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建築設計原理

建築設計原理

發布時間: 2021-01-18 15:52:36

① 什麼是建築設計原理

就是在進行建築設計時,所必須要遵循的一些規律。如對建築外形設計時,要考版慮運用形式規律美權的手法,比如比例、尺度、對比、主從、韻律等技巧;還有建築結構的選擇,有混和結構、框架結構和空間結構;還有建築室外空間環境的設計時,要依據建築或建築群體的組合,或者廣場、道路、綠化、雕塑及建築小品等

② 現代主義基本建築設計原理

現代主義基本建築設計原理
設計的主要原理:
單一職責原理:(SRP)一專個類,最好只做一件事屬,只有一個引起它變化的原因。
開放-封閉原理:(OCP:The Open-Closed Principle)軟體實體(類,模塊,函數等等)應該是可以擴展的,但是不可修改的。
依賴倒轉原理:(DIP)這個原則的內容是:要依賴於抽象,不要依賴於具體。或者說是:要針對介面編程,不要對實現編程(Program to an interface,not an implementation)。高層模塊不應該依賴底層模塊,兩個都應該依賴抽象。

③ 建築設計原理的總體布局

從全局觀點出發綜合考慮預想中建築物室內室外空間的各種因素,作出總體安版排,使建築物內在功能要權求與外界條件彼此協調,有機結合。建築群中的單體建築設計應在總體構思的原則指導下進行,並受總體布局的制約。因此,設計構思應遵循「由外到內」和「由內到外」的原則,先從總體布局著手。根據外界條件,解決全局性的問題,然後進行單體建築設計中各種空間的組合。在這個過程中使單體建築設計在體型、體量、層數、建築形式、色彩、朝向、日照、交通等方面同總體布局及周圍環境取得協調,並在單體建築設計趨於成熟時,再行調整和確定總體布局。

④ 建築設計原理的設計構思中

在總體既要考慮使用功能、結構、經濟和美觀等內在因素,也要考慮當地的歷史、文化背專景、城屬市規劃要求、周圍環境、基地條件等外界因素。如建築物的入口方位,內外交通的組織方式、體型高低大小的確定、建築物各個部分的配置、建築形象與周圍環境的協調等一系列基本問題都要考慮外界因素。通常先從體型著手,用以表達設計者的構思。體型確定後,再研究內部的平面空間組織。研究體型是為了解決內外因素之間的矛盾,解決功能和形式之間關系的問題。例如設計一個博物館,主要要滿足參觀路線、光線和視線的要求,而以參觀路線最為重要,應以參觀路線作為確定體型的一個內在依據,再根據外部條件採用合適的體型。

⑤ 建築設計原理的流線組織

人要在建築環境中活動,物要在建築環境中運行,所以建築設計要安排交通流線。合理的交通流線要保證各個部分相互聯系方便、簡捷,同時避免不同的流線互相交叉干擾。人是建築中的主體,應以人流路線作為建築中交通路線的主導線,把各部分內外空間設計成有機結合的空間序列。設計一個博物館應該以觀眾參觀路線作為組合空間的主導線,把各個陳列廳連貫而又靈活地組織起來。 各類建築功能不同,其平面和空間特點也不同。有些類型的建築,如辦公樓、醫院建築、旅館、學校建築等,它們的房間面積不大,高度低,一般要求較好的朝向、自然採光和通風;電影院、劇場、體育館、會堂等,主要由主體高大的空間構成,還有一些為它服務的小空間,人流量大而集中。空間組合方式有以下幾種,可以單獨採用,也可綜合運用。
① 。各個使用空間並列布置,用走廊、過道等線形交通空間連接起來。這種方式平面布局簡單,結構經濟,採光、通風好,使用靈活,較易結合地形,為學校、醫院、辦公樓和旅館等所常用。交通空間有外廊、中廊和復廊等形式。傳統的平面布局採用中廊式和外廊式,現代建築由於採用人工照明和空氣調節設施,復廊式得到廣泛的應用。復廊式布局是將房間布置在兩條走道之間,構成緊湊的平面。一般將主要用房布置在外側,輔助用房和交通樞紐布置在裡面,這種形式為高層辦公樓、旅館等所常用。
② 。各個主要使用空間按使用程序彼此串聯,相互連接,不用或少用走廊。這種組合方式房間聯系直接,交通面積小,使用面積大,多用於有連貫程序且流線明確簡捷的建築,如商場、車站、展覽館等建築。
③單元式空間組合。按功能要求將建築物劃分為若干個使用單元,一定方式組合起來。這種組合方式,功能分區明確,平面布局靈活,便於分期建造,應用廣泛。
④ 。這是一種為電影院、劇院、體育館常用的布局方式。以大廳為中心將輔助用房布置在四周,並利用層高的差別,空間互相穿插,充分利用看台、屋頂等結構空間。大空間的觀眾廳基本上是封閉的大廳,採用人工照明、機械通風,大空間內穿插布置樓座,看台下常穿插布置門廳、休息廳及其他輔助空間。
⑤ 。現代建築常用一種開敞的大統間,藉助於傢具、活動隔斷、屏風等分隔成各種用途的空間。這種組合形式空間使用靈活,布局緊湊,用地經濟,具有較大的適應性,多用於商場、展覽館、美術館以及圖書館等。
朝向、採光和通風 北半球的建築為使冬季取得較多的日照,要盡量爭取南向或偏南向,南半球則相反。潮濕炎熱地區為解決建築自然通風問題,要選擇好建築方位,組織好建築群體和建築物內的「穿堂風」,以保持氣流通暢。對於舒適度要求較高的室內環境,則採用人工照明和空調設施,以彌補天然採光和通風的不足。

