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的環節
① 教學設計的主要環節有哪些
教學設抄計是主要依據教學理論襲、學習理論和傳播理論,運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進行分析、計劃並做出具體安排的過程。 系統的教學設計主要環節包括:學習需要分析、學習內容分析、學習者分析、學習環境分析、確定學習目標、設計教學策略、選擇教學媒體或資源和學習效果評價。 系統的教學設計對於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都有重要的價值,它體現了老師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對課本內容的理解,展現了老師在對本課講授時的思想以及講授完後老師本人對本課的認識和學生課後的反應,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所以沒有系統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就很難達到預期的三維目標和效果,評價學生也就沒有了依據,不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其中教學目標的確定是通過前四者的綜合分析而確定的。然而要想熟練精確有效地運用這些分析,對普通人來說卻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下不小的苦功才能達到較好的程度。
② 教學設計一共有幾個環節
教學重點:有共性、有價值的內容,學生會讀會寫重點詞語,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教內學難點容:學生難於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如何鍛煉學生流利地朗讀課文的能力,激發興趣。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授,鞏固練習,小結,作業。
③ 教學設計的環節都有哪些
一、課題、課型、課時。
二、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二)專過程與方法屬目標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三、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四、教學准備:如課本、掛圖、多媒體等。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二)講授新課
(三)鞏固提升
(四)小結作業
六、板書設計
七、課後反思
滿意請採納哦
④ 編寫教案應包括哪幾個主要環節
編寫教案應包括: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點)
七.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生實際,注重引導自學,注重啟發思維
八.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作業處理(說明如何布置書面或口頭作業)
十.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一.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十二.教學反思:(教者對該堂課教後的感受及學生的收獲、改進方法)
拓展資料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准,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准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
教案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等等,都要經過周密考慮,精心設計而確定下來,體現著很強的計劃性。
《倪煥之》十七:「她做這些事絕不隨便,都運用無可加勝的心思寫成精密的教案,先送與級任教師看過,得到了完全的贊許,還不放心,又斟酌再三,然後拿來實施。」
⑤ 教學設計包括哪些環節
教學設計的主要環節有哪些?
教學設計的幾個主要環節:
1、分析教學內容
2、學習者分析(學生)版
3、教學重點、難點分權析
4、教師分析
5、教學策略的分析
6、教學評價的設計
想要在教學設計方面更近一步的老師可以了解下繼教網舉辦的教學設計指導師培訓班,網路教學設計指導師,第一頁第一條信息。
⑥ 課堂教學設計包括哪些環節
課堂教學設計主要包括:分析和理解《課程標准》、分析教科書、分析學生、設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難點、精選教學資源和補充材料、選擇教學方式和方法、編排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活動等環節。
分析和理解《課程標准》: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應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分析教科書,是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環節。
分析教科書:不僅要了解每一課的內容和具體的知識內容,還應分析每一課的結構、內容與單元主題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知識點在學科知識體系中的位置或地位,每個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系等。
分析學生: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是否採用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是教師能否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
設定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和關鍵環節。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組織和實施的依據,具有引領和指導的作用。需要設定的教學目標,包括學生的學習目標(三維目標)、教師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的重點,是學生應該掌握的學科基礎知識。教學重點,亦即重點知識。在每課中均處於核心的地位,具有統領性、代表性、典型性等特點。教學難點需從學生學習的角度確定,而非教師的教學角度。是學生在學習本課內容時,可能存在認知障礙、理解困難或實踐難度大的知識內容。教學難點的確定,應是知識學習與學習方法、技能的訓練和培養相結合的最佳契合點。
精選教學資源和補充材料:在充分利用教科書材料的同時有必要再精選一些材料,使其起到補充教科書材料不足, 或彌補教科書材料單一、抽象、靜態等缺憾,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認知。選擇教學方式和方法,目前,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教學經常採用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有:講授式,組織研討活動、探究活動等。設計課堂教學過程和活動教學過程和活動,是學科課堂教學設計的主體。課堂教學過程,是指教師組織教學的程序和環節,也是學生學習和認知的程序和環節。
