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采購協議
A. 我們公司准備與鋼閥門廠家簽訂戰略采購協議,但是每次具體采購時如何調整價格的問題不知如何約定好。
以閥門所用的原材料市場價做參考,例如碳鋼閥門以鋼材價格、不銹鋼閥門以鎳價格的波動而隨之上浮或下調,當然也可以約定在一定周期內不變。
B. 政府的戰略合作協議能替代政府采購嗎
要有委託采購協議書才行
C. 招標中容易存在哪些貓膩
1、肢解工程,規避招標。
按照規定,造價50萬元以上的建設工程必須招標,50萬元以下的工程可直接發包。有些單位為了逃避招投標程序,經常把造價50萬元以上的工程進行分拆或肢解,從而達到指定施工單位的目的。而招投標管理部門在審核報建單位的工程造價時只根據報建單位提供的資料進行備案,缺少嚴格的審核把關。
2、控制信息,限制投標。
《招投標法》規定對招投標信息的發布作了明確的規定,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些人常借口提高工作效率隨意縮簡訊息發布時間,客觀上造成了潛在投標對象獲知信息的不平等。
3、控制評標,設障排他。
如某大型國有煤礦修建職工宿舍進行招標,其內部已經選定了幾家以前曾經在本單位做過工程的關系較好的施工單位進行投標,於是在招標公告中其公布參加投標的條件中有一條:曾經在本煤礦有過工程業績。最後,除了已經確定的那幾家施工單位,其他施工單位均無法參加投標。使招投標成為徒具形式的空殼。
4、假借資質,參與競爭。
《招投標法》明確規定,不得假借資質或以他人名義參與招投標報名。但在實際報名和資格審查過程中,招投標中心並沒有嚴格按照規定程序操作,審核過程中也缺少相應的制約措施,致使假借資質、以他人名義報名的現象時有發生。
5、暗中勾結,謀取利益。
如參與競標的幾家不同企業共同參與投標,拿到招標書後,幾家企業共同研究算計,討論好由誰來擔任中標人,互相串通,聯手壟斷價格,分割利潤。由於此類違規違法事件的高發,被寄予厚望的招投標制度事實上難以起到理想中的擇優選擇的作用。如此,一個原本倡導公平競爭、擇優選擇的市場制度,招投標有時候竟成為商業賄賂的新舞台,值得深思。
6、轉包工程,獲取利潤。
「轉包」現象的存在,是現今「豆腐渣工程」存在的一個根源。有的企業中標後,直接轉包或違法分包給其他單位,從中收取管理費,以包代管,而對工程質量、安全不從事管理、不負責任。這種轉包的現象,使得一些資質不夠,沒有施工經驗的企業,進入施工現場,為質量安全問題埋下隱患。
7、評標辦法,並不全面。
目前,我們還沒有建立起一套科學的評標辦法,以至於有些單位,單純著重報價高低,且整個評分方法重定性評分,輕定量評分。而專家評標水平和職業素質有待提高。
8、招標代理,有待規范。
由於工程招投標活動的監管方式,已由審批管理依法改變為過程監督,依法登記備案和對違法、違紀行為的查處,招投標工程的操作都由招標代理機構來完成。由於我國招標代理業務起步晚,招標代理市場發育尚不完善,一些相關的配套制度還不健全,致使一些代理機構在實際工作中缺乏自律,步入誤區,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幫助業主選擇有傾向性的選擇中標單位的結果。其次對於代理機構的工作成果,還沒有一個很好的可操作、量化的評價標准。
D. 如何看待東風、一汽和長安在武漢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中國一汽、東風汽車與長安汽車在武漢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三方將在前瞻共性技術創新、汽車全價值鏈運營、聯合出海「走出去」、新商業模式等四大領域開展全方位的合作,這標志著中國汽車行業的「國家隊」開始全面合作,共同致力於推動中國汽車市場發展和中國汽車品牌綜合實力提升。
1,合作共贏,抱團取暖這個方向沒有錯,汽車行業是一個重資產投入行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這個大環境下,發揮各自所長,避免重復投入,重復建設,當然可以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可以大大縮短研發周期,縮短新產品面世的周期,三方都會形成共贏的局面!
