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歇爾協議
『壹』 大國崛起 荷蘭歷史大事件年表
1358年,在荷蘭北部的一個小漁村中,一個名叫威廉姆·伯克爾斯宗的漁民發明了只需一刀就可以除去魚腸子的方法。把鯡魚的肚子剖開,把內臟取出,把頭去掉,然後把鹽放在裡面,這樣可以保存一年多的時間,那時候沒有冰箱,這種方法很獨特,所以,那就是為什麼荷蘭的鯡魚能夠在全歐洲暢銷,特別是英格蘭。藉助鯡魚,荷蘭人開始了商旅生涯。
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給歐洲帶來前所未有的商業繁榮,也為荷蘭提供了成就商業帝國的歷史性機遇。作為中間人、代理人、加工者和推銷商,荷蘭人從葡萄牙和西班牙那裡裝載香料、絲綢和黃金,然後把它們運銷到歐洲各地。返航時,他們又為這兩個最早的海上霸權國家運去波羅的海產糧區的小麥、瑞典的鐵器、芬蘭的木材,以及自己生產的海軍補給品。
荷蘭人打敗英格蘭是從設計一種造價更加低廉的船隻開始的。此前,典型的歐洲商船都建造有可以架設火炮的平台,這樣做可以有效地防止海盜襲擊。荷蘭人第一個冒險建造出了一種僅能運送貨物而不可裝置火炮的商船。它的設計很獨特,它的船肚子很大,所以船身很大很圓。而甲板很小。這樣的做法是因為,在斯堪的納維亞,船所繳納的稅取決於甲板的寬度,甲板越窄,付的錢越少,所以,荷蘭人造的船甲板很小,船肚子很大,利潤也就越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著這種船,荷蘭人贏得了享譽世界的「海上馬車夫」的稱號。
1596年到1598年,一個有名的人叫巴倫支,他是荷蘭的一個船長,他試圖找到從北面到達亞洲的路線。他經過了三文雅,現在一個俄羅斯的島嶼,但是他們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三文雅地處北極圈之內,巴倫支船長和17名荷蘭水手在這里度過了8個月的漫長冬季。他們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以便在零下40度的嚴寒中保持體溫;他們靠打獵來取得勉強維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在這樣惡劣的險境中,8個人死去了。但荷蘭商人卻做了一件令人難以想像的事情,他們私毫未動別人委託給他們的貨物,而這些貨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們生命的衣物和葯品。冬去春來,倖存的商人終於把貨物幾乎完好無損地帶回荷蘭,送到委託人手中。他們用生命作代價,守望信念,創造了傳之後世的經商法則。在當時,這樣的做法也給荷蘭商人帶來顯而易見的好處,那就是贏得了海運貿易的世界市場。
1543年,西班牙國王通過政治聯姻的方式取得了荷蘭的統治權。 當西班牙國王宣布荷蘭是西班牙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時,荷蘭人認同了這種說法;當西班牙國王重新劃分荷蘭的行政區域時,他們坦然地接受了;當西班牙國王為荷蘭派來新的總督時,他們也順從地臣服了。但是當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把手伸向他們的錢袋時,荷蘭人奮起反抗了。
荷蘭的獨立戰爭爆發。一開始,西班牙的軍隊輕而易舉地粉碎了荷蘭人一盤散沙似的抵抗。在不到六年的時間里,就有15萬荷蘭人死於非命。嚴峻的現實,讓各自為政的荷蘭省份不得不團結起來。1579年,來自荷蘭北方七個省的代表在這間大廳中簽署協議,組成軍事同盟共同對敵。此後,戰爭開始向有利於荷蘭人的方向轉化,一方面是由於荷蘭人的聯合,另一方面也是由於菲利普二世在歐洲四面樹敵,連年的爭霸戰爭耗盡了西班牙的國力。
1581年7月26日,來自荷蘭各起義城市的代表在海牙鄭重宣布:廢除西班牙國王對荷蘭各省的統治權。
荷蘭人將自己的國家託付給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英國女王爽快地同意了做他們的君主,並派出軍隊保護荷蘭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但是,精明的商人們很快發現,英國女王收取的保護費,實際上比他們趕走的西班牙國王還要高。
1581年,七個省份聯合起來,宣布成立荷蘭聯省共和國。這是一個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國家。很多歷史學家說,它是世界上第一個「賦予商人階層充分的政治權利的國家」。
1602年,在共和國大議長奧登巴恩維爾特的主導下,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就像他們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國家一樣,如今,他們又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經濟組織。在東印度公司成立後的短短五年時間里,它每年都向海外派出50支商船隊,這個數量超過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隊數量的總和。
阿姆斯特丹銀行成立於1609年,大約比英國銀行早一百年,它是一個城市銀行、財政銀行和兌換銀行。它吸收存款,發放貸款。所有一定數量的支付款都要經過銀行,因此,阿姆斯特丹銀行對於荷蘭的經濟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發明了我們現在所說的信用。那時叫做「想像中的貨幣」。
到17世紀中葉,荷蘭聯省共和國的全球商業霸權已經牢固地建立起來。此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擁有15000個分支機構,貿易額佔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懸掛著荷蘭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
在東亞,他們占據了中國的台灣,壟斷著日本的對外貿易;
在東南亞,他們把印度尼西亞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他們建立的第一個殖民據點——巴達維亞城,構成了今天雅加達的雛形;
在非洲,他們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新航線的要塞好望角;
在大洋洲,他們用荷蘭一個省的名字命名了一個國家——紐西蘭;
在南美洲,他們佔領了巴西;
在北美大陸的哈得遜河河口,東印度公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紐約。
馬克思這樣評價道:1648年的荷蘭:已達到了商業繁榮的頂點。
1648年,阿姆斯特丹的市民們決定建造一座新的市政廳。出於對質量的考慮,市民們沒有預先規定工程完工的期限。實際上,他們一共花費了八年的時間和超過70噸的黃金,來營造這座宏偉的建築。1656年,新的市政廳落成。
1656年,荷蘭使團到達北京。入主中原剛剛八年的大清朝廷,以一種興奮的態度接待了他們。但荷蘭人遇到了那個時候所有到中國的外交使團都會遇到的一個麻煩,就是在覲見皇帝時必須行三拜九叩的大禮。事實上,一直到18世紀末,幾乎沒有一位歐洲國家的外交官願意接受這種苛刻的天朝規矩。但是,荷蘭人卻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1688年9月,一支龐大的艦隊從阿姆斯特丹港拔錨起航,這些船上載著荷蘭的最高執政官威廉三世和兩萬名荷蘭士兵。威廉三世此行是受英國議會的邀請,前去保護英國國民的「宗教自由和財產」。
17世紀末期,荷蘭發展的速度慢了下來,逐漸失去了左右世界的霸權。無論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威廉三世離開荷蘭到英國,都成為了世界中心舞台的一次極有象徵意義的轉移。
『貳』 德國從古至今的歷史
意志(德語:Deutsch)這個詞大約見於公元8世紀時期教宗哈德良一世的一份文獻中的Theodiscus一詞,意思是"方言"或"人民的",開始僅指在法蘭克帝國東部地區使用的一種不同於羅曼語和凱爾特語的方言。卡爾大帝(查理曼)死後,帝國分裂,其中東法蘭克和西法蘭克的界限大約相當於羅曼語族和日爾曼語族的界限。東部帝國的居民後來才逐漸產生休戚相關的感覺。
與中國這樣的統一與中央集權的多民族國家不同,對於歷史上長期處於民族融合和政治分裂過程中的德意志地區來說,民族、國土、國家常常是相互分離的。因而從德意志歷史整體考察,只有1871年俾斯麥統一德國後,Deutschland這個詞才包含了同一的國土和國家政權的含義,因此,准確地說,只有這之後的歷史才可以稱為「德國史」,之前的歷史只是德意志地區和德意志各民族的歷史。
目錄
早期歷史
近代德國
現代德國
展開
早期歷史
近代德國
現代德國
展開
編輯本段早期歷史
日耳曼時期
考古證據表明,在現今德國國境內,約70萬年前就有人類踏足。從此推測,約50萬前開始,人類就陸續移居於此。
因為缺乏文獻記載,所以德意志人早期的歷史,並不是太清楚。羅馬帝國最早開始記載日耳曼部落(Germanen)的活動,但這些日耳曼部落與今天的德意志民族並不相同。當時所謂的日耳曼部
德國
落,是對所有居住於北歐及中歐,使用印度-日耳曼語系的各個部落的統稱。現代的民族學家對這個名字的含意尚不太清楚,大約可信的是歐洲較早的居民克爾特人(Kelten)先使用這個名稱來稱呼新移民。而凱撒(Julius Caesar)遠征高盧時,用「日耳曼族」這個名稱來稱呼當時居住在萊茵河右岸(在今天的德國境內)的各個部落。其後,「日耳曼族」這個概念才逐漸介紹到羅馬人的世界裡。
日耳曼部落是指原先居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南部(包括丹麥)及其臨近地區的一些民族,他們的文化及宗教相當接近,所以成為一個文化圈。西元前1000年左右,因為北歐地區氣候轉壞,該地區的居民開始向南遷移。到西元前450年時,他們分布於萊茵河沿岸,南至阿爾卑斯山以北,東到外克塞河(Weichsel,即維斯杜拉河Vistula)的地區之內。到了西元前2世紀,這些民族又開始另一波的民族移動,而開始與羅馬世界有較多的接觸。
