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合同協議 » 應緊侵權

應緊侵權

發布時間: 2021-02-03 20:40:03

❶ 一般侵權和特殊侵權的法律後果有什麼不同

根據歸責原則的不同,可以將侵權行為劃分為一般侵權和特殊侵權,一般侵權是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是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及過錯推定責任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行為必須有法律作出特別規定。概括起來,兩者主要有如下區別:第一,構成要件不同。一般侵權必須同時具備過錯、加害行為、加害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而特殊侵權不需要以過錯要件為要件或者法律直接推定侵權人存在過錯由其證明自己不存在過錯。第二,是否以法律的特別規定為前提不同。一般侵權不需要法律進行單獨特別規定,而後者必須有法律單獨特別規定為前提。第三,適用的歸責原則不同。這也是劃分兩者的標准。一般侵權適用過錯歸責原則。特殊侵權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和過錯推定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七條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❷ 當事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是

侵權責任復是指民事主體因制實施侵權行為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侵權責任是任何人都對他人承擔這樣一種義務,即不因為自己的錯誤(過錯)行為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否則即能構成侵權行為,要對受害方承擔責任。侵權行為基本上都是違法行為。
法律依據:《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條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第五條其他法律對侵權責任另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❸ 侵權責任法中 不作為侵權行為的定義

因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

第二十九條 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三十條
因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正當防衛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正當防衛人應當承擔適當的責任。

第三十一條
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責任或者給予適當補償。緊急避險採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責任。

❹ 如何應對商標侵權案

1.在半年前帶同公證人員到我專櫃購買了兩本上海牌復寫紙
公證員陪同過來購物,唯一的作用就是證明了某時在你店子花某價格買到了某商品而已,至於要不要賠償的問題公證員是無能為力的
要證明在你店子買到某物,只需要收集該物品和購物發票小票即可,請公證員陪同有點小題大做,這筆費用不應認定為合理費用

2.我根本就不知曉這產品還有假冒的
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並能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依據是商標法56條第3款
因此想要免責,你僅僅需要指明提供者,也就是拿出進貨發票或者收據等單據表明上家是誰即可免責

3.現在說我們賣的是假冒商品,要追討三萬元的賠償
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依據是商標法56條第1款
在本案中按你所述即使拿不出進貨單據而侵權,按照兩月銷一本來承擔責任也不過數十元的賠償,而所謂合理開支在合理范圍內也不會超過千元,索賠三萬元的要求實在是於法無據

因此建議你首先從進貨渠道著手,其次從銷售賬目入手,把這兩方面的證據收集完畢之後這個案子即使沒有律師介入也不會吃虧
希望對你有幫助吧,祝順利!

❺ 打擊侵權假冒法律法規存在哪些問題

打擊商標侵權不法行為的對策及建議

從立法和司法實踐出發,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打擊商標侵權不法行為:

1、加緊立法的完善。對現行法律法規中的不便操作,不完善、不明確之處,立法機關應抓緊完善立法。當前要特別強化執法權力、完善執法規則、規范和制約執法行為。

我國的法律法規在有關打擊假冒、侵權不法行為方面,有關規定並不是不夠嚴,主要問題是在於執法上的不夠完善。突出的是涉及在執法上的立案標准問題,從司法實踐看,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立案標准。這包括刑事處罰標准和行政處罰標准。最高法院的標准主要是關於定罪量刑方面的,我們認為立案標准應當比定罪量刑的標准要寬泛,而且數額要低。經過偵查以後可以起訴的,移送檢察院送上法庭;不夠標準的則給予行政處理,包括治安行政方面的處理,這個介面恰恰是出問題的緊要之處。關於能夠定罪量刑的標准、情節方面也應該更為明確,應當從實際出發,從加大打擊力度出發,從市場經濟的規律出發,考慮到目前這類違法行為猖獗、泛濫的情況和趨勢,有些標准應相應降低。

2、綜合整治與打擊商標侵權大多涉及民事侵權問題,對此,應該走綜合處理、立體保護之路,努力做到多管齊下。只有這樣,才能使之在適用法律上區分得更加清晰,在司法實踐中才可以用不同的思路來解決問題,彌補法律漏洞。打擊商標侵權與保護知識產權應當動用刑事、民事、行政還有其他手段,進行立體保護,偏重任何一個側面都是不完善的,這樣才能把打擊商標侵權與保護知識產權的問題解決好。作為打擊商標侵權的司法部門應當研究刑事、民事、行政以及其他手段的綜合處理方式,做到打防並重。同時,建議實行「一把手」工程,各地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制訂有力措施,明確具體目標,誰的轄區出現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就追究誰的責任,這是消除地方保護主義和打擊「保護傘」最為有效的方法。

3、及時注冊,確立商標所有權。取得商標權,是企業商標權益保護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取得商標權,一切權益保護無從談起。這本是一個十分明顯的道理,但實際上許多企業對此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要取得商標所有權,就是要及時向商標管理機關申請注冊。各國商標法規定的對商標權原始取得的方式不完全相同,有的按使用在先原則,有的按注冊在先原則,有的按混合原則。無論哪種原則,及早申請注冊對一個企業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只會贏得主動。因為注冊在先原則的含義是:不管你使用商標時間有多長,商標權只授予最先提出申請的企業和經營組織,如果一個企業不及時注冊,即便使用某商標已有十幾年的歷史,一旦被他人搶注,它都將失去該商標權。這個原則是非常明確的界限,便於查證,便於管理,有利於建立穩固的商標秩序,因此大多數國家都採用這一原則,在國際公約和慣例中,也採用這一原則。我國商標法採用注冊在先的原則。正因為如此,所以企業要及時注冊,才能確立商標所有權,才能受到法律保護。

