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句糾紛
Ⅰ 東正教等,有什麼關聯和區別 我看過些宗教電影 達
325年尼西亞公會議以後,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派教會和以羅馬為中心的西派教會間,因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差異,矛盾逐漸尖銳。330年君士坦丁一世遷都君士坦丁堡後,兩派在誰居教會首席地位的問題上,爭斗愈烈。以後歷經6~8世紀的「和子句糾紛」和9世紀的佛提烏分裂,以及11世紀東西教會對義大利南部教會控制權的爭奪,1054年終於釀成東西教會大分裂。
東派教會自9世紀起,已逐漸向保加利亞、基輔羅斯等國發展。1054年後,拜占庭國勢日益衰落,羅馬教會繼續謀求居整個基督教世界首席的地位。1096年教皇烏爾班二世組織十字軍東征。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攻佔君士坦丁堡。1206年,東正教普世牧首區被迫遷往尼西亞。1261年,拜占庭皇帝彌迦勒八世帕利俄羅戈斯收復首都,牧首區遷回君士坦丁堡。
12世紀後,拜占庭帝國外憂內患頻仍。東派教會原有的四大主教區已有兩個(安提阿和亞歷山大)為穆斯林佔領,另一主教區耶路撒冷則為十字軍建立的拉丁王國所佔。15世紀30年代,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拜占庭發動進攻,君士坦丁堡向西方求救,教皇尤金四世乘機於1438年召開佛羅倫薩公會議,旨在使東方教會屈服,確立教皇在基督教內的首腦地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約瑟二世率領東正教會代表 700人參加。會議就煉獄、和子句等教義問題展開爭論。由於東正教會讓步,次年7月會議簽署通過東西教會合一決議,確認教皇為「基督在世代表」,具有全權地位。史稱佛羅倫薩合一。後因東派教會內反對派的抵制,迫使參加會議的東派代表聲明簽字無效,合一終於沒有成功。
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君士坦丁堡成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首都。蘇丹出於政治考慮,對東正教會採取寬容政策,承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為被征服的東正教徒總管,其監管范圍包括東正教會四大牧首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君士坦丁堡牧首雖自稱具有普世性,實際上處於被征服地位。16世紀以後,一些國家、地區和民族的正教會先後成立自主教會。君士坦丁堡正教會在督管區基礎上成立。1589年,俄羅斯正教會取得自主地位,建立牧首區。以後,使用俄羅斯正教禮儀的教會,常通稱俄羅斯正教。
【正教派和宗教改革】
正教派並沒有經歷宗教改革,而且基督新教派教會對正教派的態度從開始就一直不明確。兩邊開始時維持著一種熱忱和友善的關系,但是基本的教條神學歧見仍是突顯了出來,尤其是關於神聖傳統,聖靈/聖神由父子分出、自由意志、神聖預定、稱義(釋罪)、聖禮/聖事的數目、洗禮(正教派的「全部浸在水裡」相對於馬丁·路德的「用撒或是淋水」)以及是否要如同正教派的「在洗禮後馬上施行聖油禮和聖餐禮/聖體聖事」,聖餐禮變動的意義以及使用未發酵的麵包,教會和大公會議的無錯誤,崇敬,盛宴,對聖者、聖者塑像和遺物的祈禱,齋戒和其他教會的傳統。由於這些歧見,最終導致兩者停止來往。
Ⅱ 東正教的教義是什麼有什麼樣的歷史
東正教 [1](英語:Eastern Orthodox Church) 又稱正教、希臘正教、東方正教,是基督教其中的一個派別,主要是指依循由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所流傳下來的基督教傳統的教會,它是與天主教、基督新教並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正教」的希臘語(Orthodxia)意思是正統。如果以「東部正統派」的主要的和狹義的定義來分,「東部」教會里人數最多的教會是俄羅斯正教會和羅馬正教會。而歐洲正教會(不分東西邊)最古老的則是希臘正教會。若是以英語系國家的西方人慣用的用法來分,「東部正統派」有較廣的定義,也包含了「東方正統教會」(「Oriental Orthodox」中文字面意思和東正教一樣,但兩者是不同的教會)。
編輯本段第十五個世紀
在15世紀期間俄國教會是舉足輕重的在俄國狀態的生存和生活中。 這樣聖潔圖 Radonezh Sergius 並且 大城市Alexis 幫助國家承受幾年 Tatar 壓迫和經濟上和精神上擴展。 在 佛羅倫薩委員會 1439一個小組天主教和東正教教會領導同意基督教二個分支的統一的期限。 俄國人 basil王子II莫斯科然而,在俄國拒絕了讓步對天主教教會並且禁止了委員會的行動的宣布 1452在短命的東西方團聚以後。 大城市Isidore 是在從他的位置逐出的同年象變節者。 在 1448當俄國主教選舉了他們自己的族長,俄國教會變得獨立與君士坦丁堡主教的職位, 大城市Jonas沒有依賴向君士坦丁堡和俄國教會從那時起autocephalous。 大城市Jonas 給了標題 莫斯科的城市居民 並且所有Rus'。 他在君士坦丁堡、亞歷山大、Antioch和耶路撒冷的族長以後在榮譽也接受了第五種等級。 五年後,君士坦丁堡 落 對無背長椅土耳其人。 從這點東正教教會向前看見了莫斯科作為 第三羅馬合法的後繼者向君士坦丁堡和莫斯科的族長作為東正教教會的頭。
編輯本段歷史發展
325年尼西亞公會議以後,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派教會和以羅馬為中心的西派教會間,因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差異,矛盾逐漸尖銳。330年君士坦丁一世遷都君士坦丁堡後,兩派在誰居教會首席地位的問題上,爭斗愈烈。以後歷經6~8世紀的「和子句糾紛」和9世紀的佛提烏分裂,以及11世紀東西教會對義大利南部教會控制權的爭奪,1054年終於釀成東西教會大分裂。 東派教會
東派教會自9世紀起,已逐漸向保加利亞、基輔羅斯等國發展。1054年後,拜占庭國勢日益衰落,羅馬教會繼續謀求居整個基督教世界首席的地位。1096年教皇烏爾班二世組織十字軍東征。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攻佔君士坦丁堡。1206年,東正教普世牧首區被迫遷往尼西亞。1261年,拜占庭皇帝彌迦勒八世帕利俄羅戈斯收復首都,牧首區遷回君士坦丁堡。[6] 12世紀後,拜占庭帝國外憂內患頻仍。東派教會原有的四大主教區已有兩個(安提阿和亞歷山大)為穆斯林佔領,另一主教區耶路撒冷則為十字軍建立的拉丁王國所佔。15世紀30年代,奧斯曼帝國對拜占庭發動進攻,君士坦丁堡向西方求救,教皇尤金四世乘機於1438年召開佛羅倫薩公會議,旨在使東方教會屈服,確立教皇在基督教內的首腦地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約瑟二世率領東正教會代表 700人參加。會議就煉獄、和子句等教義問題展開爭論。由於東正教會讓步,次年7月會議簽署通過東西教會合一決議,確認教皇為「基督在世代表」,具有全權地位。史稱佛羅倫薩合一。後因東派教會內反對派的抵制,迫使參加會議的東派代表聲明簽字無效,合一終於沒有成功。 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君士坦丁堡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首都。蘇丹出於政治考慮,對東正教會採取寬容政策,承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為被征服的東正教徒總管,其監管范圍包括東正教會四大牧首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君士坦丁堡牧首雖自稱具有普世性,實際上處於被征服地位。16世紀以後,一些國家、地區和民族的正教會先後成立自主教會。君士坦丁堡正教會在督管區基礎上成立。1589年,俄羅斯正教會取得自主地位,建立牧首區。以後,使用俄羅斯正教禮儀的教會,常通稱俄羅斯正教。
編輯本段正教派和宗教改革
正教派並沒有經歷宗教改革,而且基督新教派教會對正教派的態度從開始就一直不明確。兩邊開始時維持著一種熱忱和友善的關系,但是基本的教條神學歧見仍是突顯了出來,尤其是關於神聖傳統,聖靈/聖神由父子分出、自由意志、神聖預定、稱義(釋罪)、聖禮/聖事的數目、洗禮(正教派的「全部浸在水裡」相對於馬丁·路德的「用撒或是淋水」)以及是否要如同 東正教教堂
正教派的「在洗禮後馬上施行聖油禮和聖餐禮/聖體聖事」,聖餐禮變動的意義以及使用未發酵的麵包,教會和大公會議的無錯誤,崇敬,盛宴,對聖者、聖者塑像和遺物的祈禱,齋戒和其他教會的傳統。由於這些歧見,最終導致兩者停止來往。
編輯本段東正教自主教會與牧首區
編輯本段七大聖禮
「儀式」在東正教中,占重要的位置。透過「儀式」信徒能與教會保持關系。「東正教的神學家認為,宗教儀式是教會對教徒思想發生影響和作用的重要手段。」 東正教與天主教一樣也有七大聖禮:受洗、塗聖油、受聖職、告解、婚配、終傅、聖體血。 東正教受洗儀式
受洗
東正教的信徒受洗,都要浸到水中。因為東正教認為,浸到水裡可以洗除原罪和本罪,並且可以得到「神的恩惠」,因此再生,之後才有資格領受其它的聖禮。[11]
塗聖油
「聖油」需要經過主教祝聖之後才能被使用。塗聖油是表示「聖靈恩賜的印記」。這是在剛受洗後的施行的,為的是使新入教者堅定對三位一體真神的信仰。
受聖職
受聖職是當有人擔任神職時,所舉行的聖禮。
告解
又稱為「懺悔」。當信徒有犯錯時,可以透過此行動能得贖罪的方式。東正教會規定:七歲兒童以上,需要先懺悔告解後,才可以領聖餐。
婚配
透過一套儀式在教會內舉行婚禮。
終傅
在信徒臨終前所行的儀式。在臨終病人的眼、耳、口、鼻、臉頰、胸、手、腳塗抹聖油。目的是讓臨終病人可以免受病痛之苦,赦免罪過,可以安心的進入天堂。
聖體血
又稱「聖餐禮」。是最重要的一項聖禮。東正教會每周日都會舉行一次聖體血。
編輯本段儀式特色
堅持大馬士革的約翰的「變體說」,相信在祭台上的餅和酒,在祝聖之後,已發生質的變化,成為基督真正的、固有的、能給予生命的肉和血。領聖體是真正領受救主的聖體血,因而也分享了主的生命(天主教通常只有司祭領聖血,平信徒只領聖體)。正教在彌撒祭獻中用發酵面餅(天主教用無酵面餅)。洗禮被視為進入基督教神秘世界的庄嚴儀式,一般要經過數星期的准備,在復活節舉行。領洗禮是浸入水中 3次。洗禮由主教主持或在其指導下由司祭進行,受洗者的身體要完全浸入水中,而一般不贊成採用天主教的注水禮(只對頭部施洗)。。嬰兒受洗儀式基本和成人相同,由父母替嬰兒答問,受禮後,也同成人一樣,可立即領聖體。接受新成員加入教會時,繼洗禮之後,要進行敷聖油儀式,以示接受聖靈。司祭用經過主教祝福的含有香液的橄欖油抹於受禮者之額、眼、鼻、嘴、耳、胸、手、足,每抹一處,司祭誦念:「聖靈恩賜的印記」。已脫離正教的教徒重新入教時,也須施行此聖事。其餘聖事與天主教相同。
編輯本段教堂特點
在拜占庭教堂里,內部的陳設和布置,通常有一屏風將至聖所與教堂中殿隔開。祭壇前方有一大門,兩邊各有一小門。門和屏風上繪有精緻的聖經故事、人物、天使長等聖畫像。聖像崇拜雖在聖像破壞運動中受到攻擊,被定為異端,但幾經反復,787年尼西亞公會議終於宣布廢除聖像崇拜的法令為異端。這一決定被以後的東正教奉為信條。其教義基礎是:由於上帝在耶穌基督身上採取物質形象,他也能在畫像中表現出來;聖像是一種象徵性而非現實性的藝術,是用線條和色彩來表達教會的神學思想和表明上帝啟示的重要形式,同時也展示了基督教奧秘的形象化的歷史。 東正教傳入俄羅斯
