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厚設計
㈠ 鑄件的壁厚設計該注意什麼
1 由於鑄件在金屬型中冷卻凝固得比砂型中快,金屬型又無容讓性,因此在金屬型鑄造時,鑄件中產生的鑄造應力比砂型鑄件要大裂紋傾向性也大,還容易產生澆不足、冷隔、白口(對於鑄鑄件)等缺陷。通常:
(1) 在防止金屬型鑄造鑄件產生裂紋方面應注意以下結構問題:
A 在壁厚均勻、壁間過渡與連接要緩和、較角處圓角適當等各方面的要求應比砂型鑄造鑄件更嚴格一些;
B 應將垂直相連的壁改為傾斜相連;
C 對於結構上比較薄弱的部分應設肋、凸台等予以加強,以防鑄造裂紋;
D 應盡量減少有阻礙鑄件自由收縮的凸台、肋、凸緣等突出部分;
E 在鑄件上布置加強肋時,還應考慮到它對鑄件收縮的影響。
(2) 在防止金屬型鑄造鑄件產生澆不足、冷隔等方面應注意以下結構問題:
A 鑄件壁厚要適當不能過薄,特別是當鑄件輪廓尺寸較大時更不能過薄;
B 應避免大的水平面,因為它使得鑄件在澆注時,金屬液上升得很慢,與空氣接觸的面大,易氧化,同時由於金屬型散熱快,金屬液很快失去流動性,易造成澆不足、冷隔、夾渣等缺陷;
C 鑄件的外形應盡量具有流線形避免尖稜角與急劇變化的連接等結構形狀,以利於金屬液的流動。
2 在設計形狀較復雜的金屬型鑄件時,如果生產工藝有較大的困難,應在不影響鑄件使用條件下,盡量使鑄件外形簡單,強構改變,以便於從金屬型中取出鑄件。
3 在設計金屬型鑄造鑄件的基本結構單元及其參數選定時,通常還應注意:
(1)由於金屬型散熱快,因此金屬型鑄造鑄件的最小壁厚應比砂型鑄造鑄件的要大一些;
(2)鑄件內壁和內肋的厚度一般應取相連外壁厚度的 0.6~0.7 ,否則由於內壁(肋)冷得慢,在鑄件收縮時易在內外壁交接處產生裂紋;
(3)為防止灰鑄鐵件產生白口,除從工藝上採取措施外,必須使其壁厚不能過薄(有些資料指出,壁厚在 15mm 以上時,用金屬型鑄造鑄件的轉角處都必須採用圓角,對於鋁合金、鎂合金金屬型鑄造鑄件的鑄造圓角不應小於 3~4m;
(4)由於金屬型和芯無讓性,為便於取出鑄件和抽出型,金屬型鑄造鑄件的鑄造斜度應比砂型鑄造件的適當大一些,一般應大 30%~50% ,應該指出:鑄造斜度大小除與合金種類、壁的高度有關外,還與鑄件表面的位置有關,凡在鑄件冷卻收縮時與金屬型表面有脫離傾向的鑄件表面可設計較小的斜度,而在鑄件收縮時趨向於壓緊在金屬型上的鑄件表面應給予較大的斜度。
㈡ 鋼瓶名義壁厚和設計壁厚的區別
壓鑄件壁厚施壓鑄件工藝中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因素,壁厚與整個工藝規范有著密切關系,如填充時間的計算、內澆口速度的選擇、凝固時間的計算、模具溫度梯度的分析、壓力的作用、留模時間的長短。鑄件頂出溫度的高低及操作效率;零件壁厚偏厚會使壓鑄件的力學性能明顯下降,薄壁鑄件緻密性好,相對提高了鑄件強度及耐壓性;逐漸壁厚不能太薄,太薄會造成鋁液填充不良,成型困難,使鋁合金熔接不好,鑄件表面易產生冷隔等缺陷,並給壓鑄工藝帶來困難;壓鑄件隨壁厚的增加,其內部氣孔、縮孔等缺陷增加,故在保證鑄件有足夠強度和剛度的前提下,應盡量減小鑄件壁厚並保持截面的厚薄均勻一致,為了辟免縮松等缺陷,對鑄件的後壁處應減厚,增加筋;對於大面積的平板類厚壁鑄件,設置筋以減少鑄件壁厚;根據壓鑄件的表面積,鋁合金壓鑄件的合理壁厚如下:壓鑄件表面積/m㎡壁厚s/mm≤25.10-3.0>25-1001.5-4.5>100-4002.5-5.0>4003.5-6.0僅參考國際//鑄業//網
㈢ 壓力容器壁厚計算
根據《鋼制壓力容器》-1998厚度公式是:δ=(P×D)÷(2δt×φ-P)+1
