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補償協議無效的判定規則是什麼
❶ 簽了拆遷補償協議後,發現其補償有欺詐行為,可否申請協議無效
拆遷協議的性質也是一種合同,只要合同中存在欺詐、脅迫的情形,且損害國家、集體、他人的利益,都是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法院認定無效。。
❷ 拆遷補償協議上名字有誤可以算協議無效嗎
拆遷補償協議上的名字有一個字不對,我可以認為協議無效嗎? 補充: 是這樣內的,我是替我媽容簽的字,他們拆遷方給我們填的名字有錯,我也照錯的簽的字,後來發現他們拆遷方答應的條件統統沒兌現,我是希望這樣名字有錯可以推翻協議,不知道可不可以?感謝各位的幫助!被拆遷真是太吃虧了! 補充: 我們這里拆遷按戶口分房,屬於集體土地上的拆遷(宅基地),一大幢房子連院子能拿到的所有錢僅有一百萬,而就在一百米處的新房要賣一萬四千一平方,而我的戶口在,他現在說分過房改房、經濟適用房或則住房補貼的統統沒有分,雖然他現在把你算在安置人口中(安置協議中有名字),三年後拿房時還要把你刪掉,我現在想貨幣化直接拿錢,這個問題才提前暴露了。現在的情況是上面領導說了,前頭答應我們條件的人其實都是亂答應的,不算數 我來回答匿名
❸ 哪些情況下拆遷協議無效,協議被判定無效後又該如何處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對於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來說,合同無效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其一,簽訂合同的拆遷人不具備徵收資格
對於國有土地而言,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徵收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訂立補償協議。房屋徵收部門可以是當地的建委、也可以是當地的房管部門、也可以是為了徵收而專門成立的行政機關。
其二,被拆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是限制行為能力人
根據我國《民法總則》的規定,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三種。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而對於限制行為能力人是指八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獨立簽訂的協議是屬於效力待定協議。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的協議屬於無效協議。
其三,代理人超過代理許可權並且沒有得到被拆遷人的追認
根據《民法總則》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許可權,超越代理許可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其四,拆遷安置協議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
具體來講就是拆遷活動沒有獲得拆遷許可,或者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達成的拆遷安置補償協議關於拆遷補償的方式、拆遷期限、過渡措施等違背了拆遷相關法律的規定,以欺詐脅迫違背當事人真實意思的手段逼迫被拆遷人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合同的情況。這些都是屬於可以認定合同無效的情形。但是由於房屋被拆遷的事實不可逆轉,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會要求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重新訂立拆遷安置補償協議,並且由過錯方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及大小確定賠償比例。
出於民事行為遵循公平公正、誠實信用原則,認定合同無效需要由提出該請求的當事人舉證證明,如果不能證明將承擔因此造成的不利後果。
❹ 拆遷協議被判決無效後,如何提起訴訟
導讀:農村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是拆遷方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為明確房屋拆遷補償安置中的權利義務關系而訂立的協議,是約定被拆遷人與拆遷方之間權利義務的合同,也是房屋拆遷雙方的法律行為。協議本身主要是房屋拆遷雙方當事人參參與,如僅有一方,協議關系便不能生效。它適用《民法通則》和《合同法》。是房屋拆遷雙方的法律行為。協議關系主要有房屋拆遷雙方當事人參加,僅有一方當事人,協議關系便不能成立。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是基於拆遷方程序履行合法、手續齊全、補償合理的基礎之上成立的。那麼,農村房屋拆遷時,簽訂安置補償協議能否撤銷呢?今天征地拆遷律師團隊崔鵬以其團隊實際案例與大家講一講安置補償協議如何撤銷?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點之三徵收程序、手續的違法。違反了《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徵收土地方案經依法批准後,由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並將批准征地機關、批准文號、徵收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准、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徵收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徵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對補償標准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准徵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徵收土地公告辦法》第四條規定,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在收到徵收土地方案批准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進行徵收土地公告。
