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時序
㈠ 什麼是協議協議的三要素是什麼
定義:計算機通信網是由許多具有信息交換和處理能力的節點互連而成的. 要使整個網路有條不紊地工作, 就要求每個節點必須遵守一些事先約定好的有關數據格式及時序等的規則。 這些為實現網路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約定或標准就稱為網路協議。
三要素包括:
語法,即用來規定信息的格式;
語義,即用來說明通信雙方應當怎麼做;
時序,即詳細說明事件的先後順序。
㈡ 網路協議的三個要素是:語法.語義.時序 其具體意思是什麼
語法是數據和控制信息的結構和格式;語義是控制信息的含義;同步是指雙方相互應答的次序。
㈢ 協議的概念定義
1969年12月,美國國防部高級計劃研究署的分組交換網ARPANET投入運行,從此計算機網路發展進入新紀元。ARPANET當時僅有4個結點,分別在美國國防部、原子能委員會、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利福利亞。這4台計算機之間進行數據通信僅有傳送數據的通路是不夠的,還必須遵守一些事先約定好的規則,由這些規則明確所交換數據的格式及有關同步問題。人與人之間交談需要使用同一種語言,如果語言不同則需要翻譯,否則兩人之間無法溝通。計算機之間的通信過程和人與人之間的交談過程非常相似,前者由計算機控制,後者由參加交談的人控制。
計算機通信網是由許多具有信息交換和處理能力的節點互連而成的。要使整個網路有條不紊地工作, 就要求每個節點必須遵守一些事先約定好的有關數據格式及時序等的規則。 這些為實現網路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約定或標准就稱為網路協議。協議是通信雙方為了實現通信而設計的約定或通話規則。
協議總是指某一層的協議。准確地說,它是在同等層之間的實體通信時,有關通信規則和約定的集合就是該層協議,例如物理層協議、傳輸層協議、應用層協議。
網路協議,也可簡稱協議,通常由三要素組成:
(1)語法:即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或格式;
(2)語義:即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完成何種動作以及做出何種響應;
(3)時序(同步),即事件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
㈣ i2c協議讀取時的時序
4 快速模式I2C 匯流排器件可以在標准模式I2C 匯流排系統使用但必須符合tSU;DAT 250ns 的要求如
廣州周立功單片機發展有限公司 Tel: (020)38730976 38730977 Fax:38730925 http://www.zlgmcu.com
- 28 -
果器件不延長SCL 信號的低電平周期這就自動成為默認的情況必須在SCL 線釋放之前輸出
下一個數據位到SDA 線trmax+tSU;DAT=1000+250=1250ns 根據標准模式I2C 匯流排規范
5 Cb=一條匯流排線路的總電容單位是pF 如果與Hs 模式器件混合使用根據表6 允許下降時間
更快
n/a=不可用
圖31 I2C 匯流排的F/S 模式器件的時序定義
15.2 Hs 模式器件
Hs 模式I2C 匯流排器件的I/O 電平I/O 電流毛刺抑制輸出斜率控制和管腳電容都在表6 列出Hs
模式器件的高電平和低電平雜訊容限與F/S 模式I2C 匯流排器件定義的一樣
圖32 顯示了Hs 模式時序的所有時序參數正常的起始條件S 在Hs 模式中不存在地址位R/W
位響應位和數據位的時序參數都相同只有響應位後面的第一個SCLH 時鍾信號上升沿的值更大因為
沒有內部電流源只用外部Rp 上拉SCLH
匯流排線路的Hs 模式時序參數在表7 列出SCLH 時鍾信號的最小高電平和低電平周期和最大上升和
下降時間由最高的位速率決定
由於內部產生的SCLH 信號低電平和高電平周期分別是200ns 和100ns Hs 模式主機可以滿足外部
SCLH 時鍾信號考慮上升和下降時間在最大位速率3.4Mbit/s 下的時序要求因此Hs 模式主機可以
用10MHz 的基頻或者10MHz 的倍數產生SCLH 信號它對SCLH 時鍾的最大高電平和低電平周期沒有
