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西方的設計

西方的設計

發布時間: 2021-01-17 20:17:54

1. 東西方在設計上有什麼差異

1、語言差異

中文都是方塊字,每個字元都有含義,可以包含很多信息。所以中國的用戶可以具備在小范圍內吸收大量信息的能力。而對西方用戶來說,這可能看起來很混亂和困惑。

英語表音,漢字表音形意。同樣的只有一個字,漢字的信息含量非常大。比如「哎」字有很多含義,而英語一個字的含義信息有限。

2、環境差異

在高信息量的文字體系下,東亞國家的城市人口密度恰好是非常高的。在擁堵的城市裡,我們的日常所接觸到的文字密度是極大的。比如香港的街道,街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文字信息。而紐約街頭,文字信息就小很多。

瀏覽網頁就是跟逛街一樣,中國人看到淘寶這種排版,是符合他們心裡對購物的預期,因為商城本身就是琳琅滿目的。

3、地域差異

中國的市場巨大,任何功能只要有受眾,都有可能因為長尾效應,成長成獨立的產品線。所以大家都願意去嘗試做任何新功能,只要這個功能有受眾。

中國的市場是全球競爭最激烈的市場,想要在這個市場脫穎而出,先不說其他公司,就是在公司內部都要打敗好幾個競品小組。

4、總結

東西方的設計差異都是源自本身的歷史、環境、語言等進行,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所有的產品都是在滿足需求,圍繞著人在做設計。如果一個產品雖然長得不好看,但是用戶很喜歡,也可以稱作是一個好的產品。

(1)西方的設計擴展閱讀:

中國和歐美設計技術發展的歷史軌跡不同。回頭看互聯網產品的發展史,會發現所有的互聯網網站,早期都是以文字鏈為主,為的是減少頁面體積,提升載入速度。

緊接著,1998年,蘋果在在喬納森的主導下,進行了一次重大的設計改版,從大量的文字鏈,轉向了以圖片為主的布局,看起來更加有設計感。

而1998年的時候,中國網民數量是117萬。中國還處在14.4K到28.8K,再到了56K就被稱為高速的時代。在這樣的網路帶寬下,閱讀圖片無疑是非常奢侈的。當時的中國,連撥號上網都還是一個非常稀缺時髦的事。

而此時距離阿里巴巴推出淘寶網還有4年的時間,6年之後,京東的前身360buy才會上線。而這些網站的初版設計,毫無疑問,走的跟大多數國外網站一樣的路線,大量的文字鏈接、降低網頁體積、在有限的承載量里,把信息填充到極致。

2. 東西方設計有什麼差別

東西方文化不同,設計內涵就不同。

3. 東西方設計有什麼差別有哪些相似之處

設計美學?(所聞有限)還沒接觸過,設計美涉及材料、媒體、文化、風俗等等,較內之經典的美學容,寬泛的多,若說有依據或者根本怕就是形式法則啦!東西方都是以自己的文化特點為根本對設計予以詮釋!就像東北亞吃飯用筷子,西方用刀叉,中東西亞用手,相應的用具設計則完全不同,籠統的西方概念里也不同,西歐與北歐就不一樣,背後的原因:文化不同!

4. 西方國家建築設計

本次建築團隊的任務是對修道院遺址進行一系列的改、加建設計,主要包版括一個遊客中心、人行權橋和山坡區域的步道等,此外還配合了景觀以及布景設計等內容。 家裝公司設計希望通過建築、景觀和布景設計的共同干預,重建一個完整的、歸屬於西多會的天主教修道院版圖。同時全新的規劃和秩序也將停車場、修道院遺址、遊客中心等部分更加緊密地連接起來。遊客中心坐落在地塊的西南角,其前身是一棟老舊的水磨坊。水磨坊建築的前部作為新的遊客中心使用,另外的部分則為不向公眾開放的專用區域,水磨坊旁的一架水車至今還擔負著整棟建築的電力供給。遊客從西面入口進入建築,推開一扇表面附有鏤空圖案氧化鋁表皮的玻璃門,正對著入口的便是遊客接待區域。其一邊是整面帶有圖案的落地玻璃,隔著玻璃看老建築的內牆,猶如隔著櫥窗看遙遠的歷史。往裡走勢商店,陳列著眾多關於修道院遺址的旅遊紀念品。

