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主題牆設計
Ⅰ 幼兒園主題牆的設計需要哪些理念與原則
①有計劃、有目的舉辦有關「主題牆」的交流會,讓每位教師暢所欲言,發表各自的意見和想法。尤其要請經常外出參觀、創新能力較強的教師講講他們對「主題牆」的看法,引導站在一線的教師正確認識到牆飾布置的重要意義。
②積極進取,求真務實。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早已成為廣大幼教工作者關心的熱門話題之一。而當瑞吉歐提出「牆壁會說話」時,我們的焦點又再一次地集中起來,圍繞「主題牆」展開了各式各樣的評比活動,並尋找機會去參觀相近幼兒園的牆飾布置。教師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根據本園、本班的實際情況,制定一些實際的切實可行地計劃,切勿機械的照搬效仿。
③端正自己的理念態度,進一步認識到主題牆飾與課程、教學、師生、家長之間的互動關系,充分發揮牆面所蘊涵的教育價值。
Ⅱ 如何創設有價值的幼兒園主題牆
幼兒園主題牆的創設,是豐富幼兒園教育環境,優化教學手段,提高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幼兒園主題牆讓教師走出班級環境創設的困惑;讓幼兒成為班級環境創設的主人,並與環境有效地對話,成為幼兒學習的互動平台,促進幼兒的發展;讓幼兒園課程成為班級環境創設的內容;讓幼兒園成為一個聯動的整體。因而主題牆不僅是一座架在幼兒、教師、家長三者之間的橋梁,它更是幼兒發展、幼兒園課程與班級環境創設三者的有機結合體。因此,創設一面真正能讓幼兒喜歡、能積極互動,並能促進幼兒主動發展的主題牆在我們的教育活動中是至關重要的。
幼兒園的主題牆是促進幼兒發展不可缺少的「環境」,一直成為幼兒在園生活的重要部分。主題牆無論從內容來源、主題的產生等多方面都日顯生動、直觀、真實地再現了師幼之間,幼兒、教師與家長三者之間近距離的對話;師幼之間親密的關系;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情感氛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以「幼兒發展為本」,創設幼兒發展所需要的主題牆就顯得尤為重要。有價值的主題牆,從感官上帶給幼兒有關線條、形狀、色彩、構圖等因素的刺激,在情感上帶給他們愉悅感。
一、怎樣的幼兒園主題牆才有價值(一)豐富性。
主題牆作為幼兒開展活動的足跡呈現平台,教師在創設時要有全盤考慮的眼光,呈現的主題應該具有課程連續性。可以有三個主題安排,一個是剛剛過去的,但孩子還有延伸或思考的活動,一個是正在進行的主題,另一個是將要進行的主題。在每一個主題中,教師要有選擇的選取內容進行布置,主題要有脈絡,有標題,人一看就非常清楚和明了。
(二)藝術性。
主題牆作為班級的一種「活動」牆面裝飾,要賦予創意的設計、智慧的裝扮,而不僅僅只是散落的將幼兒的作品、教學掛圖進行張貼,就算完成了主題牆的布置,這樣的教育價值是微小、顯而易見的。教師怎樣做到創意的設計,其中離不開對整個主題位置的思考:採用何種圖案、怎樣擺放等,讓活動的意義真正體現。有時教師的一點小裝飾、小說明,一個小標記,就能讓整個主題煥發光彩,達到視覺和教育的「雙贏」。
(三)互動性。
主題牆作為班級的一部分,隨時和幼兒在進行著「溝通」與「交流」。主題牆上呈現的材料應該是教師和幼兒一起收集的完成的,那就讓孩子也參與到創設中來。這樣既可以讓幼兒關注主題牆,而不僅僅是「擺設」,也可以讓幼兒的智慧和教師共享,教師還可以減輕一定的工作負擔,兩全其美。
二、如何創設有價值的幼兒園主題牆(一)讓幼兒成為班級環境創設的主人。
讓幼兒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參與主題環境創設。教師由原來的動手者轉變為觀察者,傾聽者和支持者。首先,要多關注孩子的興趣點,觀察孩子的需求,激發他們創設主題環境的積極性,多傾聽孩子的所思、所想,給孩子提供適度的支持。其次,將收集的材料和創設環境的過程作為幼兒的學習過程。我們應和幼兒一起收集材料,在這個過程中,應盡量讓幼兒自己去做,自己去想。通過多渠道讓幼兒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看、聽、問途徑來獲取信息和材料。在收集材料後盡量讓幼兒自己協商如何裝飾主題牆,這樣一來孩子間的相互交流更能加深對主題內容的理解,也更進一步的深化了主題內容。如:在大班主題活動「我喜歡的汽車」中,我們努力契合幼兒的興趣點,積極動員幼兒收集日常的廢舊物品如廢紙盒、瓶蓋、「汽車掛歷」等,讓能力強的幼兒運用廢紙盒、瓶蓋等來製作「心目中的汽車」,讓能力弱的幼兒則動手剪貼「汽車掛歷」,共同參與布置、豐富主題牆飾。這不僅可以向幼兒滲透環保意識,深化環保教育,而且別具一格,充滿生氣,能夠有效地吸引幼兒的「關注點」。