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合同協議 » 黃金多頭新廣場協議

黃金多頭新廣場協議

發布時間: 2021-01-23 10:36:22

A. 投資黃金,需要考慮哪些維度

按風險抄發生的原因分:外部襲風險、內部風險;按企業經營風險職能分:籌資風險、投資風險、信用風險;按資產內容分:流動性風險、資產分配風險;按風險性質分:靜態風險、動態風險;按風險損害對象分:財產風險、人身風險、責任風險;按風險承受能力分:可接受風險、不可接受風險;按風險可控程度分:可控風險、不可控風險;按風險發生形態分:潛在風險、意外風險;可根據企業運營風險評估的要求,選擇不同的分類方式區分評估維度。

B. 廣場協議 日本

廣場協定是美英抄等國5國集襲團強迫日本簽訂的。主要內容是美元對歐洲和日本主要貨幣進行主動性貶 值,從而宣布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美元不再與黃金掛鉤。廣場協定的簽訂,對日本經濟惡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簽署不久日經指數就開始暴跌。日本的出口競爭力盪然無存。樓市和經濟泡沫破滅。美國現在不斷脅迫中國簽訂類似的條約。

C. 廣場協議對日本的影響有那麼大么

1 日本是一個外向型經濟的國家 幾乎無資源 農產品也不能自給 幣值上升 意味著出口乏力 進口增多 同時相當於美元相對於日元貶值 美元外債縮水 這不是把日本熬幹了嗎?

2 繼續前面的說法 日元升值確實意味著能換更多的美元 但很遺憾 國際貿易是以美元而不是日元結算 也就是說 是日本人賺到的美元能夠換的日元越來越少 同樣一筆出口貿易 日本並沒有少出口東西 但其盈利在日本國內能夠買到的東西更少了

3 支撐貨幣的是硬通貨 也就是實物 如果你的國家沒有什麼商品 也沒有黃金儲備擔保 貨幣就是廢紙 之所以說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是一種優勢 就是在於美國可以用廢紙買日本的商品 而當日本積累了一大批廢紙之後 美國人再逼日元升值(也就是美元貶值)這就意味著日本人撅著屁股賺來的一部分廢紙變成了飛灰 你覺得 這還不算掠奪財富嗎?

4 這個問題就更簡單了 還是開頭說的 日本沒有資源 只靠進口原料 出口商品 賺取差價 也就是剪刀差 也許其生產能力比中國強 但是其硬通貨不比中國多 同時 日本是靠延續這種出口活著的 因此如果日元堅挺起來 日本經濟馬上就會形成壓力 所以 無論從客觀還是政策上 日元都只能這樣

PS:其實日元升值本身未必就一定造成災難 問題是 日本經濟之前就已經過熱了 存在結構性問題 自然也有大堆的泡沫 幣值上升相當於踩了出口的急剎車 日本金融泡沫破裂 經濟硬著陸 這基本就是墜毀了

這可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日本經濟本來過熱 美國人還步步緊逼 造成崩潰是可想而知的 其實類似的情況中國也有 但中國有兩個條件日本沒有 一是獨立自主的金融政策 二是國際金融危機的歷史機遇 前者保證了人民幣的穩定 使過熱經濟產生的泡沫有了一個較寬松的散發時間 後者基本是直接給過熱的經濟潑冷水散熱 導致防過熱直接跨越到保增長……(莫非是天意?)

D. 廣場協議後日本什麼股票漲的最好

廣場協議後日元升值 房地產價格也大幅升值 達到峰值後 泡沫破裂 此後日本陷入了10的衰退期 美國迎來了10的黃金期

E. 問,日本接受廣場協議接受日元大幅升值後,(1)有導致日本國內出現明顯的通貨膨脹嗎 (2)當時金價有下

85年以後,日元升值,出口下降,作為對策日本銀行採取了低利率政策,版使日本市場權產生了過剩的流通資金,從而導致通貨膨脹。日本從90年代初產生泡沫經濟崩潰以來,至今還未呈現出真正意義的經濟復甦。通貨膨脹期間物價上漲,泡沫經濟崩潰後物價回落,是所有商品在交易市場中的直接表現。黃金也不例外。

