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調解居民糾紛案例
⑴ 社區怎麼下去給居民調解矛盾糾紛
社區黨委領導,以社區調解主任(治保)為主,一大幫積極分子為骨乾的調解隊伍......
⑵ 杭州的社區工作者怎樣調解社區居民的家庭糾紛
一、以家庭糾紛調解站為平台,加快組織建設
一是加強組織建設。街道成立了黨工委書記任組長,婦工委、司法、綜治、街政、勞動等部門共同參與的領導小組,形成了街道黨工委主要抓、各部門協同抓、各社區具體抓的工作格局。建立了四級工作網路:辦事處設家庭矛盾糾紛調解中心,社區居委會設調解站,居民小組設調解員,樓院設信息員。成立了由社區律師、心理專家和社會熱心人士組成的社區調解志願者隊伍,構建起多方面參與、全方位覆蓋的社區調解網路體系。
二是加強硬體建設。街道所轄的社區全部建立了家庭糾紛調解站,在有條件的社區設立了專門的調解工作室,統一製作了調解站牌子,規范了調解登記、調解申請、調解協議等文本模式,設立了調解站網路設置、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宣傳牌。為擴大調解站以及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專門開辟了2處「調解站宣傳欄」,定期更新宣傳內容,通過法律政策解讀、調解案例解析等,幫助居民群眾知法、懂法、學法、用法。
三是加強制度建設。建立了「受理―登記―調查―調解―協議―回訪」的工作流程,規范了《矛盾糾紛排查制度》、《調解糾紛登記制度》、《矛盾糾紛調處制度》、《調解回訪制度》等工作制度,確保家庭糾紛調解站工作規范化、制度化.依據回訪工作制度,調解站實施了「三必訪」、「一回訪」和「三原則」,即已發生的糾紛必訪、特困戶必訪、老問題戶必訪;家庭暴力糾紛處理後定期回訪;工作人員依法調解原則、當事人自願原則和不幹涉當事人訴訟權利原則。
二、以宣傳教育為基礎,提高社區居民素質
一是大力開展普法宣傳。以「平安進我家,幸福伴我行」為主題,廣泛開展平安家庭知識宣傳教育活動。為加強氛圍宣傳,街道黨工委在延安二路設立了法制宣傳一條街,設置宣傳櫥窗、普法宣傳標牌100餘塊,法治宣傳欄200餘米,不定期張貼平安家庭創建知識。部分社區成立了社區法制學校,制定發放了法律咨詢手冊。我們還先後開展了家庭禁毒納涼晚會,組織了禁毒法律知識答卷和預防毒品巡迴展覽,邀請專家進行了安全知識講座,開展「周末法律茶座」等活動,增強了家庭成員的法律素質和抵禦毒品、預防艾滋病、防盜竊、防隱患的能力。
二是積極開展文化宣傳。充分利用「三八」節、「五一」、「十一」、「迎奧」、「兒童節」等節慶日和奧運會舉辦的有利時機,組織社區家庭和流動人口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舉辦了婦女同樂會、巧手迎奧運、「展婦女風采,創法制市北」等一系列文化活動,社區居民家庭和流動人員積極參與,寓教於樂,在娛樂中自覺接受到教育。
三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家庭糾紛、家庭貧困往往是矛盾的滋生地,也會導致一些糾紛的家庭對社會不滿、當事人性格偏激等等。我們將加強對居民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好,把失業家庭、意外事故家庭、單親困難家庭作為關注的重點,定期邀請心理學方面的專家到社區授課,圍繞社會發展、婚姻關系、子女教育、婆媳相處等方面,結合典型案例,進行心理疏導,形成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心態。
三、以社會協同為手段,發揮「合力作用」
一是與轄區內法院協同,形成訴訟調解與群眾調解的合力。藉助市北法院民事五庭駐在我管區的優勢,積極開展「法官進社區「活動。按照《關於人民法院委託人民調解組織調解民事案件的試行意見》規定,對涉法家庭糾紛進行委託調解,取得較好效果。上清路社區居民遲某因沒有處理好房產分配問題,引起子女之間的矛盾加劇,起訴到市北法院。在當事人雙方同意的基礎上,市北法院民五庭委託社區居委會先行開展了調解工作,在社區內進行了公開審理,並最終依法予以判決。通過這種委託調解、公開審理的形式,既合理化解了糾紛,又達到了教育社區居民的目的。
二是與市區司法部門協同,形成職能調解與社區調解的合力。充分發揮街道「四位一體」調解中心的職能作用,協調信訪、司法、綜治等各部門,聯合開展對疑難復雜家庭糾紛的調解工作。