最終,與柳西金簽訂《徵收集體所有土地房屋補償安置協議書》被判無效。在本案中,對於征地拆遷專業性知識的要求非常高,確定了唯有專業律師才能達到起訴的目的。專業律師的法律知識與庭審應變經驗具有決定性作用。書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征地拆遷律師團隊崔鵬提醒廣大農民朋友,案例只能針對本案具有關聯性,是否適合你的案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莫要學習後自己試用,造成不可逆的後果,悔之晚矣!在此,期望廣大被農民朋友在房屋權利受到侵害時,拿起法律武器,委託專業做征地拆遷律師團隊,才能有效的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❺ 如果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無效,被拆遷人應該怎麼辦
可以上訴。
如果是不履行所簽訂的拆遷協議,可以到法院起訴要求繼續履行並承擔違約責任。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房屋拆遷雙方的法律行為。協議關系主要有房屋拆遷雙方當事人參加,僅有一方當事人,協議關系便不能成立。
房屋拆遷當事人之間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是無論當事人雙方的經濟實力、政治地位如何,不允許任何一方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二是體現房屋拆遷權利義務的對等性,即一方從對方獲得某項權利時,也承擔相應的義務。凡顯失公正的協議是可撤銷的。
協議必須是房屋拆遷雙方的合法行為。所謂合法行為,是指按照房屋拆遷法規規定的要求而實施的行為。如當事人的資格,社會組織作為房屋拆遷協議當事人要有法人資格;承辦人簽訂協議要有法人或法人代表的授權證明;委託代理訂立協議的要有合法手續;被拆遷人簽訂協議時,應當出具產權證書、使用權證明等法律文件。凡違反法規規定,採取欺詐手段等所訂立的協議都是無效協議。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表現在其權利依法產生後受到法律的保護;其義務依法產生後,則受到法律的強制。其次是依法訂立的協議必須認真恪守,當事人任何一方均無權擅自變更或解除。再就是在履行協議中發生糾紛,協議條款便是解決糾紛的主要依據。
❻ 怎麼確定簽訂的拆遷補償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日常生活中,人們復常說的拆遷協議通制常是指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表現在其權利依法產生後受到法律的保護;其義務依法產生後,則受到法律的強制。依法訂立的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必須認真恪守,當事人任何一方均無權擅自變更或
❼ 拆遷賠償已簽,還能反悔嗎
可以反悔。
但是要找到能夠斷定該協議無效或可吊銷的法定事由。合同無效了,自然也就沒有約束力,被拆遷人就有了爭奪合理補償的時機。
主要是為了防止自身違約,又不期望由於自己出於並非自願的原因而簽定的補償協議而接受實際上的產業權利損害。建議還是找專業的律師。
導致拆遷協議無效的情況有:
一、非產權人代替簽字的補償協議
被拆遷人作為拆遷房屋的合法產權人,有權利與拆遷方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也就是說只有房屋合法產權人才能與拆遷方簽訂補償協議。
二、村委會統一代簽並直接發放補償款
被拆遷人沒有委託村委會代理簽字的情況下,村委會是沒有權利代理的,即使是被拆遷人委託了,也必須是有書面委託書才會有法律效力,如果沒有那麼這樣的補償協議是無效的。
三、簽訂補償協議後,房屋不在拆遷范圍
很多時候拆遷方故意隱瞞拆遷范圍,意圖對被拆遷人的房屋實施拆遷。如果被拆遷人的房屋不在拆遷范圍內,那麼因主體不適格,拆遷方沒有權利與被拆遷人簽訂補償協議,此協議簽訂後也無效。
四、威逼利誘、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脅迫簽訂補償協議的
在現實征地拆遷中,很多時候拆遷方為了加快項目進度,不會給被拆遷戶更多的考慮時間,所以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來逼迫大家簽字。比如:找社會人員騷擾、斷水斷電、限制人身自由、還有甚至以株連親戚工作的方式威脅來威脅簽字。
遇到這種情況,被拆遷人一定要注意錄音、錄像保留證據,再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五、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的補償協議
常年卧病在床的老、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等都是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他們簽訂的協議是屬於效力待定的合同,只有通過了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認,才能使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的效力待定合同產生效力。
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即使簽字了也是不合理的,可以通過法律程序再次爭取合理的補償。
註:簽訂了補償協議之後再維權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有必要提醒大家:當補償不滿意的情況下一定不要輕易簽字。
依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7)拆遷補償協議無效的判定規則是什麼擴展閱讀:
依據我國《合同法》第54條規則,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懇求人民法院或許裁定組織改變或許吊銷:
1、因嚴重誤解締結的;
2、在締結合一起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詐騙、鉗制的手法或許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反真實意思的狀況下締結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懇求人民法院或許裁定組織改變或許吊銷。
當事人懇求改變的,人民法院或許裁定組織不得吊銷。
事實上,真正要解決簽了補償協議又反悔這個問題,並不是像紙面說的這么簡單,真正操作起來還是相當有難度的,不同的情況下應對方式也不同。
而在整個拆遷過程中,可能存在違法、侵權問題的點還有很多,也有許多被拆遷人直到整個拆遷項目進行完畢都還不知道自己拿到的補償為什麼比別人低,更不知道自己已經被侵權。
❽ 繼承房屋,繼承人之一與拆遷人簽訂補償協議無效嗎
如果繼承人不是一個,協議須所有所有繼承人簽字才有效,一個人不代表其他人。建議與其他繼承人協商達成一致共同簽定。
❾ 拆遷補償不公平,可否要求拆遷協議無效
請提供法律條款以及證據,否則是白說
❿ 拆遷補償協議無效後該怎麼補償
協議無效,則意味著沒有簽訂協議。按照原來的狀態,重新協商補償或者依法進行評估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