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合同協議 » 停火協議

停火協議

發布時間: 2021-01-24 19:00:54

⑴ 上海停戰協定簽訂是什麼原因

1932年初,上海發生了「一?二八」事變。這是日本軍國主義為轉移歐美列強對他們炮製偽滿洲國的注意力,聲東擊西,耍弄伎倆而釀成的又一場侵略戰爭。

「九?一八」事變不久,關東軍高級參謀板垣征四郎與日本公使館駐上海武官田中隆吉少佐秘密進行策劃。

板垣對田中說:「關東軍准備在1932年春實行『滿洲獨立』,外國人的目光很討厭,你在上海搞出一些事來,把西方列強的視線引開,使『滿洲獨立』順利實行。」

田中說:「很好。這段時間上海抵制日貨和救國活動極為活躍,我們可以借機打擊一下中國人的抗日情緒。而且上海是歐美各國在華投資最多之處,很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

兩人商量定之後,板垣撥給田中2萬日元,充作活動經費。田中回上海後,與川島芳子暗中謀劃,決定收買流氓,唆使他們製造一起殺害日本人的事件,作為開啟戰端的口實。

事情按計劃進行著。

1932年1月28日下午4時,日蓮宗山妙法寺僧侶天崎啟升、水上秀雄和3名信徒行經馬玉山路,在以抵制日貨著稱的「三友實業社」附近,突然遭到一夥無賴襲擊。3人受傷,水上秀雄傷重身亡。

19日,日本總領事村井倉松向上海市政府提出嚴重抗議,要求嚴厲查處這起華人對抗日本人的事件。

田中隆吉趁勢擴大事態,指使日本浪人30餘名縱火焚燒「三友實業社」紡織廠,打死租界華捕1名,打傷2名。接著,他煽動日本僑民團舉行集會,通電東京,聲稱:「現在上海抗日暴行已達到極點。帝國政府應下最後決心,立即派陸軍,行使自衛權,堅決滅絕抗日運動。」他們還赴日本總領事館、海軍陸戰部「請願」。

同一天,村井向上海市長吳鐵城提出要求:市長正式道歉、懲凶、賠償、取締抗日運動、立即解散一切抗日團體。

日本第一遣外艦隊司令官鹽澤幸一少將在報紙上公開警告:如果上海市長不能做出滿意答復,日本海軍將採取必要措施。

上海市長吳鐵城遵從南京政府「忍辱負重」的旨意,接受了村井所提要求,並在規定時間內答復了日本。但鹽澤並不善罷甘休,通過日領事向上海市政府提出:「帝國海軍鑒於多數邦人居住閘北一帶,為維持治安計,將駐日軍以負保安之責,希中國軍隊及敵對設施即刻撤退。」

1932年1月28日晚9時,日本海軍陸戰隊大批登陸。11時50分,日軍向閘北一帶發起進攻,遭到第十九路軍的奮勇抵抗。「一?二八」事變爆發。

日軍以裝甲車進犯閘北各路口。29日晨,20多架日機狂炸閘北、真茹等地。閘北大火漫天,北火車站和民成區人礫遍地。第十九路軍據廢垣應戰,守住了陣地。鹽澤曾宣稱:上海戰事只要4個小時,即可了事。第十九路軍英勇奮戰使他的狂言落空。

日本軍隊在上海點燃戰火出乎歐美列強的意料。英、美、法、意在滬投資總額約8.59億元。為了維護權益,英、美、法派海軍艦艇及5000名士兵抵滬。倫敦、華盛頓訓令其總領事斡旋停戰。日本海軍感到兵力單薄,於29日晚8時達成停火協議。這實際是日方的緩兵之計。

日軍後援一到,便破壞停火協定。3日,日軍以20多艘艦艇攻擊吳淞炮台和高橋炮台。第十九路軍死守吳淞要塞,日軍猛攻4天,未能得逞。另一方面,鹽澤率部於4日再襲閘北,中國守軍抗擊9小時,斃敵300餘人。進犯江灣的一個聯隊被第十九路軍圍殲,鹽澤被免職。

