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系統協議
A. 現在樓宇集成系統用什麼開發介面
信息系統集成,就是通過結構化的綜合布線系統和計算機網路技術,將各個分離的設備(如個人電腦)、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關聯的、統一和協調的系統之中,使資源達到充分共享,實現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系統集成採用功能集成、網路集成、軟體界面集成等多種集成技術。系統集成實現的關鍵在於解決系統之間的互連和互操作性問題,它是一個多廠商、多協議和面向各種應用的體系結構。需要解決各類設備、子系統間的介面、協議、系統平台、應用軟體等與子系統、建築環境、施工配合、組織管理和人員配備相關的一切面向集成的問題。
信息系統集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子系統的集成:
(1)硬體集成
使用硬體設備將各個子系統連接起來,例如使用路由器連接廣域網等。
(2)軟體集成
軟體集成要解決的問題是異構軟體的相互介面。
(3)數據和信息集成
數據和信息集成建立在硬體集成和軟體集成之上,是系統集成的核心,通常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包括:
?合理規劃數據和信息
?減少數據冗餘
?更有效地實現信息共享
?確保數據和信息的安全保密
(4)技術與管理集成
企業的核心問題是經濟效益,使各部門協調一致地工作,做到市場銷售、產品生產和管理的高效運轉,是系統集成的重要內容。
(5)人與組織機構集成
系統集成的最高境界,提高每個人和每個組織機構的工作效率,通過系統集成來促進企業管理和提高管理效率。
B. 樓宇自控系統的協議有哪些
這個很多了,每個廠家都可以使用自己的協議. 不過美國的標準是BACnet 中國也正在向這個方向發展,可能沒多久就變成國內通用了.
C. 關於樓宇自控里的通訊協議
1、一般變頻器與控制器不走通訊協議,如頻率反饋、控制、狀態、故障、啟停,直接接點
2、變頻器MODBUS比較常見,你一定要走通訊上江森的控制器 那就轉協議吧 貴死了 估計沒人願意花那冤枉錢
3、上PLC的話用2芯485走MODBUS最方便 便宜,但也要看PLC那頭支不支持MODBUS,如s7200直接就可以搞,300得花大價錢;一般抓冰機啥的數據直接上中控了 不進PLC
4、執行器、感測器以及其他的數字量的點 都是接在控制器的 輸入 輸出點上的,不然要著控制器毛用啊
D. 目前樓宇自控領域都有哪些公司 目前樓宇自控領域的主流協議是那些TCP/IP協議是主流還是非主流謝謝
目前自控領域比較大的公司主要有:西門子、江森、霍尼韋爾、迎希科。專。。
我們公司做樓屬控用迎希科技的產品比較多,另外三家也用過,很少;主要是以前國內市場都是用的西門子、江森、霍尼韋爾,國外最好的產品,但是後期效果卻不是很理想,據專業部門統計:
2003年上海市調研結果:能起作用的僅佔20%,部分正常還可使用的佔45%,35%不能開通或發生故障修復不了不能運行而廢棄。
2005年青島市建委調查寫字樓150座,正常運行的僅佔43座(佔29%);
2006年北京市中國建築業協會調查106座商業建築,運行滿意的只佔25%,不正常或廢棄的佔30%;
2008年華南深圳建科院調查26幢商業建築,開通的樓控系統只佔26.9%。
目前樓宇自控領域現在主流協議都是TCP/IP,485匯流排協議,現在的主流是物聯網也就是TCP/IP協議。
我們用的迎希科技的控制產品都是走的TCP/IP協議,並且他們後期服務周到,因此我們公司做過的樓控案例用迎希的開通率達到100%中國的樓控。
E. 關於樓宇群控里的通訊協議問題
1.變頻器與控制器相連,必須採用相同的協議,但這個協議可以不同於上位機與控制器之間的協議。
2.一般來說,現在的變頻器普遍都直接支持MODBUS協議,能夠直接支持或通過擴展通訊卡提供對江森N2協議支持的變頻器則非常少。
3.製冷機組跟PLC相聯,建議還是走MODBUS吧,通訊線一般採用屏蔽雙絞線,兩者的通訊埠一般是RS485。
