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包裝設計
『壹』 你能接受男生化妝嗎
首先是可以接受男孩子化妝的,沒有那一條道德約束和法律規定男孩子不可以內化妝,化妝也不是一容項特權,誰都可以進行。
男孩子化妝在現在這個社會正在逐漸普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女孩子可以通過化妝變美,男孩子也可以通過化妝變帥,沒有誰不想變得更加好看,更何況這還是一個「顏值為王」的時代。
我們要正視的是,化妝本身就不是女生們的專利,只不過女生愛美之心更甚,會比男生更多方面的美化自己。但這並不代表男生不可以美妝護膚。很多男生為了外貌也適當塗粉底化眉毛,確實會給人視覺上有一個很好的感官。並且現在網路媒體都很發達,很多男孩子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美妝體驗,並且收獲了很多粉絲。男生們可以從一個新穎的角度分享女生們所沒有涉及的美妝感受。相互分享並從中學到許多東西,何樂而不為呢?
顯而易見的,男生化妝會和女生有更多共同語言。並且我在周圍化妝的男性朋友身上發現了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大多靈魂都很有趣,或者說對時尚敏銳度很高。這也是一點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我希望大家都可以美美的,不僅是女生,男生也有權利去變美。
『貳』 論文:兒童包裝設計中的趣味性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在龐大的現代玩具市場上,玩具的
分類越來越細,品種繁多的玩具雲集在商場的貨架上,使人眼
花繚亂。而包裝設計較好的玩具會首先映入人們的眼簾,相
反,包裝設計較差的玩具,則可能無人問津。玩具的包裝是保
護、宣傳玩具的重要手段。一個成功的玩具包裝設計,首先應
該是符合兒童的審美傾向和兒童的心理特徵的。
1 兒童對玩具包裝認知的心理特徵
兒童認知事物的方式主要包括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味
覺等幾種手段,其中視覺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也是兒童感知事
物的最直接方式。下面主要通過兒童對顏色、圖形的特殊感知
特徵來進一步闡述兒童觀察認知事物的特點[1]。
1. 1 兒童對包裝色彩的審美傾向
「遠看是色,近看是花」,自古以來人們就認識到色彩具有
先聲奪人的效果。人們觀察外界的各種物體,首先引起反應的
是色彩,它是人體視覺諸元素中,對視覺刺激最敏感,反應最快
的視覺信息符號。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年齡為2~3歲的幼
兒期兒童喜愛艷麗明快的顏色,尤其是對比明顯的顏色,有部
分孩子對新鮮顏色的偏愛程度會持續整個兒童階段。因此,為
這一年齡段的兒童做設計時,應更多地使用明度高與純度高的
色彩。實踐證明,兒童在紅、橙、黃、綠、藍、紫、棕、黑、白、灰等
10種顏色中,兒童更多地偏愛紅、黃、綠色,較少偏愛黑、灰、棕
色。兒童在1~5歲期間,對顏色愛好的差異並不顯著,但6歲
之後,還表現出性別差異。男性最喜愛黃、藍兩色,其次是紅、
綠兩色;女性則最喜愛紅、黃兩色,其次是橙、白、藍三色。充滿
童趣的女孩們鍾情於淺色調,而男孩們認為深色或穩重色調較
適合他們。據丁秀玲研究兒童色彩感受結果表明: 65%的4歲
兒童能感受到色彩的冷暖性。
隨年齡增長, 5 ~6歲兒童色彩感受度己達到74%和
77%,但就整個學前階段兒童而言,兒童普遍表現為喜歡暖色
調。兒童從4歲開始就己具有相當明顯的先天直覺美感,因而
對色彩均衡和諧也有較好的感覺,其百分比為4、5、6歲兒童分
別為78%、61%、70%,從中不難看出4歲兒童比5、6歲兒童具
有更強的審美感受。另外,兒童的審美趣味會伴隨年齡增長表
現為由色彩鮮艷、對比強烈向協調、柔和方向轉變。因而,為年
齡大一些的兒童作設計時色彩對比應有所調整[2]。
1. 2 兒童對玩具包裝圖形的識別能力
兒童的內心世界是相當豐富精彩的,他們具備超乎常規的
想像力,他們對萬物充滿了好奇,哪怕是一塊斑斕的色彩、一個
古怪的圖形、一根彎曲的線條,都會令他們駐足半晌,想像聯
翩。研究表明: 6~7歲兒童的空間知覺一般己有所發展,在形
狀知覺方面,他們一般都能辨認正方形、長方形、圓形、菱形、三
角形等等。當兒童接觸到產品自身或包裝上的圖形時,總是和
具體事物聯系在一起來認識,他們常把不熟悉的抽象圖形與具
體實物聯系在一起認知。如果是熟知或熟悉的圖形,他們馬上
會迷上一段時間去觀察和想像其情景內容[3]。
2 兒童玩具包裝設計的表現技巧
兒童的思維處於人類思維的幼稚階段,其視覺心理特徵既
明顯區別於成人,又別於少年,甚至在兒童階段中的各個時段
之間,也存在明顯的差異。那麼兒童玩具包裝設計作為包裝設
計中的一部分,由於它的受眾(兒童)的特殊性———他們生活
經歷少、受教育程度淺的局限,同時會滲透著父母們的喜好,所
以存在著區別於其它包裝設計的問題。因而在表現的技巧上,
也有著它獨特的一面。
2. 1 圖形妙用
早在文字發明之前,圖形就承擔著信息傳播的功能。後來
逐漸形成文字和圖形文化,它們都是人類傳遞信息進行交流的
語言,只是文字文化易受到地域、民族的限制,圖形文化則超越
國界和語言障礙而成為世界性的語言。圖形語言由於具有直
觀的傳播力和便於思想交流的優點,加之,人類的思想、感情和
觀念幾乎都可以通過視覺圖形進行傳播,所以,隨著信息化時
代的到來,圖形語言作為世界性語言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
注,在人類社會中大量應用,並滲入到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活
