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夥協議有效
1. 合夥合同有沒有法律效應
合夥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意思表示真實,是指締約人的表示行為應真實地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與表示行為相一致。它作為合同的有效要件,是意思自治原則的當然要求。意思表示不真實,對合同效力的影響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在一般誤解等情況下,合同仍為有效。
在重大誤解時,合同則可被變更或者撤銷。在乘人之危致使合同顯失公平的情況下,合同可被變更或者撤銷。在因欺詐、脅迫而成立合同場合,若損害國家利益,合同無效;若未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被變更或撤銷。
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這里的法律,一方面應作擴大解釋,既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法律, 又包括國務院頒發的行政法規; 另一方面應作縮小解釋,僅指其中的強行性規范, 不包括任意性規范。
合同不得違反強行性規范,是由合同制度的目的所決定的,為一般的原則。除了法律的強行性規范外, 合同還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
(1)合夥協議有效擴展閱讀:
對人的效力
①對中國公民的效力中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內一律適用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外的中國公民,也應遵守中國法律並受中國法律保護。
②對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適用問題,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對在中國領域內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法律適用問題;另一種是對其在中國領域外的法律適用問題。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在中國領域內,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適用中國法律。
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對中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中國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2. 這樣的合夥協議是否合法有效
也不能說違法,只是對內約定有效,不能對抗外人罷了
3. 合夥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雙方之間的協議只要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都是有效的。你的合同應當包括你和合夥人的個人情況,合夥的條件,合夥目的,違約責任,違約處理方式,合夥解散條件,協議簽訂日期等條款。
4. 個合夥人之間應該怎樣簽訂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
一、協議書開頭
協議書開頭要註明:雙方姓名、身份證號及住址
二、協議書內容
合夥協議書內容包括:
1、雙方合夥宗旨;
2、合夥經營項目和范圍是哪些;
3、雙方合作期限;
4、雙方出資金額、方式、期限(註明:合夥終止後,各合夥人的出資仍為個人所有,屆時予以返還);
5、因盈餘分配與債務承擔;
6、入伙、退貨,出資的轉讓;
7、合夥負責人及其他合夥人的權力;
8、禁止行為有哪些;
9、合夥的終止及終止後的事項;
10、糾紛的解決方式;
11、如有未盡事宜,應由合夥人集體討論補充或修改。補充和修改的內容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12、本合同自簽訂之日起生效;
13、協議書正本一般四分,合夥雙方各執一份,在檔案處各備份一份。
三、協議書結尾
協議書結尾要註明合夥人簽章、簽約時間和簽約地點。
四、合夥協議書注意事項
1)首先雙方要商量好利益分配與債務承擔,並在協議書里寫明。畢竟公司開了後,大家整天為利益分配及義務承擔來扯皮,而無心做該做的關於企業發展的正事,或起異心另起爐灶。如此公司所面臨的危機可想而知了。
2)其次要註明雙方各自出資多少,因為根據總資金需求量(至少要留3-6個月的儲備金如果您們的資本夠的話)及您們的利益分配/各人手中的資源(如有人可能有很多客戶/有人擁有必須的行業資源/有人有核心的技術等)都可能影響到利益分配及出資情況。
3)最後雙方商量好的產品報價也要在協議上註明,但要考慮到這些運營成本及利潤。
雙方合夥最好是要有一個獨立賬戶,這樣避免以後再錢進出上起爭端,影響雙方感情。
5. 我的合夥協議,怎麼樣才算生效
答復:對於合同協議條例中,指在雙方自由協定之後,雙方並一致同意認可之後,由版合夥協議中的雙方當事人權擬定此合同合約,須報批工商行政管理監督局,因雙方當事人以合夥投資的名義,以認定雙方作為投資合夥人,就必須取得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商營業執照,包含(正本)執照與(副本)執照,凡是雙方投資合夥人在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辦理了相關手續之後,茲證明此合同協議正式生效。
謝謝!
6. 合夥協議怎麼寫才具有法律效力
明確各自職責分工,出資比例,營業收入分配,以及產生糾紛的處理方式
7. 簽訂合夥人協議以後就起法律效力了么
您是說什麼就起法律效力了?如果指合夥人協議的話,簽字以後一般都會生效,只要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如果指合夥企業的話,協議生效後企業並不一定就設立了。
8. 合夥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
1、個復人合夥是指兩個以上公制民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夥經營、共同勞動。
2、你們的合夥協議有效,依法具有強制執行力。
3、根據法律規定,合夥負責人和其他人員的經營活動,由全體合夥人承擔民事責任。
合夥的債務,由合夥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的財產承擔清償責任。
合夥人對合夥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償還合夥債務超過自己應當承擔數額的合夥人,有權向其他合夥人追償。
9. 合夥協議是否有效。
隱名出資權益很難保障,而且內部的約定不能對抗外部第三人。沒有共同經營的,出資很可能被法律認定為借貸關系。現在辦工商執照程序比以前簡化很多,並不麻煩。
10. 私下簽合夥協議,有無法律效應
只要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內容不違反現行法律法規、公共利益,合夥協議即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護。按照協議雙方約定是有效的,但屬內部約定,不能對抗第三方。第三方如起訴,是需要承擔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五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應當簽字或者蓋章。當事人在合同書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具有與簽字或者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的規定是有效的,但是如果發生糾紛後,按照法律規定的解決步驟是,首先由男女雙方自行協商解決。
協商不成時再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確認協議有效,經法院審理認為沒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情形的,將判決合同有效,並要求義務人在判決規定的期限內自覺履行義務。
(10)合夥協議有效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
第85條: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
第2條: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