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設計
❶ 機制設計理論的理論代表人物
羅格·邁爾森1951年出生於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曾以最優異的成績獲取學士學位,回後於1973年和1976年分別獲哈佛大學答應用數學的碩士和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題為「合作博弈理論」。畢業後進入西北大學(NorthwesternUniversity),擔任管理經濟學和決策學的助理教授,1979年升為副教授,1982年成為教授後到2001年一直在該校任教。在此期間,他曾於 1978~1979年在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做訪問學者,並於1985~1986年和2000~2001年兩度進入芝加哥大學做訪問學者。2001年,邁爾森正式進入芝加哥大學,成為芝大的經濟學教授。邁爾森對博弈論有極為深入的研究,著有《博弈論:矛盾沖突分析》以及《經濟決策的概率模型》等著作,目前他還是世界計量經濟學會以及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的成員。
❷ 激勵機制設計包括哪些內容呢
企業為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通常都有激勵制度,那麼設計一個適合企業版的激勵機權制尤為重要, 第一,激勵機制設計的出發點是滿足員工個人需要。第二,激勵機制的直接目的是為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第三,激勵機制的設計的核心是分配製度和行為規范。第四,激勵機制設計的效率標準是使激勵機制的運行富有效率。第五,激勵機制運行的最佳效果是在較低成本的條件下達到激勵相容。
❸ 從設計機制角度,怎麼理解區塊鏈
從機制設計角度來看,區塊鏈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為分布式網路,其主要解決點對點通訊網路問題,也是區塊鏈建立的基礎。
在點對點通訊之上建立一套密碼學的賬本體系,就可以從點對點通訊走向點對點交易,這是區塊鏈的第二層次——分布式賬本。
在分布式賬本的基礎上加上新的激勵機制和治理機制,就是區塊鏈的第三層次——公有區塊鏈,如現在最典型的比特幣區塊鏈。
❹ 「制度」與「機制」有什麼區別
制度institution、機制mechanism在微觀經濟學中有時是通用的,但體制則是一個明顯中國特色的詞語。
通常認為,制度指比較根本性的規則,比如政治和經濟制度;
機制則一般指較微觀的制度,並且是可以「設計」出來的,故有「機制設計」理論。
比如,拍賣可以看作一種制度,也可以看作一種機制,是典型的可以設計的。
然而,即便最保守的經濟學家,也會承認根本性的制度(如社會基本制度)是長期演化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講,經典博弈論適合解釋機制設計,而演化博弈論適合解釋長期制度變遷或非正式制度演變。非正式制度是不可以設計的,否則就「正式」了。
❺ 機制設計理論的詳細內容
機制設計理論是最近二十年微觀經濟領域中發展最快的一個分支,在實際經濟中具有很廣闊的應用空間。有觀點認為,機制設計理論可以看作是博弈論和社會選擇理論的綜合運用,假設人們的行為是按照博弈論所刻畫的方式,並且按照社會選擇理論對各種情形都設定一個社會目標,那麼機制設計就是考慮構造什麼樣的博弈形式,使得這個博弈的解最接近那個社會目標。
詳見網路
http://ke..com/view/1203217.htm
❻ 求教:中國博弈論和機制設計的牛人
機制設計理論屬於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的范疇,它也是解決信息不對稱的一種方法.赫維茨是機制設計理論的開創者,機制設計理論的提出回答了應該制定怎樣的規則和機制,使得由不對稱信息所造成的成本能夠最小化.馬斯金和邁爾森則是在赫維茨的基礎上將機制設計理論進一步發展,馬斯金將博弈論引入到機制設計理論,而邁爾森則是將博弈論引入政治學領域,研究投票體制等.機制理論的提出與發展,有助於人們制定出最佳最有效的資源分配方式.
機制設計理論的思想淵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40年代哈耶克—米塞斯與蘭格—勒納之間的著名論戰.後來赫維茨在數篇文章中提出了一個分析制度問題的一般化框架.近幾十年來,機制設計理論一直是現代經濟學研究的核心主題,有眾多經濟學家在這個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簡單地講,經濟機制設計理論是研究在自由選擇、資源交換、信息不完全及決策分散化的條件下,能否設計一套機制(規則或制度)來達到既定目標的理論.