公元前後,在多瑙河和萊茵河流域,已定居著許多日耳曼部落,這些部落同企圖征服此地的羅馬帝國不斷發生沖突。公元9年的日耳曼各部族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中戰勝了當時強盛的羅馬帝國。在這次戰役中,日耳曼部落伏擊並消滅了三個羅馬軍團。此後,羅馬人再也沒有真正嘗試過把它們帝國的東部邊界推進過萊茵河。
日耳曼部落雖是以語言、血統、生活習慣、文化及信仰為族群的指標,但因散居之故,個別差異可以相當大。所以西元4世紀起的大規模族群遷移時,並不是整個血緣民族集體行動,而是以較小的氏族組織為單位。歷史學家將這些移動的日耳曼部落約略分成西日耳曼人,東日耳曼人及北日耳曼人三個大類別。西日耳曼人指的是西元1世紀時居住在西起萊茵河,東至衛塞河(Weser),南至多瑙河,北達北海的這些族群。
自407年開始的一段時期中,各萊茵河沿岸的日耳曼部落渡過萊茵河並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區建立了一系列短命的王國。476年,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下層人民聯合,推翻了顯赫的羅馬帝國。
民族大遷徙
376~568年,散居羅馬帝國境外的以日耳曼人為主的諸「蠻族」部落大舉強行移居帝國境內,並各自建立國家的歷史過程 。民族大遷徙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的原始公社制解體,部落顯貴 、軍事首領及親兵渴望向外掠奪新的土地和財富;人口自然增長對生產力形成壓力,為了發展畜牧經濟,一般日耳曼人不得不向外地遷徙。羅馬奴隸制的危機和帝國的衰落,無力抵禦外族入侵,因而使「蠻族」的武裝遷徙深入帝國腹地。
法蘭克人時期
從509年開始,法蘭克人分為3個部族:薩利安人(Salian)、里普利安人(Ripuarian)和卡蒂人(Chatti, 或黑森人〔Hessian〕)。在428~480年間,薩利安法蘭克人佔領了羅亞爾河以北高盧的大部分地區。里普利安人和卡蒂人仍然留在德意志和高盧東北部。薩利安人在他們的國王克洛維(Clovis)的統治(481/482~511)下信奉了天主教,克洛維把他的統治權擴大到其他法蘭克人身上,並征服了高盧的其他大部分地區。他的梅羅文加王朝(以他的祖父梅羅文加的名字命名)的繼任者們統治法蘭克人的土地,直至8世紀由加洛林家族代替時為止。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768~814年在位)與教宗(教皇)合作恢復了西羅馬帝國,並把天主教傳播到德意志中部和北部。他的帝國於9世紀中葉解體。
德意志立國
5世紀末,延續了幾個世紀的法蘭克王國建立,其中包括莫洛溫王朝和卡洛林王朝的輝煌時期。在查理曼大帝(800年加冕)的統治下,王國幾乎拓展到了今天的法國和德國的絕大部分地區,稱為查理曼帝國。查理曼大帝去世後,帝國很快走向分裂。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的疆域按照凡爾登條約分成三部分,西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左岸的西法蘭克王國就成為後來法國的基礎;而東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右岸操德語的東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的日耳曼王國的基礎,成為未來的神聖羅馬帝國,也是今天德國的雛形;中間的部分成為了後來法德爭斗的根源。
公元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當選為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建立了薩克森王朝。薩克森王朝的地域大致位於今荷蘭、德國西部、瑞士和奧地利。嚴格意義上的德意志歷史的就此開始。
編輯本段近代德國
神聖羅馬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國家,中世紀時演變成承認皇帝為最高權威的公國、侯國、宗教貴族領地和帝國自由城市的政治聯合體。
其帝國國祚,因自稱奉天承運,日耳曼人認為追溯為承繼羅馬帝國而來,所以稱之為神聖羅馬帝國。
查理曼死後,西羅馬帝國皇帝這個頭銜,始終由東法蘭克王國和西法蘭克王國的加洛林君主輪流擁有。然而,胖子查理於887年被廢黜之後,加洛林帝國自此瓦解,再也沒有統一。自胖子查理之後,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擁有者大多是由教宗加冕的義大利國王,義大利國王的實際統治范圍極其有限,僅限於義大利東北部,而那些國王幾乎是清一色的義大利本土貴族,最後一位本土國王是貝倫加爾一世。
大約在900年,東法蘭克王國地方勢力崛起,形成了四大公國,它們是:薩克森、法蘭克尼亞、士瓦本和巴伐利亞。當加洛林家族的最後一位國王孩童路易於911年去世後,東法蘭克貴族沒有選擇西法蘭克王國的加洛林家族作為路易的繼任者,而是選舉法蘭克尼亞公爵康拉德為新一任國王。康拉德臨終之時,指定宿敵捕鳥者亨利為繼任者。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在眾多東法蘭克王國的公爵當中,被推舉為東法蘭克王國國王,亨利去世後其子奧托繼位為東法蘭克國王。962年,東法蘭克國王、奧托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到973年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與皇帝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
1157年,這一帝國得到了「神聖帝國」的稱號。1254年,帝國第一次開始使用頭銜「神聖羅馬帝國」,1512年的科隆帝國會議後頒布敕令,使用「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此後作為官方名稱沿用直至1806年。
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稱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糾合英國,俄國,瑞典和那不勒斯,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同盟軍入侵法國的盟國巴伐利亞,另一隻同盟軍進攻拿破崙控制的義大利。拿破崙自本土揮軍渡過萊茵河。12月2日在奧斯特利茨(Austerlitz),法、俄、神聖羅馬三國皇軍打了一場「三皇會戰」。法軍不但守住巴伐利亞,更攻入神聖羅馬帝國的摩拉維亞,同時將同盟軍趕出義大利,並在普魯士境內打敗俄國援軍。12月16日,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簽訂《普勒斯堡和約》。和約簽訂後,拿破崙成立以自己為護國公的萊茵邦聯,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區的盟友。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崙的威逼利誘下,原來的16個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員邦簽訂了《萊茵邦聯條約》(Rheinbundakte),脫離神聖羅馬帝國,加入邦聯。同時,拿破崙 對奧皇弗朗茨二世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解散神聖羅馬帝國,並且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羅馬人民的國王等稱號。最後弗朗茨二世於1806年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羅馬人民的國王的稱號,僅保留奧地利帝號。神聖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德國人在論述其帝國歷史時,將其定義為「第一帝國」;與後來的德意志帝國(1871年-1918年,史稱為第二帝國)與希特勒執政時期(1933年-1945年,史稱為第三帝國)加以串連論之。
宗教改革
馬丁·路德為反對贖罪券買賣發表了九十五條論綱,後來在1517年他發起德國宗教改革。
1519年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即位。他不單要對抗土耳其奧斯曼帝國還要捲入了對法國及教宗的長期戰爭。他在帝國的地位被削弱,無力阻止宗教改革。
1522年至1526年間,在帝國的某些城市和地區流傳著路德的學說。宗教改革由君主執行。皇帝的弟弟費迪南不能容忍路德的教徒。對此支持新教的領主還一度遊行示威。
14世紀農民就因為生活困苦而爆發起義。在宗教改革期間的1524年至1526年,甚至發展為德國農民戰爭。1525年在閔采爾的領導下,法蘭肯豪斯的地主被廢除。
三十年戰爭
由於德意志是1618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的主要戰場,其經濟遭到極大破壞,而且戰後諸侯國各割地盤,其內部分裂變成不可逆轉,間接令神聖羅馬帝國變得名存實亡。黎塞留主政的法國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阿爾薩斯與洛林,為以後德法爭戰埋下隱患。
普魯士崛起
1701年1月18日,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腓特烈·威廉之子)因支持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國波旁王朝宣戰,在柯尼斯堡被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自此,普魯士作為一個王國才正式存在。
