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樹合同
⑴ 決策樹現金流和概率怎麼算凈現值
項目期權估值凈現值和決策樹分析
摘 要
在項目固有的靈活性的基礎上,包括放棄,推遲,擴大,合同或切換到一個不同的項目的可能性, 實物期權分析(ROA)已經發展成為正確評估項目價值的方法。實物期權允許使用的復制組合技術或風險中性概率方法計算正確的貼現率。我們在等值版本的凈現值公式的基礎上提出一個評估實物期權的變換方法,從而消除了確定孿生證券市場定價的需要。此外,我們的方法可以擴展到多項樹的情況下,即建模項目中的不確定性的一個有用的工具。我們引進內決策樹分析(DTA)的方法,以獲得盛行於不同的機會節點的不同的折現率。我們在「情景容量規劃法」[Eppen G.D.,馬丁,R.K.,施拉格,L.E.,1989年。情景容量規劃方法。運籌學,37(4)]中提出的有關該方法的應用的基礎上闡明我們的方法。書中作者在通用汽車公司研究能力配置投資決策的基礎上指出「...... 在預計需求的基礎上沒有科學的方法來確定適當的折現率」。我們的方法可以得出科學正確的貼現率。分析的一個重大成果是,在當時的市場條件下,貼現率從項目的結構和其行為中內源性派生,而不是外部強加的。
關鍵詞:決策分析;金融;投資分析;實物期權分析;情景
介紹
大量的研究工作已經投入到投資項目的分析和估價。傳統金融理論提出的凈現值(NPV)的概念,是在固有的項目風險的基礎上使用的資本成本。NPV的框架已經受到批評,因為它聲稱,它不能應付來自投資項目的潛在的靈活性,這將使原有的現金流量模式發生變化。特里傑奧吉斯(1996)聲稱,傳統的資本預算方法或貼現現金流方法無法應付經營靈活的期權和各種項目有關戰略方面的問題,但正確的使用期權技術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此外,平狄克和迪克西特(1995)認為,傳統的投資決策准則的假設是要在特定的時間點上的投資決策,但決策時間點的機會成本不顧隨後的決策選擇所創造的價值。這使企業暴露在高風險之下,導致凈現值計算的謬論,同時整個投資決策的失誤,將造成不可挽回的投資損失。但事實上,投資項目也許能夠等待更多的信息出現以後,然後才實施投資決策。史密斯和麥卡德爾(1999)寫了到「......使用以資本成本為基礎的貼現規則也許會......總體來說當應用到明顯不同的項目時會導致麻煩。如果你打算對不同的項目使用風險調整貼現率,你應該針對不同的項目使用不同的貼現率,在各自的資本成本基礎上各自地評估它們......鑒於項目的靈活性,你可能需要更近一步的和使用不同的折現率對其進行估值,因為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場景,一個項目的風險可能會隨時間而改變,這決定於不確定性如何展開和管理者的反應......雖然原則上,人們可以使用時間和狀態不同的折扣率來評估靈活性的項目的價值,但是它會變得很難確定適當的折現率在這一框架內使用。布雷利和梅爾斯(2000)注意到「大多數項目在幾年內都產生現金流量。企業通常使用相同的風險調整後的利率折現這些現金流量。當他們這樣做時,他們都隱含假設著累積風險的增加,在以後以至未來都是一個恆定的比率。這種假設通常是合理的......但有時例外證明了這個假設。風險明顯並不穩步增加的時候應對項目進行警報。在這些情況下,你應該打破該項目分為各段,使同一折現率能夠合理使用。
使用凈現值方法對項目價值進行評估遭受到的這些批評,導致評價項目管理上的靈活性的實物期權分析(ROA)方法的出現。實物期權分析法中的未定權益分析方法利用證券市場定價導向來構建投資組合,即利用無套利的論點復制項目的回報和確定項目值。通過計算調整後的概率而使用無風險貼現率估價項目的方法與風險中性概率方法是等效的方法。這兩種方法都使用幾何布朗運動過程或二叉樹模型來構建項目的不確定性。在本文中,我們在確定性等價版本的凈現值公式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實物期權的替代方法。我們的方法消除了需要確定市場定價孿生證券價值的實物期權,其中,在評估金融期權時,雖然理論上健全且容易做到,但是在具體項目的實踐中是相當困難的。我們還表明,如果能正確採用以凈現值法為基礎的項目評估方法,在項目的靈活性的情況下仍然是有效。此外,基於實物期權歷來受到二叉樹的限制,我們的方法可以擴展到多項樹下。雖然二叉樹對建模金融資產是有用的,但是真正的項目經常使用多項式樹來建模。我們也將概述如何擴展決策樹分析(DTA),那對建造管理者對未來的信心來說是一個實
用的工具,即用盛行於每個機會節點上的合適的折現率來評價項目的靈活性價值。這將大體上使估值一般項目的期權和靈活性成為可能,同時,不再需要區分底層固定項目的期權和推遲,放棄,加速,擴大,合同,轉換等形式的實物期權或其他類型的實物期權。最後,我們,在「情景容量規劃方法」(Eppen等,1989)提出的應用中闡明了估值方法。表1說明了本文的貢獻和指出了哪些部分在本文中被討論到。
表1
實物期權估價法
復制組合的方法 風險中性概率方法 我們的方法 二叉樹 考克斯與羅斯(1976) 考克斯與羅斯(1976) 第2節
考克斯等人(1979) 哈里森和克雷普斯(1979)
迪克西特和平狄克(1995) 迪克西特和平狄克(1995)
多項式樹 – – 第3節 決策樹分析 – – 第4節