三是與簽約社區律師協同,形成專業調解與家庭調解的合力。社區律師作為專業法律工作者,在法律法規的掌握運用和具體案件的調解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我們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做好糾紛調解工作。
⑶ 大家,應該如何面對社區調解家庭糾紛案件
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勢在必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的和諧幸福是社會穩定的回基礎。近年來,婚姻家庭答矛盾以及由此引發的糾紛依然易發多發,且日益呈現出形式多樣、成因復雜、調處難度不斷加大等特點,若不能及時有效化解,極易引發非正常信訪或群體性事件,甚至誘發刑事案件。婦聯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加強婚姻家庭糾紛專業人民調解工作,及時妥善化解婚姻家庭糾紛,是保障婦女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婚姻家庭關系的迫切需要,也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
⑷ 如何處理社區居民矛盾糾紛
1、提升社區環境質量;
2、擴大社區服務范圍;如:成立業主版委員:該業主委員會的委權員均是由業主通過推薦,選舉出來的公道正派、有威信、有說服力、通曉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退休老幹部、老黨員、樓組長。他們負責就平時小區內因亂扔垃圾、空調外機滴水、下水道堵塞、天井積水、污水外溢、侵佔共用位等原因引起的矛盾糾紛及時進行調處。
3、豐富社區居民文化活動;
具體怎麼搞,自己開動腦筋啦,當然也可以到先進小區學習嘛!
⑸ 糾紛調解案例
鄰里糾紛調解案例
在生活中鄰里糾紛往往是由於人們之間的理解和溝通不夠,相互之間缺乏諒解禮讓,所產生的摩擦 2011年5月,XX社區盤西組居民庄春花與庄永華就兩家相鄰巷子砌牆一事,發生了矛盾糾紛,雙方互不相讓,由口角很快發展到動手。庄春華說這條巷子經常有污水流淌,現在整治酷夏天氣炎熱,每天都會有陣陣惡臭散發出來,影響了自己家人的生活。於是庄春華未和隔壁庄永華商量便在在巷子里起了到隔牆。這一下污水是進不來了,但引起鄰居庄永華的強烈反映:你怎麼有權隨便砌隔牆自己獨用?這不成了你自家的巷子了嗎?雙方很快發生爭吵並動起手來,庄永華阻止庄春花繼續砌隔牆。
庄春花向XX街道XX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反映了情況,請求法律幫助。XX社區調解委員會給予了接待,並及時介入調解。調解人員先到現場勘察,並向其他居民和雙方當事人了解情況。庄永華說:「我也不是沒事找他家麻煩,這個巷子是公共的小道路,她憑什麼把它圍起來?成了她一家的嗎?」社區調解人員針對庄永華提出的問題征詢庄春花的意見,問她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沒想到庄春花脫口說:「還能怎麼辦,他打我也打了,罵我也罵了,我豈不是白吃虧呀?現在誰怕誰啊!」調解人員嚴厲地說:「現在是法治國家,你說的是不對的。還有,舉國上下都在建設和諧社會,鄰里之間互動友愛是一種美德的體現。古人都曉得遠親不如近鄰,你們怎麼不明白呢」。並耐心開導她:「第一火氣不要大,第二要講法,第三要講德。你耐心地聽我講,污水引發的惡臭,影響了你正常的生活;你可以跟隔壁商量下怎麼解決而不是什麼也不說就自作主張的忙活起來。還有違章砌隔牆有兩個不對:第一是違章,第二是占為已有,走道是公用的,不能設障。你的要求是合理的,是為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但行為卻是違法的,要糾正。他雖然動手是不對的,但是你也有不對的地方,所以雙方心平氣和的坐下來協商才能解決問題。
通過調解人員的耐心開導勸說,最終雙方達成協議。一、圍牆南至前門小屋,北至庄永華房屋衛生間窗戶北側50厘米處,牆高不超過2米。二、北側圍牆盡頭處由庄春花安裝一扇門,庄永華同意在自家房屋牆上打一門栓插孔。門鎖鑰匙各人一把,出入時通知對方。三、建圍牆及門的費用由庄春花負責,所有權屬庄春花,雙方簽字後生效。