法國大革命後,普魯士參加反法同盟,但敗於法軍,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國兼並萊茵河以西的普魯士領土。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即位)於1806年10月再度參加反法戰爭,隨即在耶拿敗於拿破崙,被迫逃往柯尼斯堡。1807年普魯士和法國在涅曼河的提爾西特締結和約,普魯士割讓16萬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屬波蘭的絕大部分領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蘭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蘭所得領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領土,並賠款1.3億法郎。
1806年慘敗後,普魯士首相卡爾·施泰因開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讓公民參與政治以喚醒其民族主義情感;釋放農奴;實行地方自治;改組中央政府機構等。1809年在柏林創辦了腓特烈·威廉大學(柏林大學),同時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開始對普魯士軍隊進行改革。此後普魯士的愛國主義情緒高漲。1812年冬,拿破崙軍隊自俄國敗退,普魯士遂於次年再度參加反法同盟,於1813年3月17日對法國宣戰,10月24日,普、奧、俄三國聯軍在布呂歇爾和格奈森瑙指揮下在萊比錫大敗法軍。1815年普軍在滑鐵盧再度擊敗法軍。根據維也納會議的領土調整,普魯士疆域自默麥爾河延至萊茵河,成為德意志邦聯內德語居民占優勢的唯一強國,以及歐洲列強之一。
神聖羅馬帝國在1806年滅亡後,德意志邦聯在1815年成立,其中以普魯士和奧地利最強大。普魯士和奧地利都想由自己領導德國統一,後來普魯士漸漸取得領導權。1834年普魯士在德意志地區建立了德意志關稅同盟,除奧地利和漢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國都加入該同盟。
1848年革命
1848年巴黎的二月革命推動了德國城邦的三月革命的發生。在奧地利發生巷戰。3月13日梅特涅下台並逃亡到英國。費迪南一世於1848年4月批准新憲法通過並且允許民間組建武裝力量。在匈牙利,義大利和斯拉夫地區爆發了起義,但很快被鎮壓。普魯士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迫於民間壓力,修改憲法並且承認人民有集會和言論自由。至於小城邦,如巴登就試圖通過任命自由派分子組成政府這一策略來避免革命。但隨著革命進一步升級,正是薩克森和巴登成為了激進民主革命的中心。
5月初所有城邦進行選舉,推選法蘭克福國民議會代表。但只有六個城邦進行了直選。在國會里既有保守的保皇黨也有自由黨和共和黨人。工人和農民根本就沒有自己的代表。5月18日成立了臨時政府,由臨時國家元首領導。諸侯也承認臨時政府,但臨時政府沒有自己的軍隊,警察和公務員,有名無實。
法蘭克福國民議會需要劃定未來德國的國界。剛開始有人提出大德意志方案。但後來還是決定採用小德意志方案,建立一個不包括奧地利的德國。
1849年3月28日,經過長時間討論,伯多祿教堂憲法終於通過,憲法規定,在中央政府的領導下建立一個統一的聯邦,立法部門是帝國議會,領導中央政府的則是世襲皇帝。該憲法是魏瑪憲法和德國基本法的基礎。選舉權被進一步確定。
4月2日普魯士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遜位後,各城邦都從法蘭克福撤回了代表。德累斯頓和巴登為了推行憲法發生了革命,但最後被鎮壓。少數代表拒絕被召回並且在斯圖加特舉行進一步會議。最後一場革命發生在7月23日拉斯斯塔德。憲法永遠失效了。很多人由於受到政治迫害而逃亡到美洲。
德意志統一
1871年普魯士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威廉一世即位。 1862年他因軍事改革所需預算及稅收問題與國會發生沖突,本擬退位,但在前駐法大使俾斯麥的建議下收回成命。俾斯麥表示支持軍事改革,並稱若任命他擔任首相,他將不惜一切強行推行陸軍改革和新兵役制度。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擔任首相。
俾斯麥出任首相,這標志著德國統一的開始。1864年普魯士打敗丹麥,收回北方近丹麥邊境的多個領地。1866年普魯士打敗奧地利,迫使奧地利與匈牙利組成奧匈帝國;並合並數個邦,組成北德意志邦聯。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德國南部幾個邦脫離法國控制,至1871年德國宣布完成統一,德意志帝國成立,也稱「德意志第二帝國」。
編輯本段現代德國
一戰時期
在戰爭爆發之前幾年,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戰速決為主要特徵的施里芬計劃:先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優勢兵力在六星期內打敗法國,然後將部隊調往東線進攻俄國。與此相對應,法國也制訂了以兩個集團軍齊頭並進,一舉收復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第十七號計劃。但戰事的發展卻出乎這些軍事家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
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佔比利時全境,並且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逼後撤。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逼撤退至波爾多。9月5-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斗開始演變為陣地戰。接著,雙方爆發了奔向海邊的運動戰,結果英法聯軍大敗。德軍成功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但始終不能截斷英法兩國的運輸線。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著對峙狀態。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 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著。
1916年2月,東面戰線的壓力稍為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里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 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著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1917年2月3日因德國使用無限制潛艇戰,使美國多隻船隻被擊沉,美國與德國斷交。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破獲的齊默曼電報,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根據,於4月6日向德國宣戰。
1918年8月至9月間,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消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9月,興登堡元帥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死心不息,意圖用剩餘的海軍艦只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嘩變,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並逃至荷蘭。11月11日,德軍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悉數推給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還被解除武裝,德國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且不許擁有空軍。但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其元氣並未受到過大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本土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凡爾賽條約》過多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造成德國貨幣瘋狂貶值,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條約有極強的抵觸和反感情緒,因而引發德國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德國人為擺脫《凡爾賽條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種種因素配合,以及德國在希特勒的納粹黨的領導下,終於爆發了規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魏瑪共和國
魏瑪共和國國徽
戰後的魏瑪共和國是在德國的土地上建立一個和平、自由、民主的政權的一次努力。但是,魏瑪政府自一開始就註定了困於經濟問題和本身魏瑪憲法固有的缺陷。開始的幾年,魏瑪共和國不得不忙於處理左翼和右翼相繼發動的叛亂和1923年的嚴重的通貨膨脹。接下來,由於德國與戰時敵人們的關系逐漸緩和和賠償債務的放寬,情況有了些好轉。盟國一定程度上恢復了秩序和繁榮,全靠總理兼外交部長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這種繁榮一直延續到1930年來臨的大蕭條之前。