各個領域。優秀的圖形設計可以在沒有文字的情況下,通過視
覺語言,使人們彼此溝通理解;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語言的障
礙,文化的差異而進行無聲的交流,達到無聲感染的藝術效果。
而現代玩具包裝中的圖形設計,大多採用卡通圖形設計。此類
設計特別受到玩具小顧客的歡迎,因為,卡通圖形作為一種被
異化了的介質,如今已成為連接人與人、人與自然的紐帶,給人
們帶來輕松和歡樂,卡通形象圖形更符合兒童的心理需求。世
界上有數百萬的消費者喜歡卡通圖形"史努比",它就是當年
美國的漫畫《花生米》的主角,以它的名字命名的玩具、精品、
電子卡片、游樂場等,至今受到熱烈歡迎。史奴比的漫畫已翻
譯成40種語言,在75個國家出版,全球有2600家報紙刊載
《花生米》,獨領風騷達半個世紀,從它和米老鼠、唐老鴨、凱蒂
貓、流氓兔等的身上就可以看到卡通在玩具包裝和其它產品中
的影晌力。在卡通圖形里,人類的想像力得到了自由的發揮。
相對於其它圖形藝術形式,卡通形式使人更易理解,更加生動、
趣味橫生,給人帶來快樂,因此,廠泛應用於玩具的包裝設計,
同時是暢銷玩具包裝的創作源頭。人們常常看到,在玩具包裝
設計的畫面中,卡通獅子已不再可怕,甚至比一些小動物還要
脆弱;河馬看上去雖然笨拙,但卡通造型常會使它表現一些靈
巧的動作等等。可以說,卡通造型是當今玩具包裝裝演設計的
主流,它可以對消費者產生視覺上的沖擊力,刺激他們進行玩
具的快樂消費。
2. 2 色彩的渲染效果
最新的資料表明,消費者對物體的感覺首先是色,其後才
是形,在最初接觸商品的20s內,人的色感為80%,形感為
200%, 20s至3s鍾內色感為60%, 5min內色感與形感各為
50%,因此說色彩在商品包裝中其重要性具首位。兒童對色彩
的感覺則先天敏感,孩子們天性喜愛色彩斑斕的花蝴蝶、紅蜻
蜓、小紅帽、花衣服等物品。在包裝設計上許多產品無不在色
彩上尋求歡快、愉悅、清潔。色彩對兒童心理的影響是一致的,
精彩的圖形設計,亮麗的畫麵包裝對孩子或成年人都很重要。
兒童玩具包裝的用色也是有其規律可循的,主體色彩對比應強
烈,多為原色對比,盡量避免用低明度、低純度的色彩。尤其高
明度暖色系的顏色較適合表達兒童熱衷的艷麗色彩。高純度
的色相相對比較熱烈、視覺感受更鮮明,自然使畫面歡快活躍、
沖擊力強、感召力大。在兒童玩具包裝設計中無論是在同一色
相、還是在不同色相之間作變化,均應體現跳躍性這一特徵。
色彩設計對於玩具包裝設計的畫面裝飾十分重要,因為玩具包
裝裝演色彩是商品性的色彩,可使之產生富有玩具特徵的視效
果,既是構成玩具商品的要素之一,又是玩具包裝整體美的重
要組成部分,因此,是玩具包裝設計的中心環節。玩具包裝裝
潢色彩的構思,主要應依據玩具產品色彩的特殊性及色彩構成
原理,同時要把握住消費者的心理活動意向。因此在進行玩具
包裝裝演色彩處理時,要考慮以下幾個基本要求:
(1)要有商品性,對顧客要有吸引力,能引人注意,達到在
同類產品中突出自己的目的; (2)使顧客留下深刻的色彩印
象,能夠使人回味無窮,起到重復不斷地銷售作用; (3)要有象
征性,使顧客能夠聯想到美好的東西而樂於接受,並產生一種
強烈追求的慾望。為達到上述要求,玩具包裝的色彩特點就必
須具有很強的商品性和裝飾性。
2. 3 獨特的個性化設計
個性化是指人、動物、各種產品固有的特徵或特質所具有
的一種傾向。因玩具主要是供給兒童玩耍的,所以,在玩具設
計以及玩具包裝的畫面設計中,都要考慮兒童特有的心理、生
理上的特點,突出不同類別玩具包裝的個性,並兼顧包裝設計
的科學性、時代感、民族性、創新性、安全性,才能使玩具更富於
吸引力和競爭力。如芭比娃娃,她的收藏版玩具和限量版玩具
是專為人們收藏及擺設而設計的。都裝在展示盒裡,並附立架
和身份證明文件,因此,包裝設計較為講究,所用材料、畫面設
計等都極具匠心,如前圖片所示,盡顯高雅或雍容華貴,體現了
收藏品的價值;而玩耍型芭比娃娃,是供兒童過娃娃家設計的,
她的包裝設計,一般採用開窗設計,即主展面透明,其它展面為
不透明,但在盒內進行少許結構設計和U面設計,將芭比娃娃
所用的工具、用具、玩物等嵌在這些結構上,與畫面呼應並形成
完美的視覺效果。
2. 4 趣味性創新
大多數兒童玩具的包裝設計都是以趣味性為前提,抓住兒
童好動且注意力易渙散的特點,將趣味性有機地溶入產品包裝
設計之中。要想使孩子身心愉悅地直接在玩具的包裝設計中
找到樂趣,就必須要求產品外觀包裝有足夠的吸引力。兒童玩
具在趣味性設計方面與其它商品有明顯的不同。其它商品在
構圖上可以採取十餘種甚至更多款式的構圖形式,但這些形式
用在兒童玩具包裝上可能不很奏效。從兒童自娛自樂的繪畫
中不難看出兒童喜歡把畫面畫得滿滿的,不留空隙地塗鴉各種
「稀奇古怪」的圖形。因此,大多數兒童玩具包裝通常採用「滿
幅式構圖」形式。畫面內容豐富時應注意控制構圖的層次性,
做到有主有次、層次多而不亂,這樣才會有立體感與律動感。
兒童玩具包裝的開啟式設計也是增加包裝趣味性的一個有效
途徑。包裝的開啟處是一座連接產品和使用者之間的有效橋
梁。包裝開啟方式是使用者最先通過視覺、觸覺去感知和體驗
的重要部分。包裝的封口裝置不僅將商品保存在包裝內,同時
它也是消費者取用產品的通道。人們可能會僅僅因為商品包
裝難以撕開和剝下或不便開啟使用等這些小問題而拒絕購買。
反之,兒童同樣也會因為包裝的開啟方式的簡易性和趣味性,
從而產生購買慾望最終導致購買行為的發生。再者,開啟式的
設計可以使兒童從開啟處獲得對玩具產品的直觀感受,加強他
們對產品本身的識別,從而直接引起他們對玩具本身的興趣。
作者在玩具車的設計中也加入了開啟式的設計。由於產品本
身設計精美,做工精細,作者將其中一個小型賽車系列的包裝
設計成懸掛的開啟式,將玩具賽車直接放入透明的展示模型
中,兒童消費者可以直接從模型中獲得對玩具車形狀、顏色、大
小的直觀信息,而不用通過圖示,對產品本身進行猜想。
3 未來兒童玩具包裝設計的發展趨勢
據專家預測:隨著接觸信息的增加,未來兒童將要處理的
信息是現在兒童的4倍。這個不由得讓設計界人士也為之一
驚。尤其是國內兒童將要怎樣面對這個信息與科技交時代呢?