在第1節中,我們將介紹傳統的投資決策分析方法和其缺陷分析。在第2節中,我們通過使用的修改版本的凈現值法代替復制組合或確定等值的概率方法來討論如何在二叉樹中確定實物期權的價值。第3節討論如何可以擴展到多項樹下,即用更多更通用的工具來表示項目中的不確定性和靈活性。在第4節中,我們描述了該方法如何也可用於一般項目估價的,不管該項目有或沒有靈活性,都可以結合決策樹對其進行分析。在第5節提出一個實際的應用。最後,在第6節,我們對未來研究給出一些結論和概述思想。 1 傳統投資決策方法和缺陷分析
在投資決策分析的傳統理論,現金流量折現法(DCF)是一個很好的理論基礎方法,可以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下應用。其中,所謂的凈現值法(NPV)是一個典型的資本投資的評估方法,但是傳統的投資項目評價方法的核心。該方法通過估計項目未來預期的現金流,並以合適的折現率將其折算為現值。
計算公式為:
NPV??t?1nFt-F0 (1?r)t
其中:Ft為第t年現金凈流量(現金流人量與現金流出量之差),F0為初始投資額,r為預定的折現率,n為項目從投資到終結的年數。
其決策的基本原則:對於獨立方案,如果NPV> 0,可以認為是可以接受的,如果NPV
<0,則拒絕接受; 對於互斥投資方案,雙方在多項選擇,如果選擇沒有資金的限制,應以NPV值大者為優。
凈現值法考慮貨幣時間價值,也考慮到投資風險和投資分析,和股東財富最大化的業務目標一致的,是更完整,更科學的理論。然而,用來估算未來現金流的變數如勞動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產品銷售的數量和價格、公司的市場份額、市場的規模和增長性、稅率、預期的通貨膨脹率、項目生命期等因素的預測是不確定的、時刻發生變化的,因此,導致現金流量預測及凈現值的估計,存在很多變數,使投資項目的決策不可避免地要考慮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面對不確定性,凈現值分析方法進行了適當的修正和改造,如用確定的現金流表示等同的不確定現金流的風險調整的確定等價方法和確定不同的風險調整折現率來對應於每一階段風險的風險調整折現率法。然而,對於投資管理的靈活性和或有性帶來了一系列凈現值法的框架中的估值問題不能得到解決。
傳統DCF分析方法存在的本質缺陷,主要是源於其理論方法的假設與實際情況的差異。 DCF分析方法是建立以下隱含的基本假設,一是現金流的「期望情景」,即項目的現金流按照預期的情況發生;二是管理者對確定項目經營策略的被動接受。
綜上述,傳統DCF分析方法在以下四個方面存在缺陷:
(1)貼現率難以確定
凈現值法選擇折扣率往往是投資者的預期回報率。投資者的期望報酬率大多由無風險報酬率(或行業基準折現率)通貨膨脹系數和風險報酬率三部分構成,投資項目的無風險報酬率和通貨膨脹系數可採用慣常的方法確定。大多數在高風險的投資項目,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無風險利率的確定更加困難。
(2)缺乏靈活性
也就是說,沒有延遲,放棄,投資能力的擴張或收縮。凈現值法沒有考慮到這種靈活性的價值,決策基於純粹的凈現值多少。
(3)缺乏或有性
或有性具有根據目前投資是否成功來決定未來投資是否進行的特徵。管理者可以在當前投資一項NPV為負值的項目,目的是獲得未來的投資機會。傳統方法不能准確估價這種產生實物期權的投資。
(4)不考慮波動
在一定程度上難以直觀地了解的具有很大不確定性的投資項目具有較高的期權價值。在標準的凈現值中,較高的波動性意味著更高的折扣率和凈現值較低,導致該項目被低估的價值。由於傳統的DCF法沒有處理高風險的技術,往往會放棄一些高風險,但該項目具有較高的潛在價值。
傳統的投資決策方法中,處理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的資本預算方法,如靈敏度分析,蒙特卡洛模擬和決策樹等,試圖評價產生於管理靈活性的具有非對稱要求的實際投資機會。雖然具有正確的想法,但仍有很大的困難,以確定適當的折扣率(非固定)。傳統的DCF
法忽略的「戰略」的價值,且不能正確的解決積極的項目管理問題。在不確定條件下,當管理靈活性出現時,DCF不能充分的描述在現金流分布中的非對稱性和非線性以及變化著的項目的風險特徵。因此,凈現值法的應用,導致不良的投資決策。
2 實物期權的引入和二叉樹的實物期權
2.1 實物期權的引入
與傳統的資本預算理論不同,實物期權理論提供了新的處理不確定性的方法。基於實物期權理論,因為項目本身具有的靈活性,不確定性的增加(增加波動),使得獲得收益的潛力變大,同時,限制向下損失。因此,不確定性實際上可以提高項目的價值。在這方面,實物期權與金融期權的相似性變得很清晰。它們具有相同的有益的不對稱性:有權利而不是義務投資。
簡單地說,真正的選擇是一種權利,而不是義務,到以預定的成本在一個預定的周期內執行一個行動(如推遲,擴張,收縮或放棄),這個預定的成本被稱為方稱為實物期權期權,是一個概念的定義,真正的資產選擇,是指企業長期投資決策的決定,根據時尚的不確定因素,改變投資行為的權利,而不是義務。基於實物期權的有效期內,投資者根據新的信息延遲或提前,擴大或合同,進或出的投資選擇。
項目投資的實物期權價值:
擴展的凈現值=靜態凈現值+靈活性價值(期權價值)
實物期權方法評價規則:ENPV≥O時,項目可行;NEPV<O時,項目不可行。
