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活動設計
A. 教師資格證保教學習活動是什麼
活動設計是保教知識與能力試卷中的最後一道題,分值較高且穩定,從13年上半年到16年上半年都是30分,出題的趨勢更加傾向與標准化與幼兒園生活化,打破傳統的活動設計命名出題的方式,接下來我們就活動設計的答題技巧,提出一些備考建議,希望對各位同學有幫助。
(一)分析材料,確定領域
考試中的活動設計在現在考試中會給定材料,提出要求,如要求寫出活動名稱、活動目標、活動過程、活動結束。雖然有提到活動名稱,但是卻沒有給定領域,這時候就需要藉助已有的材料進行分析,抓准關鍵詞,這樣的命題屬於開放式命題,學習領域之間強調的是融合性,同樣的材料,不同的答題者可從多個角度深入展開。
如2015下半年考試,大一班自由活動時間,個別幼兒用泡沫板(30CM×30CM)當滑板玩(如下圖),許多孩子也想玩,但有的幼兒滑不起來,有的只能滑一點點。請根據幼兒利用泡沫拼板滑行的興趣,為大班幼兒設計一個體育活動。要求寫出活動名稱、活動目標、活動准備、活動過程和活動延伸。這樣的材料就需要自擬題目確定領域。
(二)結合材料,設定目標
材料閱讀完之後,確定領域,就要圍繞給定的要求開始設定目標。目標首先要制定的全面,包括三個維度:認知、情感和技能,保證完整性;其次,設定的目標要具體可操作不可太過於籠統,能夠充分體現該活動設計的內容和特點。如保護用眼的活動設計「通過觀看視頻動手練習,學會保護眼睛的方法」;最後,目標難度要適宜年齡班,不可過難或過簡單,如小班語言活動《母雞蘿絲去散步》中「了解故事內容,並對故事進行創編」,這樣的目標在大班才能夠達到,所以會丟分甚至沒有相應采分點。
如大班社會領域《我是小小消防員》的目標設定:1.在生活當中有一定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2.認識消防電話119,知道基本的安全防火知識。3.學習自救的方法,體驗逃生的過程。
(三)根據目標,組織活動
這部分的內容屬於整個活動的重頭戲,不僅要有設計更要體現目標是如何實現的。第一部分就是開始部分,導入環節。導入方法有很多,像是圖片導入、音頻導入、兒歌導入、謎語導入等等,這么多的方法挑選一個適合自己的活動設計。導入不需要寫很多,重在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出活動的主題。
基本部分,是要體現如何更好地將活動目標實施展開的,活動既要符合目標又要創新,更重要的是在規定的時間內交出漂亮的答卷。各位同學在答卷的時候要環環相扣,由淺入深,每個環節要有名稱,各個環節同樣需要步驟實現。在這里請同學注意,活動設計要寫的是做法而不是教師的說法。
什麼是環節名稱,例如大班科學活動《我的泡泡最美麗》的基本部分:幼兒集體動手驗證,教師及時給予支持與幫助。什麼是做法,根據環節名稱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四人一組選擇吹泡泡工具試一試,可以相互交換試一試。分組展示記錄結果,並進行驗證記錄。以上就是要寫在我們教學活動設計中的活動過程。
結束部分是對整個活動的總結歸納,方法有很多,像是水到渠成法,如語言活動的結束可以總結一下故事的內容。當然如果覺得過於簡單,同樣的語言活動可以先歸納總結一下,然後在進行表演游戲,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結束活動。但是又個別活動要突出這個活動的特點,如美術活動要在結束部分展示幼兒的繪畫作品。
(四)活動延伸,完美結束
延伸是對活動的拓展,最常用的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家園共育,例如「回到家之後和爸爸媽媽講一講今天學到的《丑小鴨》的故事」;另一種是區域活動,同樣的《丑小鴨》故事,可以延伸到美工區,「活動結束後,請小朋友們到美工區將自己心中的丑小鴨繪畫出來。
活動設計部分不僅關繫到筆試考試同時在面試的時候也要寫份簡案以便試講,以上就是對各位同學關於活動設計部分的建議和指導。
以上是教師資格證考試《保教知識與能力》活動設計答題技巧及備考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B. 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中活動設計怎麼去寫
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中活動設計絕對給力嘚,原創!