此後,經濟的衰退,加上對1923年超速通貨膨脹的記憶和凡爾賽條約嚴酷的條款引發的民族主義反對聲音,從內外兩方面斷送了魏瑪政府。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NSDAP,簡稱納粹)利用了這一現實和不斷增長的失業率。納粹不斷強調民族和種族的問題,並承諾讓失業的人重新獲得工作,他們把德國的許多問題都歸罪於所謂的猶太人的陰謀,甚至宣稱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是由於內部的通敵造成的。
二戰時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巨額賠款使魏瑪共和國之民主共和政府無法負擔,之後遭遇的經濟大蕭條和未能解決失業、其他社會問題(如左派及士兵工人的暴動),使許多德國人轉向支持右翼,希特勒之納粹黨則屬極右翼中之一支。希特勒承諾減少失業人口及對經濟、文化和軍事進行改革。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後,魏瑪共和國的政局開始轉向法西斯化。在1933年1月30日,魏瑪共和國第二任總統保羅·馮·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
希特勒執政後,對內開始實行白色恐怖,殘酷鎮壓異己分子,通過沖鋒隊、黨衛軍和蓋世太保及其遍布各地的勞動營和集中營實行法西斯專政。希特勒是通過鼓吹強烈的民粹主義上台的,上台後的他開始了對猶太人瘋狂的種族壓迫。在1933年2月27日,國會縱火案後,希特勒聲稱是國會的第二大黨共產黨(也是納粹黨的主要政敵)所為,逮捕了共產黨領袖,動員沖鋒隊將全國所有共產黨黨部佔領並禁止了共產黨員參加3月初的國會選舉,納粹黨贏得了44%的席位,聯合了國家人民黨後又通過脅迫或賄賂的手段,強行通過了《授權法》,只有社會民主黨未贊同,是為德國踏入極權主義的第一步,最終利用《授權法》取締了所有非納粹政黨。
1933年9月1日,希特勒在紐倫堡召開的納粹黨代表大會上首度使用「第三帝國」指稱他所統治下、「國祚千年」的德國。1933年12月1日通過《保證黨和國家統一法》,成立德意志第三帝國。。
1934年8月1日通過《德國元首法》等,加強了法西斯獨裁統治。1934年8月2日保羅·馮·興登堡死後,希特勒順理成章地控制德國,廢除總統制,成為德國元首,並派出100,000 名間諜,監察國內的評論家及異見者。
希特勒將國家經濟納入戰爭軌道,加快重整軍備的步伐。當時,德國總體經濟因納粹黨的戰爭經濟計劃的而得到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但許多政治對手、尤其是共產主義者和一些社會主義者,被送去集中營,據估計,在納粹最初統治的時間里,就有成千上萬政治受害者死去或失蹤。
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突破凡爾賽條約的封鎖,宣布實施普遍義務兵役制,建立起50萬人的軍隊,次年宣布實行由戈林主持的「四年計劃」,工業發展速度超過西方各國。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將德軍開進萊茵非武裝區,7月武裝參與西班牙內戰。11月25日德日締結《反共產國際公約》。
1938年3月德國吞並奧地利,9月,在慕尼黑會議上,希特勒表示「取得蘇德台區以後,德國不再有領土要求」以及英法的綏靖政策的驅使下簽訂《慕尼黑協定》。10月,德國背約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5月22日,德國和義大利於柏林訂立鋼鐵同盟,至此,三國正式結盟,被稱為軸心國。
1939年7月10日,宣傳部長戈培爾正式宣布廢棄使用,改以「大德意志帝國」(Gross-deutsches Reich)取代。
1939年9月1日,德國以閃電戰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隨後迅速佔領了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1940年,擊敗英法聯軍,並佔領了法國。隨後佔領了南斯拉夫和希臘等國。
二戰末期,根據希特勒遺囑,北部戰區司令鄧尼茨海軍元帥任總統,宣傳部長戈培爾為總理。但戈培爾在希特勒自殺身亡後隨即自殺,很快鄧尼茨向盟軍投降。
1944年6月6日,美英聯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1945年5月8日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德意志第三帝國」終結。
冷戰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戰敗,根據戰時波茨坦會議中英、美、法、蘇四國的秘約,決定在德國戰敗後將其一分為四分別由四個戰勝國佔領,並且合組一個最高管理單位同盟管理議會(Allied Control Council,ACC)來治理德國事務。但由於理念上的差異,在戰後以美國為主的西方陣營與以蘇聯為主的共產陣營逐漸疏遠,1948年3月時,美、英、法三國在倫敦舉行會議,初步決議要將三國所分別管理的德國領土合並,組成一個德國西部的政權,針對這點蘇聯方面作出反制,首先是退出ACC,並進而宣布著手設立一個東德政權的計劃。
但直接導致東西德分離的導火線,則是發生在1948年6月20日,西
東德國旗
方佔領區境內的貨幣重整計劃。當時西方三國佔領區內原本分別發行的貨幣整合為一,但卻排除蘇聯佔領區,發行了西德馬克,而蘇聯佔領區也在短短三日後發行了東德馬克,儼然象徵東西德正式分離。東西德分離後,東德方面曾在1948年中開始,對使用西德馬克的西柏林地區進行封鎖,為期11個月,希望透過此舉達到完全控制整個柏林地區的目的,但卻在西方國家持續以空運方式所進行的柏林空運之支援下沒有實現。在柏林封鎖解除(1949年5月12日)後沒多久的5月23日,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宣布正式成立。而東德方面也在同年的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以德意志社會主義統一黨(縮寫:SED)一黨專政的社會主義政體。
西德於1955年5月8日加入北約,相對的,由蘇聯扶植、共黨主政的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則加入了華沙條約組織,使得東西德間的交界成為兩大對壘陣營的最前線,冷戰的焦點。
德意志再次統一
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後,關於德國統一的條約達成於1990年2月13日,這個協議通過1990年2月14日的所謂「四加二協議」(英美蘇法四個佔領國和東西德國)得以實現。東德領土於1990年10月3日正式並入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從此覆蓋德國全境,德國統一成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仍然是歐共體(後來成為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
1991年3月15日,四個佔領國正式放棄對其的佔領權。因此除了視為是一個分裂狀態下的獨立國家之外,西德也可被視為是當代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一段歷史時期。
根據《柏林/波恩法令》,1994年3月10日,柏林重新成為德國的首都,直到1999年聯邦政府才統合完成;而波恩則獲得了聯邦城市的地位,目前有包括國防部、農業部等在內六個聯邦行政部門位於波恩,是德國第二大政治中心。
2005年11月,基督教民主聯盟的領導人安格拉·默克爾當選為德國總理,成為德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理。
『叄』 求問 普魯士旗上的黑鷹的由來,網上查不到還有普魯士的歷史拜託說一下!謝謝了!
確實很難找,找了半天,淵源就是這個
這一圖案最早出自於十二世紀的霍亨版索倫家族,該家族曾權統治普魯士,後來成為德國皇室。以雄鷹入圖,早在九世紀就已經出現。據說,該圖案是由法蘭克國王查理一世的軍隊從羅馬帝國傳入德國的。
所以說不是偶然原因讓普魯士選了黑鷹,而是德意志民族本身自古就崇尚黑鷹。
『肆』 1840~1919年國內大事
1.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腐敗的滿清政府戰敗,事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也迫使中國融入世界的開端。
2.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滿清政府再次戰敗,割地賠款,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3.1850--1864年 太平天國運動,洪秀全帶領的太平天國運動席捲半個中國,與清王朝作戰14年(1864年後面的捻子軍不算),極大的動搖了滿清的統治,也給水深火熱的中國帶來更大的動盪
4.1894-1895年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滿清腐敗再次戰敗,割地陪款,日本迅速走上侵略擴張的帝國主義道路,中國陷入亡國滅種的境地
5.1898年,康梁戊戌變法,試圖讓中國走上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強國道路,頑固的封建勢力絞殺了本次變革,不過卻給中國帶來一絲進步的希望
6.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和義和團運動,前者的野蠻和後者的愚昧,都給中國帶來前所未有的災難,也令滿清的腐敗賣國行徑暴露無遺
7.1905年,病入膏肓的滿清政府,開始推行自欺欺人的變革運動,不過不能阻撓政息人亡的結局。