限制對最低的位速率也沒有限制
時序參數不受在可能的最大位速率3.4Mbit/s 下每條匯流排線路的電容負載最高是100pF 的條件限制
如果匯流排線路的電容負載升高位速率將逐漸下降匯流排的電容負載是400pF 時的時序參數請見表7 此
時允許最大位速率是1.7Mbit/s 匯流排電容負載在100pF~400pF 時時序參數必須呈線性增加上升和下
降時間是根據傳輸線路SDAH 和SCLH 的最大傳播時間防止在開路端發生反射
表6 Hs 模式I2C 匯流排器件SDAH SCLH SDA 和SCL I/O 級的特性
參數 符號 Hs 模式
最小值 最大值
單位
低電平輸入電壓 VIL -0.5 0.3VDD
(1) V
高電平輸入電壓 VIH 0.7VDD
(1) VDD+0.5(2) V
Schmitt 觸發器輸入的遲滯 Vhys 0.1VDD
(1) - V
在SDAH SDA 和SCLH 有3mA 下拉電流時的低電
平輸入電壓開漏
VDD>2
VDD<2
VOL
0
0
0.4
0.2VDD
V
V
在VOL 電平下SDA 和SDAH 之間或者SCL 和SCLH
之間兩個電流方向3mA 時的傳輸門導通電阻
RonL - 50
SDA 和SDAH 之間或者SCL 和SCLH 之間的傳輸門RonH
(2) 50 - k
廣州周立功單片機發展有限公司 Tel: (020)38730976 38730977 Fax:38730925 http://www.zlgmcu.com
- 29 -
導通電阻線路都處於VDD 電平
SCLH 電流源的上拉電流應用於SCLH 輸出電平在
0.3VDD 和0.7VDD 之間
ICS 3 12 mA
電容負載是10~100pF 的SCLH 輸出上升時間電流
源使能和下降時間
trCL tfCL 10 40 ns
外部上拉電流源是3mA 電容負載是400pF 的SCLH
輸出上升時間電流源使能和下降時間
trCL
(3) tfCL
(3) 20 80 ns
電容負載是10~100pF 的SDAH 輸出下降時間 tfDA 10 80 ns
電容負載是400pF 的SDAH 輸出下降時間 tfDA
(3) 20 160 ns
必須用輸入濾波器抑制的SDAH 和SCLH 毛刺波脈寬 tSP 0 10 ns
輸入電壓是0.1VDD~0.9VDD 的各個I/O 管腳輸入電流 Ii
(4) - 10 μA
每個I/O 管腳的電容 Ci - 10 pF
注
1 使用非標准電源電壓不遵從I2C 匯流排系統電平規定的器件必須將輸入電平連接到有上拉電阻
Rp 的VDD 電壓
2 提供電平轉換功能的器件必須容忍SDA 和SCL 的最大輸入電壓是5.5V
3 對於電容性匯流排負載在100~400pF 上升和下降時間的值必須是線性增加的
4 Hs 模式從機器件的電源電壓被關斷SDAH 和SCLH 的I/O 級必須懸空輸出電流源輸出電路通
常有一個二極體連接到VDD 但在Hs 模式主機器件SCLH 或SDAH 的I/O 級對此沒有強制的要
求這意味著Hs 模式主機器件的電源電壓在不影響SDAH 和SCLH 線的情況下不能被關斷
滿意請採納。
㈤ 網路協議的三個要素是什麼各有什麼含義
網路協議是由三個要素組成:
(1) 語義。語義是解釋控制信息每個部分的意義。它規定了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動作與做出什麼樣的響應。
(2) 語法。語法是用戶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與格式,以及數據出現的順序。
(3) 時序。時序是對事件發生順序的詳細說明。(也可稱為「同步」)。
人們形象地把這三個要素描述為:語義表示要做什麼,語法表示要怎麼做,時序表示做的順序。
(5)協議時序擴展閱讀
應用層:
與作為應用程序通信服務的其他計算機通信的應用程序。例如,不具有通信功能的字處理器不能執行用於通信的代碼,並且從事字處理的程序員不關心OSI的第7層。
但是,如果添加傳輸文件的選項,則字處理程序的程序需要實現OSI的第7層。示例:TELNET,HTTP,FTP,NFS,SMTP等。
表示層:
該層的主要功能是定義數據格式和加密。例如,FTP允許您選擇以二進制或ASCII格式傳輸。如果選擇二進制,則發送方和接收方不會更改文件的內容。
如果選擇了ASCII格式,發件人將在將文本從發件人的字元集轉換為標准ASCII後發送文本。標准ASCII轉換為接收端接收計算機的字元集。
