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抗震設計規范
Ⅰ 我國《建築抗震設計規范》的抗震設防標準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 GB 50011 2010 主編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批准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施行日期:2010 年 12 月 1 日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0 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公 告
第 609 號 關於發布國家標准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的公告 現批准《建築抗震設計規范》為國家標准,編號為 GB 50011-2010,自 2010 年 12 月 1 日起實施。其中,第 1.0.2、1.0.4、3.1.l、3.3.1、3.3.2、3.4.1、 3.5.2、3.7.1、3.7.4、3.9.1、3.9.2、3.9.4、3.9.6、4.1.6、4.1.8、4.1.9、 4.2.2、4.3.2、4.4.5、5.1.1、5.1.3、5.1.4、5.1.6、5.2.5、5.4.1、5.4.2、 5.4.3、6.1.2、6.3.3、6.3.7、6.4.3、7.1.2、7.1.5、7.1.8、7.2.4、7.2.6、 7.3.1、7.3.3、7.3.5、7.3.6、7.3.8、7.4.1、7.4.4、7.5.7、7.5.8、8.1.3、 8.3.1、8.3.6、8.4.1、8.5.1、10.1.3、10.1.12、10.1.15、12.1.5、12.2.1、 12.2.9 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原《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1 同時廢止。 本規范由我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級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10 年 5 月 31 日
前 言
本規范根據原建設部《關於印發(2006 年工程建設標准規范制訂、修訂計劃 (第一批) )的通知》 (建標[2006]77 號)的要求,由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會同有 關的設計、勘察、研究和教學單位對《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 2001 進行 修訂而成。 修訂過程中, 編制組總結了 2008 年汶川地震震害經驗, 對災區設防烈度進行 了調整,增加了有關山區場地、框架結構填充牆設置、砌體結構樓梯間、抗震結
構施工要求的強制性條文,提高了裝配式樓板構造和鋼筋伸長率的要求。此後, 繼續開展了專題研究和部分試驗研究,調查總結了近年來國內外大地震(包括汶 川地震)的經驗教訓,採納了地震工程的新科研成果,考慮了我國的經濟條件和 工程實踐,並在全國范圍內廣泛徵求了有關設計、勘察、科研、教學單位及抗震 管理部門的意見,經反復討論、修改、充實和試設計,最後經審查定稿。 本次修訂後共有 14 章 12 個附錄。 除了保持 2008 年局部修訂的規定外, 主要 修訂內容是: 補充了關於 7 度(0.15g)和 8 度(0.30g)設防的抗震措施規定, 《中 按 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調整了設計地震分組;改進了土壤液化判別公式;調整了 地震影響系數曲線的阻尼調整參數、鋼結構昀阻尼比和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隔 震結構的水平向減震系數的計算,並補充了大跨屋蓋建築水平和豎向地震作用的 計算方法;提高了對混凝土框架結構房屋、底部框架砌體房屋的抗震設計要求; 提出了鋼結構房屋抗震等級並相應調整了抗震措施的規定; 改進了多層砌體房屋、 混凝土抗震牆房屋、配筋砌體房屋的抗震措施;擴大了隔震和消能減震房屋的適 用范圍;新增建築抗震性能化設計原則以及有關大跨屋蓋建築、地下建築、框排 架廠房、 鋼支撐一混凝土框架和鋼框架一鋼筋混凝土核心筒結構的抗震設計規定。 取消了內框架磚房的內容。 本規范中以黑體字標志的條文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 本規范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管理和對強制性條文的解釋,中國建築科學 研究院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
