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涉疫情矛盾糾紛
『壹』 鄉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矛盾糾紛的主要范圍
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的范圍主要是民間糾紛,包括發生在公民與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和其它社會組織之間涉及民事權利義務爭議的各種糾紛。
新形式下的人民調解工作延伸到了醫患糾紛、交通肇事賠償糾紛、勞動糾紛及校園損害賠償糾紛等領域。實際上只要當事人認可,程序與過程不違法,一般的民事糾紛都可以作為人民調解的范圍。
『貳』 鄉鎮綜治維穩不穩定問題矛盾糾紛化解方案
健全和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機制,把各類矛盾糾紛問題解決在基專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是做屬好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的一項治本性措施。我鎮要按照「排查得早、發現得了、控製得註解決得好」的要求,每周進行一次不穩定因素排查,每逢特護期,啟動「全面排查、一天一排查、一周一匯總」專項工作機制。深入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摸排不穩定因素,力求做到底子清,情況明。對可能影響穩定的矛盾糾紛和重點人員進行逐一梳理登記,分門別類做好台帳。加大調處力度,注重調處時限和質量,防止推諉扯皮,防止矛盾激化,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交待,確保問題及時解決,矛盾糾紛及時化解。對各類上訪群體和涉法涉訴、信訪老戶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的熱點、難點問題要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調處。
『叄』 鄉鎮衛生院傳染病疫情爆發流行和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預案
為進一步加強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的管理,保障信息報告系統規范有效運行,及時准確掌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快速有效地處置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特製定本規范。本規范適用於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職業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監督機構以及其他專業防治機構和醫療機構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的報告和管理。 一、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報告管理辦法》、《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辦法》等制定本規范。 二、基本原則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遵循依法報告、統一規范、屬地管理、准確及時、分級分類的原則。 三、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一)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工作進行監督和管理,根據《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要求,組織人員對本規范規定報告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核實、確認和分級。具體分級標准詳見《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二)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指定專門機構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系統的技術管理,網路系統維護,網路人員的指導、培訓。 (三)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職業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監督機構或其他專業防治機構負責職責范圍內的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的業務管理工作、網路直報和審核工作,定期匯總、分析轄區內相關領域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 (四)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負責報告發現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 (五)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職業病預防控制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監督機構或其他專業防治機構接受公眾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舉報、咨詢和監督,負責收集、核實、分析轄區內來源於其他渠道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 四、報告范圍與標准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范圍,包括可能構成或已發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其報告標准不完全等同於《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判定標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確認、分級由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實施。 (一)傳染病 1、鼠疫:發現1 例及以上鼠疫病例。 2、霍亂:發現1 例及以上霍亂病例。 3、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發現1 例及以上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發現1 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5、炭疽:發生1 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 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自然村寨、社區、建築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3 例及以上皮膚炭疽或腸炭疽病例;或1 例及以上職業性炭疽病例。 