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怎麼設計
㈠ 齒輪傳動的設計准則是怎樣的
齒輪傳動的不同失效形式抄在一對齒輪上面不大可能同時發生,但卻是互相影響的。例如齒面的點蝕會加劇齒面的磨損,而嚴重的磨損又會導致輪齒折斷。在一定條件下,由於輪齒折斷、齒面點蝕失效形式是主要的。因此,設計齒輪傳動時,應根據實際工作條件分析其可能發生的主要失效形式,以確定相應的設計准則。
對於閉式軟齒面(硬度≤350HBW)齒輪傳動.潤滑條件良好,齒面點蝕將是主要的失效形式,在設計時通常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再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
對於閉式硬齒面(硬度>350HBW)齒輪傳動,抗點蝕能力較強,輪齒折斷的司能性大,在設計計算時.通常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設計,再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校核。
開式齒輪傳動,主要失效形式是齒面磨損。但由於磨損的機理比較復雜,尚無成熟的設計計算方法,故只能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用增大模數10%~20%的辦法加大齒厚,使它有較長的使用壽命,以此來考慮磨損的影響。
㈡ 齒輪該怎麼設計(指的是怎樣確定第一個元素,如模數或齒距)
設計齒輪傳動來大至如下
1
先根據傳自動軸相互間的位置,確定是選擇齒輪的類型,直齒,斜齒,還是其他的齒.
2
確定了齒輪的類型,再確定模數,一般選擇比較常用的模數,如1.1.5.2等,
3
有了模數再根據兩軸間的中心距湊兩齒輪的齒數,當然這里也涉及到傳動比的問題,要綜合考慮
㈢ 怎麼設計齒輪
根據齒輪的載荷情況(重載?輕載?沖擊?平穩),轉速情況(高、中、低),工作環境(開式?閉式?),齒輪精度,重要程度,選取齒輪材料,等,很多具體情況,初步選取、計算齒輪的模數,傳動比。根據齒輪使用的特點,進行齒輪強度校核,最終確定齒輪的模數(模數與強度密切相關的)。
根據模數、齒數,進行齒輪的尺寸、結構設計。確定中心距、合理分配變位系數;計算、保證齒輪嚙合的重疊系數、滑動系數。差不多這就是齒輪設計的主要內容了,很繁瑣的。
㈣ 齒輪設計步驟
先用齒面接觸強度計算,然後用齒根彎曲強度校核,按常規來看,這是一對軟齒面齒輪吧,其實傳統的齒輪設計有很多誤區,比如壓力角一般用20°的,模數用標准系列的,齒頂高系數用1等等,之所以推薦採用這些數據,僅僅是因為這些標准系列的齒輪可以直接用標准刀具加工,可以直接購買標准刀具,而不用花更多的錢和更多的等待刀具周期,事實上,標准齒輪只是一個中庸產品,齒面接觸強度也不是最好,彎曲強度也不是最好,噪音更是與細高齒輪不能比的。又如,很多資料上寫著軟齒面齒輪接觸疲勞強度差,齒根彎曲疲勞強度好等等。事實上,很多時候硬齒面齒輪無論是接觸強度還是彎曲強度都比軟齒面要好,軟齒面齒輪的優點在於成本略低和抗沖擊性能好。
因此,基於以上考慮,可以改進的方法很多:
1、可以採用更好的齒輪材料。
2、可以簡單的更改齒輪模數和中心距。
3、可以將軟齒面齒輪改為硬齒面齒輪。
4、可以簡單的採用大壓力角齒輪。
5、可以簡單的增加變位系數
6、可以更改齒輪粗加工工藝,如將滾齒改為插齒,同樣參數的齒輪採用不同的加工方式加工出來的齒輪齒根強度是不一樣的,因為他們形成齒根的過渡曲線不一樣,插齒加工的齒輪齒根強度優於滾齒。
7、可以更改齒輪精加工工藝,如將剃齒改為磨齒,磨齒加工的齒輪精度等級較高,可以降低齒輪動載系數。
8、可以更改熱處理工藝。
9、可以簡單的增加齒寬
10、可以採用齒輪優化設計方法設計齒輪,設計成適合齒輪當前失效模式的非標齒輪。
㈤ 設計齒輪怎麼知道齒輪的齒數比
根據你來的設備的情況,要求減速自或者增速到多少轉滿足你的要求(確定輸出端轉速)
