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支付logo
1. 點評錢方、盒子的優劣勢,移動刷卡設備還有發展潛力嗎
最近應要求看了下錢方和盒子支付,之前除了拉卡拉之外確實沒太關注過這類刷卡支付終端,現在發現這個圈子競爭比我想像的激烈得多。
支付寶每年都會靠著淘寶和天貓兩座大山公布嚇人的移動端支付數據,但是電商平台是促進消費而不是完全從消費者現有消費水平中「割肉」(比如用戶A網購前原本每月實體店購物花銷1000元,但是有網購習慣後每月實體店購物花銷800元+網購花銷600元)。
所以刷卡支付的金額如果真有機構進行統計的話,相信會超出支付寶一大截,特別是在某些特定場景下如:
A、 需要大面額支付:消費者有個特點,面對大額消費的時候必須有個實物拿在手裡,這樣才踏實、放心。信用卡\借記卡就是這樣的實物;
B、 用戶在無法網路支付的場所消費,如KTV、電影院等:就算有網路環境的前提下,讓商家提前通過支付寶下訂單等用戶支付也是不現實的。
所以如支付寶類第三方網路支付若想真正佔領用戶消費入口,近期確實比較困難,同時這也是移動刷卡支付的機會所在。
錢方與盒子支付各自優劣
總體來說,個人認為無論在市場敏感程度、產品線、定價、APP交互和官網推廣策略等各個方面,錢方和盒子相比,後者略勝一籌。錢方的優勢在於目標群體針對性強、支持平台更多,但隨著發展進程來看卻不一定完全算作優點。
一開始的時候盒子支付和錢方的分工很明確,前者主打個人消費(2C)、後者主打商戶(2B)。之後盒子支付也許是終於發現中小型商戶是最沒人理的用戶群——雖然這類用戶群在國內是最多的,但也是最雜亂無章、最不願意付費做廣告、購買增值服務的。所以盒子支付增加了針對商戶的產品線:智能雲POS機。
在宣傳過程中,兩家同樣大打安全性和限額牌;就安全性而言,如果說當初雙方各有千秋,如今也殊途同歸了。畢竟安全無非就是物理加密、安全證書那幾種手段,拆機自毀功能容易被模仿,雲端數據噱頭成分較大(我相信任何人都不希望在本地儲存信用卡信息)。但就在第三方合作這點上盒子支付占優,終端產品上明顯的銀聯LOGO一定程度上讓用戶消除疑慮,同時官網上羅列出各家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作為安全保障進行宣傳,效果遠比一般用戶不熟悉的搖搖招車、宜信普惠好的多。
並且,盒子支付在官網的設計上要比錢方更用心,用心體現在整體風格和類目的劃分上——錢方將一項不太適合的類目放在了比較顯眼的位置,這就是「渠道代理」。作為一名普通用戶看來,非大型企業廣撒網式的招渠道代理商意味著後期服務水平的參差不齊。
錢方從始至終以商戶用戶為准,這個也可能是錢方在國內超越它之前競爭對手的原因,盒子支付的商戶POS版在一定程度上也模仿了錢方的模式。從產品的角度上來看,要硬體設備適配碎片化非常嚴重的Android手機並不是那麼容易,這也是錢方要推出PC版本的主要原因之一。
優勢劣勢拋出來後,說說個人覺得刷卡設備發展的潛力
1、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連通關系
我認為任何設備做到了移動端卻不考慮LBS功能的話實在非常可恥。商戶版和個人版用戶之間的關系誰來維系?依靠信用卡?如果這樣下去,盒子或錢方永遠只能中介或服務運營商存在下去——商家和個人需要依靠同一家提供的設備連通,例舉一個場景:
用戶A使用商戶版,用戶B使用個人版。此時用戶B走在大街上,通過個人版APP突然發現用戶A通過商戶版發布一條消息,內容為活動期間咖啡半價。用戶B馬上刷卡支付並留言「五分鍾後到店喝咖啡」。通過地圖查看距離和路線,五分鍾之後用戶B到店並向用戶A報上用戶名,服務員上咖啡——完整的一套即時O2O流程。
2、移動刷卡支付不應該刻意「攜帶」設備
如果想達到上述的條件,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在於:拿著刷卡器這種雖然不大但卻不會時時刻刻連接的設備,想及時獲取到商戶消息是很困難的。
所以我認為移動刷卡支付不應該刻意「攜帶」設備,而是集成現在或者未來人人具備的產品中,比如耳機線控(同樣使用3.5mm介面)集成刷磁卡或NFC模塊。甚至以後即將出現的手環也可以集成。這類產品集成刷卡支付功能有兩個最大的優勢:
A、用戶很長的時間都在使用,並且已經習慣使用;
B、這類設備雖智能,但是並非智能到讓用戶感到不安。用戶對錢都非常敏感,但是過於智能化的設備反倒會讓用戶覺得不放心。
3、錢方、盒子都缺乏自我營銷的能力