它們之間連接有中繼設備。此時,將存在不僅與單個設備通信而且與多個終端通信的終端請求,其將鏈接任何兩個數據終端設備的數據。問題,即路由或路由。
另外,當一對用戶建立並使用物理信道時,通常會浪費大量的空閑時間。人們自然希望讓多個用戶共享鏈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出現了邏輯信道技術和虛擬化。電路技術。
㈥ 有必要死記各種通訊協議的時序嗎
並不需要死記,你用得多了,自然就熟了,這些匯流排的基本時序自然就會有較深刻的記憶。
㈦ 網路協議三要素「語法」、「語意」與「時序」的含義與關系
他們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的關系更是並列的關系,語法,語意與時序,三個協議是不可缺少的,缺少任何一個都無法形成網路協議。
協議是一個規則術語,用於描述進程之間的信息交換。在計算機網路中,兩個通信實體位於不同的地理位置,其上的兩個進程彼此通信。它們需要協調它們的行動,並通過交換信息實現同步,而交換信息必須按照先前商定的程序進行。
語義:指定通信各方相互「什麼,也就是說,確定協議元素的類型,例如指定通信各方希望發送什麼控制信息,它們執行什麼操作,以及它們返回什麼響應。
語法:指定通信雙方如何交談,即確定協議元素的格式,如數據和控制信息的格式。
時序:規定了信息交流的次序。
(7)協議時序擴展閱讀:
協議是一個規則術語,用於描述進程之間的信息交換。在計算機網路中,兩個通信實體位於不同的地理位置,其上的兩個進程彼此通信。它們需要協調它們的行動,並通過交換信息實現同步,而交換信息必須按照先前商定的程序進行。
語義具有領域的特徵,不屬於任何領域的語義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語義異質性是指同一事物在解釋上的差異,這也反映了不同領域對同一事物理解的差異。
在計算機科學中,語義通常是指用戶對用於描述現實世界的計算機表示(符號)的解釋,這是用戶將計算機表示與現實世界聯系起來的方式。
語義是對數據符號的解釋,語法是對這些符號之間的組織規則和結構關系的定義。信息集成,數據往往是通過模式(模型不存在或隱含的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數據。
通常需要定義它們的集成模式)組織、數據的訪問是通過作用於模型,語義是指模式元素(如類、屬性、約束等),語法的意義的結構模型元素。
㈧ 什麼是協議解釋三要素含義
協議,網路協議的簡稱,網路協議是通信計算機雙方必須共同遵從的一組約定。如怎麼樣建立連接、怎麼樣互相識別等。只有遵守這個約定,計算機之間才能相互通信交流。它的三要素是:語法、語義、時序。
中文名
協議
外文名
networking protocol
全 稱
網路協議
分 類
通信
三要素
語法、語義、時序
協議總是指某一層的協議。准確地說,它是在同等層之間的實體通信時,有關通信規則和約定的集合就是該層協議,例如物理層協議、傳輸層協議、應用層協議。
網路協議,也可簡稱協議,通常由三要素組成:
(1)語法:即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或格式;
(2)語義:即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完成何種動作以及做出何種響應;
(3)時序(同步),即事件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1]
㈨ I2C通信協議的原理是什麼,時序圖是怎樣的
作 者:■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鄭旭陽 李兵兵 黃新平
摘要:介紹模擬I2C匯流排的多主節點通信原理,並提出一種新的實現方法。這種採用延時接收比較來實現仲裁的方法,可使不具有I2C介面的普通微控制器(MCU)能夠實現模擬I2C匯流排的多主通信,同時對I2C匯流排的推廣起到了積極作用。
關鍵詞:模擬I2C匯流排 仲裁 多主通信