P是設計壓力(單位為MPa),D是直徑(mm),δt是Q235B在該設備在設計溫度下的許用應力113(MPa),φ為焊接系數(取1.0),1為腐蝕裕量。
計算得3mm鋼管或4mm鋼板焊接筒體就可以了,
(3)壁厚設計擴展閱讀:
中國《鋼制壓力容器》系我國壓力容器設計、製造、檢驗與驗收的綜合性國家標准。由全國壓力容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負責制訂,發布於1989年,全稱GB150-89《鋼制壓力容器》。內容包括壓力容器的板、殼元件設計計算;容器的製造、檢驗和檢收。共有正文10章和附錄12個。規范引用了當時最新的相關標准82個。
壓力容器是一種能夠承受壓力的密閉容器。壓力容器的用途極為廣泛,它在工業、民用、軍工等許多部門以及科學研究的許多領域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中以在化學工業與石油化學工業中用最多,僅在石油化學工業中應用的壓力容器就佔全部壓力容器總數的50 %左右。
壓力容器在化工與石油化工領城,主要用於傳熱、傳質、反應等工藝過程,以及貯存、運輸有壓力的氣體或液化氣體;在其他工業與民用領域亦有廣泛的應用,如空氣壓縮機。各類專用壓縮機及製冷壓縮機的輔機(冷卻器、緩沖器、油水分離器、貯氣罐、蒸發器、液體冷陳劑貯罐等)均屬壓力容器。
壓力容器的分類方法很多,從使用、製造和監檢的角度分類,有以下幾種。
(1)按承受壓力的等級分為:低壓容器、中壓容器、高壓容器和超高壓容器。
(2)按盛裝介質分為:非易燃、無毒;易燃或有毒;劇毒。
(3)按工藝過程中的作用不同分為:
①反應容器:用於完成介質的物理、化學反應的容器。
②換熱容器:用於完成介質的熱量交換的容器。
③分離容器:用於完成介質的質量交換、氣體凈化、固、液、氣分離的容器。
④貯運容器:用於盛裝液體或氣體物料、貯運介質或對壓力起平衡緩沖作用的容器。
多腔壓力分類
多腔壓力容器(如換熱器的管程和殼程、夾套容器等)按照類別高的壓力腔作為該容器的類別並且按該類別進行使用管理。但應當按照每個壓力腔各自的類別分別提出設計、製造技術要求。對各壓力腔進行類別劃定時,設計壓力取本壓力腔的設計壓力,容積取本壓力腔的幾何容積。
1.同腔多種介質容器分類
一個壓力腔內有多種介質時,按組別高的介質分類。
2. 介質含量極小容器分類
當某一危害性物質在介質中含量極小時,應當按其危害程度及其含量綜合考慮,由壓力容器設計單位決定介質組別。
㈣ 塑料產品壁厚設計計算公式
你並未說清楚塑鋼管具體使用的工程部位,以及塑鋼管的公稱通徑,我專告訴你兩個計算公式如下:屬
1、硬聚氯乙烯塑料管材理論計算公式
W=4.6596×10m-3δ(D-δ)
D—管子外徑 δ—管子壁厚 m後的-3我不能處理成m的-3立方表示了,請注意
2、軟聚氯乙烯塑料液體輸送管材理論計算公式
W=0.41783δ(d+δ)
d—管子內徑 δ—管子壁厚
㈤ 塑膠件壁厚設計不合理會有哪些影響該怎樣改善
1)塑件壁厚復懸殊太大制:塑件的整體壁厚應均勻,避免太薄或太厚,如果不均勻,會導致成型填充和冷卻收縮不均勻,致使塑件存在縮影、氣泡、變形等風險。
2)塑件壁厚過厚或過薄:在滿足塑件結構和使用要求的條件下,盡可能採用較小的壁厚,可使塑膠模具冷卻快、塑件質量小,節省材料,降低成本。設計的塑件壁厚,要能承受頂出裝置的沖擊和振動,又不能過於薄。
3)塑件內壁厚度,應小於外壁厚度,否則塑件容易產生縮影、凹痕。
4)不同塑件的壁厚沒有逐漸過渡,塑件壁厚不同時,相互連接的不同壁厚部分,應該有足夠的過渡連接,避免尺寸突然地改變。