再如:在大班主題活動「大自然的語言」中,幼兒較為困惑:植物、動物怎麼會說話呢?針對這個情況,我們讓幼兒自己去找資料。在家長的幫助下,孩子們自己畫圖、塗顏色,父母在下面加以一段文字說明,不到兩天,「大自然語言」就展現在大家的面前。孩子們從中理解了許多的語言:荷花盛開,夏天來到了;小螞蟻搬家,告訴我們快要下雨了……這些神奇的發現,激發了他們熱愛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這樣,在主題進行中,與幼兒進行討論,結合幼兒的興趣、意願來布置主題牆,多給幼兒一份信任、多給幼兒一份權力、多給幼兒一份鼓勵,讓幼兒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讓主題牆真正成為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近距離的對話。這樣的主題牆創設才能發揮其創設本身的意義。陳鶴琴說過:「通過幼兒思想和雙手布置的環境,可使他對環境中的事物更加認識。」
Ⅲ 幼兒園主題牆創設有哪些基本流程
1、介紹今天的活動內容, 提出活動要求。 出示區域活動自評表讓幼兒通過今天的活動評價自己的行為 ,並蓋上自己的小印章。 2、幼兒按意願選擇活動區,進行分區活動。 a、同一首歌, 幼兒自選主持人, 自己安排節目順序。 b、城幼電視台:中文台小小故事會,天天飲食,請快餐廳廚師教做美食,配樂詩朗誦:《路》、《我們的家》、《梳子》、《畫房子》;教你學英語,聘請主持人中間穿插廣告。 c、美工區: 製作乒乓球娃娃、托盤畫。 d、觀察區: 試試小錘子、認識彈性、給植物澆水、小蝸牛並做好相應的觀察記錄。 e、新聞發布區:講講創宜昌水電名城的一些報刊資料,談談自己的想法,設計並畫出自己心中的水電名城。 f、娃娃快餐廳:推出特價優惠周,外買活動。 g、積木區搭建玩具場。 3、教師指導。 a、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適時介入。 b、鼓勵 幼兒在遇到問題先想一想再試一試。 c、重點觀察指導:城幼電視台和同一首歌。 d、幫助個別游戲中有困難幼兒 鼓勵幼兒大膽交往。 今天,小印章特別忙,我猜你們是不是學會了許多本領。不過。,我還不知道你們學會了什麼。講講給大家聽聽 a、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強自信心及成功感,並體驗分享自己和別人的快樂。 b、說說今天的新發現,怎麼發現的結果怎麼樣,鼓勵幼兒下次自己去試一試。 c、講講幼兒在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是怎樣解決的。 d、教師小結今天幼兒游戲情況,收拾玩具,材料。
Ⅳ 設計一個幼兒園的主題牆有什麼要素
主題鮮明,色彩豐富吸引眼球,圖文並茂,首先要設定版塊,例如說以父親節為主題開展,預留位置做標題,大概把牆面分為三個板塊,一個版塊可以名為「父親節的由來」,第二個板塊就是「父親節您想對爸爸說什麼?」采訪幼兒說的話並記錄下來,圖文並茂,第三個板塊是「爸爸的禮物」,幼兒手工為主。以後做主題牆記住分好版塊,設立小標題,一定要以孩子為主,孩子的作品裝飾也是不可少的一部分內容哦
Ⅳ 幼兒園主題牆牆面設計應注意哪些
幼兒園環境創設主題牆面已經成為一種教育的方法,它的作用是能引領幼內兒探索學習,梳理、記錄幼容兒在探索中的發現和獲得的經驗,反饋幼兒的成長,幫助幼兒學會主動學習等,主題牆面設計如今都可以視為幼兒的「第三位教師」,那麼如何才能充分發揮「第三位教師」作用呢?中奧恆業幼兒園設計小編認為設計主題牆面時應重點把握以下四點:
1、提煉形成知識板塊,體現過程性
2、採取適當留白的方法,體現互動性
3、設計具有一定情境的牆面,體現智慧性
4、突出幼兒與主題學習的關系,體現發展性
Ⅵ 請問幼兒園主題牆應該怎樣布置好
幼兒園的主題牆飾作為促進幼兒發展不可缺少的環境,一直成為幼兒在園生活的重要部分。二期課改把幼兒的所有活動都納入了教育的范疇,幼兒參與的成分越來越多,主題牆面環境在內容上不像以前過多重視作品的精緻、漂亮、完整;也不像以前的環境創設使幼兒的思維和行為依附於教師的思維和行為。而今,主題牆面無論從內容來源、主題的產生等多方面都生動、直觀、真實的再現了師幼之間近距離的對話;幼兒與教師之間親密的關系;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情感氛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以幼兒發展為本,創設幼兒發展所需要的主題牆飾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知道,幼兒園的環境包括這樣兩個方面:一是物質環境,二是心理環境。作為物質環境的牆面環境它和我們是朝夕相處的,它從感官上帶給幼兒有關線條、形狀、色彩、構圖等因素的刺激,在情感上帶給他們愉悅感。