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風險
(一)侵犯在先商標權的風險評估
1.確定新產品所屬的核心商品/服務及其所屬類別(群組)。
2.確定新產品上擬使用的商標標識。
3.檢索該核心類別(群組)上是否有相同或近似商標:若無,則結論為不存在侵犯在先商標權的風險;若有,則進入第4點。
4.分析商標近似程度,查詢該在先商標的實際使用情況,並綜合各種因素評估在先商標權利人主張侵權的可能性和行政司法機關認定侵權的可能性。
(二)侵犯其他權利的風險評估
1.侵犯在先著作權的風險
擬使用的商標標識是否使用了需要付費的字體庫。
擬使用的商標標識是否委託第三方設計,是否有效解決了著作權的歸屬和使用風險。
㈡ 出口侵權如何避免 怎樣降低侵權風險
您好,侵權主要包括版權、商標和專利三大塊。
一、為什麼要做版權登記?版權是對作品的保護,一個產品設計出來,就已經具有版權保護。比如迪士尼的卡通人物因為大量推廣而家喻戶曉,也無形中默認了版權歸屬。而當賣家設計出一款產品,如果沒有進行版權登記,就無法證明產品的原創性。
做好版權登記有以下特點:
1、證明作品的原創
有了版權登記證就能更有效的證明該Logo的原創歸屬權;
2、保護時間長,一次性交費
A. 以個人名義登記保護的時間為個人生前加生後的第50年的12月31號截止時間;
B. 以公司名義登記保護的時間為50年的時間;
3、保護地域范圍延伸到國外
中國屬於國際性的版權公約《伯爾尼公約》的成員國,登記版權保護在《伯爾尼公約》178個成員國受保護。
所以當產品中出現圖文並茂時,建議將圖形也做版權登記,這樣保護是更加全面的。
二、商標申請的方式及存在風險商標是商品的生產者、經營者在其生產、製造、加工、揀選或者經銷的商品上或者服務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務上採用的,具有顯著特徵的標志,是現代經濟的產物。在商業領域而言,商標包括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和顏色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都可以作為商標申請注冊。
商標的注冊方式包括單一國家商標、連盟式商標、歐盟商標、非洲聯盟商標和馬德里商標五種。商標申請人可以是公司或個人申請,一般商標有效期是10年,且可延續保護。商標查詢可以登入中國商標局官網、歐盟官網、美國官網及日本官網等。
但商標申請也存在一定風險:
1、美國的common law 承認使用但未申請的名稱的法律許可權
2、審核律師的主觀判斷
3、公示期第三方的主觀判斷YANKEE VANKEE
4、注冊下來之後被第三方申請無效
三、境外專利申請途徑及侵權判定方法專利主要分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專利三種,各自有其不同的侵權判定方法:
1、發明專利
法律狀態最為穩定技術價值最高。發明專利的發明是指產品、方法或其改進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可以分為產品發明和方法發明。
其侵權判定的基本原則是:全面覆蓋原則——設計要點。
2、實用新型專利(美國無,歐盟部分國家有)
實用新型專利指的產品形狀,是指產品所具有的、可以從外部觀察到的確定的空間形狀。
3 外觀專利
外觀設計專利是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其侵權判定標准:結構設計、設計空間及功能限制上是否存在區別。
境外專利申請的兩個途徑:
1、「巴黎公約」途徑:
(1) 首先提交國內專利申請;
(2) 6/12個月以內以國內專利為優先權進行境外專利的申請。
2、「PCT」(專利合作條約,俗稱國際專利) 途徑:
(1) 首先提交國內專利申請;
(2) 12個月以內提交PCT國際專利申請;
(3) 30個月內進行境外具體國家。
㈢ 如何進行侵權風險檢索
侵權風險檢索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產品技術分解,確定檢索主題;(2)確定檢索要素,制定檢索策略;(3)篩選確定風險專利文件;(4)完成檢索報告。
㈣ 專利侵權風險評估在什麼時候進行
專利侵權風險評估在確認後:
受客戶委託,分析客戶技術方案,提取風險技術點,專進行專利檢索和屬篩選,發現相關專利。
進行技術特徵比對,判斷客戶技術方案是否落入他人專利的保護范圍,評估專利侵權風險等級。
同時,對其它知識產權(如著作權、商標權等)的潛在風險進行評估。
評估流程如下:
希望能幫助到您!