找到你的電機或者輸出動力的設備的轉速,確定你傳動比;
就知道你的大齒輪和小齒輪的傳動比;
根據你的空間位置,選擇合適的小齒輪的齒數;
對於齒輪模數是標准可查的,小齒輪有個最小齒數限制,否則有根切的危險;
這幾個條件限制,基本上就能定了。(可以追問)
㈥ 齒輪設計應該用什麼軟體
你所要的東西一般都是個人的機密,混飯吃的傢伙,所以一般不給別內人的,我給你介紹一款軟體mathcad,你容可以在軟體上編寫相關的程序,使用十分方便。
作為一個齒輪設計者來說,網上的齒輪設計軟體都不能滿足我們的設計要求,因為這些軟體太死板,我們設計的齒輪要在不同的工況下設計出不同類型的齒輪,比如:當齒輪失效形式為斷裂的時候,我們要設計齒根彎曲強度最大的齒輪,當齒輪失效形式為磨損的時候,我們要設計接觸強度最大的齒輪,當我們的齒輪彎曲強度和磨損都不成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設計噪音最小,重合度最大的齒輪。根據尼曼的機械零件研究,按照等滑動系數分配,可以使兩齒輪的磨損量相當,我們在用軟體設計的時候加入這些約束條件,總之吧,目前在這一塊,最好的東西都是自己編寫的。
㈦ 齒輪怎麼設計主要計算哪些參數
根據齒輪的載荷情況(重載、輕載、沖擊、平穩),轉速情況(高、中、低),工作環境(開式、閉式),齒輪精度,重要程度,選取齒輪材料,等,很多具體情況,初步選取、計算齒輪的模數,傳動比。根據齒輪使用的特點,進行齒輪強度校核,最終確定齒輪的模數(模數與強度密切相關的)。
根據模數、齒數,進行齒輪的尺寸、結構設計。確定中心距、合理分配變位系數;計算、保證齒輪嚙合的重疊系數、滑動系數。差不多這就是齒輪設計的主要內容了,很繁瑣的。
製造齒輪常用的鋼有調質鋼、淬火鋼、滲碳淬火鋼和滲氮鋼。鑄鋼的強度比鍛鋼稍低,常用於尺寸較大的齒輪;灰鑄鐵的機械性能較差,可用於輕載的開式齒輪傳動中;球墨鑄鐵可部分地代替鋼製造齒輪 ;塑料齒輪多用於輕載和要求雜訊低的地方,與其配對的齒輪一般用導熱性好的鋼齒輪。
未來齒輪正向重載、高速、高精度和高效率等方向發展,並力求尺寸小、重量輕、壽命長和經濟可靠。
㈧ 設計齒輪怎麼知道齒輪的齒數比
根據你的設備的情況,要求減速或者增速到多少轉滿足你的要求(確定輸出端轉速)
找到你的版電機權或者輸出動力的設備的轉速,確定你傳動比;
就知道你的大齒輪和小齒輪的傳動比;
根據你的空間位置,選擇合適的小齒輪的齒數;
對於齒輪模數是標准可查的,小齒輪有個最小齒數限制,否則有根切的危險;
這幾個條件限制,基本上就能定了。(可以追問)
㈨ 如何設計齒輪的模數和齒數
傳動比決定齒數
中心距和齒數決定模數
模數可以取版4
齒數一個20一個40就可以了
只要滿權足齒數比為1比2
模數成兩個齒輪齒數和的積為240mm就行
如果負載不大這個應該足夠了
具體強度的校核要根據設定的齒數與模數
工作性質
潤滑因素等套用公式進行校核
因為模數不是隨便取的(因為製造原因,不會製造出那麼多種模數的齒輪,成本較高)齒數也要是整數,所以要列出各種組合
從頭開始校核
哪個滿足用哪個
㈩ 怎樣設計製作齒輪
根據運動傳動鏈,確定齒輪傳動比
根據不根切最少齒數,確定合理小齒輪的齒數
根據作用在小齒輪上的扭矩,計算作用在輪齒上的圓周力Ft(徑向力和軸向力計算軸的強度、剛度有用)
選擇齒輪材料及熱處理方式
由輪齒彎曲疲勞強度設計公式計算齒輪模數
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公式計算齒輪分度圓直徑
根據計算,確定齒輪模數和分度圓直徑及齒輪寬度
確定齒輪幾何參數及尺寸(包括齒輪變位參數)
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校核公式和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校核公式,對齒輪進行校核計算,如有必要還需進行齒面抗膠合能力計算
齒輪結構設計
10.確定齒輪傳動的潤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