由赫維茨開創並由馬斯金、邁爾森進一步發展的機制設計理論極大地加深了我們對在這種情況下優化分配機制屬性、個人動機的解釋、私人信息的理解.這種理論使我們能區分市場運作良好的市場和運作不好的市場.它幫助經濟學家確定有效的貿易機制、規則體系和投票程序.機制設計理論今天已在經濟學的許多領域和政治學的一些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機制設計理論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信息成本問題,即所設計的機制需要較少的關於消費者、生產者以及其他經濟活動參與者的信息和信息(運行)成本.任何一個經濟機制的設計和執行都需要信息傳遞,而信息傳遞是需要花費成本的,因此,對於制度設計者來說,自然是信息空間的維數越小越好.
二是機制的激勵問題,即在所設計的機制下,使得各個參與者在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能夠達到設計者所設定的目標.在很多情況下,講真話不滿足激勵相容約束,在別人都講真話的時候,必然會有一個人,他可以通過說謊而得到好處.
按照瑞典皇家科學委員會在頒獎公告中的說法,機制設計理論「通過解釋個人激勵和私人信息,大大提高了我們在這些條件下對最優配置機制性質的理解.該理論使得我們能夠區分市場是否運行良好的不同情形.它幫助經濟學家區分有效的交易機制、管制方案以及投票過程」.正是因為在這方面的突出貢獻,赫維茨、馬斯金和邁爾森才共同獲得了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這一殊榮.他們在這方面的原創性成果包括赫維茨1960年的論文「資源配置過程中的信息效率和最優化」和1972年的論文「論信息分散系統」,前者載於阿羅(Arrow)等主編、斯坦福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社會科學的數學方法》,後者載於Radner和McGuire編輯的《決策與組織》;馬斯金在1977年提交給夏季巴黎經濟學會、後於1979年發表在《經濟研究評論》上的論文「納什均衡與福利最優化」;以及邁爾森於
1981年發表在《運籌學研究》上的論文「最優拍賣設計」.
❼ 機制設計理論 詳細內容
制設計理論起源於赫爾維茨1960年和1972年的開創性工作,它所討論的一般問題是,對於任意給定的一個經濟或社會目標,在自由選擇、自願交換、信息不完全等分散化決策條件下,能否設計以及怎樣設計出一個經濟機制,使經濟活動參與者的個人利益和設計者既定的目標一致。從研究路徑和方法來看,與傳統經濟學在研究方法把市場機製作為已知,研究它能導致什麼樣的配置有所不同,機制設計理論把社會目標作為已知,試圖尋找實現既定社會目標的經濟機制。即通過設計博弈的具體形式,在滿足參與者各自條件約束的情況下,使參與者在自利行為下選擇的策略的相互作用能夠讓配置結果與預期目標相一致。
機制設計通常會涉及信息效率和激勵相容兩個方面的問題。信息效率(Informational efficiency)是關於經濟機制實現既定社會目標所要求的信息量多少的問題,即機制運行的成本問題,它要求所設計的機制只需要較少的關於消費者、生產者以及其他經濟活動參與者的信息和較低的信息成本。任何一個經濟機制的設計和執行都需要信息傳遞,而信息傳遞是需要花費成本的,因此對於制度設計者來說,自然是信息空間的維數越小越好。激勵相容(Incentive compatibility)是赫爾維茨1972年提出的一個核心概念,他將其定義為,如果在給定機制下,如實報告自己的私人信息是參與者的占優策略均衡,那麼這個機制就是激勵相容的。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每個參與者按照自利原則制訂個人目標,機制實施的客觀效果也能達到設計者所要實現的目標。
現實世界中的信息分散於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他們各自擁有自己的私人信息,因而信息具有不完全特徵。在市場競爭機制下,參與者分散決策,依賴於供需信息的交換傳遞來做出生產和消費決策。機制設計理論從信息的觀點出發,把經濟機制看成是一個信息交換和調整的過程,在統一的模型和信息框架下研究了經濟機制以及各種經濟機制的信息成本問題。機制設計理論認為實踐中可以從一個經濟機制信息空間維數的大小來評價機制的好壞。從這個角度出發,機制設計過程就是針對想要實現的既定社會目標,尋求既能實現此目標,又要信息成本盡可能小的設計過程。比如設定資源的帕累托最優配置為社會目標時,競爭的市場機制就保證了此目標的達成。然而,競爭的市場機制是否是經濟信息效率最高的呢?在給定的新古典經濟環境下,是否存在其他的分散決策機制能夠利用更少的信息成本來實現資源最優配置呢?赫爾維茨在1970年代的研究成果證明,在純交換的新古典經濟環境中,競爭的市場機制用最少的信息達到了有效的配置。在放鬆對新古典經濟環境的假設之後,機制設計理論還對於商品不可分、偏好或生產可能性集非凸等並不滿足新古典經濟環境條件下,能夠導致最優資源配置的分散決策的經濟機制進行了探討。赫爾維茨證明了這種機制是存在的,但卻是以非常高的信息成本為代價的。