8.1911年辛亥革命,孫中山領導的起義,推翻了極端腐敗的滿清王朝,給黑暗絕望的中國帶來進步的機遇,無論如何極高的評價,都是不為過的。
9 。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維也納和會上,中國受辱,引起國內的學生遊行,漸漸變為新文化運動,給中國帶來更大的進步
『伍』 尼克松水門事件是什麼回事
水門事件的過程是:
在1972的總統選舉中,為了獲得民主黨內部競選策略版的情報,1972年6月17日共和黨競選團隊權首席安全顧問James Mccord率領的5人潛入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
並在安裝竊聽器和拍攝相關文件時當場被捕。正因為如此,尼克松於1974年8月8日宣布,他將於次日辭職,從而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因丑聞辭職的總統。
(5)巴歇爾協議擴展閱讀:
1974年7月8日,最高法院以八票對零票通過了對尼克松不利的裁決。與此同時,報紙社論發出要他辭職的輿論,國會也不停地呼籲,要對他進行彈劾。
尼克松於8月7日在給霍爾德曼打電話,告訴他已決定辭職時,他說:「我簡直得不到國會的政治支持,而我要繼續擔任總統是需要這種支持的。
我不能眼看由於6個月或更長時間的彈劾審判,國家陷於分裂,我們的對外政策遭到破壞。」於是他在第二天宣布辭去了總統職務。
1個月之後,尼克松被赦免一切與水門事件有關的罪名,而20名自認為是代表總統採取行動的總統下屬人員都被定了罪。
『陸』 寫關於反傾銷的論文!有什麼關於反傾銷的書嗎謝謝推薦兩本 書名作者年代什麼的要詳細點的。謝謝~追分50
反傾銷論文
近年來,由於中國產品有巨大勞動力和原材料的比較優勢,在競爭中往往處於明顯的有利地位,中國產品已遭受眾多國家反傾銷的調查。自1979年到2000年底,已有29國家和地區對中國出口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416起。從1990年到2000年,全球針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案約450多起,涉及金額高達數百億美元。反傾銷調查國從美國、歐盟、澳大利亞、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到墨西哥、阿根延、巴西、南非、韓國、印度、土耳其、印尼、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烏克蘭、特立尼達、多巴哥等發展中國家。美國、歐盟、印度和澳大利亞是對華提起案件較多的國家或地區[1]。這些調查嚴重影響了我國的出口。
在裁定傾銷成立案中,中國占總案件的近20%,位於全球之首,成為反傾銷最大的受害國。遭受國外反傾銷的出口商品,涉及到鋼鐵金屬製品、機電產品、紡織品、電子產品以及煤礦化工、原料性產品、半成品等等。這些產品相對而言附加價值低,技術含量低。
由於反傾銷符合世貿組織規則,且反傾銷措施可以延續5年之久,又可以在5年到期後經過復審繼續維持,因此,有相當數量的進口產品被征稅後,可以維持10-20年之久,等於被永久地排除在進口國之外,這也是其他貿易保護措施無法相比的。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其它成員國對中國原有的單邊設限,例如歐盟對華紡織品配額將逐步取消。而且他們也不可能再使用關稅及非關稅壁壘來繼續限制中國產品輸入其本國市場,為保護自身利益,這些國家必然會不斷通過反傾銷案件打擊中國產品。
2001年12月,浙江省溫州市某企業就接到通知,歐盟將就其出口的打火機進行反傾銷調查。目前,該企業出口到歐洲市場的打火機價格在2歐元以下,而其它同類出口產品如日本產品的價格在10歐元以上。中國企業如何面對反傾銷已成為非常嚴峻的問題。
一、中國企業屢受反傾銷之害的主要原因
1. 「非市場經濟」問題
世貿組織反傾銷協議的第2款第7條是專門適用於「那些對貿易實行全面的或大范圍壟斷且國內價格有政府制定的國家」,即非市場經濟國家。該條款承認,在確定來自非市場經濟國家的進口產品的價格比較,是存在特殊困難的。在這種情況下,世貿成員國可以將相同產品的價格,或以產自另一個國家(第三國際)的相似產品為基礎確定的產品價值,作為從這個國家進口的正常價值。只要在任何一個特定的案例中確定正常價值所使用的方法是適當的而不是不合理的,這種確定就是有效的。這些條款事實上造成了在實行反傾銷措施時,允許使用不同的標准。理論上應找經濟發展水平相當的第三國作為替代國,但美國、歐盟國家、日本、澳大利亞、韓國、印尼、丹麥、智利、土耳其、新加坡、馬來西亞、斯里蘭卡等國都曾被選作中國的替代國[2]。盡管是相同產品,但生產條件、技術水平、原料選用問題及不同國家或地區的資本構成、資源開發方式和經濟水平差異問題使我國很難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
美國在對中國產品調查時,將中國作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對待。中美關於中國入世的雙邊協議規定,雙方同意美國在中國入世後15年內可以沿用現行的反傾銷規則,即仍可以將中國作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對待,而中美協議的規定將自動適用於所有世貿成員國。因此,中國企業並不能立即獲得完全平等的市場經濟地位。在1998年4月,歐盟外長理事會通過決議,將中國和俄羅斯從「非市場經濟國家」名單中撤銷,但是並不立即加入「市場經濟國家」名單,而是新設立了一個「特殊市場經濟國家」名單並將兩國加入其中。對於在判定中國產品是否傾銷時採取個案處理、分別對待的辦法,即在個案中出口商可以證明是依據市場價格來確定出口價格的,就承認該價格的合理性。國有、國家控股或是生產材料由國企提供都會成為拒絕給予中國企業「市場經濟地位」的理由。
2.不應訴或應訴不力縱容反傾銷
反傾銷是世貿組織賦予的一項合法權利,反傾銷問題在本質上是一個法律問題。面對國際反傾銷調查,我國企業應從法律的角度去尋找原因與對策,而不是逃跑或過分關注法律以外的其他動機與因素。我國企業由於各種原因如無力支付高額的律師費用、不懂反傾銷的運行機制和法規、不重視受到反傾銷調查的市場或希望坐享其成,藉助其他企業的應訴保住自己的出口市場等原因拒絕應訴或應訴不力的後果,不僅引發高比例傾銷案成立的裁定,還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進口國企業不斷運用反傾銷手段對我國施壓。
3.價格競爭誘發反傾銷
中國企業長期以來,出口受國家宏觀調控,一度出現虧本出口以求換匯的目的。雖然現在進入市場經濟體制這種情況已發生改變,但中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似乎還沒有從市場經濟中學會調整目標,重新定位自己的企業和產品,一味用從前的經營策略出口產品,主要表現在出口產品時,採取價格策略,即以低價作為進入市場的方法,將開拓國際市場的希望寄託在低勞動力成本所形成的價格優勢上。在具體產品出口時,部份企業又會惡性競爭,不斷壓低價格報價,甚至不惜成本地同國內企業或其他國家企業競爭,這種做法不僅造成國外對我國產品質量的質疑,而且使中國產品遭受反傾銷的指控。由於生產力的問題,從整體上看,我國目前國內的產品質量和國際上同類產品質量相比,還差一個台階。但中國經過20年的努力,有不少產品質量已有相當程度的提高,完全可以避免採用價格競爭的方法進入國際市場。
二、中國企業該如何應對
由於企業是反傾銷的主體,在應對反傾銷的問題上,關鍵要看企業的表現。企業應對反傾銷,應注意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品牌意識,改變產品形象
如何反傾銷,企業是關鍵環節。如果的確存在傾銷,那麼任何努力都建立在脆弱的基礎上。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歷來形象不佳,長期以「低質低價」取悅國際市場。近年來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生產力得到很大提高,國內消費結構和消費層次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產品質量、包裝、售後服務等越來越為消費者所重視。價格已不再是唯一的、重要的競爭手段。中國企業應考慮抓住機會,結合企業資源大幅度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後期服務,建立企業自己的品牌,這樣既可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又提高出口產品質量,從而改變原有的產品形象。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出口產品在生產時,應使用國際質量標准,而不是國內質量標准。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產品質量。
產品質量的提高,不僅僅可以通過成本的提高來提高產品的出口價格,還可以通過建立的品牌形象加大產品的附加值。其他國家同質同類出口產品的價格為什麼能大幅度的超越我國產品,原因不僅在於成本的差異,還在於產品的附加值不同。由於反傾銷主要是針對產品的低價而言,中國企業應努力走出低質低價,通過壓低價格增強競爭力的低谷。企業還應自覺抵制低價出口行為,減少國外反傾銷的誘因,防止授人以柄。
2.加強合作,做到「以銷定產」
不管在國內市場,還是在國外市場,眾多中國企業都忽略了一個規律:即先有需求,後有供給。預防反傾銷的發生,必先要研究國際市場的情況,這可以通過與國內企業駐國外辦事處、國外有關代理商、市場調研機構、甚至個人合作收集當地消費變化的有關資料,加強對產品的設計,做到先有市場後有產品,以迎合國外市場的需求。企業有目的、有步驟地開發市場即避免了盲目生產,靠價格贏得競爭,又有效地開拓國際市場,減少國外反傾銷的投訴。有資源的企業可以利用到當地市場投資建廠按需生產,繞過這個障礙。中國海爾集團的成功經驗是值得借鑒的。
3.運用國際標准,健全管理制度,健全商務檔案
