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對比分析
首先從兩者所使用的產品類別或者領域方面,其次如果是外觀設計專利則從兩者之間是否構成相同或者近似,如果是實用新型專利則從是否落入專利權利要求保護范圍方面入手。
2. 如何判斷專利侵權行為
專利侵權行為是指在專利權有效期限內,行為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又無法律依據,以營利為目的實施他人專利的行為。
它具有以下特徵:
1.侵害的對象是有效的專利。專利侵權必須以存在有效的專利為前提,實施專利授權以前的技術、已經被宣告無效、被專利權人放棄的專利或者專利權期限屆滿的技術,不構成侵權行為。專利法規定了臨時保護制度,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至專利權授予前,使用該發明的應支付適當的使用費。對於在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專利權授予前使用發明而未支付適當費用的糾紛,專利權人應當在專利權被授予之後,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2.必須有侵害行為,即行為人在客觀上實施了侵害他人專利的行為。
3.以生產經營為目的。非生產經營目的的實施,不構成侵權。
4.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即行為人實施專利的行為未經專利權人的許可,又無法律依據。
作為專利侵權行為必須有被侵犯的專利權保護客體以及被指控侵權的實施行為。專利侵權行為的認定就是判斷該實施行為是否侵犯了一項已授權並處於專利權有效保護期內的專利保護客體。
由《專利法》第11條的規定可知,構成專利侵權的行為的條件為五項:
1. 該實施行為發生在該項專利權授權以後的專利權有效保護期內。
2. 該實施行為以生產經營為目的。
3. 該實施行為未經專利人許可。
4. 該實施行為是法定禁止的侵害行為。
5. 該實施行為落入該專利權保護范圍。
3. 求外觀專利侵權案例,帶圖的,帶分析的!
您好!我給您講一個關於外觀專利侵權的案例(選自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副庭長姜穎女士講述的案例。)
北京李先生加州牛肉麵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李先生公司),成立於1996年,主營牛肉麵生意。自2008年開始,陸續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了幾項餐具產品的外觀設計專利。2009年9月,李先生公司偶然發現北京志瑞祥美國加州牛肉麵餐飲連鎖有限公司(志瑞祥公司)也做著牛肉麵生意,並且在經營場所,也使用著和李先生公司專利一樣的餐具。於是李先生公司以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將志瑞祥公司告上了法庭。
由於案件起源就是這些餐具,那麼先分析一下李先生公司為什麼會獲得外觀專利權呢?
對於外觀設計專利而言,並不要求具有多麼高深的技術,或是解決多麼大的技術難題,只要對工業產品做出的富有美感的新穎設計就可以。但是這種工業設計必須要不同於之前已經存在的設計,這種不同不僅僅指不相同,而是不同之處要有足夠的區分度,使得我們乍一看就能將兩者區別開來。
李先生的餐具,明顯不同於我們日常接觸的餐具,他們或是設計了獨特的部位,或是獨特的設計形狀,不僅使它們與日常餐具區分開來,也豐富了我們的視野和生活,應該得到法律的鼓勵與保護。
而對比李先生公司和志瑞祥公司的餐具,從對比中發現,無論形狀,還是大小,無論款式還是顏色,無論是正面還是背面,都區別不大,幾乎是完全一樣。雖然局部細微有差別,但不會影響盤子的整理的視覺效果,對於消費者而言說,不會僅僅是乍一看就能區分兩者的不同。
志瑞祥公司在接到訴狀之後表示,自己所使用的餐具並不是自己仿造生產的,也不是刻意定製與之相似的餐具,而是在福建的某供銷商處購買的,並拿出了一份《購銷合同》的復印件,以證明自己是通過合法渠道購買而來。 同時進一步提出,即使兩家餐具構成近似,自己也是無心之失,所謂不知者無罪,不應該賠償經濟損失和承擔侵權責任。 同時進一步提出,即使兩家餐具構成近似,自己也是無心之失,不應該賠償經濟損失和侵權責任。
我國專利制度對被告是否知道原告專利,採取的是推斷原則,換言之,只要侵權產品進入了專利保護范圍,就推定被告是知道或應該知道原告的,實際上是不是知道在所不問,這就是專利制度的特殊之處。專利申請一旦提出之後,就被要求向社會公開,廣而告知,任何人都有可能或有渠道知道包括專利方案,設計圖片等專利的具體情況。專利權人只有公開技術,才能換來法律上10年或者20年的專有保護。專利許可權一過,大家就可以自由使用。但對專利信息的公開不是無償奉獻,所以任何人都有責任避免對他人專利造成損害,否則就會承擔法律責任。所以不知者無罪不能適用於這項專利制度。
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了,「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後,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既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產品。」 換言之,外觀設計專利並不禁止他人使用外觀設計專利,是允許使用的。
而志瑞祥公司的情況,是用於生產經營,雖然非屬製造和進口,但事實上,志瑞祥公司以加盟費的名義將餐具打包在硬體設備費用中,連同其他硬體設備提供給加盟商,視為銷售餐具的行為;而在當年製作的網站背景上,展示了各種餐具襯托下的菜品,目的就是為了吸引加盟,並從中收取加盟費,所以網頁展示的行為構成了許諾銷售。
但即便是這樣,志瑞祥公司也不並一定要賠償李先生公司的經濟損失。因為根據專利法第七十條規定,「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許諾銷售或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製作並售出的專利侵權產品,能證明該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志瑞祥公司認為,提供的《購銷合同》復印件,可以證明自己通過正規渠道購買而來,自己不需要承擔經濟賠償。如果追究責任,也是追究福建的供銷商的責任。
法官審理認為:該《購銷合同》存在三大致命傷。
第一,缺乏原件,能被法院認可的證據必須滿足真實性的要求,所以所有提供的書面證據材料必須都是原件,而復印件是容易修改和偽造的,法院自然難以憑復印件認定其真實性;
第二、時間錯位,也就是簽訂購銷合同時,公司甚至都還沒有成立,那麼合同上怎麼能出現公司的公章呢?