什麼是激勵相容呢?我們知道,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假定是每個人在主觀上都追求個人利益,按照主觀私利行事。機制設計理論在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將該假定進一步深化,認為除非得到好處,否則參與者一般不會真實地顯示有關個人經濟特徵方面的信息。赫爾維茨(1972)給出了著名的「真實顯示偏好」不可能性定理,他證明了即使對於純私人商品的經濟社會,只要這個經濟社會中的成員的個數是有限的,在參與約束條件下(即導致的配置應是個人理性的),就不可能存在任何分散化的經濟機制(包括競爭市場機制)能夠在新古典類經濟環境下導致帕累托最優配置並使每個人有激勵去真實報告自己的經濟特徵。。當經濟信息不完全並且不可能或不適合直接控制時,人們需要採用分散化決策的方式來進行資源配置或做出其他經濟決策。這樣,在制度或規則的設計者不了解所有個人信息的情況下,他所要掌握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所制定的機制能夠給每個參與者一個激勵,使參與者在最大化個人利益的同時也達到了所制定的目標。這就是機制設計理論的激勵相容問題。具體來說,就是假定機制設計者(委託人)有某個經濟目標作為社會目標,比如資源帕累托最優配置、社會福利最大化或者是某個經濟部門或企業主追求的目標,設計者採用什麼樣的機制或者制定什麼樣的游戲規則就能保證在參與者參與,並且滿足個人自利行為假定的前提下,激勵經濟活動參與者(包括企業、家庭、基層機構等)實現這個目標。
很顯然,機制設計理論提出的激勵相容概念是非常深刻的。因為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不一致是一種常態,並且信息不完全、個人自利行為下隱藏真實經濟特徵的假定也是符合現實的。在很多情況下,講真話不一定是占優均衡策略,在別人都講真話的時候,可以通過虛假顯示自己的偏好來操縱最後結果以便從中得利。赫爾維茨(1972)一般性地證明了在個人經濟環境中,在參與性約束條件下(即導致的配置應是個人理性的),不存在一個有效的分散化的經濟機制(包括市場競爭機制)能夠導致帕累托最優配置,並使人們有動力去顯示自己的真實信息。也就是說,真實顯示偏好和資源的帕累托最優配置是不可能同時達到的。因而在機制設計中,要想得到能夠產生帕累托最優配置的機制,在很多時候就必須放棄占優均衡假設,這也決定了任何機制設計都不得不考慮激勵問題。由此,激勵相容成為機制設計理論,甚至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核心概念,也成為實際經濟機制設計中一個無法迴避的重要問題。
如果做一個簡單的概括,機制設計理論就是在把機制定義為一個信息交換系統和信息博弈過程之後,把關於機制的比較轉化成對信息博弈過程均衡的比較。在研究初期,赫爾維茨主要是集中在機制的信息和計算成本方面,而沒有考慮激勵問題,馬斯金等(1972)提出的團隊理論(theory of teams)在很大程度上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此外,1970年代顯示原理(revelation principle)的形成和實施理論(implementation theory)的發展也進一步推動了機制設計理論的深化。顯示原理大大簡化了機制設計理論問題的分析,在Gibbard(1973)提出直接顯示機制之後,邁爾森(1979)等將其拓展到更一般的貝葉斯納什均衡(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上,並開創了其在規制理論和拍賣理論等方面的研究。針對顯示原理沒有涉及多個均衡的問題,馬斯金(1977)從中引申出了實施理論,目前該理論已經在包括社會選擇、不完全契約等多個研究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機制設計理論不僅讓研究者能夠在相對不嚴格的假定下系統地分析和比較多種制度,而且可以將很多現有的研究,如拍賣理論、規制理論、社會選擇理論等納入到統一的現代分析框架中。如在拍賣理論中,Vichrey(1961)提出了常見拍賣形式的收入等價原理,而邁爾森(1981)藉助顯示原理,證明了一個更加一般化的拍賣形式的收入等價原理。再如,壟斷企業規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問題,針對原有理論對規制過程做出過多武斷假定的局限,邁爾森(1982)等將規制過程看做是不完全信息的博弈過程,壟斷者擁有管理者不知道的私人信息,從而對這一問題做出了開創性的研究。還有,在社會選擇理論中,針對能否設計一個機制,或者說一個投票程序來誘使投票者真實顯示自己偏好的問題,機制設計理論也給出了明確的答案。總之,機制設計理論將制度定義為非合作博弈,根據這些博弈形式的均衡結果,比較了不同的制度,從而使經濟學家能夠相對於某個最優標准來評價不同制度的表現。
