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logo設計
Ⅰ 中國環境標志生態紡織品的特點有哪些
中國環境標志生態紡織品主要體現在產品的環保特性上,宗旨是遵循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 HJ/T 307-2006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Ⅱ 為什麼說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珍妮紡織機而不是飛梭
因為珍妮紀是機器,而飛梭是工具,機器和工具是不同而言的。珍妮紀(機器)對飛梭(工具)來說是一種質的飛躍,所以說是珍妮紀而不是飛梭
紡織物制的軍衣和軍銜標志屬於商標分類第26類2609群組;
經路標網統計,注回冊紡織物制的軍衣和軍銜標答志的商標達1件。
注冊時怎樣選擇其他小項類:
1.選擇注冊(絲帶,群組號:2601)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00%
2.選擇注冊(加固型的帶子,群組號:2601)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00%
3.選擇注冊(發帶,群組號:2601)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00%
4.選擇注冊(帶子,群組號:2601)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00%
5.選擇注冊(帶子.,群組號:2601)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00%
6.選擇注冊(穗帶花邊,群組號:2601)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00%
7.選擇注冊(編織的花邊,群組號:2601)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00%
8.選擇注冊(網路花邊,群組號:2601)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00%
9.選擇注冊(花邊和刺綉(嵌花),群組號:2601)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00%
10.選擇注冊(裝飾邊帶,群組號:2601)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00%
Ⅳ 關於「紡織」所能聯想到的所有東西~大家幫幫忙呀。我想設計一個logo~
衣服 呵呵呵 本人喜歡買衣服 設計LOGO力推你到 哲仕設計 我們公司的LOGO,畫冊都是他們做的,如果想找內免費的那容是不可能的,之前也為公司找過免費的,找不到 ,好心人太少了
Ⅳ 國際紡織成分標志
TESTEX瑞士紡織檢定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www.ly99999.com
機構:Oeko-Tex國際環保紡織協會
Oeko-Tex國際環保紡織協會由歐洲和日本的家知名的紡織檢定機構組成。該協會在30多個國家都設有分支機構和代表處。各成員機構都兼備紡織測試領域和化學分析領域的經驗,同時都掌握人類生態學、服裝生理學以及相關領域的知識。除了承擔Oeko-Tex Standard 100和1000的測試和認證工作,他們還擔當著進一步研究、發展和完善Oeko-Tex標準的任務。
Oeko-Tex國際環保紡織協會在中國的唯一正式代表機構是TESTEX瑞士紡織檢定有限公司。
機構:TESTEX瑞士紡織檢定有限公司
TESTEX瑞士紡織檢定有限公司是一家獨立的為紡織業服務的測試機構,創辦於1846年,至今已有近160年的歷史,是全球同類型機構中歷史最悠久的。業務范圍最初局限於分析生絲,但不久就擴展至為所有紡織材料進行分析。到2000年,更是順利將各部門調整為紡織品測試部、分析部和工業與機構服務部,並在亞洲地區設立了多個辦事處,以為亞洲地區的客戶提供更加快捷和優質的服務。
標識:
1 Oeko-Tex Standard 100(國際環保紡織標准100)