5. 西方室內設計的特點

仿羅馬風、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義都屬於西方傳統風格室內裝修,西方傳統風格多具有仿歐洲英國維多利亞或法國路易式的室內裝潢和傢具款式的特點,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現在頗為常見的西方傳統風格。

西方傳統風格之巴洛克

巴洛克風格,來自義大利的尊貴與奢華在世界工藝美術史上,「巴洛」(Baroque)是一個極其耀眼的亮點,巴洛克的原意指「畸形的珍珠」。巴洛克設計以其宏大的氣勢,動人心魄的藝術效應,企圖以藝術所具有的每一個面、逼真感來打動觀者的心弦,留給人激動與振奮。

巴洛克風格的室內裝飾可使人們感受到天主教的崇高與尊嚴。巴洛克風格的室內裝飾一般都採取一種綜合藝術的形態,包括繪畫、雕刻,加上金屬工、木工、玻璃工等所有工藝,其色彩多以金色、黃色為主。

產生於義大利的巴洛克以熱情奔放、追求動態、裝飾華麗為特點;造型上以橢圓型、曲線與曲面等極富生動的形式,著意強化變化和動感;色彩上追求華貴富麗,多用純顏色,並飾以金銀泊裝飾。

西方傳統風格之洛可可

洛可可風格,源自法國的浪漫情懷「洛可可」(Rococo)一詞,是從法「Rocaille(花園石貝裝飾物,狀似貝殼的裝飾)」一詞轉變而來。因1699年建築師與裝飾藝術家馬爾列在金氏公寓的裝飾設計中,大量採用了曲線形的貝殼紋樣而成名。洛可可風格於18世紀20年代產生於法國,是在巴洛克建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如果說巴洛克藝術是男人的藝術,洛可可藝術則充滿了女人氣息。洛可可倡導的是一種輕松活潑,它以鮮明飽滿的色彩和起伏動盪的曲線,表現肉感的人體和閃光的綢緞,滿足貴族的感官。

洛可可裝飾的特點是:細膩柔媚,常常採用不對稱手法,喜歡用弧線和 S形線,尤其愛用貝殼、旋渦、山石作為裝飾題才,卷草舒花,纏綿盤曲,連成一體。天花和牆面有時以弧面相連,轉角處布置壁畫。

洛可可風格主要表現在室內裝飾上,特點是:室內應用明快的色彩和纖巧的裝飾,傢具也非常精緻而偏於繁瑣,不像巴洛克風格哪樣色彩強烈,裝飾濃艷。

西方傳統風格之歐洲新古典

香車流動,歌舞繁華,古巴洛克時代的柔美優雅風靡整個歐洲。而今,歐式新古典風格又風靡當今整個家居裝修界。歐洲新古典家裝風格保留華麗氣質,擯棄不必要的奢華,外觀簡美,細節華貴,尊貴之家,從此更添一種優雅沉穩風度。

6. 西方設計史中有哪些重要設計運動

新藝術運動(ArtNouveau)開始於1880年,在1890年至年達到頂峰。新藝術運動的名字源於薩穆爾·賓(SamuelBing)在巴黎開設的一間名為「新藝術之家」(LaMaisonArtNouveau)的商店,他在那裡陳列的都是按這種風格所設計的產品。准確的說新藝術是一場運動,而不是單一的一種風格,可分為直線風格和曲線風格,裝飾上的和平面藝術的風格,並以其對流暢、婀娜的線條的運用、有機的外形和充滿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稱。 這種風格影響了建築、傢具、產品和服裝設計,以及圖案和字體設計。