上述應用之外,機制設計理論還為許多現實問題提供了理論解釋,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經濟政策和市場制度。由於用一個統一的模型把所有的經濟機制放在了一起進行研究,機制設計理論的研究對象大到整體經濟制度的一般均衡設計,小到某個經濟活動的局部均衡設計;其研究范圍涵蓋了計劃經濟、市場經濟以及各種混合經濟機制。同時,機制設計理論中「設計者」的概念也是非常廣泛的,既可以是宏觀經濟政策制定者或制度設計者,也可以是微觀經濟單位的主管領導。這使得機制設計理論具備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將大到宏觀經濟政策、制度的制定,小到企業的組織管理問題納入到統一的分析框架中,對現實問題具有很強的解釋力和應用價值。比如對於實踐中一些出發點很好的規章制度卻得不到有效貫徹執行,甚至參與者還利用既有政策來最大化個人利益,從而造成巨大效率損失的問題,機制設計理論認為這不僅僅是因為物質和技術等的約束,最主要的還是設計的制度不滿足激勵相容,因而無法保證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的同時實現。
❽ 安全機制設計原則有哪些
1.安全體系結構定義:安全體系結構描述的是一個系統如何組織成一個整體以滿足既定的安全性要求
2.安全體系結構組成:1) 詳細描述系統中安全相關的所有方面。這包括系統可能提供的所有安全服務及保護系統自身安全的所有安全措施,描述方式可以用自然語言,也可以用形式語言。2) 在一定的抽象層次上描述各個安全相關模塊之間的關系。這可以用邏輯框圖來表達,主要用以在抽象層次上按滿足安全需求的方式來描述系統關鍵元素之間的關系3) 提出指導設計的基本原則。根據系統設計的要求及工程設計的理論和方法,明確系統設計各方面的基本原則。4)提出開發過程的基本框架及對應於該框架體系的層次結構。描述確保系統安全需求的整個開發過程的所有方面
3. 安全體系結構作用:
安全體系結構在整個開發過程中必須扮演指導者的角色。①、要求所有開發者在開發前對安全體系結構必須達成共識; ②、在開發過程中自覺服從於安全體系結構; ③、在工程實現階段也必須在體系結構的指導原則下進行工作。
因此:1)安全體系結構應該只是一個概要設計,而不是系統功能的描述。2)安全體系結構應該有模塊化的特性。
4.七個設計原則:
(1)從系統設計之初就考慮安全性:因此在考慮系統體系結構的同時就應該考慮相應的安全體系結構。
(2)應盡量考慮未來可能面臨的安全需求
(3)實現安全控制的極小化和隔離性:並不是建立的控制越多就越安全,最小開銷達到最大的安全系。安全組件與其他組件隔離開來。
(4)實施極小特權 :不應該讓某些用戶具有過高的許可權。
(5)安全相關功能必須結構化:具有一個好的體系結構,安全相關的部分能夠被確定,總體上能夠很快對系統檢查。對安全功能由清晰的易於規范的介面。
(6)使安全性能「友好」 :增加安全性不要給合法用戶帶來負擔
(7)使安全性不依賴於保密:可以告訴用戶攝像頭在哪,可以告訴用戶消防器在哪。
以上內容轉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❾ 激勵機制設計包括哪些內容
激勵機制設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激勵機制設計的出發點是滿足員工個人需要。設計各種各樣的外在性獎酬形式,並設計具有激勵特性的工作,從而形成一個誘導因素集合,以滿足員工個人的外在性需要和內在性需要。
第二,激勵機制設計的直接目的是為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組織目標體系來指引個人的努力方向。
第三,激勵機制設計的核心是分配製度和行為規范。分配製度將誘導因素目標體系聯接起來,即達到特定的組織目標(即績效標准)將會得到相應的獎酬。行為規范將員工的性格、能力、素質等個性因素與組織目標體系聯接起來。行為規范規定了個人以一定的行為方式(即路徑)來達到一定的目標。
第四,激勵機制設計的效率標準是使激勵機制的運行富有效率。而決定機制運行成本的是機制運行所需的信息。信息溝通貫穿於激勵機制運行的始末,特別是組織在構造誘導因素集合時對員工個人真實需要的了解,必須充分進行信息溝通。通過信息溝通,將個人需要與誘導因素聯接起來。
第五,激勵機制運行的最佳效果是在較低成本的條件下達到激勵相容,即同時實現了員工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使員工個人利益和組織利益達到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