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牌環協議
㈠ 令牌環網協議在OSI網路基礎架構的哪個層次上運行( )
ETCP協議是嵌入式來測控平台。本實用自新型涉及一種基於32位微處理器開發嵌入式測控系統的嵌入式測控系統開發平台。它採用CPU核心電路板和外設電路板雙板結構,具有硬體構造的開放性和靈活性,並為應用軟體提供了充分的可設計空間。硬體框架由CPU核心模塊和與CPU核心模塊相連的相互獨立的功能模塊組成。這些功能模塊包括:測控模塊、通訊模塊、人機對話設備控制模塊、產生實時時間和用於參數存儲的輔助應用模塊等。另外設計了包括放大、變換、輸出驅動等電路的開放式擴展區,用於系統與前端感測器信號和後端輸出設備匹配等用途的進一步電路擴展。
㈡ IEEE 802.1P的協議結構
乙太網中的 IEEE 802.1Q 標簽幀格式 - 在乙太網(.3)幀基礎上修訂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 1 | 6 | 6 | 2 | 2 | 2 | 42-1496 bytes | 4 bytes |
|---------|-----|-----|----|------|-----|--------------|-----------------|---------|
|Preamble | SFD | DA | SA | TPID | TCI | Type Length | Data | CRC |
----------|-----|-----|----|------|-----|--------------|-----------------|---------|
Preamble(Pre) - 7位元組。Pre 欄位中1和0交互使用,接收站通過該欄位知道導入幀,並且該欄位提供了同步化接收物理層幀接收部分和導入比特流的方法。
Start-of-Frame Delimiter(SFD) - 1位元組。欄位中1和0交互使用,結尾是兩個連續的1,表示下一位是利用目的地址的重復使用位元組的重復使用位
Destination Address(DA) - 6位元組。DA 欄位用於識別需要接收幀的站。
Source Addresses(SA) - 6位元組。SA 欄位用於識別發送幀的站。
TPID - 值為8100(hex)。當幀中的 EtherType 也為8100時,該幀傳送標簽 IEEE 802.1Q/802.1P。
TCI - 標簽控制信息欄位,包括用戶優先順序(User Priority)、規范格式指示器(Canonical Format Indicator)和 VLAN ID。
3 1 12 bits
User Priority CFI Bits of VLAN ID (VIDI) to identify possible VLANs
User Priority:定義用戶優先順序,包括8個(2^3)優先順序別。IEEE 802.1P 為3比特的用戶優先順序位定義了操作。
CFI:乙太網交換機中,規范格式指示器總被設置為0。由於兼容特性,CFI 常用於乙太網類網路和令牌環類網路之間,如果在乙太網埠接收的幀具有 CFI,那麼設置為1,表示該幀不進行轉發,這是因為乙太網埠是一個無標簽埠。
VID:VLAN ID 是對 VLAN 的識別欄位,在標准 802.1Q 中常被使用。該欄位為12位。支持4096(2^12) VLAN 的識別。在4096可能的 VID 中,VID=0 用於識別幀優先順序。 4095(FFF)作為預留值,所以 VLAN 配置的最大可能值為4,094。
Length/Type - 2位元組。如果是採用可選格式組成幀結構時,該欄位既表示包含在幀數據欄位中的 MAC 客戶機數據大小,也表示幀類型 ID。
Data - 是一組 n(46=< n =<1500)位元組的任意值序列。幀總值最小為64位元組。
Frame Check Sequence(FCS) - 4位元組。該序列包括32位的循環冗餘校驗(CRC)值,由發送 MAC 方生成,通過接收 MAC 方進行計算得出以校驗被破壞的幀。
㈢ 區域網技術包括乙太網,令牌環。路由器封裝協議,廣域網
frame-relay,atm ,PPP,HDLC
都只是2層的封裝鏈路不一樣。你說的MAC定址那隻是 乙太網封裝。