選擇教學方式和方法: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教學經常採用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有:講授式,組織研討活動、探究活動等。
編排教學過程和設計教學活動:教學過程和活動,是學科課堂教學設計的主體。課堂教學過程,是指教師組織教學的程序和環節,也是學生學習和認知的程序和環節。常態(常規)的教學過程,主要由導入、內容講解、組織課堂活動、小結等環節組成。
⑦ 教學設計的主要環節有哪些
教學設計主要包括主要面向教師的傳統教學設計、建構主義環境下的教學設計和「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 三類1、傳統的教學設計模式是以「教」為主的教學設計模式,它是以教師的「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設計,它利於教師主導作用發揮,便於教師組織、監控整個教學活動進程,便於師生之間情感交流,利於系統 的科學知識的傳播,並能充分考慮情感因素在學習過程中重要作用。 理論基礎代表為:奧蘇貝爾的「學與 教」理論。包含以下幾個環節:(1)教學目標分析 (2)學習者特徵分析 (3)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確定教學方法、策略 (4)選擇教學媒體 (5)進行施教,並在教學過程中作形成性評價 (6)根據形成性評價得到的反饋對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策略加以調整 2、建構主義教學設計模式是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設計,它讓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 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讓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變為學生主動 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它強調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題,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因而利於學生的主 動探索,主動發現,利於創造型人才的培養。代表人物:皮亞傑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教學觀是 對傳統教學觀的批判和發展,認為學習不僅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更主要地是受學習者本身的認知方式、學 習動機、情感、價值觀等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卻往往被傳統教學觀忽略。 包含以下幾個環節:(1)情景創設 (2)信息資源提供 (3)自主學習策略設計 (4)組織協作學習 (5)組織與指導自主發現,自主探索 3、 「學教並重」教學設計,是在兼取以教為主的教學系統設計、以學為主教學設計兩者的優點的基礎上 提出的,它兼取兩理論之所長,棄之所短,也是奧蘇貝爾的「學與教」理論和建構主義的「學與教」理論 兩者的結合。 包含以下幾個環節:(1)教學目標分析 (2)學習者特徵分析 (3)教學策略的選擇和活動設計 (4)學習情景設計 (5)教學媒體選擇與教學資源的設計 (6)在教學過程中作形成性評價並根據評價反饋對內容與策略進行調整。 傳統教學設計、建構主義環境下的教學設計都們各自的優勢,但同時也都不足之處。如傳統的教學 設計模式注重的是教師的主導作用的發揮、情感因素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但是它由於強調傳遞-接受式學 習,否定發現式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處於被動接受地位,學習者的主動性、創造性難以發揮,因而 不利於創新人才的成長。而建構主義教學設計模式正好克服這一缺點,利於培養具創新思維和創新能 力的創造型人才;但它卻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的發揮,忽視了情感因素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因而不利 於系統知識的傳授,可能導致教學目標的偏離。「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具更為科學而全面的理論基 礎,不僅適用於指導課堂教學,也適用於指導網路教學和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腳本的設計與開發。 它具以下四個優點: 1、根據教學內同和學生的認知結構情況,可以靈活選擇「發現式」或「傳遞-接受」教學分支。 2、在「傳遞--接受」教學過程中基本採用「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同時也可 採用其他「傳遞--接受「策略,甚至是自主學習策略作為補充,以達到教學最優 化。 3、在「發現式」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吸收「傳遞--接受」教學的長處,如對學 習者的特徵分析和促進知識的遷移等。 4、便於考慮情感因素,即動機的影響
⑧ 教學設計的主要環節有哪些
我認為有效的教學設計應主要圍繞下面幾個主要環節:
一、明確教學內容:這里應寫明內版本、學容科、單元、課時及課題。
二、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這里應該是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就是任務,教學目標應該是可以預測的,這是教師確定教學目標的出發點,可測的目標才能給學生指出明確的學習方向。
三、確定教學的重點難點:這是教學設計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確定是一定不能偏離主幹知識,學生學不會的,應該有辦法讓學生學會。
四、教法:即教師如何「教」。不同的教師,「教法」是不同的,但教師個人教學的藝術特點是確定教學實施策略的基礎。教師如何的「教」,創設什麼樣的教學情境,採用什麼樣的教學用具,才能更有利於學生的「學」,使學生主動發展,全面發展,這是進行教學設計時要考慮的問題。
五、學法:即學生如何學,採取怎樣的「學」的策略,才會保證學習效果的最大化。
六、教學准備:與本節教學相關的工具,如課本、掛圖、多媒體等。
⑨ 教學設計的主要環節有哪些
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好朋友,老師與學生是平等和民主的關系。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多溝通,跟他們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都關心他們,從而激起對老師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