4、加強商標知識宣傳力度,提高企業、群眾的商標意識及法律知識水平。近日,國家工商總局通報了去年全國查處侵犯商標專用權的情況,共查處各類商標違法案件51851件,其中商標侵權假冒案件40171件。在查處涉外商標侵權假冒案件方面,浙江被查涉外商標侵權量居全國第一(共1248件)。[9]在當今社會,各類商標侵權假冒案件、行為時有發生,所以,加強相關知識的宣傳非常有必要,因為在我國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對相關法律不熟悉或對違法所產生的後果還不很清楚。同時,通過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普通民眾對品牌的正確認識,雖然克服崇拜名牌心理對於消費者來說還有待時日,但中國消費者還是需要不斷地成熟。只有在消費者這一終端問題上得到控制,一些消費者青睞假名牌的思想得到糾正,才能在源頭上減少商標侵權現象的發生。

5、提高防偽技術,重視商標管理。擁有商標,特別是擁有著名商標的企業,一定要提高商標設計的科技含量,選擇信譽好、印刷質量高、管理嚴密、印刷品不會流失的印刷廠進行印製商標。此外,擁有了馳名商標後,平時要加強對商標的管理,除了建立健全制度外,還必須有專人負責這項工作,資料檔案的保存也必須有專利商標部分;企業還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專門法律人才,一旦發生糾紛可以有能力及時處置及起訴、應訴。外貿企業則要隨時研究自己的商標在國外的使用情況,防止境外對手的侵權行為及本國一些企業的假冒出口及多頭壓價競銷。企業通過對商標進行嚴密的管理,才能保證自己的商標信譽,使商標權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最大限度地發揮商標的效益。

❻ 如何應對侵權行為

有權利即有救濟,在權利受到不法侵害時,權利人可以通過自力救濟和公力救濟來制止侵權回行為,答維護自身利益。自力救濟是指權利人通過主動行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例如遭遇犯罪行為時可以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遭遇民事侵權時可以通過自助行為防止侵害,維護權益。也可以通過公權力的運作,包括行政申訴舉報行為,司法起訴行為等。

❼ 關於侵權的問題~急

我需要花多少錢
太多也就沒必要了
是這樣,如果你提起訴訟,需要版交訴訟費的,但是,如你勝訴,訴權訟費將由對方承擔!

對你遇到情況,我國消法有明確規定,你按以下規定辦理即可!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十五條 經營者不得對消費者進行侮辱、誹謗,不得搜查消費者的身體及其攜帶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費者的人身自由。

第三十四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三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侵害消費者的人格尊嚴或者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的,應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

❽ 網站侵權法律問題

初步判斷涉嫌侵權,根據侵權法第三十六條:
網路用戶、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補充:對方律師函的意思是要告你們侵權,並且是侵犯了知識產權,請問對方是圖書類作品還是專利類的產品,請補充相關信息

那就是關於商標的侵權了,信息還是不完整,有且只有對方是注冊商標或者是馳名商標的前提下,才有權禁止你們銷售或者許諾銷售相類似產品
針對商標類的侵權,賠償數額是規定在商標法56條:能確定你侵權的話按你侵權獲利數額計算,或者對方因為你侵權行為而造成損失額,或者對方制止你侵權而實際支出的費用
按你的說法你並未銷售,在這個請求下除非對方能舉證證明你侵權並且給他們造成損失,否則你是無需賠償的
但是,建議你把網上上涉嫌侵權的信息刪除,消除影響,以免發生侵權行為

是否撤銷是對方的事情,你很難預測,你只需要把自己的分內事做好,盡量減少訴訟發生時需要承擔的責任即可
事實上如果你對他們損害不大或者沒有損害的話,對方是不會起訴你的,因為起訴需要時間和金錢支撐,對方會評估利弊才行動的。條件許可的話,多和對方溝通對和平解決糾紛有幫助

不管是製作者還是經營者,如果對對方造成損失都得承擔賠償責任,承認不承認都無所謂。至於承擔責任的問題你可以參照上面列出的法條估算你需要賠償是數額:有收益賠收益,有損失賠損失...
如果再打電話,你可以直接詢問對方需要賠償損失與否,對方有沒證據證明,對方是否注冊商標或者馳名商標等問題
————————————————————————————————————————————————————————
看見你發了不少帖子在問,讓我感覺是不是我沒交待清楚事情。睡覺前給你再補充一下,律師函是對方律師在代理,以代理人的身份跟你交涉,並不是一定會起訴你,只是說如果你繼續侵權的話可能起訴你。你現在需要做的事情不是急著道歉,而是溝通,包括在背後查找對方資料,處理網站的信息等。如果你要聽一句安心話,我可以這么跟你說,如果他們有證據證明,那麼寄給你的就不是律師函而是法院的應訴傳單了,既然他們沒起訴,你也不用太慌張
夜深了,早點休息吧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