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類路由協議
❶ 路由協議有哪些
一般路由器支持多種等。這些路由選擇協議可分為有路由選擇協議,例如靜態路由、RIP類路由選擇協議和無類路由選擇協議、IGRP、RIPv2、EIGRP、OSPF和BGP等。
----1.有類路由選擇協議----一般把路由信息協議由選擇協議中,只在路由器之間各路由器通過下面2種方法判定(RIP)和內部網關路由選擇協議(I傳送路由和它的度量值,對每個轉發目的地網路掩碼。GRP)等稱為有類路由協議。在有類路報文,路由器從報文中取出目的地址,----(1)如果有一個介面連到目的地網路,須相同。則使用此介面的網路掩碼。隸屬網路的所有子網的大小必----(2)否則,使用對應目的地址類的網路網路使用24位掩碼。掩碼。A類網路使用8位掩碼,B類網路使用16位掩碼,C類----根據設置掩碼的規則,轉發報文。因為路由選擇基於端網路使用的掩碼,從而決定目,除去目的地址中的「局部操縱」位IP地址類(有A類、B類、C類和D類等的地的網路地址,故此類路由選擇協,在路由選擇表中查尋產生的網路地址4類)或與之相連的網路介面來決定遠議被稱為有類路由選擇協議。
----2.無類路由選擇協議----RIPv2、EIGRP、OSPF和BGP等是一些比較與路徑一起廣播出去,這時網路掩碼也稱為前綴屏為255.255.255.0,可標識為192.168.1.0/24。由址類型和預設掩碼,這就是無類地址及無類路由選新的路由選擇協議,它們在路由更新過程中,將網路掩碼蔽或前綴。例如,如果C類IP地址192.168.1.0的網路掩碼於在路由器之間傳送掩碼(前綴),因而沒有必要判斷地擇,也是目前Internet上所基於的路由選擇協議。
----在無類路由中,IP地都由前綴來決定用於網路標識的碼對。通過使用無類路由,用戶外,新的IP編址標准IPv6也使用的是,通過使用無類路由協議,網化。址之間不再有類型差別,如A類地址位數,IP地址不再歸屬於某一個類,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已有的IP地址空間無類路由協議,通過使用無類路由,用戶在子網化時非常方便,尤其是可、B類地址或C類地址等之分,所有地址取而代之的是將它們看作一個地址和掩,從而避免浪費寶貴的IP地址資源。
❷ 常用路由協議有哪些
一般路由器支持多種
等。這些路由選擇協議可分為有
路由選擇協議,例如靜態路由、RIP
類路由選擇協議和無類路由選擇協議
、IGRP、RIPv2、EIGRP、OSPF和BGP等
。
---- 1.有類路由選擇協議
---- 一般把路由信息協議
由選擇協議中,只在路由器之間
各路由器通過下面2種方法判定
(RIP)和內部網關路由選擇協議(I
傳送路由和它的度量值,對每個轉發
目的地網路掩碼。
GRP)等稱為有類路由協議。在有類路
報文,路由器從報文中取出目的地址,
---- (1)如果有一個介面連到目的地網路,
須相同。
則使用此介面的網路掩碼。隸屬網路的所有子網的大小必
---- (2)否則,使用對應目的地址類的網路
網路使用24位掩碼。
掩碼。A類網路使用8位掩碼,B類網路使用16位掩碼,C類
---- 根據設置掩碼的規則
,轉發報文。因為路由選擇基於
端網路使用的掩碼,從而決定目
,除去目的地址中的「局部操縱」位
IP地址類(有A類、B類、C類和D類等
的地的網路地址,故此類路由選擇協
,在路由選擇表中查尋產生的網路地址
4類)或與之相連的網路介面來決定遠
議被稱為有類路由選擇協議。
---- 2.無類路由選擇協議
---- RIPv2、EIGRP、OSPF和BGP等是一些比較
與路徑一起廣播出去,這時網路掩碼也稱為前綴屏
為255.255.255.0,可標識為192.168.1.0/24。由
址類型和預設掩碼,這就是無類地址及無類路由選
新的路由選擇協議,它們在路由更新過程中,將網路掩碼
蔽或前綴。例如,如果C類IP地址192.168.1.0的網路掩碼
