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侵權起訴狀
㈠ 被陌生人侵權,要起訴他,需填寫民事起訴書。那麼對方的身份信息怎麼才能知道
1、只能自己去了解查找,沒有任何單位能夠幫助你查找對方的身份信息。
2、提供被告的住址信息是原告的義務,法院只能根據原告提供的被告的聯系方式去找被告,不可能像公安機關偵查刑事案件一樣天南海北去找被告。所以,如果原告無法提供被告的詳細地址和聯系方式,法院會認為沒有明確的被告,不會立案受理案件。
3、《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4、《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零九條:原告提供被告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等信息具體明確,足以使被告與他人相區別的,可以認定為有明確的被告。
起訴狀列寫被告信息不足以認定明確的被告的,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原告補正。原告補正後仍不能確定明確的被告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㈡ 收到民事訴訟狀,訴訟內容是商標侵權,收到原告的訴訟狀,是否就意味著真正侵權了,還是得法院裁決,
收到民事訴訟狀,訴訟內容是商標侵權,並不意味著真正侵權了,必須由法院作出判決並生效,才能確定構成侵權。
起訴人向法院起訴,只是起訴人認為被告方侵權。起訴是一種行使訴權的行為。
只有法院的判決,才是確定侵權的法律文書。
㈢ 如何寫民事侵權訴訟書
寫「民事起訴書」,訴訟書跟起訴書一個概念但法律只認起訴書。你說的護理費跟誤工費內或者營養容費是一樣的,選一個就可以了,然後所有的費用必須要有發票。
寫民事起訴書其實非常簡單,首先你要把你的訴訟請求也就是錢一一列明,多少錢、為什麼、憑證等等,然後新段寫事實內容,詳細一點,最後一段寫有什麼證據,把所有證據列一邊寫日期、名字就可以了
起訴書其實非常重要,最好花一百塊找法律專業的人寫,甚至大學生也能幫你寫的很好
㈣ 我也是做一件代發,收到民事起訴狀,是圖片著作權侵權,請問你最後怎麼處理的
我也是做一件代發,收到民事起訴狀,是圖片著作權侵權,請問你最後怎麼處理的?
㈤ 故意傷害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可以要求所有傷害的人提起民事賠償嗎
故意傷害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可以要求所有傷害的人提起民事賠償。
《侵權責任法》
第六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七條 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第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九條 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該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責任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十條 二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能夠確定具體侵權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具體侵權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十一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十二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三條 法律規定承擔連帶責任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
第十四條 連帶責任人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相應的賠償數額;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
支付超出自己賠償數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㈥ 本人收到了侵害商標權糾紛的民事起訴狀。。郁悶啊。怎麼辦
被告銷售的滑鼠屬於生產商生產的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那銷售行為也屬於侵權行為,根據我國《商標法》規定
第52條第2項: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但因為你只是銷售商,且你在進貨時可能並不知道對方的生產已構成侵權。
第56條第3款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根據該條規定,你的銷售行為雖然構成對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犯,但依法可以不承擔賠償責任,只需停止銷售即可。
適用該條規定免責的,需要你能夠證明你在銷售時不知道所銷售的產權系侵權產品;同時你還要證明你通過合法途徑取得商品,並能夠說明商品的提供者。
(6)民事侵權起訴狀擴展閱讀:
