面橫坡宜小於4%,縱、橫坡不得同時無坡度。山地公園的園路縱坡應小於12%,超過12%應作防滑處理。主園路不宜設梯道,必須設梯道時,縱坡宜小於36%。

第5.1.5條 支路和小路,縱坡宜小於18%。縱坡超過15%路段,路面應作防滑處理;縱坡超過18%,宜按台階、梯道設計,台階踏步數不得少於2級,坡度大於58%的梯道應作防滑處理,宜設置護攔設施。

第5.1.6條 經常通行機動車的園路寬度應大於4m,轉彎半徑不得小於12m。

第5.1.7條 園路在地形險要的地段應設置安全防護設施。

第5.1.8條 通往孤島、山頂等卡口的路段,宜設通行復線;必須沿原路返回的,宜適當放寬路面。應根據路段行程及通行難易程度,適當設置供遊人短暫休憩的場所及護攔設施。

第5.1.9條 園路及鋪裝場地應根據不同功能要求確定其結構和飾面。面層材料應與公園風格相協調,並宜與城市車行路有所區別。第5.1.10條 公園出入口及主要園路宜便於通過殘疾人使用的輪椅,其寬度及坡度的設計應符合《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設計規范》(JGJ50)中的有關規定。

第5.1.11條 公園遊人出入口寬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總寬度符合表5.1.11的規定;

公園遊人出入口總寬度下限(m/萬人)表5.1.11 (詳細內容見附件)

二、單個出入口最小寬度1.5m;

三、舉行大規模活動的公園,應另設安全門。

第二節鋪裝場地

第5.2.1條 根據公園總體設計的布局要求,確定各種鋪裝場地的面積。鋪裝場地應根據集散、活動、演出、賞景、休憩等使用功能要求作出不同設計。

第5.2.2條 內容豐富的售票公園遊人出入口外集散場地的面積下限指標以公園遊人容量為依據,宜按500?/萬人計算。

第5.2.3條 安靜休憩場地應利用地形或植物與喧鬧區隔離。

第5.2.4條 演出場地應有方便觀賞的適宜坡度和觀眾席位。

第三節園橋

第5.3.1條 園橋應根據公園總體設計確定通行、通航所需尺度並提出造景、觀景等項具體要求。

第5.3.2條 通過管線的園橋,應同時考慮管道的隱蔽、安全、維修等問題。

第5.3.3條 通行車輛的園橋在正常情況下,汽車荷載等級可按汽車―10級計算。

第5.3.4條 非通行車輛的園橋應有阻止車輛通過的措施,橋面人群荷載按3.5kN/?計算。

第5.3.5條 作用在園橋欄桿扶手上的豎向力和欄桿頂部水平荷載均按1.0kN/m計算。

第六章種植設計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6.1.1條 公園的綠化用地應全部用綠色植物覆蓋。建築物的牆體、構築物可布置垂直綠化。

第6.1.2條 種植設計應以公園總體設計對植物組群類型及分布的要求為根據。

第6.1.3條 植物種類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適應栽植地段立地條件的當地適生種類;

二、林下植物應具有耐陰性,其根系發展不得影響喬木根系的生長;

三、垂直綠化的攀緣植物依照牆體附著情況確定;

四、具有相應抗性的種類;

五、適應栽植地養護管理條件;

六、改善栽植地條件後可以正常生長的、具有特殊意義的種類。

第6.1.6條 綠化用地的栽植土壤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栽植土層厚度符合附錄四的數值,且無大面積不透水層;

二、廢棄物污染程度不致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

三、酸鹼度適宜;

四、物理性質符合表6.1.4的規定;

五、凡栽植土壤不符合以上各款規定者必須進行土壤改良。

第6.1.5條鋪裝場地內的樹木其成年期的根系伸展范圍,應採用透氣性鋪裝。

土壤物理性質指標表6.1.4 (詳細內容見附件)

第6.1.6條 公園的灌溉設施應根據氣候特點、地形、土質、植物配置和管理條件設置。

第6.1.7條 喬木、灌木與各種建築物、構築物及各種地下管線的距離,應符合附錄二、三的規定。

第6.1.8條 苗木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規定苗木的種名、規格和質量;

二、根據苗木生長速度提出近、遠期不同的景觀要求,重要地段應兼顧近、遠期景觀,並提出過渡的措施;

