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糾紛申訴
❶ 交通爭議沒刮擦判責任如何復議
對方倒車,你直行刮擦了對方的車,交警判你直行的全責,是應該進行復議,不過復議的關鍵是你有對方倒車的直接證據才會對那有利,比如行車影像記錄。
❷ 交通事故如何起訴並處理
具體過程如下:
1、受理報案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接到當事人或其他人的報案之後,按照管轄范圍予以立案。
2、現場處理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受理案件後,立即派員趕赴現場,搶救傷者和財產,勘查現場,收集證據。
3、責任認定
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實的基礎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根據事故當事人的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的因果關系、作用大小等,對當事人的交通事故責任作出認定。
4、裁決處罰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依據有關規定,對肇事責任人予以警告、罰款、弔扣、吊銷駕駛證或拘留的處罰。
5、損害賠償調解
對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的賠償,按照有關規定和賠償標准,根據事故責任劃分相應的賠償比例,由公安交通管理
部門召集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雙方同意達成協議,由事故調解人員製作並發給損害賠償調解書。
6、向法院起訴
如雙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調解無效,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終止調解,並發給調解終結書,由當事雙方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2)交通糾紛申訴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五章交通事故處理。
第八十六條:機動車與機動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在道路上發生未造成人身傷亡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
在記錄交通事故的時間、地點、對方當事人的姓名和聯系方式、機動車牌號、駕駛證號、保險憑證號、碰撞部位,並共同簽名後,撤離現場,自行協商損害賠償事宜。當事人對交通事故事實及成因有爭議的,應當迅速報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交通事故處理
❸ 交通事故-法院起訴詳細流程
1.起訴、受理:當事人向法院遞交起訴狀,符合起訴條件的,七日內立案。
2.審前准專備:法院立屬案後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在15日內提答辯狀。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檢訴訟材料。
3.開庭審理:
開庭前三日通知原告、被告。
審理前核對原告、被告,告知當事人有關訟訴權利與義務,詢問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法庭調查。
法庭辯論,原告發言,被告答辯,第三人發言及答辯後互相答辯。
法庭辯論終結,雙方當事人爭議核實清楚後法庭調查結束,依法作出判決。
法庭能夠調解的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及時判決。普通程序的審判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需要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3)交通糾紛申訴擴展閱讀
一審普通程序結束後,如果當事人不服而提出上訴,則一審裁判不生效力,而進入二審程序。二審法院的判決和裁定,是終審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判,一經宣告或送達當事人就具有法律效力。對此裁判,當事人即不能再行起訴或上訴。
❹ 交通事故的責任應怎麼定對交通判決不服可以上訴嗎
一交通事故上訴程序:
(一)提起上訴必須是享有上訴權或可以依法行使上訴權的人。民事和經濟糾紛案件的原告、被告、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權提起上訴。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如果在一審判決中確認其承擔義務的,也有權提起上訴。不服民事和經濟糾紛判決的上訴期限為15天;不服民事和經濟糾紛裁定的上訴期限為10天;上訴期從接到第一審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天算起,逾期不得上訴。
(二)上訴應遞交上訴狀,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附上上訴狀副本,並預交上訴費。上訴狀應寫明上訴人和被上訴人的姓名(法人應寫明法人名稱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等基本情況、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由和編號、上訴的請求和理由等。
(三)上訴狀一般應交原審人民法院,並依照規定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由原審人民法院轉呈其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人也可以直接向原審人民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二、交通事故訴訟時效
交通事故致身體受傷、殘疾或死亡的,其民事訴訟的時效為1年。交通事故造成財產損失的,其民事訴訟時效為2年。既有人身傷害又有財產損失的,訴訟時效應分別計算。