工藝美術運動(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是19世紀下半葉,起源於英國的一場設計改良運動,又稱作藝術與手工藝運動。這場運動的理論指導是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 ),運動主要實踐人物是藝術家、詩人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在美國,「工藝美術運動」對芝加哥建築學派(Chicago School of Architecture)產生較大影響,特別是其代表人物路易斯·沙里文(louis Sullivan)受到運動影響很大。同時工藝美術運動還廣泛影響了歐洲大陸的部分國家。工藝美術運動是當時對工業化的巨大反思,並為之後的設計運動奠定了基礎。

後現代主義:所謂後現代主義並不是指時間上處於現代之後,而是針對藝術風格的演變而來的。後現代主義主旨在反抗現在主義方法論的一場運動,它在文學,哲學,批評理論,建築,設計領域中得到廣泛的體現,後現代主義首先體現於建築界,而後迅速波及到其他涉及領域。後現代主義最早的宣言是美國建築師文丘里與1919年出版的《建築的復雜性與矛盾性》一書,文丘里之後,英國建築師和理論家查爾斯·詹克斯為確立建築的後現代主義理論作出了重要貢獻。

現代主義設計運動:現代主義設計運動是從建築設計發展起來的,20世紀20年代前後,歐洲一批先進的設計家、建築家形成了一個強力集團,推動所謂的新建築運動,這場運動的內容非常龐雜,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也包括技術上的進步,特別是新的材料的運用,從而把千年以來設計為權貴服務的立場和原則打破了,也把幾千年以來建築完全依附予木材、石料、磚瓦的傳統打破了。

