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獻協議
A. 器官捐贈協議書是在哪簽的
聯系當地的紅十字會或是當地的主要負責醫院~不管你成年與否,捐獻器官必須你的家人同意簽字!
B. 未成年可以填寫器官捐獻協議嗎不是現在直接捐獻,是填寫協議,我今年十六。
嗯,一般來講,未成年是不可以填寫器官捐獻協議的,都是要成年之後才可以,如果是未成年想要簽的話,就要在監護人監護之下簽還可以。
C. 我是外地戶口,現居住在北京,想簽一份遺體器官捐獻協議,跟北京什麼地方聯系,請具體說明
凡在北京市市居住、無償的志願捐獻遺體者,可直接到登記接受站辦理申請登記手續 ,具體如下:
一、三個遺體捐獻接受站:
首都醫科大學,電話:83911443,13693207317;
北京大學醫學部,電話:82802466,15810955403;
北京協和醫學院,電話: 69156975,13501100862;
註:座機周一至周五8:30-17:00,手機24小時。
二、捐獻遺體條件
1、遺體捐獻應當遵循自願、無償的原則。
2、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捐獻遺體。
3、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捐獻遺體的,應當徵得其監護人的書面同意。
4、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國家規定的「甲、乙類」傳染病病人的遺體不列入志願捐獻遺體范疇。非正常死亡者暫不列入志願捐獻遺體之列。
三、捐獻遺體手續
(1)申請表一式四份,分別由市紅十字會、登記接受站、捐獻遺體者本人、執行人(家屬、親友或工作單位、居委會幹部)留存。
(2)到附近公證處免費辦理公證。
(3)登記接受站依據公證書辦理登記手續,向登記者頒發由市紅十字會統一印製的「志願遺體捐獻紀念證」。
(3)器官捐獻協議擴展閱讀
其他常見遺體捐獻問題
1、生前未辦理登記手續
生前未辦理志願捐獻遺體申請登記手續,但本人臨終前或死後其直系親屬要求志願捐獻遺體,並取得死者工作單位或公證處證明的,也可以在登記接受站辦理接受志願捐獻遺體手續。
2、遺體捐獻執行人
可以是捐獻人的近親屬或者在工作上、生活上有密切關系的其他自然人,也可以是捐獻人生前所在單位、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員會、養老機構或者其他有關單位。
3、變更和撤銷
辦理登記手續後,可以變更或撤銷。捐獻人到辦理登記的登記機構辦理相關的變更或者撤銷手續。
4、費用
遺體捐獻為無償及無條件捐獻,在捐獻過程中捐獻者和家屬也不負擔任何費用。
5、紀念
捐獻者名字將被敬刻於生命紀念碑(北京市長青生命紀念園內),家屬可擇時進行祭奠。
D. 社會提倡健康人士提早簽定遺體器官捐贈的協議
我願意簽訂,個人百年之後,的遺體捐獻設議
E. 我想死後捐贈人體器官,請問在哪裡簽訂協議
您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值得我們去尊敬和學習
捐獻遺體器官是在自願、無償的原則專下進行的。屬 ■向省紅十字會申請 也可以通過醫院向省紅十字會申請。捐獻的器官用於不指定的接受人的,所有接受人享有平等獲得器官移植的權利。 捐獻人可以要求接受人支付合理的誤工費、營養費、護理費、交通費。 申請人到紅十字會申請填寫表格時,表格中應該明確填寫使用用途,比如說用作科學、用作標本、用作器官移植等使用用途。 遺體器官捐獻,是指自然人生前自願表示在死亡後,由其執行人將遺體的全部或者部分器官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獻意願的自然人死亡後,由其直系親屬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 志願無償捐獻遺體器官者需填寫申請,後到附近公證處辦理公證。同時,登記接受站要向正式登記者頒發由省紅十字會統一印製的「志願捐獻遺體紀念證」。 生前未辦理志願捐獻遺體申請登記手續的,但本人臨終前或死後其直系親屬要求志願捐獻遺體,要取得死者工作單位或公證處證明後,才能到登記接受站辦理接受捐獻遺體的手續。 志願捐獻者可以變更或撤銷登記。但要先辦理變更或撤銷登記申請公證。
F. 器官捐獻申請書怎麼寫
器官捐獻不需要寫申請,直接在網上提交申請即可。
一、打開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網,占專擊登記支屬持器官捐贈。
G. 簽署了死亡後捐獻器官的協議到底有什麼意義
對於人類的研究來說是很寶貴的實驗材料,所以是很重要的可以把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為醫院提供器官的資源。以防捐獻者本人會在簽訂器官捐獻的協議後因各種原因而反悔,從而在相關當事人之間引發一些糾紛。這樣的話能夠對人類的研究技術方面會有很大的作用的吧能夠促進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且也能促進醫學方面的發展這是一項造福社會、
(二)沒有配偶的,有其父母或者成年子女以及二名醫師的書面證明; (三)沒有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的,有其二名其他近親屬以及二名醫師的書面證明; (四)沒有任何近親屬的,有其工作單位或者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員會、養老機構等組織以及二名醫師的書面證明。
H. 如何簽署無償捐獻器官協議
1、接受來訪或電話咨詢
2、紅十字會提供:
《致遺體捐獻志願者的一封信》
《遺體捐獻登記表》(一式兩份)
《志願者基本情況登記表》
3、受理志願者填寫完畢的登記表格,告知填寫不完整或不恰當的地方
4、為填寫合格的志願者辦理:
《致遺體捐獻者的一封信》《登記復函》
《遺體捐獻登記表》(一份)
《榮譽證書》
《捐獻卡》(隨身攜帶用)
器官捐贈的范圍:器官捐贈的范圍包括細胞捐贈、組織捐贈和器官捐贈。
1、細胞捐贈
是指從一個健康人的體內提取有活力的細胞群,輸入另外一個需要救助的人體內。臨床上最典型的就是捐贈骨髓以救助需要骨髓移植的人。
2、組織捐贈
是指將身體的部分組織捐贈給那些需要救助的人。這些組織包括:皮膚、眼角膜、骨骼、肌腱、血管、神經等等。一位捐贈者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同時捐贈多種組織給那些等待移植的人。
3、器官捐贈
就是將身體的某個仍然保持活力的器官捐贈給另外一個需要接受移植治療的人或者醫學院校。這些人的病情通常非常嚴重,而且已經不能用其他治療方法治癒。20世紀60年代世界上已經成功地進行過心臟、腎臟、肝臟、胰、肺、小腸以及腹部多器官聯合移植等多種移植。
(8)器官捐獻協議擴展閱讀
原因
1、倫理觀念的影響
傳統中國是個倫理社會,古代社會的一般道德准則是將死者入土為安。到了新世紀很多地方的人依然墨守成規,固執的遵循著那些舊習俗。很多人對於捐出親屬或自己的遺體,感情上很難接受。
2、利益觀念的影響
器官捐獻作為一種公民自願履行的善行,只許捐贈,不可買賣。完全是無償和公益的,於是一些人就會想「捐獻器官給他自對我有什麼好處和收益呢」 。
3、社會觀念的缺失
中國人重自我,輕社會,私民、小民意識根深蒂固,社會責任感差。在人們心目中,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陌生他人的漠不關心的觀念根深蒂固。