Oeko-Tex Standard 100是國際環保紡織協會於1992年制定並頒布的,用以檢測紡織和成衣製品在影響人體健康方面的性質。Oeko-Tex Standard 100規定了在紡織、服裝製品上可能存在的已知有害物質,標准禁止和限制在紡織品上使用或含有有害物質,它們包括:1. 特別制定嚴禁的偶氮染料; 2. 致癌和致敏染料;3. 甲醛;4. 殺蟲劑;5. 含氯苯酚;6. 氯化苯和甲苯; 7. 可萃取重金屬;8. 色牢度;9. pH 值;10. 嬰幼兒用品中的鄰苯二甲酸鹽;11. 有機錫化物;12. 有機揮發氣體;13. 不良氣味;14. 生物活性產品和阻燃材料,等,並將產品按最終用途分為四類:嬰兒用、直接與皮膚接觸、不直接與皮膚接觸和裝飾用。標准包括100多 項測試參數,以保證紡織品對健康無害,是所有國際環保紡織協會認可的測試機構必須進行的測試項目。這些標准和限值常常領先於該領域其他標准,不但包括那些 法定禁止和嚴格控制的有害物質,也包括那些按科學方法證明了對健康有害的物質。還有一些起到預防性作用的測試參數如果紡織品經測試,符合了標准中所規定的 條件,生產廠家可獲得授權在產品上懸掛「信心紡織品、通過有害物質檢驗」的Oeko-Tex Standard 100注冊標簽。
Ⅵ 為什麼說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珍妮紡織機而不是飛梭
因為珍妮紀是機器,而飛梭是工具,機器和工具是不同而言的。珍妮紀(機器)對飛梭(工具)來說是一種質的飛躍,所以說是珍妮紀而不是飛梭。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這一次技術革命和與之相關的社會關系的變革,被稱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或者產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密切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6)紡織logo設計擴展閱讀:
經過
工業革命首先出現於工廠手工業最為發達的棉紡織業。
1733年,機械師凱伊發明了「飛梭」,大大提高了織布的速度,紡紗頓時,供不應求。
1765年,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織機」的出現首先在棉紡織業引發了發明機器,進行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從此,在棉紡織業中出現了螺機、水力織布機等先進機器。不久,在採煤、冶金等許多工業部門,也都陸續有了機器生產。隨著機器生產越來越多,原有的動力如,蓄力、水力和風力等已經無法滿足需要。
1785年,瓦特製成的改良型蒸汽機的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得到迅速推廣,大大推動了機器的普及和發展。人類社會由此進入了「蒸汽時代」。
Ⅶ 紡織品上面的標志是什麼意思
根據GB5296.4-1998《紡織品消費者使用說明》標准和GB18401-2003《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版范》規定,紡織品要權有以下11項基本內容,其中2項(第6、7條)可以不標注,其餘9項內容必須標注。
一、吊牌內容:
1.產品名稱
2.安全類別
3.執行標准
4.號型規格
5.質量等級
6.纖維含量
7.出廠檢驗
8.生產企業名稱
二、耐久性標簽:
1.號型規格
2.成分含量
3.洗滌方法
毛型針織品號型規格:
羊毛衫、針織藝衫(FZ/T73008、FZ/T73018、FZ/T73010):
上衣只標注胸圍,褲子標注4倍橫檔,裙子標注臀圍
棉型針織品號型規格:可以不標體型
兒童服裝:不標體型
其它產品按相應的產品標准規定。
根據GB 18401-2003《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標准要求,服裝上要標注具體的安全類別,襯衫一般屬於B類。
A類 嬰幼兒產品
B類 直接接觸皮膚類
C類 非直接接觸皮膚類
Ⅷ 生態紡織品的環境標志