一般來說,只要它具有靈活的實物資產投資決策可以運用實物期權方法進行分析與評價。
2.2 實物期權定價問題
盡管這一概念的水平上將資本預算決策看作期權不是很困難,但是期權定價理論的實際應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導出B-s期權定價模型及其推廣模型的基礎是無套利定價原則。根據這一原則,通過標的證券及無風險債券的組合,復制相應的選擇相應的功能。為了正確的實物期權定價,必須將此與可以應用無套利原理的金融市場建立某種聯系。
由於現實資本市場效率很低,所以無套利原理不能直接應用於實際的市場。這需要在金融市場上找到一個希望投資項目具有相同的風險收益特徵的證券。如果這些證券可以被發現,應用程序可以創建一個證券組合,在任何情況下,這種結合產生的現金和投資項目現金流量是相同的,因此稱為現金等價物的組合。同樣,我們可以使用的方法計算的風險中性的未來項目價值貼現值和雙資產的當前價格相等的概率。
然而,在可公開交易的資產和投資項目的現金流之間建立聯系是很難的。幾乎找不到市場價格的基本風險資產,甚至當它們明顯相關時,基礎項目的波動率也與可交易的資產的波動率不同。這些困難已經成為執行實物期權分析的主要障礙。因此,實物期權定價問題一直是實物期權理論的研究和應用的核心問題。Mason和Merton (1985)指出,
⑵ 無線感測器網路通信協議的目錄
第1章 無線感測器網路概述
1.1 引言
1.2 無線感測器網路介紹
1.2.1 無線感測器網路體系結構
1.2.2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特點和關鍵技術
1.2.3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應用
1.3 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演算法
1.3.1 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演算法研究的主要思路
1.3.2 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演算法的分類
1.3.3 無線感測器網路QoS路由演算法研究的基本思想
1.3.4 無線感測器網路QoS路由演算法研究的分類
1.3.5 平面路由的主流演算法
1.3.6 分簇路由的主流演算法
1.4 ZigBee技術
1.4.1 ZigBee技術的特點
1.4.2 ZigBee協議框架
1.4.3 ZigBee的網路拓撲結構
1.5 無線感測器安全研究
1.5.1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安全需求
1.5.2 無線感測器網路安全的研究進展
1.5.3 無線感測器網路安全的研究方向
1.6 水下感測器網路
1.7 無線感測器網路定位
1.7.1 存在的問題
1.7.2 性能評價
1.7.3 基於測距的定位方法
1.7.4 非測距定位演算法
1.7.5 移動節點定位
第2章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分布式能量有效非均勻成簇演算法
2.1 引言
2.2 相關研究工作
2.2.1 單跳成簇演算法
2.2.2 多跳成簇演算法
2.3 DEEUC成簇路由演算法
2.3.1 網路模型
2.3.2 DEEUC成簇演算法
2.3.3 候選簇頭的產生
2.3.4 估計平均能量
2.3.5 最終簇頭的產生
2.3.6 平衡簇頭區節點能量
2.3.7 演算法分析
2.4 模擬和分析
2.5 結論及下一步工作
參考文獻
第3章 無線感測器網路分簇多跳能量均衡路由演算法
3.1 無線傳輸能量模型
3.2 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策略研究
3.2.1 平面路由
3.2.2 單跳分簇路由演算法研究
3.2.3 多跳層次路由演算法研究
3.3 LEACH-L演算法
3.3.1 LEACH-L的改進思路
3.3.2 LEACH-L演算法模型
3.3.3 LEACH-L描述
3.4 LEACH-L的分析
3.5 實驗模擬
3.5.1 評價參數
3.5.2 模擬環境
3.5.3 模擬結果
3.6 總結及未來的工作
3.6.1 總結
3.6.2 未來的工作
參考文獻
第4章 基於生成樹的無線感測器網路分簇通信協議
4.1 引言
4.2 無線傳輸能量模型
4.3 基於時間延遲機制的分簇演算法(CHTD)
4.3.1 CHTD的改進思路
4.3.2 CHTD簇頭的產生
4.3.3 CHTD簇頭數目的確定
4.3.4 CHTD最優簇半徑
4.3.5 CHTD描述
4.3.6 CHTD的特性
4.4 CHTD簇數據傳輸研究
4.4.1 引言
4.4.2 改進的CHTD演算法(CHTD-M)
4.4.3 CHTD-M的分析
4.5 模擬分析
4.5.1 生命周期
4.5.2 接收數據包量
4.5.3 能量消耗
4.5.4 負載均衡
4.6 總結及未來的工作
4.6.1 總結
4.6.2 未來的工作
參考文獻
第5章 基於自適應蟻群系統的感測器網路QoS路由演算法
5.1 引言
5.2 蟻群演算法
5.3 APAS演算法的信息素自適應機制
5.4 APAS演算法的揮發系數自適應機制
5.5 APAS演算法的QoS改進參數