截至2017年底,我國商標累計申請量2784.2萬件,有效注冊商標量1492萬件,僅2017年商標注冊申請量就達到574.8萬件。
我國每萬戶市場主體的平均有效商標擁有量為1520件,商標注冊證不僅是企業經營的品牌,其所具有的商標專用權更應得到有力保護,在日常經營中所發現的疑似侵權行為應得到重視並採取最合適的方式維護自身權利。
如何界定商標侵權
現行商標法第五十七條列舉了七項商標侵權情形,是商標侵權判定中最核心的法律適用標准。相關法律規定還包括涉及不侵權抗辯的第五十九條、涉及侵權賠償額的第六十三條、不承擔侵權賠償責任情形的第六十四條等,在商標侵權案件中基本是圍繞上述法律規定審理的。
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還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馳名商標保護的民事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當前經濟形勢下知識產權審判服務大局若干問題的意見》。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不同案件中可能運用到相應法律規定、司法解釋或意見等。
商標是否相同或近似、商品或服務是否相同或類似,以致具有混淆可能性,這是商標侵權案件的焦點問題,包括相同商品或服務上的相同商標。
這里的「相同」除標識、商品或服務本身完全相同,還包括因細微差異但不影響認知的相同和盡管名稱不同但實為同一種商品或服務的相同;
相同商品或服務上的近似商標、類似商品或服務上的相同商標、類似商品或服務上的近似商標,這里的「類似」指商品或服務在功能用途、消費群體、銷售渠道、服務方式等方面趨同,「近似」指標識在音、形、義方面的近似。
當然,除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一項規定的相同商品或服務上的相同商標情形屬構成侵權外。
對於相同或類似商品、服務上的近似商標及類似商品、服務上的近似商標是否構成侵權均需以是否具有混淆可能性作為最終判定標准,此時則需要權利人結合標識的近似、被控侵權標識使用的方式方法、被告是否具有攀附惡意等方面舉證,後由法院或商標行政管理部門作出裁決。
本著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權利人需在根據商標法第六十三條規定中的情形舉證支持因侵權行為而應獲得的賠償數額,但多年實務證實侵權賠償額的舉證是「維權難」的難點之一。
權利人需證明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或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該商標許可使用費的合理倍數。
上述情形均難以確定的,則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在三百萬元以下酌情裁判。實務中,在此權利人需盡量證明權利商標的使用時間、知名度、因侵權而造成的市場份額流失事實、侵權人因侵權行為在網路銷售、銷售額信息發布、所涉及行業商品或服務的利潤構成等,此部分需要當事權利人的配合。
當然,侵權賠償數額中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在維權時的律師費、公證費、訴訟費等合理支出實則是先行墊付,在侵權判定成立時上述費用會由法院判令由被告償付。
這盡管不是「先投入再產出」的關系,但應成為權利人在自身合法權利受到損害時敢於維權的後盾,是法律賦予權利人進行合法維權的保障。
如何應對侵權訴訟
實務中,很多當事人作為被告收到法院發的訴狀及相關材料後選擇了不作為的方式應對被訴。但作為國家審判機關,法院行為具有公權力特徵,即使被告不應訴也仍會依照《民事訴訟法》中缺席審判的原則作出與之存在直接利害關系的判決,其判決具有公信執行力。
來自法院的文件與消息絕不是不理就能解決的。所以,當事人應與法院取得聯系,按照應訴通知准備相關文件,積極應訴是解決訴訟應踏出的第一步。
通過法院轉發的訴狀及證據材料,基本可以了解原告所訴被告具體的侵權行為、涉及的法律規定、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賠償的數額等案件焦點問題。
針對不同的焦點問題需要做好抗辯,具體分為以下三種:
1、不侵權抗辯。商標法第五十九條規定了三種不侵權情形:
一為注冊商標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等及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等或含有的地名,注冊商標權利人無權禁止他人正當使用;
二為三維標志注冊商標中含有的商品自身的性質產生的形狀、為獲得技術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狀或者使商品具有實質性價值的形狀,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他人正當使用;
三為在注冊商標申請日之前,他人已經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標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該使用人在原使用范圍內繼續使用該商標,但可以要求其附加適當區別標識。具體是否適用,需根據具體案情進行抗辯。