⑥ 建築設計原理的建築設計原理

建築設計既是為營造建築實體提供依據,也是一種藝術創作過程;既要考慮人們的物質專生活需要,又屬要考慮人們的精神生活要求。在建築設計過程中,必須綜合考慮各種需要,統一解決各種矛盾。實踐表明,各種建築設計都要處理好總體布局、環境構思、建築功能、建築技術、建築藝術處理等問題。

⑦ 建築設計原理的建築技術

包括結構、設備、材料和施工等。
結構 是建築的骨架,同造型密切相關。結回構答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建築的空間體量和形式。建築一方面受結構的制約,另一方面隨功能的發展而創造出新的空間類型又促進結構形式的發展。在設計中選擇結構方案時,首先要考慮結構的形式應能滿足使用功能對建築空間大小和層數高低的要求;同時要考慮技術的經濟與合理。此外,還須根據當地材料供應和施工條件、技術水平選擇結構形式。
設備 主要有供暖、通風、空氣調節、給水排水和電氣照明等設備(見供暖設備、通風設備、空氣調節系統、電氣照明系統)。現代建築設備技術不斷提高,既為滿足建築功能要求提供條件,也使建築設計工作日趨復雜。建築設備需要有相應的用房和構造措施,因此設備的裝設同空間組合、結構布置、建築構造和裝修等有密切的關系,設計中應作出統一安排,甚至要有專門的設備層。

⑧ 建築設計原理的環境構思

體量、形象、材料、色彩等都應同周圍環境協調。建築設計構思要把客觀存在的「境」與主觀構思的「意」融合起來。一方面要分析環境對建築可能產生的影響,另一方面要分析設想中的建築在自然環境中的地位。因地制宜,結合地形的高低起伏,利用水面的寬窄曲折,把自然景色組織到建築物的視野中。如果建築物處於自然風景區,應使建築物同自然環境相協調。例如中國駐聯邦德國大使館建於波恩的名勝古跡區中,基地地勢起伏,古樹參天,按波恩市政當局要求,不能砍一棵樹。為了保護環境,將五座四合院分散建在叢林之中,成為建築與環境結合的良好範例。
現代大城市中的居民,大都渴求接觸自然,這就促使建築師模仿自然,創造自然環境。因此,許多現代建築中流行一種多層的內庭大廳,利用天窗採光,內設水面、樹木山石,組成室內自然環境,如美國舊金山海特攝政旅館中庭(圖1),使人身居鬧市仍享受自然情趣。中國古典園林把建築、山水、花草、樹木融為一體,用「咫尺山林」的手法,再現大自然風景。這種方法也被運用到現代建築中,如廣州白天鵝賓館的故鄉水(見彩圖)就是一例。 建築設計原理
建築設計原理 建築功能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變化而發展變化的。各種建築的基本出發點應是使建築物表現出對使用者的最大關懷。如設計一個圖書館,不僅考慮它的性質和容量,還要考慮它的管理方式是閉架管理還是開架管理,因為使用要求關繫到圖書館的空間構成、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和平面空間布局。此外,還要考慮使用者的習慣、愛好、心理和生理特徵。這些都關繫到建築布局、建築標准和內部設施等。60年代起,行為科學和心理學開始被引入建築學,使建築功能的研究更細致,更深入本質。隨著新技術革命的發展,還向建築提出信息功能和工作功能的要求。解決建築功能問題,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