㈤ 鄰居侵權造成危險後果什麼處理
來回答鄰居侵權造成危險後果怎麼處理,
對於這個問題鄰居造成的後果,
就應該由鄰居來負擔。
㈥ 如何規避經營風險,知識產權的侵權和被侵權
首先,你要明確,你自己有什麼知識產權,你擁有的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是什麼。其次,你要明確,競爭對手有什麼知識產權,競爭對手的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是什麼。然後,把你的知識產權和競爭對手的知識產權進行對比,分析,得出結論。最後,結論,可以寫無知識產權侵權風險;有知識產權侵權風險,但風險較小/風險中/風險大。得出的結論,關鍵在於分析,在於你下多大多深的功夫,只為填表的話,就是走形式了,沒有實質的意義。需要注意的是,所謂知識產權侵權風險,不光是別人侵犯你的知識產權的風險,還有你侵犯別人知識產權的風險。如果你侵犯別人知識產權的風險,就要多留意自己生產或使用的有技術含量,卻沒有知識產權的產品,比如你電腦的windows系統,是正版嗎?破解版的話就是侵權了。
㈦ 知識產權所面對的風險有哪些
知識產權法律風險指企業經營過程中有意或無意對他人知識產權構成侵害的風險,以及內部職工、交易對方及競爭對手因各種原因給本企業造成的知識產權侵權風險。
在工商管理機關核准企業名稱時,行政區劃、行業、組織形式一般都已經確定,只有字型大小需要選擇確定,並經核准。企業名稱如同人的名字,一般人都希望通過好的名字引起相關公眾的注意,在使用中形成自己的品牌,並且企業名稱(字型大小部分)本身就是受法律保護的權利。但使用不當,則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風險,特別是,有些企業在設立過程中出於「搭他人便車」的動機,有意無意地讓自己的企業字型大小與他人的企業字型大小、商標等相似甚至相同,這往往會給自己的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侵權風險。
㈧ 民事侵權屬於什麼風險
不屬於風險,就是民事糾紛。
㈨ 合同如何避免商標侵權風險
1、合理的商標申請時間,避免商標被搶注
很多企業,為了做好產品上市前的准備,會先期進行一系列的宣傳活動,可能是媒體報道、可能是戶外廣告、也有可能是通過微博等新媒體的形式,將即將上市的產品公之於眾。而這時,我們的商標還沒有提交申請。這就有可能造成商標被搶注的發生。阿里巴巴集團前CEO馬雲,在卸任CEO職位後,又把眼光投入到了物流行業。2013年5月28日發布消息,聯合多家企業共同創辦了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CSN)項目,並將項目命名為「菜鳥」物流。消息一經公布,一家注冊地在香港的公司便於2013年5月29日向商標局提交了一份第39類(物流)的「菜鳥」商標申請。筆者不禁感嘆其商標敏感度之高,搶注時間之快。但是馬雲已經提前一步,在信息發布會之前的2013年5月23日就向商標局提交了此商標申請,躲過了商標被搶注的風險。由此可以看出,企業應該做好產品上市前的商標保密並在產品上市前做好商標申請工作,避免因商標被搶注而帶來的侵權風險。
2、商標申請前做好授權前景評估,降低商標不能授權所帶來的影響
其一,確認是否存在在先相同商標。手機應用軟體「西柚經期助手」,在2013年4月正式上線,據其當年9月發布的數據,其用戶總量已達1000萬,日活躍用戶超100萬,用戶量預計有望在年底突破2000萬。但是其並未申請第9類(軟體)的「西柚」商標,該商標早已在2012年3月14日被另一家公司注冊。由於涉嫌商標侵權,「西柚」軟體被多家軟體下載平台下架,對企業造成了巨大損失,企業最終不得不將產品名稱升級為「美柚」。為了避免此類侵權情況的發生,可以通過查詢在先權利情況,確認商標是否已經被他人注冊。如果相同商標已被他人注冊,企業應盡快考慮策劃新品牌,以避免產品上市後被訴侵權的發生,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其二,確認是否存在在先近似商標。通過查詢在先權利情況,排除了在先相同權利沖突之後,企業需要考慮是否存在在先近似商標。如有存在,商標是否能夠授權。商標申請期間是否有被訴侵權的風險。在2013年11月9日晚恆大亞冠奪冠慶典上,「恆大冰泉」的產品正式亮相,產品定位於高端水市場。其於2013年10月22日向商標局提交了商標申請。此後,廣州恆大集團投入巨資推廣新品牌,使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就在此時,廣州恆大被訴商標侵權,江西恆大狀告其侵犯了其已注冊的第32類(礦泉水)「恆大」商標。雖然廣州恆大方面對於侵權予以否認,此案正在審理中。但是從商標上分析,「恆大冰泉」商標顯著部分為「恆大」,「冰泉」屬於通用名稱,顯著性較弱,商標整體較為近似。在商標審查階段,「恆大冰泉」能否通過審查,尚不明了。即使該商標順利注冊,仍有被對方提起異議的可能。「恆大冰泉」商標授權之路,可能會頗為坎坷。企業在產品上市前,如果查詢到有在先近似商標,經過評估可能會影響新品牌授權或在申請階段有侵權風險,企業則需要考慮是否繼續使用該商標,做好利弊上的平衡。
二、商標注冊之後,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么?
