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合同協議 » ecfa協議

ecfa協議

發布時間: 2020-11-23 00:58:41

1. ECFA是什麼

ECFA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完整英文名為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不過這是台灣方面的稱呼,真正的名字(中英文)要等兩岸正式談話才能確定
是指在世貿允許的框架內,兩岸類似自由貿易區的經濟合作協議。台灣馬英九政府為了緩和民進黨與台聯的反對,將台灣與大陸可能簽署的CECA改為ECFA。CECA,台灣媒體戲稱為「CE咖」,是「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英文簡稱。這個安排類似香港與內地的CEPA,不過台灣官方顧慮如果照搬CEPA,會被台灣一部分民眾特別是民進黨的支持者認為是將台灣「香港化」,因此,在設計協議的名稱與內容方面都與CEPA有所不同。中國內地與香港的CEPA,以及內地與澳門的CEPA,都是一國兩制下的安排,也是因為香港、澳門都是世貿的成員,具有獨立的關稅系統,因此這樣的安排必須符合世貿的相應規定。台灣在世貿的地位,其實與香港、澳門相同,大陸與台灣簽署類似CEPA的協議,具有法律基礎。 盡管,如果與大陸簽署這個協議,國民黨有足夠的票數在立法院讓其通過,但是,還是將名稱作此調整為宜

2. TPP.FTA.RCEP.APEC.ECFA分別是什麼意思

TPP: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議

FTA:自由貿易協定

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

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議(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的前身是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P4),是由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成員國中的紐西蘭、新加坡、智利和汶萊四國發起,從2002年開始醞釀的一組多邊關系的自由貿易協定,原名亞太自由貿易區,旨在促進亞太地區的貿易自由化。2011年11月10日,日本正式決定加入TPP談判,而中國沒有被邀請參與TPP談判。2013年9月10日,韓國宣布加入TPP談判。

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議將突破傳統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模式,達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務在內的綜合性自由貿易協議。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議將對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產生重要影響,可能將整合亞太的兩大經濟區域合作組織,亦即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和東南亞國家聯盟重疊的主要成員國,將發展成為涵蓋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大多數成員在內的亞太自由貿易區,成為亞太區域內的小型世界貿易組織(WTO)。


自由貿易協定是兩國或多國間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契約,目的在於促進經濟一體化,其目標之一是消除貿易壁壘,允許產品與服務在國家間自由流動。這里所指的貿易壁壘可能是關稅,也可能是繁雜的規則等等。

自由貿易區(英文:Free Trade Area,簡稱FTA)通常指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通過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相互取消絕大部分貨物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取消絕大多數服務部門的市場准入限制,開放投資,從而促進商品、服務和資本、技術、人員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共同發展。有時,它也用來形容一國國內,一個或多個消除了關稅和貿易配額、並且對經濟的行政干預較小的區域。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即由東盟十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共同參加(「10+6」),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若RCEP談成,將涵蓋約35億人口,GDP總和將達23萬億美元,佔全球總量的1/3,所涵蓋區域也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自貿區。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英文為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簡稱ECFA;台灣方面的繁體版本稱為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原稱為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或稱兩岸綜合經濟合作協定(英文簡稱CECA,即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2010年1月26日,ECFA第一次兩會專家工作商談在北京舉行。2010年6月29日,兩岸兩會領導人簽訂合作協議。2010年8月17日,台灣立法機構通過《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簡稱APEC)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1]

截至2013年9月,亞太經合組織共有21個正式成員和三個觀察員。

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紐西蘭和東盟6國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首屆部長級會議,標志著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1991年11月,中國以主權國家身份,中華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為「中國香港」)以地區經濟體名義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亞太經合組織共有21個成員。



以上信息分別來自:http://ke..com/view/6758077.htm?from_id=10547728&type=syn&fromtitle=tpp&fr=aladdin

http://ke..com/view/915521.htm?from_id=48787&type=syn&fromtitle=FTA&fr=aladdin

http://ke..com/view/9630693.htm?fr=aladdin

http://ke..com/view/3211720.htm?from_id=2279583&type=syn&fromtitle=ECFA&fr=aladdin

http://ke..com/view/22120.htm?fromtitle=APEC&fromid=441170&type=syn

3. 大陸台灣簽訂ecfa後,大陸居民能自由入台嗎

香港回歸超過十年
大陸人都還無法自由出入了
你認為ECFA簽了以後
有辦法實現嗎??