第三、履行無據,合同目的在於履行,商業化活動中能夠證明合同得到履行的證據就是往來發票和收據,然而志瑞祥公司同樣沒有提交合同得到履行的證明憑證。
法院判定:
綜合考慮上述三大因素,法院沒有支持志瑞祥公司對餐具具有合法來源的主張,認定志瑞祥公司的行為構成對李先生公司的外觀設計專利的侵犯,判決志瑞祥公司停止侵權行為,並在綜合考慮餐具的實際價值,志瑞祥公司持續銷售侵權餐具的時間,由此可能給李先生公司造成的經濟損失等因素以後,判決志瑞祥公司賠償李先生公司經濟損失22000元。
以上,希望對您有幫助!請採納!
4. 一份專利侵權分析報告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1)需要對技術方案進行界定。需要據現有的資料信息對產品的技術方案進行初步概括,並對產品所屬的技術領域及產品類別進行簡單分析、歸類。
(2)對相關專利進行檢索。根據產品的技術領域和類別,並採用現有的資料庫系統根據構建的檢索式進行專利數據檢索,得出檢索結果。
(3)對檢索得出的目標專利進行法律狀態分析。通過調查分析,對目標專利的權利狀態如有效、無效、終止等進行判斷,並給出相關依據,找出尚處於有效狀態的專利進行後續的侵權分析。
(4)採用專利撰寫或分析中的方法對產品技術方案中的技術特徵分析,列出本技術方案所包含的所有技術特徵,進一步分析。
(5)對該產品進行專利侵權分析。找出有效專利要求中的技術特徵,根據全面覆蓋的原則,判斷本產品的技術方案是否落入擬分析的專利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
5. 寫專利侵權分析報告的意義
這要看你用在那個方面,對方需要那個第三方的報告,只能作為參考沒有實際意義
6. 通過專利侵權案例分析實用新型和發明專利的區別
北京金蓄:
實用新型專利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成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與發明相比,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對技術要求低,在審查時不會進行詳細的檢索和對比,授權時間快,但對實用新型的保護力度與發明專利的保護力度是一樣的。
發明專利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發明分為產品發明和方法發明兩大類型,要求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進步。 是利用自然規律解決生產、科研、實驗中各種問題的技術解決方案,一般由若干技術特徵組成。
外觀設計專利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7. 專利無效分析時比對的對象是什麼專利侵權時比對的對象又是什麼
專利無效對比對象:
按照通常理解,原申請文件應為本案提交日的原始文內本。在被請求容無效專利為一般申請時,這不會有任何問題。但是,如果被請求無效專利為分案申請,則比較對象究竟是分案提交日文本還是母案提交日文本,專利法及實施細則並未予以明確。
專利侵權對比對象:
在侵犯專利權訴訟中,應當將原告的專利權利要求書記載的技術特徵與被控侵權物的相應技術特徵進行對比。
8. 外觀設計專利侵權三要素對比
外觀設計專利侵權三要素對比,外觀設計包括形狀外觀設計、圖案外觀設計、形圖結合外觀設計、形色結合外觀設計、圖色結合外觀設計和形圖色結合外觀設計。外觀設計專利侵權三要素對比外觀設計專利侵權三要素對比,構成外觀設計的要素有三種,即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形狀、圖案和色彩。在三要素中,形狀、圖案是基礎,色彩是附著在形狀、圖案之上的,脫離形狀和圖案的色彩不能單獨成為中國現行專利法中外觀設計專利保護的設計方案。從這個意義上講,色彩保護具有從屬性。在進行兩種產品的外觀設計比對時,一般應按照形狀、圖案、色彩的順序依次進行。在判斷形圖色結合的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相似時,應當先判斷形狀是否相同或相似,如果形狀不相同或不相似,則可以認定外觀設計不相同或不相近似,無須再進行圖案和色彩的比對;如果形狀相同或相似但該形狀屬於公知在先設計,應進一步判斷圖案是否相同或相似,圖案不相同或不相似,則可以認定外觀設計不相同或不相近似,無須再進行色彩的比對;如果圖案相同或相似但該圖案屬於公知在先設計,再對色彩是否相同、相近似進行判斷,色彩不相同也不相近似的不構成相同或相近似的外觀設計,色彩相同或相近似的則構成相同或相近似的外觀設計。在三要素中,形狀是最主要的,在侵權判定時應以對比形狀為主。如果產品的外觀形狀是專利權人首創,而被控侵權產品使用了該形狀並添加了圖案,則無論被控侵權產品添加了何種圖案,均應認定為侵權。
9. 專利侵權分析:如何判斷技術方案是否落入專利權
專利權是指專利權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獨占使用、收益、處分其發明創造版,並排除他權人干涉的權利。專利權具有時間性、地域性及法律確認性。此外,專利權還具有如下法律特徵:(1)專利權是兩權一體的權利,既有人身權,又有財產權。(2)專利權的取得須經專利局授予。(3)專利權的發生以公開發明成果為前提。(4)專利權具有利用性,專利權人如不實施或不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有關部門將採取強制許可措施,使專利得到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