社會各界均應該思考擺在眼前個現實問題。要想在21世紀雲
雲強國中我們的民族不落後,從兒童出發不失為一智之舉,這
也可以說是我們「科教興國」的戰略之根基。作為設計師,更
是義不容辭地為兒童做最周全的考慮。
3. 1 未來兒童玩具包裝應具備的特徵
品牌特徵:建立一個國內外接受的品牌可以說是一個長期
的復雜過程。企業要想創造一個國際認可的品牌,有時他們需
要10年甚至更長的時問,而在產品投入市場的前10年會出現
完全小盈利的狀況,但為了做好、做大、做美這個蛋糕,就需要
有堅定的品牌意識與營銷策略。由此可見,中國有那麼多兒童
產品生產商的產品還是默默無聞。誠然,樹立品牌是多種因素
的綜合體,但21世紀的兒童產品包裝設計必須有前瞻意識,為
了民族,為了孩子,為了我們的兒童產品能跨越國界,品牌意識
勢在必行。
文化特徵:優秀的兒童玩具產品包裝設計應在吸引兒童的
同時使他們增加知識、開發智力,激發他們了解未知事物、了解
外部世界及自身[4-5]。這里所說的知識性,即兒童玩具產品包
裝設計自身的文化含量,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與寓
意特徵,在充分注意兒童各要素的同時,作為華夏民族的兒童
產品要考慮到自己的文化特徵這一點。一個民族有其特有文
化或民族藝術傳承,一味的復制生產國外的兒童類產品包裝意
義不大。做化妝品行業的靳羽西女士給兒童玩具的包裝做了
一個很好的示例,她能針對中國市場推出宣傳自身品牌的「羽
西娃娃」,原本很傳統的旗袍服飾經過她的設計就成為「具有
中國特色的兒童玩偶」,這正說明作為設計師在追求「變」的同
時,恰如其分地添以文化特徵是何等重要。
地域特徵:不同的國度及地域有不同的習慣與特點,因此,
地域特徵不可忽視。作為設計師還可以根據不同的地域特徵
設計相應的包裝。
年齡特徵:眾所周知,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心理特徵、生理特
征、認知特徵、智力發育特徵是不同的。因此, 21世紀的兒童
玩具產品包裝設計應該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來開發相應產品,
使得產品針對某一年齡段兒童的生理、心理發展需要的目的性
與適應性更強,以訓練他們的手、口、目的協調能力、身體控制
能力、團體協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
3. 2 未來兒童玩具包裝設計應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1世紀應該是一個綠色、環保的時代,看看隱藏在人們背
後諸多的文化垃圾、經濟垃圾、社會垃圾、工業垃圾等等,隨著
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將不會允許更多的產品垃圾出現。
因此, 21世紀的兒童玩具產品的包裝設計開發應該走可持續
設計之路。
可持續設計之路表現在3個方面:
(1)選用材料上盡可能採用可回收、可降解的材質; (2)
提高產品的使用周期。兒童玩具產品包裝設計的使用周期往
往不是很長,因此,如何提高使用周期顯得更有意義。例如采
用智能升級程序、組合模塊等方面的設計,這將大大拓寬產品
的使用周期,從而為國家與社會節省更多的能源與材料; (3)
建立相應的兒童產品包裝保養及回收機構。對於正在使用中
的兒童產品,維修站將負責產品的維護、翻新或保養等售後服
務,對兒童產品的廢棄包裝進行回收,這無疑也提高了產品及
包裝的使用周期。
4 結 語
綜上所述,玩具產品的包裝裝潢設計,應從了解商品的特
性和兒童消費群體的心理需求方面入手,根據玩具的主題與特
點,兼顧方方面面的因素進行人性化、個性化、系列化的設計。
在設計的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環境保護的問題,設計出既受
消費者喜愛又具有「綠色」效應的產品包裝。時代的發展對設
計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突破一味借鑒和模仿國外設計的
模式,針對我國自己的玩具產品設計市場,走出有自己特色的
包裝設計道路。
參考文獻:
[1] 楊紅旗,賈麗麗,王旭青.平面設計中的心理效應與傳統文化效
應[J].包裝工程, 2006, 27(4): 220-221.
[2] 朱智賢.兒童心理學[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 孔德明.兒童產品藝術設計微探[D].長春:吉林大學, 2005.
[4] 杜軍虎.論傳統圖形設計背後的知識形式[J].包裝工程, 2006,
27(4): 222-223.
[5] 李道亮.系列化包裝設計與品牌傳達[J].生活用紙, 2005, (1):
9-11.
『叄』 我的畢業論文是:現代兒童產品包裝的「趣味性」設計
論兒童玩具包裝設計的表現技巧
胡果,袁恩培
(重慶大學,重慶400044)
摘要:從分析兒童對玩具包裝認知的心理特徵入手,探討了包裝裝潢設計對玩具產品所起到的
重要作用。透過玩具包裝裝潢設計的表現技巧,從圖形運用、色彩、個性化設計、趣味性設計等方面分
別論述了如何進行玩具包裝設計和如何增加玩具包裝設計的視覺沖擊力,這對未來兒童玩具包裝的
設計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玩具;包裝設計;表現技巧;心理
中圖分類號: TB489; TS958. 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1-3563(2007)03-0150-03
Representation Skill in Child Toy Packaging Design
HUGuo, YUAN En-pei
(Chongqing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China)
Abstract: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packaging decoration on child toy proctionwas discussed begin-
ning from analysis of the cognition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child to toy. The method of toy packaging
design and theway to increase visual impactwere discussed from representation skil,l graph utilization, col-
or, personalized design, and interesting design.
Key words:toy; packaging design; representation skil;l psychology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在龐大的現代玩具市場上,玩具的
分類越來越細,品種繁多的玩具雲集在商場的貨架上,使人眼
花繚亂。而包裝設計較好的玩具會首先映入人們的眼簾,相
反,包裝設計較差的玩具,則可能無人問津。玩具的包裝是保
