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合同協議 » 宋朝的協議

宋朝的協議

發布時間: 2021-02-11 12:19:14

㈠ 宋朝(包括北宋和南宋)在歷史上與金有幾次議和

公元 1119年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始派遣李善慶等出使北宋,共商滅遼之事。 宋高宗趙構,由於害怕軍人戰勝回朝會專橫難制;而且亦擔心欽宗回朝繼承其死後的帝位(當時高宗因不能生育而絕後),所以 在1138年任秦檜為相,向金推行求和政策。 秦檜削去首先抗金將領韓世忠的兵權。1138年宋金初次協議,南宋取回包含開封的河南、陝西之地。1140年,金朝撕毀協議,金軍分三路大舉南侵,重占宋朝首都開封,宋軍在許多抗金名將指揮下,取得輝煌戰果。尤其是岳飛在郾城與金兵將領兀術會戰,力挫金兵,乘機進兵朱仙鎮,收復了黃河以南一帶,與開封只有四十五里。後來,高宗聽取了秦檜意見,以十二面金牌下令岳飛班師回朝,岳飛服從命令。在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國納貢稱臣為代價,換回了東南半壁江山的統治權。 宋室也曾由劉光世、張浚、韓侂胄、虞允文等眾多抗金將領指揮抗金北伐,在黃河兩岸也曾經擊潰偽齊軍與金國的聯軍,收復淮河兩岸不少失地並簽訂多項條約。 在 1164年12月 ,張浚北伐失敗後,簽訂《隆興和議》(又名《乾道和議》),張浚被殺把原本向金稱臣改為叔侄關系,金為叔,宋為侄,金改詔表為國書,歲貢改為歲幣,減少貢獻,割讓秦州及商州,維持疆界。絹貢獻由二十五萬減至二十萬,歲幣減至二十萬銀兩。 在 1206年 ,韓侂胄北伐,後來被金擊退。在1208年,簽訂《嘉定和議》。兩國改為伯侄關系,宋由貢獻歲幣及絹由二十萬增至三十萬,宋賠償三百萬軍費。金放棄佔領的大散關、濠州,獻上韓侂胄首級。

㈡ 這兩次協議對北宋有什麼不利影響

兩次協議指代不明
請將題目補充完整
以便解答

㈢ 宋朝時有一場戰爭,明明打贏了皇帝卻為什麼急著簽投降協議呢

紹興十年郾城、順昌這一戰爭期間,雖然岳飛獲得了勝利,但是並未消化戰果,要知道後來完顏構又詔令他們撤軍了,「十年之功,廢於一旦!所得諸郡,一朝全休」說的就是這件事。順昌雖然號稱大勝,卻是防禦戰,人家退回去就行;郾城這邊倒是實打實的野戰,打贏了卻要岳飛撤退,這樣的勝利,對金國的打擊其實並不致命。一個佐證是:紹興十年底宗弼又卷土南下了。

所謂紹興十年的北伐勝利,嚴格的說不是什麼北伐,而是完顏構求和不得,被金國爸爸逼到死路,面對金軍的大規模進攻,被逼抵抗而已,屬於防守反擊。順昌那邊打開局面後,宋廷壓力立減,完顏構讓李若虛傳令岳飛班師,可見他壓根就不想打。這也好理解,紹興十年的戰爭,本來就是被逼著打的,怎麼不被人家欺負。完顏構就偷笑,打回去直搗黃龍什麼的,但是他想多了,真這樣就不會有紹興十一年的淮西之戰。等到紹興和議,形勢早就發生了改變,不是那麼容易勝利的。

岳飛的悲劇並不主要在於他「迎回二聖」的主張,這種政治口號其實宣傳意義大於實際實現可能,最主要的還是岳飛作為議和這一戰略最大的障礙,必須除掉。岳飛的悲劇還是在於他是一個純軍人而不是政治家,北伐打仗收復山河是他血液里的崇高目標,但他還是沒讀懂皇帝內心的想法,對金作戰失敗風險高,朝廷沒有信心再大規模動員組織這么大的戰略,一旦軍事失敗可能崖山兵敗就要提前出現了。作為一個只想維持政權,對北伐沒有盲目樂觀的皇帝,岳飛這種堅持戰略上孤軍深入,功勞巨大而又不聽指揮的將軍,肯定是殺掉最好了。