5.6 APAS演算法的信息素分發機制
5.7 APAS演算法的定向廣播機制
5.8 模擬實驗及結果分析
5.8.1 模擬環境
5.8.2 模擬結果及分析
5.9 總結及未來的工作
5.9.1 總結
5.9.2 未來的工作
參考文獻
第6章 無線感測器網路簇頭選擇演算法
6.1 引言
6.2 LEACH NEW演算法
6.2.1 網路模型
6.2.2 LEACH NEW簇頭選擇機制
6.2.3 簇的生成
6.2.4 簇頭間多跳路徑的建立
6.3 模擬實現
6.4 結論及未來的工作
參考文獻
第7章 水下無線感測網路中基於向量的低延遲轉發協議
7.1 引言
7.2 相關工作
7.3 網路模型
7.3.1 問題的數學描述
7.3.2 網路模型
7.4 基於向量的低延遲轉發協議
7.4.1 基於向量轉發協議的分析
7.4.2 基於向量的低延遲轉發演算法
7.5 模擬實驗
7.5.1 模擬環境
7.5.2 模擬分析
7.6 總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無線感測器網路數據融合演算法研究
8.1 引言
8.2 節能路由演算法
8.2.1 平面式路由演算法
8.2.2 層狀式路由演算法
8.3 數據融合模型
8.3.1 數據融合系統
8.3.2 LEACH簇頭選擇演算法
8.3.3 簇內融合路徑
8.3.4 環境設定和能耗公式
8.4 數據融合模擬
8.4.1 模擬分析
8.4.2 模擬結果分析
8.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9章 無線感測器網路相關技術
9.1 超寬頻技術
9.1.1 系統結構的實現比較簡單
9.1.2 空間傳輸容量大
9.1.3 多徑分辨能力強
9.1.4 安全性高
9.1.5 定位精確
9.2 物聯網技術
9.2.1 物聯網原理
9.2.2 物聯網的背景與前景
9.3 雲計算技術
9.3.1 SaaS軟體即服務
9.3.2 公用/效用計算
9.3.3 雲計算領域的Web服務
9.4 認知無線電技術
9.4.1 傳統的Ad-hoc方式中無線感測器網路的不足
9.4.2 在ZigBee無線感測器網路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10章 無線感測器網路應用
10.1 軍事應用
10.2 農業應用
10.3 環保監測
10.4 建築應用
10.5 醫療監護
10.6 工業應用
10.6.1 工業安全
10.6.2 先進製造
10.6.3 交通控制管理
10.6.4 倉儲物流管理
10.7 空間、海洋探索
10.8 智能家居應用
⑶ 高分懸賞無線感測器網路混合類斑馬協議(Z-MAC)
3.3 常見的MAC協議分析與比較
3.3.1 S-MAC協議
S-MAC(Sensor-MAC)協議是較早的針對WSN的一種MAC協議,他是在802.11MAC的基礎上,採用下面介紹的多種機制來減少了節點能量的消耗。固定周期性的偵聽和睡眠:為了減少能量的消耗,感測器節點要盡量處於低功耗的睡眠狀態。S-MAC協議採用了低占空比的周期性睡眠/偵聽。為了使得S-MAC協議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在覆蓋網路中形成眾多不同的虛擬簇。
消息傳遞技術:對於無線信道,傳輸差錯與包長度成正比,短包成功傳輸的概率要大於長包。在S-MAC協議中消息傳遞技術將長消息分成若干短包,利用RTS/CTS握手機制,一次性發送整個長消息,這樣既提高發送成功率,有減少了控制消息。流量自適應偵聽機制:感測器節點在與鄰居節點通信結束後並不立即進入睡眠狀態,而保持偵聽一段時間,採用流量自適應偵聽機制,減少了網路中的傳輸延遲。
S-MAC協議與IEEE802.11 MAC相比,在節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睡眠機制的引入,使得網路的傳輸延遲增加,吞吐量下降。針對S-MAC協議存在的不足,研究人員對其進行了改進,提出了一種帶有自適應睡眠的S-MAC協議。
3.3.2 LMAC協議
LMAC協議使用時分多址 (TDMA)機制,時間被分成若干個時隙, 節點在傳送數據時不需要競爭信道,可以避免傳輸碰撞造成的能量損耗。節點只能指派一個控制時隙,在時隙期間,節點總是會傳送一條信息,此信息包含兩部分:控制信息和數據單元。由於一個時隙只能被一個節點控制, 所以節點可以無沖突的進行通訊【1】。
3.3.3 T-MAC協議
T-MAC(Timeout-MAC)協議與自適應睡眠的S-MAC協議基本思想大體相同。數據傳輸仍然採用RTS/CTS/DATA/ACK的4次握手機制,不同的是在節點活動的時隙內插入了一個TA(Time Active)時隙,若TA時隙之間沒有任何時間發生,則活動結束進入睡眠狀態。TA的取值對於T-MAC協議性能至關重要,其約束條件為:TA=m(C+R+T),m>1,其中C為競爭信道時間,R為發送RTS分組的時間,T為RTS分組結束到發出CTS分組開始的時間。在模擬的時候,一般選取m=1.5,即:TA=1.5×(C+R+T)。
T-MAC協議雖然能根據當前網路的動態變化,通過提前結束活動周期來減少空閑偵聽提高能效,但帶來了「早睡」問題。所謂早睡問題是指在多個感測器節點向一個或少數幾個匯聚節點發送數據時,由於節點在當前TA沒有收到激活事件,過早進入睡眠,沒有監測到接下來的數據包,導致網路延遲。為解決這個問題,提出了未來清除發送和滿緩沖區優先兩個方法。