於在路由器之間傳送掩碼(前綴),因而沒有必要判斷地
擇,也是目前Internet上所基於的路由選擇協議。
---- 在無類路由中,IP地
都由前綴來決定用於網路標識的
碼對。通過使用無類路由,用戶
外,新的IP編址標准IPv6也使用
的是,通過使用無類路由協議,
網化。
址之間不再有類型差別,如A類地址
位數,IP地址不再歸屬於某一個類,
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已有的IP地址空間
無類路由協議,通過使用無類路由,
用戶在子網化時非常方便,尤其是可
、B類地址或C類地址等之分,所有地址
取而代之的是將它們看作一個地址和掩
,從而避免浪費寶貴的IP地址資源。另
有助於向下一代IP協議過渡。更為重要
以使用可變長子網掩碼(VLSM)進行子
❸ 有類路由協議和無類路由協議有什麼區別
IP路由協議可以被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類的,另一類是無類的。
1、有類的迴路由不會識別子網的信息答,如宣告10.0.1.0/24 172.16.1.0/22 192.168.1.64/28 路由表中只會識別A類10.0.0.0/8,B類172.16.0.0/16 C類192.168.1.0/24;
2、無類的路由協議不會根據A B C類來識別,根據子網掩碼的長度來區分網段,所以說無類的路由協議都可以不支持路由自動匯總;
3、有類的路由協議只會傳送網路前綴(網路地址),但是不會包含子網掩碼。當它傳送更新時,它首先檢查直接連接的網路是否和發送更新的網路屬於同一個大一點的子網,如果是的,那麼它會繼續檢查它們的子網掩碼是否相等,如果不等,那麼更新信息會被丟棄而不會被廣播;
4、無類路由協議傳輸網路前綴(網路地址)的同時也會傳輸子網掩碼,所以它支持VLSM。
從管理距離上看,無類的路由協議一般在子網中使用,所以距離較小。
❹ 有類路由和無類路由的區別
使用有類來路由:路源由器首先匹配主網路號,如果主網路號存在,就繼續匹配子網號,且不考慮預設路由,如果子網無法匹配,丟棄數據包(在分類路由下,路由器認為知道所有主網路下的全部子網),並使用ICMP返回一個不可達回應。如果主網路號不存在,使用預設路由(預設路由存在前提)。
使用無類路由,如果沒有找到最具體的匹配,就使用預設路由。
有類路由
匯總以後
地址是標準的A
B
C類地址掩碼
即
255.0.0.0
255.255.0.0
255.255.255.0
(有類路由里
大類網路中
子網碼必須一致
這樣叫做有類路由
因為有類路由協議不傳遞子網碼信息)
無類路由
匯總以後
地址是無類的
比如
172.16.12.0/16
-
172.16.15.0/16
匯總以後的地址是
172.16.12.0/20
子碼
不屬於
A
B
C
3個類別(無類路由
是相反的
他傳遞子網信息
所有
大類網路中
可以使用不同的子網碼)
❺ 有類路由協議和無類路由協議有什麼區別路由協議的管理距離有什麼作用
有類路由協議和無類路由協議區別為:路由控制包不同、網路劃專分不同、包含不同屬。
一、路由控制包不同
1、有類路由協議:有類路由協議的路由控制包裡面,只有IP地址,沒有掩碼。
2、無類路由協議:無類路由協議的路由控制包裡面除了IP地址,還必須包含一個掩碼與其匹配。
二、網路劃分不同
1、有類路由協議:有類路由協議的所有的地址都屬於相應的主類網。
2、無類路由協議:無類路由協議根據可變長度的子網掩碼劃分不同的網路。
三、包含不同
1、有類路由協議:有類路由協議包含igrp、rip等路由協議。
2、無類路由協議:無類路由協議包含OSPF、IS-IS、RIPv2等路由協議。
路由協議的管理距離代表著一種路由協議的路由可信度。每一種路由協議按可靠性從高到低,依次分配一個信任等級。對於兩種不同的路由協議到一個目的地的路由信息,路由器首先根據管理距離決定相信哪一個協議。
❻ 有類路由協議和無類路由協議有什麼區別(用最簡單的話說,最好分條,字數不要太多,謝謝了!)