東正教傳入俄羅斯後,拜占庭教堂的建築藝術對俄羅斯正教會產生了極大影響,聖索菲亞大堂成了俄羅斯正教教堂建築的楷模。但在教堂內部的陳設方面,俄羅斯正教具有獨特的風格。其典型的布置是:在祭壇處布置有許多聖畫像,上繪東正教崇仰的聖人、聖徒等。 東正教在復活節前的齋期內不允許食用肉蛋類,在齋期之外不允許飲用和食用血和血製品。 東正教反對天主教會倡導的「所有神職人員均需獨身」,其神職人員分為出家、在家兩個系統。結婚的在家者可成為誦經士、副輔祭、輔祭、大輔祭、司祭、大司祭,出家修行者,可成為修士、修士輔祭、修士大輔祭、修士司祭、修士大司祭、主教、大主教、督主教(牧首派駐國外教區的代表)、都主教、牧首。[12]
編輯本段組織制度
東正教否認天主教「只有『使徒教區』即由使徒建立的教區有權成為牧首區」的觀點,而認為應根據實際情況,如根據國家或城市在經濟、政治方面的重要性設立牧首區。牧首區(大主教區)下轄數個首府主教區。主教區首腦為主教,主教的人選必須是高級修士(修士大司祭)或領聖職後保證效法修士生活的司祭。司祭可以結婚,但不能作為主教人選。主教以下的位次是:修士大司祭(或司祭)、修士司祭(或司祭)和修士輔祭(或輔祭)。再以下的助祭、誦經士等教職人員無神品。
編輯本段節日和教歷
節日繁多。其中以復活節最為重要(又稱耶穌復活瞻禮),稱為節中之節。據尼西亞會議規定,每年春分後第一次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為復活節,因正教沿用儒略歷,故其復活節日期較天主教和新教所採用的格列歷(即公歷)推算至今約晚13天。1924年君士坦丁堡正教會和希臘正教系的大部分教會改用格列歷;屬俄羅斯正教系的多數教會包括中國東正教會仍沿用儒略歷。除復活節外,還有「十二大節日」。其中3個大節,依復活節為推算標准,稱為移動瞻禮,即棕樹節,又稱主進聖城瞻禮,在復活節前一周的星期天;耶穌升天瞻禮,在復活節後40天;聖三一瞻禮,在復活節後50天。其餘9個為定期瞻禮,即聖母聖誕瞻禮(約9月20~21日,公歷。下同)、榮舉聖架瞻禮(約9月26~27日)、聖母獻堂瞻禮(約12月3~4日)、耶穌聖誕瞻禮(約1月6~7日)、聖母行潔凈瞻禮(約2月14~15日)、聖母領報瞻禮(約4月6~7日)、耶穌顯榮瞻禮(約8月18~19日)、聖母升天瞻禮(即聖母安息節,約8月27~28日)。此外還有名目繁多的許多節日和齋期。
編輯本段在中國的傳播
東正教和其它基督教派別一樣,亦來華宣教。據《舊唐書·拂菻傳》記載「開元七年正月,其主遣吐火羅大首領獻獅子、羚羊各二。不數月,又遣大德僧來朝貢。」拂菻是大秦的別名,大秦即拜占廷帝國。大德僧指的應該是傳教士。如記載屬實則說明當時的君士坦丁堡教會派遣傳教士來華。只是這還不能證明東方教會在唐朝時已進入中國,此問題還有待學者深入研究、探討。 東正教傳入中國
東正教入華時間始於17世紀,1665年,以切爾尼柯夫斯基為首的沙俄武裝人員侵佔中國黑龍江左岸的雅克薩地區,豎木建堡。俄軍隨軍修士、基廉斯克修道院長葉爾莫根在該地建基督復活教堂。1671年,他又在該地磨刀石山建立仁慈救世主修道院。 清軍收復雅克薩後,一部分俄國戰俘被押至北京,編在滿洲鑲黃旗第四參領第十七佐領,駐地在北京城東北角胡家圈胡同。為照顧戰俘的信仰,康熙帝准許隨軍修士大司祭馬克西木為戰俘們舉行宗教儀式,清政府將該胡同內一關帝廟,改建為東正教堂,取名「索菲亞教堂」。因堂內掛有聖·尼古拉聖像,故該堂又稱為「尼古拉教堂」。1695年,該堂會得到俄羅斯東正教會的承認。1700年6月,沙皇彼得一世發出派遣俄羅斯東正教會駐北京傳教士手諭。1715年得到康熙帝同意,俄國正教會正式派遣傳教士團駐北京。次年,司祭伊拉利翁諾夫帶領傳教團抵達北京,進駐尼古拉堂。不久,建立北京東正教總會。1732年,傳教士團又在東交民巷興建「奉獻節教堂」。[13] 1715年到1858年期間,共有十三屆俄羅斯傳教士團進駐北京。其中1858年前的13屆傳教士團均由沙俄政府直接委派(從1807年起,沙俄外交部向每屆傳教士團委派監護官)。由於俄國東正教會始終無法擺脫皇權的控制,因而使福音事工受到很大攔阻,在近150年間,僅有200名教徒入教。部分神職人員甚至淪為「愷撒的附庸」,負責收集情報資料,充當沙俄政府的參謀,逼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瑗琿條約》和《北京條約》。 1858年以後,駐北京傳教士團改由俄羅斯正教最高宗教會議派遣(共派遣五屆傳教士團來華)。其外交職能改由俄國派駐的外交公使辦理。華東正教會擺脫了皇權的束縛,開始大規模在中國內地宣教, 1900年前後,陸續在哈爾濱、沈陽、旅順、上海、天津、青島、新疆,以及河南省衛輝等地建立教堂。培養中國籍神職人員。據統計,在1917年前,屬俄羅斯正教駐北京傳教士團的機構,有教堂37座,神學院1所,男、女學校20所,氣象台1座,圖書館、工廠等企事業機構46家,擁有教產150萬盧布。受洗的中國籍居民逐年增加。教會還出版《中國福音報》。1864年修士大司祭古里·卡爾波夫翻譯了《新遺詔聖經》(即《新約》)此後,東正教傳教士卡法羅夫又將詩篇譯成中文,稱「聖詠經」。此為東正教唯一的《聖經》漢譯工作。 俄國十月革命後,白俄人員大量流亡中國,教徒人數驟增。1922年,駐北京傳教士團更名為中國東正教會北京總會,並斷絕同蘇俄控制下的莫斯科正教會的關系,歸屬流亡在塞爾維亞卡爾洛瓦茨的俄羅斯正教國外臨時主教公會管轄(此會曾派兩屆傳教士團來華),並相繼在哈爾濱、上海、天津、新疆等地設立4個主教區。1923年東北各地有教堂38座,僅哈爾濱主教區就有信徒約30萬人,幾乎都是白俄流亡者。抗戰爆發後,1938年在東北各地有教堂、修道院和祈禱所共67座,信徒急劇下降至2.5萬人(其中哈爾濱市有1萬人),神職人員為155人。1945年抗戰勝利後,中國東正教會北京總會和哈爾濱主教區、新疆教區同設立在慕尼黑的俄羅斯正教臨時主教公會斷絕關系,歸屬莫斯科牧首區。但遭上海教區主教伊凡和天津教區奧西波夫反對。 1949年後,由於中、蘇之間的特殊關系,在華東正教會並未受太大影響。直到1955年10月,莫斯科牧首區牧首阿歷克謝一世、伊拉列昂大主教和尼古拉修士大司祭到上海召開中國東正教各教區主教和負責人會議,討論中國東正教會自主問題。中國教區主教被邀請到中央人民政府宗教局會談,他被告知:外國組織不能繼續掌管中國教會事務,這項職權將由宗教局掌任,所有教士的任命和調動都要經宗教局核准,督主教區必須終止運作。遵牧首的命令,尼堪德爾於1956年2月離開哈爾濱。1956年4月,國務院任命修士大司祭瓦西里·姚(姚福安)為北京主教,也是事實上的中國正教會臨時監管,維克多總主教被要求將北京教區的所有教務教產交給瓦西里主教。在宗教局對中國正教事務做出相關承諾後,同年3月,教會房產被無償地轉手給中國政府,而動產則被交給中華正教會中指定的華籍司祭,教會附屬事業被蘇聯大使館接收。 文化大革命前夕,中國所有的東正教會停止了一切活動。文革後,才逐步恢復。現在,全中國僅有一萬三千多名東正教徒,絕大部分為俄羅斯族,他們主要生活在黑龍江、內蒙古、新疆和北京等地。東正教至今仍沒有得到中國政府的承認,但官方默許「中國正教會」進行活動,目前包括哈爾濱、額爾古納、烏魯木齊和伊寧4個堂區。有13名來自北京、河北、黑龍江、內蒙古、上海和天津等地的中國東正教信徒正在俄羅斯的莫斯科神學院、斯列堅斯卡亞神學院和聖彼得堡神學院學習。
編輯本段東正教的十字架
-第一重橫木(名牌): 十字架上的第一根橫木上寫著「罪犯」的的名號——「納匝瑞特的耶穌,猶太人的君王」,這是龐提彼拉托為了嘲笑耶穌所制的名牌。(這行字是以希伯來文、希臘文和拉丁文書寫,通常情況下,希臘文縮寫為INBI,而拉丁文縮寫為INRI)在這些字的兩側各有一位天使,在他們的膝下寫著「榮耀之君」的字樣。 在這根橫木上還寫著ICXC四個字母,這是希臘文中"耶穌基督"的首尾字母。接下來我們還能在基督的雙臂上看到「NIKA」的字樣,這在希臘文里的意思是「(他)戰勝」或者「(他)得勝」的意思。這兩行字合起來的意思就是,「耶穌基督凱旋得勝」(戰勝了「死」和「罪」)。 -第二重橫木(刑木橫梁): 主的雙手釘在了第二根橫木上,在橫木的左右我們可以分別看到太陽和月亮,這是為印證《約伊爾書2:31》中所說的:「日隱其輝、月作血色」。在主的雙手旁邊,寫著「上帝之子」的字樣,而在他的雙臂下面,我們可以讀到「我等伏於爾十架前,主,我等頌揚爾之復生。」 在主的光環中,寫著三個希臘字母,它們的意思是:「自有永有者」和「他是那是者」,這是讓我們知道,基督就是在舊約中藉著這兩個詞向摩伊息斯顯明的那位上帝。 -第三重橫木(踵木): 十字架最下面的斜置橫木是放腳的地方。雖然在主被釘的那具十字架上是否有這樣一根橫木有些歷史學家表示懷疑,但信徒們都承認,它是十字架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為它應驗了《聖詠集98:5》里的話:「(讓我等)敬拜其腳凳。」 在《九時課》中,教會將十字架(特指「踵木」----譯者注)喻作「正義之秤」:「於二盜間,爾十架乃為『正義之秤』——一盜因瀆之『重』而墜獄,一盜因悔之『輕』而升天。吁!上帝基督,榮耀歸於爾。」 教父們也試圖讓人們形象地看到,那不信的盜賊因為褻瀆而遭受上帝的審判,墜於地獄(顯於十字架的底端),而那虔誠的盜賊,因為悔改與對主的宣信而與主同升天堂(顯於十字架的頂端) 東正教教徽
。 而這個形似十字架的標志多出來的兩痕上面代表:善者可進天堂、下面像撇的則代表:做壞事的就會入地獄
Ⅲ 「基督」 是什麼意思
基督是從希伯來文「彌賽亞」與希臘文Christos來的. Christos與彌賽亞的意思是被膏立。在舊約的歷史中,作王要用膏來膏抹,用角里的膏油澆在頭上,表示是奉耶和華的名被膏的,被膏的有先知(以利沙)及君王,從掃羅開始,祭司也是受膏的,基督是先知、祭司與君王,三個職份集於一身
Ⅳ (急)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在那裡興起,甚麼時候興起和為甚麼會興起
天主教起源 (2009-02-07 00:20:32)轉載標簽: 天主教起源雜談
天主教亦稱公教、羅馬公教、羅馬天主教。在全世界大多數國家,新教、東正教、天主教統稱基督教。在中國,基督教一般只指新教,不包括東正教和天主教。由於新教在我國稱基督教(俗稱耶穌教〕,基督教一詞遂產生了兩種涵義:一是指世界性公認的基督教各派總稱;二是指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運動中產生的新教。「天主」一詞是16世紀耶穌會傳教士進入中國傳教後,借用中國原有名稱對所信之神的譯稱,故把他們傳播的宗教定名為「天主教」。
傳說,基督教是由耶穌在巴勒斯坦創立的。早期基督教曾受到羅馬皇帝的殘酷迫害和鎮壓。
公元313年,羅馬帝國西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米蘭發布「米蘭敕令」,宣布基督教可與所有其它宗教同享自由,不受歧視。從此基督教成為官方認可的合法宗教。
1054年,東西兩派基督教會分裂。東派教會自稱正教,西派教會自稱公教。大主教會及其教皇制,作為獨特的單一教會和體制,至此乃正式確立。
中世紀時,天主教是西歐各國封建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宗教,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後,天主教在歐洲部分國家喪失統治地位。為了對抗宗教的改革運動,維護自身的統一和權威,天主教羅馬教廷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史稱反宗教改革。
18世紀,在啟蒙運動和理性主義的影響下,歐洲一些國家和法國、葡萄牙、西班牙等,對羅馬教廷的離心傾向日益增強,1809年拿破崙將教皇國並入法國版圖。1929年,庇護十一世和墨索里尼簽訂拉托蘭條約,教皇擁有獨立的梵蒂岡城國的主權方被正式承認。
1962年,教皇約翰二十三世召開第二次梵蒂岡公會議。會議強調天主教要跟上時代,在教內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並對外採取開放政策,主張與天主教以外的基督教各派以及其它宗教和不信宗教的人們對話。會議之後,天主教在神學上打破了以往權威主義和教條主義的禁錮,使神學出現了多元化和世俗化的現象。