護、宣傳玩具的重要手段。一個成功的玩具包裝設計,首先應
該是符合兒童的審美傾向和兒童的心理特徵的。
1 兒童對玩具包裝認知的心理特徵
兒童認知事物的方式主要包括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味
覺等幾種手段,其中視覺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也是兒童感知事
物的最直接方式。下面主要通過兒童對顏色、圖形的特殊感知
特徵來進一步闡述兒童觀察認知事物的特點[1]。
1. 1 兒童對包裝色彩的審美傾向
「遠看是色,近看是花」,自古以來人們就認識到色彩具有
先聲奪人的效果。人們觀察外界的各種物體,首先引起反應的
是色彩,它是人體視覺諸元素中,對視覺刺激最敏感,反應最快
的視覺信息符號。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年齡為2~3歲的幼
兒期兒童喜愛艷麗明快的顏色,尤其是對比明顯的顏色,有部
分孩子對新鮮顏色的偏愛程度會持續整個兒童階段。因此,為
這一年齡段的兒童做設計時,應更多地使用明度高與純度高的
色彩。實踐證明,兒童在紅、橙、黃、綠、藍、紫、棕、黑、白、灰等
10種顏色中,兒童更多地偏愛紅、黃、綠色,較少偏愛黑、灰、棕
色。兒童在1~5歲期間,對顏色愛好的差異並不顯著,但6歲
之後,還表現出性別差異。男性最喜愛黃、藍兩色,其次是紅、
綠兩色;女性則最喜愛紅、黃兩色,其次是橙、白、藍三色。充滿
童趣的女孩們鍾情於淺色調,而男孩們認為深色或穩重色調較
適合他們。據丁秀玲研究兒童色彩感受結果表明: 65%的4歲
兒童能感受到色彩的冷暖性。
隨年齡增長, 5 ~6歲兒童色彩感受度己達到74%和
77%,但就整個學前階段兒童而言,兒童普遍表現為喜歡暖色
調。兒童從4歲開始就己具有相當明顯的先天直覺美感,因而
對色彩均衡和諧也有較好的感覺,其百分比為4、5、6歲兒童分
別為78%、61%、70%,從中不難看出4歲兒童比5、6歲兒童具
有更強的審美感受。另外,兒童的審美趣味會伴隨年齡增長表
現為由色彩鮮艷、對比強烈向協調、柔和方向轉變。因而,為年
齡大一些的兒童作設計時色彩對比應有所調整[2]。
1. 2 兒童對玩具包裝圖形的識別能力
兒童的內心世界是相當豐富精彩的,他們具備超乎常規的
想像力,他們對萬物充滿了好奇,哪怕是一塊斑斕的色彩、一個
古怪的圖形、一根彎曲的線條,都會令他們駐足半晌,想像聯
翩。研究表明: 6~7歲兒童的空間知覺一般己有所發展,在形
狀知覺方面,他們一般都能辨認正方形、長方形、圓形、菱形、三
角形等等。當兒童接觸到產品自身或包裝上的圖形時,總是和
具體事物聯系在一起來認識,他們常把不熟悉的抽象圖形與具
體實物聯系在一起認知。如果是熟知或熟悉的圖形,他們馬上
會迷上一段時間去觀察和想像其情景內容[3]。
2 兒童玩具包裝設計的表現技巧
兒童的思維處於人類思維的幼稚階段,其視覺心理特徵既
明顯區別於成人,又別於少年,甚至在兒童階段中的各個時段
之間,也存在明顯的差異。那麼兒童玩具包裝設計作為包裝設
計中的一部分,由於它的受眾(兒童)的特殊性———他們生活
經歷少、受教育程度淺的局限,同時會滲透著父母們的喜好,所
以存在著區別於其它包裝設計的問題。因而在表現的技巧上,
也有著它獨特的一面。
2. 1 圖形妙用
早在文字發明之前,圖形就承擔著信息傳播的功能。後來
逐漸形成文字和圖形文化,它們都是人類傳遞信息進行交流的
語言,只是文字文化易受到地域、民族的限制,圖形文化則超越
國界和語言障礙而成為世界性的語言。圖形語言由於具有直
觀的傳播力和便於思想交流的優點,加之,人類的思想、感情和
觀念幾乎都可以通過視覺圖形進行傳播,所以,隨著信息化時
代的到來,圖形語言作為世界性語言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
注,在人類社會中大量應用,並滲入到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活
各個領域。優秀的圖形設計可以在沒有文字的情況下,通過視
覺語言,使人們彼此溝通理解;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語言的障
礙,文化的差異而進行無聲的交流,達到無聲感染的藝術效果。
而現代玩具包裝中的圖形設計,大多採用卡通圖形設計。此類
設計特別受到玩具小顧客的歡迎,因為,卡通圖形作為一種被
異化了的介質,如今已成為連接人與人、人與自然的紐帶,給人
們帶來輕松和歡樂,卡通形象圖形更符合兒童的心理需求。世
界上有數百萬的消費者喜歡卡通圖形"史努比",它就是當年
美國的漫畫《花生米》的主角,以它的名字命名的玩具、精品、
電子卡片、游樂場等,至今受到熱烈歡迎。史奴比的漫畫已翻
譯成40種語言,在75個國家出版,全球有2600家報紙刊載
《花生米》,獨領風騷達半個世紀,從它和米老鼠、唐老鴨、凱蒂
貓、流氓兔等的身上就可以看到卡通在玩具包裝和其它產品中
的影晌力。在卡通圖形里,人類的想像力得到了自由的發揮。
相對於其它圖形藝術形式,卡通形式使人更易理解,更加生動、
趣味橫生,給人帶來快樂,因此,廠泛應用於玩具的包裝設計,
同時是暢銷玩具包裝的創作源頭。人們常常看到,在玩具包裝
設計的畫面中,卡通獅子已不再可怕,甚至比一些小動物還要
脆弱;河馬看上去雖然笨拙,但卡通造型常會使它表現一些靈
巧的動作等等。可以說,卡通造型是當今玩具包裝裝演設計的
主流,它可以對消費者產生視覺上的沖擊力,刺激他們進行玩
具的快樂消費。
2. 2 色彩的渲染效果
最新的資料表明,消費者對物體的感覺首先是色,其後才
是形,在最初接觸商品的20s內,人的色感為80%,形感為
200%, 20s至3s鍾內色感為60%, 5min內色感與形感各為
50%,因此說色彩在商品包裝中其重要性具首位。兒童對色彩
的感覺則先天敏感,孩子們天性喜愛色彩斑斕的花蝴蝶、紅蜻
蜓、小紅帽、花衣服等物品。在包裝設計上許多產品無不在色
彩上尋求歡快、愉悅、清潔。色彩對兒童心理的影響是一致的,
精彩的圖形設計,亮麗的畫麵包裝對孩子或成年人都很重要。
兒童玩具包裝的用色也是有其規律可循的,主體色彩對比應強
烈,多為原色對比,盡量避免用低明度、低純度的色彩。尤其高
明度暖色系的顏色較適合表達兒童熱衷的艷麗色彩。高純度
的色相相對比較熱烈、視覺感受更鮮明,自然使畫面歡快活躍、
沖擊力強、感召力大。在兒童玩具包裝設計中無論是在同一色
相、還是在不同色相之間作變化,均應體現跳躍性這一特徵。
色彩設計對於玩具包裝設計的畫面裝飾十分重要,因為玩具包
裝裝演色彩是商品性的色彩,可使之產生富有玩具特徵的視效
果,既是構成玩具商品的要素之一,又是玩具包裝整體美的重
要組成部分,因此,是玩具包裝設計的中心環節。玩具包裝裝
潢色彩的構思,主要應依據玩具產品色彩的特殊性及色彩構成
原理,同時要把握住消費者的心理活動意向。因此在進行玩具
包裝裝演色彩處理時,要考慮以下幾個基本要求:
(1)要有商品性,對顧客要有吸引力,能引人注意,達到在
同類產品中突出自己的目的; (2)使顧客留下深刻的色彩印
象,能夠使人回味無窮,起到重復不斷地銷售作用; (3)要有象
征性,使顧客能夠聯想到美好的東西而樂於接受,並產生一種
強烈追求的慾望。為達到上述要求,玩具包裝的色彩特點就必
須具有很強的商品性和裝飾性。
2. 3 獨特的個性化設計
個性化是指人、動物、各種產品固有的特徵或特質所具有
的一種傾向。因玩具主要是供給兒童玩耍的,所以,在玩具設
計以及玩具包裝的畫面設計中,都要考慮兒童特有的心理、生
