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錦logo
『壹』 在武漢舉辦的2015年世界中學生田徑錦標賽的標志有什麼意義
2015年世界中學生田徑錦標賽會徽(「奔向未來」)以「中國武漢」的英文首字母「C、W、H」創意構成。「C」變形為田徑賽道與飛奔的中學生運動員,展現出青春健美、奮勇騰飛的體育精神;「W、H」形似一奔騰飛躍的中學生運動員,也表明舉辦地武漢。運動員抽象形象為紅色,體現出青少年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兩道交叉的弧線象徵長江與漢水的匯合,突出武漢地理特徵。五彩的跑道寓意賽事的世界性,與寫意「人」字融合一體。
1、化繁為簡:簡單就是使用細線或幾何形狀。簡單並不等於最小化。盡管最小化的設計可以使得logo應用於廣泛的媒體范圍,但我真正想說的簡單化是關於想法或主題執行簡單化。
2、創造記憶點:適用於接觸到的所有品牌,品牌的意義由用戶每一次使用體驗構成,當然,這可以通過深刻的視覺辨識度強化;logo幫助人們記憶和公司有關的體驗,所以我們要設計易於置身回憶的強符號。
3、logo的多場景應用:把其logo圖形變得簡潔了。這不僅僅是為了適應當代審美的變化,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是為了讓現有的標識變得更通用。能夠跨越各種媒介和應用,從大到小,從印刷到數字。
(2)匯錦logo擴展閱讀:
任何人都能設計logo,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設計出成功的logo。一個成功的設計可以達成設計綱要中設定的目標,但一個令人羨慕的設計,具有成為標志性的能力,也將是簡單的、關聯性強、適應性強、經久耐用和與眾不同的。
正因如此,這種轉換引起了品牌logo設計簡化的趨勢:使用簡單的形狀、干凈的線條和字體、實心形狀來創造可持續和易於理解的標志。如果說有什麼能夠證明這種趨勢是真實存在的,那就是這場運動正在興起,從啤酒和快餐業到專業體育、媒體、娛樂以及消費品——各種品牌都在更新和簡化他們的logo以期望吸引消費者、從競品中脫引而出,並在數字媒體中茁壯成長。
『叄』 最近武漢有哪些標志性建築建築
黃鶴樓(Yellow Crane Tower)
月夜下的黃鶴樓沖決巴山群峰,接納瀟湘雲水,浩盪長江在三楚腹地與其最長支流漢水交匯,造就了武漢隔兩江而三鎮互峙的偉姿。這里地處江漢平原東緣,鄂東南丘陵余脈起伏於平野湖沼之間,龜蛇兩山相夾,江上舟楫如織,黃鶴樓天造地設於斯。位於湖北省武漢市。
黃鶴樓是古典與現代熔鑄、詩化與美意構築的精品。它處在山川靈氣動盪吐納的交點,正好迎合中華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風民俗、親近自然的空間意識、崇尚宇宙的哲學觀念。登黃鶴樓,不僅僅獲得愉快,更能使心靈與宇宙意象互滲互融,從而使心靈凈化。這大約就是黃鶴樓美的魅力經風雨而不衰,與日月共長存原因之所在。
武昌火車站武昌站
武昌火車站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始建於1916年,先後稱通湘門站、賓陽門站、武昌總站、武昌南站,1957年遷到現地址,1969年建成現車站。
1890年,兩廣總督張之洞提出了修築盧漢鐵路的計劃。1897年7月,漢口至灄口段開工。1905年9月,盧漢鐵路南北兩段在河南詹店車站附近接軌。1906年4月1日,盧漢鐵路全線通車,定命為京漢鐵路。1912年8月,武昌至長沙段(時稱湘鄂鐵路)在武昌鯰魚套開工。由於設計方案的變化,粵漢鐵路的起點站從鯰魚套北移到了徐家棚,但是原來在通湘門的工地也建成了火車站,稱通湘門站。通湘門站於1936年遷至賓陽門,並在解放後改名武昌南站。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後,改名武昌火車站。