有類路由協議路由器首先匹配主網路號,如果主網路號存在,就繼續匹配子網號,且不回考慮預設路由答,如果子網無法匹配,丟棄數據包(在分類路由下,路由器認為知道所有主網路下的全部子網),並使用ICMP返回一個不可達回應。如果主網路號不存在,使用預設路由(預設路由存在前提)。
無類路由,如果沒有找到最具體的匹配,就使用預設路由。
說的再簡單點就是 有類路由協議
當找到主網路號 而找不到子網號 就會丟棄數據報
找不到主網路號 使用預設路由
無類路由
只要找不到 主網路號 或 子網號 任意的其中一個 都會使用 使用預設路由
❼ 什麼是有類路由協議
簡單說,路由是 有類 還是 無類,就是看掩碼是否固定。如果掩碼是固定的,比如A類,網路專地址就是前8位,主機屬後24位,掩碼就是 255.0.0.0 ,同理還有B,C,D類,分別劃分出不同的網路地址段,都是有類 路由。
無類路由,其實就是 前多少位是網路地址 可以自己定義,你可以定義 8位,9位,10位都OK,根據自己的需要,更為靈活。但必須設備支持才行。
❽ 路由選擇協議有哪幾種
RIP、IGRP、EIGRP、OSPF、IS-IS、BGP等
路由協議的作用是生成路由表,並維護路由表。內
按照路由協議的工作原理可分為:距離容矢量路由協議和鏈路狀態路由協議。
按照工作范圍可分為:內部網關路由協議和外部網關路由協議。
按照路由更新時是否攜帶子網掩碼可分為:有類別的路由協議和無類別路由協議。
❾ 什麼叫有類路由選擇協議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有類別路由選擇的概念。
有類別路由選擇(classful routing)概述
不隨各網路地址發送子網掩碼信息的路由選擇協議被稱為有類別的選擇協議(RIPv1、IGRP)當採用有類別路由選擇協議時,屬於同一主類網路(A類、B類和C類)有所有子網路都必須使用同一子網掩碼。運行有類別路由選擇協議的路由選擇協議的路由器將執行下面工作的一項以確定該路由型網路部分:如果路由更新信息是關於在接收介面上所配的同一主類網路的,路由器將採用配置在介面上的子網掩碼;如果路由更新是關於在接收介面上所配的不同主類的網路的,路由器將根據其所屬地址類別採用預設的子網掩碼。
無類別路由選擇(classless routing)概述
無類別路由選擇協議包括開放最短路徑優先(OSPF)、EIGRP、RIPV2、中間系統到中間系統(IS-IS)和邊界網關協議版本4(BGP4),在同一主類網路中使用不同的掩碼長度被稱為可變長度的子網掩碼(VLSM)。
無類別路由選擇路由選擇協議支持VLSM,因此可以更為有效的設置子網掩碼,以滿足不同子網對不同主機數目的需求,可以更充分的利用主機地址,多數距離矢量型路由選擇協議產生的定期的、例行的路由更新只傳輸到直接相連的路由設備,在純距離矢量型路由環境中,路由更新包括一個完整的路由表,通過接收相鄰設備的全路由表,路由能夠核查所有已知路由,然後根據所接收到的更新信息修改本地路由表。
❿ 什麼叫有類路由無類路由
IP路由選擇協議可分為有類路由和無類路由選擇協議。
一、有類路由選擇協議發送的路由選擇更新不包含子網掩碼信息,如RIPv1。
1、有類路由選擇協議
1)在最初開發有類協議時,使用的網路與現在的網路有天壤之別。在那時候,modem的最高速度為300bit/s,WAN線路的最高速度為56bit/s,路由器的內存不超過640KB,而處理器的速度以KHz計,因此就要求路由選擇更新必須足夠小,且路由器也沒有足夠的資源來維護有關每個子網的最新信息,這就是有類路由協議出現的原因。