理上的特點,突出不同類別玩具包裝的個性,並兼顧包裝設計
的科學性、時代感、民族性、創新性、安全性,才能使玩具更富於
吸引力和競爭力。如芭比娃娃,她的收藏版玩具和限量版玩具
是專為人們收藏及擺設而設計的。都裝在展示盒裡,並附立架
和身份證明文件,因此,包裝設計較為講究,所用材料、畫面設
計等都極具匠心,如前圖片所示,盡顯高雅或雍容華貴,體現了
收藏品的價值;而玩耍型芭比娃娃,是供兒童過娃娃家設計的,
她的包裝設計,一般採用開窗設計,即主展面透明,其它展面為
不透明,但在盒內進行少許結構設計和U面設計,將芭比娃娃
所用的工具、用具、玩物等嵌在這些結構上,與畫面呼應並形成
完美的視覺效果。
2. 4 趣味性創新
大多數兒童玩具的包裝設計都是以趣味性為前提,抓住兒
童好動且注意力易渙散的特點,將趣味性有機地溶入產品包裝
設計之中。要想使孩子身心愉悅地直接在玩具的包裝設計中
找到樂趣,就必須要求產品外觀包裝有足夠的吸引力。兒童玩
具在趣味性設計方面與其它商品有明顯的不同。其它商品在
構圖上可以採取十餘種甚至更多款式的構圖形式,但這些形式
用在兒童玩具包裝上可能不很奏效。從兒童自娛自樂的繪畫
中不難看出兒童喜歡把畫面畫得滿滿的,不留空隙地塗鴉各種
「稀奇古怪」的圖形。因此,大多數兒童玩具包裝通常採用「滿
幅式構圖」形式。畫面內容豐富時應注意控制構圖的層次性,
做到有主有次、層次多而不亂,這樣才會有立體感與律動感。
兒童玩具包裝的開啟式設計也是增加包裝趣味性的一個有效
途徑。包裝的開啟處是一座連接產品和使用者之間的有效橋
梁。包裝開啟方式是使用者最先通過視覺、觸覺去感知和體驗
的重要部分。包裝的封口裝置不僅將商品保存在包裝內,同時
它也是消費者取用產品的通道。人們可能會僅僅因為商品包
裝難以撕開和剝下或不便開啟使用等這些小問題而拒絕購買。
反之,兒童同樣也會因為包裝的開啟方式的簡易性和趣味性,
從而產生購買慾望最終導致購買行為的發生。再者,開啟式的
設計可以使兒童從開啟處獲得對玩具產品的直觀感受,加強他
們對產品本身的識別,從而直接引起他們對玩具本身的興趣。
作者在玩具車的設計中也加入了開啟式的設計。由於產品本
身設計精美,做工精細,作者將其中一個小型賽車系列的包裝
設計成懸掛的開啟式,將玩具賽車直接放入透明的展示模型
中,兒童消費者可以直接從模型中獲得對玩具車形狀、顏色、大
小的直觀信息,而不用通過圖示,對產品本身進行猜想。
3 未來兒童玩具包裝設計的發展趨勢
據專家預測:隨著接觸信息的增加,未來兒童將要處理的
信息是現在兒童的4倍。這個不由得讓設計界人士也為之一
驚。尤其是國內兒童將要怎樣面對這個信息與科技交時代呢?
社會各界均應該思考擺在眼前個現實問題。要想在21世紀雲
雲強國中我們的民族不落後,從兒童出發不失為一智之舉,這
也可以說是我們「科教興國」的戰略之根基。作為設計師,更
是義不容辭地為兒童做最周全的考慮。
3. 1 未來兒童玩具包裝應具備的特徵
品牌特徵:建立一個國內外接受的品牌可以說是一個長期
的復雜過程。企業要想創造一個國際認可的品牌,有時他們需
要10年甚至更長的時問,而在產品投入市場的前10年會出現
完全小盈利的狀況,但為了做好、做大、做美這個蛋糕,就需要
有堅定的品牌意識與營銷策略。由此可見,中國有那麼多兒童
產品生產商的產品還是默默無聞。誠然,樹立品牌是多種因素
的綜合體,但21世紀的兒童產品包裝設計必須有前瞻意識,為
了民族,為了孩子,為了我們的兒童產品能跨越國界,品牌意識
勢在必行。
文化特徵:優秀的兒童玩具產品包裝設計應在吸引兒童的
同時使他們增加知識、開發智力,激發他們了解未知事物、了解
外部世界及自身[4-5]。這里所說的知識性,即兒童玩具產品包
裝設計自身的文化含量,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與寓
意特徵,在充分注意兒童各要素的同時,作為華夏民族的兒童
產品要考慮到自己的文化特徵這一點。一個民族有其特有文
化或民族藝術傳承,一味的復制生產國外的兒童類產品包裝意
義不大。做化妝品行業的靳羽西女士給兒童玩具的包裝做了
一個很好的示例,她能針對中國市場推出宣傳自身品牌的「羽
西娃娃」,原本很傳統的旗袍服飾經過她的設計就成為「具有
中國特色的兒童玩偶」,這正說明作為設計師在追求「變」的同
時,恰如其分地添以文化特徵是何等重要。
地域特徵:不同的國度及地域有不同的習慣與特點,因此,
地域特徵不可忽視。作為設計師還可以根據不同的地域特徵
設計相應的包裝。
年齡特徵:眾所周知,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心理特徵、生理特
征、認知特徵、智力發育特徵是不同的。因此, 21世紀的兒童
玩具產品包裝設計應該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來開發相應產品,
使得產品針對某一年齡段兒童的生理、心理發展需要的目的性
與適應性更強,以訓練他們的手、口、目的協調能力、身體控制
能力、團體協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
3. 2 未來兒童玩具包裝設計應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1世紀應該是一個綠色、環保的時代,看看隱藏在人們背
後諸多的文化垃圾、經濟垃圾、社會垃圾、工業垃圾等等,隨著
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將不會允許更多的產品垃圾出現。
因此, 21世紀的兒童玩具產品的包裝設計開發應該走可持續
設計之路。
可持續設計之路表現在3個方面:
(1)選用材料上盡可能採用可回收、可降解的材質; (2)
提高產品的使用周期。兒童玩具產品包裝設計的使用周期往
往不是很長,因此,如何提高使用周期顯得更有意義。例如采
用智能升級程序、組合模塊等方面的設計,這將大大拓寬產品
的使用周期,從而為國家與社會節省更多的能源與材料; (3)
建立相應的兒童產品包裝保養及回收機構。對於正在使用中
的兒童產品,維修站將負責產品的維護、翻新或保養等售後服
務,對兒童產品的廢棄包裝進行回收,這無疑也提高了產品及
包裝的使用周期。
4 結 語
綜上所述,玩具產品的包裝裝潢設計,應從了解商品的特
性和兒童消費群體的心理需求方面入手,根據玩具的主題與特
點,兼顧方方面面的因素進行人性化、個性化、系列化的設計。
在設計的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環境保護的問題,設計出既受
消費者喜愛又具有「綠色」效應的產品包裝。時代的發展對設
計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突破一味借鑒和模仿國外設計的
模式,針對我國自己的玩具產品設計市場,走出有自己特色的
包裝設計道路。
參考文獻:
[1] 楊紅旗,賈麗麗,王旭青.平面設計中的心理效應與傳統文化效
應[J].包裝工程, 2006, 27(4): 220-221.
[2] 朱智賢.兒童心理學[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 孔德明.兒童產品藝術設計微探[D].長春:吉林大學, 2005.
[4] 杜軍虎.論傳統圖形設計背後的知識形式[J].包裝工程, 2006,
27(4): 222-223.
[5] 李道亮.系列化包裝設計與品牌傳達[J].生活用紙, 2005, (1):
9-11.