三、預測疏伐或間移的時期。

第6.1.9條 樹木的景觀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郁閉度

1?風景林地應符合表6.1.9的規定;

風景林郁閉度表6.1.9 (詳細內容見附件)

2?風景林中各觀賞單元應另行計算,叢植、群植近期郁閉度應大於0.5;帶植近期郁閉度宜大於0.6。

二、觀賞特徵

1?孤植樹、樹叢:選擇觀賞特徵突出的樹種,並確定其規格、分枝點高度、姿態等要求;與周圍環境或樹木之間應留有明顯的空間;提出有特殊要求的養護管理方法。

2?樹群:群內各層應能顯露出其特徵部分。

三、視距

1?孤立樹、樹叢和樹群至少有一處欣賞點,視距為觀賞面寬度的1.5倍和高度的2倍;

2?成片樹林的觀賞林緣線視距為林高的2倍以上。

第6.1.10條 單行整形綠籬的地上生長空間尺度應符合表6.1.10的規定。雙行種植時,其寬度按表6.1.10規定的值增加0.3~0.5m。

各類單行綠籬空間尺度(m)表6.1.10 (詳細內容見附件)

第二節遊人集中場所

第6.2.1條 遊人集中場所的植物選用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在遊人活動范圍內宜選用大規格苗木;

二、嚴禁選用危及遊人生命安全的有毒植物;

三、不應選用在遊人正常活動范圍內枝葉有硬刺或枝葉形狀呈尖硬劍、刺狀以及有漿果或分泌物墜地的種類;

四、不宜選用揮發物或花粉能引起明顯過敏反應的種類。

第6.2.2條 集散場地種植設計的布置方式,應考慮交通安全視距和人流通行,場地內的樹木枝下凈空應大於2.2m。

第6.2.3條 兒童游戲場的植物選用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喬木宜選用高大蔭濃的種類,夏季庇蔭面積應大於游戲活動范圍的50%;

二、活動范圍內灌木宜選用萌發力強、直立生長的中高型種類,樹木枝下凈空應大於1.8m。

第6.2.4條 露天演出場觀眾席范圍內不應布置阻礙視線的植物,觀眾席鋪栽草坪應選用耐踐踏的種類。

第6.2.5條 停車場的種植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樹木間距應滿足車位、通道、轉彎、回車半徑的要求;

二、庇蔭喬木枝下凈空的標准:

1?大、中型汽車停車場:大於4.0m;

2?小汽車停車場:大於2.5m;

3?自行車停車場:大於2.2m。

三、場內種植池寬度應大於1.5m,並應設置保護設施。

第6.2.6條 成人活動場的種植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宜選用高大喬木,枝下凈空不低於2.2m;

二、夏季喬木庇蔭面積宜大於活動范圍的50%。

第6.2.7條 園路兩側的植物種植

一、通行機動車輛的園路,車輛通行范圍內不得有低於4.0m高度的枝條;

二、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園路邊緣種植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不宜選用硬質葉片的叢生型植物;

2?路面范圍內,喬、灌木枝下凈空不得低於2.2m;

3?喬木種植點距路綠應大於0.5m。

第三節動物展覽區

第6.3.1條 動物展覽區的種植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有利於創造動物的良好生活環境;

二、不致造成動物逃逸;

三、創造有特色植物景觀和遊人參觀休憩的良好環境;

四、有利於衛生防護隔離。

第6.3.2條 動物展覽區的植物種類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有利於模擬動物原產區的自然景觀;

二、動物運動范圍內應種植對動物無毒、無刺、萌發力強、病蟲害少的中慢長種類。

第6.3.3條 在籠舍、動物運動場內種植植物,應同時提出保護植物的措施。

第四節植物園展覽區

第6.4.1條 植物園展覽區的種植設計應將各類植物展覽區的主題內容和植物引種馴化成果、科普教育、園林藝術相結合。

第6.4.2條 展覽區展示植物的種類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對科普、科研具有重要價值;

二、在城市綠化、美化功能等方面有特殊意義。

第6.4.3條 展覽區配合植物的種類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能為展示種類提供局部良好生態環境;

二、能襯托展示種類的觀賞特徵或彌補其不足;