現在,全世界天主教有總主教區130個,教區628個,監牧區和代牧區129個,共有教徒10億左右,佔全球人口的17.5%。現任教皇為波蘭人約翰·保羅二世,於1978年10月就任,是第266任教皇。
天主教於唐代開始傳入中國,13世紀再度傳入。元朝覆滅後,天主教在中國幾近絕跡。
16世紀,天主教隨著西方殖民主義浪潮,再度傳入中國。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傳教士也陸續進入中國,天主教又發展起來。傳教士在中國的土地上受他們本國政府的保護,到處設立教堂、修道院,興辦學校、醫院、孤兒院,用各種方法傳播,發展天主教。
從1840年到1949年,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天主教在中國雖然有了300萬教徒,但教會領導權卻一直在外國主教手裡,中國天主教成了受外國勢力支配的宗教。
50年代,中國天主教進行了「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反帝愛國運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天主教成為中國宗教徒自辦的事業,成立了天主教愛國宗教組織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貫徹落實,中國天主教的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基督教起源 (2009-02-08 11:27:21)轉載標簽: 基督教起源雜談
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上傳播最廣,信徒人數最多的宗教。公元一世紀中葉,基督教產生於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135年從猶太教中分裂出來成為獨立的宗教。392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並逐漸成為中世紀歐洲封建社會的主要精神支柱。1054年,基督教分裂為羅馬公教(天主教)和希臘正教(東正教)。十六世紀中葉,公教又發生了宗教改革運動,陸續派生出一些脫離羅馬公教的新教派,統稱"新教",又稱"抗羅宗"或"抗議宗",在中國稱為"耶穌教"。所以,基督教是公教、東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的總稱。
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Jesus)。耶穌是上帝耶和華之子,他出生在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的拿撒勒,母親名叫瑪利亞,父親叫約瑟。瑪利亞未被迎娶前,聖靈降臨在她身上,使她懷孕。約瑟一度想休了瑪利亞,但受了天使的指示,仍把她娶了過來。耶穌三十歲時受了約翰的洗禮,又在曠野中經受了魔鬼撒旦的誘惑,這一切堅定了他對上帝的信念。此後,耶穌就率領彼得、約翰等門徒四處宣傳福音。耶穌的傳道引起了猶太貴族和祭司的恐慌,他們收買了耶穌的門徒猶大,把耶穌釘死在了十字架上。但三天以後,耶穌復活,向門徒和群眾顯現神跡,要求他們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宣講福音。從此,信奉基督教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把基督教傳播到世界各地。
基督教的經典是《聖經》。《聖經》中記述的都是上帝的啟示,是基督教徒信仰的總綱和處世的規范,是永恆的真理。《聖經》分為《新約全書》和《舊約全書》兩部分。《舊約》原是猶太教的經典,耶穌對他的某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於猶太教的看法,並做出了解釋說明,作為自己信仰的一個重要依據。《舊約》包括律法書、先知書、歷史書和雜集四類,共39卷,其中記錄了天地起源、猶太人的來源和歷史以及古代猶太人的文學作品。《新約》包括福音書(即《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歷史書、使徒書信和啟示錄四類,共27卷,其中主要記述了耶穌及其門徒的言行,在《啟示錄》中,還記述了基督教對末日審判的預言。
基督教的教義比較復雜,各教派強調的重點也不同,但基本信仰還是得到各教派公認的。基督教的教義可歸納為兩個字--"博愛"。在耶穌眼裡,博愛分為兩個方面:愛上帝和愛人如己。耶穌曾經說過:"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的愛主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馬太福音》第二十一章37-40節)在基督教的教義中,愛上帝是指在宗教生活方面要全心全意的侍奉上帝。基督教是嚴格的一神教,只承認上帝耶和華是最高的神,反對多神崇拜和偶像崇拜,也反對宗教生活上的繁文縟節和嘩眾取寵。"愛人如己"是基督徒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則,它的要求是:人應該自我完善,應該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應該忍耐、寬恕,要愛仇敵,並從愛仇敵進而反對暴力反抗。只有做到上述要求,才能達到博愛的最高境界--愛人如己。
基督教誕生至今已兩千年,除了耶穌,還涌現了許多對基督教發展有重大影響的人物,如彼得、約翰、雅各等十二門徒,保羅、巴拿巴等使徒,對基督教神學發展起重要作用的奧古斯丁,以及馬丁.路德、閔采爾、加爾文等宗教改革家。現在,基督教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宗教,教徒遍布四大洲。
東正教 (英語:Eastern Orthodox Church) 又稱正教、希臘正教、東方正教,是基督教中的一個派別,主要是指依循由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所流傳下來的基督教傳統的教會,它是與天主教、基督新教並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正教」的希臘語(Orthodxia)意思是正統。如果以「東部正統派」的主要的和狹義的定義來分,「東部」教會里人數最多的教會是俄羅斯正教會和羅馬正教會。而歐洲正教會(不分東西邊)最古老的則是希臘正教會。若是以英語系國家的西方人慣用的用法來分,「東部正統派」有較廣的定義,也包含了「東方正統教會」(「Oriental Orthodox」中文字面意思和東正教一樣,但兩者是不同的教會)。
[編輯本段]【形成背景】
「正教」的希臘語(Orthodxia)意思是正統。 如果以「東部正統派」的主要的和狹義的定義來分,「東部」教會里人數最多的教會是俄羅斯正教會和羅馬正教會。而歐洲正教會(不分東西邊)最古老的則是希臘正教會。若是以英語系國家的西方人慣用的用法來分,"東部正統派"有較廣的定義,也包含了「東方正統教會」(「Oriental Orthodox」中文字面意思和東正教一樣,但兩者是不同的教會)。 早期的基督宗教在公元1054年發生了基督宗教大分裂,教會從這里分成東部和西部兩個教會。雙方都認為自己的教會才是由基督/宗徒使徒所開創的最原始的教會,並且都不讓對方擁有這頭銜。東部教會在自己的名稱里頭加上了「正」(正統)所表示的是他們認為東正教會保留了最原始的教導和崇敬的教會傳統。有些人認為羅馬天主教會代表的是「西部傳統」,然而持不同意見的人則認為羅馬教會已經背離傳統。 所有的東正教派教會都可以回溯他們的脈系直至五個早期的基督教會中心:羅馬教會、耶路撒冷教會、安提阿教會、亞歷山大教會和君士坦丁堡教會。雖然所有的東正教教會都承認君士坦丁堡牧首為最高領袖(正式頭銜為君士坦丁堡,新羅馬大主教和普世牧首 ),但是教會之間並不是完全一體,而是在彼此承認的狀態下相互獨立。
因強調自身是《尼西亞信經》中所言「唯一的、從使徒傳下來的」教會,故稱正教;又因由基督教初期流行於東羅馬帝國希臘語地區的教會發展而成,故稱東正教;而由於教會的精神中心在希臘,而且希臘語是儀式中的主要語言(另外的主要語言有俄語、斯拉夫語等),故又稱希臘正教。根據1990年統計,全世界共有信徒1.7億人。
[編輯本段]【政治背景】
此一基督教支派佔去基督教世界的六分一,擁有悠久的基督教傳統。他們沒有好像西方教會般,有宗教改革的分裂情況。實際上,他們一直相信自己才是地上真正的「基督身體」。倘若西方基督教人士宣稱東方教會將自己分隔出來,那麼,東方教會就會反駁西方教會,認為西方教會才是與「正統」教會分離。歷史事實乃是基督教第一次大分裂不是十六世紀的復原派改革,而是東西方教會分裂。這次分裂事件在1054年進入白熱化的階段。東西方教會的分裂,不是一朝一夕做成的,要了解這段歷史,就須要由政治及神學思想兩方面去探討。
一、遷往君士坦丁的行動
西元330年,君士坦丁將帝國的首都遷往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康士坦丁堡的位置,此處位於商業貿易的通道上,除了在商業上有價值外,在軍事上,亦是非常有利的位置,擁有防範異族入侵的屏障。但卻在宗教上使得教會分裂更加確定,同時也因為政治權力減縮,不再輕易受到管轄。
羅馬當然失去身為首都的政治重要性,不過另一方面,遷移政府帶來的權力真空,卻令羅馬主教有機會增加他在世俗和屬靈事物上的影響力。羅馬的主教和後來的教皇逐漸奪得政治上強大的權力。由330年君士坦丁遷都,至1054年東西方教會正式分裂的期間,教會面對兩個互相對抗的中心。特別是當查理曼在800年被加冕,實質上成為另一個羅馬帝國後,東西方的紛爭更趨明顯,兩者的關系幾乎到達分裂的程度。至此,在政治舞台上,出現了兩個皇帝互相爭競。而在宗教方面,羅馬的教皇和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亦互相爭奪權力。
二、國王兼教宗制度的統治
在東方,大主教與統治者之間,並沒有如羅馬教皇與帝王間出現的相爭情況。起初,東方教會就與治理君士坦丁堡的領導人保持一段密切的合作關系。這種關系非常密切,被西方教會人士和歷史學家稱為「國王兼教宗制度」,意思是指教會事務完全順從皇帝的管理,教會實際上成為政府的一個部門。不過拜占庭的歷史學家駁斥這項指摘,指出皇帝不是教士,而且大主教有權革除他的教籍。支持東正教的神學家寧願用「和諧」(symphon)來代替「國王兼教宗制度」。和諧的意思是指宗教和政治權力互相支持,教會讓信奉基督的領袖管理國家;但整個社會是由神眷顧的,國王是由神膏立的。「國王兼教宗制度」的指控,是東西方教會裂縫越來越大的過程中一個重要事件。而當時的西方教會在數百年來,正努力爭取教權高過政權的地位。
[編輯本段]【神學】
一般來說,東正教派的神學和對於經卷的解釋都是遵循基督教興起初期所傳下來的典範。他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要繼續和延續基督傳給他最初使徒,以及使徒傳給早期教會僧侶的神學和信仰。神學上的創新往往帶來質疑;如果一個意見真的和最初的教會所教導的不同的話,那麼這意見很可能被視為異端邪說。然而進一步的詳細解說傳統神學是可以被接受的。
西方教會從不堅持要禁止圖像敬拜,而東方教會最後都放棄圖像敬拜。事實上,雙方為圖像敬拜都設立界線,並且訂立了規條。然而當這個問題引致教會與政府發生磨擦時,東西方教會的關系就受到嚴重傷害。726年,皇帝利奧三世頒發反圖像崇拜的命令,羅馬主教因而指斥他,導致皇帝報復,撤消羅馬對很多地方的管治權。羅馬在失去了寶貴的土地的同時,另外發生了一連串的事情,影響到羅馬的地位,矛頭因而重新指向東方教會,指出其傾向國王兼教宗制度。皇帝干涉很多宗教的問題。