一旦遭受國外反傾銷訴訟,是否存在傾銷行為的證明主要掌握在應訴方手裡。應訴反傾銷案件的關鍵是證明產品出口價格未低於「正常價值」。這需要企業多方收集數據和證據,而我國企業在這方面往往遇到困難。一些企業連自己的交易檔案都難收齊,如:會計帳簿不全、財務狀況不明,其中發票不全或不精確問題最為突出。發票是非常重要的,沒有發票,就只能按照對方提供的價格資料來確定你的產品價格。而傾銷調查部門注重的就是材料,材料越豐富,在眾多材料總結後得出的結果就有可能是正確的,資料的缺乏就可能直接導致敗訴。因此,出口企業應該按照國際標准健全管理制度,健全商務檔案,包括公司的各種協議合同、商務信函、收支票據等。這樣一旦發生訴訟,就可在較短時間內備齊資料。
4.了解國外反傾銷
由於世貿組織反傾銷協議是成員國之間反傾銷起訴的主要依據,因此,企業必須盡快了解世貿組織的反傾銷機制。一旦遭受國外反傾銷調查,至少應當了解如下內容:
(1)被反傾銷國家的有關立法規定和世貿組織的有關規定;
(2)世界上一般通用的反傾銷程序和被反傾銷國家的反傾銷程序;
(3)我國出口產品在國外反傾銷的基本特點和面臨的主要問題。
如:歐盟反傾銷有關法規規定,自開始反傾銷調查的通知發布之日15天內,應訴方必須向歐盟委員會報名並提交相關材料;美國也有類似的規定,並且正式起訴後21天左右就要召開第一次聽證會,應訴方必須提前報名。中國企業應積極應訴,否則在中方缺席的情況下,依據原告之詞給予裁決,難以想像中方會勝訴。
值得欣喜的是由國家經貿委產業損害調查局和國家經貿委經濟信息中心合辦的中國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網上圖書館已經開通(http://www.cacs.gov.cn),該網站提供WTO及各國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相關法律規范,為企業義務提供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相關法律咨詢。通過該網站企業可以查詢到最新的國外對中國發起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的應訴信息和動態,還可以查詢中國發起的反傾銷案的最新進展情況,從中吸取經驗。
5.配合反傾銷調查,積極應訴及時抗辯
據統計,全球反傾銷案的成立率大約是53%,而在美國,一般只有27%的反傾銷案被裁定傾銷成立,35%的案件被裁定傾銷不成立,其餘38%的案件由控告方中途放棄。這表明,反傾銷問題可以通過進口國法律得到公平或適當解決。當反傾銷調查開始時,中國出口企業應對調查給予配合。採用降低價格保持在當地市場的份額,或改變其產品的某些配件的來源來改變原產地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反傾銷案件發生以後,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確認識反傾銷及其後果,積極應訴,盡量避免國外反傾銷措施的濫用。反傾銷立案以後,有關的中國企業要積極配合反傾銷調查,爭取最大限度地抗辯機會。配合調查主要體現在下述方面:認真准確地填寫調查問卷:配合反傾銷案件的聽證會及實地核查。應重視反傾銷調查的時限性,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參加應訴積極答辯,這樣才視為有效的配合調查。
另外過去一直強調的由行業商會統一協調反傾銷應訴這一方法有待商討。因為商會統一應訴,會給對方造成一種印象:中國企業相互通氣,價格和成本也是互通的,所以只能徵收單一的反傾銷稅。而其他受調查的國家的企業都分別聘請各自的律師,不會也不可能互通聲息。
6.按照標准調整企業經營和管理,盡可能爭取「市場經濟地位」
中國企業獲得市場經濟待遇極其重要。雖然迄今為止,中國企業申請歐盟和美國市場經濟待遇的成功率很低,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對國際貿易慣例和有關規則了解不透徹,舉證不充分。根據目前歐盟的法律規定,要取得市場經濟地位仍必須符合下列標准:
(1)企業可以根據市場需求作出決定,不必遭受國家的干預;
(2)企業帳目必須按照國際會計准則進行獨立審計;
(3)企業的生產成本和財務狀況沒有被前國營經濟體制、易貨貿易或債務補償等扭曲;
(4)公司遵守破產法;
(5)外匯兌換率隨行就市。
根據過去的應訴資料反映,那些被拒絕授予市場經濟出口商待遇的公司,其主要原因是:
(1)在國內市場銷售受到保護。說明某些行業和產品受政府保護,這不符合企業自主經營的原則。
(2)在決策過程中國家大量干預,包括國家強加的投資義務,強迫使用某些原材料供應商。這表明政府對企業直接干預。
(3)政府規定強迫外商投資企業支付相當於國營企業同等職工的120%的工資,這違反工資雙方商定原則。
(4)帳目得不到適當審計。許多公司上交的帳目不完整,很多帳目要麼根本未經審計,要麼未按照國際會計准則進行審計。許多公司的會計政策前後不一致,隨意調整有關費用,財務報表不準確。
(5)存在易貨貿易。
7.尋找、選擇有利的替代國
如果申請市場經濟待遇失敗,那麼替代國的選擇也就成了確定傾銷是否存在的重要因素。所以盡量根據替代國選擇的方法,提供給調查機關合適的「替代國」選擇意向,並對不合適的替代國選擇作出及時抗辯
『柒』 1787年有哪些戰爭或重要歷史事件
(1)美國領土的擴張:
①手段:贖買、武裝顛覆或入侵。
②結果:19世紀中期,美國領土從大西洋沿岸擴展到太平洋沿岸,形成了美國歷史上著名的「西進運動」。
③影響:給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帶來災難;使西部領土得到開發,客觀上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美國兩種經濟形勢的矛盾也隨之加深。
(2)美國兩種經濟形勢的矛盾:
①北方工商業資本家要求保護國內原料和市場,擴大工業品出口,提高關稅,限制工業品進口;希望廢除奴隸制,增加自由勞動力,在西部建立自由州。
②南方奴隸主把棉花等原料大批銷往英國,並從英國大量輸入工業品,力主降低關稅,擴大進口,擴充奴隸數量,在西部擴展奴隸制。
③矛盾的焦點在於奴隸制的存廢問題。
(3)廢奴運動的高漲:19世紀上半期,廢奴運動不斷高漲。廢奴主義者積極呼籲廢除奴隸制,並積極付諸行動。南北雙方的矛盾日趨尖銳。
(4)內戰的導火線:1860年,代表北方資產階級利益、主張限制奴隸制的美國共和黨候選人林肯當選為總統。
[編輯本段]經過
(1)內戰的爆發和初期戰況:
①1861年,南方的一些州建立南部同盟,接著挑起戰爭。
②戰爭初期,北方軍隊節節失利。
(2)戰局的轉折:
①為扭轉戰局,林肯政府先後頒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②1863年,在葛底斯堡戰役中,北方軍隊獲勝,開始掌握戰爭主動權。
(3)戰爭的結束:1865年,南方軍隊投降,內戰結束。
[編輯本段]影響
美國內戰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它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度,進一步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起飛鋪平了道路。
[編輯本段]內戰的起因
南北戰爭的根本原因是南方的三十萬奴隸主,在新移民區擴張奴隸制的,威脅了自由州的存在和發展,侵犯了包括南方自由人民在內的聯邦絕大多數人民的利益。南方州的戰爭目的不是從聯邦中退出,而是要同北方州爭奪邊境州和其他未開墾地區的土地,要把奴隸制擴展到整個北美大陸。南方奴隸主的生存和發展驅使南方州對北方開戰。北方州除了應戰,沒有其他選擇。
新的歷史學者卻認為:內戰原因不是因為奴隸制度,而是由於不同意識形態文化背景導致價值觀點不同,戰爭爆發深層次原因是圍繞國家的統一和分裂,林肯認為在國家分裂面前,奴隸制的存廢是不重要的,而導致國家分裂的原因除了意識形態和文化背景以外就是南北方是兩個不同的市場環境,和不同的經濟制度。
然而,要對一個歷史事件性質做出判斷,要求我們一不能憑當事人的聲稱和主觀意願,二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該事件本身,而要去揭示造成該事件的客觀矛盾運動。在分析北美內戰的起因時,存在兩種傾向。一種傾向認為北方不同意南 方州獨立,是違背憲法的行為。另一種意見認為,林肯解放奴隸只是迫 不得以。於是南北戰爭就不應當被認為是廢除奴隸制的問題。
第一種意 見顯然忽略了一個事實,即南方奴隸主不會以獨立為目標。奴隸制的內在要求迫使南方去爭奪更多的土地。這種政策必然要同自由農民和資產階級的利益發生沖突。在沖突不能在聯邦內部通過議會、政治談判來解決時,就必然以造成聯邦破裂的內戰形式來解決。社會政治斗爭是經濟領域斗爭的反映,而同倫理道德沒有關系。必須正確地從社會生產的矛盾中發掘出美國內戰的根本原因,而許多人還在法律、習俗、民族特性、倫理道德方面摸索這場戰爭的起因,是看不清內戰的性質的。
另一種意見,把一個當事人的主觀願望作為事件的客觀原因,也是站不住腳的。用一個時代的意識形態去解釋一個時代的特性,這種智慧還不如一個小店主。因為後者還能把人的行為同言辭相區分,前者則把人的語言等同於人的行為。我們相信林肯的話是誠懇的,他只是迫不得以解放了黑奴。但是,在歷史的必然性面前,個人的主觀願望是不可能成為社會進程的根本動因的。
一、南北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聯邦?
南方是挑起戰爭的一方。在戰爭開始前,北方觀望了數月。與此同時,南方的分離主義者們已經在劫掠聯邦要塞、軍火、船塢、關稅局、船隻、武器,損毀國旗,扣押駐軍。最後,是南方在桑特堡打響了美國內戰的第一槍。南方的國防部長沃克在接到桑特堡的消息後公然說:沒有人知道從這里開始的戰爭將在哪裡結束。他同時預言南方聯盟的旗幟將在五月飄揚在華盛頓國會山上空。
北美內戰的內在原因其實已經被南方的戰爭口號所回答。他們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奴隸制的聯邦。
讓我們回顧回顧南方奴隸主在美洲擴展奴隸制的歷史。1787年的大陸會議和1789年的憲法會議規定了蓄奴地區的永久界限。1820年的密蘇里協議則把密蘇里州變成一個蓄奴州,同時擴大了蓄奴地區的范圍。1854年的堪薩斯- 內布拉斯加法案又一次擴大了蓄奴區的范圍。奴隸制不再有固定疆界。任何多數人贊成蓄奴的州都可以成為蓄奴州。在此法案和南方奴隸主操的縱下,新墨西哥州成為蓄奴州。盡管南方奴隸主運到新墨西哥的奴隸還不足50個!