㈣ 兩宋為減少軍費開支和他國簽署和平協議,這對整個國家有什麼影響

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兩宋為減少軍費開支而和他國簽署和平協議,一定是在大環境下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盡管這種花錢買和平的情況被後人所不恥,但是結合當時的社會情況來看,還是有一定可取之處的。

四:和平協議的簽訂給宋朝帶來了文化沖擊。為宋朝百姓帶來了很多接觸外邦文化的機會。

五:和平協議的簽訂對宋朝官員和民眾來說,會產生失望的心理。於是,宋朝在軍隊培養上更加變本加厲。求和心理會讓政府做出更加荒唐的判斷。外來勢力利用宋朝求和心理不斷找出各種借口來挑釁。

㈤ 北宋和夏朝簽約規定了什麼

不知道您說的,是不是慶歷和議?

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內西夏天授禮容法延祚三年),至慶歷二年(公元1042)間,西夏連續對宋,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戰爭,即延州之戰、好水川之戰和定川寨之戰。

三戰,皆以宋朝失敗而告終。西夏雖屢勝,但擄掠所獲財物,與先前依照和約,及通過榷場貿易所得物資相比,實在得不償失。最終,促成了慶歷和議。

宋仁宗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西夏天授禮法延祚七年),宋朝與西夏,最後達成協議。

和約規定:

夏取消帝號,宋冊封其為夏國主,賜金塗銀印,文曰「夏國主印」,名義上向宋稱臣,奉正朔。

宋夏戰爭中,西夏擄掠的將校、士兵、民戶不再歸還,且從此以後,雙方邊境之民,逃往對方領土,都不能派兵追擊。

宋夏戰爭中,西夏所佔領的宋朝領土,栲栳、鐮刀、南安、承平等地,和其他邊境蕃漢居住區,全部從中間劃界。

宋朝每年賜給西夏銀七萬兩,絹十五萬匹,茶三萬斤,此外,每年還在各種節日,賜給西夏銀兩萬兩千兩,絹兩萬三千匹,茶一萬斤。

㈥ 宋朝的政策

不成功。
原因是:
「宋太祖趙匡胤」本為後周禁軍的最高統帥,依靠部署的擁戴成功發動「陳橋兵變」成為「北宋」的開國皇帝。此後「宋朝」為了防止再次發生類似的事件作出了許多政策上的調整。其後果是導致到了宋朝的軍事力量十分低下。
「北宋」末年。「遼」北方的「女真」建立了「金」。「北宋」為了奪回「燕雲十六州」聯合金消滅了「遼」。但卻在與「金」聯合滅「遼」時暴露了「北宋」軍事力量低下的弱點。原來「北宋」與「金」有「遼」相隔。而且三國當中以北宋的軍事力量最差。「遼」被滅後「金」沒有了阻隔。使得金可以揮軍長驅直進奪取北宋首都「汴梁」,「北宋」由此滅亡。如果沒有聯「金」滅「遼」當時單憑「金」一國之力也未必敢滅「遼」情況有點像「三國時侯」。
聯合「蒙古滅金」的情況與「聯金滅遼」差不多。只是當時的「蒙古」更為強大。「金」在「蒙古」的攻勢下其政權已經日薄西山。但以南宋的軍力卻無法單獨與「蒙古」對抗。失去「金」的屏障。南宋便要獨立面對強大「蒙古」。
不管是北宋,還是南宋,都沒有清楚的認知自己的實力,沒有利用當時三國鼎立,可以互相牽制的客觀條件。反而是聯合最強的一方去消滅較弱的一方。最後反被最強的一方所滅。因此他們的政策是不成功的。