武昌車站地處京廣線的中段,位於京廣線、武九線和漢丹線的交匯處,是一個以客運為主,客貨運兼營的綜合性特等車站。始建於1916年,1918年正式開通,始稱通湘門車站;1936年,通湘門車站撤消,在此基礎上建立賓陽門車站,後易名為武昌總站。1950年8月改名武昌南站;1957年更名為現名。
武昌車站為客站(包括武昌線路所)。車站轄區北起蛇山腳下的武昌線路所信號機,南至上行線進站信號機。站場設有股道11條,其中正線2條,I道739米,II道781米。站線9條。上行道岔39副,下行道岔29副,上水井109個。
車站候車廣場面積19 350平方米。候車大廳兩個和一個軟席候車室。第一候車廳(包括樓上三廳)使用面積2 957平方米,候車能力為2 464人。第二候車廳使用面積1 690平方米,候車能力為1408人。軟席候車室963平方米,候車能力為503人。
售票廳使用面積1004平方米,開設21個售票窗口並分別在省內外設立了售票營銷網點120個,實行微機聯網售票。
行包倉庫總面積為2752平方米,其中承運倉庫700平方米,可存行包1273件到達倉庫952平方米,可存行包1370件。中轉倉庫1100平方米,可存行包3300件。
1999年十月二十一日鐵路第三次大面積提速後,車站日均辦理接發列車235列,其中旅客列車109列,日均發送旅客2.2萬人,辦理旅客五萬人,日均發送行包2900件,辦理行包1.5萬件。
武昌全站現有全民合同制職工1440人。其中:幹部91人,工人1316人。男727人,女680人。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347人,中專(技校)102人,高中及其以下958人。有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19人,初級60人,工人技師6人。黨員430人,團員101人。
站機關設5個行政職能科室,即行辦,勞人科,財務科,教育科和安技科。下轄八個車間,即客運,售票,行包,旅服,運轉,給水,後勤,環衛。2個公司,即博強公司,昌弘公司。48個生產組。
武昌站推出了自己的明星服務品牌:春天服務品牌。在社會上樹立了武昌車站是春天車站的服務品牌。
華中最大火車站新武昌站19日啟用
1916年1月,武昌中山路一個車站開建,當年6月就完工,始稱通湘門車站。這就是武昌火車站的前身。
歷經91載風風雨雨,滄桑變化,當年狹小簡陋的車站已成為京廣線上一座雄偉的車站,即華中地區最大的火車站——新的武昌火車站。
19日零時起,新武昌站的候車室和站台將部分投入使用。記者昨日提前赴該站進行了探訪。
新車站外形極具荊風楚韻
走到新武昌站前,發現整個車站造型和「楚王宮」相似。車站的基調為銀灰色,外牆鑲嵌著「編鍾」,更有荊楚古文化特色。在候車廳內,還有巨幅荊楚特色的石雕。
據介紹,武昌站屋頂採用的是鋼網架結構,跨度有72米,在天空中劃出條條美麗的弧線,樓頂採用的是鋁鎂錳合金面板,重量是普通彩鋼的1/3,不僅能吸音減噪,且使用壽命能達50年。
12個候車室可容納8000人
昨日上午,記者進入裝修完畢的新武昌站候車大廳,干凈整潔的大廳內有序地排放著7000把銀灰色的新式航空椅。
目前,新武昌站開通了6部自動扶手電筒梯,記者乘坐電梯抵達二樓候車大廳,通過二樓寬大的透明玻璃牆,可以看到火車進出站。
這次開通的新候車室使用面積達11600平方米,旅客進站後可根據電子指示牌前往相應的候車區。「新站房啟用後,旅客乘車就不會像以往那樣繞圈子,可從候車室乘電梯直達站台。」該站有關人士稱,新站房有12個候車室,可同時容納8000多名旅客,規模是原來的兩倍多。
春運期間,新站房的售票大廳也將投入使用,這將極大地緩解每年春運高峰期人員擁擠現象。
站台撐起「大雨傘」