繼而,從建築革命出發,又影響到城市規劃設計、環境設計、傢具設計、工業產品設計、平面設計和傳達設計等等,形成真正完整的現代主義設計運動。

7. 中西方設計的差異

總的來看,西方的設計注重精細,華美,而中國的古代設計更注重結構的對稱與相互銜接。

8. 中西方設計文化的區別

從根本上說,中西方建築藝術的差異首先來自於材料的不同:傳統的西方建築長期以石頭為主體;而傳統的東方建築則一直是以木頭為構架的。這種建築材料的不同,為其各自的建築藝術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不同的建築材料、不同的社會功用,使得中國與西方的古典建築有了不同的「藝術語言」。
不同的語言,表達著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築,承載著不同的文化,體現著不同的信念。西方的石制建築一般是縱向發展,直指上蒼的。這樣一來,能否將高密度的石制屋頂擎入雲霄,便成為建築藝術的關鍵所在,而執行這一任務的柱子也便成了關鍵中的關鍵。所以,西方建築的「基本詞彙」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頂天立地的石頭。如果說柱子是西方建築藝術的「基本詞彙」,那麼屋頂則是其「主要句式」。屋頂的不同,導致了其風格類型上的差異,如希臘式、羅馬式、拜占廷式、格特式、巴洛克式等等。
與西方的石制建築不同,中國古代的木製建築以斗拱為「基本詞彙」。所謂斗拱,是將屋檐托起的交疊的曲木,它可以將縱向的力量向橫向拓展,從而構造出多種多樣的飛檐。同西方建築的屋頂一樣,作為中國古代建築的「主要句式」,飛檐也有許多類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製造出不同的藝術效果,或輕靈,或朴實,或威嚴。不僅亭、台、樓、閣都要用飛檐來標明自己的身份,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且飛檐的高低、長短往往會成為建築設計的難點和要點。正所謂「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飛檐的設計必須恰到好處才能顯得輕靈而不輕佻,朴實而不機械,威嚴而不呆板。
還有就是中國人對建築的態度是以新為貴,而外國人則對古老建築充滿尊崇與敬意。
還有就是西方建築充滿著宗教神秘主義的情緒,而中國的建築則是儒家文化的反映。
中西建築形式上的差別,是文化差別的表現,它反映了物質和自然環境的差別,社會結構形態的差別,人的思維方法的差別以及審美境界的差別。
1. 建築材料的不同,體現了中西方物質文化、哲學理念的差異。從建築材料來看,在現代建築未產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經發展成熟的建築體系中,包括屬於東方建築的印度建築在內,基本上,都是以磚石為主要建築材料來營造的,屬於磚石結構系統。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臘的神廟,古羅馬的斗獸場、輸水道,中世紀歐洲的教堂……無一不是用石材築成,無一不是這部「石頭史書」中留下的歷史見證。唯有我國古典建築(包括鄰近的日本、朝鮮等地區)是以木材來做房屋的主要構架,屬於木結構系統,因而被譽為「木頭的史書」。中西方的建築對於材料的選擇,除由於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導致的結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築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以狩獵方式為主的原始經濟,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態。從西方人對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強調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夠戰勝一切。中國以原始農業為主的經濟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選擇,重採集,重儲存的活動方式。由此衍生發展起來的中國傳統哲學,所宣揚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天人合一」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揭示,自然與人乃息息相通的整體,人是自然界的一個環節,中國人將木材選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視了它與生命之親和關系,重視了它的性狀與人生關系的結果。
2. 建築空間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徵的區別。從建築的空間布局來看,中國建築是封閉的群體的空間格局,在地面平面鋪開。中國無論何種建築,從住宅到宮殿,幾乎都是一個格局,類似於「四合院」模式。中國建築的美又是一種「集體」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宮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廟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構成規模巨大的建築群,各種建築前後左右有主有賓合乎規律地排列著,體現了中國古代社會結構形態的內向性特徵,宗法思想和禮教制度。與中國相反,西方建築是開放的單體的空間格局向高空發展。以相近年代建造、擴建的北京故宮和巴黎盧浮宮比較,前者是由數以千計的單個房屋組成的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建築群體,圍繞軸線形成一系列院落,平面鋪展異常龐大;後者則採用「體量」的向上擴展和垂直疊加,由巨大而富於變化的形體,形成巍然聳立、雄偉壯觀的整體。而且,從古希臘古羅馬的城邦開始,就廣泛地使用柱廊、門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間來包圍建築,以突出建築的實體形象。這與西方人很早就經常通過海上往來互相交往及社會內部實行奴隸民主制有關。古希臘的外向型性格和科學民主的精神不僅影響了古羅馬,還影響了整個西方世界。同時,如果說中國建築占據著地面,那麼西方建築就佔領著空間,譬如羅馬可里西姆大斗獸場高為48米,「萬神殿」高43.5米,中世紀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其中央大廳穹窿頂離地達60 米。文藝復興建築中最輝煌的作品聖彼得大教堂,高137米。這庄嚴雄的建築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靈的狂熱,更多是利用了先進的科學技術成就給人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
3. 建築的發展不同,表

9. 西方設計思潮對設計的影響

設計經過漫長的發展過程,展示設計無疑是設計發展到一定程度而產生的藝術,展示的設計其實便是一種展示設計的設計。博物館陳列展示便是一種典型的展示藝術,這其中以世界上最大、最古老、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盧浮宮為鮮明例子。藏品四十萬件的盧浮宮除了有《蒙娜麗莎的微笑》、《斷臂維納斯》雕像、勝利女神石像這三大鎮館之寶以外,其盧浮宮廣場上的玻璃金字塔也是盧浮宮一大瑰寶

盧浮宮玻璃金字塔由美籍華人貝聿銘主持建造,雖然在建造前法國輿論界給與貝聿銘很大的壓力,但當落成的時候一度受到譴責的盧浮宮金字塔已然成為了盧浮宮的一大標志,其地位可與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相提並論。而每一個成功設計的誕生必然有其成功的理由,盧浮宮的金字塔也不例外。盧浮宮玻璃金字塔的成功是因為其對設計的四大內涵有這充分的體現。