㈦ 宋遼之間著名的戰例是什麼最後達成了什麼協議

高粱河之戰
戰爭起因
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五月,北漢劉繼元已降,宋太宗還師至鎮州即轉兵北上,欲以新勝之師收復幽薊。但是破太原尚未賞三軍,諸軍兵將多不願行,只是無人敢說。只有殿前都虞侯崔翰贊成乘勝北征,「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乘此破竹之勢,取之甚易」。趙光義聽此言遂了他的意,很高興,當即下令樞密使曹彬調發各地屯兵。 當時宋軍諸將,大多數比趙光義冷靜得多,他們以大軍雲集,糧儲不及為請。趙光義卻兵來將擋,下詔發京東、河北諸州軍儲,限期轉運至鎮州北面行營以備供應。當時扈從六軍,有沒有按時到達指定地點集結的,趙光義大怒,要按軍法處置,被臣下諫阻。而當時的遼對燕地的防守其實早有部署。 三月,韓侼、耶律善布、耶律沙等救援北漢時,已命北院大王耶律奚底(又譯「希達」)、乙室(伊實)王撒合(薩哈)等,率兵戍守燕地,說明其早已考慮到宋軍可能的進攻了。遼在幽州經常屯駐的漢兵,有神武、控鶴、羽林、驍武等軍,共約一萬八千餘騎;又有其所屬將帥契丹、九女、奚、南北皮室當值舍利一千九百五十。若契丹大舉南侵,則一般調集東京(遼陽府)、中京(大定府)諸路兵,兵力可達二十餘萬。 六月十三日,宋太宗趙光義自鎮州出發,十九日次金台屯,募民百人為向導,二十日至東易州(時宋遼各置一易州,西屬宋,東屬遼)之西,過拒馬河入遼境。遼易州刺史劉宇,涿州判官劉厚德相繼獻易州、涿州投降宋軍。宋軍推進很快。六月二十三日,趙光義大軍至幽州城南,駐蹕寶光寺。 當時遼南京(宋稱幽州,遼為南京析津府所在)守將為權知南京留守事韓德讓以及權知南京馬步軍都指揮使耶律學古。另有遼北院大王耶律奚底與統軍使蕭討古等軍在城北屯紮。宋軍先鋒東西班指揮使傅潛、孔守正巡哨城北,在沙河遇到遼軍,馬上以先至的兵馬與之交戰,後軍不久到達,而後諸軍齊集,大敗奚底、討古及乙室王撒合軍,斬獲甚眾,生擒五百餘人。 遼南院大王耶律斜軫(又譯「色珍」)屯兵得勝口(今河北昌平天壽山西北),看宋軍銳氣正盛,不敢與之直接沖突,便趁著耶律奚底新敗,在得勝口用青幟偽作收容潰軍之狀以誘敵。趙光義得到探馬報告,便有輕敵之心,麾軍繼續攻擊,宋軍將士乘勝追擊,斬首千餘級。而斜軫抓住機會突然襲擊宋軍後方,宋軍敗退,與斜軫軍對峙於清沙河(在今北京城北二十里)北。遼南京城內守軍得此聲援,固守之志更加堅定。 六月二十五日,宋軍看出耶律斜軫兵力不足,只是據險而守,僅能聲援幽州之敵,便只留一部兵力與之對峙,而用大軍圍攻幽州城。定國節度使宋偓與尚食使侯昭願,領兵萬余攻城東南面;河陽節度使崔彥進與內供奉官江守鈞,率兵萬余攻西北面;彰信節度使劉遇率軍攻東北面;定武節度使孟玄喆攻西南面。