以往,旅客從候車廳到站台登車途中,沒有絲毫遮擋。現在,站台無柱風雨棚已全部建成,旅客上下車可避免風吹雨淋之苦。
據了解,無柱風雨棚長486米、寬123米,外形為波浪形,以體現武漢的「江城」特色。
武昌站改擴建工程全部完工後,共有5個站台,這次開通3個站台,依據新的國際標准,站台的稱謂與以往相比有了變化,其中第一個站台為基本站台,稱為一站台;第二個站台靠西邊鐵路線的叫二站台,靠東邊鐵路線的叫三站台;第三個站台靠西邊鐵路線的叫四站台,靠東邊鐵路線的叫五站台。
這些站台平面與列車車廂高度一致,方便了老人、孩子、殘疾人等特殊旅客上下車。
從候車室到站台只需5分鍾
新武昌站啟用後,旅客購票仍需到現在的臨時售票大廳。記者從售票大廳步行至新候車廳2樓,花了約3分鍾時間。
在大廳左右兩側,各有兩部電梯,可以乘電梯直接到3樓。在3樓大廳,依次為3-8號候車室,在此候車的旅客,可以通過人行天橋直接到達各站台,十分方便。記者從5號候車室走到3號站台,不到5分鍾時間。
多處地帶「電梯代步」
哺乳室、殘疾人專用電梯,走進新候車大廳,和老站相比,感覺裡面新增的設施更加人性化。
2樓候車大廳內,主要為1號和2號候車室,以及VIP、軟席候車室。在左側還有「無障礙候車室」以及專門為帶嬰兒的母親設立的「哺乳室」。
施工方介紹,新的武昌站還採用了很多人性化設施。如從候車大廳的一樓到二樓,左右兩側均安裝電梯。而在二樓的人行天橋與站台間,也安裝自動電梯。
配套設施明年春運前完工
去年6月,武昌站改造工程啟動,總投資6億多元。據介紹,以前的武昌站是京廣線上較為「落後」的車站。經過改造後,該站一躍成為京廣線上數一數二的大型車站。
據悉,由於是部分開放,站前廣場、出站口、售票廳等還沒有完工,旅客進站乘車還是有些不便,不過預計到明年春運,新武昌站的各類設施將予以完善。包括車站廣場、區域道路、停車場等交通工程。今後,與之配套的地鐵、公交、的士將與車站直接連通,旅客進出站可實現無交叉、無障礙換乘。
鐵路樞紐地位突出
武漢鐵路局有關負責人認為,以武昌火車站改造為標志,湖北的鐵路樞紐地位更加突出。
有關人士介紹,加上正在建設的武漢火車站,武漢將擁有3個特等火車站,這在全國的城市中還不多見。
[編輯本段]武漢重新站位「九省通衢」
今天的武漢人,已經可以想像2013年的快捷新生活了。到那時,在漢十字交叉的京廣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和滬漢蓉鐵路快速通道,將全部建成通車。自武漢坐火車去全國各地,每公里時速最低200公里,最高350公里。
鐵路部門有關專家將這一指日可待的新景象,分析為武漢將成為國內少有的東西南北4個方向,都有4線鐵路進出的城市,全國樞紐地位毋庸置疑。
此前,京珠、滬蓉兩條高速公路在漢交匯,形成了武漢在全國公路交通的樞紐地位。而最新「升級版」的樞紐地位,是由京廣高速鐵路和滬漢蓉快速鐵路在漢相交構成。這是一個全新的「黃金十字架」。
2005年,國務院批准了全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計劃建設「四縱四橫」鐵路快速客運網,其中「四縱」之一的北京-武漢-廣州-深圳客運專線,和「四橫」之一的南京-武漢-重慶-成都客運專線,在武漢挽臂通過。武漢,也因此成為全國鐵路四大客運樞紐之一。
「十字架」的縱軸——京廣客運專線建成後,將使北京至廣州車程,由現在的20小時縮短至9小時。目前,該專線武漢至廣州段,已率先於2005年6月動工,明年即可通車使用;北京至石家莊段今年6月也正式開建。京廣客運專線的延伸段——廣深港鐵路廣州至深圳段,已在2005年12月開工,後年通車。香港段工程之一的深圳福田火車站,也在今年8月揮鍬動土。
「十字架」的橫軸——滬漢蓉客運專線建成後,將打通出川通道,結束湖北西部無鐵路的歷史。屆時,從上海至成都,9小時可達。目前,該客運專線的合肥至南京段,已在今年4月正式通車使用。合肥至武漢段2005年10月開工建設,將在明年通車。建設難度最大的宜昌至萬州段,也在2004年開工,計劃在明年底通車。武漢至宜昌段已開始設計中,據悉也將在年底動工,2013年通車。