提問題,求答案的時候別提那麼多的無知條件。
比較分析法,是最基本和最有說服力的論述方法。

F. 廣場協議日本非簽不可嗎

日本貿易順差,美國人認為是由於日元低估了,美國為了尋求這方面回的解決辦法,答不斷與日本進行交涉協商解決。其實開始的初衷並不是這個匯率問題,而主要是資本自由化的問題(比如歐洲日元收益收稅的問題,美林等美國投資銀行也想加入日本證券協會的問題,日本開放國內金融市場的問題等,其實是沒有匯率的問題的),匯率的問題也是慢慢才提出來的。至於廣場協議這個東西,是美國主導的,而日本人認為他們在軍事上對美國有依賴關系,處在下風,從這個角度來說,還是必須要簽的。另外,當日元升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日本認為現在這水平差不多了,於是召集各方又訂了一個盧浮宮協議,但由於是日本人召集的,所以空上協議就比較草草了。那時候,日本人在西方人眼中還是一個小螞蟻。從另外一個方面也說明了:日本參與西方世界還是比較默契的,中國目前與西方世界之間有一個鴻溝。不過又說回來,美國貿易逆差的問題是遲早會提出來的。誰也不想自己的錢被賺走。

G. 美元貶值可以對付嗎廣場協議會重演嗎

宋鴻兵先生《貨幣戰爭》一書中,提出了美元即將大幅貶值(崩潰),通過拋售美元->購買白銀->購買黃金->削弱美元的方式,中國購入相當多的黃金儲備(白銀)後,人民幣直接與黃金(白銀)掛鉤,通過重演二戰後美元偷取黃金生命的一幕,最終動搖美國的美元霸權,從而建立起人民幣在國際經濟格局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導地位。這條道路是否可行呢?下面,讓我們客觀的去分析它所需要的條件。
1、「金本位」和「銀本位」制是否能夠恢復?
在中世紀一直到近代,歐洲各國的通常做法,就是儲備足量的黃金或白銀,來作為本國貨幣的等價物,保證本國貨幣的堅挺和有效,這就是「金本位」和「銀本位」制。
但是,隨著幾百年時間的遷移,銀價在各國歷史上,都出現過極大幅度的價值變化,現在,各國已經完全放棄了白銀的貨幣地位,白銀早已經不是儲備貨幣,純粹只是一個貴金屬,和大米棉花一樣,有需求和供給(首飾業、工業等使用「銀」),但是沒有其它作用:在民間,你用銀首飾 去換一袋大米都非常勉強,如果以白銀去換人家一頭牛,換人家的一輛摩托,購買一幢房子,估計你會被大腳踹出來。在國際炒家的眼裡,銀價漲不漲,導致金價漲不漲,雖然有一點點關系,但是早已經不是古代那種N兩白銀=N兩黃金的聯系了:炒作白銀和炒作棉花大米沒什麼區別,還不如炒作石油。
而黃金,特別是美元從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中偷取了黃金的生命,美元不再與黃金掛購,黃金已經不能再作為美元的等價物了,從這個角度去看,黃金的「儲備貨幣」地位雖然還存在,但是岌岌可危了,極不穩定:目前基本處於可有可無的狀態。
黃金自從成為商品與貨幣功能脫鉤後,其貨幣功能已經不存在,但是其給美元提供背書的功能,依然存在於人們的潛意識中:這就是美國依然擁有全球超級多的黃金儲備的根源。只是,人們忽略了一個事實:黃金的產量是很有限的,其在地球上的儲量本來就低,而一個國家的經濟總量越來越大,貨幣增發不得不脫離黃金儲備,因為黃金沒有這么多儲備,只好以經濟總量作為等價物,但是貨幣發行小於經濟總量的增加。
如世界銀行2007年1月公布,2006年美國全年GDP約為 14.9萬億美元,其美元紙幣年發行量為7590億,如果僅以美國的黃金儲備作為等價物(2006年美國黃金儲備為8133.5噸),其新發行貨幣(新增加印刷出來的美元),理論上就不能夠超過1000億美元(1000億美元×新增貨幣的年流量次數>8133.5噸的黃金儲備的價值),這樣才能維持美國國內的一個低通脹的經濟環境,才能避免美國經濟運行的大船在風浪中有可能傾覆的高風險。
如果是這樣的話,美國的央行該挖多少噸黃金才能保證這個每年近15萬億美元的經濟總量增長?美國的央行每年該買多少噸黃金才能保證這個每年近7590億美元的紙幣發行量?而事實上是做不到的,這只是一種幻想模型。 所以,我們才能夠理解,美國在1971年運用霸權將美元與黃金脫鉤的本質:以「美元本位」代替「金本位」,在今天的世界已經是鐵的事實了。