著一些和IP 層 也就是三層都沒有關系的 。。。
㈣ 令牌環網採用的是一種什麼介質訪問控制協議
無沖突的介質訪問
㈤ 為什麼無線網路不用令牌環或令牌線的通訊協議
令牌環在有線的時代就已經輸給IP了,有線被IP統治後無線自然要基於IP。
㈥ 令牌環網是使用什麼協議的呀
抄IEEE802.5標准,就像星型網襲一樣,也使用很多類型的協議。令牌環訪問控制協議及其物理層規范。
一般令牌網指令牌環網(TokenRing)和令牌匯流排網(TokenBus)。基於IEEE802.4標準的TokenBus是一種物理上的匯流排結構,而其站點組成一個邏輯的環形結構,令牌則在邏輯環上運行,其運行原理與TokenRing基本一樣。目前TokenBus非常少用;TokenRing是基於IEEE802.5標準的網路結構,目前說的令牌環網路多是指IBM的令牌傳遞環形網路的實現,它有4Mb/s和16Mb/s兩種傳輸速率。令牌環網路傳輸的主要特點是可以保證每個節點設備在可以預定的時間間隔獲得對網路的訪問,適用於對實時性要求較高的應用。由於這種網路設備的價格較高,不利於普及,另外缺乏對多種服務和QoS的支持,在國內應用的例子較少。
㈦ TCP/IP詳解卷1:協議的作品目錄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 概述1
1.1 引言1
1.2 分層1
1.3 TCP/IP的分層4
1.4 互聯網的地址5
1.5 域名系統6
1.6 封裝6
1.7 分用8
1.8 客戶-伺服器模型8
1.9 埠號9
1.10 標准化過程10
1.11 RFC10
1.12 標準的簡單服務11
1.13 互聯網12
1.14 實現12
1.15 應用編程介面12
1.16 測試網路13
1.17 小結13
第2章 鏈路層15
2.1 引言15
2.2 乙太網和IEEE 802封裝15
2.3 尾部封裝17
2.4 SLIP:串列線路IP17
2.5 壓縮的SLIP18
2.6 PPP:點對點協議18
2.7 環回介面20
2.8 最大傳輸單元MTU21
2.9 路徑MTU21
2.10 串列線路吞吐量計算21
2.11 小結22
第3章 IP:網際協議24
3.1 引言24
3.2 IP首部24
3.3 IP路由選擇27
3.4 子網定址30
3.5 子網掩碼32
3.6 特殊情況的IP地址33
3.7 一個子網的例子33
3.8 ifconfig命令35
3.9 netstat命令36
3.10 IP的未來36
3.11 小結37
第4章 ARP:地址解析協議38
4.1 引言38
4.2 一個例子38
4.3 ARP高速緩存40
4.4 ARP的分組格式40
4.5 ARP舉例41
4.5.1 一般的例子41
4.5.2 對不存在主機的ARP請求42
4.5.3 ARP高速緩存超時設置43
4.6 ARP代理43
4.7 免費ARP45
4.8 arp命令45
4.9 小結46
第5章 RARP:逆地址解析協議47
5.1 引言47
5.2 RARP的分組格式47
5.3 RARP舉例47
5.4 RARP伺服器的設計48
5.4.1 作為用戶進程的RARP伺服器49
5.4.2 每個網路有多個RARP伺服器49
5.5 小結49
第6章 ICMP: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50
6.1 引言50
6.2 ICMP報文的類型50
6.3 ICMP地址掩碼請求與應答52
6.4 ICMP時間戳請求與應答53
6.4.1 舉例54
6.4.2 另一種方法55
6.5 ICMP埠不可達差錯56
6.6 ICMP報文的4.4BSD處理59
6.7 小結60
第7章 Ping程序61
7.1 引言61
7.2 Ping程序61
7.2.1 LAN輸出62
7.2.2 WAN輸出63
7.2.3 線路SLIP鏈接64
7.2.4 撥號SLIP鏈路65
7.3 IP記錄路由選項65
7.3.1 通常的例子66
7.3.2 異常的輸出68
7.4 IP時間戳選項69
7.5 小結70
第8章 Traceroute程序71
8.1 引言71
8.2 Traceroute 程序的操作71
8.3 區域網輸出72
8.4 廣域網輸出75
8.5 IP源站選路選項76
8.5.1 寬松的源站選路的traceroute
程序示例78