[編輯本段]【歷史發展】
325年尼西亞公會議以後,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派教會和以羅馬為中心的西派教會間,因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差異,矛盾逐漸尖銳。330年君士坦丁一世遷都君士坦丁堡後,兩派在誰居教會首席地位的問題上,爭斗愈烈。以後歷經6~8世紀的「和子句糾紛」和9世紀的佛提烏分裂,以及11世紀東西教會對義大利南部教會控制權的爭奪,1054年終於釀成東西教會大分裂。
東派教會自9世紀起,已逐漸向保加利亞、基輔羅斯等國發展。1054年後,拜占庭國勢日益衰落,羅馬教會繼續謀求居整個基督教世界首席的地位。1096年教皇烏爾班二世組織十字軍東征。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攻佔君士坦丁堡。1206年,東正教普世牧首區被迫遷往尼西亞。1261年,拜占庭皇帝彌迦勒八世帕利俄羅戈斯收復首都,牧首區遷回君士坦丁堡。
12世紀後,拜占庭帝國外憂內患頻仍。東派教會原有的四大主教區已有兩個(安提阿和亞歷山大)為穆斯林佔領,另一主教區耶路撒冷則為十字軍建立的拉丁王國所佔。15世紀30年代,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拜占庭發動進攻,君士坦丁堡向西方求救,教皇尤金四世乘機於1438年召開佛羅倫薩公會議,旨在使東方教會屈服,確立教皇在基督教內的首腦地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約瑟二世率領東正教會代表 700人參加。會議就煉獄、和子句等教義問題展開爭論。由於東正教會讓步,次年7月會議簽署通過東西教會合一決議,確認教皇為「基督在世代表」,具有全權地位。史稱佛羅倫薩合一。後因東派教會內反對派的抵制,迫使參加會議的東派代表聲明簽字無效,合一終於沒有成功。
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君士坦丁堡成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首都。蘇丹出於政治考慮,對東正教會採取寬容政策,承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為被征服的東正教徒總管,其監管范圍包括東正教會四大牧首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君士坦丁堡牧首雖自稱具有普世性,實際上處於被征服地位。16世紀以後,一些國家、地區和民族的正教會先後成立自主教會。君士坦丁堡正教會在督管區基礎上成立。1589年,俄羅斯正教會取得自主地位,建立牧首區。以後,使用俄羅斯正教禮儀的教會,常通稱俄羅斯正教。
[編輯本段]【正教派和宗教改革】
正教派並沒有經歷宗教改革,而且基督新教派教會對正教派的態度從開始就一直不明確。兩邊開始時維持著一種熱忱和友善的關系,但是基本的教條神學歧見仍是突顯了出來,尤其是關於神聖傳統,聖靈/聖神由父子分出、自由意志、神聖預定、稱義(釋罪)、聖禮/聖事的數目、洗禮(正教派的「全部浸在水裡」相對於馬丁·路德的「用撒或是淋水」)以及是否要如同正教派的「在洗禮後馬上施行聖油禮和聖餐禮/聖體聖事」,聖餐禮變動的意義以及使用未發酵的麵包,教會和大公會議的無錯誤,崇敬,盛宴,對聖者、聖者塑像和遺物的祈禱,齋戒和其他教會的傳統。由於這些歧見,最終導致兩者停止來往。
[編輯本段]【東正教自主教會與牧首區】
在拜占庭帝國時期,東正教是帝國國教,它在很大程度上依附於世俗政權,大主教的任免,主教會議的召開,對教義的解釋,均由皇帝控制掌握。日常領導則由牧首負責。早期主要牧首區有4個,即君士坦丁堡、亞力山大里亞、安提阿和耶路撒冷。15世紀拜占庭帝國滅亡後,各國家、地區和民族先後成立自主教會。16世紀末,莫斯科都主教脫離君士坦丁堡自立,建立牧首區,形成使用斯拉夫語的俄羅斯正教會,東歐各國正教亦陸續宣布自主。各自主教會在法規和行政方面有獨立自主權,並可自選大主教,但彼此之間在信仰和聖事上是共同的。東正教自主教會有15個,即君士坦丁堡正教會、亞歷山大正教會、安提阿正教會、耶路撒冷正教會、俄羅斯正教會、喬治亞正教會、塞爾維亞正教會、保加利亞正教會、羅馬尼亞正教會、塞普勒斯正教會、希臘正教會、阿爾巴尼亞正教會、波蘭正教會、捷克斯洛伐克正教會、美國正教會,另外在日本和芬蘭也有自治教會。20世紀60年代,東正教各教會曾聯合召開了幾次世界性會議,討論使其教義、禮儀符合時代要求,與羅馬天主教平等對話以及參加「普世教會運動」等問題。
東正教不承認羅馬教皇的權威和領導,它自設牧首區,牧首區下轄數個首府主教區。主教區首腦為主教,以下是司祭和輔祭。東正教各牧首區承認君士坦丁堡牧首為「普世教會牧首」,是教會的精神領袖。但這僅僅是一個榮譽地位,普世牧首並不對其他牧首區具有任何實際的領導權。
君士坦丁堡牧首區 原為東派教會首席大主教區。相傳使徒安德列始建主教座於此。牧首區首腦駐節座堂。從1586年後,設在伊斯坦布爾北部法那爾的聖喬治教堂(見希臘正教會)。
亞歷山大里亞牧首區 早期東派教會四大主教區之一。相傳聖馬可始建主教座於此。總會現設在希臘基菲西亞(見希臘正教會)。
安提阿牧首區 早期東派教會四大主教區之一。相傳使徒彼得始建主教座於此。現在總會設在大馬士革(見希臘正教會)。
耶路撒冷牧首區 早期東派教會四大主教區之一。相傳耶穌的弟兄雅各始建主教座於此。管轄巴勒斯坦的正教會(見希臘正教會)。
俄羅斯正教會 在正教傳統的尊稱排列上,位居第五。1589年取得自主地位。以後在北美、芬蘭、日本、朝鮮和中國相繼建立隸屬其管轄的教會和教區。俄羅斯正教有其自身的一些特點。目前實行牧首制,總會設在莫斯科。崇拜禮文使用教會斯拉夫語。
喬治亞正教會 4世紀時喬治亞教會屬安提阿大主教區范圍。據史載,羅馬皇帝芝諾在位時,它取得自主地位,並得到安提阿牧首「漂布者」彼得的同意。此後,喬治亞教會首腦尊稱為卡托利科斯。1801年,喬治亞並入俄國,該教會也於1817年受俄羅斯正教會委派的督主教管轄。俄國十月革命後,教會重建自主的卡托利科斯。
塞普勒斯正教會 正教中古老的自主教會之一。教會在塞普勒斯的希臘民族獨立運動中起了領導作用(見希臘正教會)。
塞爾維亞正教會 其所屬教區大部在今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和馬其頓境內。轄 31個教區(其中3個在北美)。
保加利亞正教會 927年,保加利亞教會成為大主教區,屬君士坦丁堡教會管轄。在保加利亞被奧斯曼土耳其統治的500年中,君士坦丁堡牧首通過希臘神職人員管理該教會。1870年成立的保加利亞督主教區,直到1945年才為君士坦丁堡牧首所承認。1953年牧首區恢復。目前有12個教區。
羅馬尼亞正教會 1865年,羅馬尼亞的自主教會成立。1885年得到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承認。1925年羅馬尼亞正教會成立牧首區。1950年,特蘭西瓦尼亞的東儀天主教徒重返東正教。現有12個教區。禮儀使用羅馬尼亞語。
波蘭正教會 1924年建立。原屬俄羅斯莫斯科牧首區管轄。1948年莫斯科牧首同意其自主。
希臘正教會 一般稱希臘教會。在拜占庭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時期,希臘正教會都屬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管轄。1850年,普世牧首承認其自主地位。希臘獨立以後,希臘正教成為希臘國教。最高首腦稱雅典和全希臘大主教。
捷克斯洛伐克正教會 19世紀,捷克地區建立正教會。1910年,有信徒千餘人。1918年奧匈帝國解體後,塞爾維亞正教會牧首在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組建正教會。1921年,在喀爾巴阡山區設立穆卡切沃教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穆卡切沃地區並入蘇聯。同時,在蘇聯烏克蘭伏爾希尼亞地區的 1萬名信仰正教的捷克移民回到捷克斯洛伐克。現有4個教區。1951年,俄羅斯莫斯科牧首區承認其自主地位。阿爾巴尼亞正教會 原屬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管轄。
1937年取得自主地位。
美國正教會1794年俄羅斯正教會傳教士在當時尚屬俄國的阿拉斯加建立教會。1872年,在舊金山建立第一座屬俄羅斯正教會的主教座堂。1890年,北美已有50萬信仰東正教的俄羅斯移民。1905年,教區中心遷紐約。俄國十月革命後,美國正教會與俄羅斯正教會斷絕關系。一些非俄羅斯民族的東正教會紛紛與本民族的自主正教會或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區聯系。1922年,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區在美國建立希臘正教大主教區。美國正教會就此分成眾多按民族劃分的教區,並於1924年宣告自治。在這以後,美國都主教區事實上已經自主。1970年美國自主教會建立。1978年信徒人數約100萬。包括近500個牧區。祈禱儀式大都使用英語。除美國正教會外,在北美還有屬於君士坦丁堡牧首區管轄的希臘正教會和烏克蘭正教會。日本正教會 1872年俄羅斯正教會傳教士尼古拉·卡薩特金在日本建立。1945~1970年間,屬美洲俄羅斯都主教管轄。1970年,莫斯科牧首承認其自主教會的地位。
西奈正教會 東正教中最小的自主教區,實際上只轄有聖凱瑟琳修道院,修士20餘人。該院現保存有大量早期基督教希臘文羊皮卷手稿(見希臘正教會)。
芬蘭正教會 自治教會。按教會法典規定,自治教會的大主教由所屬牧首區指定。教會事務中,除與其他教會的關系外,教會均可自主決定。奉正教的芬蘭人多源於卡累利阿。1919年,莫斯科牧首區同意它有自治地位;1923年作為自治教會轉入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治下。教義特點 ①信守前七次公會議信條,不承認以後天主教所舉行的歷次公會議。在「和子句」問題上,東正教繼承東派教會的觀點,認為此乃是對《尼西亞信經》的篡改;②關於救贖論,注重道成肉身,認為人之得救,在於把有罪必死之人,通過與道成肉身的基督神秘聯合而變成屬於神的、不死的生命。在東正教神學中,很少有涉及人性本原敗壞的內容,因此不十分強調贖罪論。關於恩典和原罪論,東正教的觀點和奧古斯丁的預定論有所不同。東正教認為每一個人都在亞當的罪中犯了罪,拯救既要依靠自身,也要依靠天主,首要的是自身必須擇善,天主才能幫助他們。善功只是條件,並不具有得救的效用,只有靠天主的恩典才能獲得重生和得救。聖事中基督的血所生的救贖作用,是給予一切人的,凡願意接受信仰和洗禮的,都可以得救。認為凡是願意敬奉天主的,都可得到報償;③特別重視對聖母的崇拜。三一論確立後,對聖母的崇拜,反映了信仰者需要一個可靠的「中保」思想,童貞女馬利亞就成了最理想的對象。在東正教中,聖母的名稱有數十種。在東正教各自主或自治教會中,有許多以聖母命名的教堂。
Ⅳ 基督教簡史
關於基督教
與佛教、伊斯蘭教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崇奉耶穌為救世主。分為許多派系,包括羅馬公教(在中國亦稱天主教)、正教(亦稱東正教)、新教(在中國通稱基督教或耶穌教)三大派系和其他一些較小派系。各派系內部亦常分成一些派別或宗派。起源於1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相傳為猶太的拿撒勒人耶穌所創立。信奉者稱耶穌為基督(希臘文Christos,轉譯自希伯來文māshiah,漢譯彌賽亞,意為受膏者,原意指上帝敷以聖膏油而派立來復興以色列國的救世主)。最初為猶太教一下層派別。1~2世紀間逐步同猶太教分裂,成為新的宗教。基督教一詞最初見於2世紀初安提阿的伊納爵《致馬格尼西亞教會書》,指區別於猶太教、崇奉基督為主的新教派。此後傳及地中海東部沿岸各地。4世紀成為羅馬帝國國教。中世紀時在歐洲占統治地位,是歐洲封建制度的重要支柱。11世紀分裂為羅馬公教和東正教。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中,新教又從羅馬公教中分裂出來,出現了路德宗(亦稱信義宗)、歸正宗(亦稱加爾文宗)和安立甘宗(亦稱聖公宗)三大新教主流派;後又陸續分化出其他許多宗派。以後,基督教各派系逐漸傳遍世界各大洲,對歐美各國歷史、文化有深遠影響。