2,協同采購有利於形成批量化規模化的產業鏈,有利於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有利於快速的降低成本,有利於快速地將產品走向全球市場!前段時間不是報道了賓士寶馬奧迪形成的壟斷采購協議嗎?實際上他們早早已經在玩了,只是他們的市場份額太大了,形成了壟斷!
3,三方協同的話,有利於新能源汽車生產工藝的快速提升,有利於國家在新能源汽車生產工藝設備技術方面的整體提高,大家都知道目前大型主機廠的汽車自動化生產設備和檢測設備幾乎全線進口的!
4,但是有時候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任何成功的項目離不開良好的機制和人才,能否成功達到預期的目標,這兩項的因素可能佔到70%!
E. 采購的工作流程是怎麼樣的
一、采購的定義
采購(purchasing):是指企業在一定的條件下,從供應市場獲取產品或服務作為企業資源, 以保證企業生產及經營活動正常開展的一項企業經營活動。采購實踐可分為戰略采購(sourcing)和日常采購(procurement)兩部分。采購流程:包括收集信息,詢價,比價,議價,評估,索樣,決定,請購,訂購,協調與溝通,催交,進貨驗收,整理付款。
二、采購流程
1)、比選采購方式的主要流程:
采購人發出采購信息(采購公告或采購邀請書)及采購文件;
供應商按采購文件要求編制、遞交應答文件;
采購人對供應商應答文件進行評審,並初步確定中選候選供應商
(中選候選供應商數量少於遞交應答文件供應商數量,具體數量視采購項目情況而定);
采購人保留與中選候選供應商進一步談判的權利;
采購人確定最終中選供應商,並向所有遞交應答文件的供應商發出采購結果通知;
采購人與中選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
2)、競爭性談判的主要程序:
采購人發出采購信息(采購公告或采購邀請書)及采購文件;
供應商按采購文件要求編制、遞交初步應答文件;
采購人根據初步應答文件與所有遞交應答文件的供應商進行一輪或多輪談判,供應商根據采購人要求進行一輪或多輪應答;
采購根據供應商最後一輪應答進行評審,並確定成交供應商;
采購人向所有遞交應答文件的供應商發出采購結果通知;
采購人與成交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
三、采購員工作職責
訂購單的下達。
物料交期的控制。
材料市場行情的調查。
查證進料的品質和數量。
進料品質和數量異常的處理。
與供應商有關交期、交量等方面的溝通協調。
四、采購流程優化
發現問題:此階段由使用部門提出需求。只有具體的使用者知道他們的需求是什麼,而不是決策者。這是工業品銷售的基層環節。
項目可行性研究:這個階段使用者已經將發現的問題向上層匯報,客戶內部在醞釀要不要采購計劃、考慮預算等問題。
項目立項:這一階段一般會組建有使用部門、技術部門、財務部門、決策部門等人員共同組成的項目采購小組。
確定采購的技術標准:在這一階段,是客戶關於采購標准制定階段。通常由客戶使用部門和技術部門分析需求,再把需求轉化成采購標准。
招標:采購標准制定好以後,客戶將以標書的形式發布出來,准備投標的廠家拿到標書就可以制定方案了。此時,不管銷售人員如何推薦本產品的優點,客戶一般不會改動采購方案,除非發現了致命的缺陷。因為對他們來說,采購方案的改動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成本很高。
項目評標:客戶一般會與兩家以上的銷售廠家進行洽談,以便進行評估和比較,得到更好的商業條件。這個階段會確立首選供應商。
合同審核:這一階段客戶會通過商務談判,努力爭取一些附加價值。產品的技術標准和規格、數量以及付款方式等都是合同審核的內容。
簽訂協議:本階段是簽訂合同,交付產品,實施安裝。合同的簽訂並不意味著交易的結束。真正的銷售這個時候才真正開始。銷售人員要按合同認真履行承諾,准時交貨,按進度完成。了解客戶內部采購流程,是工業品營銷說對話、找對人、做對事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