退一步說,如果美元崩潰的話,歐元或人民幣想重新綁定金本位來獲取貨幣霸權地位是否可能?或者更廣一點來說:這個世界重新恢復金本位有沒有可能?
答案是清晰可見的,有5個方面的制約因素:
(1)、世界的黃金儲備和黃金的產量是有限的。全球每年黃金產量在2500噸左右,事實上每個黃金生產國把大部分這些黃金囤積了起來,真正拿到世界黃金市場上進行實物交易的是極少數,應該不超過500噸/每年。
(2)、美國擁有第一黃金儲備大國的地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挑戰美國的優勢地位。(如果美國不賣,有美元也不見得能購買到美國手中的黃金。)
(3)、二次世界大戰中,英、法、德、日、意等大國在戰爭中遭到重創,實力大為削弱,只有美國經濟實力卻急劇增長,從而佔有世界黃金儲備的59%,這種有利的歷史條件今天和將來都不會存在了。
(4)、美元是通過偷取黃金生命而成霸權的,任何一個國家都害怕其他國家再次利用黃金(金本位)走向類似的道路,都在無時不刻的警惕著,這就制約了金本位的恢復。
(5)、假設如果美元崩潰,也將不會有任何一種貨幣能夠完全代替美元的角色:世界各國誰都不希望哪一國的貨幣代替美元,成為能夠自我繁殖的妖怪貨幣,再出現一個新霸權。
曾經死亡的通用貨幣,基本上沒有再次起死回生的,這個經濟規律有數千年之久至今沒有打破過。今天,各國的黃金儲備只是作為一個貨幣補充,類似於一個非美元外幣。黃金有可能迴光返照一下,但是世界經濟完全恢復成金本位,其可能性幾乎是不存在了。(正如白銀已經永遠的退出了貨幣舞台,貝殼退出得更早)。
由此可見,歐元或人民幣想重新綁定金本位來獲取貨幣霸權地位,這條道路是根本走不通的。
2、通過拋售美元->購買白銀->購買黃金->的方式,是否能削弱美元?
2005年,當中國外匯儲備突破8000億美元時,就已經有「美國專家」和「熱心人」處心積慮的「幫助」中國花掉這筆「過多的外匯儲備」了。手法極其隱蔽:通過美國權威的專家或中國「民間」的聲音,宣揚中國吃虧論、低端製造業罪惡論、通敵論(用中國的外匯儲備幫美國度日)、或現在的美元即將大幅貶值買黃金論——故意引誘我們拋售手中的美元。
到2007年3月,我國外匯儲備突破1.2萬億美元。8月,有一個的小插曲震驚全球:我們的兩位學者:夏斌,以及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何帆,以「拋售美國國債——中國新核武器」論:中國政|府可能以其上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為籌碼,對抗美國威脅以制裁施壓人民幣升值。竟然讓美國總統小布希「跳了起來」。小布希在接受福克斯電視網采訪時表示:「如果中國指望以打壓美元作為打交道的籌碼,那我只能說他們有勇無謀。」
美國人為什麼這么怕我們手中的外匯儲備?柯林頓·希拉里說了真心話:2007年03月初,這位有著極大的野心,極有希望成為下一屆美國總統的前第一夫人,在接受CNBC電視台訪問時和致美國財長保爾森及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一封信中,就提出了強烈批評:「我們的巨額國債由外國央行和政|府持有,這是個問題。我希望行政當局不要漠視當前的警訊。」,「在政策運用不當的情況下可能帶來風險,使美國很容易就可能淪為北京或是東京經濟決策的『人質』」。
那麼,通過拋售美元->購買白銀->購買黃金->的方式,是否能削弱美元呢?
日元和歐元都是完全自|由兌換的貨幣,它們只需要印刷日元和歐元這些紙幣,然後到國際外匯市場上兌換成美元,跑到世界黃金市場買下全部黃金,把美國儲備的黃金都全部買完,把全世界的黃金都全部買完,美元霸權不就完蛋了?歐元、日元的霸權不就出來了?這么美的事情,為什麼日本和歐洲不趕快去做?
請先看下面的資料,讓我們客觀的進行分析:
2006年12月27日, 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公布了06年世界各國、國際組織截至12月黃金儲備統計,美國黃金儲備8133.5噸,居各國之首,德國次之,為3423.5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3217.3噸,法國2748噸,義大利2451.8噸,瑞士1290.1噸,日本765.2噸。
中亞各國哈薩克黃金儲備居首,為59.8噸,塔吉克1.6噸。吉爾吉斯黃金儲備為2.6噸,較9月份增長6.6%
美國擁有世界第一的黃金儲備量,是遠遠超過其它各國的黃金儲備量。各國包括美國的黃金儲備量,與2003年相比較,無論是排名還是黃金儲備上,至今都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附圖:2003年12月世界各國黃金儲備量)。世界黃金絕大部分被美國掌握,美國等於是黃金市場的超級大莊家。我們中國是個小散戶。
搞期貨、股市的人都有一個直覺的:不能追高。國際金價,如從2001年5月1日的265.56美元/盎司算起,黃金價格已經連續6年創出多次新高,到2007年升了2倍有餘——2007年9月11日,國際金價已經升至701.60美元/盎司,到2007年10月5日,國際金價更升至741.90美元/盎司。短短的20多天,國際黃金價格就暴漲了40.30美元/盎司。
當中國動用大量的美元外匯儲備購買黃金時,有下面5個可以預見的事態發展趨勢:
(1)、即使中國動用了全部的外匯儲備在國際黃金市場去購買黃金,整個地球不可能有8000噸的黃金賣給中國,德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法國、義大利、日本的黃金儲備,也不可能全部買到中國央行的金庫里。
(2)、金價將被極大推高。炒股炒期貨的人都知道,拿著2000億(哪怕是人民幣)去股市、期貨市場,立馬股價和期貨價格迅速飆升。那時,中國還指望在國際黃金市場上能用741.90美元/盎司能買到黃金?國際的金價會升到多高?那時,世界黃金的價格絕對程幾何式的暴漲的。
(3)、中國是全世界稀有金屬儲量最大的國家,可是為什麼美國這幫金融大鱷不到倫敦金屬交易所炒高稀有金屬的價格? 卻偏偏是長期壓低稀有金屬的價格?稀有金屬難道不比黃金更有戰略價值嗎?為什麼它們偏偏喜歡炒高 美國儲備量 一超獨大的黃金和美國全球佔有率最高的石油?
(4)、金價被極大推高後,美國受益最大,它只需要拋售極少的黃金儲備,就可以輕易的讓中國手上的美元資本迴流美國,維系增強它的全球美元經濟體系。一旦中國把黃金推到更高價位後,美國拋售黃金買美元,導致國際黃金價格大幅下滑時,那不等於是用中國人的 錢 去 幫助美元升值嗎?那我們千辛萬苦積累的近萬億外匯儲備,會不會一夜之間極大縮水打水漂呢? 
(5)、中國用手中的美元外匯儲備全部去買黃金。請問,手中沒有了美元的中國政|府,美國國會還需要顧忌嗎?這時,手中沒有美元外匯儲備和美國國債的中國,如何阻止美國隨便玩「美元大幅貶值游戲」,或者「美元大幅升值游戲」?
由此可見,要想動搖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推動黃金漲價所起的作用,就不是「四兩撥千斤」,而是「千斤撥四兩」了。宋鴻兵先生的通過拋售美元->購買白銀->購買黃金->削弱美元的方法,並不可行,它既不能動搖美元的霸權地位,最終使我們與美國的金融戰爭中處於不利之地。所以說,《貨幣戰爭》,是錯誤的診斷,致命的葯方!
隨著美國經濟在全球經濟比重中下降,中國、歐洲、印度、俄國等新興經濟體比重的上升,美元獨霸全球經濟的局面必然會被破除。如何才能從根本上動搖美元的霸權地位呢?如何用好我們過1.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呢?如何才能使人民幣成為強勢的世界貨幣呢?我們需要尋找到其他的更安全、有效的方法。
更多詳情參考
http://59046499.blog.163.com/blog/static/21853872007112423425647/