快速客運,打造5小時都市圈
全國鐵路客運專線在漢交匯,鐵路部門有關專家十分興奮:「武漢將再次成為九省通衢。」
古時人們稱武漢為「九省通衢」之地,是指此地水路便利,可沿長江水道西上巴蜀,東下吳越,向北溯漢水而至豫陝,經洞庭湖南達湘桂。但在中國改革開放後,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十分發達,使武漢暫時失去了溝通四方的優勢。
21世紀國家快速客運鐵路網路的建設,重新賦予武漢「九省通衢」的新價值。
據悉,京廣高速鐵路和滬漢蓉快速鐵路全線通車後,鐵路時速將從原來的每小時160公里,提高到250-350公里。以武漢為中心,500公里范圍內的長沙、鄭州、南昌、合肥等市,乘坐快速客運列車,1-2小時可達;1000公里范圍內的上海、廣州、北京等地,高速列車4小時可達,其中廣州只用3小時多。鐵路部門有關專家認為,這一中心優勢,在全國幾乎找不到第二個。
正是鑒於這樣的特殊地理位置,鐵道部將武漢規劃為全國鐵路快速客運四大樞紐之一,設立了動車車務段和綜合維修基地。
武漢由此成為真正的鐵路樞紐。鐵路部門有關專家認為,兩大客運專線逐漸成形時,武漢在全國的樞紐地位也在上升。因為4大樞紐中,北京地位不用置疑,上海、廣州的盡頭型樞紐由城市本身的經濟規模形成,不便於擴展。只有武漢是真正承上啟下的樞紐。
隨著為武廣客運專線配套的武漢火車站的建設,武漢將最終形成一城三個客運站的格局,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廣州具備這一條件。屆時,武漢站將承擔京廣客運專線客流,漢口站主要負責東西向滬漢蓉快速通道的旅客,武昌站則主要承擔貨運和普通列車任務,共同組成環形的武漢鐵路樞紐。
拓一條南北「經濟寬頻」
由交通帶來的時空距離的改變,將對區域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鐵路部門有關專家認為,從宏觀講,京廣客運專線將環渤海灣、京津唐、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珠三角等國內經濟發達區域串連起來,由交通便捷直接帶來物流與人流的加快,對中國整體經濟發展影響巨大,最終形成一條貫穿華中、華南、西南直至港澳地區,綿延近2200公里的「經濟寬頻」。
數據統計,此前的京廣鐵路是我國南北鐵路運輸通道中最繁忙的線路之一。中國西部及北部的礦產資源,大多由鐵路運往資源匱乏的東部及南部沿海。2004年,京廣線新鄉至鄭州間貨運量已達6053萬噸,單向客運量2189萬人。京廣客運專線建成後,老京廣線將主要承擔貨運任務,無疑將增大南北貨運能力。
從中觀看,以武漢為樞紐的京廣客運專線和滬漢蓉快速通道的形成,使武漢周邊1000公里半徑可以當日往返,這一優勢將直接吸引境內外跨國公司的投資目光。另方面,沿海加工製造業正在向內陸轉移,武漢地區具備原材料運輸和勞動力的優勢,發展製造業十分便利,同時龐大的人流也拉動了區域消費。
時空距離縮短,也為武漢與周邊的長沙、鄭州等市增加交流機會。目前三城間交通不算便利,武漢至兩市間乘火車至少需3-4小時,若坐客運專線,1小時即可抵達。
江漢關
漢口江漢關是一座具有希臘古典式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的建築物,由於它聳立在沿江大道直角部位,使大樓的東、北兩面展現在人們眼前,不像上海、廣州三處海關大樓那樣與左右兩邊房屋排列在一起。江漢關大樓四周的建築物均較它低得多,故江漢關特別引人矚目,既莊重且典雅。
江漢關的建立
海關是一個主權國家在邊界上執行進出國境的法令、監督貨運、徵收關稅和查禁走私等職責的行政機關。