1、訴訟時效不是從事故發生之日起算的,而是從當事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之日起算的,只要你一直在向侵權者主張權利,時效就不開始計算。
2、對於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 ,民法通則的規定是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傷情明顯的,應從傷害之日起計算,傷情需要治療的,應從治療結束之日起計算,因為這時,受害人才知道被侵害了那些權利。傷情當時不能發現的,應從傷情被發現之日起計算,當然,得有相關的證據證明後發現的傷情為交通事故所致。
3、對於交通事故,如果涉及到人身傷害的,訴訟時效是一年,沒調解的自醫療終結或者定殘之日起第二天計算,醫療終結或者定殘之後雙方參加調解的,自調解終結之日起第二天計算。如果沒有人身傷害的,訴訟時效是兩年。對於二00四年七月一日後的交通事故, 可以不經過調解直接起訴。
❺ 如果對交通違章有異議怎麼辦
交通違法記錄是可以向交警部門提出申訴復議的,經核實後可以撤銷相應處罰。
遇到這六種情況可向交警部門申訴:
1、車輛、車牌不符。如發現交通違法圖片中車牌與自己的車牌號碼不一致,或車型、顏色等與實際車輛不符的,車主可以前往交警部門提出復議,或者查詢交通違法圖片確認不是自己的車輛後再向交警部門提出申訴。
2、重復錄入。如發現車輛在同一個地點被拍攝兩次違停,可以證實車輛沒有移動過的,按照規定在同一地點內,車輛未發生移動,被拍攝兩次及以上違停的情況,可以向交警部門提出申訴。
3、正常行駛被誤拍的。如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確定是貼線行駛卻被誤拍為軋線違法,可以提出申訴。
4、避讓事故被抓拍。避讓事故、故障、違停等車輛的情況下,如果被拍下違法,可以申訴。
5、信號燈故障。信號燈故障,車輛在路口信號燈故障的情況下被拍的,可以申訴。
6、車輛違法過程照片未拍全面的。比如查看交通違法圖片時發現,車輛右轉彎車道右轉,但照片未拍全面,未顯示車輛右轉的,也可以申訴。
(5)交通糾紛申訴擴展閱讀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第五條規定:
交通技術監控資料記錄的違法行為可以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發現地或者機動車登記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
違法行為人或者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交通技術監控資料記錄的違法行為事實有異議的,應當向違法行為發生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出,由違法行為發生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處理。
比方說,南京的車輛在安徽合肥有違法曝光未處理,但車主有異議,那就必須要到安徽合肥交管部門進行咨詢處理。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被電子警察抓拍存在異議? 這6種交通違法可申訴復議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自駕游異地違章怎麼辦 有異議需回事發地
❻ 交通賠償糾紛具體要怎麼處理
面對交通賠償糾紛,有以下幾種處理方式: (一)「私了」適用的情況 根據《道路交通法》第70條: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並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由此可見,在道路上發生的小型交通事故,如果未造成重大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故事實及成因沒有爭議的,可以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私了」,而不必通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 (二)請求調解的條件 根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17條的規定:「當事人共同請求調解的,交通警察應當當場進行調解,並在事故認定書上記錄調解結果,由當事人簽名,交付當事人。」由此,現場調解只需要雙方共同請求即可。 而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94條和第95條的規定,通過交管部門調解交通事故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各方當事人一致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二是應當在收到交通事故認定書之日起10日內提出書面調解申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的期限為10日。對交通事故致死的,調解從辦理喪葬事宜結束之日起開始;對交通事故致傷的,調解從治療終結或者定殘之日起開始;對交通事故造成財產損失的,調解從確定損失之日起開始。 (三)符合起訴的條件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08條的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❼ 對交通違法處罰有異議應該怎樣進行申訴
駕駛員如果對交通違章處罰有異議,可以到當地的交警隊進行交通違章申訴專。
交通違章拍照必須給屬當事人出事清晰的違法照片,由當事人確認,這是執法規矩。這也是唯一有說服力的法理依據。交通違章如果不是屬實的,可以先去監控中心把當天的圖像調出,並列印出來再去申訴。
❽ 遇到交通糾紛撥打什麼電話
一般直接撥打110,可以轉到相應的部門;也可以撥打122.
4、新手開車上路,要做好路線「功課」。
這次節假日出門,肯定有很多新手上路。民警提醒,新手出門,一定要做足准備,特別是從哪個匝道下,一定要提前預知。因為在高速公路匝道口,經常會看見一些司機在倒車,因為走過道了,還有一些人停在匝道口,打電話問路,這些都很危險,因此,在出門之前,要搞清楚從哪個匝道下,防止出現意外。此外,警方建議新手上高速,不要走最左側的這股車道。因為這是快車道,是讓時速為100-120公里的車輛走的。新手開車的速度最好在90公里以下,因此,在中間的車道行駛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