並以潘美知幽州行府事。 耶律斜軫部將渤海帥達蘭罕率部降宋,趙光義以其為渤海都指揮使。自此,城外宋軍對守城遼軍多方招降,使城中人懷二心,後又有其鐵林都指揮使李扎盧存等率所部出降。原在城外的遼御盞郎君耶律學古入城增守,與韓德讓等共謀守御,安定反側,守軍才安下心來守城。 六月二十六日,趙光義由城南寶光寺至城北,親督眾將進兵,攻擊清沙河遼軍,大戰一日,殺敵甚眾,獲馬三百餘匹,遼軍稍卻,仍然憑借險要堅守。三十日趙光義又督軍攻城,宋軍三百人乘夜登城,被耶律學古力戰所擒,後又發現並堵塞了宋軍挖的隧道,修守備待援兵。而當時,遼南京被圍,遠近震動,遼順州守將劉廷素、薊州守將劉守恩相繼率部降宋。
戰爭經過
遼景宗耶律賢於六月三十日聞知南京被圍,耶律奚底、蕭討古、耶律斜軫等軍雖未大敗,卻不能進援,只能聲援,於是急遣南府宰相耶律沙率兵往救,其特里兗(官名)耶律休哥(又譯休格)自薦請纓,遼主便以休哥代替奚底,統帥五院軍之精銳馳赴前線。 七月初六,耶律沙大軍至幽州,趙光義督諸路軍攻擊,兩軍戰於高梁河,耶律沙力戰不支而敗退。然而當時的宋軍連續近二十日不停地猛攻幽州城,士卒早已疲殆,故而雖然戰勝,從中午到傍晚只追了十餘里。令趙光義始料未及的是,耶律休哥率軍出其不意間道而來,人人手持火炬直沖,宋軍不知其多寡,未等接戰心裡已經發怵,故不敢接戰,欲據高梁河為抵禦之計。 耶律休哥先收容耶律沙敗軍,使之回去再戰,與宋軍相持,然後與耶律斜軫各自統帥精銳騎兵,從耶律沙的左右翼挺進,乘夜夾攻宋軍,實行兩翼包圍鉗擊之勢。戰斗激烈非常,耶律休哥身先士卒,身被三創猶力戰。城中耶律學古聞援軍已至,也開門列陣,四面鳴鼓,城中居民大呼,響聲震天動地。 耶律休哥繼續率部猛攻,這時宋軍才發覺已被包圍,又無法抵抗遼軍的猛攻,只能紛紛後退。耶律沙從後面追擊,而休哥與斜軫兩軍也對宋軍實行超越追擊。宋軍大敗,死者萬餘人,連夜南退,爭道奔走,潰不成軍,趙光義與諸將走散,諸將也找不到各自的部下軍士。趙光義的近臣見形勢危急,慌忙之中找了一輛驢車請趙光義乘坐,急速南逃。 耶律休哥時已受重傷,昏死過去,不能騎馬,左右用輕車載著他,代他發號施令,繼續追擊。一直追到涿州城下,獲得兵器、符印、糧草、貨幣不可勝計。
戰後賞罰
趙光義於七月初七日天明之後,已先到達涿州城外,當時宋軍的敗兵還沒到。他又繞過涿州城,直奔金台屯,見諸軍尚未到達,才敢停住「車駕」觀望。初九日,趙光義見諸軍仍然未到,便使人往探,這才知道諸軍仍在據守涿州,而且有策劃立太祖子武功郡王德昭的事,於是急命崔翰往傳詔命班師。 趙光義為防備契丹乘勝南侵,命殿前都虞侯崔翰與定武節度使孟玄喆屯兵定州,河陽節度使崔彥進屯關南,雲州觀察使劉廷翰為都鈐轄與彰德節度使李漢瓊屯鎮州,以上諸軍都由劉廷翰指揮並得便宜行事。