在對外政策方面和在內政方面一樣,布坎南為首的聯邦政府成為南方奴隸主的工具。他的政府不僅在國內為奴隸制在新移民區的擴張大開綠燈,在海外,他也積極為奴隸主攫取更多的土地。他的奧斯坦宣言公然把奪取古巴(包括使用武力)作為國家的目標。在他的政府的支持下,北墨西哥已經分裂,針對中美洲國家的冒險征服一直在進行。聯邦已經成為三十萬南方奴隸主的工具。
二、對堪薩斯的爭奪帶來的影響
在堪薩斯問題上,北方人民對南方奴隸主的妥協走到了轉折點。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剛一通過,南方奴隸主組織的先遣武裝就進入了堪薩斯州,力圖通過武力驅逐當地的新移民。布坎南的聯邦政府支持他們的行為。但是北方人民這次不再坐視不管。他們也成立了武裝的解救組織,保衛新移民的利益。共和黨從這一組織中誕生。奴隸主看到武裝行動失效,就又去聯邦政府尋求幫助。這一次斗爭主要在眾議院展開。在此次斗爭中,民主黨內部分裂成為北方和南方的支持者。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的提案人道格拉斯也加入了反對南方的陣營。因為南方奴隸主在堪薩斯的作為踐踏了新移民區人民的主權原則。
共和黨的綱領是:新移民區不再為奴隸制提供一寸土地。奴隸制只能存在於它原先存在的南方州。這一政綱是南方奴隸主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答應的。 因為南方的奴隸制不能只存在於南方。它的內在邏輯規定了它必須向新移民區擴張。
三、南方奴隸主為什麼要把奴隸制引入新殖民區?
土地是奴隸制經濟的核心問題。美國的奴隸制如果被限制在原先的土地上,它就註定走向滅亡。
奴隸制經濟同自由小農的經濟不同。依靠簡單、廉價勞力的奴隸制經濟只有建立在大片肥沃土地上才能獲利。而建立在精耕細作,更多依靠資本、勞力、智力和能量投入,較少依賴土地自然肥沃度的現代農業,是與奴隸制格格不入的。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一些原先使用奴隸勞動的州逐漸變成為為南方蓄養奴隸的州,比如馬里蘭州和弗吉尼亞州。長久的奴隸制經濟也使得部分南方州土地肥力的耗盡,不得不做起蓄養和販賣奴隸的生意,比如南卡羅來納州。於是,一部分奴隸主亟需大片未開墾的土地,另一部分奴隸主則要藉助奴隸貿易發財。這就是南方奴隸主需要在更廣大的土地上建立起奴隸制的根本動因。
政治上,蓄奴州的公民人口趨勢是越來越少於自由州,南方奴隸主對聯邦的控制就越依賴於參議院。因為在參議院中,不論人口多寡,每州都有兩個代表。為了擴大奴隸制在聯邦的影響,把新加入聯邦的州變為蓄奴州就成為一種有力的手段。
在蓄奴州內部,不到三十萬的奴隸主階級要面對幾百萬貧困的白人自由民。這些自由民對奴隸主財產的威脅是不言而喻的。只有通過海外冒險和在北美大陸內部的土地爭奪,引導這些自由民產生對新土地的渴望和有朝一日成為奴隸主的夢想,南方的奴隸主才能把身邊的危險能量轉移到其他無害的地方上去。
由此可見,奴隸制是北美內戰的根源。南方奴隸主在新大陸擴張奴隸制的企圖打破了聯邦內部的力量平衡。南方州的目的不是要脫離舊的聯邦,而是要在新大陸上建立起另一個奴隸制聯邦。
在下面,將繼續指出內戰的實質不在於南方州要脫離聯邦,而在於南、北雙方對邊境州的爭奪。南方在戰爭中想得到的不是獨立,而是邊境州的土地。這些邊境州的絕大多數人口是自由民。有的州已經加入北方聯邦。這些州包括:馬里蘭州、弗吉尼亞州、北卡羅來納州、肯塔基州、田納西州、密蘇里州和阿肯薩州。
四、邊境州和蓄奴州的狀況
被大段南北走向的山脈所分割的大西洋延岸的低地和密西西比平原是美國 奴隸制的家園。插在兩平原中的山區,富含煤炭、鹽、石灰石、金屬礦石、黃金,適於多種產業的發展,則是自由民的地區。奴隸制在這里沒有根基。 在邊境州內,生活在這些高地上的自由民構成了邊境州人口的大多數。 以下是每一個邊境州和蓄奴州的狀況。
得拉維爾:在事實上是聯邦的一員。絕大多數人口反對奴隸制。該州只有1798名奴隸。南方宣布了對得拉維爾的領土要求。
馬里蘭:687,034名人口中有87,188名奴隸。絕大多數人站在聯邦一邊。但 奴隸主佔有重要職位。這是因為少數的奴隸主階級通過傳統權力的繼承、 政治上的欺騙和高度聚集的財富,保證了他們的政治特權。
弗吉尼亞:南北方軍隊的主要駐扎地。該州的西北部高地有15,000名奴隸 及二十倍於此的自由民。東部低地有五十萬奴隸。向南方州販賣奴隸是該 地區的一項主要收入。在東部地區的政治頭目們通過操縱州立法會做出退 出聯邦的決定,並為南方軍隊敞開大門後,西北弗吉尼亞當即退出弗吉尼亞州,加入聯邦。
田納西:在一百多萬居民中,有僅三十萬的奴隸。該州已處在南方軍事戒 嚴令的統治下。在1861年的冬天,奴隸主們建議就退出聯邦舉行全民公投。 絕大多數人為了不給分裂分子提供借口而反對了公投。就是後來已經處於 南方軍隊的統治之下,仍然有1/3強的人在公投中支持聯邦。田納西的東部 山區是反抗南方統治的中心。南方不得不用軍隊把東田納西置於其控制下。 類似的情形也存在於北阿拉巴馬、西北喬治亞和北卡羅來納的北部地區。
密蘇里:在一百多萬人口中有大約十多萬奴隸。在1861年的公決中,該州的人民決定不退出聯邦。身為州長的傑克遜卻公然違背人民的意願,帶領 著武裝從德克薩斯、阿肯薩和田納西進攻密蘇里,妄圖用武力迫使該州退出聯邦。
新墨西哥:那時還不是一個州。在布坎南總統時代,為了向該州輸送一部奴隸制憲法,南方向該州運送了25名奴隸。該地區支持聯邦。南方州於是從德克薩斯向新墨西哥派遣了武裝的冒險分子。該地區人民已向聯邦政府尋求包護。
南卡羅來納州、密西西比和阿拉巴馬是分離主義運動的靈魂。南卡羅來納州、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馬州擁有眾多的奴隸人口。
肯塔基則有些特殊。在一百多萬的人口中,奴隸有二十多萬。該州的三次公決都支持聯邦政府。但是該州的高層官員卻都是狂熱的蓄奴主義支持者。 在南方聯盟忙於撲滅東田納西的反抗時,作為折衷,南方聯盟認可了該州的中立。可是不久南方軍就進攻了「中立」的肯塔基。肯塔基人民才從中立的夢中驚醒。立法會公開宣布支持聯邦。伊利諾伊、印第安納和俄亥俄州的志願者們也匆匆來到肯塔基,幫助肯塔基人民驅逐南方的武裝。
南方聯盟合並密蘇里和肯塔基的企圖暴露了「為退出聯邦的權利而戰」的借 口只是一個空洞的口號。南方聯盟只承認人民退出聯邦的權利,而不承認人民保留在聯邦中的權利。
五、廢除奴隸制勢在必行
既然奴隸制已經 成為聯邦繼續存在的障礙,那麼,為什麼不幹脆廢除奴隸制?在一些邊境州中,還有一些忠於聯邦的奴隸主。為了爭取這一部分人,林肯一再聲明不廢除奴隸制。但是,對邊境州的爭奪已經從外交和議會轉移到戰爭中來了。戰爭的邏輯將迫使聯邦政府爭取最廣大的支持,打擊南方最薄弱的環節,即奴隸制。
[編輯本段]第一階段
1860年共和黨人林肯當選為總統,美國民主黨遭到慘敗,這就成為南方奴隸主脫離聯邦和發動叛亂的信號。南部蓄奴州南卡羅來納州首先脫離聯邦,接著喬治亞州、亞拉巴馬、佛羅里達、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和得克薩斯諸州相繼脫離, 並於1861年2月宣布成立「南部同盟」,另立以傑斐遜·戴維斯為總統的政府。1861年4月12日叛亂政府軍開始炮轟在南卡羅來納的聯邦薩姆特要塞,14日被攻陷。林肯政府於4月15日發布討伐令,內戰爆發 。不久,弗吉尼亞、北卡羅來納、田納西、阿肯色4州退出聯邦參加南部聯盟。
戰爭初期北方實力大大超過南方,北方有2234萬人口,南方只有910萬,而且其中有380多萬是黑奴。北方有發達的工業,四通八達的鐵路網和豐富的糧食,而南方幾乎沒有工業,鐵路也很少。但南方有充分的軍事准備,擁有裝備及訓練都較精良的軍隊,名將輩出包括「西點第一名將」——萊斯特·李,「石牆」——傑克遜,「不敗的猛將」——約翰斯頓,「little貝利撒留」——史蒂文森等等絕大多數優秀的西點軍校畢業的將領都投向了南方。而且,內戰前夕J.布坎南總統曾設法把大量武器和金錢輸送到南方去。林肯政府在內戰初期進行戰爭的目的是恢復南北的統一,擔心觸動奴隸制度會把一些邊境奴隸州推向南方叛亂者一方,從而失掉邊境諸州這個重要的戰略地區。由於北方政府不肯宣布解放奴隸。因此,在內戰第一階段,北方在軍事上連遭失敗。在1861年7月馬納薩斯和1862年夏的半島戰役中,北軍損失慘重。北軍雖然在西線取得一系列輝煌戰果,從南軍手中奪取了幾個重要戰略據點,但是這些戰果都被東線的慘敗所抵消。