Ⅱ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中樓梯間設計有什麼要求
一、樓梯抗震設計原則: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第3.6.6條第1款:計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簡化計算與處理,應符合結構的實際工作狀況,計算中應考慮樓梯構件的影響。條文說明中進一步指出:針對具體結構的不同,「考慮」的結果,樓梯構件的可能影響很大或不大,然後區別對待。樓梯構件自身應計算抗震,但並不要求一律參加整體結構的計算。
這條規定是從汶川地震後,2008年修訂版增加的要求,新抗規進一步明確了根據樓梯對主體抗震性能的影響大小來決定是否參與整體計算,並增加了以下規定:
GB50011-2010第6.1.15條第2款:對於框架結構,樓梯間的布置不應導致結構平面特別不規則;樓梯構件與主體結構整澆時,應計入樓梯構件對地震作用及其效應的影響,應進行樓梯構件的抗震承載力驗算;宜採取構造措施,減少樓梯構件對主體結構剛度的影響。條文說明中進一步指出:對於框架結構,樓梯構件與主體結構整澆時,梯板起到斜支撐的作用,對結構剛度、承載力、規則性的影響比較大,應參與抗震計算;當採取措施,如梯板滑動支承於平台板,樓梯構件對結構剛度等的影響較小,是否參與整體抗震計算差別不大。對於樓梯間設置剛度足夠大的抗震牆的結構,樓梯構件對結構剛度的影響較小,也可不參與整體抗震計算。
結合新抗規培訓教材和新出的國家標准圖集11G101-2,可以歸納出:
1、樓梯與主體結構整澆的框架結構(包括梯間四周未用剪力牆和連梁圍合的框-剪結構):
(1)樓梯布置應避免特別不規則,樓梯應參與整體抗震計算;
(2)樓梯構件應進行抗震承載力驗算,並與正常使用荷載基本組合進行包絡設計;
(3)樓梯構件應採取如下抗震構造措施:
①縱向麵筋拉通且不小於最小配筋率,底、面縱筋均按充分考慮鋼筋抗拉強度的要求錨固;
②梯板按斜支撐構件設計,板厚不宜小於140mm,不應小於120mm【參照GB50010-2010第9.4.1、9.4.5條】;
③梯板兩側設置縱向暗梁,暗梁縱筋一、二級不少於612,三、四級不少於412,箍筋不小於φ6@200【圖集11G101-2第8頁】;
④梯板雙層鋼筋網之間設置間距不小於φ6@600的拉筋;分布筋末端彎直鉤伸至對邊【圖集11G101-2第44頁】。
2、樓梯滑動支承於平台板的框架結構:
(1)樓梯可不參與整體抗震計算;
(2)樓梯構件按正常使用荷載基本組合進行承載力計算;
(3)樓梯構件採取如下抗震構造措施:
①縱向麵筋拉通且不小於最小配筋率,底、面縱筋均按充分考慮鋼筋抗拉強度的要求錨固;
②梯板雙層鋼筋網之間設置間距不小於φ6@600的拉筋;分布筋末端彎直鉤伸至對邊【圖集11G101-2第40、42頁】;
③梯梁加強抗剪抗扭構造,箍筋不小於φ8@150,腰筋不小於N214;梯柱截面不小於牆厚×300,砼標號不低於C25,縱筋不小於414,箍筋不小於φ8@100;梯間框架柱(剪力牆端柱)配筋增大10~20%,箍筋加密。
3、剪力牆結構、筒體結構以及梯間四周用剪力牆和連梁圍合的框-剪結構:
(1)樓梯可不參與整體抗震計算;
(2)樓梯構件按正常使用荷載基本組合進行承載力計算;
(3)樓梯構件採取如下抗震構造措施:
①縱向麵筋拉通且不小於最小配筋率【朱文建議不小於0.1%】,底、面縱筋均按充分考慮鋼筋抗拉強度的要求錨固【見第三條】;
②梯板厚h<150時分布筋末端可不彎鉤;h≥150時分布筋彎直鉤伸至對邊【GB
50010-2010第9.1.10條】,梯板雙層鋼筋網之間設置間距不小於φ6@600的拉筋;
③梯梁加強抗剪抗扭構造,箍筋不小於φ8@150,腰筋不小於N214;梯柱截面不小於牆厚×300,砼標號不低於C25,縱筋不小於414,箍筋不小於φ8@100;梯間框架柱(剪力牆端柱)配筋增大10~20%,箍筋加密。
二、樓梯構件抗震承載力驗算要求:
1.與樓梯構件相連的框架柱、框架梁,應計入樓梯構件附加的地震內力(尤其是軸力和剪力);
2.與樓梯構件不相連的框架柱、框架梁,可按不計入樓梯構件的情況設計;
3.梯板應計入地震軸力和面內彎矩的影響,按偏心受拉、偏心受壓構件計算,按雙層配筋設計;
4.連接梯板和框架的休息平台梁應計入地震軸力影響,按壓彎或拉彎構件設計;支承梯板的平台梁應按拉彎剪構件設計;
5.支承平台梁的梯柱應取平台梁的軸向力作為剪力進行設計。
Ⅲ 建設抗震設計規范有哪些
防震縫的抗震設計規范是:《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