從某種程度上講,牆飾創設已經成為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有效手段。但是,實踐發現其實環境創設特別是主題牆飾環境的創設,卻存在著許多的問題。 比如,幼兒園的慣例要求教師開學初布置好環境,進行環境評比,因此必定造成教師設想計劃多、幼兒設想計劃少。純粹追求環境布置的結果。又如存在著教師動手動腦多、幼兒動手動腦少,牆面環境創設在內容上過多重視作品的精緻、漂亮、完整。也就是教師策劃、設計的現象普遍。再有,由於開學初花了大氣力精心布置的環境,因此捨不得更換,常常存在著牆飾整個學期無變化。既固定的多、變化的少等問題。其實上述的幾種問題我們都意識到了,也都在嘗試改變。
Ⅶ 幼兒園主題牆怎麼布置
那要看你教室的面積多大,裝飾比例要合適,不然容易造成寶寶視覺壓力。至於製作方法可以根據園內要求來做,可以直接畫上去,也可以藉助KT板或其他材料做鋪墊,方法很多,要根據環境掌握。 准備工作有N多,書籍也有很多,不過幼兒園應該准備這方面的材料。
Ⅷ 如何布置幼兒園的主題牆
在教育發展的長河中,幼兒園的主題牆飾作為促進幼兒發展不可缺少的環境,一直成為幼兒在園生活的重要部分。二期課改把幼兒的所有活動都納入了教育的范疇,幼兒參與的成分越來越多,主題牆面環境在內容上不像以前過多重視作品的精緻、漂亮、完整;也不像以前的環境創設使幼兒的思維和行為依附於教師的思維和行為。而今,主題牆面無論從內容來源、主題的產生等多方面都生動、直觀、真實的再現了師幼之間近距離的對話;幼兒與教師之間親密的關系;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情感氛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以幼兒發展為本,創設幼兒發展所需要的主題牆飾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知道,幼兒園的環境包括這樣兩個方面:一是物質環境,二是心理環境。作為物質環境的牆面環境它和我們是朝夕相處的,它從感官上帶給幼兒有關線條、形狀、色彩、構圖等因素的刺激,在情感上帶給他們愉悅感。從某種程度上講,牆飾創設已經成為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有效手段。但是,實踐發現其實環境創設特別是主題牆飾環境的創設,卻存在著許多的問題。 比如,幼兒園的慣例要求教師開學初布置好環境,進行環境評比,因此必定造成教師設想計劃多、幼兒設想計劃少。純粹追求環境布置的結果。又如存在著教師動手動腦多、幼兒動手動腦少,牆面環境創設在內容上過多重視作品的精緻、漂亮、完整。也就是教師策劃、設計的現象普遍。再有,由於開學初花了大氣力精心布置的環境,因此捨不得更換,常常存在著牆飾整個學期無變化。既固定的多、變化的少等問題。其實上述的幾種問題我們都意識到了,也都在嘗試改變。以下是結合新課程和課改理念以及我園的一些實踐的看法: 一、讓環境創設中的主題牆飾說話 環境是可以說話的,因為其中的關鍵,經過良好設計的環境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可以起到誘發孩子積極行為的作用,環境的作用常常是潛移默化的,並不斷重復的,所以有時它的效果比教師的言傳身教來得更實在。比如:小班和小小班的時候我們結合 我的家主題,在牆面上貼上全家福這樣減少了小班幼兒在剛入園時存在的焦慮和不安,讓孩子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爸爸媽媽與他們在一起;另外我們活動室的牆上,還布置了我的媽媽牆飾。瞧,媽媽的眼睛多漂亮,臉上還帶著笑,彷彿在說:寶寶別害怕,媽媽在這兒呢!每當孩子們想家想媽媽了,就可以看看這面牆,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媽媽一樣。教師用心去體會幼兒走出家庭來到幼兒園這一陌生的環境,在環境創設中努力激起幼兒對班級多一分牽掛,多一點來園的願望。教師在牆面環境布置中融入對幼兒情感的關注,把教師對幼兒的關懷藉助環境去表達,使幼兒如沐春風,如潤春雨。由此可見,教師在選擇環境中牆飾的內容時更多的考慮內容隱含的教育價值,而不能一味只追求精緻、美觀。例如,中班的主題大人的世界,我們將孩子們自己寫的畫的父母工作的調查表貼在主題牆上,使孩子們從牆上不僅知道自己的父母的工作,也看到了其他爸爸媽媽的工作,從而了解大人們的世界裡的各行各業。又如,大班的主題我從哪裡來,我們從一位做醫生的家長那兒收集來了大幅十月懷胎母孕照片貼在牆面上供幼兒欣賞,讓他們不僅知道了自己從哪裡來的,更感受到了母親的辛苦!其實這些東西收集起來並不困難,老師既沒化太大工夫,又體現了以孩子為主的環境,只要我們做有心人,一定能讓環境說起話來! 