1861年開埠前,清政府在武漢三鎮僅設有內陸關卡,如武昌的江關、漢陽的朝關、漢(口)西的宗關、漢口的漢關。漢口開埠後,內陸關卡一並撤消,建立以漢關為基礎的江漢關。
1861年3月,英國單方面公布了《揚子江貿易章程》和《長江通商章程十二款》規定:「外商商運貨到長江中上游,只需在鎮江辦備手續,即可在鎮江以上各口隨意裝卸合法商貨,返鎮江前可勿庸履行任何海關手續。」從而導致外輪蜂擁進入長江中、上游。時任湖廣總督的官文對此表示不滿。
官文遂向清廷上奏摺,請求在漢口設關。幾經周折,總理衙門大臣奕訴終於頒發札諭曰:「……至漢口地方,據該督奏稱,必須設關,自應准其建立,查驗出進各貨……」
1863年1月1日,江漢關開幕儀式在漢黃德道兵備道江漢關監督鄭蘭的出席下正式開關(在1863年1月1日前,江漢關在籌備期間,僅稽查貨物並未全行征稅,直到正式開關後,方開始征稅)。1863年1月15日,首任江漢關稅務司狄妥瑪向總稅務司赫德報到。
武漢長江大橋概況
武漢長江大橋 位於湖北省武漢市內,大橋橫跨於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也就是常說的龜蛇鎖大江。武漢長江大橋是我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303米,南岸引橋211米。從基底至公路橋面高80米,下層為雙線鐵路橋,寬14.5米,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上層為公路橋,寬22.5米,其中:車行道18米,設4車道;車行道兩邊的人行道各2.25米。橋身為三聯連續橋梁,每聯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為128米,終年巨輪航行無阻。起了很大的作用。
正橋的兩端建有具有民族風格的橋頭堡,各高35米,從底層大廳至頂亭,共7層,有電動升降梯供人上下。附屬建築和各種裝飾,均極協調精美,整座大橋異常雄偉。若從底層坐電動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橋公路橋面參觀,眺望四周,整個武漢三鎮連成一體,也打通了被長江隔斷的京漢、粵漢兩鐵路,形成完整的京廣線,使人心曠神怡,浮想聯翩,真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武漢長江隧道簡介
武漢長江隧道位於武漢長江大橋和武漢長江二橋之間,這是萬里長江上的第一條穿江隧道,又稱「萬里長江第一隧道」。隧道進口位於漢口勝利街,出口在天津路建;在武昌友誼大道建進口、出口通道。該隧道總長約3630米,工程概算投資20.486億元,是一條左、右隧洞隔離的雙向4車道公路隧道,車道凈高 4.5米 ,設計車速50公里/小時。武漢長江隧道2004年11月28日開工。2006年3月開始採用盾構設備掘進,日掘進8 -10米,到武昌江邊時入地深度可達30 -40米。2008年4月19日,武漢長江隧道雙線成功貫通。2008年12月28日進行試通車,調試運行期3個月,每天運行18個小時,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為試運行期,2010年4月正式通車。長江隧道通車後,預計將分流武漢市中心城區20%左右的過江交通,將緩解長江一橋、二橋的交通壓力。
民生銀行大廈
武漢民生銀行大廈系武漢市目前最高的大樓,地下3層,地上68層,樓層總標高為249.3米,建築總高度331.3米,總建築面積約15萬平米。位於武漢市漢口新華路396號,其中主樓11至66層為寫字樓, 68層為觀光層,其中9層、25層、44層、67層為設備層,地下三層,共有約128個停車位。該項目分南北兩個裙樓,包括民生銀行營業廳、宴會廳、多功能會所和網球場、證券交易所、中西餐廳、游泳池等,目前該項目是武漢市最高的甲級寫字樓,
『肆』 求新華通訊社的LOGO!