本來這樣就可以了,可趙光義偏偏又授諸將陣圖,命令他們,如果契丹來犯,必須入圖布陣,交代完之後,他才自金台屯南返,七月二十八日還至東京。 八月初二,趙光義行從征失律之罰,貶西京留守石守信為崇信軍節度使,彰信軍節度使劉遇為宿州觀察使。同時因為北征不利,連平太原之賞也免了。當時很多人認為這樣不行,皇子(趙匡胤之子,當時亦稱「皇子」而不稱「皇侄」)武功郡王德昭就上諫道:「當先行太原之賞,再行幽州失律之罰。」宋太宗當時大怒,想起諸將在找不到自己時曾有意立他為帝,更是氣不打一處來,說:「待汝自為天子,賞未晚也!」德昭被逼無以自明,退回私舍之後拔劍自刎。 遼軍既勝,亦行賞罰。以權知南京留守事韓德讓,權南京馬步軍都指揮使耶律學古,知三司事劉弘,能安人心衛城池,並賜詔褒獎。以前白馬嶺之敗責耶律沙,又以此次擊敗宋軍之功相抵。耶律奚底遇敵而退,以劍背擊之。乙室王撒合雖臨陣退卻,但部伍不亂,得到寬宥。冀王敵烈(或譯「迪里」、「塔爾」)戰死白馬嶺,其麾下先逃遁者皆斬,都監以下杖背。然後聚宴諸將士,分別給予賞賜。
影響及意義
高梁河之戰是宋朝第一次大規模主動出擊遼境的一戰,是宋朝為收復燕雲失地做出的第一次努力,最後以失敗告終。這次失敗,除了人力、物力、財力受到巨大損失外,最重要的是嚴重挫傷了宋軍的自信心。宋朝自開國以來,歷次戰爭幾乎是無往不利的,960年討平二李叛亂,963年收荊湖,965年平巴蜀,971年取嶺表,975年破江南,除了在北漢那裡費了點勁,就幾乎沒有失敗過。 宋朝的禁軍,經過周世宗、宋太祖兩代精挑細選、千錘百煉,無疑是強勁如虎的精銳部隊,又經過勢如破竹的統一戰爭,建立起了高昂的自信。而高梁河一戰,宋軍的傲氣急轉直下。當然,這樣也有好處,宋軍自此也就不再輕敵了。而遼軍經過這次勝利便開始輕視宋人,並由此開始了肆虐的南侵,宋遼二十五年的戰爭真正打響了。
點評
1.此戰,宋軍失敗的原因在於宋軍進抵幽州前已歷經苦戰,消耗頗多,又未得到充分的補充,部隊的戰鬥力已有所削弱。遼軍則兵強馬壯,戰鬥力和士氣並未因白馬嶺一戰而大傷元氣。 2.宋太宗昧於知己,又不能知彼。在平定北漢後即忘乎所以,犯下了輕敵的錯誤,竟以為能輕而易舉地一舉掃平幽雲諸州。現在看來,宋軍在攻城受阻,遼軍增援之際,應該發揮自身優勢,採取圍點打援的方針,先克遼國援軍,再回師攻幽州。 3.在攻城方面,遇到遼軍的堅決抵抗後,宋軍既缺乏足夠的攻城器械和攻城決心,又不部署充足的阻擊敵援軍的兵力,占據阻扼敵援的戰略要地。當遼援軍毫無阻擋地進至幽州城下後,宋軍就只能抽調業已疲勞不堪,正在攻城的部隊匆匆應戰。反陷重圍,全軍潰敗。遼軍發揮騎兵優勢,依託堅固城防,消耗疲憊宋軍,適時以騎兵增援,挫敗宋軍攻勢。 4.宋軍的失利,對以後與遼作戰造成了不利影響。