基於競爭的MAC協議通常很難提供實時性保證,而且由於沖突的存在,浪費了能量。基於競爭的協議在有些應用場合(比如主要考慮節能而不太關心時延的可預測性時)有較大的應用,基於競爭的協議需要解決的是提供一個實時性的統計上界。根據這類協議的分布式和隨機的補償特性,基於競爭的協議沒有確切的保證不同節點的數據包的優先順序。因此,有必要限制優先順序倒置的概率以建立統計上的端到端的時延保證。
3.3.4 Wise-MAC協議
Wise - MAC協議在非堅持CSMA協議的基礎上,採用前導碼采樣技術控制節點處於空閑偵聽狀態時的能量消耗。與S-MAC和T-MAC協議相比,節能效果非常顯著。
無線信道在傳輸過程中經常出現錯誤,所以需要鏈路層的確認機制來恢復丟失的數據包。Wise-MAC協議的ACK數據幀不僅用來對接收到的數據包進行確認,還會通知其他鄰居節點到下一次采樣的剩餘時間。通過這種方式,每個節點不斷更新相鄰節點的采樣時間偏移表。利用這些信息,每個節點可以選擇恰當的時間,使用最小長度的喚醒前導碼向目的節點發送數據。
Wise-MAC協議可以很好地適應網路流量變化,他是和WISENET超級功耗SoC晶元結合設計的。Wise-MAC協議的采樣同步機制會帶來數據包沖突的問題,也會由於節點學要存儲相鄰節點的信道偵聽時間,會佔用寶貴的存儲空間,增加協議實現的復雜度,尤其是在節點密度較高的網路內這個問題尤為突出。
3.3.5 DMAC協議
數據採集樹是無線感測器網路的一種重要的通信模式,DMAC協議就是針對這種數據採集樹而提出的,目標是減少網路的能量消耗和減少數據的傳輸延遲。DMAC協議採用不同深度節點之間的接收發送/睡眠的交錯調度機制。將節點周期劃分為接收、發送和睡眠時隙,數據能沿著多跳路徑連續地從數據源節點傳送到匯聚節點,減少睡眠帶來的傳輸延遲。
3.3.6 Z-MAC協議
綜合CSMA和TDMA二者各自的優點,由RHEE 等在2005年提出了一種混合機制的Z-MAC協議。
Z-MAC將信道使用物化為時間幀的同時,使用CSMA作為基本機制,時隙的佔有者只是有數據發送的優先權,其他節點也可以在該時隙發送信息幀,當節點之間產生碰撞之後,時隙佔有者的回退時間短,從而真正獲得時隙的信道使用權。Z-MAC使用競爭狀態標示來轉換MAC機制,節點在ACK重復丟失和碰撞回退頻繁的情況下,將由低競爭狀態轉為高競爭狀態,由CSMA機制轉為TDMA機制。因而可以說,Z-MAC在較低網路負載下,類似CSMA,在網路進入高競爭的信道狀態之後,類似TDMA。
Z-MAC並不需要精確的時間同步,有著較好的信道利用率和網路擴展性。協議達到即時的適應網路負載的變化的同時,TDMA和CSMA機制的同步和互換會產生較大的能量耗損和網路延遲問題。
⑷ 誰能推薦一款比較好用的,命令都能實現的路由器和交換機模擬軟體呢
華為路由器交換機模擬軟體HW-RouteSim3.0
Boson Netsim
Dynamips 俗稱「小凡」
⑸ 求大家幫幫我翻譯以下這個合同的內容,謝謝了
Proct Description:
Coconut leaves leaf through the press, high temperature stereotypes, silk screen, radio proced by bone, tree diameter from 0.6 MM PE plastic and iron proction from. The design of the procts use the outdoor life of three years, wind 12, the entire film 4 kg of anti-Xueya, anti-ultraviolet. Temperature of 50 degrees Celsius
Related provisions:
1. Mode of transport: the transport process and transport costs from the demand side is responsible for.
2. Delivery time and address: delivery time for this day. Sites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company.
3. This proct is used for outdoor display.
4. Method of payment: contracts signed after the entry into force, the demand side, to pay 40 percent of the deposit, before the goods to the demand side, to be paid in full completion.
5. Acceptance: the need to ship before the FAT.
6. Dispute Resolution: If the execution of this contract in the event of a dispute, consultation with the parties to resolve, or initiate proceedings to the local People's Court.