6、甲肝/戊肝:1 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自然村寨、社區、建築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5 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例。 7、傷寒(副傷寒):1 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自然村寨、社區、建築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5 例及以上傷寒(副傷寒)病例,或出現2 例及以上死亡。 8、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 天內,同一學校、幼兒園、自然村寨、社區、建築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10 例及以上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現2 例及以上死亡。 9、麻疹:1 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自然村寨、社區、建築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10 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10、風疹:1 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自然村寨、社區等集體單位發生10 例及以上風疹病例。 11、流行性腦脊髓膜炎:3 天內,同一學校、幼兒園、自然村寨、社區、建築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3 例及以上流腦病例,或者有2 例及以上死亡。 12、登革熱:1 周內,一個縣(市、區)發生5 例及以上登革熱病例;或首次發現病例。 13、流行性出血熱:1 周內,同一自然村寨、社區、建築工地、學校等集體單位發生5 例(高發地區10 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熱病例,或者死亡1 例及以上。 14、鉤端螺旋體病:1 周內,同一自然村寨、建築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5 例及以上鉤端螺旋體病病例,或者死亡1 例及以上。 15、流行性乙型腦炎:1 周內,同一鄉鎮、街道等發生5 例及以上乙腦病例,或者死亡1 例及以上。 16、瘧疾:以行政村為單位,1 個月內,發現5 例(高發地區10例)及以上當地感染的病例;或在近3 年內無當地感染病例報告的鄉鎮,以行政村為單位,1 個月內發現5 例及以上當地感染的病例;在惡性瘧流行地區,以鄉(鎮)為單位,1 個月內發現2 例及以上惡性瘧死亡病例;在非惡性瘧流行地區,出現輸入性惡性瘧繼發感染病例。 17、血吸蟲病:在未控制地區,以行政村為單位,2 周內發生急性血吸蟲病病例10 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點1 周內連續發生急性血吸蟲病病例5 例及以上;在傳播控制地區,以行政村為單位,2周內發生急性血吸蟲病5 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點1 周內連續發生急性血吸蟲病病例3 例及以上;在傳播阻斷地區或非流行區,發現當地感染的病人、病牛或感染性釘螺。 18、流感:1 周內,在同一學校、幼兒園或其他集體單位發生30例及以上流感樣病例,或5 例及以上因流感樣症狀住院病例,或發生1 例及以上流感樣病例死亡。 19、流行性腮腺炎:1 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等集體單位中發生10 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20、感染性腹瀉(除霍亂、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1 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自然村寨、社區、建築工地等集體單位中發生20 例及以上感染性腹瀉病例,或死亡1 例及以上。 21、猩紅熱:1 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等集體單位中,發生10例及以上猩紅熱病例。 22、水痘:1 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等集體單位中,發生10 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23、輸血性乙肝、丙肝、HIV:醫療機構、采供血機構發生3 例及以上輸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IV 感染。 24、新發或再發傳染病:發現本縣(區)從未發生過的傳染病或發生本縣近5 年從未報告的或國家宣布已消滅的傳染病。 25、不明原因肺炎: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二)食物中毒: 1、一次食物中毒人數30 人及以上或死亡1 人及以上; 2、學校、幼兒園、建築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數5 人及以上或死亡1 人及以上。 3、地區性或全國性重要活動期間發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數5人及以上或死亡1 人及以上。 (三)職業中毒:發生急性職業中毒10 人及以上或者死亡1 人及以上的。 (四)其他中毒:出現食物中毒、職業中毒以外的急性中毒病例3 例及以上的事件。 (五)環境因素事件:發生環境因素改變所致的急性病例3 例及以上。 (六)意外輻射照射事件:出現意外輻射照射人員1 例及以上。 (七)傳染病菌、毒種丟失:發生鼠疫、炭疽、非典、艾滋病、霍亂、脊灰等菌毒種丟失事件。 (八)預防接種和預防服葯群體性不良反應: 1、群體性預防接種反應:一個預防接種單位一次預防接種活動中出現群體性疑似異常反應;或發生死亡。 2、群體預防性服葯反應:一個預防服葯點一次預防服葯活動中出現不良反應(或心因性反應)10 例及以上;或死亡1 例及以上。 (九)醫源性感染事件:醫源性、實驗室和醫院感染暴發。 (十)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2 周內,一個醫療機構或同一自然村寨、社區、建築工地、學校等集體單位發生有相同臨床症狀的不明原因疾病3 例及以上。 (十一)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五、報告內容 (一)事件信息 信息報告主要內容包括:事件名稱、事件類別、發生時間、地點、涉及的地域范圍、人數、主要症狀與體征、可能的原因、已經採取的措施、事件的發展趨勢、下步工作計劃等。具體內容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卡》。 (二)事件發生、發展、控制過程信息 事件發生、發展、控制過程信息分為初次報告、進程報告、結案報告。 1、初次報告 報告內容包括事件名稱、初步判定的事件類別和性質、發生地點、發生時間、發病人數、死亡人數、主要的臨床症狀、可能原因、已採取的措施、報告單位、報告人員及通訊方式等。 2、進程報告 報告事件的發展與變化、處置進程、事件的診斷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勢態評估、控制措施等內容。同時,對初次報告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卡》進行補充和修正。重大及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至少按日進行進程報告。 3、結案報告 事件結束後,應進行結案信息報告。達到《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分級標準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結束後,由相應級別衛生行政部門組織評估,在確認事件終止後2 周內,對事件的發生和處理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其原因和影響因素,並提出今後對類似事件的防範和處置建議。 六、報告方式、時限和程序 獲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的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報告人,應當在2小時內以電話或傳真等方式向屬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專業機構報告,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同時進行網路直報,直報的信息由指定的專業機構審核後進入國家資料庫。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報告人,應採用最快的通訊方式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卡》報送屬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專業機構,接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卡》的專業機構,應對信息進行審核,確定真實性,2 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同時以電話或傳真等方式報告同級衛生行政部門。 接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盡快組織有關專家進行現場調查,如確認為實際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根據不同的級別,及時組織採取相應的措施,並在2小時內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同時向上一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如尚未達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標準的,由專業防治機構密切跟蹤事態發展,隨時報告事態變化情況。 七、信息監控、分析與反饋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分析 1、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專業機構,應根據衛生行政部門要求,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析制度,每日對網路報告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動態監控,定期進行分析、匯總,並根據需要隨時做出專題分析報告。 2、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專業機構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析結果要以定期簡報或專題報告等形式向上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專業機構和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並及時向下一級衛生行政部門和相同業務的專業機構反饋。 八、技術保障 國家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系統,為全國提供統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網路平台,用於收集、處理、分析和傳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信息系統覆蓋中央、省、市(地)、縣(市)、鄉(鎮、街道)。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專業機構,負責轄區內網路密碼的分配和管理。網路密碼定期更換,不能泄露和轉讓。 九、監督管理與考核指導 (一)監督與指導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工作進行監督管理,對轄區內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監督機構以及其他專業防治機構相關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和管理情況進行經常性的監督,對違法行為依法進行調查處理。 (二)檢查與考核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專業機構定期對本區域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工作按照本規范要求進行檢查與考核。
『肆』 如何看待疫情期間涉及口罩類投訴79368件這件事情
中國消費者協會利用網路平台開展「2020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線上主題活動,發布了涉疫情投訴總體情況。報告顯示,2020年1月20日至2月29日,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涉疫情消費者投訴180972件。
其中,按投訴性質分:涉及價格問題81581件,佔比45.08%,合同35260件,佔比19.48%,質量問題6件,佔比11.68%,售後服務問題10521件,佔5.81%,假冒問題6412件,佔比3.54%。
按商品和服務類別分:涉及口罩類投訴79368件,佔比43.86%;蔬菜糧油類投訴15039件,佔比8.31%;餐飲服務類投訴13829件,佔比7.64%;網路購物類投訴10139件,佔比5.60%;出行服務類投訴9067件,佔比5.01%。
『伍』 上半年7506人涉疫情詐騙被抓獲是怎麼回事
公安部28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以來公安機關打擊治理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工作有關情況。