環境標志也稱生態標志、綠色標志,是由政府管理部門或獨立機構和組織,依據一定的環境標准,向有關申請者頒發其產品或服務符合要求的一種特定標志。其中,生態標準是環境標志的核心。環境標志是一種證明性商標,獲得者可以將它貼在商品上,向消費者表明該產品與同類產品相比,在生產、使用、處理等整個過程或其中某個過程,符合特定的環境促護理求。
環境標志制度執行自願原則,即申請環境標志並不是強制性的,而是由生產者自主決定。它是環境管理手段從行政法令到市場引導的產物。環境標志通過市場因素中消費者的驅動,促使生產者採用較高的環境標准,引導企業自覺調整產品結構,採用清潔工藝,生產對環境有益的產品,最終達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目的。環境標志的申請需經過嚴格的檢查、檢測和綜合評定,經認可的委員會審定,簽訂特定的使用合同,交納一定數量的使用費用後方可使用,其標志的所有權仍屬於某一特定的認證委員會。這與當今世界綠色消費浪潮沖擊下,企業擅自對外宣稱的綠色公司、環保先鋒、綠色產品、純天然配方等截然不同。環境標志的授予有嚴格的標准,並需定期檢查,標志的使用有一定的年限,逾期需再申請。而有些公司自己宣稱的綠色,通常沒有嚴格的標准和審核程序,一般是純商業性的,目的是為了迎合消費者的環保需求,獲取利潤。這種綠色標志不屬於本文討論的范圍。 歐盟國的紡織品環境標志總體狀況
歐盟作為一獨立體,有自己統一的環境標志,即Eco-1abel(生態標簽)歐盟各成員國也都有各自的環境標志,大約共有10餘種。其中,以德國的環境標志最多,共有7種,涉及產品種類包括服裝、地毯、纖維等。其較有影響力的有oeko-Texloo、ToxProof;EcoTex等。其他歐盟國家如荷蘭、丹麥,北歐等國也都有各自的環境標志.這些標志有的表明最終產品上有害物質的限量低於特定的要求,符合人類生態學如Oeko-Texloo的要求;有的則表明產品整個生命周期,即從纖維培植或生產到最後廢棄物的處理整個生產鏈,都符合一定的環保要求,如Eco-1abelo本文主要對市場上較有影響力的幾種標志作系統介紹。 (1)Eco-1abel標志Eco-1abel由歐盟執法委員會根據策880/92號法令成立,自1993年頒布了首批關於洗衣機和洗碗機的標准以來,現產品已涉及包括紡織品如床單、T恤在內的12種。標志如圖l所示。
歐盟環境標志標準的制定原則是對產品從搖籃到墳墓進行終生環保評估(1CA),即對其原材料、生產過程1產品流通、消費一直到最後廢棄物處理各個階段進行評價。該方法是歐盟於1993年指定以LEIDEN大學教授為首的12個專家組研究制定而成。
Eco-1abel標志的申請、授予程序主要為:
(1)歐盟執行委與有關各方協商後,確定產品類別和每類產品的環境標准。
(2)每個成員國指定一個有關部門按歐盟的標准受理生產者或進口者的環境標志申請。
(3)環境標志申請需先經成員國有關部門批准(30天內)。
(4)申請批准後,申請者與成員國有關部門簽定合同,規定在一定時間內可使用該標志,成員國負責徵收申請費和年度使用費。
(5)歐盟執行委通過公報公布產品清單,標志所授予的企業名稱、授予國家等。 Eco-1abel標志可在歐盟十五個成員國的任一國內申請,並可在包括挪威、冰島、列支敦斯登在內的歐洲18國內使用。
1994年歐盟執行委委託丹麥制訂了紡織品生態標准,並於1996年通過了床單和T恤標准。根據歐盟執行委的規定,生態標准一般三年修訂一次。有關其他紡織品的生態標准目前正在討論之中。
(2)Oeko-Tex標准100標志,Oeko-Tex標准100,首先是由德國海恩斯坦研究院和維也納奧地利紡織研究院於1989年作為OTNloo提出的,到1991年底奧地利已有10家公司通過了該標准。1990年該研究院成立了包括德國海恩斯坦(Hohenstein)紡織研究院1國際生態領域的研究和測試聯合會在內的國際紡織品生態研究和檢測協會。近年來,該組織發展迅速,目前已發展了13個組織機構,其標准也幾經修改。由於其較高的市場認可度,前MUT(Markenzeichen Umwelt6chonende Textilen消費者和環境保護紡織品協會)標志和MST(Markenzeich Schadstof-fgeprutte Textilen)標志已相繼放棄了原有的標志與其合並oOeko-Tex標准100原來只有紡織品上有害物質的標准,但MuT和MsT介入後,對生產過程式控制制將是該標志今後的發展方向。