『肆』 包裝設計中的趣味性
我們的祖先發明了造紙和印刷術,創造了記載人類文明與文化的信息傳載媒體。紙和印刷術提供了記載視覺信息的媒介,不僅使平面設計有了藝術表現的空間,更深遠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人類文明的進步。面向二十一世紀,全球文化差異逐步縮小,新的科技日新月異,世界經濟更趨一體化。設計在現代文化和商業中變奏,中國設計又當何去何從?
我們知道,我們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一種永恆不滅的民族自豪感早已深深的印烙在每一個龍的傳人的心靈深處,作為當代藝術工作者應當以強烈的責任感完成當代藝術在我國的本土化。新的世紀里,中國的平面設計師們則更應當具有「創意時代,策劃未來」的理想和手筆,在當代中國藝術本土化的進程中,努力促成我國平面設計的本土化。
放眼世界,縱覽歷史,我們是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北宋時期濟南劉家針的廣告,是世界上現存的最早的平面設計,其樣式圖文並貌,已具備了近代廣告的基本模式。這則廣告的標題為:「濟南劉家有工夫針鋪」,正文為:「收買上等鋼條,造工夫細針」等字樣,正中是「白兔搗葯」商標,並標明:「認門前白兔兒為記」。據專家考據,這則一目瞭然的本土平面設計比西方印刷廣告早三百年。
然而,近代自給自足的的自然經濟是不可能擁有商業行為濃厚的平面設計。
確切的講,只有依附在這市場經濟的環境里,現代平面設計才能傳入我國。而怎樣才能促進平面設計在我國的發展,怎樣使之本土化,則是每一個有責任心的平面設計者必須考慮的問題。
我們應當首先審視、把握好世界廣告發展的脈絡,去分析一些進步思想家關於廣告思索的思想歷程,我們會發現:平面設計充分吸收了過去和現在人文主義的思想精華,重視人的自身價值,關切人的生存狀況,捍衛人的尊嚴幸福。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平面設計不止是一種商業行為,我們在注重平面設計帶來得利潤回報、銷售促進的同時,必須更加註重平面設計對於人們消費生活、人文精神的引導,關注人們的利益。聽一聽20世紀人類進步思想家關於廣告的批判:
「路易十四時代的厭世者因不堪世俗而遠走僻壤,如今的市民則渴望離開城市,以擺脫污染、擺脫侵擾。在種種侵擾之中,尤以廣告強加於人的侵擾為甚。」
——法國著名社會學家熱拉爾·拉尼奧
「現在的大多數需要,諸如休息、娛樂、按廣告宣傳來處世和消費,愛和恨別人之所愛和恨,都屬於虛假的需要這一范疇之列。」
——美籍德國著名哲學家郝泊特·馬爾庫塞
拉尼爾的「廣告侵擾」,馬爾庫塞的「虛假需要」都是在控告一種不良的廣告現象:廣告在很大程度上產生了人們的虛假需要,使人們似乎是為商品而活。小轎車、高清晰度的彩電、錯層式的家庭住宅以及廚房設備成了人們生活的全部。當我們環顧周圍的人和事,會覺得陌生嗎?那種一味追求物質享受而喪失「生活的靈魂」的情況在我們周圍不是屢屢發生、觸目驚心嗎?
我們的平面設計者必須認清:平面設計單純推銷商品往往會造成人們樂於五光十色的感官滿足,而停留在物質享受的生活淺層,會造成一部分人以物質享受為生活目的。我們的平面設計在本土化的過程中,應當吸取西方社會的經驗教訓,在設計中應當以強烈的責任感認真思考和表現我們傳統的優良的道德價值觀。首先在設計思想上本土化。
在對廣告的思索和平面廣告方向的確立之後,怎樣成功的使平面設計元素本土化,將是我們的平面設計最重要的問題。
我們知道:
平面廣告大多由文字和圖形兩部分組成,一則優秀的平面廣告對其兩部分既各有要求,又要使兩部分協調統一。通過平面媒介傳達廣告信息是平面廣告的起碼要求,一則好的廣告是一種藝術品,她不僅可以改變產品的命運,還能夠影響人們的生活。平面廣告藝術的將信息塑成完整的傳播形態,以期打動大眾的心靈與情感,這是平面廣告的主要功能,同時文字與畫面的相映成趣、互為補充,在傳達商業的主體信息時,也傳達出藝術的美,既和諧之美。
廣告文字中的廣告詞是產品的賣點和其商業精神升華所在,屬於策劃范疇,它的確定是在經過市場調研和產品定位之後,尋找出潛在的大眾進行單一或系列的訴求,以高超的藝術性使得廣告的指向明確,能迅速在公眾心中確立產品或廣告主的地位。在我們周圍也只有「本土化」的廣告文案才能讓我們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好象人們常常有這樣的經驗,若干年後對於廣告畫面的具體內容已經模糊,而廣告詞卻依然清晰,如「三源美乳霜」的廣告詞:做女人「挺好」,以及De Beers鑽石系列的廣告語「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幾個成功的範例就是極力運用文案「本土化」成功的典型,它們或是運用「諧音」的手法,或是運用「壓韻」的手法使之妙趣橫生、朗朗上口,它們同時做到了在有效的時間內留住大眾的目光,激起大眾的注意力,從而使大眾產生了閱讀興趣,並接受了廣告所傳達的正確信息。
廣告文案要做到被大眾接受已是很難,如果要被記憶更是難上加難。因此,一則優秀的本土化廣告詞應具備:
1.有利:大眾能從廣告中獲知會給他帶來的「利益」。
2.有趣:廣告詞在可讀性強的基礎上有較高的趣味性。
3.有意:言之有物,語言修飾結構嚴密,准確度高,層次感強。
4.易記憶: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產生最佳記憶效果。
無論那種本土化的廣告詞風格,都需要一定的修飾法來來增強讀者的注意力、興趣度和記憶力,常用的手法也是很民族化的修詞手法,有雙關、壓韻、諧音、節奏、幽默、誇張等等。其效果如果做到「一語驚人」,「會心一笑」,文辭精巧有加、不可再增再刪一字,則是一條成功的廣告詞。例如:某計算機公司的廣告詞僅僅以「神機妙算」四個字就概括到位,精練,還把傳統中國文化與現代科技產品完美結合在一起,使得廣告的效果得以延伸,形成了對文化的再認識。在這方面中國傳統的店鋪對聯也做的相當出色,如理發對聯:雖是毫末之技,卻是頂上功夫。只有這些本土化的廣告文案,才能真正做到我們的一語雙關,回味無窮。
評價平面廣告中的文字部分,除內容以外,表現形式也不容忽視。選擇恰當的字體,亦是有效傳達信息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設計精巧的文字不僅會提高閱讀效率,也能製造某種氛圍,強化本土化信息。
在平面廣告中, 表現什麼與說什麼同樣重要,有時甚至更重要。廣告的非文字部分擔負著演繹信息的角色,創造的是一種意境氛圍,賦予文字信息生命力,並決定著大眾對它的感覺。因此圖形部分通過感性的描述,抓住大眾的視線,進一步誘使他們有欣賞廣告的意願。廣告圖形的確定是設計的范疇,指美術和平面設計以及攝影人員如何選擇和配置一條廣告的美術元素,選擇與文字創意相關的切入點,以獨特的藝術手法對它們加以有機組合。