7. Supply-side Bank: Agricultural Bank of New District Branch of the Shenzhen branch of Henggang.
⑹ 樹脂工藝品怎麼做
樹脂工藝品製作流程
一、准備工作預備一桿稱(5公斤的稱),調料桶(或塑料盆),攪拌飯(或竹筷),小勺(塑料、鋁、瓷勺均可);二、拌料根據模具的大小、所制產品的數量,先將不飽合樹脂稱量出來,(合)倒入調料桶,然後將固化劑按():(促進劑)的比例添加,先將固化劑加入不飽合樹脂內,進行充分攪拌(),再加促進劑進行攪拌,充分混合後,加入稀釋,(同樣進行攪拌)然後根據所需顏色添加料,(顏料的用量可根據品種的不同進行加減,達到所需程度為止,一般用量為大的顏料即可)添加顏料時用將顏料用樹脂化開,在內進行攪拌,均勻後倒入料桶再進行充分攪勻即可,底料攪拌後添加,添加時要隨攪拌隨添加,直到所需程度為止。(調好的混合料漿應是粘稠狀以用勺舀起倒下後能緩慢流淌)三、倒模模具應擺方平整,(水平狀態)模具內模面應清洗干凈,這樣就可以澆制了。澆制時用小勺舀料漿一勺一勺的緩緩倒入,不可傾倒,要從最高點倒進,使其自然流淌,這樣就可以把氣泡擠走,否則,成品後會有氣孔。注意倒入模具時不能溢出模具外圍,倒出外圍後,應立即清理,鏟除,否則成型後需再加工、打磨。料漿倒入模具後經1-2小時即可凝固,凝固後即可脫模樹脂工藝品製作方法不飽和樹脂工藝品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如下步驟:(1)根據樹脂工藝品的造型用硅橡膠製成模具;(2)在不飽和樹脂內加入適量填料並攪拌均勻;(3)在向模具內澆注之前,向不飽和樹脂內加入固化劑和促進劑,攪拌均勻後向模具內澆註:(4)樹脂固化後脫模,即可得到所需形狀的工藝品。可在常溫下澆注各種造型的模擬工藝品,其固形迅速、細節逼真,工藝簡單。2
不飽和樹脂工藝品模具製作技術 1、開模的方式有分片模、包裝、脫模、刷模、灌注模等一系列方式。2、開模的程序主要有修理模種、排板、堆土、刷模、灌模、打石膏、反轉。3、開模的材料主要有夕膠、矽油、硬油、硬化濟、黃石膏、紗布、纖維二、整理模種方法及故障灌出模種,用第一代生磨底、修胚、修補、打砂、確定模種是否做配件,深外無法出模是否補油土、模種是否達到模板的效果。1、模種每再生一代縮小0.1毫米最好是用第一代生做模種。2、模種不除油會影響表面光滑和生產質量。3、模種有時需要做配件,配件的卡位要合適及介面的位置適當吻合。4、模種不可有拉模、燒模、可粒、氣孔、變形等不良問題。5、模種與模板相差較大,可能因模種縮水引起。6、模種深處無法出模可否補油土。7、模種要求光滑部位要打砂、砂低類型根據模種要求而用。8、模種的效果不可與模板有所差別。9、模種容易錯模的地方是否加模線保護層,模線保護層根據模種的要求不同而進行加貼。三、排板方法及故障根據模種的大小確定底板大小和90度角,再確定注漿槽的大小,另設下料口要合適,以漿能到達各部位為前題,模種之間的距離從模種的結構及方式和工藝生產要求為排板的參考。1、注漿槽和下料位置不合適影響白胚注漿生產。2、底板確定90度角,如果底板不正,影響堆土操作。3、另設下料口漿不能全布到達各部位應加排氣點。4、模種之間的距離過大引起的膠浪費。5、在排板前先了解模種的大小結構和開模方式再進行排板。四、堆土方法及故障根據模種的類型和生產需求,先確定開模的方式和模線位置,順著模線堆油土,油土切成長方形或正方形,再確定油土板塊的大小方打釘的方式,最後進行修邊,修邊要凈光滑用肥皂水清洗油土。1、模線的位置不對導至白胚生產線上注漿和白胚不便,也會給打砂帶來不便。2、油土的板塊就決定於石膏外套的大小。3、修邊不幹凈引起模具多邊現象。4、內模與外模打釘不合適會引起注漿露漿。5、包土油土的厚薄就等於模具內模厚薄。6、包土的內模有時也要開刀不開刀模種無法出模7、修邊的好與壞和模具的模線是相互接連的五、刷模、灌模方法及故障根據模種的不同類型和生產的需求是否加矽油、貼紗布、加頂位。再確定硬化濟的比例,打矽膠調料抽空後刷模,刷模的厚與薄相同,死牛角地方要刷到位,以象出現厚薄不同。根據模種的不同類型和生產需求,用圍子把模種圍起來,打夕膠調料抽空倒入圍子中等待硬化,硬化後去掉圍子再打石膏。1、硬化劑的用量根據天氣溫度而確定用量,硬化劑過大減少模具收縮性。2、刷模死牛角地方刷不到位引起模具、燒模、拉模、模具容易老化。3、刷模的厚薄不同引起模具容易破掉。4、根據外套與內模之間是否好拆模,決定是否加頂位。5、灌注模具圍子的過大引起矽膠的浪費,圍子大小決定模具大小(灌注模)6、刷模技術,材料等因素造成模具內部有氣泡。7、抽空的夕膠時間不夠會引起模具內有氣泡、影響白胚品質。六、外套製作方法及故障一、石膏外套用木板圍子把油土的板塊圍起來,確定石膏的濃度和重量倒入圍子中等待定形,拆除圍子、修整石膏外套,做出固定外套位置,在打石膏前應根據模種的不同和生產需求確定打石膏的方式。1、石膏外套過重,使白胚生產不便,石膏外套太薄容易斷裂。2、石膏太濃,引起外套有氣泡。3、打石膏的方式不對,使注漿生產操作不便。4、石膏外套無法合並,白胚注漿會出現露漿或錯模。5、石膏外套的修整是否存在多邊現象。