4. 中國和哪些國家簽訂了ECFA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簡稱ECFA
只與台灣簽訂

5. ECFA是什麼

ECFA是把台灣納入中國經濟圈「架構」的「協議」,為未來台灣經濟依賴中國施捨而鋪路 。 ECFA是馬英九政府強要與中國簽訂的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英文縮寫。名稱雖然好聽,國人務必注意,本質上,這是要把台灣推向「終極統一」的架構協議 (Eventual Colonization Framework Arrangement,ECFA)。

6. 台灣簽署了ECFA 協議, 現在海關9月1日出台了新的海關法。想了解一下這兩者。

ECFA政策下的免稅是指免去進口關稅,進口增值稅17%還是要徵收的,這個政策另外也是針對貿易貨物的范圍;

而海關9月1日開始的新規,主要是針對個人作為收件人的進口物品,20%是綜合稅,即包含關稅和增值稅的;

所以以上兩個政策的面對進口貨物性質不同,所以不沖突,即從台灣以貿易形式進口大批量紡織品,可以免關稅但交17%的增值稅,而從台灣寄紡織品給個人,要徵收20%的進口稅。

7. 如何申請ECFA

大陸進口企業要申請關稅ECFA優惠,在貨物進口時除需要按正常程度序辦理通關、提交報關單證外,還應當提交台灣簽證機構簽發的原產地證書,並在填報進口報關單時主動申報適用ECFA協定稅率。

8. 什麼是ECFA

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英文為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簡稱ECFA;台灣方面的繁體版本稱為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原稱為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或稱兩岸綜合經濟合作協定(英文簡稱CECA,即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2010年1月26日,ECFA第一次兩會專家工作商談在北京舉行。2010年6月29日,兩岸兩會領導人簽訂合作協議。2010年8月17日,台灣立法機構通過《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9. 後ECFA 時代是指什麼

2011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期間,數百名海峽兩岸政要、企業家聚於南京,謀求「後ECFA時代」經濟新布局,雲計算、通訊業、泛能網、金融業等成為企業家看好領域。

恰逢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簽署滿1周年,雙方正面效益不斷擴大。去年,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期間,「ECFA協議簽署」還是討論熱詞,「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等字眼被頻繁提及。時隔1年,14日的峰會討論話題更深一層:如何在ECFA簽署後進行經濟合作新布局。

在當日舉行的峰會上,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王毅說,當前,大陸的「十二五規劃」已經明確納入兩岸產業合作的內容,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也為兩岸產業合作指明了方向,建立了機制,兩岸攜手創新經濟,合力轉型已經具備了有利的政策環境和時間基礎。

王毅表示,兩岸企業界應當聯手打造更多兩岸中國人自己的民族品牌,聯手推出更多兩岸中國人自己制定的產業標准,聯手培育更多具有國際核心競爭力的兩岸企業,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經濟在世界上的地位。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在會上稱,ECFA簽署後,對兩岸影響是正面的、互利的、雙贏的。今年1月開始第一階段的早收清單降稅,到6月表現良好,從台灣統計數字來看,雙方都增加了進出口額、是有實際收益的。

連戰表示,台商可在當前情況下借大陸「十二五規劃」、擴大內需的機會,由外銷轉內銷,建立通路品牌,研發創新,加速投資發展。同時,服務貿易領域的談判可以進一步完成,服務業、金融租賃、文化創業、影劇展示等方面,都是機會。

台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描述起ECFA簽署前後兩岸企業合作模式:「兩岸企業從過去的獨資外銷,走到獨資內銷,現在是合資外銷,將來是合資內銷,最後必將走向研發、合作內銷。大陸市場有很大的機會,『十二五』規劃綱要提供了值得我們努力探討的方向。

10. ecfa協議終止時間

ecfa協議,即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於2020年9月到期。

2010年1月26日,ECFA第一次兩會專家工作回商談在北京舉行。答2010年6月29日,兩岸兩會領導人簽訂合作協議。2010年8月17日,台灣立法機構通過《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它實質上是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初步框架安排,同時又包含若干早期收獲協議。

(10)ecfa協議擴展閱讀:

海峽兩岸同意,本著世界貿易組織基本原則,考慮海峽兩岸的經濟條件,逐步減少或消除彼此間的貿易和投資障礙,創造公平的貿易與投資環境。

通過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增進海峽兩岸的貿易與投資關系,建立有利於海峽兩岸經濟繁榮與發展的合作機制。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