在北方軍事上屢次失敗的情況下,共和黨內部的激進派及社會上的廢權主義者提出解放奴隸和武裝黑人的主張。林肯也意識到解放奴隸的必要性。
『捌』 請問有人知道1840年發生的歷史時間的大事年表嗎知道馬上回復,有急用,謝謝
年號: 清宣宗道光二十年;日本仁孝天皇天保十一年
庚子年(鼠年)
大事記
6月,英國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正式開始(第一次鴉片戰爭)。
英國開始發行世界上第一張郵票
出生
任伯年,中國近代畫家(1895年逝世)
4月2日——埃米爾·左拉,法國作家
5月7日(新歷,當年合儒略歷4月25日)——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俄羅斯作曲家
11月14日——克勞德·莫內,法國印象派主要畫家
1840年
1月29日 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率水勇夜襲長沙灣運銷鴉片的走私船,燒毀煙船23艘。
2月25日 英軍向虎門發起攻擊,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率軍守衛炮台,與敵人殊死格鬥,身負重傷,後壯烈殉國。
6月22日 英國東方遠征軍總司令喬治?懿律率領兵船16艘,武裝汽船4艘,運輸船28艘,士兵4000餘人,大炮540門,集結於廣東珠江口海面,宣布28日封鎖廣州。戰端遂啟,中英鴉片戰爭爆發。
7月6日 英軍攻陷浙江舟山島上的定海,後英軍北上到達天津白河口,恫嚇北京清政府,致使清政府答應撤辦林則徐、鄧廷楨。
8月6日 英軍抵達天津大沽口外炫耀武力,並致函清政府,誣稱林則徐在廣東禁煙「凌辱」、「殘害」了英國官員,要求「昭雪」。同時,提出割地、賠款等無理要求。
8月30日 琦善與查理?義津在大沽海灘帳棚會晤。琦善轉述道光帝答復英方的內容,強調林則徐在廣東禁煙「辦理不善」,今後一定「秉公查辦」,為英國「代伸冤抑」。英方得此答復後,決定撤軍南下。
1841年
1月7日 英國侵略者義律製造借口令英軍向沙角、大角炮台發動進攻,守將(土家族)陳連升父子戰死,沙角炮台、大角炮台失陷。琦善向義律乞和。
1月25日 清廷欽差大臣琦善在英軍武力要挾下,擅自與鴉片戰爭時英國侵略軍代表義律議定《穿鼻草約》。其主要內容為:割讓香港,賠款六百萬元,開放廣州為通商口岸;英軍撤出沙角、大角炮台,歸還定海等。琦善蒙哄清政府,詭稱賠款為「商欠」,割香港只是允許英在外洋一小島寄居。廣東巡撫怡良以義律在香港發出的布告為證,揭發琦善的賣國行為,清政府不承認此約,並將琦善撤職,逮回京師查問。
1月26日 英國軍隊強佔香港。從此,香港成為英國侵略中國和遠東的重要基地。
1月27日 道光皇帝下詔對英宣戰,命皇侄奕山為靖逆將軍,征調各省軍隊開往廣州。後奕山戰敗,派廣州知府余保純向英軍求和,訂立了喪權辱國的《廣州和約》。
1月27日 道光皇帝下詔對英宣戰,命皇侄奕山為靖逆將軍,征調各省軍隊開往廣州。後奕山戰敗,派廣州知府余保純向英軍求和,訂立了喪權辱國的《廣州和約》。
4月3日 英國政府將查理?義律撤職,委派璞鼎查為全權公使,增派援軍1萬餘人,共有兵船25艘、武裝汽船14艘、大炮700餘門,擴大侵華戰爭。
4月30日 英國政府認為在戰爭勝利的形勢下,《穿鼻草約》獲益太少,宣布取消該約,並將查理?義律撤職。另派璞鼎查為全權公使,增派援軍擴大侵華戰爭。
5月27日 清靖逆將軍奕山戰敗後,向英軍求和,擅自與英國代表訂立《廣州和約》,規定清軍撤離廣州60英里以外,繳贖城費600萬元,英軍歸還所奪炮台,撤出虎門。
5月29日 一股英軍竄出廠州城,到三元里一帶騷擾,被當地群眾打死八九人。後三元里人民在村北古廟集合,將廟里的三星旗作「會旗」,對旗宣誓抵抗英國侵略者。同時,派人聯絡附近各鄉群眾和打石工人、紡織工人等,赴牛欄崗會盟,制定了抗英計劃。約定以三星旗為號,旗進人進,旗退人退。
5月30日 廣州城郊三元里附近103鄉民眾,按照預定計劃,手執大刀、長矛、鋤頭、鐵鍬等,高舉三星旗,向英軍佔領的四方炮台發起猛攻。英軍倚仗洋槍洋炮,下山反擊。三元里民眾將其引入牛欄崗,然後四麵包圍。恰巧天降大雨,淋濕火葯,洋槍失去作用。英軍在泥濘中東奔西跑,天黑才逃回炮台。這一天,三元里人民殲滅英侵略軍畢霞少校以下官兵200餘人。
8月26日 英璞鼎查率26艘艦船、350 0餘名士兵向中國廈門大舉進犯,金門鎮總兵江繼芸英勇抵抗、力戰陣亡。次日,英軍攻佔廈門,致使江浙一帶形勢緊張。欽差大臣、兩江總督裕謙發動軍民准備抗敵。
10月1日 英軍40艘兵艦分兵兩路向定海發起攻擊。定海總兵葛雲飛和前來支援的浙江處州鎮總兵鄭國鴻、安徽壽春鎮總兵王錫朋率軍頑強抵抗,壯烈犧牲。定海三總兵抗擊英國侵略軍的事跡,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
10月10日 英軍從金雞嶺、招寶山向鎮海城發起攻擊,守衛鎮海將士大多戰死,兩江總督裕謙投水自殺。
1842年
6月16日 英艦30餘艘進攻吳淞炮台,江南提督陳化成下令開炮還擊,堅決抵抗,擊傷英艦多艘。英軍登陸後水陸夾擊,陳化成部腹背受敵,最後全部犧牲,炮台失守。寶山、上海亦相繼陷落。
7月21日 英艦侵入鎮江江面,並登岸攻城。城內清軍與英軍展開激烈巷戰,英軍死、傷、失蹤160多人,是英軍在鴉片戰爭攻城戰中受挫最大的一次。清軍損失亦很大,副都統海齡自縊。
8月29日 清政府代表耆英、伊裡布與英國政府全權代表璞鼎查在南京下關江面英艦「漢華麗」號上,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其主要內容有:中國割讓香港給英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賠款給英國2100萬銀元,中英協定關稅等13項條款。
1843年
10月8日 清欽差大臣耆英與英國公使璞鼎查在廣東虎門簽訂中英《虎門條約》。其主要內容有:英國取得單方最惠國待遇,即中國政府將來若給予他國任何權益,英國都可「一體均沾」;英國人可以在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岸租地建房、永久居住。這一特權,成為外國侵略者在中國建立「租界」的借口。從此,帝國主義國家開始在中國設立租界。同時,中英還簽訂了《五口通商章程》,作為《南京條約》的補充條款。其主要內容有:中國承認英國有領事裁判權,英國人在中國領土上犯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領事)辦理,中國政府不得懲處;海關稅率相當於值百抽五等條款。該條約破壞了中國司法主權,並打開了中國同外國協定關稅的先例。
1844年
7月3日 美國專使顧盛以武力相威脅,與清朝兩廣總督耆英在澳門附近的望廈村簽訂《中美五口貿易章程》,又稱《望廈條約》,這是美國侵略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其主要內容有:規定美國享有協定關稅、五口通商、領事裁判、片面最惠國待遇等特權,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樓、建醫院和教堂等。
10月24日 法國專使剌萼尼與清兩廣總督耆英在廣州黃埔港的法艦「阿吉默特」號上簽訂中法《黃埔條約》。其內容主要有:規定法國在中國取得五口通商、協定關稅、領事裁判和片面最惠國待遇等特權;還規定清政府有保護通商口岸法國教堂的義務等。
『玖』 喬治費歇爾地暖合同
國外的合同有用?國內的還能找到廠家呢!國外的給你簽再好你找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