在中國人民熱情支持下,第十九路軍初戰告捷。日本統治集團極為驚愕,為盡快解決上海戰事,調擁有60架飛機、50輛坦克和大批重炮的第九師團增援上海。日本總兵力達到3萬人以上。淞滬戰爭擴大的局面形成。

裝備處於劣勢的第十九路軍艱苦抗戰,傷亡甚眾。第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鼎和軍長蔡廷鍇一再電請國民政府派空軍參戰,並增援陸軍兵力。在戰爭一開始就宣布遷都洛陽的國民政府,一直不予增援。蔣介石一面與日方暗中聯絡,表示淞滬戰爭非其本意,一面壓制第十九路軍,令其早日停戰,「從速進入外交途徑」。

20日拂曉,日軍第三任統帥植田發起總攻擊。先以機群向廟行、江灣、吳淞全線狂炸,繼而用重炮轟擊江灣,再以坦克掩護步兵分襲長家浜和楊樹浦。第十九路軍以近乎肉搏打法殲敵800人以上,並擊落日戰斗機一架。血戰兩晝夜,敵不支而退。

由於上海人民的踴躍支援,中國軍隊傷亡雖大,但士氣旺盛,愈戰愈勇。23日,日軍又瘋狂進攻江灣、廟行,頑強的中國軍隊殲敵500人,俘獲日軍少佐空閑升。植田發動的規模最大的「上海會戰」未能得手。

戰火在上海租界附近越燒越旺,英、美、法的注意力果然集中到這里來了。他們害怕戰事繼續擴大,危及上海租界和他們的利益。2月16日,國際聯盟理事會12個會員國向日本代表佐藤尚武發出通牒,要日本尊重會員領土完整及履行政治獨立的義務。20日,國聯理事會決定接受中國代表的要求,將中日糾紛提交國聯全體大會討論。開會日期定於3月3日。

鑒於國際輿論非難日本者日增,為扭轉被動局面,日本內閣又增派兩個師團的兵力,組成「上海派遣軍」,任陸軍大將白川義則為司令官,企圖迅速解決上海戰事。

白川大將乘「妙高」號巡洋艦於29日到達長江口。3月1日黎明,陸軍第十一師團在80多架日機施放煙幕的掩護下,在中國軍隊背後的七叉口和六浜口登陸。2日,上海西北40公里的瀏河鎮被日軍佔領。另一方面,第九師團於3月1日發動第三次攻擊,繞過江灣,2日下午攻佔大楊鎮。這樣,中國軍隊處於腹背受敵的境地。

苦戰一個月的第十九路軍傷亡達8000多人,隨後加入戰斗的第五軍戰斗減員也有5000餘人,兩軍總數不滿4萬。且裝備落後,防線長於敵軍一倍。而增援後的日軍在4.4萬以上,又有海空優勢。蔣光鼎、蔡廷鍇一再乞援,浙贛兩地雖駐有重兵,但蔣介石強調該兵員為「剿赤」所需,故意不允援滬。第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鼎鑒於中國軍隊處境危急,於1日晚9時在南翔總部下令轉移陣地,撤到黃渡、嘉定、太倉,重行部署。

次晨,日本發現中國軍隊轉移,遂在廟行附近瘋狂地縱火。3日,敵佔南翔、真茹。日本軍部還不肯罷手,令白川大將「向太湖前進」。但日本外務省鑒於國聯大會將在3月3日開幕,遂勸告白川停止行動。躊躇的白川在3月4日下達了停戰令。

日本帝國主義在淞滬戰爭中殘暴地屠殺數以萬計的中國平民,給中國造成龐大的物質損失,據不完全統計,達14.82529億元。

但國聯大會並沒有譴責日本的侵略行為,僅僅通過決議要求中日兩國舉行會談,達成停戰協議。在列強的調停下,中日雙方於5月5日簽訂了《上海停戰協定》。依照協定及附件規定,中國軍隊只能留駐在崑山、蘇州一帶,不能進駐上海,而日本侵略者卻可留駐在上海。

《上海停戰協定》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喪權辱國的協定。中國軍民流淌在上海灘的鮮血就這樣被一紙文書抹得一干二凈!