在社區平時生活中,鄰里難免會出現一些矛盾和糾紛,如果處理不當或多或少會影響著社區安定。其實鄰里糾紛大部分都是些小事,但就因為雙方互不相讓,導致矛盾激化。鄰里雙方應當按照「方便生活,團結友善和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相互間的通行、通風、採光、衛生、噪音和互不幹擾等相鄰關系。如給對方造成妨礙或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調解作為一種方便高效率、經濟實用的糾紛處理方式,在處理鄰里糾紛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人民調解委員會分布在我們城市的大街小巷,貼近我們的生活;人民調解工作人員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人,他們了解我們的生活。鄰里糾紛也就那些小事情,不至於鬧的你死我活的,更不至於鬧上法庭,而人民調解就很快捷方便的滿足了居民的需要,維護了鄰里關系的和諧和穩定,促進了社區的健康與文明,是基層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
⑹ 居委會人員如何調解民事糾紛
1、建立一個能吃苦,樂於奉獻的人民調解領導小組。
這個調解領導小組的正、副組長,應由居委會正、副主任親自擔任。小組成員由居委會幹部、各樓棟長、居民代表組成。小組成員要有「銅頭」、「鐵嘴」、「飛毛腿」的硬功夫。
「銅頭」就是受得氣,挨得罵、吃得虧;「鐵嘴」就是大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善於做群眾的思想工作;「飛毛腿」就是多跑路、多爬樓,常常走街串戶,對自己分管樓棟里住戶家庭的基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發現矛盾及時解決。
2、努力學習法律法規,不斷提高調解人員的自身素質。
要做一名稱職的調解員,自身的道德修養是關鍵,不能正己焉能正人。但是光有道德修養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學法、懂法、用法。只有這樣,遇到民事糾紛才能以法律為准繩,以理服人,心平氣和地解決糾紛。
3、用「五心」來保證調解工作的成功率。
「五心」是指愛心、誠心、恆心、耐心、細心。在調解糾紛時,對矛盾雙方要用愛心去理解他們,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誠心誠意地幫助他們解決糾紛。
任何糾紛都不可能三言兩語就解決問題,我們要有解決問題的恆心和耐心,不厭其煩的反復進行勸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輔之以法。細心就是調解員對自己所管的樓棟住戶的了解要仔細,最好把糾紛消滅在萌芽階段。
4、依靠民政、公安等部門,搞好調解工作。
要搞好調解工作,光靠調解的力量是不夠的,還必須積極配合公安、派出所幹警、司法、民政等部門,實行「聯合作業」。
(6)社區調解居民糾紛案例擴展閱讀:
調解方法:
會議調解、走訪溝通式調解、感化式調解。具體採取哪種方法進行調解,這就要掌握調解的藝術,因情況而定。
調解藝術上,一要掌握好火候,只要雙方大致合適就行了,剩下的讓其自己磨合。
二要正確對待小節。許多矛盾是由一些雞毛蒜皮的「小節」而引起,只要不影響大局,不要事事插手,以免給當事人造成不好的影響。有時「視而不見」也是一種處事藝術,但自己心裡一定要有一桿秤,不是不管,而是管的恰當。
三是事雜時要抓典型、抓重點,解決一個教育一片。四是事急不盲動,要摸清情況,分清性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五是事難不怕,講職責,義無反顧;講品質,身先士卒;講精神,敢碰硬。
調解注意事項:
三不出:小事糾紛不出社區,大事糾紛不出鄉鎮;重大疑難不出縣。
三防止:防民事轉刑事,防重大群眾性,防赴京上訪。
三下降:民轉刑,越級上訪,涉法、涉訴案件。
四落實:領導、人員、經費、場地。
⑺ 社區居委會怎樣搞好民事糾紛的調解工作
一、調解協議,原則上,合法有效,雙方應當自覺遵守,主動履行義務;二、如果調解協議存在欺詐等情形的,可以向法院申請撤銷或宣告無效。達成調解協議後,如果一方當事人違約,另一方當事人向法院起訴後,應判定不履行調解協議的一方當事人承擔違約的法律責任,除非不履行調解協議的一方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調解協議:(1)違背自願原則,協議內容歪曲了雙方當事人當時的真實意思,或者該方當事人是在受脅迫或欺詐下簽訂的;(2)違背合法原則,協議內容違反了國家法律的強行性規范或公序良俗原則;(3)重大誤解或者顯失公平。如果無上述3條法定理由的,司法或人民調解協議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