Oeko-Tex標准100悠久的歷史,使其在歐洲市場上的知名度很高。申請該標志的企業日益增多,截止1998年9月,已有遍布世界各地700家公司的1400種產品獲得了該標志。現行的Oeko-Tex標准100標准將紡織品劃為四類,即直接接觸皮膚、不直接接觸皮膚、嬰兒用品、裝飾用品。
(3)Milieukeur標志
Milieukeur是1992年由荷蘭Housing,PhysicalPlanning and Environment部和經濟事務部共同創立的自願環境標志計劃,其中文意思是環境評論基金會。該組織是一獨立機構,由來自政府、消費者、環境組織、製造商、零售商組織等各方代表組成。對紡織品的生態要求幸更強調公產付擔
(4)WhitG Swan標志
White Swan標志,即白天鵝標志,是由北歐幾個國家,丹麥、芬蘭、冰島、挪威、瑞典於1989年實施的統一的北歐標志。
各種標志涉及的產品種類
各環境標志所涉及的產品種類如表1所示。 各環境標志的標准除了執行有關國家相關的法規還對重金屬、殺蟲劑、甲醛、五氯苯酚、某些偶氮染料等參數作了更嚴格的限制。
對歐盟紡織品環境標志的綜合評價
環境標志作為一種新型的環境管理手段,自出台之日起就引起各界人士褒貶不一的爭論,作為國際貿易中敏感性商品紡織品的環境標志更是如此。以下從經濟、技術、貿易對其優缺點作綜合評價
歐盟紡織品環境標志的優點
歐盟紡織品環境標志的優點主要體現在環境標志制度本身。
首先,環境標志制度作為獨特的環境管理手段,對於調動企業和消費者參與環境保護有著不可比擬的作用。法律、行政管理等強制性手段有著自身的局限性。例如,它不能保證社會生產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協調,使環境效益反而得不到保證,市場機制本身也難以保證環境效益的最大化。解決這些矛盾的途徑就是將行政的強制性與市場機制的引導性相結合,而環境標志制度正是這樣的制度。
其次,它實行公開自願的申請原則,平等地面向國內外廠商,這符合WTO的非歧視性、透明性、公開性貿易原則。如歐盟的Eco-label標志、Oeko-Tex標准100等標志對產品類別、標准、評價方法、管理機構、申請程序、標志圖形、標志費用及標志證書等某些剝色劑、阻燃劑、去污劑和拒水整理劑,以及一些後處理劑等。染整紡織品上染料和助劑後處理殘余的重金屬離子在小劑量時是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但超過一定濃度後,則對人體健康有害。金屬離子被人體吸收後,會在肝、骨路、腎、心及腦中沉積,當某器官金屬離子沉積到一定程度,便會對健康產生巨大的危害。兒童尤為如此,因為兒童對重金屬有較高的消化吸收能力。
生態紡織品與紡織產品基本安全項目檢測
生態紡織品——這一理念或概念源於歐盟,對歐洲乃至全球的紡織品和日用消費品市場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它從出現伊始就帶有綠色壁壘的特性,它一方面限制了我國某些紡織品的出口,另一方面也對我國的紡織產業的升級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我國相關部門結合我國國情,從最基本的安全性能方面入手,制定了GB 18401標准,GB 18401標准中的考核項目都是生態紡織品的檢測項目。
1生態紡織品的定義
「生態紡織品」 的概念源於1992 年國際生態紡織品研究和檢驗協會頒布的「Oeko-Tex Standard 100」(生態紡織品標准100)。其含義有廣義和狹義兩種:
1) 廣義的生態紡織品
廣義的生態紡織品又稱全生態紡織品,是指產品從原材料的製造到運輸,產品的生產、消費以及回收利用和廢棄處理的整個生命周期(即所謂的「從搖籃到墳墓」)都要符合生態性,既對人體健康無害,又不破壞生態平衡。
生態紡織品必須符合四個基本前提:①資源可再生和可重復利用;②生產過程對環境無污染;③在穿著和使用過程中對人體沒有危害;④廢棄後能在環境中自然降解,不污染環境。即具有「可回收、低污染、省能源」等特點。
有機紡織品是指紡織品的加工、消費及後處理過程是環保、無污染的,因此,有機紡織品即全生態紡織品,例如有機棉產品。有機棉就是從種子到紡織品的生產過程是全天然無污染的,以自然耕作管理為主,不使用任何殺蟲劑、化肥和轉基因產品。由於對全生態紡織品要求的嚴格性,致使真正意義上的有機紡織品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是生態紡織品的發展方向。
2) 狹義的生態紡織品