上半年,全國共破獲電信網路詐騙案件10.1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2萬名,同比分別上升73.7%、78.4%。從嚴從重從快打擊涉疫情詐騙犯罪,共破案1.6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506名,有力服務全國疫情防控大局。
集中打擊網路貸款、網路刷單、殺豬盤、冒充客服等4類電信網路詐騙高發類犯罪,共搗毀窩點2460個,抓獲嫌疑人1.9萬名,破獲案件2.3萬起,高發類案得到有效遏制,網路貸款類案件佔比由年初的40%下降至20%,網路刷單詐騙日均發案下降30%,殺豬盤案件造成的損失數環比下降25%,冒充客服類案件連續兩個月發案環比下降。
(5)鄉鎮涉疫情矛盾糾紛擴展閱讀
防止網路詐騙的有效方法:
1、使用安全的支付工具作為交易手段。對於一些常見的騙局,除了要有心理上有所防以外,另外在通過網路支付錢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些安全技術方面的東西。
2、不要輕易在網上透露個人證件號碼,銀行帳號及密碼等,也就是說要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特別是一些重要的信息,這樣,別人也就沒有什麼機會實施詐騙。
3、如果遇到一些創業投資的項目,要仔細研究其投資模式,提高警惕。
4、如果對方讓你先付款,則要警惕是否真實,不要輕易相信對方並付款給對方。
『陸』 如何完善疫情防控相關立法
1、要完善疫情防控相關立法,加強配套制度建設,完善處罰程序,強化公共安全保障,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體系。
2、要嚴格執行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法律法規,加強風險評估,依法審慎決策,嚴格依法實施防控措施,堅決防止疫情蔓延。
3、要加大對危害疫情防控行為執法司法力度,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條例、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防疫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依法實施疫情防控及應急處理措施。
4、要加強治安管理、市場監管等執法工作,加大對暴力傷害醫務人員的違法行為打擊力度,嚴厲查處各類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價格的違法行為,依法嚴厲打擊抗拒疫情防控、暴力傷醫、制假售假、造謠傳謠等破壞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行為,保障社會安定有序。
5、要依法規范捐贈、受贈行為,確保受贈財物全部及時用於疫情防控。要依法做好疫情報告和發布工作,按照法定內容、程序、方式、時限及時准確報告疫情信息。
6、要加強對相關案件審理工作的指導,及時處理,定分止爭。要加強疫情防控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組織基層開展疫情防控普法宣傳,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增強法治意識,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7、要強化疫情防控法律服務,加強疫情期間矛盾糾紛化解,為困難群眾提供有效法律援助。
『柒』 如何建好鄉鎮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
1、歸集工作職能,實行「一體化」辦公。為有效協調各個方面,增強權威性,中心大多數由縣市區委專職副書記任主任,分管信訪維穩工作的副縣(市、區)長任副主任。將「三調聯動」辦、維穩辦、信訪局、聯席辦、涉法涉訴辦、法律援助中心等機構的相關職能歸集在一起,集中辦公。中心每天有一名縣級領導坐鎮,有參與部門負責人坐班,有信訪窗口接待,有律師提供法律咨詢,有調解人員進行調解。同時賦予中心指揮調度、督查督辦、責任查究、一票否決建議等職權。
2、規范工作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務。中心的各個工作流程有專人負責,環環相扣,以便群眾不多跑路、不多費時。一是登記受理。到中心上訪的群眾先到信訪窗口登記,詳細登記身份情況、上訪訴求、問題涉事單位及人數。二是法律咨詢。來訪群眾需要法律咨詢的,坐班律師及時提供咨詢,指導解決問題的正當途徑。三是分類處理。對事實清楚、責任明確的問題,當場解決。對涉及到多個部門的較復雜問題,由中心集體會診,研究措施,形成意見,專人牽頭督辦。四是限期辦結。中心實行限期辦結制度,明確規定調處期限,對調解三次以上仍調解不成的,引導當事人進入訴訟程序。此外,為接受當事人和社會監督,中心做到「四公開」,即公開領導電話、公開接訪安排、公開調處過程、公開工作流程,使調處工作更具公信力。
3、設立流動調處庭,開展巡迴調處。大多數中心設立了流動調解庭,負責調處領導和上級部門交辦的矛盾糾紛,各鄉鎮、街道和部門、單位申報調解的重大疑難糾紛,跨區域、跨行業、跨部門、多主體的重大矛盾糾紛以及突發性的矛盾糾紛。流動調解庭由中心指定人員牽頭,各成員單位積極支持、參與和配合。流動調解庭在接到指派任務後,由流動調解庭庭長或首席調解員提出調解方案,根據糾紛的性質,涉及的鄉鎮、街道和部門、單位,組織力量現場調解,保證了工作及時、准確、高效。湘潭縣中心去年3月成立以來,流動調解庭直接調處重大矛盾糾紛53起,調處成功48起。
『捌』 鄉鎮中心衛生院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怎麼來寫
龍居中心衛生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發布時間:2008-09-12 發布單位:
龍居中心衛生院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確保在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能夠及時、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應急處理工作,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依據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山東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辦法》、《傳染病防治法》、《東營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區衛生系統實際,特製定本應急預案。