這方面盒子支付稍強,但是不足以強到被人誇贊。單純的媒體平台營銷,並未產生任何爆發性話題。單純的官網宣傳,沒有給忠實用戶展現、發泄的地方。甚至也不像拉卡拉那樣「抱大腿」。雖然拉卡拉節目冠名的推廣方式不學也罷,但是借小米東風吹向神州大地每個角落的做法還是值得肯定的。
4、從定價看,不能只著重一錘子買賣
一個小方塊,主要功能是刷卡消費,用戶版統一零售價199,有人告訴我個人版的刷卡設備在只考慮生產成本的前提下是二十多元,准不準確先不論,199的定價確實如同搶錢。雖然傳統POS機更貴,但是互聯網產品不能僅僅比傳統產品便宜就沾沾自喜,而是要打破用戶的思想、觸動用戶的那一根神經。
先圈人再圈錢,這是互聯網產品里的老話,搶入口非常重要,這句話尤其適合像移動刷卡支付或打車軟體這類需要大范圍鋪開後再通過手續費考慮收入的產品。所以適當的定價顯得尤為重要。企業需要在定價和鋪開效率中做取捨,比如:
A、 適當的時候跟手機廠商合作,把它作為手機標配的一部分;
B、 讓用戶購買刷卡器的時候可以選擇分期付款,如定價120元,每月還10元,連續還一年。但是如果用戶每月使用刷卡器消費達到8次,則不用償還當月10元的分期付款。
類似上述的推廣方式也未嘗不可。
5、產品線
錢方的產品線問題在於只做商戶版,有針對性是好事,但是產品需要根據市場狀況順勢而為——畢竟大部分的口碑積累還是要通過普通消費群體。
盒子支付的問題則在於產品線太多樣,多樣的有點累贅。拿其讀卡器款來說,外觀幾乎相同的情況下分為商戶版和個人版(個人版先推出),商戶款的推出可能是避免某些商戶認為物理鍵盤的累贅,所以就有如下場景:
消費者A挑選完商品打算結賬,商戶B使用不自帶物理鍵盤的版本(需要用戶在商戶的手機上輸入密碼)。那麼問題來了,究竟用戶是否願意在商戶手機上輸入?哪怕手機上彈出的鍵盤是盒子支付自帶的虛擬鍵盤,同時具備隨機打亂鍵序的功能。可用戶卻不知道,他們只會認為這是別人的手機、這么做是不安全的。所以盒子支付的讀卡器款只適合做個人版,而不需要出現商戶版。
6、用戶群體細分
這個問題需要緊接著產品線問題去說。未來的支付,必將是服務於不同細分小眾。如學生、白領、旅遊、老人等等。針對不同的分類,支付終端的種類也要有差別,或外形優質、或實用、或操作簡單等。每個人的刷卡器都長得一樣這種營銷手段時間長了站不住腳。最簡單的例子在富士的相機,在大家都追求高質量畫質的單反年代,拍立得依然暢銷,除了即拍即出的照片外,卡通的外觀也是針對女性用戶的需求之一。
7、新型技術的應用
我這里以NFC舉例。最近出現一種NFC卡貼,價格便宜,大概2-3元一片。它可以讓用戶在特定的場景下做特定的事情。比如我上車時習慣把手機開靜音同時打開藍牙,那麼只需要我把該動作寫入NFC卡貼並且貼在車里,以後我每次上車的時候使用帶NFC模塊的手機刷一下卡貼便可自動做到這些事。
這種卡貼是可以配合使用的,如在某些消費額度一定的環境下(如自助餐廳),持有個人版(集成NFC模塊的話)的消費者可以使用其直接消費進入。當然這種卡貼寫入的指令是可以無限次修改的。
2. 手機刷卡器都有哪些品牌啊
有「樂刷」和抄「刷寶」、「錢方」、「快刷」、「盒子支付」、「立方寶」、「錢袋寶」
「拉卡拉」、「我刷」等,功能大同小異,個人覺得盒子支付公關做的好,是跟銀聯直接合作的,通道方面比較暢通,不像其他第三方支付工具,都是跟銀聯簽的擦邊球協議。
3. 手機刷卡器都有哪些品牌啊
有「樂刷」和「刷寶」、「錢方」、「快刷」、「盒子支付」、「立版方寶」、「錢袋寶」
「拉卡拉」、「我權刷」等,功能大同小異,個人覺得盒子支付公關做的好,是跟銀聯直接合作的,通道方面比較暢通,不像其他第三方支付工具,都是跟銀聯簽的擦邊球協議。
4. 盒子支付刷卡器是不是合法的
合法的,經過銀聯來認證。
盒子支付自全球首創基於音頻口的雙向認證,硬體金融級加密技術,並且採用公網中建立專線的防黑客技術確保卡片的敏感信息安全採集傳輸。盒子支付嚴格執行銀聯標准和安全規范。
拓展資料:
盒子支付模式特點:
盒子支付的方案目前可涵蓋個人支付業務、商戶收單業務。盒子支付模式特點:
1、為電商、實體商戶提供移動刷卡支付解決方案。
2、支持所有銀聯卡。
3、無需開通網銀,隨時隨地進行支付。
4、硬體金融級加密,完全符合銀聯規范。
5、平台友好開放,線上線下一體化支付解決方案。
5. 盒子支付怎麼樣靠譜嗎有安全風險嗎
騙子公司,買了機器不告訴你各種內幕,比如說扣押金啊,等你用了才知道被騙,業務人員素質都很差,經常欺騙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