早期基督教
歷史背景 公元前後,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征服地中海沿岸歐洲、西亞、北非的大部地區,建立起龐大的奴隸制世界性帝國——羅馬帝國。統一的大帝國促使希臘和羅馬哲學熔於一爐,東、西方民俗和宗教互相滲透。這時帝國境內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奴隸起義和民族獨立戰爭此起彼伏。但各次起義都在強大的帝國武裝殘酷鎮壓下失敗。各被壓迫民族,尤其是其下層勞動群眾,無力在經濟、政治、軍事上獲得解放,其義憤和渴望更加強烈地表現於宗教激情。當時羅馬帝國境內,各種形式的宗教到處孳生、流傳。基督教即產生於這樣的歷史環境中。
猶太民族建立的國家自公元前6世紀亡於巴比倫後,先後經歷波斯和希臘的統治。公元前167年馬加比起義,後在耶路撒冷建立哈斯蒙尼王朝(即馬加比王朝),公元前63年又亡於羅馬。羅馬封立依附者希律為猶太王。希律死後,羅馬統治者又將其轄地分給希律的三個兒子管理。其中統轄猶太、撒瑪利亞、以土米亞的阿基老因暴虐無道,激起民憤,公元6年被羅馬廢黜,其轄地由羅馬直接派總督統治。相傳將耶穌釘死十字架的,即為羅馬駐猶太總督本丟·彼拉多。此後,66~70年又發生巴勒斯坦全境猶太人大起義,旋遭羅馬鎮壓而告失敗。大批起義人民被釘十字架或販賣為奴,耶路撒冷被毀。從馬其頓統治時期至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毀的300多年間,猶太教曾發生深刻的變化。彌賽亞復國的期望多次成為泡影,帶有末世論色彩的啟示文學流傳民間,對鼓勵群眾與征服者進行斗爭起了一定作用。這期間,散居在巴勒斯坦以外各地的猶太人,與異族雜居,接受後期希臘文化的影響,雖然以會堂為中心繼續保留猶太教的傳統,但在政治上大都已不再同羅馬統治者對抗。留居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根據經濟、社會地位和對羅馬統治者的政治態度,形成了幾個宗教政治集團。最重要的有撒都該派:由祭司、貴族和富商組成,遵奉猶太的律法書,但屈從於羅馬的統治;法利賽(意為隔離者)派:由文士和律法師為主體組成,遵奉律法書和口傳律法,以嚴守猶太教傳統相標榜,強調與異教、異族隔離,對羅馬持既不明顯合作又不公然對抗的態度;奮銳黨(亦譯吉拉德派):由下層反抗分子組成,反對外族侵略者和依附侵略者的猶太當權者;艾賽尼派:由農牧民眾和手工業者組成,曾積極參加反羅馬斗爭,組成有無相通的共同生活社團,嚴守派規,寄希望於彌賽亞來臨以解脫塵世苦難。據聖經所載,耶穌對撒都該派和法利賽派持嚴厲的批判態度。他的12個門徒中有一人屬於奮銳黨。現代多數學者根據對死海古卷的研究,認為原始基督教有部分教徒和艾賽尼派的庫蘭社團有許多共同之處。
就哲學思想來說,當時對基督教影響較著者,有強調理念論、神秘經驗和靈魂不滅的柏拉圖主義,和宣揚人類一體、天人諧和、同由一心主宰支配,並提倡恬淡寡慾、節制有度的宗教道德的斯多噶主義。兩者又被亞歷山大的猶太哲學家斐洛熔為一爐,並同猶太教教義雜糅為一體。他用寓意釋經法,力圖使猶太教的聖經(即後來基督教的《舊約》)和柏拉圖主義、斯多噶主義相統一,並以希臘哲學中的邏各斯(Logos,漢語新約譯為「道」)作為解釋上帝本身及其與世界和人類關系的基本概念。
此外,當時在地中海東部地區流行著一些神秘宗教。如弗里吉亞的大母教在每年春分紀念阿提斯神的死而復生,並由祭司取血獻祭;埃及的伊希斯·俄賽里斯教則流傳著聖母哺育聖嬰的形象,並強調重生的意義和對來生的希望。特別是起源於波斯的密特拉教,入教者須經歷一定的考驗和儀式,主張所有教徒都是弟兄,平等團結。從該教所遺碑銘中可知其不少神話、教義和儀禮;如以冬至之後的12月25日為密特拉的誕辰,舉行宗教宴筵時使用麵包和酒,以及用血作洗禮等。在後出的基督教中有許多情節與這些神秘宗教相近,有史家認為可能是受其影響所致。
早期教會的傳說 基督教根據《新約·使徒行傳》稱:1世紀30~40年代,即相傳耶穌死後的十幾年內,耶穌所選使徒們以耶路撒冷為中心,建立初期教會,過著「凡物公用」、互通有無的集體生活,遵守猶太教規,參加猶太教聖殿的崇拜。這時的核心領袖是眾使徒之首彼得和耶穌之弟(或作表弟)雅各。他們確信耶穌就是彌賽亞,雖然被殺,但已經復活升天,不久還將再臨。他們受到其他猶大教徒的反對和迫害。當第一個殉道者司提反被害後,信徒開始向巴勒斯坦其他城市和農村分散。30年代後期,原來熱衷於迫害基督教徒的猶太教徒保羅,在經歷了一次異常的宗教經驗後改信基督教,並積極參加傳教活動。這時基督教已開始傳到小亞細亞和塞普勒斯一帶。在接觸各地其他民族時,發生了一個對基督教前途具決定意義的問題:是繼續遵奉猶太教的教規,尤其是割禮,把自己局限於猶太民族之內;還是打破狹隘的民族意識,向非猶太人傳教。約在40年代後期,在耶路撒冷的一次會議上,以保羅為首的世界派和恪守猶太傳統的民族派展開辯論。結果保羅派獲勝,從此基督教便沿著世界化宗教的方向發展,並遠傳到希臘、羅馬等地,建立教會。及至70年猶太人起義失敗,耶路撒冷被毀,猶太人失去了他們的民族宗教中心。在此後40餘年中,教會經歷著一些重要的變化和發展。這時教會的成員還大多是貧苦的勞動群眾,有時還遭到帝國當局的迫害。發生在羅馬皇帝尼祿和多米提安在位時的兩次迫害,對早期基督教的發展有重要影響。隨著基督教向地中海東部傳播,教會通過和各地各族人民的接觸,吸收一些其他宗教的思想和習俗,逐漸形成比較定型的組織制度、聖禮、節期和崇拜儀式。
古代公教會的形成基督教組織體制的基本定型化約始於2~3世紀間。關於這個時期,現存可信的歷史文獻已較多。後世史學家多稱之為「古代公教會」的形成期。「公教會」原意為不分地域、種族的普世教會。古代公教會一般指西羅馬滅亡前,基督教東西兩派的分裂尚未明確化期間的古代正統派教會。
2世紀,基督教已傳播到地中海東部沿岸各地。第一代的教會領袖(使徒及其助手)都已死去。教會亟需建立穩定的組織和領導體制。以1世紀末已經出現的主教(希臘文Episcopos,又譯監督)為首,輔以長老和執事的三級教職制開始形成,但主教集權制尚未確立。崇拜儀式和聖禮逐漸定型化。至於經典,除了從猶太教繼承過來的舊約之外,新約尚未正式編成。當時已有4本福音書和13封「保羅書信」以及幾卷後來被列入正典聖經的書卷在教會中流傳。有些還在一些地方教會中享有與舊約同等的地位。此外,還有當時教會領袖所寫的幾種著作,後來被稱為「使徒教父著作」(見教父),亦享有較高權威。
這時羅馬帝國對境內的各種宗教,只要對帝國統治不構成威脅,一般都採取寬容政策。但由於基督教徒拒絕敬拜皇帝的塑像和經常秘密舉行愛宴和聖餐禮等,招致羅馬當局的疑忌,因而遭到歧視和不同程度的迫害。一般說來,這期間對基督徒的迫害多屬偶發性或地區性的,並非帝國的既定政策。基督教雖處於非法地位,但可以購置教產及傳教。只是在249~260年和303~305年,即羅馬皇帝德修斯、瓦勒里安、戴克里先和加勒里烏等在位時才發生了幾次全國性的嚴厲迫害事件。
由於當時基督教幾乎已傳遍整個羅馬帝國,所以也有較富裕者和知識分子入教,有些教會逐漸擁有較多財富。教會領導人的社會成分也隨之發生變化。120~220年間出現一些護教士,他們已不是對迫害提出抗議和譴責,而是向羅馬皇帝和知識界申訴,說明基督教的信仰內容和制度習俗的合理和無害,力圖消除反教者的誤解,博取寬容和同情。著名的有誇得拉都、阿里斯蒂德,殉道者查斯丁、阿特那哥拉、提奧菲錄和德爾圖良等。他們用邏各斯的概念來解釋基督的神性,使之與一神論的信仰統一起來。
在教義方面,這時尚未形成規范化的統一標准,多種見解並存。其中有些後來被占優勢的派別視為異端。較突出的有接近猶太教的伊便尼派(意為窮人派),主張耶穌實為約瑟和馬利亞的兒子,否認基督的神性,近乎「嗣子說」。另一是幻影派,否認基督的人性,認為肉體的耶穌不過是個幻影。還有基督教諾斯替派(又譯靈智派),根據諾斯替教的善惡二元論,反對「道成肉身」的教義。受到這一派影響的,有馬西昂派,他們拒絕接受舊約,只承認保羅的10封書信和經他們刪改的《路加福音》。此外,還有孟他努派,強調聖靈直接啟示,宣傳末日已近,基督即將再臨,千年王國即將實現,反對教會的世俗化傾向。反駁這些說法的一些教會領袖,後來亦被稱為護教士,如愛利紐、希坡律圖、奧利金、西普里安和路濟安等。但其矛頭所向已不再是帝國當局,而是教內他們所謂異端者。
基督教神學已有趨向體系化的發展。同時,教會感到有必要從流行的基督教文獻中選出某些書,承認其具有聖經的權威。但新約正典的最後確定,到4世紀才完成。此外,教會以接受教徒施行洗禮時所用的「洗禮信式」為基礎,制定一種簡明扼要的條文,以表達信仰最基本的內容,稱為信規。是為後來信經或「信條」的雛形。
基督教的國教化 至3世紀末,基督教已成為一支相當顯著的社會力量,其多數領導成員的社會成分雖已上層化,但基本群眾仍多屬中、下層平民和奴隸。在幾次大規模的迫害中,基督教非但沒有被消滅,反而在人數和社會影響上有所發展。4世紀初,內外矛盾的日益加劇,帝國當局對基督教的政策有所改變。313年帝國西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東部皇帝李錫尼在米蘭會見,聯名發布「寬容敕令」(史稱「米蘭敕令」),宣布基督教可與所有其他宗教同享自由,不受歧視。從此基督教成為官方認可的合法宗教,並得收回教產。君士坦丁在戰勝李錫尼後,進一步扶植基督教,於325年在帝國東部尼西亞召開基督教普世主教會議,後被稱為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為帝國政權直接干預教會內部事務以及教義和崇拜儀禮的開端。
從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到787年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在東部共舉行七次基督教普世主教會議,均由帝國皇帝召開。從此,東部教會的發展歷史與拜占廷帝國的政治和宮廷斗爭,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392年,狄奧多西一世以羅馬帝國的名義正式宣布基督教為國教。
在西部,476年羅馬帝國滅亡後,法蘭克王克洛維也仿效君士坦丁的做法,於496年改信基督教,對基督教上層人物實行收買、控制、利用,以擴張其政治勢力。教會在國王的扶持下,發展迅速,並擁有大量土地財富。
由於政治區劃和語言、文化傳統等方面的差異,羅馬帝國全境在事實上一直分為東、西兩部分。基督教從3世紀以來,也逐漸形成東西兩大派。西派以羅馬為中心,傳播於高盧、義大利到北非迦太基一帶及以西地區,通行拉丁語,又稱拉丁教會。東派散布在馬其頓、希臘半島至埃及及其以東地區,通行希臘語,又稱希臘教會;初以亞歷山大里亞、安提阿、耶路撒冷等地為中心。330年君士坦丁一世設東都於拜占廷,改名君士坦丁堡,又稱新羅馬。此後君士坦丁堡教會在東部教會中逐漸居於首位,和西部的羅馬對峙。
4~7世紀,東部教會各派勢力之間的矛盾(有時西部教會亦介入)在神學上表現為關於三位一體和基督的神人兩性的教義之爭。在這場持續3個世紀的爭論中,東部教會的兩大神學派別,即亞歷山大學派和安提阿學派形成兩個互相對立的中心,最後產生了《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和《卡爾西頓信式》,作為這兩項教義的正統標准,為後世基督教大多數派別所接受。當時東部教會曾借帝國勢力,將不接受這項信仰標準的各派斥為異端,並將其逐至帝國邊陲地區。其中有流傳於哥特人和汪達爾人地區的阿里烏派、流行於敘利亞一帶的阿波利拿里派、被逐至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的聶斯托利派(7世紀該派曾經波斯傳入中國,稱為景教)。此外還有優迪克派(後來成為一性論派)和一意論派,均先後被排擠至敘利亞、埃及、衣索比亞等地。