二、纖維外套纖維外套的好處是減輕模具的重量,給工作帶來方便,根據模種的不同和生產需求,確定固定類型,再確定外套的厚度,波麗漿加石膏的比例及維纖的層數,調波麗漿刷在模具上,貼纖維,再次調波麗漿刷在模具上,厚度要相同,定形後修外套,纖維外套主要用於大型產品,她的缺點就是使用時間過長容易出現變形。1、纖維外套不牢固引起白胚注漿露漿。2、波麗漿加纖維的比例是否合適。3、纖維外套的卡位不吻合,引起白胚露漿,錯模、甚至影響產品變形。4、纖維外套變形,白胚生產的產品也會變形。
三、來回反轉模具的外套做完以後,其實只做了模具的一半,去除外板和油土,再次進行開模流程工序操作,完成整模具以後,拆除一半進行生產,根據質景的要求,確定反轉的次數,每次成一套模具。1、反轉次數過多引起模具多邊和模線大及模具變形。2、開刀的位置錯,導至白胚生產不便。
四、模具開刀模具的開刀方法主要用於灌注型模具,其它模具有時也會開刀,根據模具的大小結構及生產需求確定開刀的位置和程度,以模種可以拉出來為准。
五、模具成品後的修補模具成品以後由於技術和材料等因素,造成模具內有氣泡和多邊不良現象,先補上氣泡,再用剪刀去掉多邊,如果兩個問題不解除,直接影響白胚注漿操作和品質
⑺ 如何在網路協議模擬編輯器中編輯乙太網幀
這旅行者徒勞地環顧四周,希望
能在尤加利樹下昏昏欲哈哈睡的小站外
看見一個村落。
他只看見安達盧西亞風景:翠綠和金黃。
但在鐵軌另一邊,面對它,
⑻ 在我們計算,有沒有那些計算方式符合我們計算機的思維
計算思維是建立在計算過程的能力和限制之上的,不管這些過程是由人還是由機器執行的。計算方法和模型給了我們勇氣去處理那些原本無法由任何個人獨自完成的問題求解和系統設計。計算思維直面機器智能的不解之謎:什麼人類能比計算機做得更好?什麼計算機能比人類做得更好?最基本的是它涉及這樣的問題:什麼是可計算的?今天,我們對這些問題的答案仍是一知半解。
計算思維是每個人的基本技能,不僅僅屬於計算機科學家。在閱讀、寫作和算術(英文簡稱3R)之外,我們應當將計算思維加到每個孩子的解析能力之中。正如印刷出版促進了3R的傳播,計算和計算機也以類似的正反饋促進了計算思維的傳播。
計算思維涉及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去求解問題、設計系統和理解人類的行為。計算思維涵蓋了反映計算機科學之廣泛性的一系列思維活動。
當求解一個特定的問題時,我們會問:解決這個問題有多困難?怎樣才是最佳的解決之道? 計算機科學根據堅實的理論基礎來准確地回答這些問題。表明問題的困難程度是為了考量機器——就是用來運行其解的計算工具之基本能力。我們必須考慮機器的指令系統、它的資源約束和它的操作環境。
為了有效地求解一個問題,我們可能要進一步問:一個近似解是否就足夠了,是否可以利用一下隨機化,以及是否允許誤正或誤負。計算思維就是把一個看來困難的問題重新闡述成一個我們知道怎樣解的問題,如通過約簡、嵌入、轉化和模擬的方法。
計算思維是一種遞歸思維。它是並行處理。它是把代碼譯成數據又把數據譯成代碼。它是由推廣量綱分析進行的類型檢查。對於別名或賦予人與物多個名字的做法,它既知道其益處又了解其害處。對於間接定址和程序調用的做法,它既知道其威力又了解其代價。它評價一個程序時,不僅僅根據其准確性和效率,還有美學的考量,而對於系統的設計,還考慮簡潔和優雅。
計算思維採用了抽象和分解來迎戰浩大復雜的任務或者設計巨大復雜的系統。它是關注的分離。它是選擇合適的方式去陳述一個問題,或者是選擇合適的方式對一個問題的相關方面建模使其易於處理。它是利用不變數簡明扼要且表述性地刻畫系統的行為。它是我們在不必理解每一個細節的情況下就能夠安全地使用、調整和影響一個大型復雜系統的信心。它就是為預期的多個用戶而進行的模塊化,它就是為預期的未來應用而進行的預置和緩存。
計算思維是通過冗餘、堵錯、糾錯的方式,在最壞情況下進行預防、保護和恢復的一種思維。它稱堵塞為死結,叫合同為界面。它就是學習在諧調同步相互會合時如何避免競爭的情形。
計算思維是利用啟發式推理來尋求解答。它就是在不確定情況下的規劃、學習和調度。它就是搜索、搜索、再搜索,最後得到的是一系列的網頁,一個贏得游戲的策略,或者一個反例。計算思維是利用海量的數據來加快計算。它就是在時間和空間之間,在處理能力和存儲容量之間的權衡。
考慮這些日常中的事例:當你女兒早晨去學校時,她把當天需要的東西放進背包;這就是預置和緩存。當你兒子弄丟他的手套時,你建議他沿走過的路回尋;這就是回推。在什麼時候你停止租用滑雪板而為自己買一對呢?這就是在線演算法。在超市付賬時你應當去排哪個隊呢?這就是多伺服器系統的性能模型。為什麼停電時你的電話仍然可用?這就是失敗的無關性和設計的冗餘性。完全自動的大眾圖靈測試是如何區分計算機和人類(簡稱CAPTCHA)的,即CAPTCHAs是怎樣鑒別人類的?這就是充分利用求解人工智慧難題之艱難來挫敗計算代理程序。