http://imgs.xinhuanet.com/icon/xhsjj/2005/xhs_01.gif
新華通訊社,簡稱「新華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通訊社,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性通訊社。現任社長、黨組書記李從軍,總編輯何平,副社長魯煒、崔濟哲、周錫生、周樹春,秘書長張錦。
新華社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創建於瑞金的「紅色中華通訊社」,1937年在延安改為現名。70多年來,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新華社的職能得到了逐步加強和發展。新時期新華社的職能主要有四種:一是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二是國家通訊社;三是消息總匯;四是世界性通訊社。履行上述四種職能主要通過三種形式:一是傳統形式的報道,主要是文字、圖片、圖表通稿,國際、國內參考報道,專稿、特稿等;二是新形式的報道,主要是在新技術條件下興起的網路、信息、音頻、視頻、手機簡訊等報道;三是社辦報刊報道。
新華通訊社網址:http://203.192.6.89/xhs/index.htm
『伍』 袋滑鼠志是什麼牌子
義大利阿爾皮納針織運動服有限公司。其標志性的logo是袋鼠。
阿爾皮納是義大利品牌。生產公司為義大利勃·阿爾皮納針織運動有限公司,於1945年創立L』ALpina(阿爾皮納)袋鼠」品牌。
該品牌服裝以其精湛的製作工藝、濃郁的澳大利亞風情,深受上流社會所鍾情,那氣度非凡的「袋鼠」象徵著強健、堅韌和優雅。
70年代後期,「義大利·阿爾皮納」結合義大利人的豪情與浪漫,針對東方人的體形特點,將「義大利·阿爾皮納袋鼠」文化延伸到東方各國,並經馬德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局、國際商標注冊處延伸注冊,遍及幾十個國家許可使用,屹立於國際著名品牌之林。
(5)匯錦logo擴展閱讀
L』ALPINA及袋鼠圖形」,其名稱起源於當時被譽為「澳大利亞小袋鼠們」的世界網球冠軍們,他們不但技藝超群,精力充沛,且風度優雅,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國際網球錦標賽中,無數球迷為他們傾倒。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兩位選手是ROD LAVER和KEN ROSEWALL,他們在球場內外那種完美的人格,無懈可擊的球技,激發了L』ALPINA公司先驅們的無限想像力,正是由於這些網球巨星的魅力造就了「L』ALPINA及袋鼠圖形」服裝的內涵和風格, L』ALPINA及袋鼠圖形。
『陸』 貨幣出現的標志
貨幣出現復的標志:以一般等價物製作為媒介的商品交換。
相關介紹:
一般等價物是從商品世界中分離出來作為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統一表現的特殊商品。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人類最初的交換是直接的物物交換,在參加交易的范圍窄小、品種稀少的時候,這種交換是能夠適應人類生存和發展需要的。
(6)匯錦logo擴展閱讀
一般等價物的出現,是因為擴大價值形式缺乏統一的等價物,而不能適應日益增加的交換的需要,於是等價物的職能就逐漸自發地穩定在某一種商品上,從而出現了一般等價物。
一般等價物是社會公認的等價形態。它的自然形態,成為一切商品的共同的價值形態。它可以與其他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換,其他一切商品把它當作抽象人類勞動的化身而同它發生關系。
其他一切商品只有首先轉化為一般等價物,耗費在它們身上的私人勞動,才能得到社會的承認,成為直接的社會勞動,從而在實際上具有交換價值,才可以隨時換取別種商品。
『柒』 商標還是TM狀態可以建百科嗎
網路是網路公司推出的一部內容開放、自由的網路網路全書。其測試內版於2006年4月20日上線,正容式版在2008年4月21日發布,截至2019年8月,網路已經收錄了超1600萬詞條,參與詞條編輯的網友超過680萬人,做網路找錦隨推,幾乎涵蓋了所有已知的知識領域。
「世界很復雜,網路更懂你」,網路旨在創造一個涵蓋各領域知識的中文信息收集平台。網路強調用戶的參與和奉獻精神,充分調動互聯網用戶的力量,匯聚上億用戶的頭腦智慧,積極進行交流和分享。同時,網路實現與網路搜索、網路知道的結合,從不同的層次上滿足用戶對信息的需求。
『捌』 景區標識牌製作
您好!以下就是景區標識牌製作的相關內容,望採納
從目前景區導視系統所承擔的功能來看,景區標識牌主要以以下幾個方面功能為主。