三、具有滿足游覽需要的其他功能。

第6.4.4條展覽區引入植物的種類,應是本園繁育成功或在原始材料圃內生長時間較長、基本適應本地區環境條件者。

第七章建築物及其他設施設計

第一節建築物

第7.1.1條 建築物的位置、朝向、高度、體量、空間組合、造型、材料、色彩及其使用功能,應符合公園總體設計的要求。

第7.1.2條 游覽、休憩、服務性建築物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與地形、地貌、山石、水體、植物等其他造園要素統一協調;

二、層數以一層為宜,起主題和點景作用的建築高度和層數服從景觀需要;

三、遊人通行量較多的建築室外台階寬度不宜小於1.5m;踏步寬度不宜小於30cm,踏步高度不宜大於16cm;台階踏步數不少於2級;側方高差大於1.0m的台階,設護攔設施;

四、建築內部和外緣,凡遊人正常活動范圍邊緣臨空高差大於1.0m處,均設護攔設施,其高度應大於1.05m;高差較大處可適當提高,但不宜大於1.2m;護攔設施必須堅固耐久且採用不易攀登的構造,其豎向力和水平荷載應符合本規范第5.3.5條的規定;

五、有吊頂的亭、廊、敞廳,吊頂採用防潮材料;

六、亭、廊、花架、敞廳等供遊人坐憩之處,不採用粗糙飾面材料,也不採用易刮傷肌膚和衣物的構造。

第7.1.3條 游覽、休憩建築的室內凈高不應小於2.0m;亭、廊、花架、敞廳等的楣子高度應考慮遊人通過或賞景的要求。

第7.1.4條 管理設施和服務建築的附屬設施,其體量和煙囪高度應按不破壞景觀和環境的原則嚴格控制;管理建築不宜超過2層。

第7.1.5條 「三廢」處理必須與建築同時設計,不得影響環境衛生和景觀。

第7.1.6條 殘疾人使用的建築設施,應符合《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設計規范》(JGJ50)的規定。

第二節駁岸與山石

第7.2.1條 河湖水池必須建造駁岸並根據公園總體設計中規定的平面線形、豎向控制點、水位和流速進行設計。岸邊的安全防護應符合本規范第7.1.2條第三款、第四款的規定。

第7.2.2條 素土駁岸

一、岸頂至水底坡度小於100%者應採用植被覆蓋;坡度大於100%者應有固土和防沖刷的技術措施;

二、地表逕流的排放及駁岸水下部分處理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

第7.2.3條 人工砌築或混凝土澆注的駁岸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寒冷地區的駁岸基礎應設置在冰凍線以下,並考慮水體及駁岸外側土體結凍後產生的凍脹對駁岸的影響,需要採取的管理措施在設計文件中註明;

二、駁岸地基基礎設計應符合《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J7)的規定。

第7.2.4條 採取工程措施加固駁岸,其外形和所用材料的質地、色彩均應與環境協調。

第7.2.5條 堆疊假山和置石,體量、形式和高度必須與周圍環境協調,假山的石料應提出色彩、質地、紋理等要求,置石的石料還應提出大小和形狀。

第7.2.6條 疊山、置石和利用山石的各種造景,必須統一考慮安全、護坡、登高、隔離等各種功能要求。

第7.2.7條 疊山、置石以及山石梯道的基礎設計應符合《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定》(GBJ7)的規定。

第7.2.8條 遊人進出的山洞,其結構必須穩固,應有採光、通風、排水的措施,並應保證通行安全。

第7.2.9條 疊石必須保持本身的整體性和穩定性。山石銜接以及懸挑、山洞部分的山石之間、疊石與其它建築設施相接部分的結構必須牢固,確保安全。山石勾縫作法可在設計文件中註明。

❸ 公園鋪裝石材的種類有哪些

公園就屬於園林了,大部分設計園林的人標注的石材有:芝麻灰、芝麻黑、芝麻白、黃金麻、黃銹石、中國黑、濟南青、無蓮花、石島紅、天山紅等等好多種類。

❹ 常用園林鋪裝材料

園林包含硬景和軟景,我是做硬景的,大概說說,有小橋流水,橋呢有木的,有專混泥土的。有假山假石.可以是屬水泥沙做的,也有碩石的,當然也有真石頭的。當然還有一些長廊啊,亭子啊,基本上是琉璃瓦做飾面的,裡面有做石米啊,噴漆的啊,還有雕刻的啊等等。
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築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築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環境和遊憩境域,就稱為園林。在中國傳統建築中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園林建築。
傳統中國文化中的一種藝術形式,受到傳統「禮樂」文化影響很深。通過地形、山水、建築群、花木等作為載體襯托出人類主體的精神文化。
園林具有很多的外延概念:園林社區、園林街道、園林城市(生態城市)、國家園林縣城等等。現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對於園林有著迫切的功能性和藝術性的要求。對於我們現代的生活和未來的人民發展方向有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❺ 常用景觀鋪裝材料都有哪些