6.1.4 鋼筋混凝土房屋需要設置防震縫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防震縫寬度應分別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結構(包括設置少量抗震牆的框架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當高度不超過15m時不應小於100mm;高度超過15m時,6度、7度、8度和9度分別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寬20mm;
2)框架-抗震牆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不應小於本款1)項規定數值的70%,抗震牆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不應小於本款1)項規定數值的50%;且均不宜小於100mm;
3)防震縫兩側結構類型不同時,宜按需要較寬防震縫的結構類型和較低房屋高度確定縫寬。
Ⅳ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怎麼劃分
建築抗震鑒定標准
本標准適用於抗震設防烈度為6~9度地區的現有建築的抗震鑒定。抗震設防烈度,一般情況下,可採用地震基本烈度。行業有特殊要求的建築,應按專門的規定進行鑒定。註:本標准「6、7、8、9度」為「抗震設防烈度為6、7、8、9度」的簡稱。
1.0.3、現有建築應根據其重要性和使用要求,按現行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防分類標准》分為四類,其抗震驗算和構造鑒定應符合下列要求:甲類建築,抗震驗算和構造均應按專門規定採用;
乙類建築,抗震驗算,可按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採用;抗震構造,除9度外可按提高一度的要求採用;丙類建築,抗震驗算和構造均應按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採用;丁類建築,7~9度時,抗震驗算可適當降低要求,抗震構造可按降低一度的要求採用;6度時可不做抗震鑒定。
Ⅳ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是什麼,a,小震不壞b中震可修c大震不倒d建築物全面抗震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是《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1,建築物是按抗震烈度來劃分,地震烈度共分12個等級,一般民用建築的抗震烈度以6、7、8、9度為主,具體建築要視乎地區及建築物高度等來設計抗震烈度,沒有像你這種說法的。
Ⅵ 抗震設計規范,抗震有哪些要求
從早些年的唐山大地震,到近些年的汶川,玉樹地震,再到今年的各大城市感應到地震,似乎地震看似離我們很遠,但是離我們也很近。為了在地震中減少我們的傷亡,一方面我們需要做好地震方面的准備,比如了解地震知識,做好求生准備等等,另一方面就是依靠我們居住環境的抗震設計的。因為抗震是一件關乎人民性命的事情,因此在建築的設計上會有一些抗震的設計規范,以應對不測。
對於抗震的設計,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對於場地和地基方面的要求、對於建築形體及布置方面的要求、對於抗震減震方面的設計、對於材料和施工的一些要求、對於框架的一些要求、對於抗震的計算。基本上整部《建築抗震設計規范》所涵蓋的內容就是這些。
對於建築的抗震類別是分為甲、乙、丙、丁這四類建築的,其中甲類建築指的是抗震級數高於本地區的地震級數的一類建築,乙類建築指的是抗震級數符合本地區的地震級數,丙類建築指的是其抗震措施符合當地的地震要求,丁類建築指的是其抗震能力能夠達到當地的地震級數,對於抗震設施的要求會略微減小。
在選擇建築場地需要掌握其地質的活躍狀態,做出一定的地震評估,如果是高危地帶應該避免建築的建立,如果可以建造,需要建造相應等級的抗震建築。當發現其地基的土質與明顯的問題,要及時的上報並且估計一些後果,之後在採取相應的措施。
對於建築形狀的要求,在處於地震地帶,應該建造規則對稱的建築,並且對於其構件和材料的強度要從建築的整體上慢慢向上減小。
建築材料的一些要求,其建築使用磚塊的等級應該大於MU10,並且使用的砂漿強度也要大於MU5,所使用的鋼材要有很好的韌性和可焊接性,對於其拉伸效果要達到20%,可以使用HRB400、HRB335、HRB335、HRB400、HPB235這些級數的鋼筋。
建築對於土質的要求是十分高的,根據不同的土質,再根據不同的參數就可以計算出所建樓房的抗震等級,對比與當地的地震級數,如果達不到的話就要另行添加一些抗震的措施以增加建築的抗震效果。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里的內容還是很多的,小編這里只是給你概述了一下,如果你感興趣可以翻閱相關的資料,更精確的了解抗震設計的規范。