本預案所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下簡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對社會、公眾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分級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等,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劃分為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特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一)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發生在局部,尚未引起擴散或傳播,還沒有達到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標準的突發事件。
1.發生個案肺鼠疫或肺炭疽病例、疑似病例。
2.發現個案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
3.發生個案霍亂病例或疑似病例。
4.發生個案人禽流感病例或疑似病例。
5.局部發生原因不明的群體性發熱或其他疾病。
6.發生無死亡病例報告、10人以下的食物中毒或輕度職業中毒。
7.局部發生預防接種或學生預防性服葯群體性不良反應。
8.局部出現生活飲用水水質污染。
9.局部出現一周內乙、丙類傳染病發病水平超過前5年同期水平的一倍以上。
10.其他對公眾健康可能造成危害的事件。
(二)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在較大范圍內發生,出現疫情擴散,尚未達到特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突發事件。
1.連續發現2例肺鼠疫或肺炭疽。
2.出現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病例或多例疑似病例。
3.連續發現2例霍亂病例或多例疑似病例。
4.連續發現2例人禽流感病例或多例疑似病例。
5.連續2個單位(團體)發生原因不明的群體性發熱或其他疾病。
6.發生無死亡病例報告、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食物中毒或中度的職業中毒。
7.連續2個單位出現預防接種或學生預防性服葯群體性不良反應。
8.連續2處出現有關聯性的生活飲用水水質污染。
9.連續2個單位發生一周內乙、丙類傳染病發病水平超過前5年同期發病水平一倍以上。
10.其它可認定為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突發事件。
(三)特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影響大、范圍廣、涉及人數多、危害嚴重的突發事件。
1.出現2例以上,並繼續擴散的肺鼠疫或肺炭疽疫情。
2.出現2例以上,並繼續擴散的非典型肺炎疫情。
3.出現2例以上,並繼續擴散的霍亂疫情。
4.出現2例以上,並繼續擴散的人禽流感疫情。
5.多個單位出現原因不明的群體性發熱或其他疾病。
6.有死亡病例報告、30人以上的食物中毒或重度職業中毒。
7.多個單位出現預防接種或學生預防性服葯群體性不良反應。
8.多處出現生活飲用水水質污染。
9.多個單位出現一周內乙、丙類傳染病發病水平明顯超過前5年同期水平,並快速擴散。
10.其它可認定為特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突發事件。
二、應急處理指揮小組的組成和職責。
(一)應急處理指揮小組的組成
我院突發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指揮小組,由衛生院主要領導擔任,成員由醫療、衛生防疫、婦幼保健、和各服務站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應急處理指揮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衛生院。
(二)職責。
1.組織、協調衛生技術力量,防止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和蔓延。
2.負責轄區內救護車輛的統一調配使用。
3.組織評估臨床治療病人、預防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措施效果,完善各項防治方案。
4.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涉及的范圍、程度向政府提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分級和啟動預案的建議
5.負責突發衛生事件的各項監督檢查工作。
6.組織開展衛生科普知識的宣傳等工作
三、工作機構及職責。
(一)衛生機構。1.衛生院對全鎮的突發事件實施監督管理。防保科承擔責任范圍內的突發事件管理任務。
2.防保科在衛生院的領導下,負責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疫情報告,醫療機構、留驗站的隔離、消毒、防護和醫療廢棄物的處理,公共場所消毒,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疫點的環境消毒,生產、經營和使用的消毒產品、防護用品的質量等進行監督檢查。
3. 設專職人員和車輛負責突發事件發生時病人的轉運工作,並建立安全的轉診制度。區人民醫院為我區突發事件定點醫院,承擔全區突發事件的防治工作任務。
4.衛生院設立發熱門診和留觀室,實行首診負責制。
5.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設立預防保健組織或者人員,承擔本單位和責任地段的突發事件預防控制和疫情管理工作。
(二)衛生專業隊伍。區衛生行政部門統一調配全區的衛生人力資源,從各級、各類疾病預防控制、醫療等機構抽調精幹人員組建處理突發事件所需的專家、流行病學調查、醫療救護和病原監測等衛生專業隊伍。
1.流行病學調查隊伍。從我院從事醫療、預防保健工作的人員中抽調精幹力量,組建適應我鎮突發事件防治工作需要、具有一定規模的流行病學調查隊伍。
2.醫療救護隊伍。選擇從事內科、外科、傳染科、麻醉科、護理等專業人員組建的醫療救護隊伍。
四、監測與預警
根據國家關於建立突發事件應急報告、舉報、預警通報和信息發布制度的要求,衛生院應加強農村疫情監測和疫情報告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鎮、村二級疫情信息網路。各相關單位要指定專門工作人員負責信息管理工作,及時上報防治情況和疫情信息。
(一)信息的來源與收集。監測點監測信息、流行病學調查信息、試驗室檢查信息,醫療機構救治情況信息,下屬部門或單位上報的信息,相關部門或單位報告的信息,監督檢查工作信息,通過信息公布渠道獲得的信息,社會團體、個人報告或舉報的信息,通過網路、電視、報紙、文獻等渠道獲得的信息,上級或外地反饋的信息等,各級上報的信息必須及時、可靠、准確、全面。
(二)信息的分析與處理。各級信息管理機構對收集的相關信息進行核實和匯總,應立即報告鎮政府,同時向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同時還應組織突發事件疫情分析、預測預報和預警專家組,對本地疫情情況及時進行分析、預測預報,必要時發出預警通報。
(四)預警通報與信息發布
1.預警通報按照省、市、區政府規定執行。
2.各類突發事件相關信息在沒有得到證實之前,實行保密制度。
3.所有涉及疫情信息的資料均應按法定要求妥善保管、處置。
4.未經授權或未通過正式渠道公布的疫情信息,任何媒體不得隨意宣傳。
5.信息發布應當及時、准確、全面。
五、應急處理
(一)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
