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要簽合同嗎
『壹』 大學生實習要不要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
根據不同的實習性質判斷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如果不是在校生的培訓實習,是畢版業生的就業實習,應認權為雙方建立了勞動關系。勤工儉學型實習中,大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務關系,相互之間的權利義務由合同法調整,不屬於勞動關系。(1)培訓型實習。作為學校教學計劃的一部分,由學校統一安排到實踐部門進行的實習,為培訓型實習。培訓型實習,應當看做是教學的延伸,通過實習積累經驗,提升學生的技術能力,也不能視為就業。(2) 勤工儉學型實習。為獲得生活費用和學習費用,在校生個人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的勤工儉學活動,可以被稱為勤工儉學型實習。這種實習活動,大學生與其服務的單位之間沒有勞動關系。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條指出,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儉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貳』 實習期間簽訂勞動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一般來講,只要簽訂了勞動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
但是,如果大學沒有畢業內,實習只是容從准畢業到畢業拿到畢業證這個期間,算實習。而且在拿到畢業證前如果簽了合同時不具備法律效力的,因為你沒有畢業證,所以你沒有簽訂合同的權利。實習生只能簽訂畢業生實習協議,在拿到畢業證再簽訂勞動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
(2)實習要簽合同嗎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 ,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並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
『叄』 剛剛進公司的實習生要簽什麼協議嗎
需要注意的事項如下:
1、根據教育部的規定,需要簽訂實習生協議書;
2、一般由各地(地級市)教育主管部門統一制定相關協議範本;
3、協議由企業、學校、學生三方(分別為甲方、乙方、丙方)共同簽訂;
4、如果當地主管部門沒有相關協議範本,可採取外地的也可;
5、關鍵是有明確實習中每天工作時間、實習報酬的方法、責任時間的處理等;
詳細可以到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咨詢。
(3)實習要簽合同嗎擴展閱讀:
勞動者權利
(1)平等就業的權利。《勞動法》規定,凡具有勞動能力的公民,都有平等就業的權利,即勞動者擁有勞動就業權。勞動就業權是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獲得參加社會勞動的切實保證按勞取酬的權利。公民的勞動就業權是公民享有其他各項權利的基礎。如果公民的勞動就業權不能實現,其他一切權利也就推動了基礎。
(2)選擇職業的權利。《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有權根據自己的意願、自身的素質、能力、志趣和愛好,以及市場信息等選擇適合自己才能、愛好的職業,即勞動者擁有自由選擇職業的權利。選擇職業的權利有利於勞動者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既是勞動者勞動權利的體現,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標志。
(3)取得勞動薪酬的權利。《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有權依照勞動合同及國家有關法律取得勞動薪酬。獲取勞動薪酬的權利是勞動者持續行使勞動權不可少的物質保證。
『肆』 實習的時候是否要簽勞動合同
實習協議是實習生與實習單位解決糾紛的重要依據。實習生為了更好的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與實習單位簽訂書面的實習協議是非常重要的。
簽訂實習合同時,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實習期內工作時間的約定。可約定每日不超過8小時,如確因特殊情況超過8小時的,應約定相應的加班時間和報酬。
2、實習期間實習報酬的約定。雖然實習期內實習生的報酬不受最低工資標準的約束,但實習生與單位可以約定一定的報酬或者補助,並且最好是明確約定給付的時間以及相應的違約責任。
3、實習過程中實習生發生傷亡的處理。實習生一般是不享受工傷待遇的,所以實習生應與實習單位約定好實習期內發生傷亡的處理方法,以免事後自己的權益得不到保障。
4、實習生在實習期知識產權歸屬的約定。
5、發生糾紛的處理。可約定友好協商及訴訟的處理方式
『伍』 實習一定要簽實習協議嗎
1、根據教育部的規定,需要簽訂實習生協議書;
2、一般由各地(地級市)教育主管部門統一制定相關協議範本;
3、協議由企業、學校、學生三方(分別為甲方、乙方、丙方)共同簽訂;
4、如果當地主管部門沒有相關協議範本,可採取外地的也可;
5、關鍵是有明確實習中每天工作時間、實習報酬的方法、責任時間的處理等;
(5)實習要簽合同嗎擴展閱讀:
簽訂協議需要注意的情況
1、首先由於目前學生實習沒有法律的明確規定,屬於法律空白,因此實習只能界定為為民事協議,不屬勞動法調整。 因此實習期間簽訂的實習合同一般認為是勞務合同,而非勞動合同。勞務合同歸《合同法》、《民法通則》調整。
而勞動合同才歸《勞動法》、《勞動合同》調整。同時在實習合同中,與用人單位之間是平等民事主體間的關系,而非具有不平等性的勞動關系;如果違約的話要承擔的是民事責任,而非勞動法上的責任。
2、實習協議是學生保護自我權益的有利武器,因此必須與用人單位簽訂明確的實習協議,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權益。簽訂實習協議的時候,應注意以下幾點:
(1)查明用人單位的主體資格是否合法。協議雙方的主體資格是否合格是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前提。因此,實習生簽協議之前,一定要先審查用人單位的主體資格。
(2)看清協議條款是否明確合法。實習協議的內容是整個實習協議的關鍵部分,實習生一定要認真核查雙方權利義務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國家相關法律和政策;是否明確了崗位與薪酬等。
(3)查看簽訂實習協議的程序是否完備。實習生和用人單位經協商一致,簽協議時要注意完整地履行手續。要簽名並寫清簽字時間;必須加蓋單位公章並註明時間,不能用個人簽字代替單位公章。
(4)注意違約責任的界定是否明確。在協議內容中,應詳細表述當事人雙方的違約情形及違約後應負的責任,同時還應寫明當事人違約後通過何種方式、途徑來承擔責任。這樣才有利於當事人雙方履行協議,也有利於防止糾紛的發生及糾紛的解決。
『陸』 大學生應屆畢業生實習期要簽合同嗎
1、大學生應屆畢業生實習期間可以簽實習協議的,等轉正了可以在和公司簽正式的勞動合同。
2、由於學生實習目前沒有法律的明確規定,屬於法律空白,因此實習只能界定為為民事協議,不屬勞動法調整。只能按協議所約定的條款來確定各方的權利與義務,但條款內容不得顯失公平、違法。
實習協議是學生保護自我權益的有利武器,因此必須與用人單位簽訂明確的實習協議,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權益。簽訂實習協議的時候,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查明用人單位的主體資格是否合法。協議雙方的主體資格是否合格是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前提。因此,實習生簽協議之前,一定要先審查用人單位的主體資格。
其次,看清協議條款是否明確合法。實習協議的內容是整個實習協議的關鍵部分,實習生一定要認真核查雙方權利義務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國家相關法律和政策;是否明確了崗位與薪酬等。
再次,查看簽訂實習協議的程序是否完備。實習生和用人單位經協商一致,簽協議時要注意完整地履行手續。其一,要簽名並寫清簽字時間;其二,必須加蓋單位公章並註明時間,不能用個人簽字代替單位公章。
最後,注意違約責任的界定是否明確。在協議內容中,應詳細表述當事人雙方的違約情形及違約後應負的責任,同時還應寫明當事人違約後通過何種方式、途徑來承擔責任。這樣才有利於當事人雙方履行協議,也有利於防止糾紛的發生及糾紛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