雁門之戰
簡介
遼乾亨二年(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在宋遼戰爭中,遼軍進攻雁門(今山西代縣),被宋戍邊軍將潘美偕楊業率部擊敗的作戰。
背景
宋攻遼高粱河之戰後,太宗趙光義因敗,乃於河北、河東各要地,積粟屯兵,部署防禦,以抗擊遼軍進攻。遂命潘美為河東三交口都部署,楊業知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分領所部駐守三交口(今山西太原北古城村)、代州(即雁門),捍邊御遼。乾亨元年(979年),遼攻滿城(今河北滿城北)戰敗後(參見滿城之戰),繼於二年三月,遣大軍攻雁門。時潘美率兵巡撫至代州,即令楊業領麾下數千騎自西陘(今山西代縣西北西陘寨)出,沿小陘迂迴至雁門北口;自率所部出正面,合擊大敗遼軍於雁門北嶺,斬殺其節度使、附馬侍中蕭咄李,生擒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誨,繳獲鎧甲、革馬甚眾。
過程
宋太平興國七年四月至五月,遼軍三路出兵,攻滿城、雁門、府州(今陝西府谷),皆被宋軍擊敗。 端拱二年七月,遼諜知宋軍護送輜重赴威虜軍(今河北徐水西),耶律休哥率數萬騎前往截擊。宋將尹繼倫率數干騎夜巡時發現遼軍,躡蹤尾隨遼軍,乘其早膳突襲,耶律休哥受傷先逃,遼軍驚潰,死亡甚眾。至道元年(995年),遼以招討使韓德威率數萬騎兩次攻麟州(今陝西神木西北),均被宋將折御卿率部擊敗。 北宋太平興國七年末至八年,西夏黨項首領李繼遷相繼襲擊夏、銀、宥等州地,均為宋軍所敗,被迫退守地斤澤。九年七月,襲擊王亭鎮(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獲勝,後宋軍偵知其營地,乘虛突襲,俘其母與妻,李繼遷及弟逃遁。雍熙二年(985年)二月,李繼遷佯與宋都巡檢曹光實約降,至期,伏兵葭蘆川(今陝西佳縣西北),誘殺曹光實,襲據銀州,進破會州(今甘肅靖遠),自稱定難軍留後。宋遣重兵圍攻,李繼遷敗走,宋軍乘勝進擊鹽州(今陝西定邊)。 淳化元年(990年)十月,李繼遷詐降李繼捧,乘其不備,突然襲擊,大敗李繼捧,包圍夏州,後聞宋大軍將至,佯作奉表歸順,受封銀州觀察使。二年正月,攻取銀州。五年,襲掠靈州。宋太宗令李繼隆為河西兵馬都部署率兵進擊,李繼捧叛宋,暗聯李繼遷,共乞援於遼。宋軍於烏白池(今寧夏靈武東南)擊敗李繼遷,毀夏州城,徙其民至銀、綏等州,捕李繼捧回朝。李繼遷走避漠中,獻馬於宋,得宋緩兵。 治平元年(西夏拱化二年,1064年)三月.西夏遣使祭弔宋仁宗,因其使與宋引伴為禮儀發生爭執,雙方出言不遜。是年秋,西夏王諒祚以宋侮辱其使為由,發兵10萬,進攻宋秦鳳、涇原、環慶路,宋夏戰爭又起,爭戰歷時34年。宋之企圖:攻取橫山與吐蕃東南部地區(今青海東部與甘肅南部),以斷夏左、右臂,所取方略:選將練兵,乘隙而動;剿撫兼施,就降其眾;據險修壘,步步逼進。西夏企圖:據堡守險,打破宋軍的進攻。所取方略為誘敵深入,斷其糧道,伺機襲擊;對外依然堅持聯遼抗宋。戰爭初期,西夏尚處攻勢。三年秋,諒祚率兵數萬圍攻大順城(今甘肅華池東北)與柔遠寨(今華池)。宋軍堅壁清野,夜襲其營,諒祚中流矢退走。四年正月,神宗繼位後,先以戰撫並舉之策,占據吐蕃東南地區,爾後東西並進,深入攻夏。十月,宋知青澗城種諤率軍襲取綏州。西夏為防宋進擊,增兵銀州。
結果
十二月,諒祚死,子秉常繼位,梁太後攝政。熙寧三年(西夏天賜禮盛國慶元年,1070年),宋因西夏軍頻擾邊地,罷互市,斷絕與夏往來。西夏遂大舉攻環慶路,游騎直抵慶州城下,後因附宋吐蕃首領董氈率軍從側後攻入夏境,西夏軍方退。四年初,種諤謀取橫山,率軍襲取西夏要沖羅兀城(今陝西米脂東北),進築數寨。從此拉開了對西夏的堡壘絞殺戰序幕。