計算思維將滲入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之中,那時諸如演算法和前提條件已成為每個人日常詞彙的一部分,非確定論和垃圾收集已含有計算機學家所指的含義,而樹已常常被倒過來畫了。
我們已見證了計算思維在其它學科中的影響。例如,機器學習已經改變了統計學。就數據尺度和維數而言,統計學慣用於各類問題的規模僅在幾年前還是不可想像的。各種組織的統計部門都聘請了計算機科學家。計算機學院系正在聯姻已有或開設新的統計部門。
計算機學家們近來對生物科學的興趣是由他們堅信生物學家能夠從計算思維中獲益的信念驅動的。計算機科學對於生物學的貢獻決不限於其能夠在海量時序數據中搜索尋找模式規律的本領。最終的希望是數據結構和演算法——我們的計算抽象和方法——能夠以闡釋其功能的方式表示蛋白質的結構。計算生物學正在改變著生物學家的思考方式。類似地,計算博弈理論正改變著經濟學家的思考方式,納米計算改變著化學家的思考方式,量子計算改變著物理學家的思考方式。
這種思維將成為不僅僅是其他科學家,而且是其他每一個人的技能組合之部分。普在計算之於今天就是計算思維之於明天。普在計算是已變為今日之現實的昨日之夢,計算思維就是明日之現實。
它是什麼,又不是什麼
計算機科學是計算的學問——什麼是可計算的,怎樣去計算。因此,計算思維具有以下特性:
概念化,不是程序化。計算機科學不是計算機編程。像計算機科學家那樣去思維意味著遠遠不止能為計算機編程。它要求能夠在抽象的多個層次上思維。
基礎的,不是機械的技能。基礎的技能是每一個人為了在現代社會中發揮職能所必須掌握的。生搬硬套之機械的技能意味著機械的重復。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只有當計算機科學解決了人工智慧的宏偉挑戰——使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之後,思維才會變成機械的生搬硬套。
人的,不是計算機的思維。計算思維是人類求解問題的一條途徑,但決非試圖使人類像計算機那樣地思考。計算機枯燥且沉悶;人類聰穎且富有想像力。我們人類賦予計算機以激情。配置了計算設備,我們就能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那些計算時代之前不敢嘗試的問題,就能建造那些其功能僅僅受制於我們想像力的系統。
數學和工程思維的互補與融合。計算機科學在本質上源自數學思維,因為像所有的科學一樣,它的形式化解析基礎築於數學之上。計算機科學又從本質上源自工程思維,因為我們建造的是能夠與實際世界互動的系統。基本計算設備的限制迫使計算機學家必須計算性地思考,不能只是數學性地思考。構建虛擬世界的自由使我們能夠超越物理世界去打造各種系統。
是思想,不是人造品。不只是我們生產的軟體硬體人造品將以物理形式到處呈現並時時刻刻觸及我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還將有我們用以接近和求解問題、管理日常生活、與他人交流和互動之計算性的概念;而且,
面向所有的人,所有地方。當計算思維真正融入人類活動的整體以致不再是一種顯式之哲學的時候,它就將成為現實。
許多人將計算機科學等同於計算機編程。有些家長為他們主修計算機科學的孩子看到的只是一個狹窄的就業范圍。許多人認為計算機科學的基礎研究已經完成,剩下的只是工程部分而已。當我們行動起來去改變這一領域的社會形象時,計算思維就是一個引導著計算機教育家、研究者和實踐者的宏大願景。我們特別需要走進大學之前的聽眾,包括老師、父母、學生,向他們傳送兩個主要信息:
1)智力上極有挑戰性並且引人入勝的科學問題依舊亟待理解和解決。這些問題的范圍和解決方案的范圍之唯一局限就是我們自己的好奇心和創造力;同時一個人可以主修計算機科學並且干什麼都行。一個人可以主修英語或者數學,接著從事各種各樣的職業。計算機科學也一樣。一個人可以主修計算機科學,接著從事醫學、法律、商業、政治,以及任何類型的科學和工程,甚至藝術工作。
2)計算機科學的教授應當為大學新生開一門稱為「怎麼像計算機科學家一樣思維」的課,面向非專業的,而不僅僅是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學生。我們應當使大學之前的學生接觸計算的方法和模型。我們應當設法激發公眾對於計算機領域中的科學探索之興趣,而不是悲嘆對其興趣的衰落或者哀泣其研究經費的下降。所以,我們應當傳播計算機科學的快樂、崇高和力量,致力於計算思維的常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