4~5世紀間,帝國西部常受北方異族侵擾。410年西哥特入攻陷羅馬城,476年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452年,羅馬主教利奧一世以西部帝國當局庸弱無能,力主向入侵的匈奴王阿提拉媾和,解救羅馬危局,從而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進而宣稱羅馬主教乃使徒彼得的繼承人,故位居眾主教之首;為後世確立教皇制提出了理論依據。6世紀末,當倫巴德入侵擾義大利時,羅馬主教格列高利一世在羅馬城建立政教合一的統治,並擴大統轄范圍,進一步提高羅馬主教的權力。至此東西部教會對峙之勢,已成定局。在神學思想上,東部教會受希臘哲學傳統的影響,較重視具有玄學傾向的三一論和基督論等神學論爭。西部教會則受羅馬法學傳統的影響,其主要神學爭論是關於人性、罪、意志自由和教會等問題。拉丁教父希波主教奧古斯丁所主張的原罪論、恩寵論和預定論,對後來西方正統派神學有深遠影響。主張自由意志說而與奧古斯丁對立的貝拉基則被斥為異端。奧古斯丁所著《論上帝之城》,為中世紀西歐教會的教權至上論提供了理論依據。這時期,另一拉丁教父哲羅姆奉羅馬主教達馬蘇一世之命重新整理聖經的拉丁文舊譯本,並對其中一部分進行重譯,後被稱為「通俗譯本」(16世紀中葉天主教特蘭托公會議宣布為法定本)。格列高利一世還對教會的組織、修院制度和崇拜儀式進行了一些改革整頓。
中世紀基督教
史略 6世紀上半葉,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自稱為教會元首,將東部教會置於帝國權力監護之下,直接干預教會審訂教義和人事組織事務,而教會則依附於國家政權。東部教會在歷史上未曾出現如西部教會教皇與世俗統治者爭權角逐的局面。但東部教會在皇帝支持下,不承認羅馬教皇為教會最高首領,常與教皇爭奪霸權,互相傾軋,東西兩派裂痕日益加深。至9世紀後半葉,發展到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佛提烏與羅馬教皇尼古拉一世互相絕罰,史稱「佛提烏分裂」。本來東西兩派教會對崇拜聖像問題,長期發生爭執,1054年又因「和子句糾紛」,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色路拉里烏與教皇利奧九世發生激烈爭吵,最後互相開除對方教籍,造成東西教會正式分裂。此後,西部教會自稱公教,東派自稱正教。後來雖曾幾度謀求和解,終未奏效。
9世紀時,君士坦丁堡教會即開始向東歐及北方傳教,並將聖經譯為斯拉夫語。988年基輔羅斯公國大公弗拉基米爾一世信奉基督教,宣布東正教為國教。13世紀初,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發動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一度攻陷君士坦丁堡,東正教君士坦丁堡牧首的權力受挫。1453年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征服拜占廷後,俄羅斯正教會在東正教中的地位逐漸上升,有將世界東正教的中心移至莫斯科的企圖,並別稱莫斯科為「第三羅馬」。
在西歐長達1000多年的封建時期,教會與世俗政權互相利用和斗爭,對基督教的發展有重要影響。8世紀中葉,矮子丕平統一法蘭克王國,教皇撒迦利亞派大主教卜尼法斯前往祝福,並為封他為國王而舉行膏油禮;丕平則將拉文那到羅馬的大片土地贈給教皇作為酬謝。史稱丕平獻上。這標志著教皇國的開始。800年,教皇利奧三世又為報答丕平之子查理曼對他的支持,為其加冕稱帝。此後,教會為提高教皇勢力,擺脫世俗政權的控制,利用《偽伊西多爾教令集》宣稱教會擁有高於國王的權力。教、俗爭權更趨尖銳。從11世紀末葉教皇格列高利七世與德皇亨利四世展開主教敘任權之爭開始,其後200年間,教皇與皇帝進行了激烈復雜的斗爭。到13世紀教皇英諾森三世在位時(1198~1216),教廷權勢達最高點。13世紀末教皇卜尼法斯八世與法王腓力四世斗爭失敗後,教皇威信和權力急劇下降。最後教廷不得不遷至法國邊境的阿維尼翁,託庇於法國的蔭護。其間七任教皇,都是法國人,歷時73年(1305~1378),史稱阿維尼翁教皇。1378年教廷遷回羅馬,由於教廷親法勢力和親意勢力間的爭奪,造成在羅馬與阿維尼翁同時並存兩個教皇的局面,雙方都自稱正統,互相攻訐。1409年以後還出現過三個教皇鼎立之局,史稱天主教會大分裂。至1417年選出馬丁五世為教皇,駐羅馬,才結束了40年的分裂。但教皇的威信已大為下降。
修會制度 基督教隱修制度相傳始於3~4世紀間,由埃及安東尼首倡。中世紀初期已盛行於歐洲、北非、西亞等地。隱修者以苦身修行為志,脫離世俗生活,實行獨居隱修或組成隱修院集體隱修。男女分隔,不相混雜,後來更出現一些具有嚴格規章制度的隱修修會,有些還擁有地產,成為大封建主。6世紀創立的本篤會為西部教會修院制的模式,後來逐漸渙散腐敗。10世紀出現的克呂尼派改革運動,整飭和加強修院制,後期強調教皇權力至上。13世紀出現的托缽修會,不置恆產,修士不集中在隱修院,到處游乞,著名的有方濟各會、多明我會、加爾默羅會、奧斯定會等。他們都有嚴格會規,並在各處設立分支組織;參預對社會文教事業的控制,並在教皇分派下主持異端裁判所。在東部教會,相傳較完善的修院會規為4世紀大巴西勒所制定,比較單一,不同於西部修會那樣分門別派,盛行於整個拜占廷境內。有些隱修院擁有大量資財,保存珍貴文物資料,對文化發展有一定貢獻。
十字軍東侵 11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正當教皇權勢上升時期,為了轉移農民反抗的斗爭鋒芒,實現擴張野心,教皇和一些修院院長策動英、德、法等國國王,哄騙大批虔誠的貧苦農民教徒,以保衛基督教和援助希臘教會抵禦穆斯林為借口,在聖戰口號下,先後發動8次十字軍侵略戰爭。後4次均以失敗告終。十字軍東侵,使大片土地荒蕪,人民死亡達數百萬;西部社會矛盾既未能得到緩解,向東擴張亦未實現,反而致使教會威信下降,社會矛盾益趨激化。
經院哲學 西歐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經歷300~400年的混亂,9世紀起,在歸化基督教的日耳曼人加洛林王朝的鼓勵下,逐漸興辦高等教育。由於教育基本掌握在教會修院之手,從中發展了以基督教聖經和教父著作為主要內容的神學、哲學體系,後被稱為經院哲學。9~12世紀的早期經院哲學,從埃里金訥開始,柏拉圖主義佔主導地位。此後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洛色林、安瑟倫、阿伯拉爾等。他們就認識論問題展開了唯名論和實在論的爭辯。13世紀是經院哲學的黃金時期,以多明我會的托馬斯·阿奎那為代表。他用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思想,系統、全面地闡述基督教的信仰,著有《神學大全》和《反異教大全》等大量著作。其神學理論後來成為天主教的官方神學。與之抗衡的則有以方濟各會的鄧斯·司各脫為首的另一學派。14世紀經院哲學已趨沒落。但仍出現了對傳統觀念,包括對教皇的世俗權力進行批判的哲學家維康·奧康等。
異端派別和異端裁判所 在中世紀的西歐,正統教會把凡不接受「正統」基督教教義的,都斥為異端。所謂正統的標准,就是教廷規定的信條或公會議的決定。但當時在貧苦農民、城市平民和新興市民中被斥為異端的派別卻不斷出現。較有影響的有產生於東歐的鮑格米勒派、義大利的阿諾德派、法國南部的阿爾比派(或謂即卡特里派)和韋爾多派(亦稱里昂貧人派)等。他們之間有時互相支援或串聯,到處流動,12~13世紀發展到最高潮。後更有14世紀的英國羅拉德派、15世紀的捷克胡斯派等。教廷除要求世俗政權共同鎮壓外,還利用新成立的多明我會和方濟各會,組織異端裁判所專事搜捕、審訊和迫害異端派別分子。15世紀末設立的西班牙異端裁判所,尤以殘暴兇狠聞名於世。
近、現代基督教
在阿維尼翁教皇之後,教廷遷回羅馬,接著又出現天主教會大分裂。這時教廷內部主張依附法國的高盧派提出「公會議權力高於教皇」的理論,要求對教會進行改革,遭到親義大利的越山派的反對。同一時期,英國的威克里夫、捷克的胡斯和15世紀後期的薩伏那洛拉發起一系列的改革運動,先後遭到教廷的鎮壓。16世紀初,馬丁·路德為抗議教皇在各地銷售贖罪券,於1517年10月31日在維膝貝格大教堂門前貼出《九十五條論綱》,是為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的開端。
新教的產生 隨後,茨溫利和加爾文在瑞士、亨利八世和克蘭麥在英國也發動改教運動,其影響很快波及歐洲廣大地區,並形成路德宗、歸正宗和安立甘宗三大新教主流派系,脫離了天主教,是為基督教歷史上的第二次大分裂。16世紀中到17世紀初,新教各派在教義和教政問題上發生一系列的爭辯,結果產生了一批認信文作為各派規范性的信仰宣言。在傳播過程中,新教各派還得到所在地的民族國家世俗政權或諸侯的支持,與擁護天主教的政治勢力和集團展開了長期的宗教戰爭,最後訂立了一些和約,如1555年的奧格斯堡和約、1598年的南特敕令和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等。根據「教隨國定」的原則,基本上形成了新教在西歐各國分布的格局:路德宗在德國的東、北部和北歐諸國;歸正宗在瑞士、德國的一部、荷蘭和蘇格蘭;安立甘宗主要在英格蘭。後從安立甘宗和歸正宗中又分出一些新的派別,如長老會、公理宗、浸禮宗和衛斯理宗等。1620年,「五月花號」載著第一批新教清教徒到達北美洲,新教隨之在北美廣泛傳播,並形成許多宗派,對美國的宗教、文化、政治生活,起了很大影響。
18~19世紀,新教在信仰和神學思想上受啟蒙運動和唯理主義哲學的影響,發生了深刻變化。這時期出現了一些神學家,如施萊爾馬赫、里敕爾和哈那克等。在他們的倡導和影響下產生的自由主義神學,對傳統的教義作了新的解釋。有些新教神學家還受到社會主義思潮的影響,提倡社會改良,形成了英國的基督教社會主義派和美國的社會福音派。 20世紀初,自由主義神學受到堅持傳統教義的保守派的反對,在美國發生了一場基要主義和現代派的論戰,導致一些新教教會的分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自由主義神學受到以巴特和布魯內爾等為代表的新正統神學的沖擊,逐漸衰落。50~60年代,隨著西方社會的非宗教化和多元化,新正統神學也失去其原有的勢頭。在西方新教神學中,還出現一些新的流派,如在德國信義宗神學家潘霍華提出世俗化和「非宗教化的基督教」的影響下,美國出現「神死神學」;在存在主義哲學影響下,由布爾特曼倡導的「非神話化」神學;受德國布洛赫希望哲學的啟發,有莫爾特曼的希望神學。還有以懷特海和哈爾特松為代表的「過程神學」。那些繼承20年代基要主義,在神學思想上捍衛傳統教義的神學家們,對上述各派新神學都持批判態度,但他們除強調傳福音和追求個人得救外,對各種社會道德問題也表示關注,被統稱為新福音派;他們在新教廣大信徒中,影響頗大。40年代以來,新教在派系和組織上,出現按宗派、地區或國家重新聯合的趨勢。
天主教的改革 由於宗教改革運動的沖擊,天主教在歐洲的勢力大為削弱。為了重振教廷威信,天主教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內部,以對新教的改教運動採取統一對策,史稱反宗教改革。1545~1564年,教廷召開特蘭托公會議,會議譴責馬丁·路德和茨溫利等在教義上的改革主張,並對天主教內的教儀體制等方面作出一些規定,1564年通過的特蘭托公會議信綱成為直至第二次梵蒂岡公會議召開前天主教的信仰規范;同時,對修會制度進行改革。1534年成立的新型修會組織耶穌會,在歐洲許多國家迅速發展,成為擁護教皇和抵制新教的有力組織。17世紀,天主教內部發生了詹森主義的爭論,以荷蘭天主教反正統派神學家詹森及法國神學家巴斯克等為一方,與耶穌會展開激烈論爭。在神學思想上詹森派信守奧古斯丁的預定論和恩寵論,耶穌會派則支持莫林那主義,用「中介知識」的概念,調和上帝的預定和人的自由意志。詹森派還支持高盧主義,在法國教會中力圖削弱教皇的權威。1713年,克雷芒十一世公布教皇詔書,譴責詹森主義為謬誤。一部分詹森派成員後來移居荷蘭,繼續發展。在法國的詹森派堅持高盧主義立場,造成法國天主教會的分裂。