道路鋪裝常用的鋪裝材料及使用范圍路面材料
路面類型及運用范圍瀝青
瀝青路面(車道、人行道、停車場等)
透水性瀝青路面(人行道、停車場等)
彩色瀝青路面(人行道、廣場)混凝土
混凝土路面(車道、人行道、停車場、廣場等)
水洗小礫石路面(園路、人行道、廣場等)
卵石鋪砌路面(園路、人行道、廣場等)
混凝土板路面(人行道等)
彩板路面(人行道、廣場等)
水磨平板路面(人行道、廣場等)
仿石混凝土預制板路面(人行道、廣場等)
混凝土平板瓷磚鋪面路面(人行道、廣場等)
嵌鎖形砌塊路面(幹道、人行道、廣場等)磚
普通粘土磚路面(人行道、廣場等)
釉面磚路面(人行道、廣場等)
陶瓷錦磚路面(人行道、廣場等)
透水性花磚路面(人行道、廣場等)天然石
小料石路面(骰石路面)(人行道、廣場、池畔等)
鋪石路面(人行道、廣場等)
天然石砌路面(人行道、廣場等)砂礫
現澆環氧瀝青塑料路面(人行道、廣場等)
砂石鋪面(步行道、廣場等)
碎石路面(停車場等)
石灰岩粉路面(公園廣場等)砂土
砂土路面(園路等)土
粘土路面(公園廣場等)
改善土路面(園路、公園廣場等)木
木磚路面(園路、游樂場等)
木地板路面(園路、露台等)
木屑路面(園路等)草皮
透水性草皮路面(停車場、廣場等)合成樹脂
人工草皮路面(露台、屋頂廣場等)
彈性橡膠路面(露台、屋頂廣場、過街天橋等)
合成樹脂路面(體育用)

整體性鋪裝——瀝青(彩色、骨料結合)
板塊鋪裝——水泥混凝土(表面處理工藝:抹平、拉毛、斬假、水洗露出、 表面模壓、表面鑲嵌)
砌塊鋪裝——天然石材—花崗岩 文化石—板岩、砂岩、石英石,大理石
陶瓷磚—廣場磚、地磚、外牆磚、內牆磚
其他磚—陶土磚、仿古磚、粘土磚、岩土磚、混凝土磚
卵石—鵝卵石、雨花石
木材—要做防腐、防蟲、防水處理
特殊材料—玻璃、馬賽克、青銅、熟鐵、鍍鋅鐵、橡膠安全墊 , 地坪漆、木屑、煤渣等等

❻ 請教各位前輩,這種公園鋪裝材料是什麼

這個應該是綠化用的陶粒

❼ 公園景觀地面的鋪裝一般是什麼材料

硬質鋪裝可以選用一些防腐木,鵝卵石、石板之類的,還有是選擇草坪。都是挺不錯的,你可以看看金嶼園林上面有很多介紹。

❽ 手繪設計公園,地面鋪裝,園植分析,流線分析手繪效果圖怎麼畫,誰有圖例,拜託

網上搜手繪很多的資料,至於具體怎麽畫。你可以參考別人用PS做好的設計說明展示彩頁內,彩頁怎摸做的容,那麽你手繪就怎麽畫,就好比是把圖片轉化成手繪稿一樣。如同對著圖片寫生,比如小區的景觀道路分析平面圖:手繪出廣場,綠化,建築,水景這些要素後。道路的線形也畫好了,那麽你可以直接拿馬克筆去畫出道路分級 小區級道路 組團級道路 宅間小路 。從左往右道路級別越低,道路寬度也就越低,用的筆觸也就越窄。顏色也要區分一下,常用的紅黃藍,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❾ 公園設計。SU里的鋪裝如何與PS彩平里的鋪裝保持一致

導入相同的鋪裝紋理,然後用選擇工具,右鍵單擊(你所要改動的鋪裝)/紋理/位置,然後就可以自己調整了~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