在淞滬戰爭硝煙彌漫,英、美、法列強的視線集中於黃浦江畔之際,日本帝國主義炮製的偽滿洲國於3月初粉墨登場。

板垣在給「一?二八」事變點火的罪犯田中隆吉的信中說:「幸虧你這樣一來,滿洲獨立成功了!」

⑵ 誰表示歡迎安理會停火協議

土耳其外交部發言人2月24日稱歡迎安理會要求「敘利亞全境停火」的2401號決議,但由於阿夫林地區並不包括在2401號決議要求的區域之內,所以土耳其軍隊將繼續對「危害敘利亞領土完整的恐怖分子」進行戰斗。

1月20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宣布發起對與土接壤的敘利亞阿勒頗省阿夫林地區的軍事行動,以清除邊境地區「危害敘利亞領土完整的恐怖分子」,在「敘利亞自由軍」配合下,土軍與控制該地區的庫爾德武裝「人民保衛部隊」展開了戰斗。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敘利亞政府正在事實上對庫爾德武裝提供援助,比方說幫助訓練庫爾德武裝,允許庫爾德武裝的人員和物資經由政府軍控制區運輸等等。

⑶ 海珊和阿拉法特的停火協議的內容是什麼協議簽訂後發生了什麼事情

在納賽爾的斡旋下,海珊和阿拉法特終於達成了停火協議,海珊保證專今後將支屬持巴勒斯坦抵抗運動,阿拉法特宣布放棄對海珊的敵對立場。

海珊返口約旦後,立即改組政府,起用鐵腕人物瓦斯法為首相兼國防部長,並利用停火的機會,調動約旦貝都因人部隊駐守境內的各重要據點,對不服從命令的巴勒斯坦人一律堅決鎮壓,穩定了局勢。隨後,瓦斯法又採取措施,把巴勒斯坦抵抗力量徹底趕出了安曼。在瓦斯法的鐵腕政策下,阿拉法特和他的戰士已經無法在約旦立足,紛紛出逃到其他國家,有的甚至跑到以色列避難。

@美國對中東和平的態度是什麼樣的?

為了擺脫在中東問題上困境,美國從里根時期就希望約旦同以色列進行談判,因為海珊在中東還算為各派政治勢力都能接受的溫和派。自海珊1974年參加拉巴特會議以來,始終遵循著阿拉伯首腦會議的決議,任何關於巴勒斯坦的談判都必須有阿拉法特的巴解組織參加。

⑷ 朝鮮戰爭停戰協議的名字

朝鮮停戰談判自1951年7月至1953年7月,經過曲折復雜的斗 爭,終於在
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簽訂了《關於朝鮮軍事停戰 的協定》。

協定的主要內容有:自協定簽訂後十二小時起,雙方停止一 切敵對行為;
以雙方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雙方各自由此線 後撤二公里,以建立一非軍
事區,自停火之日起停止向朝鮮境內 增援部隊和武器,並組成軍事停戰委員會
和中立國監察委員會進 行監督;停戰協定生效後六十天內,雙方將一切堅持遣
返的戰俘 分批直接遣返,將來予直接遣返的戰俘交中立國遣返委員會處理; 雙
方軍事司令官向有關各國政府建議,在停戰協定生效後三個月 內,召開雙方高
一級的政治會議,協商從朝鮮撤退一切外國軍隊 及和平解決朝鮮問題。朝鮮戰
爭至此停火。

⑸ 達成停火協議的英文說法

是reach an agreement on ceasing fire.
on 是介詞後面動詞ing形式
-ed形式的話,意思就變成:達成對於「已停火」一事的協議
-ed變成cease(停住)的形容詞了

⑹ 在朝鮮停戰協議上簽字的中美雙方代表,分別是

中方是彭德懷

⑺ 一戰停火協議生效時間

1918年11月11日,德軍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⑻ 土耳其外交部問什麼歡迎安理會停火協議