2)由於有類路由選擇協議的更新中沒有帶子網掩碼,因此分類路由器在發送或接收路由選擇更新時,必須對更新中列出的網路使用的子網掩碼作出假設,即假設各個子網所使用的子網掩碼,這種假設是基於IP地址類的。
3)發送更新時,如果更新分組涉及的子網與發送介面的IP地址位於同一個分類網路中,路由器將發送完整的子網信息;如果更新分組涉及的子網與發送介面的IP地址不屬於同一個分類網路中(即子網的更新通過屬於另一個網路的介面發送出去),該路由器就假設遠程路由器將根據IP地址類來使用相應的默認子網掩碼,因此路由器不發送完整的子網信息,而是該子網所屬的分類網路地址信息(主網路地址),這也被稱為在網路邊界自動進行匯總。
4)接收更新時,路由器也要對更新分組中的子網的子網掩碼作出假設。如果更新分組中涉及的子網與接收介面的IP地址位於同一個分類網路中,路由器將使用接收介面的子網掩碼作為該更新子網的子網掩碼;如果不屬於同一分類網路,那麼路由器將對更新的網路應用默認的子網掩碼。
5)在非連續網路中,有類路由選擇協議在主網路邊界自動進行了路由匯總,這就意味著,子網不會被通告給其他主網路,非連續子網之間相互不可見。非連續子網指的是被另一個主網路隔開的屬於同一個主網路的子網。由於RIPv1不能跨越另一主網路通告其他的子網,當在跨越主網路通告其他子網時,路由器就自動進行匯總,因此,在非連續的網路中,可以使用RIPv2,OSPF,IS-IS或EIGRP路由選擇協議,並禁用自動匯總功能來解決,因為這些路由選擇協議屬無類的路由選擇協議,在發送更新時攜帶了子網掩碼信息。
6)在使用了有類路由選擇協議的存根網路中,最終網關路由器(如只有一個通往ISP網路的路由器)可能要使用默認路由或超網路由來轉發未知子網的數據包,而與這些未知子網位於同一個主網路中的其他一些子網對路由器來說時已知的,則需要需用ip classless命令。
7)如果沒有應用ip classless命令,路由選擇表本身默認將以有類方式進行路由選擇決策,即使沒有使用路由選擇協議也將如此。例如,路由器沒有運行路由選擇協議,而只是配置了靜態路由,則使用默認路由仍將無法到達已知主網路的其他子網,除非配置了ip classless命令。
8)在12.0或更晚的cisco IOS版本中,默認將啟用命令ip classless。
二、無類路由選擇協議發送的路由選擇更新包含子網掩碼信息,如RIPv2,EIGRP,OSPF,IS-IS和BPG。
2、無類路由選擇協議
1)無類路由選擇協議應算時第2代的路由選擇協議了,設計開發此類協議旨在克服早期分類路由選擇協議的一些缺點,如:在分類路由網路環境中,在路由更新中不攜帶子網掩碼信息,導致在同一個主網路中的所有子網必須相同的子網掩碼,這就限制了VLSM的使用,導致IP地址的嚴重浪費。
2)由於無類路由網路環境中交換了子網掩碼信息,則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可能包含同一個主網路的多個子網路由信息,因此在轉發數據包時使用了前綴最長的匹配原則來選擇路由。
3)在有類路由網路環境中,需要在主網路邊界自動進行匯總,這也限制了非連續子網的應用,而無類路由選擇環境中,可手工控制路由匯總方式,通常可以在任何位置進行匯總。
4)默認情況下,RIPv2和EIGRP與分類路由選擇協議一樣,自動在分類網路邊界進行匯總,這主要是讓這些路由向後與它們的前任RIPv1和IGRP協議兼容。但RIPv2和EIGRP能允許路由器配置命令no auto-summary來手動關閉自動匯總功能,使得非連續子網能正常運行。但運行OSPF或IS-IS時,無需使用該命令,因為默認時它們不自動匯總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