C. 幼師面試需要報班嗎 保教知識與能力活動設計
根據自己情況決定,幼師面試要不要報班。
保教知識與能力活動設計:
健康領域內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容幼兒體驗玩水的樂趣。
2.激發幼兒的合作和創新意識,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3.鼓勵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水的特徵。
二、活動准備
1.心理准備:幼兒在以前的玩水過程中初步了解了水的特徵。
2.物質准備:水盆、水桶、杯子、空礦泉水瓶、海綿、注射器、塑料袋、抹布等。
三、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交流不同信息,教師梳理歸納。
老師請來了小朋友們非常喜歡的好朋友(水寶寶),出示一盆水,通過觀察和感知,鼓勵幼兒說說水的特性。
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水的特性:無色、無味。
2.玩水活動。
水寶寶在盆里玩累了,很想到那邊的水桶里去玩一玩,可是他們自己去不了,小朋友能不能幫助水寶寶呢?請小朋友說一說可以用哪些方法和工具幫助水寶寶,然後嘗試用這些方法和工具和水寶寶玩一會兒。
D. 保教活動的設計的內容有哪些
在《保教知識與能力》這部分,共分為單選、簡答、論述、材料、教案設計這五種題型,在此所佔分值也不一。今天我們主要來了解的就是主觀題部分的內容,也就是簡答、論述、材料題以及活動設計的寫法。
一、簡答題:
教師資格考試中兩道簡答題,每題15分,共30分,重點考查考生對「保教知識」中重要知識的識記、理解程度。簡答題側重點在一個「簡」上,「簡」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問題簡短,問題設置直接、明確;二是答案簡煉,簡潔明了,無需展開長篇大論進行闡述。
簡答題部分難度一般,考生只要對基本知識熟練掌握,有針對性進行地記憶,並能夠條理清晰地進行表述即可。具體來看,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①熟悉考試大綱,根據大綱對相關知識進行梳理;
②理解並掌握各部分的考查重點,做到理解並准確記憶;
③將記憶內容條理化,採用有效的記憶策略提高記憶效率。
備考策略:另外就是在答題時,答案不應過長、無需做過多的闡述,只需清楚、准確、全面地把主要知識點加以表述,並在主要知識點基礎上稍作展開即可。答題時定要注意條理清楚、字跡工整、序號正確、層次清晰,也就可以了。
二、論述題:
那麼在論述題當中,一定要逐條進行作答,不能毫無邏輯,寫了很多但是得分點沒掌握到。在教資考試中論述題1道,20分。論述題不僅考查考生對所考查知識的識記和理解,還考查考生結合生活實際展開論述相關理論,要求在論述問題、闡述自身觀點時有一定的深度。論述題的答案沒有標準的答案,主觀性較強,考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闡述。
論述題主要考查考生對該學科基本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以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知識的考查比較靈活,主觀性較強。對於教材或講義中可展開論述的知識點,在備考時,需盡可能多的儲備與之相關的事例,拓寬知識面。
備考策略:作答此類試題時,一定要有理有據,抓住關鍵的知識點展開論述。書寫時,應把知識點放在段首,然後圍繞這一知識點進行論述。論述過程應適當聯系生活實際,用實際事例作為闡述觀點的材料。選用的事例要與觀點統一,闡述時需注意語言的條理性、知識點的表述要層次清晰,詳略得當。
三、案例分析:
在教資考試中有2道案例分析題,每題20分。主要考查考生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利用學前教育理論知識、學前心理學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案例分析題呈現形式一般會給出一段對實際生活中或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實況進行描述的文字,案例中隱含一個或幾個有關的理論知識點。
復習策略:備考案例分析題時,可有針對性的採取以下復習策略:
①熟練掌握各部分知識要點;
②注重理解和實際運用;
③鍛煉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
備考策略:案例分析題的一般的步驟是:鎖定考點原理闡述展開分析簡短結論。在解答材料分析題是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仔細審題,認真閱讀材料,要善於從提問和材料中提取信息。
(2)要緊扣題目材料,准確運用材料中的文字驗證其中的有關事實,運用有關理論作出恰當的綜合、概括、比較和分析。
(3)要注意歸納、引申。從提問、材料中獲取信息只是為解題提供了思路和素材。
(4)要全面、完整地闡述有關基本原理。
四、活動設計
活動設計總共分值所佔30分,一般而言都是給你一個並沒有規定題目,然後你可以自定義寫出相應的領域。但是也有比較難的情況,就如2015年的考題,當時就出現讓你寫出3個子領域,所以寫過程的時候相對來說要寫簡易些,不需要太過於負責浪費時間。
E. 作為幼兒教師如何在保教活動中營造良好的心裡氛圍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為120分鍾,滿分為150分。
2.請按規定在答題卡填塗、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下列哪一種活動重點不是發展幼兒的精細動作能力?( )
A.扣紐扣 B.使用剪刀
C.雙手接球 D.系鞋帶