澶淵之盟
開放分類: 歷史、歷史事件、北宋、對外條約

澶(chán)淵之盟是北宋與遼經過多次戰爭後所締結的一次盟約。

【時間:】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十二月

【地點:】宋澶州(今河南濮陽)

【人物:】

宋真宗趙恆,遼蕭太後與遼聖宗耶律隆緒,宋同平章事寇準

【背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遼蕭太後與遼聖宗耶律隆緒以收復瓦橋關(今河北雄縣舊南關)為名,親率大軍深入宋境。蕭撻凜攻破遂城,生俘宋將王先知,力攻定州,俘虜的宋朝雲州觀察使王繼忠,宋軍憑守堅城。宋廷朝野震動,真宗畏敵,欲遷都南逃,王欽若主張遷都升州(今江蘇南京),陳堯叟主張遷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因同平章事(宰相)寇準、畢士安堅持,無奈親至澶州(今河南濮陽)督戰。

【過程:】

遼軍至定州,兩軍出現相峙局面,王繼忠乘間勸蕭太後與宋朝講和。遼恐腹背受敵,提出和約,初為真宗所拒。十一月,遼軍在朔州為宋軍大敗,岢嵐軍的遼軍因糧草不繼撤軍。遼軍主力集中於瀛州(今河北河間)城下,日夜不停攻城,宋軍守將季延渥死守城池,激戰十多天未下。蕭撻凜、蕭觀音奴二人率軍攻克祁州,蕭太後等人率軍與之會合,合力進攻冀州、貝州(今河北清河),宋廷則「詔督諸路兵及澶州戌卒會天雄軍」。遼軍攻克德清(今河南清奉),三麵包圍澶州,宋將李繼隆死守澶州城門。

遼朝統軍蕭撻凜恃勇,率數十輕騎在澶州城下巡視。宋軍大將張環(一說周文質)在澶州前線以伏駑射殺遼南京統軍使蕭撻凜,頭部中箭墜馬,遼軍士氣受挫,蕭太後等人聞撻凜死,痛哭不已,為之「輟朝五日」。《遼史》載:「將與宋戰,(蕭)撻凜中弩,我兵(遼兵)失倚,和議始定。或者天厭其亂,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此時宋真宗一行抵澶州。寇準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門樓以示督戰,「諸軍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

【盟約訂立時間及代表:】
雙方於十二月初達成停戰協議,宋廷方面由曹利用負責與蕭太後談判。於次年初與遼訂立和約.

【盟約內容:】

一、遼宋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世以齒論。
二、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撤兵。(遼歸還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四、雙方於邊境設置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盟約締結後,宋、遼之間百餘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因澶州又名澶淵,遂史稱「澶淵之盟」。

【影響與意義:】

澶淵之盟,當時除了極少數主戰派,滿朝上下都勸真宗要遷都避戰,最後依靠寇準無可匹敵的勇氣終於達成澶淵之盟,30萬的歲貢和遷都比起來,代價簡直不值一提.(當時宋年收入1萬萬以上,而宋當時一場中等規模的戰事所耗費的軍費就高達3000萬以上)而歷史走向證明一切,此戰之後,北宋邁向顛峰--仁宗朝就算稱為整個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的顛峰,都不為過.遼國關南之地得而復失,但年三十萬歲貢再加上日後富弼允諾的二十萬,這些錢帛對於經濟拮據的契丹來講,無疑是天上掉的大餡餅.不過契丹上下因此而與宋交好達百年之久,契丹鐵騎不再南下。此中弊利,一眼可明

㈧ 北宋與遼簽訂什麼協議後開展邊境貿易

澶淵之盟

澶(chán)淵之盟是北宋與遼在經過四十餘年的戰爭後締結的盟約。
宋真回宗景德元年,答遼蕭太後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城(又稱澶淵,今河南濮陽西)下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遼由於自身原因,很早就通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北宋朝廷暗通關節。宋真宗也贊同議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於十二月間(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規定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㈨ 宋朝簽訂了哪些合約

1044年宋夏和議 1141年紹興和議

㈩ 宋真宗與遼國協定什麼協議

澶淵之盟,指北宋與契丹(遼朝)之間訂立的和約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