Ⅶ 我國現行建築抗震設計規范適用於抗震烈度多少的地區
建築應根據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甲類、乙類、丙類、丁類四個抗震設防類別,每個都不同啊。現行的設計規范 主要是考慮的6、7、8、9級 烈度。而且樓層不一樣的建築 要求的抗震烈度不同。
Ⅷ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
1 抗震等級建築物的抗震設防類別有關,建築抗震設防類別的劃分,應符合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防分類標准》GB50223的規定。
2 抗震等級建築物的場地類別有關,按建築抗震設防類別及場地類別確定用於確定抗震等級的烈度.
3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1
6.1.2 鋼筋混凝土房屋應根據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採用不同的抗震等級,並應符合相應的計算和構造措施要求。丙類建築的抗震等級應按表6.1.2確定。
註:1建築場地為Ⅰ類時,除6度外可按表內降低一度所對應的抗震等級採取抗震構造措施,但相應的計算要求不應降低;
2 接近或等於高度分界時,應允許結合房屋不規則程度及場地、地基條件確定抗震等級;
3 部分框支抗震牆結構中,抗震牆加強部位以上的一般部位,應允許按抗震牆結構確定其抗震等級。
6.1.3 鋼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級的確定,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框架抗震牆結構,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傾覆力矩大於結構總地震傾覆力矩的50%,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級應按框架結構確定,最大適用高度可比框架結構適當增加。
2 裙房與主樓相連,除應按裙房本身確定外,不應低於主樓的抗震等級;主樓結構在裙房頂層及相鄰上下各一層應適當加強抗震構造措施。裙房與主樓分離時,應按裙房本身確定抗震等級。
3 當地,下室頂板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時,地下一層的抗震等級應與上部結構相同地下一層以下的抗震等級可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三級或更低等級。地下室中無上部結構的部分,可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三級或更低等級。
4 抗震設防類別為甲、乙、丁類的建築,應按本規范第3.1.3條規定和表6.1.2確定抗震等級;其中8度乙類建築高度超過表6.1.2規定的范圍時,應經專門研究採取比一級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4 砌體結構、排架無抗震等級;
5 應注意規范中對抗震等級的調整(特別是高規)
Ⅸ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是什麼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綜合樓建築設計規范主要包括:1.主要包括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專鋼結構設計規范,荷載屬規范,建築抗震設計規范,砌體結構設計規范,混凝土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建築防火設計規范等;2.,如防火規范、建築空間規范、建築模數標准等。關於商品房的質量質疑越來越多。
Ⅹ 中國建築抗震設計規范什麼時候頒布和實施的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0—05—31發布,2010—12—12—01實施。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發布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計規范》局部修訂的公告
第1199號
局部修訂的條文,自2016年8月1日起實施。經此次修改的原條文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