4.電動執行器、感測器與控制器一般通過開關量(數字量)信號,或者模擬量(電壓、電流、熱電阻或熱電偶溫度測量)信號進行反饋,較少通過通訊。
F. 樓宇可視對講安防門禁系統採用哪種通訊協議
現在大部分都採用485通信協議
485傳輸距離遠
數字式的則走TCP/IP
G. 有誰知道江森樓宇自控協議
目前最長用的是N2協議。
H. 樓宇自控 BACnet MS/TP 協議. 急盼
BACnetMS/TP協議即主-從/令牌數據鏈路協議,
為現場控制匯流排提供可靠、實時數據傳輸服務
其物理層採用RS-485。
其中『MS』的含義:MASTER/SLAVE(主/從)
『TP』的含義:TOKENPASSING(令牌傳遞)
BACnetMS/TP是建立在主從通訊基礎上的無主從通訊,令牌傳遞為關鍵
對BACnetMS/TP的分析主要針對鏈路層
BACnetMS/TP是建立在主從通訊基礎上的是因為:如果只觀察BACnetMS/TP的一個通訊片段,它確實是主從通訊。這也是BACnetMS/TP中『MS』的含義:(MASTER/SLAVE)。但觀察全部通訊過程,會發現它是無主從通訊,其中的關鍵就是另外兩個字母『TP』的含義:TOKENPASSING(令牌傳遞)。通俗的說,就是大家輪流做主,令牌傳到誰的手裡,誰就做主,沒有令牌的做從。
圖1是BACnetMS/TP的通訊過程:
圖1是一個典型的通訊過程,在實際應用中,可能會跳過一些步驟,比如下圖3(Airtek品牌小型DDC控制器架構):令牌傳到控制器3,它沒有什麼命令要發,就直接把令牌傳個下一個控制器。或者:控制器3命令控制器4,是一個無需應答的命令,控制器4沒有應答,控制器3接著命令控制器1。得到令牌的控制器會發什麼樣的命令,取決於網路層和應用層的服務需求。
如何處理令牌丟失
如果一切正常,令牌會一圈又一圈輪流傳遞。但是意外總會發生的,例如:得到令牌的控制器發生故障了,這時網上一片寂靜,但是每台控制器都默默地計算著寂靜時間,一旦寂靜時間超過了BACnet的規定,會有一台控制器搶先產生令牌,然後繼續令牌傳遞的過程。這就是BACnetMS/TP對令牌丟失的解決辦法。另外,控制器在傳出令牌後會監視其他控制器對令牌的使用情況,如果得到令牌的控制器一直沒動靜,會被自動從令牌環中剔除。
即插即用
在令牌傳遞過程中,會有控制器在得到令牌時對本網段的空餘位置發出查詢命令,如果得到正確應答,說明有新的控制器申請加入令牌環,就把令牌傳遞給新的控制器,使其自動加入到令牌環中。因此,新的控制器加入網路,BACnetMS/TP會自動識別,無需重新配置。由哪台控制器何時發出查詢命令,是由BACnet的演算法決定的,這個演算法的目的是使查詢命令不佔用過多的網路時間,並且新控制器可以在一個可接受的時間內被發現。
對主從通訊模式的兼容
令牌傳遞的過程將決定控制器無法採用低檔CPU,所以對於一些簡單應用不是很經濟,比如:IO模塊、BACnet感測器、BACnet執行器等,它們不需要主動通訊,因此主從模式的通訊也是必要的。由於BACnetMS/TP是建立在主從通訊基礎上,因此對不需要額外的定義就可以支持主從通訊,簡單的做法是使他們不加入令牌環,不響應主控制器查詢命令。也就是說在主控制器的通訊源代碼中刪除一部分就可以應用在從模塊中了。這時的通訊過程參見圖3:
綜述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BACnetMS/TP雖然是較新的技術,但是它是建立在一些成熟的技術基礎上的,並沒有開發出一種獨特的通訊模式。這樣它可以和其他基礎技術的發展一起前進,光纖中繼的採用就是一個例子。基於成熟的技術,也是BACnet的基本思路,這也是BACnet能成功加入ISO標準的原因之一。
I. 樓宇自控系統上的Lon Works和Can Bus協議組網區別
建議用網關統一成一個協議。。。
組網其實都一樣,無非就是模擬量和開關量,通過485匯流排送到內伺服器上做處容理。
ModBus最常用,LonWorks其次,CanBus用的比較少。
要我說都轉成TCP在做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