5)在結構上設計成具有厚度集中的部分:從形狀上看,厚度集中部分就是壁厚急劇變化部分。對於這種地方,必須盡量避免集中形成厚壁部。
6)塑件的壁厚值設計不合理:不同的塑料流動性不一樣,塑件壁厚也就不一樣。塑件不能設計太薄,否則剛性差、不耐壓,在脫模、裝配、使用中會產生損傷及變形,影響製品的使用和裝配的准確性。塑件設計太薄,還會導致成型困難。
7)壁厚塑件應該應用嵌件或組合件,防止其變形、縮凹。
8)改變塑件壁厚,會使成型時間、壓力改變,因此,在設計時要考慮到塑件的壁厚對成型的壓力、時間的影響。
㈥ 管道設計壁厚的選擇
採用20#材料,計算厚度2.2mm,腐蝕裕度2mm,可以選用6mm或8mm,比這厚的當然更沒問題。
㈦ 塑料件加工中壁厚怎樣設計
塑料製件加工的壁厚對其質量影響很大。壁厚過小時,流動阻力大,大型復雜內的製品就難容以充滿型腔。製件壁厚的最小尺寸應當滿足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⒈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⒉脫模時能經受脫模機構的沖擊和震動;⒊裝配時能承受緊固力。 一般塑料加工廠都規定有最小壁厚值,因塑料品種、牌號及製品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壁厚過大不僅浪費原料,對熱固性塑料成型加工來說,還增加了模壓的時間,並且容易造成固化不完全;而對熱塑性塑料來說,則增加了冷卻時間(根據經驗推算,製品厚度增加一倍,冷卻時間將增加四倍)。另外還會影響產品的質量,比如容易產生氣泡、縮孔、翹曲等缺陷。 熱固性塑料的小型製件加工,壁厚一般取1.6~2.5mm,大型製件取3.2~8mm。布基酚醛塑料等流動性較差的品種應取較大值,但一般不宜大於10mm。脆性塑料(比如礦粉填充的酚醛塑料)製件加工壁厚不應小於3.2mm。
㈧ 常見塑膠件的壁厚是多少
塑膠件不同復材料的常用壁制厚 :
ABS:一般最先選擇的材料,壁厚通常為1, 1.2, 1.5, 2, 2.5, 3mm,視乎產品的大細和功能而定。
PP :因為比較軟身,而且基於縮水的問題,所以不能太厚,一般為1, 1.2, 1.5mm。
PVC :因為多用由於figure上和多是實心,所以限制不大。
POM:一般為1, 1.2, 1.5, 2, 2.5, 3mm視乎產品大細而定。
Nylon:因為縮水率比較高,所以平均料厚和筋骨的比例可比較少。
Kraton:因為多數用作摩打墊或不外露件,所以限制不大。
壁厚的大小取決於產品需要承受的外力、是否作為其它零件的支撐、承接柱位的數量、伸出部份的多少以及選用的塑料材料而定。一般的熱塑性塑料的壁厚設計應以4mm為限。從經濟角度來看,過厚的產品設計不但增加物料成本,延長生產周期(冷卻時間),增加生產成本。從產品設計角度來看,過厚的產品增加引至產生空穴(氣孔)的可能性,大大削弱產品的剛性及強度。
㈨ 鑄件壁厚設計應該遵循哪些原則
鑄件壁厚設計的抄最基本原則就是整個鑄件的壁厚盡可能相似,至少壁厚變化不要發生突然的改變。原因就是防止鑄件在冷卻過程中不要產生過大的熱應力,以避免產生裂紋。 其次鑄件的壁厚只要強度夠就行,不是厚一些更好。設計厚壁的鑄件比薄壁的更容易發生縮孔。
㈩ 壓力容器壁厚的設計
按G150計算出來的是強度,不過你的設備直徑大,估計高度也不小啊,還要考慮剛度的要求。最好再厚些吧。同意樓上的看法,至少10mm左右吧,根據經驗來吧。 溫度很高,沒有作過這么高的溫度,還容積這么大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