1 通過景區導視系統中的標識牌,遊客可以對景區做出基本了解,合理規劃自己的旅遊行程。
典型標識牌單品:景區平面布局圖
其中較為突出的就是景區平面布局圖,這是各個景區標識導視系統中功能非常獨立的一個單品,也是景區二級導視系統中的根目錄,景區導視功能標識牌都是以此為基礎來展開。景區平面圖一般安裝在景區主入口處,也是景區給予遊客的第一映像。因此在設計製作上更要符合景區環境特徵和人文特徵。一般景區平面圖承擔的內容比較多,其中主要的就是整個景區的平面布局和景區基本介紹。遊客可以通過景區平面布局圖對景區地理環境和內涵文化進行基本了解。
2 對遊客的導視功能是景區標識導視系統的基本功能。
典型標識牌單品:景區道路導視牌
景區道路導視牌一般遊客新到一個景區,景區環境相對是陌生的。遊客要能順暢旅遊景區,合理規劃自己的旅遊線路,就可以通過景區道路導視牌的指引到達目的地
3 景區標識牌對景區管理本身就有強大的輔助管理功能。
典型標識牌單品:景區提示牌、警示牌
在旅遊景區內的標識導視系統中,有大量的提示類和警示類的標識牌,這些標識牌給遊客相關提示和警示,我們將此類標識牌納入到景區輔助管理功能類的標識牌。在景區受保護區域,這些標識牌代替景區管理人員,提醒遊客文明旅遊和保護景區,在景區危險地帶,這些標識牌則又替代景區管理人員提醒遊客注意安全,起到了輔助管理的功能,這一類景區標識牌雖然體量較小,但是功能不可或缺。
4 可以利用景區標識牌對景區環境進行優化,強化景區人文特徵。
典型標識單品:景區造型標識
此類標識牌一般不會承擔具體功能,多數安裝在景區景觀空白區域,用於填補景區景觀空白,強化景區人文特徵。景區造型標識更突出視覺上的藝術性。強化了景區特徵。
河南前期標識設計製作有限公司是集「策劃-設計-生產-安裝-售後」於一體的綜合化標識標牌廠家,專業製作商業標識、小區標識、售樓處標識、醫院標識、景區標識、學校標識、寫字樓標識、市政標識等。整個團隊在完整、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下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標識系統解決方案。
『玖』 倫敦的標志性建築物
1、倫敦塔橋
倫敦塔橋(Tower Bridge),是一座上開懸索橋,位於英國倫敦,橫跨泰晤士河,因在倫敦塔附近而得名,是從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橋(泰晤士河上共建橋15座),也是倫敦的象徵。該橋始建於1886年,1894年6月30日對公眾開放,將倫敦南北區連接成整體。
2、瑞士再保險塔
瑞士再保險塔位於英國倫敦「金融城」。綽號「腌黃瓜」,是一座玻璃外觀的尖頂摩天大廈,也是福斯特勛爵名作之一。
這個子彈模樣的房子,蓋在倫敦內城,也就是倫敦金融城的中心地帶,由赫赫有名的福斯特勛爵Lord Norman Foster設計,就蓋在他老人家業務上最大的競爭對手羅傑斯勛爵Lord Richard Rogers 20年前設計的勞埃德大廈Lloyds Building旁邊。
3、威斯敏斯特宮
威斯敏斯特宮(Palace of Westminster),又稱議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是英國議會(包括上議院和下議院)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宮是哥特復興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該建築包括約1,100個獨立房間、100座樓梯和4.8公里長的走廊。
4、倫敦眼
倫敦眼於1999年年底開幕,當時贊助商還是英國航空公司因此又稱千禧之輪,總高度135米(443英尺)。
倫敦眼共有32個乘坐艙(由序號1排列到33。因為宗教忌諱,沒有13號),因艙內外用鋼化玻璃打造,所以設有空調系統。每個乘坐艙可載客約25名,回轉速度約為每秒0.26米,即一圈需時30分鍾。
5、聖保羅大教堂
聖保羅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是世界著名的宗教聖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國第一大教堂,教堂也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列。
聖保羅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後經多次毀壞、重建,由英國著名設計大師和建築家克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在17世紀末完成這倫敦最偉大的教堂設計,整整花了35年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