8.5.2 嚴格的源站選路的traceroute
程序示例79
8.5.3 寬松的源站選路traceroute程序
的往返路由80
8.6 小結81
第9章 IP選路83
9.1 引言83
9.2 選路的原理84
9.2.1 簡單路由表84
9.2.2 初始化路由表86
9.2.3 較復雜的路由表87
9.2.4 沒有到達目的地的路由87
9.3 ICMP主機與網路不可達差錯88
9.4 轉發或不轉發89
9.5 ICMP重定向差錯89
9.5.1 一個例子90
9.5.2 更多的細節91
9.6 ICMP路由器發現報文92
9.6.1 路由器操作93
9.6.2 主機操作93
9.6.3 實現93
9.7 小結94
第10章 動態選路協議95
10.1 引言95
10.2 動態選路95
10.3 Unix選路守護程序96
10.4 RIP:選路信息協議96
10.4.1 報文格式96
10.4.2 正常運行97
10.4.3 度量98
10.4.4 問題98
10.4.5 舉例98
10.4.6 另一個例子100
10.5 RIP版本2102
10.6 OSPF:開放最短路徑優先102
10.7 BGP:邊界網關協議103
10.8 CIDR:無類型域間選路104
10.9 小結105
第11章 UDP:用戶數據報協議107
11.1 引言107
11.2 UDP首部107
11.3 UDP檢驗和108
11.3.1 tcpmp輸出109
11.3.2 一些統計結果109
11.4 一個簡單的例子110
11.5 IP分片111
11.6 ICMP不可達差錯(需要分片)113
11.7 用Traceroute確定路徑MTU114
11.8 採用UDP的路徑MTU發現116
11.9 UDP和ARP之間的交互作用118
11.10 最大UDP數據報長度119
11.11 ICMP源站抑制差錯120
11.12 UDP伺服器的設計122
11.12.1 客戶IP地址及埠號122
11.12.2 目標IP地址122
11.12.3 UDP輸入隊列122
11.12.4 限制本地IP地址124
11.12.5 限制遠端IP地址125
11.12.6 每個埠有多個接收者125
11.13 小結126
第12章 廣播和多播128
12.1 引言128
12.2 廣播129
12.2.1 受限的廣播129
12.2.2 指向網路的廣播129
12.2.3 指向子網的廣播129
12.2.4 指向所有子網的廣播130
12.3 廣播的例子130
12.4 多播132
12.4.1 多播組地址133
12.4.2 多播組地址到乙太網地址的轉換133
12.4.3 FDDI和令牌環網路中的多播134
12.5 小結134
第13章 IGMP:Internet組管理協議136
13.1 引言136
13.2 IGMP報文136
13.3 IGMP協議136
13.3.1 加入一個多播組136
13.3.2 IGMP報告和查詢137
13.3.3 實現細節137
13.3.4 生存時間欄位138
13.3.5 所有主機組138
13.4 一個例子138
13.5 小結141
第14章 DNS:域名系統142
14.1 引言142
14.2 DNS基礎142
14.3 DNS的報文格式144
14.3.1 DNS查詢報文中的問題部分146
14.3.2 DNS響應報文中的資源記錄部分147
14.4 一個簡單的例子147
14.5 指針查詢150
14.5.1 舉例151
14.5.2 主機名檢查151
14.6 資源記錄152
14.7 高速緩存153
14.8 用UDP還是用TCP156
14.9 另一個例子156
14.10 小結157
第15章 TFTP:簡單文件傳送協議159
15.1 引言159
15.2 協議159
15.3 一個例子160
15.4 安全性161
15.5 小結162
第16章 BOOTP: 引導程序協議163
16.1 引言163
16.2 BOOTP的分組格式163
16.3 一個例子164
16.4 BOOTP伺服器的設計165
16.5 BOOTP穿越路由器167
16.6 特定廠商信息167
16.7 小結168
第17章 TCP:傳輸控制協議170
17.1 引言170
17.2 TCP的服務170
17.3 TCP的首部171
17.4 小結173
第18章 TCP連接的建立與終止174