18世紀,在啟蒙運動和理性主義的影響下,歐洲一些民族國家如法國、葡萄牙、西班牙等,對教廷的離心傾向日益增強。各國不滿於耶穌會士干預內政外交,要求將其取締。教皇克雷芒十四世迫於法國政府壓力,於1773年宣布解散耶穌會。至1814年教皇庇護七世時始再恢復。1789年法國革命爆發後,拿破崙入侵義大利;1797年教皇國遭到洗劫。二年後,庇護六世被擄,死於法國。這時教皇威信降至歷史上的最低點。1800年,庇護七世重建教皇國。1809年拿破崙又將其並入法國版圖。1929年,庇護十一世和墨索里尼簽訂拉托蘭條約,教皇擁有獨立的梵蒂岡城國的主權方被正式承認。
Ⅵ 中世紀基督教四大托缽修會
奧斯定會與加爾默羅會、方濟各會、多明我會合稱天主教四大托缽修會。
【奧斯定會】(Augustinian Orders)天主教托缽修會之一。一譯「奧古斯丁會」。原為凡根據奧斯定(又譯「奧古斯丁」)於塔加斯得所倡導的隱修修會會規而成立的各隱修修會的總稱。最初以隱修會的形式存在於北非。388年,成立於塔加斯得。至5世紀汪達爾人入侵北非千,建立隱修院19座。這些早期修會在歐洲發展時間不明確,到 11、12世紀有文獻指出法蘭西、日爾曼、英格蘭、匈牙利、義大利各地有該會修院。傳至歐洲後,稱「奧斯定隱修會」。11世紀,教宗格列高利七世曾用此修會制度改革義大利北部、法國南部的隱修院。1256年,教宗亞歷山大四世(Alexander IV, 1256-1261在位)將義大利隱修會眾聯合組成統一的奧斯定會。不久又放棄隱修制度而成為當時的四大托缽修會之一,即在保留奧斯定隱修會會規的基礎之上採用多明我會的組織機構形式,但仍稱隱修會,以區別於其它托缽修會。13世紀中葉,得到迅速發展,會員達3萬餘人,修院2,000餘所,散布於歐洲很多地方。馬丁·路德屬於該會。路德時代,該會有會士2萬人。宗教改革時期,該會成員大減。16世紀天主教改組修會運動時,多馬·維蘭諾凡(Tomás de Villanueva, 1488-1555)於葡萄牙組成「奧斯定重整會」,又在西班牙改名為「重整奧斯定會」(Recollecti)。該會有總會長、各級會長以及院長。穿黑衣,戴尖頂帽,束黑皮帶。該會為女修道者設有「第二會」,並為在俗教徒設有「第三會」。1680年,奧斯定會由菲律賓傳入中國,在北京和江南傳教。中斷百餘年後於1879年專設湘北代牧區,中心機構設於湖南澧州,受西班牙修士的控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會外籍教士撤出中國大陸。1796年,傳入美國,於中西部東部各有一個總主教區,遠西有一個副主教區,會士有700人。教區內建立小型教堂、數所高中和學院3所——美理麥克、畢斯坎恩和托蘭汀,另外建立一所大學——維蘭諾瓦大學。參見「托缽修會」、「奧古斯丁」。
加爾默羅會
天主教托缽修會之一。前身是由義大利人貝托爾德於12世紀中在巴勒斯坦加爾默羅山創建的隱修院,約於13世紀時改為托缽修會。會規要求會士安貧、守貞、服從、靜默、齋戒。14世紀末~15世紀初雖衰落,16世紀重整復興後,又制訂嚴格規戒,要求會士禱告、苦行、緘默 、與世隔絕。該會為女修道者設有第二會,為在俗教徒設有第三會。清同治八年(1869)女修會傳入中國,十三年男修會傳入中國。
方濟各會
方濟各會是天主教托缽修會之一,一譯法蘭西斯派,拉丁文名Ordo Fratrum Minorum,是拉丁語小兄弟會的意思,因其會士著灰色會服,故又稱灰衣修士。1209年義大利阿西西城富家子弟方濟各(Franciso Javier 1506-1552)得教皇英諾森三世的批准成立該會,1223年教皇洪諾留三世批准其會規。方濟各會提倡過清貧生活,衣麻跣足,托缽行乞,會士間互稱"小兄弟"。他們效忠教皇,反對異端,中世紀時曾為替教皇出售贖罪券而到處遊方。
初創時,會內不置產業,靠乞食為生,後會規鬆弛,在城市內建立住院,積聚大量錢財,內部為此意見不一,引起紛爭,從而分裂為守規派、住院派、嘉布遣派三各支派。後守規派進行改革,自稱方濟各派,16世紀時通過傳教向外發展。方濟各的同鄉女子克拉拉創建的女修會,倡導隱修,稱方濟各第二會,又稱克拉拉會,後也分裂成數派,並參加傳教活動。還有為在俗教徒設立的第三會,入會者不必出家,只須在修會指導下安貧樂道或解囊布施,過清貧生活。這些對當時社會有較大影響。
該會重視學術研究及文化教育事業,著名學者如波拿文都拉、羅傑·培根、J.鄧斯·司各特等皆出於該會。中國元代時,該會約翰·孟高維諾等曾多次從陸路到中國,在北京、泉州等地設立教區,建造教堂,時稱也里可溫。明代中下葉,又從海上進入閩浙一帶。清代中葉以後在中國轄有眾多教區,主要傳教於魯、晉、兩湖、陝、甘等地。近年來,傳教的主要方向為非洲。在拉美教會和解放神學家中也不乏其會士。
多明我會
多明我會(拉丁名 Ordo Dominicanorum,又譯為道明會),亦稱「佈道兄弟會」。會士均披黑色斗篷,因此稱為「黑衣修士」,以區別於方濟各會的「灰衣修士」,加爾默羅會的「白衣修士」。天主教托缽修會的主要派別之一。
多明我會的誕生
1215年,多明我會由西班牙貴族多明我創立於法國圖盧茲,1217年獲教皇洪諾留三世批准。多明我會建會不久就參與對阿爾比派的攻擊,並受教皇委託,主持異端裁判所,職掌教會法庭及教徒訴訟事宜。至今羅馬教廷的信理部及教會最高法庭仍由其會士掌握著。
多明我會的主要宗旨
多明我會以佈道為宗旨,著重勸化異教徒和排斥異端。其會規接近奧斯定會和方濟各會,也設女修會和世俗教徒"第三會",主要在城市的中上階層傳教。在靈修方面,該會稱多明我曾得有聖母瑪利亞親授之《玫瑰經》,並加以推廣,今已成為全世界天主教徒最普遍傳誦之經文。該會還興辦大學,獎勵學術研究。擁有著名學者大阿爾伯特(St. Albert the Great)及聖道茂(St. Thomas Aquinas)。
多明我會在華傳教的情況
1631年1月2日或3日,多明我會的高奇神父(Ange Cocchi)從菲律賓抵達中國福建北部的福安,正式開始對華傳教,在頂頭村得到大批信徒,並建造了教堂。高奇神父於1633年去世,接替他的是充滿激情、毫不妥協的黎玉范神父(Juan Bautista Morales或Jean—Baptiste Morales)。黎玉范向教廷報告,指責耶穌會寬容中國信徒祭祖、尊孔,引發了曠日持久的中國禮儀之爭。
1696年,福建成立獨立的監牧區。在該省的傳教中心有:福安、頂頭、穆陽、羅源、福寧、福州、廈門、延平等地。信徒不僅人數眾多,而且十分虔誠。在福建的多明我會還培養出了第一位中國籍主教羅文藻。
多明我會在華傳教的范圍一直局限於福建以及台灣。在福建曾經建立了福州、廈門、福寧(霞浦)、建甌、汀州等教區。位於福州倉山區泛船浦規模宏大的主教座堂也稱為福州聖多明我主教座堂。
Ⅶ 東正教的由來是怎樣的
325年尼西亞公會議以後,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派教會和以羅馬為中心的西派教會間,因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差異,矛盾逐漸尖銳。330年君士坦丁一世遷都君士坦丁堡後,兩派在誰居教會首席地位的問題上,爭斗愈烈。以後歷經6~8世紀的「和子句糾紛」和9世紀的佛提烏分裂,以及11世紀東西教會對義大利南部教會控制權的爭奪,1054年終於釀成東西教會大分裂。教會從這里分成東部和西部兩個教會。雙方都認為自己的教會才是由基督/宗徒使徒所開創的最原始的教會,並且都不讓對方擁有這頭銜。東部教會在自己的名稱里頭加上了「正」(正統)所表示的是他們認為東正教會保留了最原始的教導和崇敬的教會傳統。所有的東正教派教會都可以回溯他們的脈系直至五個早期的基督教會中心:羅馬教會、耶路撒冷教會、安提阿教會、亞歷山大教會和君士坦丁堡教會。
東派教會自9世紀起,已逐漸向保加利亞、基輔羅斯等國發展。1054年後,拜占庭國勢日益衰落,羅馬教會繼續謀求居整個基督教世界首席的地位。1096年教皇烏爾班二世組織十字軍東征。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攻佔君士坦丁堡。1206年,東正教普世牧首區被迫遷往尼西亞。1261年,拜占庭皇帝彌迦勒八世帕利俄羅戈斯收復首都,牧首區遷回君士坦丁堡。
12世紀後,拜占庭帝國外憂內患頻仍。東派教會原有的四大主教區已有兩個(安提阿和亞歷山大)為穆斯林佔領,另一主教區耶路撒冷則為十字軍建立的拉丁王國所佔。15世紀30年代,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拜占庭發動進攻,君士坦丁堡向西方求救,教皇尤金四世乘機於1438年召開佛羅倫薩公會議,旨在使東方教會屈服,確立教皇在基督教內的首腦地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約瑟二世率領東正教會代表700人參加。會議就煉獄、和子句等教義問題展開爭論。由於東正教會讓步,次年7月會議簽署通過東西教會合一決議,確認教皇為「基督在世代表」,具有全權地位。史稱佛羅倫薩合一。後因東派教會內反對派的抵制,迫使參加會議的東派代表聲明簽字無效,合一終於沒有成功。
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君士坦丁堡成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首都。蘇丹出於政治考慮,對東正教會採取寬容政策,承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為被征服的東正教徒總管,其監管范圍包括東正教會四大牧首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君士坦丁堡牧首雖自稱具有普世性,實際上處於被征服地位。16世紀以後,一些國家、地區和民族的正教會先後成立自主教會。君士坦丁堡正教會在督管區基礎上成立。1589年,俄羅斯正教會取得自主地位,建立牧首區。以後,使用俄羅斯正教禮儀的教會,常通稱俄羅斯正教。
東正教在歷史上形成了5個中心:亞歷山大里亞教區、耶路撒冷教區、安提阿教區、君士坦丁堡教區和莫斯科教區。中世紀時,它直接受拜占庭帝國的控制、領導,並成為其國教。16世紀末,俄羅斯東正教會脫離君士坦丁堡教區牧首的領導而獨立自主,並使其宗教成為使用斯拉夫語的俄羅斯正教,受沙皇政府的控制並成為國教。18世紀以後,東歐一些國家的東正教會陸續脫離君士坦丁堡教區牧首的管轄而宣稱行政上的獨立自主。
東正教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15個獨立自主教會和兩個自治教會,但在名義上仍共同承認君士坦丁堡教區牧首的首席地位。它們尊重各自所在國家的政治立場和觀點。雖然對當代國際迫切問題持不同態度,但它們都同意互相接觸,參加基督教合一運動,出席全東正教國際會議,討論共同關心的問題。
東正教非常重視復活節,更甚於聖誕節。他們計算復活節的方法與西方天主教及基督教不一樣,他們採納來自猶太人逾越節(Pascha,俄語:Пасха)的傳統,把猶太歷正月十四日晚定為復活節,紀念猶太民族主神「耶和華」擊殺埃及的長子,及他們祖先希伯來人逃出埃及的節期。
俄羅斯復活節的時間每年隨俄歷的時間改變,基本位於短暫而珍貴的春天的末尾。(俄羅斯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氣候的特殊性,冬季漫長,春季短暫,往往一周前還是銀裝素裹,一周後就已經冰雪消融、綠草如茵了。從時間上講也就兩三個星期左右,滿街就已由臃腫的皮衣變為絢麗的夏裝了。)
在現在大多數俄羅斯人眼中,除了新年和每年5月9日的勝利節,就數俄羅斯復活節最為隆重了。對於那些虔誠的信奉東正教的人們來講,俄羅斯復活節則是一個大典!