商標注冊之後,企業即享有了商標專用權。此時很多企業便放鬆了警惕,事情是否真如企業所想,其實不然。商標注冊後仍然存在著一定風險。企業可能因此再度陷入商標侵權的泥潭之中。
1、面對商品分類表的變化,是否及時補充新的商標
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簡稱為商品分類表)是商標申請、商品選擇、近似判斷的重要依據之一。我國現行的是基於尼斯分類第十版分類表。尼斯分類表每五年會有一次重大修訂,每年會有一些小的修訂。因此,面對不斷變化的分類表,企業應及時關注其變化,避免因分類表變化而帶來的商標侵權風險。陌陌科技公司正值IPO之際,不想竟被另一家公司提起訴訟,被訴侵犯其「陌陌」商標專用權。陌陌科技公司第9類(軟體)「陌陌」商標申請於2011年9月8日,2012年11月14日核准注冊。為什麼商標已經注冊,還是被訴了侵權?被訴方第45類(交友服務)「陌陌」商標申請日為2012年8月6日,2014年1月7日核准注冊。被訴方核准注冊的服務為「交友服務等」。「交友服務」與「陌陌」軟體提供的服務相近,因而被訴。
2014年新修訂的分類表中,增加了一項新的服務「在線社交網路服務」,該服務與「陌陌」軟體提供的服務更加相符。如果陌陌科技公司及時補充注冊該商標,很有可能會避免此次訴訟。很可惜的是,該服務已經被另一家企業搶注,如果該商標也順利注冊,陌陌科技公司有可能又一次因為商標侵權,走上被告席。現在訴訟結果尚未知曉,但是很有可能影響「陌陌」的IPO之路。因此,企業在商標獲准注冊之後,也要保持警惕,及時關注分類表變化,及時補充商標注冊,避免因此而產生的商標侵權風險。
2、是否做好了商標監測工作,避免他人搶注
從「陌陌」被訴一案來看,我們除了要注意及時關注分類表變化,補充注冊外,還提示了企業應該做好商標監測工作。如果陌陌科技公司及時在商標公告期監測到了第45類(交友服務)「陌陌」的公告,並及時提起異議申請,則可以避免現在的被動局面。
隨著我國法律保護環境不斷改善,企業知識產權意識也應該隨之提高。企業應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使其更好地服務於企業的商業經營。做好商標防範工作,避免商標侵權訴訟的發生,也是企業商業競爭中重要的一環。
㈩ 知識產權侵權風險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您好,主要是出於侵權人節省金錢,以及是否侵權的意識不夠,以及監管不力的原因。知識產權侵權的行為,是指行為人的行為客觀上侵害他人知識產權的財產權或人身權,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侵權行為是對智慧財產創造者勞動的踐踏和剝奪,是危害科技進步和文化繁榮腐蝕劑。近年來,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糾紛的諸多案例表明,企業知識產權侵權糾紛,往往是由一些潛在的企業或者是競爭對手出於種種動機干擾所至,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