18.1 引言174
18.2 連接的建立與終止174
18.2.1 tcpmp的輸出174
18.2.2 時間系列175
18.2.3 建立連接協議175
18.2.4 連接終止協議177
18.2.5 正常的tcpmp輸出177
18.3 連接建立的超時178
18.3.1 第一次超時時間178
18.3.2 服務類型欄位179
18.4 最大報文段長度179
18.5 TCP的半關閉180
18.6 TCP的狀態變遷圖182
18.6.1 2MSL等待狀態183
18.6.2 平靜時間的概念186
18.6.3 FIN_WAIT_2狀態186
18.7 復位報文段186
18.7.1 到不存在的埠的連接請求187
18.7.2 異常終止一個連接187
18.7.3 檢測半打開連接188
18.8 同時打開189
18.9 同時關閉191
18.10 TCP選項191
18.11 TCP伺服器的設計192
18.11.1 TCP伺服器埠號193
18.11.2 限定的本地IP地址194
18.11.3 限定的遠端IP地址195
18.11.4 呼入連接請求隊列195
18.12 小結197
第19章 TCP的交互數據流200
19.1 引言200
19.2 互動式輸入200
19.3 經受時延的確認201
19.4 Nagle演算法203
19.4.1 關閉Nagle演算法204
19.4.2 一個例子205
19.5 窗口大小通告207
19.6 小結208
第20章 TCP的成塊數據流209
20.1 引言209
20.2 正常數據流209
20.3 滑動窗口212
20.4 窗口大小214
20.5 PUSH標志215
20.6 慢啟動216
20.7 成塊數據的吞吐量218
20.7.1 帶寬時延乘積220
20.7.2 擁塞220
20.8 緊急方式221
20.9 小結224
第21章 TCP的超時與重傳226
21.1 引言226
21.2 超時與重傳的簡單例子226
21.3 往返時間測量227
21.4 往返時間RTT的例子229
21.4.1 往返時間RTT的測量229
21.4.2 RTT估計器的計算231
21.4.3 慢啟動233
21.5 擁塞舉例233
21.6 擁塞避免演算法235
21.7 快速重傳與快速恢復演算法236
21.8 擁塞舉例(續)237
21.9 按每條路由進行度量240
21.10 ICMP的差錯240
21.11 重新分組243
21.12 小結243
第22章 TCP的堅持定時器245
22.1 引言245
22.2 一個例子245
22.3 糊塗窗口綜合症246
22.4 小結250
第23章 TCP的保活定時器251
23.1 引言251
23.2 描述252
23.3 保活舉例253
23.3.1 另一端崩潰253
23.3.2 另一端崩潰並重新啟動254
23.3.3 另一端不可達254
23.4 小結255
第24章 TCP的未來和性能256
24.1 引言256
24.2 路徑MTU發現256
24.2.1 一個例子257
24.2.2 大分組還是小分組258
24.3 長肥管道259
24.4 窗口擴大選項262
24.5 時間戳選項263
24.6 PAWS:防止回繞的序號265
24.7 T/TCP:為事務用的TCP擴展265
24.8 TCP的性能267
24.9 小結268
第25章 SNMP:簡單網路管理協議270
25.1 引言270
25.2 協議270
25.3 管理信息結構272
25.4 對象標識符274
25.5 管理信息庫介紹274
25.6 實例標識276
25.6.1 簡單變數276
25.6.2 表格276
25.6.3 字典式排序277
25.7 一些簡單的例子277
25.7.1 簡單變數278
25.7.2 get-next操作278
25.7.3 表格的訪問279
25.8 管理信息庫(續)279
25.8.1 system組279
25.8.2 interface組280
25.8.3 at組281
25.8.4 ip組282
25.8.5 icmp組285
25.8.6 tcp組285
25.9 其他一些例子288
25.9.1 介面MTU288
25.9.2 路由表288
25.10 trap290
25.11 ASN.1和BER291
25.12 SNMPv2292