H. 廣場協議究竟是不是美國企圖摧毀日本經濟的陰謀

日本製造業的黃金年代是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也就是說日本實行修正資本主義路線的時代。
所謂修正的資本主義制度,即通過對高收入者徵收高額稅金的方法進行財富再分配,這促進了日本製造業的發達,因為93%的高額稅率抑制了高管們的工資和股東的分紅,將財富更多地傾斜到工人一方,從而造就了大批高技術的工人。但在修正資本主義逐步被美國式的新自由主義取代後,針對高管們的高額稅率大大降低,企業的高利潤就意味著高管的高收入,這讓企業的高官們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如何更簡單地盈利上,向海外轉移生產據點,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就成為一種盈利的捷徑。
這導致的後果就是依附於它們的中小企業無法盈利,也就無法再保證其技術上的領先位置,這樣大企業反過來也就更加依賴國外的生產據點,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打破這個惡性循環也不是不可能。日本人已經認識到了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缺陷,無論是自民黨還是民主黨都公開表示,要重新考慮針對高收入者的最高稅率問題,但是日本現在有沒有敢於解決這個問題的政治領導力量則非常可疑。如果日本政府能恢復上世紀80年代之前的那種強勢地位,甚至直接參與指揮某具體行業內的企業的分工和合作的話,日本還會成為一個很令人恐懼的巨人。但這已幾乎沒有可能,因為最終讓日本製造業走入困境的罪魁禍首就是日本政府。
日本沒落的直接原因是廣場協議。但是廣場協議究竟是不是一個美國企圖摧毀日本經濟的陰謀,很值得討論。
實際上在廣場協議簽訂二十多年後的今天,美國人基本上對其是持否定態度的,而日本人對廣場協議仍然持肯定態度的人反而不少。
在1983年日美兩國就通貨問題開始談判的時候,雙方確實是想解決日本對美貿易不均衡的問題。美國人想的是,日本不能戰後40年還靠在美國懷里吃奶,日本應該想辦法啟動內需。而扭轉僅僅依靠出口的經濟軌道也是日本政府的心願,如果能在經濟上不再受制於人,日本在政治上的影響力也可以得到增強。事情演變到最後卻是日本進入了長達二十多年的經濟不景氣時期,美國也發生了以次貸危機為標志的金融危機,而且最讓廣場協議的當事者郁悶的是,在這個時期憑空出現了一個他們最不願意看見的經濟大國——中國。
廣場協議的當事國都犯了錯誤。美國人不願意做一些切切實實的事情來加強美國產品的競爭力,夢想在匯率上做點文章就能解決問題。日本政府的問題是自身沒有擴大內需的能力。
所謂日本政府,實際上就是指把持著政府的那批高級公務員。日本的高級公務員制度在世界上很有名,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經說過,最值得學習的日本制度就是日本的公務員制度。這個制度很有效地選拔出了一批精英來處理國事,在明治維新以後30年的時間里,日本從一個默默無名的島國通過戰勝大清而成為了一個強國,再經過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了舊國聯的五強之一。日本能以這樣的高速發展起來,與其擁有一批高質量的高級公務員(當時叫「高等文官」)是分不開的。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