據土耳其國家通訊社安納托利亞通訊社消息,土耳其外交部發言人2月24日稱歡迎安理會要求「敘利亞全境停火」的2401號決議,但由於阿夫林地區並不包括在2401號決議要求的區域之內,所以土耳其軍隊將繼續對「危害敘利亞領土完整的恐怖分子」進行戰斗。

2月24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敦促敘利亞全境停火至少30天的2401號決議。這份決議稱,由於敘利亞東古塔地區、伊德利卜省、北哈馬省、拉卡和拉克邦地區四個區域面臨「人道主義危機」,故呼籲有關各方停火,解除對這4個區域的圍困,確保運輸通道暢通,以維持對這些區域居民食品和葯品的供應。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的聯合國決議文本上並無土耳其與庫爾德武裝激戰的阿勒頗省阿夫林地區。

1月20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宣布發起對與土接壤的敘利亞阿勒頗省阿夫林地區的軍事行動,以清除邊境地區「危害敘利亞領土完整的恐怖分子」,在「敘利亞自由軍」配合下,土軍與控制該地區的庫爾德武裝「人民保衛部隊」展開了戰斗。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敘利亞政府正在事實上對庫爾德武裝提供援助,比方說幫助訓練庫爾德武裝,允許庫爾德武裝的人員和物資經由政府軍控制區運輸等等。

受害的還是無辜的人。

⑼ 亞美尼亞停戰協議內容

根據停火協議,交戰雙方將互相交換戰俘和遺體。此外,亞美尼亞部隊將在2020年12月1日之前從亞美尼亞控制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周邊地區撤出。俄羅斯也將派遣一支2000人的維和部隊進駐該地區,為期至少五年,以保護位於亞美尼亞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之間的拉欽走廊。

據亞塞拜然宣稱,土耳其部隊也將參與維和,但此一消息並未得到土耳其和俄羅斯官方證實。此外,亞塞拜然可以通過亞美尼亞休尼克省靠近伊朗邊界的一塊土地,進入亞塞拜然的飛地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俄羅斯部隊將監督連接亞塞拜然與納希切萬之間的道路安全。

具體內容

1、自莫斯科時間2020年11月10日零時起,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沖突雙方全面停火並停止一切敵對行動。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國的部隊將停留在目前各自所控制的領土內。

2、阿格達姆區在2020年11月20日前回歸亞塞拜然。

3、俄羅斯將向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和拉欽走廊派駐一支由1960名攜帶小型武器的軍事人員、90輛裝甲運兵車、380輛軍車和其他特種裝備組成的維和部隊。

4、俄羅斯維和部隊將在亞美尼亞武裝部隊撤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時部署。俄羅斯維和部隊將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駐扎至少5年,如果各方在期滿前6個月沒有異議,則駐扎期限自動延長5年。

5、各方將設立一個維持和平指揮所,讓沖突各方認真執行停火協議。

6、亞美尼亞將在2020年11月15日之前將克爾巴賈爾區歸還給亞塞拜然,在12月1日之前將拉欽區歸還給亞塞拜然。拉欽走廊將交給俄羅斯維和部隊控制。位於走廊內的舒沙將繼續由亞塞拜然控制。亞塞拜然將保證拉欽走廊沿線的人民、車輛和貨物的安全。

另外未來3年內各方確定一個沿拉欽走廊的新通行路線之建設計劃,以提供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和亞美尼亞之間的聯系,並於隨後重新部署俄羅斯維和部隊守衛此路線。

7、國內流離失所者和難民在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的掌控下返回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及周邊地區。

8、 交戰雙方將交換戰俘、人質以及遺體。

9、 亞美尼亞將確保亞塞拜然本土與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之間運輸通道的安全,該地區的所有經濟活動和交通聯系都將不受限制。交通管制由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國境守衛安全部門進行。此外各方還將建造連接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和亞塞拜然各地區的新基礎設施。

(9)停火協議擴展閱讀:

後續

一、亞美尼亞撤軍

11月13日起,克爾巴賈爾區的亞美尼亞人開始燒掉自己的家,回到亞美尼亞,避免被亞塞拜然人佔用。該區是第一次納卡戰爭前曾是亞塞拜然居民最多的地區,戰後由亞美尼亞人居住。部分亞美尼亞人還帶上了罹難親屬的遺體,也有人用卡車搬走全部家當。

據法新社報道,Charektar村至少有六間民房被燒。11月15日,應亞美尼亞要求,亞塞拜然將克爾巴賈爾區的亞美尼亞人完全撤離的截止時間延後10日至11月25日。

亞塞拜然總統辦公室表示,他們是考慮到惡劣的天氣及前往亞美尼亞的道路只有一條,而做出的決定。亞塞拜然當局譴責平民和復員士兵離開當地時燒掉住房,稱這是「生態恐怖襲擊」。

二、俄國維和部隊進駐

早在2020年11月10日,俄羅斯按照協議組建的部隊便已進入納卡地區。協議簽訂前,俄軍便空降至亞美尼亞。到12日,主要由第15獨立機動步槍旅組成的俄軍部隊進駐斯捷潘納克特,在當地部署觀察哨。

三、土耳其軍隊的角色

俄羅斯和土耳其國防部長簽訂合作備忘錄,計劃在亞塞拜然成立俄羅斯-土耳其聯合監察中心。然而俄方堅持土耳其的參與會限制監察中心在亞塞拜然領土遠程行動的能力,要求土耳其維和部隊不進入納卡地區。

⑽ 「第三次中東戰爭」敘利亞和以色列什麼時候簽署停火協議的

以色列1967年6月8日同意「停火」,到9日,又開始向敘利亞發動大規模進攻,進攻方向指向戈蘭高地。

戈蘭高地是敘利亞西南邊境內一條狹長山地,海拔高度600~1000米。從北部的謝克山到南面的雅穆克河,長60公里,中部最寬處約20多公里,面積1.15萬平方公里,這里有公路通往大馬士革。戈蘭高地與以色列接壤,居高臨下,對以色列威脅甚大。敘利亞在戈蘭高地原駐有3個步兵旅,到戰爭爆發前,敘利亞為防禦以色列進攻,又增派了4個旅,其中有兩個步兵步兵旅,一個裝甲旅和一個炮兵旅。

以軍進攻戈蘭高地的部隊有6個旅,其中3個旅從北進攻,2個旅從南進攻,1個旅機動作戰。

9日11時30分,以軍從南北兩面向戈蘭高地進攻。北路由北部軍區的艾伯特·曼得勒裝甲旅、約納·埃夫拉指揮的「戈蘭尼」步兵旅和巴爾·科奇瓦的裝甲旅組成。

9日,曼得勒旅攻下卡拉,「戈蘭尼」旅則分兵兩路,一路向巴尼亞斯出擊,另一路指向特勒阿扎奇高地,並於當晚佔領了該高地,接著「戈蘭尼」旅又向這里的山上推進,於午夜佔領了山上的敘軍陣地。

10日,以軍科奇瓦旅協同「戈蘭尼」旅一部進攻巴尼亞斯,並向艾因菲特和馮馬達推進。曼得勒旅此時從卡拉德東進擊庫奈特拉,未經戰斗就佔領了庫奈特拉。

從南部進攻戈蘭高地的以軍由古爾傘兵旅和阿夫農步兵旅組成,他們首先向塔瓦菲克和雅穆克河谷發起進攻,在奪取塔瓦菲克後,又攻克了菲克和埃拉爾,並沿太巴拉湖東岸開進。到6月10日晚為止,以軍奪取了戈蘭高地的大部分地方和通往大馬士革的幾條主要公路,奪取了橫跨阿拉伯地區通往黎巴嫩的輸油管。

6月11日,敘利亞和以色列簽署停火協議。

在這次以空中打擊開始的戰爭中,埃及、約旦、敘利亞三個阿拉伯國家遭受嚴重損失,傷亡和被俘達6萬餘人,而以色列僅死亡983人。通過這次戰爭,以色列佔領了加沙地帶和埃及的西奈半島,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舊城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共6.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戰爭中有100萬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流離失所。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