2.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同卵雙胞胎的智商測試分數很接近,這說明( )
A.遺傳和後天環境對兒童的影響是平行的
B.後天環境對智商的影響較大
C.遺傳對智商的影響較大
D.遺傳和後天環境對智商的影響相對
3.午餐時餐盤不小心掉到地上,看到這一幕的亮亮對老師說:「盤子受傷了,它難過的哭了。」這說明亮亮的思維特點是( )
A.自我中心 B.泛靈論
C.不可逆 D.不守恆
4.初入幼兒園的幼兒常常有哭鬧、不安等不愉快的情緒,說明這些幼兒表現出了( )
A.迴避型狀態 B.抗拒性格
C.分離焦慮 D.粘液質氣質
5.桌面上一邊擺了三塊積木,另一邊擺了四塊積木,教師問:「一共有幾塊積木?」。從幼兒的下列表現來看,數學能力發展水平最高的是( )
A.把前三塊積木和後四塊積木放在一起,然後一個一個點數
B.看了一眼三塊積木,說出「3」,暫停一下,接著數「4,5,6,7」
C.左手伸出三根手指,右手伸出四根手指,暫停一下,說出7塊
D.幼兒先看了3塊積木,後看了4塊積木,暫停一下,說出7塊
6.對幼兒學習品質的理解正確的是( )
A.活動過程中的態度和行為傾向 B.活動過程中的學習速度
C.活動過程中的知識積累 D.活動過程中的道德品質
7.幼兒園環境創設中,使用易於識別的生活行為規則標識圖。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A.美化環境 B.便於幼兒看圖說話
C.便於幼兒認識各種符號 D.便於幼兒習得生活技能和行為准則
8.教師引導幼兒擤鼻涕的正確方法是( )
A.把鼻涕吸進鼻腔
B.先捂一側鼻孔,再輕擤另一側
C.同時捏住鼻翼兩側擤
D.用手背擦鼻涕
9下列最能體現幼兒平衡能力發展的活動是( )
A.跳遠 B.跑步
C.投擲 D.踩高蹺
10.對杜威「教育即生長」的正確理解是( )
A.教育以兒童的本能和能力為依據
B.兒童的生長以教育目標為依據
C.教育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為基礎
D.教育應促進兒童的身體發育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1.簡述教師觀察幼兒行為的意義。
12.作為幼兒教師,如何在保教活動中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
三.論述題(本大題1小題,20分)
13.論述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實現社會領域的教育目標。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4.莉莉和小娟玩游戲,她們想讓5娃娃睡覺,但是沒有小床,於是他們找到木板做小床,莉莉說:「床不夠。」小娟挑出2個留著長頭發的娃娃說:「他們長大了,天黑了,要睡午覺了。」莉莉說:「好的。」[師 出教 育整理]然後將3個需要睡覺的娃娃中最大的一個[師.出提供]放在中等大小的盒子里。小娟試圖把中等大小的娃娃放在最小的盒子里,但放不進去,於是莉莉說:「換一換。」然後將最小的娃娃放在了最小的盒子里,中等大的娃娃放在中等大的盒子里,最大的娃娃放在最大的盒子里。小娟說:「娃娃們,好好睡覺吧。」
(1)從學習與發展的角度,分析上述案例中莉莉和小娟的行為。(10分)
(2)這次游戲後,教師應當如何支持莉莉和小娟的學習與發展。(10分)
15.教師為了幫助大班幼兒了解春天的季節特徵,同時在其中滲透數學教育,專門只做了一套「春天」的拼圖(如圖1),拼圖底板是若幹道10以內計算題,每一小塊圖形的正面是春天景色的一部分,背面是計算題的得數(如圖2),教師希望幼兒根據計算題與得數的匹配找到拼圖的相應位置。然而,材料投放後,教師卻發現許多幼兒不用做計算題就能輕松完成拼圖,也未對圖片中的季節特徵產生觀察與探究的興趣。問題:
(1)請從幼兒獲得科學經驗的角度,分析這一拼圖材料的投放對達成教學目標是否適宜?為什麼?
(2)該材料在設計上存在什麼問題?請提出改進建議。
五.活動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30分)
請根據下列素材,設計一個大班的能涉及多個領域的系列活動。要求寫出3個活動的名稱、目標、准備以及主要的活動環節。
大班教室里收集了紙板箱,鞋盒,牙膏盒,葯品盒等數量眾多的盒子,這些大大小小的盒子吸引了幼兒,教師發現很多幼兒利用盒子自發產生了很多活動,涉及各個領域,於是,決定圍繞紙箱、紙盒涉及出系列活動、推進幼兒的發展。
F. 保教的活動設計子活動怎麼做
你好,教案設計題要跟給出的材料,根據考試題的要去去設計教案。
注意要結合兒童身心發展特點,結合幼兒園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來設計就行。
注意趣味性、整體性,保障幼兒安全的前提下,開展游戲活動。
G. 在設計幼兒園各類保教活動時(包括集體教學活動),如何真正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1、桌椅不束縛幼兒;
2、環境低空布置,操作材料便於幼兒取放;
3、課程設計從幼兒興趣點出發;
4、提問多考慮是否從培養幼兒多方面入手,面向全體,並拓展思維等。
其實還有很多,需要教師注意日常教育的細節。
H. 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活動設計都考哪些
1、幼兒教師復資格證保教知制識與能力活動設計考察:學前教育原理、學前兒童發展、生活指導、環境創設、游戲活動的指導、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2、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為2個科目,科目一為綜合素質,科目二為保教知識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