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的設計計算
① 為什麼軸的設計一般只進行強度計算而不進行剛度計算
鋼結構軸心受壓設計一般需要進行:強度設計,整體穩定設計,長細比驗算。對於薄壁型鋼結構還要進行局部穩定設計。在沒有截面削弱的情況下可以不進行強度計算。
② 關於機械設計軸的校核怎麼計算
1.根據該軸所傳遞的功率,用公式T=9550*p/n算出傳遞的轉矩。
2.根據轉矩,利用扭轉切應力公式初內步估算軸的直徑。
3.根據軸容上的齒輪尺寸,所採取的裝配方案,選出軸承,並做好初步的結構設計。
4.現在開始對軸進行校核,如果是一般的轉軸,就用彎扭合成公式進行校核。如果是心軸,就用彎曲公式來校核,如果是傳動軸,一般不用校核。
5.利用機械零件強度理論對軸進行精確校核。確定各種影響系數。
③ 齒輪軸的設計,如何確定輸入軸各部分的尺寸 各部分尺寸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比如軸長,各部分直徑和長
你先要有齒輪的需求,按照需求算出來負載
2.根據負載計算扭矩,這樣就知道齒輪軸版各部權分受到的扭矩了
3.按照扭矩校核各個部分的最小直徑這樣最基本的前提就出來了,之後圓整這些數再一次進行校核看看彎矩能不能滿足,支撐部分的剪切力一般都能滿足不用計算也行
4.長度這個其實不是重要的計算尺寸,他是你前面3步的前提,這個是根據結構,空間定出來的
真正計算量大點的是齒輪和軸承部分,齒輪復雜的還得變位等
希望這個回答能幫助你,如果有啥疑問歡迎追問我
④ 軸的設計為何要初估直徑再進行強度驗算
計算順序肯來定是先要自預估直徑,這個預估並不是憑空猜測,而是根據經驗估算的。只有預估出直徑,才能計算出軸的截面面積,再根據材料的強度等級或者牌號,進行截面強度的計算。如果強度不滿足,再增大直徑,再次進行計算,這是一個迭代計算的過程。如果計算滿足且偏大較多,則適當調小直徑再進行強度驗算。
⑤ 錐度心軸的設計計算
推動新城的設計計算,證言能靠近自來水,而且這個還分這么多方面進行計算時,讓所有人來還把麻煩的。
⑥ 想求軸的設計步驟
1根據已知條復件計算傳動件的製作用力2選擇軸的材料,寫出材料的機械性能3進行軸的結構設計(1)按扭轉強度條件計算軸的最小值,然後按機械零件計算手冊圓整成標准值;(2)以圓整後的軸頸為基礎,考慮軸上零件的固定、裝拆及加工工藝等要求,設計其餘各軸段的直徑和長度(包括初選滾動軸承的型號);(3)考慮軸上零件的周向固定,選擇連接形式及配合代號;(4)其餘西部結構(如軸上圓角,表面粗糙度等)設計。4軸的疲勞強度校核(1)繪軸的受力圖;(2)計算軸的支反力;(3)繪軸的彎矩圖和扭矩圖;(4)確定危險剖面,計算其安全系數,校核軸的疲勞強度。5選擇軸承的型號,計算軸承的壽命6鍵連接或過盈連接的計算7完成軸承結夠設計,繪出軸系部件的結構裝配圖。(這是我們學校參考書給出的步驟,你參考一下)
⑦ 機械設計的軸設計的直徑和長度如何確定
直徑靠抄經驗,批量小的襲沒必要計算,批量大的也輪不到你算,很繁瑣的,軸的材質,傳輸功率,力分析,加工工藝使用壽命,工作環境熱處理等等因素都要考慮的。能粗別細。長度自己定,能達到使用要求的情況下越短越好,還要注意各個軸上零件是否干涉。另外軸的直徑與長度比例盡量別超過1:20.不行就把使用要求發給我,我幫你定
⑧ 一級減速器軸的設計過程中,各軸段長度尺寸如何確定
根據軸向定位的要求確定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
軸段1:L1= (根據大帶輪寬確定的)
軸段2:L2= m+e+螺釘頭部厚度+5~10
軸段3:L3=軸承寬度B+結構確定
軸段4:L4=結構確定
軸段5:L5=小齒輪齒寬
軸段6:L6=結構確定
軸段7:L7=軸承寬度B+結構確定
(8)軸的設計計算擴展閱讀:
一、減速器軸按承受載荷的情況可分為:
1、轉軸
既支承傳動件又傳遞動力,承受彎矩和扭矩兩種作用。我們實測的減速器中 的軸就屬於這種軸。
2、 心軸
只起支承旋轉機件的作用而不傳遞動力,即只承受彎矩作用。
3、傳動軸
主要傳遞動力,即主要承受扭矩作用。
二、減速器使用方法:
1、在運轉200~300小時後,應進行第一次換油,在以後的使用中應定期檢查油的質量,對於混入雜質或變質的油須及時更換。一般情況下,對於長期連續工作的減速機,按運行5000小時或每年一次更換新油,長期停用的減速機,在重新運轉之前亦應更換新油。
減速機應加入與原來牌號相同的油,不得與不同牌號的油相混用,牌號相同而粘度不同的油允許混合使用;
2、換油時要等待減速機冷卻下來無燃燒危險為止,但仍應保持溫熱,因為完全冷卻後,油的粘度增大,放油困難。注意:要切斷傳動裝置電源,防止無意間通電;
3、工作中,當發現油溫溫升超過80℃或油池溫度超過100℃及產生不正常的雜訊等現象時應停止使用,檢查原因,必須排除故障,更換潤滑油後,方可繼續運轉;
4、用戶應有合理的使用維護規章制度,對減速機的運轉情況和檢驗中發現的問題應作認真記錄,上述規定應嚴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