1. 衛生院
衛生院在接到下級衛生部門的報告後,應立即了解情況,掌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動態,確定事件類別、性質和嚴重程度,並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需要,組織應急救治隊伍和有關技術人員赴現場,指導和協助當地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並及時向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報告。
2.醫療機構。
(1)對因突發事件致病的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對就診病人實行首診負責制,並書寫詳細、完整的病歷記錄;
(2)對需要醫學觀察的立即收入專門的觀察室,並做好隔離防護和會診;
(3)對需要轉送至指定醫療機構診治的確診病人、疑似病人,各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安排專用車輛運送,並將病人病歷記錄的復印件轉送至接受的醫療機構。
4.對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採取醫學觀察措施,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應當予以配合。
5.採取衛生防護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6.對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污染的場所、物品,實施必要的衛生處理。
7.負責病人的診斷、治療和收治管理工作。收治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要依法報告區衛生防疫站。
8.做好醫務人員的培訓和個人防護。
9.做好有關衛生宣傳教育工作。
(二)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的應急處理。
在堅持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措施的基礎上,各有關單位、相關科室嚴格按照職責分工,落實各項預防控制措施。
1.衛生院。
(1)迅速組織開展醫療救治和流行病學調查與分析,判定事件的性質、類別和嚴重程度,同時分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展趨勢,提出應急處理工作建議,制定和實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技術方案。
(2)對重大中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危害范圍做出判斷,判明引起事件的毒物種類及數量,提出現場處置方案,指導和組織群眾採取各種措施進行自身防護。
(3)及時向鎮人民政府報告和區衛生局報告,根據事態發展,提出啟動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建議。
(4)加強值班制度,實行24小時值班制,保證信息聯絡暢通。
2.防保科。
(1)服從衛生院的統一領導,要立即組織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判定事件的性質、類別和嚴重程度,認真分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展趨勢,有關情況及時上報區衛生行政部門。
(2)對密切接觸者實行醫學觀察,必要時予以隔離。
3.醫療機構。
(1) 迅速啟動各發熱門診、留觀室,進入應急狀態,做好監測和收治病人的准備。
(2) 迅速組織應急衛生救治隊伍開展醫療救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病因查找和確認工作。
(三)特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
在堅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措施的基礎上,各有關單位、相關科室嚴格按照職責分工,落實各項預防控制措施。
1.衛生院。
(1)組織專家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綜合評估,判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類型,提出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建議,並上報人民政府和上級業務部門。
(2)及時制定、修改調查方案、技術標准和規范。
(3)檢查督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落實情況。
(4)會同有關部門提出應急物資的籌備計劃,依法接受和管理社會捐贈的資金、物資。
2.防保科。
(1)組織開展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與報告、分析和預警。
(2)組織開展現場調查和預防控制等措施。
3、醫療機構
(1)組織開展實施醫療救治工作。
(2)組織對不明原因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開展原因調查、治療葯物篩選。
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積極配合、支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專業機構進行現場流行病學調查處理、采樣、技術分析、檢驗以及應急處理技術指導等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或妨礙工作開展。
六、物資的儲備與調度
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消毒和防護用品的准備,衛生院做好醫療救治葯品、葯械的准備。
七、專業隊伍的建設和培訓
衛生院和服務站各專業隊伍,要接受上級業務部門的培訓和指導,服從安排。
『玖』 今年上半年涉疫情詐騙案共破案多少起
據中新網報道,北京公安部7月20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以來公安機關打擊治理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工作有關情況。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局長劉忠義通報,截止到目前,全國共破獲電信網路詐騙案十萬余起,逮捕電信網路詐騙犯9.2萬人,同比分別上升73.7%、78.4%。另外,在這十萬余起詐騙案中,還包含了涉疫情詐騙案1.6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506名。可見,就算是疫情的爆發也無法阻擋詐騙犯坑蒙拐騙,反而,他們利用人們在疫情的恐怖陰影籠罩下那種惶惶而不可終日的脆弱心理製造各種駭人聽聞的借口誘導民眾走向他們事先已經布好的陷阱,這些人簡直就是喪心病狂,國難當頭不團結一心也就罷了,竟然恬不知恥地大發國難財,實在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