二、交還幼兒的主動權 長期以來,在環境創設方面,只要老師精心打造的環境常常難以引起幼兒共鳴。原因何在?因為在這樣的環境里,有著太多的成人意志,哪裡有幼兒的自主與創造?要想讓幼兒學會自主創造,老師首先要放手,要將主動權還給孩子。 在環境創設方面,我們一改傳統的做法,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班級環境設計與製作的全過程,使幼兒體驗設計與製作的快樂,享受成功的喜悅。如:我們中班在創設有趣的昆蟲主題牆飾時,先是師生共同討論牆飾布局,然後由老師創作大背景:遠處的藍天、黃綠相間的公園、茂盛的樹林,以及肥沃的黃土地,讓孩子們在其中豐富內容。可以將畫的,做的,收集來得貼在上面,掛在上面。孩子們享受到了這個過程,是多麼高興!又如,圍繞漂亮的服裝的主題,我們給幼兒提供各種材料,大量的運用廢舊材料,然後搭出一個舞台讓孩子們自己設計衣服,畫出來,貼出來,剪出來,樣樣絕活孩子們都使用出來了,在舞台表演時,孩子們自發拿著我的照相機拍照,照片洗出來後,他們把照片統統貼在了舞台背後的牆面上,頗有點像劇照,看著他們的認真的樣子。才發現這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 現在,每一面牆壁上,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經驗提升的具體體現,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學習、參與的寫照。幼兒是環境的主人,應該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想法來創設環境,這樣的環境不是對幼兒來說更具有教育意義嗎! 三、牆面環境創設的動態化 這里所說的動態化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指主題牆面的創設的內容不是一呈不變的,可以隨時的變化,增減。如隨著幼兒興趣需要布置牆飾,而又隨著季節的變化或是主題的變化而變化。每次都要重新布置,可能對老師的工作量是一個挑戰,所以我覺得可以創設一個大環境然後逐步的深入與豐富。大班主題特別的我,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主題,也是孩子們進入大班後,經常討論的話題,比如幼兒園的最後一次生日啊!還有自己的喜好啊!這些牆飾都可以根據孩子的需要不斷豐富和變化,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斷收集、儲存、整理、交流與分享信息,他們的觀察、思維、交往以及表達的能力均獲得了提高。小的內容經常在換,但大的主題,我們還是保留了!第二:動態化也表現在牆面生動、直觀、真實的再現了師幼之間近距離的對話;因為教師在環境牆面布置中融入對幼兒情感的關注,裡面蘊含著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真切的情感,另一方面,幼兒以主人的身份參與了整個環境的改變,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將會在牆面上寄託自己心願,宣洩自己內心的情感需要,相信是自己使環境變了,體驗成功的喜悅。如:大班小主題牆面我的夢讓幼兒真正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牆飾中,讓牆飾真正成為幼兒與教師近距離的對話。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為:幼兒是通過與環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獲得知識、形成概念的。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論也指出:創設和幫助兒童注意四周的環境,可以發展兒童的各種興趣,滿足兒童的求知慾,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總之,環境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對幼兒的影響雖是隱性的,卻是巨大的。幼兒園主題牆面環境創設不再是強調美化、綠化、凈化等外在裝飾,也不再是教師個人的手工勞動,更不再是盲目仿效他人的流行趨勢。我們應以幼兒發展的需要為目的,緊緊圍繞教育目標和教學內容,發揮孩子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參與的積極性,共同創設幼兒所喜愛的與之產生互動的主題牆面環境。使它對幼兒在認知、情感等方面產生隱性的影響。(徐匯區民辦東方幼兒園 張麗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