狹義的生態紡織品又稱為部分生態紡織品或者半生態紡織品,是指在現有的科學知識水平下,採用對周圍環境無害或少害的原料製成的對人體健康無害或達到某個國際性生態紡織品標準的產品,是主要側重生產、人類消費或處理等某一方面生態性的紡織品。目前主要是針對狹義上的生態紡織品的有關內容進行檢測。
2生態紡織品的檢測
2.1 生態紡織品的檢測項目
Oeko-Tex 200(檢測標准)的檢測程序包含12 大類,分別為:pH值測定、甲醛測定、可提取重金屬、農葯殘留、苯酚(氯化苯酚和OPP)含量、禁用染料、有機氯載體、PVC增塑劑(鄰苯二甲酸鹽)含量、有機錫化合物、色牢度、揮發性物質及有氣味混合物的測定、敏感性氣味等。
需要說明的是,生態紡織品的檢測項目是動態變化的,幾乎每年都會增加一些新的指標。目前我國各檢測機構比較成熟的檢測項目有:pH值測定、甲醛測定、可提取重金屬、禁用偶氮染料、色牢度、異味等。
2.2 生態紡織品的檢測項目的主要技術
現代生態紡織品測試技術主要有三類:色譜技術、原子光譜技術和分子光譜技術。其中,色譜分析技術的運用最為廣泛。
2.3生態紡織品的產品標准和標簽
現在國際上實行的紡織品生態標准有很多種,ISO曾把涉及生態產品的標准和標簽分為3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①考察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即從原材料的提取到產品的運輸,生產使用和廢棄;②自願加入;③多產品種類;④第三方檢驗和現場審核代表性的生態標簽。例如:Europen Eco-Label(歐盟生態標簽)、Nor White Swan Labe(北歐的白天鵝標志)、The Blue Angel ( 德國的藍色天使標志)、Flower Label(歐盟的花型標簽)、ECP(加拿大的環境選擇保護標簽)、ECO-Mark ( 日本的生態標志)。
第二種類型:自我聲明的標簽。它們或是考察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或是考察產品的某方面生態性能,主要是由一些行業協會或者民間組織機構開發的。它不強調由第三方試驗室檢測或者是現場直接審核,甚至有的還允許申請廠商自我聲明即可。例如:Oeko-Tex Standard 100(生態紡織品標准100)、Milieukeur標志(荷蘭生態標志)、Toxproof Seal(德國的生態紡織品標志)、Eco-Tex(德國的生態紡織品標志)、Gut(德國的地毯生態標簽)、Bioland和Demeter(民間組織機構建立的生態標簽)。
第三種類型:環境行為的聲明和報告是非選擇性的,是由買家制定的買家標准,但是其與產品售賣地的標准、法規和法令是相一致的。例如:Clean Fashion 標志和Comitextil 標志。
在如此多的生態紡織品標准、標簽中,對紡織和服裝業比較有影響力的是Oeko-Tex Standard 100 和Europen Eco-Label。同時需注意的是生態標准Oeko-Tex Standard 100屬於自願性的,並非必須要達到其考核指標才能在歐盟市場上銷售。如果達到其考核指標,產品能進入比較高端的流通領域,產品的附加值就能得以提升;而達不到其考核指標的產品就不能掛該標准和標簽,會進入比較低端的流通領域,產品的附加值會低的多,當然,這樣的產品也必須達到買家的要求才能進入歐盟市場。
3生態紡織品檢測中的問題
相對於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的立法和標准化,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生態紡織品的檢測技術的研發和標准化都顯得相當滯後。德國政府雖然在1994年就提出在紡織和日用消費品上禁止使用某些可能還原出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但相應的測試方法標準直到1998年才正式出台;而歐盟的測試方法標准則直至2004年2月24日才以歐盟指令2004/21/EC的形式發布;Oeko-Tex在推出Oeko-Tex Standard 100的同時,發布了對相關檢測項目的檢測方法指導性文件––Oeko-Tex 200,但並未提供相應的檢測方法標准,甚至部分項目被明確告知尚無合適的檢測方法。這些都對相關法規和標準的實施帶來了困難。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有3個:
1) 世界各國對生態紡織品的定義以及各自在技術和經濟發展水平上存在差異,至今尚無一個統一的有關生態紡織品的國際標准。
2) 紡織品生態安全性能檢測技術本身具有一定的難度。
3) 檢測用的先進檢測設備,使檢測成本大幅提高。
4紡織產品基本安全項目
4.1甲醛含量
甲醛是一種無色,有強烈刺激型氣味的氣體,易溶於水和乙醇,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現。甲醛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原料(醛基、羰基),廣泛應用於化工產業,主要用於塑料工業(如制酚醛樹脂、脲醛塑料–電玉)、合成纖維(如合成維尼綸–聚乙烯醇縮甲醛)、皮革工業、醫葯、染料等。甲醛對健康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刺激作用: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現為對呼吸道和皮膚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對生物細胞的原生質是一種毒性物質,能與生物體內的蛋白質結合,改變蛋白質結構並將其凝固。高濃度吸入時出現呼吸道嚴重的刺激和水腫、眼刺激、頭痛。
2) 致敏作用:皮膚直接接觸甲醛可引起過敏性皮炎、色斑、壞死,吸入高濃度甲醛時可誘發支氣管哮喘。
3)致突變作用:高濃度甲醛還是一種基因毒性物質。實驗動物在實驗室高濃度吸入的情況下,可引起鼻咽腫瘤。
甲醛作用突出表現為頭痛、頭暈、乏力、惡心、嘔吐、胸悶、眼痛、嗓子痛、胃納差、心悸、失眠、體重減輕、記力減退以及植物神經紊亂等;孕婦長期吸入可能導致胎兒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長期吸入可導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等。
為了使一般纖維素纖維為主的織物,具有防縮,防皺和外觀平挺的效果,需要進行必要的整理,其使用的後整理劑在穿著、使用過程中逐漸釋放出遊離甲醛,是產生游離甲醛的主要來源[2]。
4.2 pH值測試
一般情況下,人體皮膚的pH值在5.5~7.0之間不等,略呈酸性。這是由於人體汗腺分泌乳酸,在出汗時使皮膚也呈酸性,其pH值為5.2~5.8,人體皮膚表面酸性環境可保護常駐菌的平衡,防止致病菌的侵入,因此,紡織品的pH值在微酸性和中性之間有利於人體的保護[2]。但以纖維素纖維為主的織物在前處理時會採用濃的強鹼溶液進行處理,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是造成紡織品pH值的測定結果不合格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危害,服裝導致人體過敏最常見的原因是皮膚接觸了因沒有清洗干凈而留在了服裝上的殘余鹼。
4.3禁用偶氮染料
紡織品服裝使用含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之後,在與人體的長期接觸中,染料可能被皮膚吸收(這種情況在染色牢度不佳時更容易發生)並在人體內擴散。這些染料在人體內可能分解還原,並釋放出某些有致癌性的芳香胺。這些芳香胺在體內通過代謝作用使細胞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發生變化,成為人體病變的誘因,具有潛在的致癌致敏性。早在20世紀30年代,日本人Yoshida發現溶劑黃可以引起老鼠的肝細胞癌變後,人們就開始意識到偶氮染料及其中間體在生產與使用過程中的危險性。實際上,1905年德國衛生部門已經從染料品紅、金胺和萘胺中確認了一些芳香胺的致癌作用。隨著染料化工的高速發展,這種情況進一步惡化,據不完全統計,到20世紀60年代,世界各國因從事染料化工工作而患上膀胱癌的病例超過了3000例。
