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合同協議 » 履行合同義務

履行合同義務

發布時間: 2020-11-23 02:50:32

合同的一方沒有履行合同義務中介機構有責任嗎

這里主要要看在合同中是否約定了中介的義務,如果沒有的話那中介是不承擔責任的

❷ 被告不履行合同義務,起訴時應依據合同法的哪一條起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第六十五條: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2)履行合同義務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規定:

第六條: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第七條: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第六十條: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第六十七條: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❸ 合同雙方有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我們應當怎麼做

可要求按合同約定繼續履行,承擔違約責任,甚至解除合同等等。
《合同法》第九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一百零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八條 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❹ 未全部履行合同義務如何處理

你提的問題不是很清楚,但根據《合同法》第6條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回的義務」。第72條規答定:「債權人可以拒絕債務人部分履行債務,但部分履行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債務人部分履行債務給債權人增加的費用,由債務人承擔」。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縱橫法律網-山東正唐律師事務所-周桂華律師

❺ 合同法中的六大義務

1.通知義務 通知義務又稱告知義務,指合同當事人應將對合同相對方利益有重大影響的事項告知對方的義務。如《合同法》第158條規定:「當事人約定檢驗期間的,買受人應當在檢驗期間內將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情形...
2.說明義務 合同當事人對合同相對方利益有重大影響的事項負有向對方說明的義務。如《合同法》第199條規定:「訂立借款合同,借款人應當...
3.協助義務 協助義務是指合同當事人應協助對方履行義務,以使合同目的能順利實現的義務。在合同.

❻ 合同法中的已履行主要義務是怎麼區分

買方承擔。
合同法第六十二條
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
第六十一條
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因此,在合同沒有明確約定的情況下,在履行義務人所在地。對於買賣合同,合同的核心權利義務是:買方給付貨款,賣方交付貨物。因此,對於交付地點,應該在賣方所在地。運輸到買方所在地或買方指定地點的費用,應由買方承擔。

❼ 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回、采答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如果合同標的系非金錢債務,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
(2)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3)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當事人違約而給對方造成的損失,這種損失包括:假設合同已經履行了,對方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這種利益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在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為他的違反合同的行為而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也就是說,在雙方訂立合同時,在正常的情況下,一方不可能知道他將來的違約行為會給對方造成的那部分損失,是不用賠的。
如果是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則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