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logo
『壹』 牛年傳完logo發布了,這樣的圖標有何含義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大家也都陸陸續續的回家,准備著家中的年貨,想著和家裡人團圓,就在近幾天,中央放出了牛年春晚的logo,立馬引起了大家的熱議。通過圖片來看,今年的牛年logo和往年一樣,依舊延續簡潔易懂,但又十分形象的風格。今年是2021牛年,所以我們首先就可以看到數字2021以及一隻十分形象的牛。從整體上看,第一個“2”我們可以看到十分明顯的牛角和牛頭,中間的“2”和“0”則是牛的軀干,個人認為這既可以理解為是牛的肋骨,也可以理解為是它胖乎乎的身體,不過感覺胖乎乎的身體顯得更加可愛。而“1”則是牛的尾巴。兩個2形成了一隻牛的腿,形成了正在奔跑的樣子,像不像是正在新年趕來的路上?今年的logo上還多了一個旋,這個旋早在殘奧會的吉祥物喜樂牛牛的額頭上就曾出現過,而現在延續了這個特點,也是表明這確實就是牛。
所以,牛年是帶著希望到來的,大家都希望在新的一年裡面,大家可以整裝待發,迎接新的挑戰,在牛年裡面可以扭轉乾坤,一切都可以向著更加美好的方向發展,不好的事情也可以在新的一年結束。
『貳』 是中國文化遺產標志含義
圖案的正中描繪的是順時針旋轉的太陽,一共放射出12道光芒,象徵個月;周圍逆時針飛翔的四隻鳥,象徵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也象徵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鳥的腳為三趾,即所謂「三足烏」,或許與「金烏負日」的傳說有關(金烏背著太陽在天上飛行)。
圖案的來源是古代蜀人的一個金飾,而這個金飾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考古發掘,而是由建築工地的渣土中揀出來的,大致是在商周時期製作。製作的時候,先用自然砂金熱鍛為金箔,然後用堅硬物刻劃圖形而成。
商店巴人居住在今重慶一帶,蜀人居住在成都一帶。巴蜀交戰,巴被蜀滅掉。《華陽國志》記載,蜀國的王朝興廢依次是蠶叢(圖騰動物是長條眼睛的蠶)、柏灌、魚鳧(fu,圖騰動物是魚鷹)、杜宇(圖騰動物是杜鵑鳥)、開明,等等。杜鵑鳥啼血的故事就與杜宇、開明的王朝更迭有關。傳說杜宇王朝被開明王朝篡奪,於是杜宇的國君死後變成杜鵑鳥,夜夜悲鳴。李商隱的詩「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就是來源於這個典故。
再回到中國文化遺產的這個logo,「四鳥繞日」圖案是中華先民崇拜太陽藝術表現形式的傑出代表之作,所表達的追求光明、團結奮進、和諧包容的精神寓意,彰顯了中國政府和人民保護祖國文化遺產的強烈責任心和神聖使命感。以此作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志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強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