1994年,德國政府頒布法令禁止使用能夠產生20種有害芳香胺的118種偶氮染料。歐盟於1997年發布了67/648/EC指令,是歐盟國家禁止在紡織品和皮革製品中使用可裂解並釋放出某些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的法令,共有22個致癌芳香胺。歐盟於2001年3月27日發布了2001/C96E/18指令,該指令進一步明確規定了列入控制范圍的紡織產品。該指令還規定了3個禁用染料的檢測方法,致癌芳香胺的檢出量不得超出30 mg/kg。2002年7月19日,歐盟公布第2002/61號令,指出凡是在還原條件下釋放出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都被禁用。2003年1月6日,歐盟進一步發出2003年第3號指令,規定在歐盟的紡織品、服裝和皮革製品市場上禁用和銷售含鉻偶氮染料,並於2004年6月30日生效。
4.4色牢度測試和異味測試
分析Oeko-Tex 200(檢測標准)的檢測程序可以看出,在考核的項目中,除了色牢度和異味外,其他的考核項目基本都是對有毒、有害物質的限制。那麼為什麼要對色牢度和異味進行考核呢?這是因為染色牢度與禁用染料和可提取重金屬這兩大類考核指標密切相關,當染色牢度不好時,如禁用染料和可提取重金屬物質存在時,紡織品對人體的傷害會更大。目前GB 18401標准考核的色牢度項目有耐水(變色、沾色),耐酸汗漬(變色、沾色),耐鹼汗漬(變色、沾色),耐干摩擦、耐唾液(變色、沾色)等。而異味的存在則直接導致紡織品的服用性能大為下降,任何與產品無關的氣味或雖與產品有關,但氣味過重都表明紡織品上有過量的化學品殘留,有可能對健康造成潛在的危害。目前GB 18401標准考核的異味有霉味、高沸程石油味、魚腥味、芳香烴氣味等。
關於重金屬離子濃度的限制的爭議
關於重金屬離子濃度的限制,歐盟市場上不同環境標志之間的標准差異較大。這表現在:
(1)對同一重金屬離子的濃度限值不同,如Oeko-Tex標准100和White Swan對鋅離子沒有作任何限定;而Milieukeur對鋅離子的限值為.10mg/kg;
(2)對重金屬離子的測定方法不同。有的認為是酗定金屬離子的總量,有的認為應該測定金屬離子的游離量。
目前,學術上對測定重金屬離子的游離量還是總量頗有爭議。一方面,現行的大多數化學測試方法是用於測量材料中一種物質的總含量,這種方法得到的數值較真實,使不同實驗室問的統計結果有可比性。而測定金屬的游離量,其試驗結果取決於測試條件,因而各實驗室測試結果的可比性不強。如果測試游離量,就會因統計結果的不確定性給製造商和執行部門帶來不必要的問題。但如果採用總量測試法,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重金屬的游離量和總量並沒有什麼聯系。紡織品上重金屬離子含量的多少除了受上述生產工藝原因影響外,還取決於它的染色牢度。色牢度差的紡織品,染料會在以後的洗滌中從紡織品上剝落,重金屬離子會減少。另外,紡織品與人體皮膚接觸,皮膚出汗的多少直接影響重金屬離子含量。每個人出汗情況不同,每個人對金屬離子的吸收能力也不一樣。因此,測定金屬離子游離量並不代表紡織品在實際使用中金屬離子的含量。如果測定總量,則大多數紡織品的金屬離子的總量都大大超過規定的濃度限值。因此,用測定紡織品重金屬離子總量並將其轉化成游離量也不能解決這一問題、這是一對矛盾。
(3)甲醛
對甲醛的限值,各標志也不相同,如Eco-1abel標志和白天鵝標志對嬰兒服裝的限定值為30 ppm,而Oeko-Tex標准100標志對嬰兒服裝的限值為20ppm。
其他指標,如偶氮染料也有類似的情況。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各種標准所採用的檢測方法不同,而限值的確定是以檢測方法的極限為標準的o這種技術標準的差異性,必然潛在地限制國際經貿的發展。
另外,從經濟的角度看,貼有環境標志的產品相對於同類型的其他產品而言價格要高,這是因為普通商品的生產遵循成本最低的原則,而環境標志產品的生產則多了一層環保的考慮,不得不偏離成本最低原則。而一般經濟活動人士有追求自身利益的傾向,消費者尋求最便宜的商品,生產者追求利潤的極大化,環境標志制度則對經濟運行的自利原則提出了挑戰。高成本導致的高價格環境標志產品能否得到市場的承認,這是環境標志產品必須面臨的課題。最近,CBI對歐洲消費者購買服裝時所考慮的因素作了調查,發現價格、舒適性、質量和時尚性在消費者購買紡織品決策中起重要作用,而環境標志、品牌所起的作用相對較小,這又是環境標志紡織品在市場中將面臨的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