在上海地鐵站,我們可以發現東芝筆記本電腦的廣告,就是一則很有中國味的圖形本土化的優秀作品。它是以中國「過年送大禮」的傳統習俗為文化背景,獨取一個「禮」字當作圖形創意對象,將「禮」一分為二,圖形左邊依舊是「衣」字部,但圖形右邊則是東芝筆記本電腦翻開後成90度角的側面圖,整個畫面恰好構成一個「禮」字。只有融和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圖形創意,才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與國人產生強烈共鳴,才能在我們的生活中「與眾不同,脫穎而出」。
因此,一副優秀的本土化圖形創意應具備:
1.想看:指廣告圖形選擇獨特,有中國味,能激起大眾的好奇心。
2.好看:圖形的形、色、構成協調,美感較強,有藝術性。
3.耐看:創意新穎,並非直述主題,有民族文化的韻味 。
4.易識別:在同類廣告圖形中,差別度較強,能與眾不同,脫穎而出。
廣告圖形的創意空間較大,它包括意識和手法兩個方面。相同創意可用不同手法,效果也大相徑庭。常用表現形式有:展示、聯想、幽默、誇張等。表現手法有:攝影(寫實)、電腦合成、漫畫卡通、符號抽象、民間藝術等等,其目的在於使圖形成為有效圖形,起到有益宣傳的作用。時下也有些廣告創意言威猛必見虎龍,喻美人必見紅花,這種好似本土化的「創意」陳腔濫調,俗不可耐。試看一些優秀的廣告,往往另闢蹊徑,別開生面。
一則知識產權的廣告,畫面中的主體為人物後腦,上面列印有注冊商標的標志,寓意知識有價。還有一則健身廣告,圖為一隻寫實的烏龜,邁開兩條手繪假象的長腿,快步如飛,其意有如烏龜一樣有恆,何愁不獲意外之效。
總的來說,一則優秀的本土化廣告,要做到訴求單一,表達凝練,能吸引大眾注意力,產生與主題相關感受以及戲劇效果,並與產品和諧,其創意做到原創性、相關性、震撼力統一,使13億大眾與之共鳴,使大眾覺得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談到「意料之外」,總能讓人想到一些回味無窮、趣味無盡的優秀平面設計作品。這就是所有優秀平面設計作品的共性:趣味性。
優秀的招貼設計十分注重作品的趣味性,並使其成為作品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設計大師福田繁雄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而創作的《勝利1945》,畫面圖形為一個粗大的炮筒和一顆像似剛剛發出的炮彈,作者非常巧妙地將炮彈的方向作了一個非正常的改變,使炮彈與炮筒形成了相反的、不合理的飛行方向,就是這么一個極富趣味性的改變,使「反對戰爭,祈禱世界和平」的作品主題,在極為簡潔明了的形式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使作品的主題得到了升華,令人拍案叫絕。
平面設計的本土趣味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在新世紀里賦予它的新的內涵。記得有一則先鋒音響的平面設計,作者為表達出音響效果的逼真性,巧妙的把我國著名小說《三國演義》中的經典片段「張飛長坂坡上一聲吼」還原成設計圖形,來先鋒音響的音質效果。這種巧妙的構思,把流傳百年的演義故事與現代產品相結合,用民族故事的趣味性表達產品品質,以其獨特、新奇、生動、有趣的創作手法,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使觀者難以忘懷,可以說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設計者把握住了傳統文化的趣味特點,生動地運用了趣味性的創意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果我們將招貼設計中的趣味性加以轉換,這里的趣味性實質上就是藝術性,是一種經過深思熟慮的創意和藝術加工後的表現形式。我們知道,一幅招貼作品的成功與否往往取決於其中藝術含量的高低,作品的藝術性越強,其招貼設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也就越強。在某種程度上說,趣味性正是構築招貼作品藝術性的關鍵,招貼藝術以其特定的語言表達方式,生動地、有趣地揭示出作品的主題和內涵。
而地域文化各不相同,要讓同一文化背景的觀者接受由平面設計的趣味性帶來的愉悅,強烈感受到趣味的美感,並在愉悅之中深刻領悟到作品所要表達的含義,惟有以地域特色文化為背景,也就是要將趣味性本土化。看看靳埭強的《第三屆亞洲藝術節》的招貼設計,設計者為了傳遞藝術節的多元性和參與國家的廣泛性,針對藝術節各種文藝節目的特點和風格,將印度舞蹈者的頭飾、中國戲劇演員的眼部化妝、泰國歌舞者的面具鼻形以及*浮土繪版畫的口部造型有機地、富有情趣地組合成一個臉譜圖形。以高度概括的藝術形式、生動地表現了亞洲地區各個國家、各個民族藝術風格的多樣性,成功地塑造了第三屆亞洲藝術節的形象。可以說,招貼設計中的趣味性離不開巧妙的構思和生動的表現形式。這里還必須特別強調,招貼設計是一門藝術、是一門傳遞信息的藝術,它更需要、更渴望與觀眾進行溝通。正因為如此,它應當更加註重自己獨特的本土化語言表達方式,而作品的生動的趣味性正好切中招貼設計的這一要點。
總之,本土化趣味性在我們的招貼設計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以一種親和力,使觀眾在新奇、振奮的情緒下,深深地被作品展示的視覺魅力和情感魅力所打動。它可以使接受者在獲得信息的同時得到美的享受,在審美體驗的過程中輕松、自然地接受招貼設計所傳遞的信息。
無論是文案的本土化、還是圖形創意的本土化、或是趣味性的本土化,著都是可以提升到現代藝術本土化的高度。
傳統與現代之間的關系是任何一個藝術門類都會關注與把握的命題。在上海雙年展之後,對於中國藝術家而言中國當代藝術面臨的問題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即我們不再是要和西方做得一樣好,或者讓西方覺得我們的當代藝術好,而是中國的當代藝術如何在堅守自身的知識分子立場的基礎上,超越狹隘的意識形態情結和狹隘的地域特色觀,使藝術以一種強大的文化價值系統成長在自己堅實的土地上,讓藝術的蓬勃發展依靠自身生態圈的不斷滋養。中國的當代藝術若不依靠自身的建設和完善,不建立自身具有發展潛力的機制,不形成一種本質上能夠自我更新的系統,那麼「我們」只能去充當人家宴席上一盤小小的點心。在西方,文化上的獵奇心理,向來使多數沒來過中國但仍然想來看看的西方人對這個歷史悠久的國度抱有一種 「中國想像」,萬里長城、大熊貓、滿清人的辮子、絲綢、瓷器、中國功夫再加上紅衛兵和毛澤東,幾乎占據著這種想像空間的百分之九十。由於國內缺乏展示環境,中國當代藝術的展示與收藏大都依仗海外,因此更增加了刻意迎合西方某些對中國的歪曲性想像,或突出「民俗化」,或攙雜某些政治符號,難與中國社會現實建立良好的對視與對接關系。談到這,讓我想起了我們的服裝設計,一當設計主題是「中國風」時,大多服裝都是「大紅燈籠高高掛」,久看生厭。這就是一種典型的迎合西方獵奇心態的獻媚表現。西方一些人對二十世紀以來的中國新文化,尤其是1980年以來的中國當代文化一無所知。以「中國主題」為賣點的藝術之所以有時會獲得空前成功,正是基於這樣文化上的獵奇心理。