25.13 小結292
第26章 Telnet和Rlogin:遠程登錄293
26.1 引言293
26.2 Rlogin協議294
26.2.1 應用進程的啟動295
26.2.2 流量控制295
26.2.3 客戶的中斷鍵296
26.2.4 窗口大小的改變296
26.2.5 伺服器到客戶的命令296
26.2.6 客戶到伺服器的命令297
26.2.7 客戶的轉義符298
26.3 Rlogin的例子298
26.3.1 初始的客戶-伺服器協議298
26.3.2 客戶中斷鍵299
26.4 Telnet協議302
26.4.1 NVT ASCII302
26.4.2 Telnet命令302
26.4.3 選項協商303
26.4.4 子選項協商304
26.4.5 半雙工、一次一字元、一次
一行或行方式304
26.4.6 同步信號306
26.4.7 客戶的轉義符306
26.5 Telnet舉例306
26.5.1 單字元方式306
26.5.2 行方式310
26.5.3 一次一行方式(准行方式)312
26.5.4 行方式:客戶中斷鍵313
26.6 小結314
第27章 FTP:文件傳送協議316
27.1 引言316
27.2 FTP協議316
27.2.1 數據表示316
27.2.2 FTP命令318
27.2.3 FTP應答319
27.2.4 連接管理320
27.3 FTP的例子321
27.3.1 連接管理:臨時數據埠321
27.3.2 連接管理:默認數據埠323
27.3.3 文本文件傳輸:NVT ASCII
表示還是圖像表示325
27.3.4 異常中止一個文件的傳輸:
Telnet同步信號326
27.3.5 匿名FTP329
27.3.6 來自一個未知IP地址的匿名FTP330
27.4 小結331
第28章 SMTP:簡單郵件傳送協議332
28.1 引言332
28.2 SMTP協議332
28.2.1 簡單例子332
28.2.2 SMTP命令334
28.2.3 信封、首部和正文335
28.2.4 中繼代理335
28.2.5 NVT ASCII337
28.2.6 重試間隔337
28.3 SMTP的例子337
28.3.1 MX記錄:主機非直接連到
Internet337
28.3.2 MX記錄:主機出故障339
28.3.3 VRFY和EXPN命令340
28.4 SMTP的未來340
28.4.1 信封的變化:擴充的SMTP341
28.4.2 首部變化:非ASCII字元342
28.4.3 正文變化:通用Internet郵件
擴充343
28.5 小結346
第29章 網路文件系統347
29.1 引言347
29.2 Sun遠程過程調用347
29.3 XDR:外部數據表示349
29.4 埠映射器349
29.5 NFS協議351
29.5.1 文件句柄353
29.5.2 安裝協議353
29.5.3 NFS過程354
29.5.4 UDP還是TCP355
29.5.5 TCP上的NFS355
29.6 NFS實例356
29.6.1 簡單的例子:讀一個文件356
29.6.2 簡單的例子:創建一個目錄357
29.6.3 無狀態358
29.6.4 例子:伺服器崩潰358
29.6.5 等冪過程360
29.7 第3版的NFS360
29.8 小結361
第30章 其他的TCP/IP應用程序363
30.1 引言363
30.2 Finger協議363
30.3 Whois協議364
30.4 Archie、WAIS、Gopher、Veronica
和WWW366
30.4.1 Archie366
30.4.2 WAIS366
30.4.3 Gopher366
30.4.4 Veronica366
30.4.5 萬維網WWW367
30.5 X窗口系統367
30.5.1 Xscope程序368
30.5.2 LBX: 低帶寬X370
30.6 小結370
附錄A tcpmp程序371
附錄B 計算機時鍾376
附錄C sock程序378
附錄D 部分習題的解答381
附錄E 配置選項395
附錄F 可以免費獲得的源代碼406
參考文獻409
縮略語420
㈧ 令牌環網採用什麼協議
http://ke..com/view/115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