從俄羅斯復活節前7周開始,虔誠的東正教教徒就開始進行大齋戒。按照教義的規定,在這期間,教徒們不能吃葷,不進行娛樂活動,不嫁娶……結果,導致市場上肉價在一定程度上的下跌,我們這些不信教的外國學生可就趁此機會大快朵頤了,好像是到了開齋節。
耶穌復活節之後第五十天,是東正教重要的宗教節日-聖靈降臨節(Троица)。教徒用白樺樹枝裝飾院落、門廊,用野草裝飾房間。習慣在清早去公墓,用鮮花和白樺樹枝裝點逝者的墳墓,以追憶逝者。有點像中國清明節的風俗,市場上開始有人販賣一些即將發芽的樹枝給掃墓的人們,一般還會在田野、森林、山坡舉行慶祝活動,唱起歌,跳起環舞,吃雞蛋餡餅。
節前一個星期肉價尤其是雞蛋的價格開始上漲,同時多了很多賣顏料的小攤子,按照俄羅斯人的習慣,要開始准備復活蛋了,這是我這個非教派人士最熱衷的節目啦,上市場批發來一箱雞蛋,用大鍋煮熟,就能開畫了,至於畫什麼嘛,自然是隨性所至,天馬行空,反正俺也不是什麼虔誠教徒,也就沒那褻瀆神靈一說咯。葯罐子的私家作品
俄羅斯的彩蛋藝術有別於西方基督教和天主教,自成一統,獨樹一幟,及其精美華麗。除去傳統的用雞蛋畫制的彩蛋外,還有用水晶寶石,琥珀瑪瑙鑲嵌而成的用作裝飾和進行宗教儀式藝術精品,每年到這個時候聖彼得堡的博物館都會舉行一些彩蛋展覽,可不要小看這些彩蛋啊,它們每年不知道能俘虜多少外國遊人的呢。
除了美麗的彩蛋外,復活節的另外一樣節慶食品就是一種叫кулич(古里奇)的圓柱形甜麵包,這種甜麵包外型是麵包,卻有著蛋糕的細膩口感和香甜味道,聽買麵包的大娘介紹說必須得用一種特殊的麵粉揉入新制的黑葡萄乾烤制而成,烤好的麵包胚上再
虔誠祈禱;惟一的區別在於男人要脫帽,女人要用頭巾將頭發包裹起來。現在俄羅斯的年輕人雖然也信教,但往往流於形式,俄羅斯復活節晚上去教堂看熱鬧的成分更多一些。零點的鍾聲敲響的一剎那,教堂內所有的燈會在同一時間打亮,頌經聲響起,人們高聲歡呼「Христосвоскрес!(基督復活了!)」根據傳統,在俄羅斯復活節這天,人們見面時要互相祝福並親吻3次以示祝賀,同時還要互相交換俄羅斯復活節彩蛋,吃俄羅斯復活節蛋糕。在這一天,所有的人可以去教堂隨
意打鍾,隨時隨地都有渾厚的鍾聲傳來。俄羅斯復活節最受歡迎游戲為「玩蛋」俄羅斯復活節傳統是上教堂,但是時下俄羅斯年輕人則在過節時分舉行「玩蛋」游戲
其實這種「玩蛋」游戲也是一種傳統習俗,只是現在因為有電視與廣告宣傳,加上有高額獎金刺激,讓活動變得多彩多姿。比賽項目有豎蛋與碰蛋兩種。前者是在一分鍾內將蛋豎立在桌上,誰豎的蛋多就是贏家。
另外一種是碰蛋,看誰的蛋是真正堅實的「蛋王之王」。據上電視的優勝者說,他的雞蛋是在街上向老太太買的,是真正的土雞蛋,而不是商店飼料雞所生的蛋。而且他是以傳統洋蔥水將蛋煮熟。所以他的雞蛋無堅不摧。復活節除要吃кулич復活麵包外,還有煮黏稠的果子凍кисель(奇謝里),最重要的是東正教教徒經過一個月的齋戒期,今天是開葷的日子,所以俄國人說,復活節大吃大喝是上帝規定的。
Ⅷ 求一段歷史: 耶路撒冷最初是怎樣從羅馬天主教落入伊斯蘭教手中的.
穆罕默德(Muhammad)於公元六一零年宣稱他得到來自天上的訊息的啟示,他所得到的天上訊息就是「可蘭經」,這個經典要求信徒絕對服從唯一的天主。這種絕對服從的行為,阿拉伯語就叫作「伊斯蘭」(Islam)。因此,信奉可蘭經的人士便稱為伊斯蘭教徒。穆罕默德要在阿拉伯世界重建一神教、並使阿拉伯人在世界中與其他民族平坐平起。
伊斯蘭教誕生後,穆罕默德開始以武力征服阿拉伯半島其他部落,鏟除麥地那所有的猶太教徒,自立為教主,建立一個以「可蘭經」為法律的政教一體的國度。公元六三零年,穆罕默德攻下麥加,兩年後死在麥地那。當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在阿拉伯半島崛起的時候,西北邊的羅馬帝國和東邊的波斯帝國都已經式微,於是阿拉伯人乘機東征西討,以閃電戰術佔領了許多地方。他們樂意為擴展唯一真神的國而效命疆場,馬革裹屍也在所不惜。這便是伊斯蘭教保守派人士通稱的「聖戰」(djihad)。
公元六三八年,耶路撒冷、敘利亞、巴勒斯坦相繼陷落,二年埃及的亞歷山大城也淪陷,六五一年阿拉伯人滅波斯王朝。北非的居民對抗阿拉伯人的入侵比較頑強,但也在第七世下半葉接二連三失守。公元六七零年,阿拉伯人在突尼西亞建立凱魯萬城,公元六九八年迦太基城棄守。到此,北非完全成為阿拉伯人的天下。公元七一一年,阿拉伯人和北非的柏柏人(Berberi)聯合,跨海向歐洲的伊比利安半島進發,佔領了西班牙,直搗法蘭克王國的心臟普瓦捷(Poitiers)城。阿拉伯的伊斯蘭教徒進犯歐洲,信仰基督的歐洲是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的,從此便揭開一連串無止無休的戰爭。這場基督信徒和阿拉伯伊斯蘭教徒之間的神聖戰爭延綿了七百六十年,直到公元一四九二年伊斯蘭教徒被逐出西班牙,退回北非為止才結束。
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的聖地,初世紀的時候已有人從歐洲前往耶路撒冷朝聖,這些朝聖者千辛萬苦、拔山涉水、他們的目的無非是要憑吊昔日耶穌基督生活過的地方,親身體驗一下當時基督的生活,默想他所受的苦難,甚至效法他死在他死亡的地方,藉以凈化自己的生活,為自己一生的罪過作補贖,希望將來在世界末日的時候,同基督一起復活。
但是自公元六三八年始,耶路撒冷就被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所佔領,這樣基督徒朝聖之路充滿了危險。
公元十一世紀,原出自中亞大草原的突厥人在中亞地區建立了一個廣大的王國後,揮軍南下,攻佔了波斯和伊拉克,並向西挺進,從拜占庭帝國手中佔領了敘利亞和巴勒斯坦,把勢力延伸到安那托列亞高原半島,更於公元一零七一年在曼西克爾特(Mantzikert)擊敗了拜占庭帝國大軍,直逼都城君士坦丁堡。這項軍事行動威脅了歐洲東部和亞洲西部地區政治軍事局勢的平衡與穩定,也因此前往聖地朝聖的旅途與活動變得更加艱難和危險,拜占庭皇帝於是向羅馬教宗和西方各國求援。這項求援終於導致歷史上出名的十字軍東征。
Ⅸ 東正教的歷史
東正教 (英語:Eastern Orthodox Church) 又稱正教、希臘正教、東方正教,是基督教中的一個派別,主要是指依循由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所流傳下來的基督教傳統的教會,它是與天主教、基督新教並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正教」的希臘語(Orthodxia)意思是正統。如果以「東部正統派」的主要的和狹義的定義來分,「東部」教會里人數最多的教會是俄羅斯正教會和羅馬正教會。而歐洲正教會(不分東西邊)最古老的則是希臘正教會。若是以英語系國家的西方人慣用的用法來分,「東部正統派」有較廣的定義,也包含了「東方正統教會」(「Oriental Orthodox」中文字面意思和東正教一樣,但兩者是不同的教會)。
「正教」的希臘語(Orthodxia)意思是正統。 如果以「東部正統派」的主要的和狹義的定義來分,「東部」教會里人數最多的教會是俄羅斯正教會和羅馬正教會。而歐洲正教會(不分東西邊)最古老的則是希臘正教會。若是以英語系國家的西方人慣用的用法來分,"東部正統派"有較廣的定義,也包含了「東方正統教會」(「Oriental Orthodox」中文字面意思和東正教一樣,但兩者是不同的教會)。 早期的基督宗教在公元1054年發生了基督宗教大分裂,教會從這里分成東部和西部兩個教會。雙方都認為自己的教會才是由基督/宗徒使徒所開創的最原始的教會,並且都不讓對方擁有這頭銜。東部教會在自己的名稱里頭加上了「正」(正統)所表示的是他們認為東正教會保留了最原始的教導和崇敬的教會傳統。有些人認為羅馬天主教會代表的是「西部傳統」,然而持不同意見的人則認為羅馬教會已經背離傳統。 所有的東正教派教會都可以回溯他們的脈系直至五個早期的基督教會中心:羅馬教會、耶路撒冷教會、安提阿教會、亞歷山大教會和君士坦丁堡教會。雖然所有的東正教教會都承認君士坦丁堡牧首為最高領袖(正式頭銜為君士坦丁堡,新羅馬大主教和普世牧首 ),但是教會之間並不是完全一體,而是在彼此承認的狀態下相互獨立。
因強調自身是《尼西亞信經》中所言「唯一的、從使徒傳下來的」教會,故稱正教;又因由基督教初期流行於東羅馬帝國希臘語地區的教會發展而成,故稱東正教;而由於教會的精神中心在希臘,而且希臘語是儀式中的主要語言(另外的主要語言有俄語、斯拉夫語等),故又稱希臘正教。根據1990年統計,全世界共有信徒1.7億人。
325年尼西亞公會議以後,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派教會和以羅馬為中心的西派教會間,因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差異,矛盾逐漸尖銳。330年君士坦丁一世遷都君士坦丁堡後,兩派在誰居教會首席地位的問題上,爭斗愈烈。以後歷經6~8世紀的「和子句糾紛」和9世紀的佛提烏分裂,以及11世紀東西教會對義大利南部教會控制權的爭奪,1054年終於釀成東西教會大分裂。
東派教會自9世紀起,已逐漸向保加利亞、基輔羅斯等國發展。1054年後,拜占庭國勢日益衰落,羅馬教會繼續謀求居整個基督教世界首席的地位。1096年教皇烏爾班二世組織十字軍東征。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攻佔君士坦丁堡。1206年,東正教普世牧首區被迫遷往尼西亞。1261年,拜占庭皇帝彌迦勒八世帕利俄羅戈斯收復首都,牧首區遷回君士坦丁堡。
12世紀後,拜占庭帝國外憂內患頻仍。東派教會原有的四大主教區已有兩個(安提阿和亞歷山大)為穆斯林佔領,另一主教區耶路撒冷則為十字軍建立的拉丁王國所佔。15世紀30年代,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拜占庭發動進攻,君士坦丁堡向西方求救,教皇尤金四世乘機於1438年召開佛羅倫薩公會議,旨在使東方教會屈服,確立教皇在基督教內的首腦地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約瑟二世率領東正教會代表 700人參加。會議就煉獄、和子句等教義問題展開爭論。由於東正教會讓步,次年7月會議簽署通過東西教會合一決議,確認教皇為「基督在世代表」,具有全權地位。史稱佛羅倫薩合一。後因東派教會內反對派的抵制,迫使參加會議的東派代表聲明簽字無效,合一終於沒有成功。
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君士坦丁堡成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首都。蘇丹出於政治考慮,對東正教會採取寬容政策,承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為被征服的東正教徒總管,其監管范圍包括東正教會四大牧首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君士坦丁堡牧首雖自稱具有普世性,實際上處於被征服地位。16世紀以後,一些國家、地區和民族的正教會先後成立自主教會。君士坦丁堡正教會在督管區基礎上成立。1589年,俄羅斯正教會取得自主地位,建立牧首區。以後,使用俄羅斯正教禮儀的教會,常通稱俄羅斯正教。
在拜占庭帝國時期,東正教是帝國國教,它在很大程度上依附於世俗政權,大主教的任免,主教會議的召開,對教義的解釋,均由皇帝控制掌握。日常領導則由牧首負責。早期主要牧首區有4個,即君士坦丁堡、亞力山大里亞、安提阿和耶路撒冷。15世紀拜占庭帝國滅亡後,各國家、地區和民族先後成立自主教會。16世紀末,莫斯科都主教脫離君士坦丁堡自立,建立牧首區,形成使用斯拉夫語的俄羅斯正教會,東歐各國正教亦陸續宣布自主。各自主教會在法規和行政方面有獨立自主權,並可自選大主教,但彼此之間在信仰和聖事上是共同的。東正教自主教會有15個,即君士坦丁堡正教會、亞歷山大正教會、安提阿正教會、耶路撒冷正教會、俄羅斯正教會、喬治亞正教會、塞爾維亞正教會、保加利亞正教會、羅馬尼亞正教會、塞普勒斯正教會、希臘正教會、阿爾巴尼亞正教會、波蘭正教會、捷克斯洛伐克正教會、美國正教會,另外在日本和芬蘭也有自治教會。20世紀60年代,東正教各教會曾聯合召開了幾次世界性會議,討論使其教義、禮儀符合時代要求,與羅馬天主教平等對話以及參加「普世教會運動」等問題。
東正教不承認羅馬教皇的權威和領導,它自設牧首區,牧首區下轄數個首府主教區。主教區首腦為主教,以下是司祭和輔祭。東正教各牧首區承認君士坦丁堡牧首為「普世教會牧首」,是教會的精神領袖。但這僅僅是一個榮譽地位,普世牧首並不對其他牧首區具有任何實際的領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