(一)道德是根——「以人為本」的思想

道德是根,從道德的角度來說,盧浮宮玻璃金字塔有著它獨特的人文關懷。金字塔本是古埃及用石頭為死人建造的墳墓,而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是以玻璃這一透明的材質建造的,這是一個為活人而設計的藝術品。一座透明的金字塔可以通過反應周圍建築物褐色的石頭產生對舊皇宮、對歷史、對藝術文化的足夠敬意,同時它是充滿生命力的、面向未來。在這個每年接納百萬遊客的博物館中,這座坐落在盧浮宮廣場上的玻璃金字塔可以容納下更多的遊客,這極好的滿足了對實際生活的現實要求——即利於人,這一道德要求。也充分體現了金字塔這一設計概念的「合於理」的特點,即前文所說的既崇敬過去又面向未來的特點。這種「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在盧浮宮玻璃金字塔中不自覺的流露出來,這使得它雖然有著打破常規的新意卻能夠最終為人們所認可。

(二)藝術的枝椏——透體透明的符號

作為一項為大家所認可的設計,盧浮宮玻璃金字塔極高的藝術性自然不言而喻。實在想像不出除了這座金字塔,還有任何固體的擴建部分能夠和已經被歲月長河侵蝕的暗淡無光的舊皇宮渾然一體。廣場的大水池被一個巨大的正方形切出了一個外寬里窄的梯形平面,被用作盧浮宮博物館新的主入口。多個三角形在水池中旋轉了90度,形成了精妙的平面組合,從線條、結構和布局上都獨具匠心。水池圍合著的玻璃金字塔主塔,塔身透出淡淡的藍色,這正是巧妙運用光線和水產生而產生的效果。而塔身的藍色正好又與盧浮宮主體建築屋頂上的深藍相呼應,產生了色彩上的協調的藝術效果。正三角形的建築形態又與屋頂向內傾斜的態勢協調了空間關系,使整個外部空間更加有美感。水池外的地下設施採光井也被三個小型玻璃金字塔遮蓋,從不同的角度烘託了主塔,水池中噴涌的水柱增強了玻璃金字塔的動感效果,使得靜止的建築物有了生命力。巨大的玻璃金字塔內盡管是簡明的現代建築風格,但設計並沒有拘泥一般的功能主義和實用主義,經過局部的倒置、旋轉、收放、進退加上高超的光學設計,讓整個地下空間顯得非常豐富而生動,毫無沉悶和枯燥之感。中廳的一角上,一個曲線優美,體型碩大的旋轉樓梯直通從四周方柱上凌空挑出的平台,乳白色的大理石貼面,讓平台保持了與周邊展館裝飾風格的統一和協調,完成了向著鋼構和玻璃的過渡。平台支座上精鋼弦桿組合成金字塔巨大的空間網架,上面覆蓋著大面積的本色玻璃,以三角形為主題形成了塔身優美的幾何構圖,透過金字塔的玻璃,可以清晰的看到地面上古典主義風格的盧浮宮優美的建築形態。稜角分明的玻璃金字塔與周圍厚重的法國古典主義建築群形成了新與古、明與暗,輕與重之間的強烈對比,矛盾中形成了相對的統一,具有特殊的藝術效果。

10. 古代中西方藝術設計中的區別與聯系

藝術復設計史所包含制的是人的豐富性:人的感覺、心理、思想、創造力和生命活力的豐富性。每一件工藝品,每一座建築、每一尊雕塑甚至每一塊購置在庭院中的疊石,都凝聚著人的——民族的、個性的人的心理狀態與心理過程。設計藝術各種思潮所佔據的時空,都留著人們在相應時空中創造與創造心境的影跡。

各類設計藝術思潮和形式風格的底面,都奔躍著各民族深層心理結構意識的潛流。這潛流來自遠古大地,它混濁但有生命力,它與各個國家的社會制度、哲學觀念和自然環境相關,它流動在民族心理的巨大河床里,不斷接受新時代泉溪的匯合和改造。只要有民族在,它就永遠是一種深層的蘊藏,並相對左右著中西方設計藝術的發展。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