I2C匯流排(Inter IC BUS)是Philips公司推出的雙向兩線串列通信標准。由於它具有介面少、通信效率高等優點,現已得到廣泛的應用\[1~3\]。它除了可以進行簡單的單主節點通信外,還可以應用在多主節點的通信系統中。在多主節點通信系統中,如果兩個或者更多的主節點同時啟動數據傳輸,匯流排具有沖突檢測和仲裁功能,保證通信正常進行並防止數據破壞。現在許多微控制器(MCU)都具有I2C匯流排介面,能方便地進行I2C匯流排設計。對於沒有I2C匯流排介面的MCU,可以採用兩條I/O介面線進行模擬\[2,3\]。目前,一些介紹模擬I2C的資料主要講的是在單主節點系統中進行的通信,這使得模擬I2C匯流排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根據匯流排仲裁的思想,提出一種多主節點通信的思想及實現流程。
1 I2C匯流排系統簡介[1~3]
I2C匯流排系統是由SCL(串列時鍾)和SDA(串列數據)兩根匯流排構成的。該匯流排有嚴格的時序要求,匯流排工作時,由串列時鍾線SCL傳送時鍾脈沖,由串列數據線SDA傳送數據。匯流排協議規定,各主節點進行通信時都要有起始、結束、發送數據和應答信號。這些信號都是通信過程中的基本單元。匯流排傳送的每1幀數據均是1個位元組,每當發送完1個位元組後,接收節點就相應給一應答信號。協議規定,在啟動匯流排後的第1個位元組的高7位是對從節點的定址地址,第8位為方向位(「0」表示主節點對從節點的寫操作;「1」表示主節點對從節點的讀操作),其餘的位元組為操作數據。圖1列出I2C匯流排上幾個基本信號的時序。
圖1中包括起始信號、停止信號、應答信號、非應答信號以及傳輸數據「0」和數據「1」的時序。起始信號就是在SCL線為高時SDA線從高變化到低;停止信號就是在SCL線為高時SDA線從低變化到高;應答信號是在SCL為高時SDA為低;非應答信號相反,是在SCL為高時SDA為高。傳輸數據「0」和數據「1」與發送應答位和非應答位時序圖是相同的。
圖2表示了一個完整的數據傳送過程。在I2C匯流排發送起始信號後,發送從機的7位定址地址和1位表示這次操作性質的讀寫位,在有應答信號後開始傳送數據,直到發送停止信號。數據是以位元組為單位的。發送節點每發送1個位元組就要檢測SDA線上有沒有收到應答信號,有則繼續發送,否則將停止發送數據。
2 I2C匯流排的仲裁
在多主的通信系統中。匯流排上有多個節點,它們都有自己的定址地址,可以作為從節點被別的節點訪問,同時它們都可以作為主節點向其他的節點發送控制位元組和傳送數據。但是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節點都向匯流排上發送啟動信號並開始傳送數據,這樣就形成了沖突。要解決這種沖突,就要進行仲裁的判決,這就是I2C匯流排上的仲裁。
I2C匯流排上的仲裁分兩部分:SCL線的同步和SDA線的仲裁。SCL同步是由於匯流排具有線「與」的邏輯功能,即只要有一個節點發送低電平時,匯流排上就表現為低電平。當所有的節點都發送高電平時,匯流排才能表現為高電平。正是由於線「與」邏輯功能的原理,當多個節點同時發送時鍾信號時,在匯流排上表現的是統一的時鍾信號。這就是SCL的同步原理。
SDA線的仲裁也是建立在匯流排具有線「與」邏輯功能的原理上的。節點在發送1位數據後,比較匯流排上所呈現的數據與自己發送的是否一致。是,繼續發送;否則,退出競爭。圖3中給出了兩個節點在匯流排上的仲裁過程。SDA線的仲裁可以保證I2C匯流排系統在多個主節點同時企圖控制匯流排時通信正常進行並且數據不丟失。匯流排系統通過仲裁只允許一個主節點可以繼續占據匯流排[1]。
圖3是以兩個節點為例的仲裁過程。DATA1和DATA2分別是主節點向匯流排所發送的數據信號,SDA為匯流排上所呈現的數據信號,SCL是匯流排上所呈現的時鍾信號。當主節點1、2同時發送起始信號時,兩個主節點都發送了高電平信號。這時匯流排上呈現的信號為高電平,兩個主節點都檢測到匯流排上的信號與自己發送的信號相同,繼續發送數據。第2個時鍾周期,2個主節點都發送低電平信號,在匯流排上呈現的信號為低電平,仍繼續發送數據。在第3個時鍾周期,主節點1發送高電平信號,而主節點2發送低電平信號。根據匯流排的線「與」的邏輯功能,匯流排上的信號為低電平,這時主節點1檢測到匯流排上的數據和自己所發送的數據不一樣,就斷開數據的輸出級,轉為從機接收狀態。這樣主節點2就贏得了匯流排,而且數據沒有丟失,即匯流排的數據與主節點2所發送的數據一樣,而主節點1在轉為從節點後繼續接收數據,同樣也沒有丟掉SDA線上的數據。因此在仲裁過程中數據沒有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