2、侵權不賠償抗辯。根據商標法第六十四條規定,一為注冊商標專用權人不能證明此前三年內實際使用過該注冊商標,也不能證明因侵權行為受到其他損失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二為作為被控侵權產品的銷售商,如不知道是侵權商品的,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3、賠償無依據抗辯。根據商標法第六十三條規定, 侵權賠償數額是按照一定賠償計算標准順序計算的,根據此規定被告可從原告是否能提交證據證明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商標許可使用費等方面進行原告的賠償數額無事實與法律依據的抗辯。
訴訟往往被認為是解決爭議的最後途徑,但實務中原告選擇訴訟方式可能不僅是一案之糾紛,面對訴訟糾紛,可以選擇遵從法院安排通過審判後的判決執行,當然,也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選擇最有利解決方案。
如與原告取得溝通達成調解,在法院同意下撤銷訴訟,減少自身訴累,或經法院途徑簽署調解書,不僅可相應減輕責任還可具有公信力。如通過訴訟的介入與對方促成了更為積極的商業合作機會,那也不失為一種收獲。
㈦ 環境污染侵權起訴狀是怎樣的
環境污染侵權是一種特殊的侵權行為,有別於一般的侵權行為,如何合理的分配環境污染侵權案件中的舉證責任是處理好環境污染侵權案件的重點和難點。
舉證責任是指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收集或提供證據的義務,並有運用該證據證明主張的案件事實成立或有利於自己的主張的責任,否則將承擔其主張不能成立的危險。舉證責任制度最早產生與古羅馬法時代。羅馬法的就舉證規則在歷經中世紀的寺院法的演變之後,到了德國普通法時代確立了原告就其訴訟原因的事實為舉證,被告就其抗辯的事件事實為舉證的一般原則。且採取宣誓制度作為法官解決疑難案件的配套和補充制度。舉證責任是民事訴訟的核心問題,它直接規劃著民事訴訟的構造形態,在民事訴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舉證責任的分配,又是舉證責任制度的核心。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規定了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的一般規則,即「誰主張,誰舉證」。
在環境污染侵權中,舉證責任分配採用的是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則。《侵權責任法》第六十六條規定:「因污染環境發生糾紛,污染者應當就法律規定的不承擔責任或者減輕責任的情形及其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第三款規定:「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由加害人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所謂舉證責任倒置,指基於法律規定,將通常情形下本應由提出主張的一方當事人(一般是原告)就某種事由不負擔舉證責任,而由他方當事人(一般是被告)就某種事實存在或不存在承擔舉證責任,如果該方當事人不能就此舉證證明,則推定原告的事實主張成立的一種舉證責任分配製度。
㈧ 商標侵權民事起訴狀怎麼寫,商標侵權起訴書範本
律師幫你把 告訴你了 也寫不好 有時候差一個字差好多事情呢
㈨ 淘寶商品被起訴侵權,民事起訴書都寄家裡來了
首次侵權刪除商品不扣分。
如果是第二次會有兩個處罰.
一.是把這25個商品給刪除了.
二.是扣你店鋪兩分,說是不當使用他人權力.
解決辦法:首先我們應第一時間聯系官方客服,看此類問題如何解決,到清楚原因,爭取能解決此事。
在收到投訴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要慌。首先要分析一下投訴的原因及內容,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待。如果收到同類賣家的投訴,比如「侵犯版權、知識產權、著作權」 等的投訴,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確認投訴是否屬實,如果投訴屬實應該立刻下架該商品,以免被淘寶網做重罰處理。如果是同行業賣家惡意投訴的話,這時候就要發起申訴,痛斥賣家的惡劣行徑,同時要聯系淘寶網客服說明情況,客服在認定惡意投訴的事實後,就會對投訴做無效處理,賣家也不會受到處罰。
如果是收到買家的投訴,如買家對商品質量、服務態度、快遞公司等不滿,就應該及時聯系買家,看能否對買家做出補償,如送禮品、打折扣等等,以換取買家的諒解,人畢竟是感情動物嘛,只要用心,肯定會打動買家撤訴的。如果經過溝通後,買家仍然沒有撤訴,這時候也要申訴一下,向淘寶網說明情況,接下來就是等待淘寶網的判定和處罰結果了。一般情況下,如果投訴被淘寶網認定有效,就會對賣家做相應的扣分處理,對賣家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既然賣家投訴了,你應該申訴,不然系統會處罰的,根據實際情況反駁賣家的理由就可以了
騙子的典型伎倆,拍下但不付款,如果你給他充值了他就馬上消失不見因為他沒付款所以不走退款的流程,你要挽回損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這種騙子最大的特點就是零信譽,專找新店騙,而且拍下不付款,還會說很多店主注意了
淘寶店鋪被投訴是淘寶賣家經常遇到的問題,出現這樣的問題,賣家在認真反思自己行為的同時也要堅信一點:「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守法、依法經營,你就無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