我們要相信,今天,藝術工作者幸運的享受改革開放的陽光。新世紀為我們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我們可以借鑒西方先進的設計方法和成功經驗。新的文化將融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
「本土化」對於各個藝術門類,其在態度是寬容的,在觀念上是可以承襲古人,亦可以不拘一格。而從平面設計本土化的觀點來看。它所要求的既不是傳統的重復.也不是歐美式的復造,而是以寬容的治學態度與寬泛的地域精神進行不同影響的組合,從而給予設計師面對傳統藝術更為廣泛的取材餘地、更為自由的改良餘地,避免了「死守客本,泥古不化」的境地。
更為重要的是,「本土化」不僅強調傳統的文化內涵,而是利用傳統、地域特色來表現現代的精神觀念,以獨特的個性與人格參與世界文化的發展.而對於平面設計而言,從「本土化」的觀念來看,其對於舊有造型元素選擇之側重是反映地域概念與傳遞文化背景的手段。悠遠的彩陶紋樣、民間的剪紙圖案等等都是體現文化意義的捷徑,豐富設計形式的載體.但是舊有造型元素與現代形式審美不符.語義上所造成的功用局限性,傳統造型元素中的自然我與現代設計中以人為本的設計觀念的偏差是顯而易見的.這種不符、局限、偏差恰恰違背了「本土化」平面設計所要求的在地域文化的背景下傳遞現代設計觀念,時代精神的主旨.如果這種元素滯後於形式與觀念的印記無法消除的話,「本土化」平面設計就是空談,「本土化」與「傳統化」的界定也就是純粹的文字游戲了。
如果把我國包裝設計歷年來在國際上的獲獎情況進行統計,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的酒類包裝占據了絕對的比重,而這些作品中在平面設計上大量運用的書法、山水、民間紋樣等等舊有造型元素,從表向上來看傳統造型元素在平面設計上的應用似手已獲得了國際的認可.但從設計的標准上揮究一下,卻體現了設計師對於傳統元素的利用上還停留於功用的層面上。
傳統的元素作為符號在傳統性的產品中通過人的知覺.傳遞出傳統的文化內涵.那麼傳統元素可否傳遞現代社會的特質,可否在現代性產品與主題中得以廣泛運用,從而擺脫功用的束縛呢?因而,將舊有造型元素用於現代語義環境並傳遞時下之風貌是「本土化」概念對我們的希冀。
本土化設計觀念對於舊有造型元素的改良與取捨是很有必要的,而找到舊元素向新元素轉換的方式使元素得以再造,使之增值,恰恰是現代設計所要表現的基礎與載體。同樣,對於具有中國地域特色的舊有造形元素其形態上的改造,則使元素不僅傳遞了現代設計觀念,更使舊有元素能夠真正傳遞載體的現代信息、符合現代產品的功用,從而擺脫元素在使用上的局限與語義上的偏差。
我們這里不妨以香港設計靳埭強公司的標志為例.具體闡述一下。作為新興企業的設計公司,其標志所要傳達的信息自然是現代的,要找到與傳統元素的溝通點的確頗有距離,而這則標志則取材於源於中國的傳統圖案「方勝」。「方勝」原是結綵之意.用繩子結成菱形之吉祥圖案。寓意雙魚相交,生命不息。並可延伸成窗欞圖案等多種變化。從語境的角度來看,「方」代表大地,「勝」代表優越美好,這樣帶有吉祥寓意的符號利用其文化意義在一定的地域環境下,即使脫離企業,商品的特質與定位同樣是可以與大眾進行信息傳遞地,但是真正作到企業形象、功能、性質准確地傳達到大眾中就相距甚遠了。而作者在原有圖形的基礎上,在形態的層面上找到了更好的載體。方形與圓形是現代設計中的基本元素之一,將「方勝」解構為圓與方的單純組合,簡化了視覺形態符合了現代的審美趨向。又暗合了企業作為設計公司的職能與功用,而在形式上保留了對稱的傳統結構。賦以一反傳統的透疊效果.又一次符合了現代設計的潮流.正是由於形態上適度的改良,此時的「方勝」圖案以由語義的載體轉化為形式的載體,極具地域特色的視覺元素經過了再造使得其在不同的環境、不同文化背景下都能「生存」下來。
靳埭強設計公司的這則標志對於「方勝」的元素並沒有本能的向語義功能靠攏,而是義無返顧地在形態上進行改造,使形式在沒有語義的影響下一樣存活下來.從而標志能夠被不同的群體所接納,這恰恰符合了現代產品對於設計上功能的要求。利用設計形態上的基本元素使整個標志在形式上更趨「非物質化」。
靳埭強主張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現代設計的理念中去。靳強調這種相融並不是簡單相加,而是在對中國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例如中國銀行的標志,整體簡潔流暢,極富時代感。標志內又包含了中國古錢,暗合天圓地方之意。中間一個巧妙的「中」字凸現中國銀行的招牌。這個標志可謂是靳埭強融貫東西方理念的經典之作,也是現代設計本土化的經典之作。元素的再造不僅僅局限於舊有造型元素(包括傳統、民間造型),對於現今可利用的視覺造型的改良與再造對於 「本土化」觀念亦有其重要的意義。其次,對於傳統造型元素、民間造型元素的應用,我們還是應該以客觀冷靜的眼光去看待。由於,歐美真正意義上的平面設計發展可追述至十八世紀的字體設計與印刷革命,體系的完善與設計上日趨規范化與標准化,使得設計師愈來愈多地將古典元素看齊。這種極力擺脫現代設計模式的束縛的現象是建築在一定的基礎上的。而反觀中國的平面設計,我們不得不承認其不完善與不成熟,如果一味對於舊有元素情獨鍾、迎合西方的獵奇心態的話,不僅不會造就「本土化」的設計氛圍,更會造成千人一面的雷同局面。顯然這是不利於我國平面設計理論體系與形式體系的完善與健全.而從在元素的利用上來講也是不符合設計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靳埭強先生的設計是平面設計本土化與設計元素再造成功的典範。利用本土化設計觀念對於舊有造形元素進行改良和取捨,使之成為載體,傳達現代社會的特質,這是我們的平面設計較之歐美平面設計個性的詮釋。
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國度,我們擁有五千年的文化,而五千年所形成的傳統的慣性使我們不可能拋棄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任何一種藝術門類都是如此。五千年來的文化沉澱於我們來說就有如是寶藏、有如是肥沃的創作土壤;但也有如包袱。面對傳統舊有元素的改造,我們則必須先對文化遺產中的精華加以吸收、消化才能繼承和發揚。
裁縫出身的靳埭強坦言自己「並不是很聰明」,創作靈感主要來自平常生活中的發現。靳埭強先生告訴我們:
「我不是天生的設計師,只是自然地從生活中培養潛能。熱愛生活幫助我領悟寶貴的人生觀,同時給予我神妙的創作動力。
作者:天山上的冰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